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中考历史、地理和生物标准考试试卷,要求试卷没有地区标题,最好是word文档。944755211@qq。com

急求!!!中考历史、地理和生物标准考试试卷,要求试卷没有地区标题,最好是word文档。944755211@qq。com,第1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8分)

1.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小明使用的是10×目镜和20×物镜,小强使用的是

10×目镜和45×物镜。小强看到的与小明不同的是( )

A.视野亮度明显增加 B.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C.看到的细胞图像变小 D.视野范围明显扩大

2.将籽粒完整而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3.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是( )

A.早晨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叶片颜色蓝色深浅相同

4.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内流动的血液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右图所示,

该器官是( )

A.肺 B.脑 C.小肠 D.肌肉

5.下面是几种组织中血液内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组织甲结合率为45%,组织乙结合率为60%,组织丙结合率为75%,组织丁结合率为85%,其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 )

A.组织甲 B.组织乙 C.组织丙 D.组织丁

6、有三种消化液A、B、C,它们都不是胃液和胰液,A消化液促进C消化液消化脂肪,A消化液和B消化液都不能消化蛋白质,而B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那么,A.B.C这三种消化液分别是( )

A.肠液、胆汁、唾液 B.唾液、肠液、胆汁

C.胆汁、唾液、肠液 D.胆汁、肠液、唾液

7.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发酵 D.防止气体交流,利于醋酸菌呼吸

8.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B型血清检查,甲、乙的血液可以凝集,经交叉配血试验,甲只能接受丙的血,据此推断,这四个人的血型分别为( )

A.A型、AB型、B型、O型 B.B型、AB型、O型、A型

C.A型、AB型、O型、B型 D.AB型、A型、O型、B型

9.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以上事实说明( )

A.细胞中的基因有明显的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10.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部能自动断落,断落的部分还能做屈伸运动,蜥蜴的这种行为是动物的(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群行为

11.生物学家呼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有实验证明,许多野生动物携带有致病生物,你觉得应该( )

A.捕杀带菌生物 B.坚决彻底杀死,并且全部检疫

C.给动物界实施抗生素 D.坚决保护不戮,远离不紧密接触

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

B.稻田里的杂草会与水稻竟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C.给农作物和蔬菜施肥,应以见效快的化肥为主,配合施用农家肥

D.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发展原因是自然选择

13.将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A.B.C.D四个盆内,除了施肥情况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番茄在哪个盆中结果最好( )

A.施磷肥的盆 B.施氮肥的盆 C.施钾肥的盆 D.不施肥的盆

14.下列哪项属于假性近视的特点( )

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在视网膜后成像

B.晶状体曲度太小,屈光能力过弱

C.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

D.眼球的调节结构过度紧张,屈光能力过强

15.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其接种的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是(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6.鲫鱼在水中不停吞水,其主要作用是( )

A.滤取食物 B.调节密度 C.平衡身体 D 赞同0| 评论 2009-5-23 14:18 №♀魂 | 一级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另外还请您注意一下您的生物钟: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差异,要弄清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一般来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根据这些规律,早晨刚起床,人的想像力较丰富,就抓紧时间捕捉一些灵感,做些构思工作,兼读语文和背诵英语单词,由于早晨空气新鲜,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上午做一些严谨工作,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下午除听课外,要快速准确做好当天的笔头作业;晚上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功课。中午、傍晚的空隙时间就安排一些不费力的事务性工作,如看看报纸,收集写作素材,散步和休息。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考试成功!

偶有~

一、选择题

1 生长在干旱地带的仙人掌,其叶为针状,这有利于它( )

A 光合作用的进行 B 降低蒸腾作用,保持体内水分

C 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物质 D 吸收并运输水分

2 刚刚收获的稻谷,必须尽快晒干是为了 ( )

A 加强呼吸作用 B 抑制呼吸作用

C 促进种子休眠 D 促进种子萌发

3移栽作物需带土,是为了()

A 保证根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B 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C 保护幼根和纤细的根毛 D 促进根的正常呼吸

4研究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逐渐增加,下列哪一措施,可缓解这一现象( )

A 加速发展工业生产 B 植树造林

C 砍伐树木 D 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

5 正在结西瓜的植株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 光合作用 B 西瓜果实膨大 C 瓜蔓生长 D 蒸腾作用

6 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是因为西瓜的每朵花中有()

A 多个子房 B 多个雄蕊 C 多个胚珠 D 多个雌蕊

7 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为作物的生长提供()

A 水分 B 无机盐 C 能量 D 有机物

8桃花的雌蕊由哪几部分组成()

A 花丝、花柱、子房 B柱头、花柱、子房

C 花药、花丝、花柱 D 花丝、子房、胚珠

9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 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 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D

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

10 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无机盐。

A 含铁锌钙的 B 含锰钼铜的 C 含氮磷钙D 含氮磷钾的

11 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 细胞分化,液泡增大 C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D 细胞分裂,液泡增大

13 我国规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A 4月12日 B 3月12日 C 4月份第一周 D 3月份第一周

14 下列物质进入植物体不需要通过气孔的是()

A 水蒸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无机盐

15植物在白天进行()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D 三种作用都进行

16 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是因为有()

A 树皮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韧皮部

17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 黑猩猩 B 猕猴 C 森林古猿D 狒狒

18.精子和卵细胞相遇结合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A 输卵管 B 子宫 C 卵巢 D

19.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A 子宫 B 母体血液C 胎盘 D 脐带

20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组成物质,又是人体供能物质的是()

A 淀粉、糖类、维生素 B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C 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21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种有机物的消化液是()

A 胆汁 B 胃液 C 肠液D 唾液

22 下列对肺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肺泡壁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B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数目极多,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大

D 肺泡壁有平滑肌,故肺泡能扩张和收缩

23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的结构是()

A 口腔 B 咽C 喉D 气管

24 下列哪种说法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A 新鲜的水果要用清水冲洗或削皮后吃

B 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不能吃

C 厨房和炊具经常保持干净

D 野生蘑菇都能吃

25 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的表现是()

A 内心世界很单纯,有什么事情就跟家长交流

B 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又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C 依赖性较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是要老师和家长来解决

D 心理和成熟,处事老练

二、简答题

1 为了研究光线强弱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在晚上,我们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该表中数据及所学过的知识回答表后的问题:

试管与灯的距离(cm)

10

20

30

40

产生气泡的数量(个/分)

60

25

10

5

(1) 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气泡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的气泡的成分应该是_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检验。

(3)如果将这个试管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你预测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 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蜥蜴的外形特征:

