睡觉时出汗”称——盗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5、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6、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出汗部位看健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出汗看身体状况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身体哪6个部位常出汗预示疾病?
另外,根据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辨识疾病。1、头额部长期局部出汗,提示有甲亢;2、鼻翼持续出汗,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容易突发感染;3、长期手足多汗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如紧张、激动、恐慌等所致;4、前胸和颈部局限性多汗,则可能是血液循环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出现障碍;5、腋下多汗并带狐臊气味,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6、外生殖器局部异常出汗则可能是有阴道炎、阴囊皮炎等疾病。
出汗部位可以看出身体的健康状况,这有什么科学根据?
每个人不同的部位出汗都是由身体不同的器官控制的。我们国家的中医在几千年前就有所研究,从出汗部位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腋下出汗多:气虚腋下分布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比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可能是气虚,会出现乏力,头晕的现象。建议在夏天不要做大量运动,要静养,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可以吃中药慢慢调养。
手脚心出汗多:手心和脚心爱出汗,说明湿热重,湿热重的人会经常容易感到口渴,经常会咳嗽吐痰,头发也会比较油。到了夏季皮肤会长出一些痘痘,并且面部容易出油。应该多吃些清热解毒、消化健脾的东西。比如苦瓜、薏米、山药之类的。
背部出汗多:背部总是出很多汗的人,可能是阴阳两虚,这些人既怕冷又怕热,容易感冒,平时要多注意保养。多喝一些养生茶,也可以采用中医针灸的方法,除去体内的湿气,要多加运动,增强体抗力。
颈部出汗多:内分泌失调颈部汗腺分布稀少,导致颈部出汗多。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建议去医院检查。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多喝白开水,同时加强锻炼,不要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你是否也很爱出汗呢?是否也有某个身体部位出汗很多呢?这可能是你的身体给你发出的警告,大家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锻炼。
身体容易出汗的都有哪些部位?出汗多的人健康吗?
流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身体是否健康,不同位置出汗可以反应身体的不同状况,不同部位异常出汗以及汗液的味道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健康情况。
首先是额头出汗,额头出汗在中医里面有脏腑不良的症状,主要是会导致阴虚,肝阳上亢,额头经常出汗的朋友们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千万不要动怒,睡眠要充足,可以引用一些枸杞茶来调和;鼻子头经常出汗一般表现在情绪比较激动,工作比较劳累,精神紧绷,说话的时候鼻子经常会出汗,很多肺虚的病人就有这种情况,鼻子经常出汗的人群可以用双手拍击双腿,用手按压双腿的两侧,可以达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手脚经常出汗在中医里面是脾胃比较湿热,血虚、阳亏等易出现,这类人群可以在每天吃完饭后揉搓腹部,还有一方面就是一定要合理的饮食,吃饭吃八分饱,不要过多摄入食物,尽量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胸口容易出汗主要是比较忧郁,心里面十分恐慌导致的,这正是脾胃失和的表现,主要是体内的血液循环较慢,氧气运输不流畅,这类人群一定不能过度焦虑,不要观赏恐怖**,防止被惊吓过度而出虚汗,尽量避免油腻的食物,可以泡大枣茶喝。
腋下出汗因为腋下有很多汗腺,加上汗液分泌旺盛,所以腋下汗液较多,并且汗液气味很大,这与食物的摄入有关,一般都是食用蒜、大葱等食物,腋下出汗的人群可以去医疗机构做激光进行治疗,饮食方面口味一定要清淡,多吃水果和蔬菜;脖子出汗太多是因为内分泌失调的原因,这类人群可以经常运动,多摄入高蛋白的食物,多多补充水能量。
由出汗看健康,哪些部位出汗,都是疾病的表现?
出汗可以说是人们最正常的生理表现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额头和身体出汗都能够有效地帮我们散发热量,从而给身体降温。但其实除了炎热天气下出汗,有的人的特定部位也会出汗。人们常说:“由出汗看健康”,不同的部位出汗表现也不同,或许是疾病的前兆。比如前胸出汗可能是心虚、手脚心出汗是心肾功能较弱等等。
前胸出汗。如果你跟我一样,总是前胸出很多汗,这证明心虚,要特别注意,补心气的食物不能少。比如多吃点糯米和莲子熬的粥,这样坚持喝一段时间,就会改善很多。如果平时就多喝,会有预防的作用。我现在就在家里煮莲子糯米粥喝,感觉也很有效果。
手脚心出汗。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蛮多的,手脚心经常出汗是因为心肾功能受损。如果你也有这种症状,要特别留意,比如定期复查肾功能,千万不要等疾病严重了才发现。另外食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山药和麦门冬一起熬成汤,每天喝一碗,好喝又滋补。
额头爱出汗。除过夏季炎热的天气,很多人即使在日常,也会额头冒汗,其实这是肝阳上涨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也爱额头出汗,就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常心,心平气和的看待事情。除此之外,充足的睡眠也少不了,睡不好精神也不好,额头出汗的情况就会严重。
[中医讲堂]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出汗部位看健康
导读:炎热夏季,温度逐渐升高,人们开始爱出汗,但出汗部位略有不同,有的是手心出汗、有的是手脚出汗、有的是腋下爱出汗,还有的是睡觉出汗,还有的是喝口热水、稍动一下就容易出汗。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呢出汗多便易使身体散发出汗味,使人敬而远之。下面中医讲堂一起与您探讨“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及出汗部位看健康”的奥秘。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多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发热出汗”不仅痛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内邪随蒸发的汗液排出。正常的出汗有利于身体健康,然而出汗异常就要提高警惕了,如糖尿病人出汗异常可能是发生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因此中医提醒大家,当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引发出汗的现象主要有自汗、盗汗、绝汗、头汗、偏汗及冷汗等六种出汗现象,在本文最后将详细说明。出汗部位看健康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1头部出汗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2手脚出汗手脚心多汗,如果手脚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脚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3胸口出汗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传统中医学角度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1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2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3绝汗。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4头汗。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5偏汗。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6冷汗。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总而言之,无论是手出汗、手脚爱出汗、还是腋下容易出汗,出汗多但出汗正常,并不代表身体出现状况。当您了解了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后,应该正确认识出汗多现象。另外,当汗液有异味或出汗部位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查看是否有疾病存在的征兆。延伸阅读
1、中医养身上也是有“动汗”和“静汗”之分。因为气温自然环境原因造成的流汗归属于静汗,等同于处于被动流汗。许多出现异常的静汗需要造成留意,例如盗汗、盗汗等。有的人不热、不健身运动时前心背部会流汗,且容易疲劳、发烧感冒、发慌,非常怕风畏冷,这叫盗汗,是气虚的表现。
夜里一入睡就流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流汗位置的不一样,能体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前额脸部出汗特别多,是食滞、内火壅盛的主要表现,非常容易心烦、口苦口臭、尿液发黄;前心后背出汗,是心气虚,非常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恍惚之间记忆减退。除此之外,还一些流汗方法,归属于病症到来前的预兆,例如一些老年人上半身流汗,上半身无汗,这时候一定要当心中风。
2、可能是气虚造成的盗汗,一般是毛细血管扩张作用不太好,能用补中益气汤交互方来调节,心血不足导致的盗汗, 建议最先查验是不是有结核病感染的可能,和是不是有体质虚弱造成 的,和植物性神经失衡的可能,中药材在这些方面治疗效果非常好的,能够找中医学内服中药材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