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一身之气,秋末冬初养好肺,感冒咳喘少缠身!

肺主一身之气,秋末冬初养好肺,感冒咳喘少缠身!,第1张

肺为“人之气本”,其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与人体气的生成和运行关系密切,为体内外清气、浊气交换的通道,可辅助主血脉的心脏行血而贯通血脉。

“肺为娇脏”, 最为怕冷,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脉又起于中焦胃腑。因此秋末冬初天凉气寒,无论是受冻受凉,还是饮食生冷,都很容易伤肺,引起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以下从生活起居 养生 、食疗药膳 养生 、中医适宜技术 养生 等方面,介绍秋末冬初养肺的保健方法。

生活起居

秋冬季节天气降温、寒流来临,风寒或寒邪等病邪,最易通过鼻腔、皮毛侵袭肺脏,寒凉饮食也常常通过胃腑与经络引起肺寒,内外互相作用,即可出现鼻塞喷嚏、咽痒咽痛、咳嗽咯痰、气喘胸闷及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肺脏与全身的病变。

因此需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加衣物,减少外出,少去人群聚集之地,出门戴口罩,同时饮食不宜太过寒凉,防止病邪入侵人体。

由于背部胸廓内有心肺等重要脏器、背部脊柱两侧有脏腑腧穴,腹部有脾胃、肠道,双脚位于下部属阴、“寒从脚下生”,因此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背部、腹部与双脚的保暖,如天冷要穿马甲、穿夹衣,避免赤足,爱美之人尽量不露脚踝、不露腹、不露背,即为很好的避寒养肺措施。

药膳食疗

平素易发感冒、鼻炎、气管炎、肺炎,伴疲乏、气短、多汗等体虚者,可于秋冬季饮用预防经验方“黄芪菊花茶”一周左右,有补气益肺、预防疾病的功效。

做法

取黄芪、枸杞子各10克,加水1200毫升,大火煮沸,小火煎煮10分钟,再放入黄菊花6朵,小火煮5分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当茶饮用,儿童各物酌情减半后使用。

肺病或流感等病后期,出现咽痒、咳嗽、吐痰不多,或伴有咽干口干、轻微咳嗽、咯痰不多、大便干结等症状者,常为病邪伤阴,可于此时食用经验方“生梨贝母汤”,有养阴清肺、利咽止咳的功效。

做法

取鲜梨一个,洗净去皮、核,切成小块,与川贝母3~5克、橘子皮半块一起放入碗内或炖盅内,加水300毫升,上笼蒸半小时,拣去贝母和橘皮,喝汤食梨。

秋冬季节,随着气温转凉转冷,雾霾频发,常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感冒、鼻炎多发,严重者还会出现肺炎。预防雾霾,出门戴口罩,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之外,对于年老体弱者或室外工作中,可尝试食用经验方“黄芪抗霾汤”,有补肺益气、扶正祛邪的作用。

做法

取母鸡1只(1500克左右),收拾干净、切块,与装入黄芪、党参、枸杞子各10克以及升麻6克、红枣10枚的料物袋一起放入炖锅内,加生姜、葱、黄酒、清汤,如常法用小火炖1小时,捞出纱布袋,加精盐调味,佐餐食用。

中医适宜技术

01 足浴 养生

进入秋末冬初,坚持每天睡前20~30分钟的40 左右热水泡脚,同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有温肾助阳、温肺散寒之功,以散阴凝寒冷之邪。

如果在泡脚水里加点生姜、花椒等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物品,效果更好,方法是取生姜大片3 5片、花椒二十几粒,用纱布包裹,扎紧袋口,加水煮开后,放入洗脚盆内即可。

02 香囊 养生

中药香囊 养生 属中医传统外治法,既可 养生 ,亦能疗疾,是利用辛香中药的芳香走窜功效,通过人体的口鼻、皮肤毛孔,以及经络穴位的吸收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

防治秋冬之交感冒、咳喘等肺病,可取藿香、白芷、佩兰、羌活、银花、薄荷各等量研粉,取适量做成香荷包佩带,以宣肺通气、强体防感。

03 传统健身术

可以选择习练六字 养生 诀的“呬字功”,坚持长期锻炼,有调补肺气,减缓感冒、鼻炎、气管炎、肺炎等咳嗽气喘、鼻塞流涕等不适的功效。

呬(si音),口型为开唇叩齿,舌微顶下齿后。方法是呼气时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整个练习,重复六次。

(文中所载茶饮方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内寒体虚 多喝水 加件毛皮背心 一天一杯葡萄酒 保健又暖身

迈入秋季,天气也渐渐变冷了,到冬季天气真的很冷,很多人会一直喊冷。可有人发冷,是任何时候都怕冷,我们都觉得热的时候,他仍然觉得很冷。也确实有这种人,连夏天都穿夹克。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通常是体质或生病引起的,另外也有精神上的。

●体质上(生理上)畏寒的问题

依中医看,大部分叫做“虚寒”,就是体质虚且寒。中医对于病情,可以用“八纲辨证”法说明,分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个八纲辨证,虚跟寒都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所以我们就说这个人虚寒。寒体质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虚就更怕冷了。

这种人老裹着棉被的,需要补身体吗?