1、蜥蜴的身体外形及大小在爬虫类中差异最大。体长从3公分(1吋,壁虎)至3公尺(10呎,巨蜥)。体重最轻者不足1克,最重者多于150公斤。身体多细长,具长尾,多具4肢,除鼻孔、口、眼及泄殖腔开口外,体表覆以鳞片,一对眼睛和一对耳孔。如无外耳孔,则鼓膜位于表面,有些种于头和体鳞下真皮内有骨鳞。鳞的表面覆以一层角蛋白。某些蜥蜴具鳞器官,鳞片锯齿状边缘突出刚毛,可能用司触觉。许多蜥蜴,尤其是避役(变色龙)和安乐蜥,能改变体色,可从亮绿色变为深巧克力褐色,体上线、带斑纹亦可忽隐忽现。变色机制为黑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的移动,颗粒集中时色浅,分散时色深。有些蜥蜴颈部具可伸展的皮褶,头上有角或盔,或喉部有棘或皱褶等。头颅的前部由薄的软骨和膜构成。 眼睑多可动,两眼之间隔以薄层垂直的眶间隔,眶後骨与鳞骨形成的骨杆上有一个顳孔。上腭能相对于颅的其他部分而运动,有方骨,口可大张便于吞食猎物。

2、多数蜥蜴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变跑动方向,Cnemidophorus属时速达24公里(15哩)。有几科蜥蜴身体延长,四肢缩短,乃至无肢体。壁虎、鬣蜥属(Uta)及Acanthodactylus属的趾上多缘饰以增加其表面积并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肤构成的蹼分为内外两组,在後肢外侧3趾、内侧2趾各成一组,前肢反之,适雄体具成对的交接器官──半阴茎。

简介:

蜥蜴 (Lizard),俗称“四脚蛇”又称“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

生活习性:

大部分的种类为肉食性,以昆虫、蚯蚓、蜗牛,甚至老鼠等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为主食,或是杂食性的。

蜥蜴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蜥蜴亦有影响。大部分蜥蜴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但五线圆筒蜥(Eumeces fasciatus)在孵化期间守在卵边。少数种(如Lacerta属及Cnemidophorus属)有孤雌生殖。 泄殖肛孔位于尾基部腹面,是尾与躯干部的分界。後者的孤雌生殖型为两个两性种的杂种。许多壁虎将卵产于同一地点。豢养条件下希拉毒蜥寿命可达25年,壁虎达20年。

1、蜥蜴类动物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四个部分。

2、蜥蜴的身体表皮为革质鳞,有些种类在鳞下还有小骨板,如石龙子、蛇蜥等。

3、蜥蜴类动物牙齿细小,舌的形状、长短随品种而异。

4、眼睛较发达,有些种类还有颅顶眼,除多数壁虎外眼睑多能运动,穴居类型的眼睛多隐于皮下。

5、蜥蜴的耳朵,鼓膜多显露,鼓膜发达。左右下颔骨以骨缝相联合,因此,口不能张开过大。

6、蜥蜴身体细长,后肢粗壮发达,而且脚掌底部具有可张开或收拢的膜。当它在水面上奔跑时,这些膜就会张开,使脚掌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增。

扩展资料

蜥蜴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

蜥蜴是爬行动物,可以完全脱离水体环境生存,更重要的是蜥蜴的心室特征完全符合爬行类的特点,而且也不像两栖动物那样需要依靠皮肤等外呼吸辅助器官进行呼吸,繁殖后代也完全脱离了水体的环境依赖。蜥蜴保护自己的方法很多,最显著的办法应该是变色和断尾。

蜥蜴的变色能力很强,其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部分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

-蜥蜴

新华网-为什么蛇怪蜥蜴能够在水上站立奔跑?

泽巨蜥基本上就是生活于沼泽地区,特别是红树林区的大型巨蜥体长可以长达两公尺以上,十分庞大但是由于不挑食的习性,使得它们可以栖息在大型动物无法生存的沼泽区域泽巨蜥可以吃下任何可以吞下的肉食如鱼虾,螃蟹,鸟类,蛋类,蜥蜴,老鼠,蛙类,蛇类,甚至是死尸或垃圾等这种来者不拒的个性也赋予它们过人的生存能力在人工饲养下,适应良好印尼繁殖场每年出售数以千计的泽巨蜥至国内外宠物市场或是皮革市场,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经济动物

泽巨蜥是所有巨蜥中最为温驯的一种 ,属于半水栖日行性蜥蜴,幼体的体色也十分出色,但长成之后体色则趋于黯淡,不过个别体色还是有差异存在饲养环境与尼罗巨蜥相似,对水的需求很高,食物可以 喂一般蟋蟀,面包虫,小鼠,鸡蛋等,幼体成长快速,所以钙粉和维他命的补充也很重要最好每周供应一次

雄性体型同样大于雌性 ,雄性在100-130公分以上就属于成体,雌性则为50-120公分雌蜥在交配后4-6周就会产下6-25颗软壳蛋于事先挖好的洞穴中,再掩埋好经过25-35个月就可以孵化,幼蜥大约两年后成年,寿命与一般巨蜥相同大约是十五年

学 名 Varanus salvator

原 产 地 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印尼等国

栖息环境 沼泽或红树林区

体 长 全长100-200公分

适 温 摄氏25-30度

学 名 Iguana iguana

原 产 地 中南美洲墨西哥至巴拉圭等国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

体 长 全长70-160公分

适 温 摄氏25-30度

鬣蜥 ,由字面上看得出来就是指有棘鬣的蜥蜴,种类不多,其中最有名气的自然要属加拉巴哥群岛的海鬣蜥和陆鬣蜥但如以宠物蜥蜴来说,绿鬣蜥可就算是最受欢迎的蜥蜴之王了,它也是体型最大的鬣蜥种类,是最被广泛饲养的代表性宠物蜥蜴中国自从2001年底开放人工繁殖个体进口后身价由数千元急跌至数百元一只,对于喜爱大型蜥蜴的人来说这不啻是一大福音

绿鬣蜥是日型性的树栖型蜥蜴 ,属于杂食性,幼年期较能接受蟋蟀,面包虫,鸡蛋等动物性食物,成年后会转变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可以菜叶,水果喂食在野外,绿鬣蜥主要是栖息于邻近溪流的森林树冠层,所以在饲养环境上,水盆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外皮十分坚韧,不易受伤,但必须注意保温灯具的距离,经常发生烫伤的意外超长的尾巴在危急时也会自行断落以自保,所以再把玩时要小心尾巴,不过段落的尾巴会再生,所以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由于宠物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在美国佛州和南美洲各国都有大规模的专业养殖场大量生产上市可以说是产量最大的蜥蜴

雄性绿鬣蜥后腿部有股孔 ,颈部的肉垂远大于雌性,耳孔下方还有着一个特大的圆形鳞片也是远大于雌性交配是在树上进行,怀孕的雌蜥会将卵产余地上挖出的洞穴中,掩盖覆土后就不会再理会卵窝,因此孵化的幼蜥

从小就得自力更生 不过雌蜥有时会多掘几个洞穴以扰乱掠食者的注意绿鬣蜥产卵数量很大,经常一窝可以产下30-50颗卵,大经过75-9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成年如果饲养正确,绿鬣蜥可以活上十年以上

学 名 Cordylus cataphractus

原 产 地 南非

栖息环境 沙漠岩石区

体 长 全长15-20公分

适 温 摄氏21-29度

犰狳蜥因为避敌方式酷似哺乳类中的犰狳而得名 属于日行性的小型蜥蜴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多岩沙漠区域的岩堆间栖息遇到掠食者便快速冲进石缝中躲藏躲避不及的犰狳蜥就会将尾巴含在口中,将身体卷成一个带刺的圆球以保护脆弱的腹部,这种自保措施与犰狳一模一样在哺乳类和爬虫类中都有避敌方式如此神似的动物,确实是 自然界少见的巧合

犰狳蜥十分温驯 ,也很好养,可以很快适应人工环境,但是比一般蜥蜴要胆小一点,在没有完全适应以前最好不要抓它把玩在食性上是以一般昆虫及无脊椎动物为主,可以喂食蟋蟀和面包虫,幼体特别喜欢吃白蚁如果找得到的话,白蚁是最营养的食物成体也可以喂食乳属饲养环境以砂为底材,堆置一些岩块供它们攀爬和躲藏,水盆要大一点因为它们喜欢泡水,要有UVB加温灯供它们曝晒

在雌雄辨别上 ,犰狳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因为价格不高,可以3-5只群养让它们自然配对,雄性通常头部较大花纹较鲜明,股孔也比较明显,不过准确性较其它蜥蜴低雌性每次可以直接生下一只幼体,一年只生一次,是典型的胎生蜥蜴,初生幼体包覆在一层透明薄膜中,约三年可以成熟繁殖每次的幼体都可以与父母共同生活,不会有被吃的危险,因为犰狳蜥是群居性动物,但是以家庭成员为群聚对象,如果是外来的陌生个体便有遭受攻击的危险

经过人工饲养的犰狳蜥会逐渐失去卷曲成球的自卫本能 市面上所见的个体绝大多数是野生个体,因为人工繁殖数量太低没有经济价值,除此之外,犰狳蜥是只饲养乐趣很高的蜥蜴甚至适合初学的新手饲养

学 名 Tiliqua scincoides

原 产 地 澳洲与新几内亚各岛

栖息环境 干燥草原及森林区

体 长 全长45-60公分

适 温 摄氏22-28度

蓝舌蜥的外型不但少了一般蜥蜴类的狰狞 ,反而还多了一份滑稽,加上那特殊的蓝色大舌头,自然也吸引 了不少爱好者蓝舌蜥在澳洲共有六个亚种分布,最常见的亚种就是俗称东部蓝舌蜥或是斜纹蓝舌蜥的Tiliqua s scincoides,主要分布在澳洲,少部份分布在印尼和新几内亚等地族群和数量都很多,可以算是澳洲 最普遍的蜥蜴,经常在住家后院出没蓝舌蜥很活泼也很容易驯养,只要常接触,很快就会失去警戒心而变得很温驯,是很适合初学者当宠物的蜥蜴如果饲养得当,通常都能活上20年以上类似的亚种是Tiliqua s intermedia 称为北部蓝舌蜥,外型与东部种十分相似,主要以眼后的黑斑来区分

由于四肢短小 ,蓝舌蜥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较大的地面空间,四尺的饲养箱可以养一对成体比较足够,底材以无菌土比较适合,可以供它们挖掘巢穴温度日间保持摄氏28度左右,夜间保持23度左右最适合加温灯是必须的,灯下温度保持在摄氏33度左右它们是会喝水的蜥蜴,所以需要放置水盆提供饮水蓝舌蜥属于杂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面包虫等活饵都能接受,而且食量颇大,每周都需要定期补充钙质与一般蜥蜴比较不同的是蓝舌蜥能够吃死的昆虫或小老鼠,不需要活饵

雌雄的判别很容易 ,雄性的头部比雌性来得宽大许多蓝舌蜥是胎生的蜥蜴,经过冬天的低温刺激后,在初 春时会进行交配,在饲养箱中设置生产箱,箱内铺上略湿润的报纸或干水草,在交配后3-5个月,雌蜥会产下10-15只左右的幼蜥,幼蜥的饲养并不困难,只要喂食与成蜥相同的食物即可,只是食物的体积必须要小一点三年左右可以成年,这时就会成为石龙子科中最大的一个种类

学 名 Dracaena guianensis

原 产 地 南美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盖亚那

栖息环境 河流沼泽地带

体 长 头尾120-150公分

适 温 摄氏20-26度

南美鳄蜥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蜥蜴 虽然在南美洲分布很广,野生族群也还不少,不过由于受到严格的保护,因此在宠物市场上仍然难以得见,就算是在欧美日市场上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稀品种

南美鳄蜥不论是在外型或是习性上都可以说是巨蜥和鳄鱼的混合体 ,成蜥可以长到一公尺以上,拥有巨蜥的体型和开叉的舌头,却又拥有鳄鱼的鳞甲和水性它们属于日行性的半水栖的蜥蜴,但是爬树的功夫也很好,平日除了在水中活动之外,就喜欢在滨水的树枝上晒太阳,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遁入水中逃逸因此基本饲养环境最好布置类似饲养水龙的环境,以水为主,陆地面积可以尽量缩小,多设置枯枝干供攀爬

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南美鳄蜥以蜗牛为主食 ,但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验,也不知道那种蜗牛才适合喂食,原产地的信息也只有不完整的片段,所以几乎所有的饲主都以饲养巨蜥的方式来饲养它们,喂食小鼠和蛙类,虽然也能够成功饲养,但是却与它们实际的需求相差甚远

事实上 ,南美鳄蜥是完全以水生苹果螺科(Ampullariidae)的螺类为主食 的这个秘诀在爬虫市场上几乎无人知晓,站长也是因为在寻找苹果螺的资料时意外发现的这些螺类体型硕大,普遍分布于南美洲各水系,主要有四个 大属:

Asolene, Felipponea,Marisa 和 Pomacea其中又以Pomacea属为南美鳄蜥最主要的食物

说到 Pomacea属的螺类,它们可算是恶名昭彰,台湾也 在很多年前由农业单位自南美洲大量引进养殖做为食用螺,却因为风味不佳而又大量弃养,如今已经成为台湾水生植物最大的祸害,它的名字就叫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有很多不同的体色目前水族市场上仍然常可见到金**的黄金螺,它正是福寿螺的分身南美鳄蜥经过百万年的演化而发展出强有力的上下颚和粗短而平整的牙齿,正是用来咬碎螺贝类的最佳工具它们的牙齿并不适合用来捕食其它活体食物如果在台湾饲养南美鳄蜥,食物的来源倒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雌雄的辨别上并不困难 ,雄性的脸部橘红色泽较深而全面,雌性色泽较浅且范围较小同时雄性在两腿之间有较明显的八字型两道股孔,雌性就没有至于繁殖资料现在仍然所知不多,仍然有赖饲主自行摸索了