中医的看法应该,不但要补,而且还要温,叫做“温补”。利用“温寒补虚”的方法治疗。中医古时候有一些温补处方,还有药膳,其中有个满好吃的处方,叫做“当归生姜羊肉汤”。它的组成药物是当归、生姜还有羊肉。当归可以补血;生姜可以温寒;羊肉不但温寒,而且还能补形体。

畏寒体质的,就可以多吃羊肉吗?是应该吃点羊肉,可是吃羊肉就真的会好?这不一定。而是用羊肉当药来吃,又能补形、又能温寒的意思。

中药里还有一些处方,能温补身体。例如,有一种人,背部会觉得很冷。总是需要穿夹克或毛线背心,才觉背部温暖的这种畏寒,中医叫“肾虚”畏寒。这种肾虚的寒,中药有个处方叫“附子汤”,温肾又补气,能治疗这种病情。

体质寒又虚;而虚又有肾虚、肝虚、脾虚等。肝、心、脾、肺、肾五藏都有可能虚的,而反应出来的表现,就是冷。是肝虚的就补肝虚;脾虚的就补脾虚,再加上温寒的药物。这还是得先请医生判断,所以不是只吃羊肉就可以的。中医很注重医生的判断。医生怎样判断呢?从脉、从表现的证状等决定。

“虚寒”是什么状况造成?都是天生的?

有天生的,也有被自己戕害的。如果是天生的就不能怪他;可自己戕害的本来就不应该,例如:该运动而不运动、不该强烈的运动而勉强运动、该睡的时候不睡、不该睡的时候反而睡觉、该穿暖的不穿暖、该穿凉一点却穿得太多、不该吃生冷的却吃生冷食物等等,这些都容易让人得病。

手脚冰冷的情况,这算是体质畏寒吗?手脚冰冷不能算畏寒。手脚冰冷中医的叫法是“四逆”。“四”就是四肢的末端;“逆”就是厥冷的意思。这种情况只是血液循环不能达到末梢的意思。

●生病的畏寒问题

例如:感冒类型。中医叫它做“伤寒”,不是西医所说的伤寒喔!一般生理上虚寒的人,吹到一点风他还能忍受得了。而感冒类型伤寒病的这种畏寒,对于风与寒根本不能忍的。那种寒冷,只要吹到一点点风,都觉冷的不得了。这时该怎么办呢?这种病人就不能用温补的方法治疗,要用温而散的发汗药,发出汗来就好了。

遇到感冒可以喝姜汤吗?

喝姜汤,那是可以帮忙发汗的一个方法,但流行性感冒类的伤寒病,就不是仅喝一碗姜汤可以治疗的。古时候的中医,会看有汗无汗的情形,决定用麻黄汤、桂枝汤、或其他的处方对付这种病情。

喝姜汤就只是临时性的御寒法,如果临时找不到医生,又突然发冷,冷得发寒颤,没办法的时候,可以暂时喝点姜汤或“葱豉汤”。简单的发点汗,就可能让感冒被控制了。

‧“姜汤”--用老姜加一点深色的粗红糖,台湾叫它做“黑糖”,一起煮,喝汤就可以了。

‧“葱豉汤”--另有一种“葱豉汤”,就是用葱白加豆豉,煮了汤喝,也有帮助发汗。

  寒冬来临之际,许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经历,在有手脚发凉症状的人群中,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激素变化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寒症。

  秋冬之际,不少人的手脚温度似乎也和天气一样冷了起来。据中医专家介绍,有54%的女性都有发冷的现象。这种手脚冰凉大多与季节转凉、人体内阳气不足有关,算不上大毛病,只要做好保暖,适当运动,注意饮食调养,再学一些按摩等调理的方法就会有很大改善。

  日本科学家发现,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饮用水中,可明显改善女性手脚冰凉的现象。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10名患手脚冰凉症的女性饮用橙皮甙水,10名患者饮用纯水。两小时后让她们把双手浸泡在冷水里1分钟,然后检测其血流和温度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喝纯水的一组,40分钟后手的温度仍未恢复,而喝橙皮甙水的一组,只需30至35分钟手就恢复到冷水浸泡之前的温度,指尖的毛细血管血流明显改善。

  手脚冰凉四大原因

  一、循环障碍

  1、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2、贫血: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3、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末梢循环不良”。

  二、阳气不足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所谓“闭”即是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肝脉受寒,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三、月经和生育引起的激素变化

  在有手脚发凉症状的人群中,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激素变化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寒症。

  四、疾病因素

  有雷诺病和雷诺现象、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青年女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则多发生于中年男性。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过分敏感、平时过度操心、时常心神不安的人也是手足寒症的高发人群。

  手脚冰凉的危害

  手脚冰凉会导致女性月经少、月经不调,甚至不孕;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脚冰凉。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长期手脚冰凉在冬季还可能导致手脚冻伤。另外与风湿病、胃病等疾病有关。

  防治手脚冰凉七绝招

  如果是疾病原因引起的,自然需要先治疗疾病。对于非疾病原因的手脚冰凉,要从日常生活各方面来着手,快快开始运动、食疗、吃药膳、泡澡、按摩……自然会四肢温暖、面色红润。

  1、保暖

  美丽“冻”人要不得。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晚上睡觉前,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

  2、运动

  一早起来做做运动,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3、饮食

  多补充维生素E;多吃含烟酸的食物和B族维生素,能扩张末梢血管;多吃坚果、胡萝卜等温热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适当吃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4、服用中药

  中医有固定的处方来治疗手脚冰冷,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物汤、理中汤等。这些中药通常较适合虚寒体质的人。不过最好还是请中医师开药比较好。

  5、按时吃饭

  不要偏食、过度减肥,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如果,预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无法按时吃饭,可先准备些饼干、面包,或是人参茶等适时地补充热量。

  6、泡澡

  在热水中加入生姜或甘菊、肉桂、迷迭香等精油、辣椒入浴剂等,皆可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

  7、按摩阳池穴能暖身

  阳池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阳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寻找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了。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

  刺激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另外按揉涌泉穴、劳宫穴、气冲穴,拍打肾俞穴都有一定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838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