学 名 Tribolonotus gracilis

原 产 地 新几内亚及外围岛屿

栖息环境 潮湿森林区

体 长 全长18-25公分

适 温 摄氏16-27度

红眼鳄蜥属于中小型蜥蜴 ,眼睛周围有一个橘红色的大眼圈,由正面看起来好象两个大红眼睛,颇有威吓掠食者的功用当然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鳄蜥共有八个种类,红眼鳄蜥可以算是最出色的一种,一般栖息于热带雨林中纬度比较高的山区森林濒临溪流的区域属于肉食性蜥蜴,以昆虫和软件甲壳类为主食,喜欢在水中活动所以在饲养时需要注意这些要点

饲养红眼鳄蜥只需一尺半的缸子就足够饲养一对 布置1/3水区,2/3陆区,底材以无菌土混合树皮碎片最为合适,可以保持较高的湿度太干燥的环境容易造成脱皮不顺因为它们夜行的倾向,所以不需要特别的照明,冬天最好在缸角装置加温垫以保持适当的温度鳄蜥脚爪尖锐善于爬树,因此缸盖要盖紧红眼鳄蜥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雌雄两性都能发出唧唧的叫声,音调尖细,雌性频率较雄性低沉

雄蜥体型略大于雌蜥 ,雄性后脚三个脚趾内侧都有一排细小的肉垫,雌性则无,另外在肚脐的位置雄性会有一片特大的方形鳞片红眼鳄蜥生性温和,但是雄性会为争夺雌性而打斗,所以不要把两只雄蜥养在一起,两只雌性养在一起也不适合,所以最好成对或多对饲养产卵期多数在秋天,雌蜥每次只产一颗蛋,约60天左右可以孵化孵化温度最好不要超过摄氏29度,以27度最为理想温度与性别没有关联幼蜥在第三年就可以达到成熟阶段,只要注意湿度,红眼鳄蜥应该可以活至少十年以上算是比较容易饲养与繁殖的蜥蜴类

学 名 Chlamydosaurus kingii

原 产 地 澳洲与新几内亚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

体 长 全长60-90公分

适 温 摄氏21-29度

伞蜥的外型和体色就和一般人观念中的蜥蜴相差无几 ,很少人知道其实伞蜥不但容易饲养,个性也十分温驯而且活泼,是蜥蜴中少数最适合做为宠物的种类而它们张开独特颈伞的样子更是令人百看不厌这种中大型蜥蜴分布在澳洲和新几内亚,市面上贩卖的个体通常都是印尼的半野生个体购买时最好买越年轻的个体越好,比较容易驯养

伞蜥个性温和 ,不太会攻击他种蜥蜴,不过同种间还是会有争斗,所以不适合混养体型相差太多的个体体色由茶色到棕色到灰色甚至黑色都有,多半是区域性的变化由于伞蜥属于日行性树栖型,因此饲养箱要以高度为主,底材可用树皮碎屑,多放置枯枝干供攀爬,UVB灯和水盆都是必须的设备伞蜥食量很大,食物则以昆虫为主,蟋蟀,面包虫,蟑螂,甚至小鼠都是不错的食物,多数个体也会吃青菜,豆类和水果,鱼肉,虾肉和肉食蜥蜴饲料 等饵食,所以可以多试试它们的口味伞蜥通常是在遭受威胁或惊吓的情况下才会张开颈伞,因此一般驯养的伞蜥张伞的机会就会比较少见要注意的是伞蜥的尾部是体长 的两倍长,要注意不要被同伴咬断

在雌雄的判别上不是很容易 ,特别是在幼体阶段,成体的雄性体型比雌性大很多,头部和颈伞也比较大,泄殖腔下方也会有凸起,体色比较鲜明,个性反而比较温和伞蜥在一年左右就会繁殖,不过最好养到两年以上再繁殖比较安全,以免雌性体 型过小造成卡蛋致死在繁殖过程中让它们经历一段低温干燥的期间,可以促进交配行为交配通常在地面进行,怀孕的雌性会直接在地面挖洞产卵,必须事先准备产卵的土堆孵化温度最好控制在27-29度之间,不要超过30度,否则有可能造成胚胎死亡再正常的饲养状态下,伞蜥的寿命是十五年

学 名 Corytophanes cristatus

原 产 地 墨西哥至哥伦比亚北部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

体 长 全长30-40公分

适 温 摄氏22-28度

Corytophanes属共有三个成员: C cristatus, C hemandesii,和C percarinatus其中就是以被称做海帆蜥 的Ccristatus 最常见于宠物市场海帆蜥属于鬣蜥科的一员,与绿鬣蜥,犀牛鬣蜥,刺尾鬣蜥,斐济鬣蜥等同科不但有一般鬣蜥所有的下巴肉垂和背脊上的鬣鳞外,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头上的冠很像船帆而且可以随意伸缩这也是其它 鬣蜥所没有的特征尾巴是体长的两倍海帆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树栖蜥蜴平日多在直立的树干上或是灌木丛中活动,距离地面的高度并不高在所有鬣蜥科成员中,海帆蜥算是比较温和文静的一种

饲养的方式类似双冠蜥 ,只是海帆蜥比较不需要大量的水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蜥蜴,小鼠,蚯蚓等为主,同时也需要添加维他命和钙粉饮水盆必须准备最好还要每天喷水2-3次以保持较高的湿度

雌雄辨别较容易 ,雌性的头冠比较小,股孔也较不明显雌性每窝产下6-10颗蛋,大约60-75天可以孵化,不过海帆蜥的繁殖难度颇高,因此成功的繁殖记录非常稀少,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学 名 Eumeces chinensis formosensis

原 产 地 台湾特有亚种

栖息环境 1000公尺以下山区及平地草丛

体 长 全长30-40公分

适 温 摄氏22-35度

台湾的石龙子种类有十余种之多 ,其中也不乏体色出众的品种中国石龙子可以算是比较普遍的种类也是台湾本岛的特有亚种,其它还有四个亚种分别分布在绿岛,国内与东南亚地区族群数量都不大,喜欢出没于1000公尺以下的低地田野草丛或灌木丛,一般人并不容易见到冬天有 钻入土中冬眠的习性

中国石龙子是日型性地栖型蜥蜴 ,一般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偶而也会摄取植物茎叶个性温和而胆小,对于人工环境的适应力颇高以一般热带雨林地栖蜥蜴的环境来饲养就可以养得很好对于一般蟋蟀,面包虫食饵接受度也很高不过尾巴与守宫一样容易自割,要避免抓取尾部

雄性个体尾巴根部较粗大 ,耳后的红斑面积较大较密雌性每窝可产下15-20颗蛋算是比较多产的蜥蜴

学 名 Basiliscus plumifrons

原 产 地 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哥斯达黎加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

体 长 全长70-90公分

适 温 摄氏24-35度

双冠蜥是标准的热带雨林爬虫 ,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由于它们多栖息在濒河的树木上,因此环境的湿度非常高,可以达到75-100% 在人工环境中饲养,湿度控制就成为最重要的关键双冠蜥共有四个亚种,最常见的就是棕双冠蜥(Basiliscus basiliscus),其次是条纹双冠蜥也叫红双冠蜥(Basiliscus vittatus)和西部双冠蜥(Basiliscus galeritus),最后是绿双冠蜥(Basiliscus plumifrons)严格来说,只有绿双冠蜥头冠分为两片,是明符其实的双冠蜥其它三种都是单片的由头冠的形状就可以分辨各个亚种当然,头冠和背上的鳍都是只有雄性个体才有西部双冠蜥因为数量很少,市面上很难见到人工繁殖的个体通常头冠和鳍部都比野生的小,体色也比较黯淡一点

虽然只要条件适合 ,双冠蜥的饲养难度并不高,不过因为它们生性比较胆怯,容易受惊吓,与饲

主的互动程度也比较低 ,所以并不适合喜欢把玩宠物的人饲养双冠蜥喜欢栖息河岸的树木 西部双冠蜥上,遇到威胁可以立刻跳进水中水遁,它们在地面上多以后肢奔跑,由于体重轻,后肢粗壮发达, 后脚掌不但特大,而且脚底有特殊的鳞片可以发挥滑水板的作用,使得双冠蜥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很长的距离,然后才沉入水中快速游离危险所以在饲养环境上应该尽量符合这个特点与水龙的饲养环境很类似

双冠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树栖型蜥蜴 ,饲养缸以高度为主,设置枝干和绿色盆栽,底部可以放置较大的水盆,底材可用树皮屑或无菌土,UVB加温灯也是必需的设备由于雄性的领域性颇强,不能有两只雄性共处一缸在食性上属于虫食性,可以喂食蟋蟀,面包虫,小鼠,小鱼在野外双冠蜥有时是会捕食鱼类的

成体在雌雄的辨别上并不困难 ,雄性体型较大,又拥有头冠和背鳍尾鳍,不过在繁殖上难度比较高,最主要就是在于湿度的控制上,其它如日照时间和温度也都要配合得当像棕双冠蜥就需要更高的湿度将雄性和雌性分开饲养一段时间可以增加成功交配的机率在成功交配后约4-6周,雌性会在地面掘洞产卵,每窝可产15-17颗软壳蛋,每季可以产卵4-5次之多,可以算是多产蜥蜴

孵化温度应保持在摄氏 28-29 度 , 约 8-10 周可以孵化 , 孵化后的幼体最好留在孵蛋器中直到卵囊吸收后才移到个别饲养缸中 幼蜥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可以成熟 , 不过雄性在六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争斗 , 最好分开饲养 幼蜥还有一种独特的避敌绝技 , 就是装死 , 这在其它蜥蜴并不多见 如果饲养得当 , 双冠蜥可以活上 15-20 年之久

学 名 Pogona vitticeps

原 产 地 澳洲中部至东南部

栖息环境 半沙漠区或干燥疏林区

体 长 全长40-60公分

适 温 摄氏21-28度

鬃狮蜥在世界各地都是极受欢迎的宠物蜥蜴 ,普及性可以说与绿鬣蜥在伯仲之间成蜥鼓起头部棘刺那种威武的气势,确实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体型上比绿鬣蜥小得多也是它们更适合居家饲养的主要原因鬃狮蜥有许多亚种,体色因种类的不同而稍有变化,加上人为的培育,因此鬃狮蜥的体色变化越来越多样化,由白色到红色各种色泽都已经出现,目前美国也已经培养出全红的种类,身价十分高昂

食性上属于杂食性 ,但比较偏爱肉食,举凡蟋蟀,面包虫, 蚂蚁等昆虫都来者不拒,占日常食物量70%,当然也会吃点青菜水果和花朵,约占30%每次喂食量以10-15分钟能吃完的量为准幼蜥蜴一天喂2-3次,成蜥约每周喂食2-3次蟋蟀,但青菜须每天喂食一次底材以细纱或细沙与无菌培养土的混合土最为适合,树皮类或木屑类的底材都应该避免饲养空间幼蜥只要两尺缸就足够,但一对成蜥就需要四尺缸才足够鬃狮蜥不太会喝水盆中的水,因此可以不需放置水盆,但需要每两天喷洒一次水供它们饮用如果饲养良好,鬃狮蜥可以活到十年以上同类

间的打斗 ,尤其是雄性间的争斗有时很激烈,但一般不会造成伤害

幼蜥阶段的雌雄辨识十分困难 ,约一年左右就可以达到成熟的阶段,雄蜥在繁殖期下巴会转为黑色,但并不是绝对的,因此要分辨雌雄还是以尾部的差异来看比较准确雌蜥会在地面上有遮蔽的处所掘洞产卵,每次可以产下10-25颗卵,孵化期大约是90天由于鬃狮蜥拥有特殊的体温控制机能,因此比其它蜥蜴更能承受较高或较低的气温,但冬天保温的灯光设备仍然不能少如果常常把玩鬃狮蜥,它会成为十分温驯的好宠学 名 Physignathus cocincinus

原 产 地 中国,泰国,越南等地

栖息环境 滨河森林区

体 长 全长60-90公分

适 温 摄氏24-31度

爬虫市场上所见到的水龙主要有两种 :中国水龙P cocincinus和澳洲水龙P lesueurii两种,虽然同属还有其它1-2种水龙,但是并未出现在市场上以水龙而言,中国水龙受欢迎的程度高于澳洲水龙,或许是颜色较讨喜的关系基本上两种水龙的分布地区不同,中国水龙分布在中国和中南半岛,澳洲水龙则分布于澳洲东部,所以也被称为东部水龙(Eastern Water dargon)但是习性和食性却仍然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承受温度的范围大为不同,澳洲水龙可以承受0度以下的低温,但无法长期忍受28度以上的高温,个性比较稳重,而中国水龙则对20度以下的低温很敏感,高温的承受力却很好,个性上比较胆怯因此以台湾来说,饲养中国水龙会比较适合澳洲水龙比较容易因为过热脱水而死

饲养环境以保持湿度为主要原则 ,以热带雨林的模式布置,水龙都是日行性半水栖的爬虫,底材可以树皮屑混合无菌土铺成,湿度保持80%以上,每天必须喷水2次以上才能保持高湿度,UVB也是必须的另外不能或缺的当然就是一个大水盆,水龙很喜欢静静的坐在水中泡水只要饲养箱够大,水龙是可以多只雄性共养的在食性上一样是以昆虫为主,蟋蟀,面包虫和小鱼都是不错的主食,蔬菜水果也可以喂食,成体还可以喂食乳鼠维他命和钙粉必须定期添加

雌雄的辨别在成体来说并不困难,雄性水龙的背上鬣棘发达,体型也比雌性大很多,股孔更加明显,雄性澳洲水龙的胸部会出现鲜艳的橘色至红色色泽,中国水龙则出现橘色到**色泽雌性的斑纹一般都比较黯淡模糊只要环境适合,水龙的繁殖并不困难,但是至少要两岁或60公分以上的个体比较适合繁殖通常水龙不用经历低温期也能将配产卵,但是给他们两个月左右的20-23度低温期和每周一次的喂食,日照时间降至10小时以下,两个月之后当温度恢复正常时,雄性便会展开求偶行为,交配之后约两个月雌性会在地面挖洞产卵通常每次产卵约10颗左右将卵放入孵蛋器中保持28-30度,约55-70天可以孵化幼体可以喂食蚂蚁蟋蟀和小面包虫只要环境合宜,水龙可以轻易活上10年以上

学 名 Varanus komodoensis

原 产 地 印尼科摩多岛及外围岛屿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及干燥草原区

体 长 全长200-300公分

适 温 摄氏26-32度

大名鼎鼎的科摩多龙相信大家在Discovery频道上应该都看过,这种地球上最大的蜥蜴才是真正的巨蜥,甚至是上股恐龙的现代版体长可达三公尺野外族群数量 现在只有大约2,500-5,000只其中雌性却只有大约350只科摩多龙属于CITES的一级保育类,台湾却也有少量进口幼蜥尽管成体体色朴实无华,但幼体可是体色特殊而华丽幼体通常栖息在树上直到一公尺左右才会回到地面上活动,这个树栖期间大约是一年这是躲避成年科摩多龙袭击的 天生本能

科摩多龙是最高层的掠食动物 ,在原生地没有天敌,但是因为繁殖不易,所以仍然有灭绝的危险它们主要是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大型哺乳类动物如山羊,野猪,鹿甚至水牛为食通常也会吃食死尸科摩多龙的唾液中带有大量细菌,被咬伤 的猎物通常会在两天内因伤口发炎而死此时嗅觉灵敏的科摩多龙就可以轻易找到猎物加以吞食所以饲养时要特别避免被咬伤,因为伤口会很难愈合它们也是少数有群居习性的蜥蜴嗅觉主要是依赖分叉的舌头,而不是鼻孔人工饲养时主要以老鼠和鸡鸭或肉类为主除非有 宽大的户外饲养场所,否则这种巨蜥是不适合当作宠物饲养的

幼体经过五到七年就能繁殖 ,自五月到七月间是繁殖季节,雄性会互相争夺雌性交配,自七月到九月间是产卵季节,雌性会产下15-30颗软壳蛋,经过大约200-250天可以孵化孵化期较一般巨吸长得多幼体以昆虫和守宫为主食寿命约20-35年

学 名 Varanus timorensis

原 产 地 印尼帝汶及周边岛屿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

体 长 全长60-70公分

适 温 摄氏22-32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8分)

1.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小明使用的是10×目镜和20×物镜,小强使用的是

10×目镜和45×物镜。小强看到的与小明不同的是( )

A.视野亮度明显增加 B.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C.看到的细胞图像变小 D.视野范围明显扩大

2.将籽粒完整而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3.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是( )

A.早晨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叶片颜色蓝色深浅相同

4.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内流动的血液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右图所示,

该器官是( )

A.肺 B.脑 C.小肠 D.肌肉

5.下面是几种组织中血液内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组织甲结合率为45%,组织乙结合率为60%,组织丙结合率为75%,组织丁结合率为85%,其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 )

A.组织甲 B.组织乙 C.组织丙 D.组织丁

6、有三种消化液A、B、C,它们都不是胃液和胰液,A消化液促进C消化液消化脂肪,A消化液和B消化液都不能消化蛋白质,而B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那么,A.B.C这三种消化液分别是( )

A.肠液、胆汁、唾液 B.唾液、肠液、胆汁

C.胆汁、唾液、肠液 D.胆汁、肠液、唾液

7.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发酵 D.防止气体交流,利于醋酸菌呼吸

8.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B型血清检查,甲、乙的血液可以凝集,经交叉配血试验,甲只能接受丙的血,据此推断,这四个人的血型分别为( )

A.A型、AB型、B型、O型 B.B型、AB型、O型、A型

C.A型、AB型、O型、B型 D.AB型、A型、O型、B型

9.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以上事实说明( )

A.细胞中的基因有明显的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10.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部能自动断落,断落的部分还能做屈伸运动,蜥蜴的这种行为是动物的(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群行为

11.生物学家呼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有实验证明,许多野生动物携带有致病生物,你觉得应该( )

A.捕杀带菌生物 B.坚决彻底杀死,并且全部检疫

C.给动物界实施抗生素 D.坚决保护不戮,远离不紧密接触

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

B.稻田里的杂草会与水稻竟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C.给农作物和蔬菜施肥,应以见效快的化肥为主,配合施用农家肥

D.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发展原因是自然选择

13.将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A.B.C.D四个盆内,除了施肥情况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番茄在哪个盆中结果最好( )

A.施磷肥的盆 B.施氮肥的盆 C.施钾肥的盆 D.不施肥的盆

14.下列哪项属于假性近视的特点( )

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在视网膜后成像

B.晶状体曲度太小,屈光能力过弱

C.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

D.眼球的调节结构过度紧张,屈光能力过强

15.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其接种的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是(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6.鲫鱼在水中不停吞水,其主要作用是( )

A.滤取食物 B.调节密度 C.平衡身体 D 赞同0| 评论 2009-5-23 14:18 №♀魂 | 一级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另外还请您注意一下您的生物钟: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差异,要弄清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一般来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根据这些规律,早晨刚起床,人的想像力较丰富,就抓紧时间捕捉一些灵感,做些构思工作,兼读语文和背诵英语单词,由于早晨空气新鲜,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上午做一些严谨工作,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下午除听课外,要快速准确做好当天的笔头作业;晚上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功课。中午、傍晚的空隙时间就安排一些不费力的事务性工作,如看看报纸,收集写作素材,散步和休息。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考试成功!

偶有~

一、选择题

1 生长在干旱地带的仙人掌,其叶为针状,这有利于它( )

A 光合作用的进行 B 降低蒸腾作用,保持体内水分

C 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物质 D 吸收并运输水分

2 刚刚收获的稻谷,必须尽快晒干是为了 ( )

A 加强呼吸作用 B 抑制呼吸作用

C 促进种子休眠 D 促进种子萌发

3移栽作物需带土,是为了()

A 保证根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B 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C 保护幼根和纤细的根毛 D 促进根的正常呼吸

4研究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逐渐增加,下列哪一措施,可缓解这一现象( )

A 加速发展工业生产 B 植树造林

C 砍伐树木 D 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

5 正在结西瓜的植株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 光合作用 B 西瓜果实膨大 C 瓜蔓生长 D 蒸腾作用

6 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是因为西瓜的每朵花中有()

A 多个子房 B 多个雄蕊 C 多个胚珠 D 多个雌蕊

7 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为作物的生长提供()

A 水分 B 无机盐 C 能量 D 有机物

8桃花的雌蕊由哪几部分组成()

A 花丝、花柱、子房 B柱头、花柱、子房

C 花药、花丝、花柱 D 花丝、子房、胚珠

9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 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 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D

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

10 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无机盐。

A 含铁锌钙的 B 含锰钼铜的 C 含氮磷钙D 含氮磷钾的

11 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 细胞分化,液泡增大 C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D 细胞分裂,液泡增大

13 我国规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A 4月12日 B 3月12日 C 4月份第一周 D 3月份第一周

14 下列物质进入植物体不需要通过气孔的是()

A 水蒸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无机盐

15植物在白天进行()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D 三种作用都进行

16 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是因为有()

A 树皮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韧皮部

17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 黑猩猩 B 猕猴 C 森林古猿D 狒狒

18.精子和卵细胞相遇结合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A 输卵管 B 子宫 C 卵巢 D

19.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A 子宫 B 母体血液C 胎盘 D 脐带

20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组成物质,又是人体供能物质的是()

A 淀粉、糖类、维生素 B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C 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21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种有机物的消化液是()

A 胆汁 B 胃液 C 肠液D 唾液

22 下列对肺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肺泡壁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B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数目极多,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大

D 肺泡壁有平滑肌,故肺泡能扩张和收缩

23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的结构是()

A 口腔 B 咽C 喉D 气管

24 下列哪种说法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A 新鲜的水果要用清水冲洗或削皮后吃

B 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不能吃

C 厨房和炊具经常保持干净

D 野生蘑菇都能吃

25 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的表现是()

A 内心世界很单纯,有什么事情就跟家长交流

B 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又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C 依赖性较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是要老师和家长来解决

D 心理和成熟,处事老练

二、简答题

1 为了研究光线强弱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在晚上,我们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该表中数据及所学过的知识回答表后的问题:

试管与灯的距离(cm)

10

20

30

40

产生气泡的数量(个/分)

60

25

10

5

(1) 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气泡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的气泡的成分应该是_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检验。

(3)如果将这个试管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你预测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 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1、蜥蜴类动物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四个部分。

2、蜥蜴的身体表皮为革质鳞,有些种类在鳞下还有小骨板,如石龙子、蛇蜥等。

3、蜥蜴类动物牙齿细小,舌的形状、长短随品种而异。

4、眼睛较发达,有些种类还有颅顶眼,除多数壁虎外眼睑多能运动,穴居类型的眼睛多隐于皮下。

5、蜥蜴的耳朵,鼓膜多显露,鼓膜发达。左右下颔骨以骨缝相联合,因此,口不能张开过大。

6、蜥蜴身体细长,后肢粗壮发达,而且脚掌底部具有可张开或收拢的膜。当它在水面上奔跑时,这些膜就会张开,使脚掌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增。

扩展资料

蜥蜴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

蜥蜴是爬行动物,可以完全脱离水体环境生存,更重要的是蜥蜴的心室特征完全符合爬行类的特点,而且也不像两栖动物那样需要依靠皮肤等外呼吸辅助器官进行呼吸,繁殖后代也完全脱离了水体的环境依赖。蜥蜴保护自己的方法很多,最显著的办法应该是变色和断尾。

蜥蜴的变色能力很强,其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部分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

-蜥蜴

新华网-为什么蛇怪蜥蜴能够在水上站立奔跑?

学习潜水的要求是身体健康,没有以下禁忌症:

1曾经接受过中耳手术,或眼角膜手术;2有肺部受伤病史,尤其是自发性气胸者;3严重的肺部阻塞性疾病,如慢性肺气肿或严重哮喘病者;4肺泡有先天性憩室或肺部水泡病者;5有癫痫或抽筋病史者;6经常性的晕倒而原因不明者;7有心脏冠状动脉疾病,如心绞痛或曾有心肌梗塞病史者;8有红血球病变,如镰刀型红血球贫血者;9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10长期酗酒或药物成瘾者;11有精神疾病者

有上述问题的人,不能承受太大的运动量或心理上无法适度调试,容易发生危险,所以不适合潜水,但是你可以学习浮潜,在能见度好的地方,浮潜也能享受到大海给你带来的礼物!

感冒可以潜水吗

感冒时进行潜水是不被推荐的,除非以下的问题你都回答‘YES’,否则感冒时你最好不要下水。塞住一个鼻孔,你可以轻易的用另一个鼻孔呼吸吗

如果你感冒刚好,那你是不是至少二个小时以上不用拧鼻涕

你是不是可以轻易的在岸上作耳压平衡

距离你有发烧、出冷汗症状,是不是至少间隔一天以上

如果你感冒刚好,那你是不是至少二个小时以上没有咳嗽

如果你正在吃药,你的下一次用药时间是不是至少在潜水结束二个小时之后

如果是需要矫正视力的潜水者,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可以,你可以选择购买配有近视镜片的面镜。但如果佩戴隐形眼镜的话,一般来说,软性的隐形眼镜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建议使用。

什么是耳压平衡?

耳压平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耳内的压力与周围的环境压力相同的技巧。一般较常用的方式是捏鼻鼓气法,从面镜的鼻袋处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后轻轻的用鼻子出气,这时会感觉耳膜有往外鼓涨的感觉并有“咯”的一声。

除了捏鼻鼓气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吞咽口水、打哈欠或左右摆动下颚来达到耳压平衡

做耳压平衡的六大黄金法则是什么?

1在尚未下潜前,即开始你的耳压平衡!

2在下潜后,每隔几米即做一次,避免不适!

3不要等到感到不舒服(或疼痛)时才记得开始做!

4如果耳压做不起来,上升少许,再试一次!试着让面镜进水再排水!如果真的在经过努力之后,仍然无法平衡耳压,放弃此次潜水!

5如果你有耳压平衡的问题,试着用潜降绳,脚向下方,慢慢的下潜。

6绝对不要捏着鼻子,鼓气过久或太用力!你有可能会伤及耳蜗及耳鼓!

如果潜水后耳痛、耳鸣,该如何处理?

可能是耳朵里灌水或者是鼻子呛水,排水方法有

1将头歪向进水耳朵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

2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然后迅速将手拨开

3水即会被吸出用消毒棉签送入耳道内将水吸出

潜水员安全守则有哪些?

1身体及精神均在最好的状态

2有比较强的游泳能力

3接受正确的训练指导

4建立潜水计划,遵照计划进行潜水

5熟悉潜水区域,在不熟悉的区域潜水,应有熟悉此区域的人带领

6携带急救用品

7衡量自己的能力(本身和装备)

8检查装具,在良好的状态下使用

9使用齐全必要的装备

10鱼枪应视为危险器具,须小心使用

11绝不单独潜水,不可离开同伴擅自行动

12在耳内感到不适之前,须使耳压平衡

13受伤、疲劳或不适时赶快离水上岸

14注意深度和时间,慎重正确地上升

15浮潜的经验是水肺潜水的必要条件

16遵守潜水深度限制,熟练者使用空气潜水也应尽量避免深度超过30米(100英尺),绝不可超过39米

17了解与应用水中通讯方法

18水肺潜水须保持深吸慢吐的呼吸方法

19重复潜水时要注意潜水顺序,避免减压潜水,做安全减压

20潜水时,应使用洁净的空气

21高压气瓶要有良好的保养及正确的搬运

22要定期保养装备,气瓶每年至少1次外部目视检查,每3年至少1次水压检测

什么是减压病?

减压病,英文称为DecompressionSickness(DCS),其发生原因为:潜水深度超过10米或于加压达2个绝对大气压的室内工作超过50分钟,于潜水完毕或高压室内工作后,因减压不当造成残留在关节或身体组织中的惰性气体(如氮气N2或氦气He),无法随血液循环送出体外而形成气泡,造成身体的不适应或急性障碍,称为减压病或沉箱症(CaissonDisease)。

减压病有哪些类型?

减压病依症状可分成减压病一型与减压病二型,与慢性型减压病等三种类型。

减压病一型主要是因为惰性气体形成气泡后堵塞于皮下组织、关节或肌肉之间造成关节剧烈疼痛,影响行为能力,其主要症状有:皮肤发痒、刺痛、红疹、关节肌肉疼痛。

减压病二型主要是因为气体气泡充塞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造成身体机能的严重障碍引发休克与死亡,其主要症状有:头昏、眼花、恶心、呕吐、耳鸣、晕眩、言语障碍、视觉模糊、四肢麻木、协调困难、胸闷胸痛、失明、休克、死亡。

慢性型减压病指的是长期暴露于异常气压下的工作人员,因减压不当,导致中枢神经或身体组织产生慢性伤害;其主要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视力减退,记忆力丧失,行动迟缓,行为异常。另外还有异压性骨坏死(Dysbaricosteo-necrosis),是一种非外伤及非感染性的缺血性骨坏死,通常发生在职业潜水员或高压仓作业人员四肢的长骨头,尤其是股骨及肱骨。

如何处理以及预防减压病?

1送医过程中最好让患者躺下,解开束缚(如潜服等),脚垫高约20-30厘米,以避免因气泡堵塞血管或脑部神经系统而发生危险。

2不要让患病者自己开车,以免因肌肉关节突发性病痛,发生危险。

3保持在常压下送医,切忌坐飞机高空运送,以免因气压变化过剧使患病者无法承受造成病情恶化。

4利用救护车上的氧气设备为病患减轻疼痛,缓解压力。

减压病其实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疾病,也不是潜水专业人员特有的疾病,如何在每次的工作之前做好预先的预防工作与计划是很重要的,除了事前的准备工作外,该有的认知与该做的减压程序也必须一而再的确认,以确保安全。

⑴加强潜水员或异常气压工程的正确观念与正规训练

⑵实施正确与确实的减压操作步骤

⑶潜水专业装备与施工器具的保养与重视

⑷定期健康检查与重视个人疾病问题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抽筋?抽筋时又该如何处理?

如果心里紧张、水太凉或待在水里时间太长,都可能产生抽筋。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应该充分,在水里时间别太长。一旦出现抽筋,千万不要慌乱。比方脚趾抽筋,那就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脚趾拉开、扳直;如果小腿抽筋,用手将蛙鞋顶端往自己身体的方向拉,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随后用手轻揉小腿的肌肉;手指抽筋时,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

如何处理恶心、呕吐的情况?

赶快上岸,然后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仁丹也可以含上一粒。

潜水后皮肤发痒、出疹怎么办?

主要是皮肤过敏所致。立即上岸,服一片息斯敏或扑尔敏,很快就会好转。

潜水时头痛怎么办

原因可能是慢性鼻炎、呛水或身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而引起供血不足。这时应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在头顶百会、太阳以及列缺穴按揉,然后用热毛巾敷头,再喝一杯热开水,即可好转。

潜水腹涨怎么办?

刚吃过饭或空腹潜水就会产生腹痛腹胀。这时应上岸仰卧,用拇趾尖点压中脘、上脘或足三里,同时口服3至5毫升十滴水,并用热毛巾敷腹部。

如何处理眼睛痒痛?

可能是由水不洁净引起的。上岸后应马上用清洁的淡盐水冲洗眼睛,然后用氯霉素或是红霉素眼药水,临睡前最好再做一下热敷。

空气栓塞症(AGE,arterialgasembolism)

休闲潜水运动除了减压病外,空气栓塞症也是造成潜水员重大伤害的主角之一,以潜水医疗警示网DAN,diversalertnetwork)的资料显示,有58%的空气栓塞症患者,于潜水完浮出水面后两分钟内出现剧烈的病痛征兆(1994,DAN)。

造成空气栓塞症的主要原因为,潜水上升过程中,不当的憋气,造成体内空气无法排出,肺组织过度伸张而受损,肺泡膜破裂,空气经由破裂处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堵塞冠状动脉或脑部毛细血管,造成休克“痉挛”心律不整,意识丧失,严重者产生死亡。

导致潜水后头痛的成因

缺氧症

缺氧症为人体器官组织细胞无法自吸入气体中获得足够维持其正常功能之氧气所致。每个人对缺氧的耐受度及症状差异很大。

潜水时发生缺氧症的原因有:

1潜水上升时,氧气分压减少,不足以供应潜水员所需之氧量,造成缺氧。

2潜水人员为节省空气消耗作间断性的闭气。虽然做深吸慢吐的呼吸法但一吸一呼的间断时间过长(没有连贯吸吐)。

3在寒冷的水域或工作运动量加重的激烈运动而增加氧气消耗量,但气瓶的氧气供应量并没有相对的增加,造成氧气不足。

4二级头脱落、空气供应系统发生故障、供气管路故障或断落。

5一、二级头气阀故障,造成气体输出量不正常。供气系统气体流量不足、中断或耗尽。(因厂牌不同一级头中压约8~12bar,二级头周围压力1bar)

6供应气体中氧气浓度过低(低于21%)。空压机不正确的混合气体调配比率造成。

1急速的缺氧症状会有无预警式的水中昏迷、失去意识、欣快感、过度自信心淡漠等;上升至水面后亦有疲倦、头痛、头晕、弱视等现象。

2缓慢的缺氧会有水中动作协调不良、操作不顺、判断力变差、记忆力减弱等症状。

二氧化碳重毒

潜水用空气二氧化碳之纯度最高不超过l000ppm。造成二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有:

1潜水员害怕所呼吸的空气量不足,不自觉拖长每次呼吸的时间间隔、间断呼吸或闭气因而造成二氧化碳累积。

2充气店的空压机没有二氧化碳吸收剂、二氧化碳吸收剂受潮或年久失效、二氧化碳过滤(滤心)系统故障。

3几乎各厂牌的水底呼吸器(调节器)多少都有二氧化碳的排除问题,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呼出的气体中有一部分二氧化碳滞留于呼吸器的死腔中,再加上面镜或全、半罩式潜水头盔通氧不良,造成二氧化碳分压上升。

4呼吸器内死腔(deadspace)过多,容易造成二氧化碳堆积超过标准值。

5潜水员水中工作或激烈运动过度会造成二氧化碳的滞留,增加中毒的危险性。

6充气时所采用的空气来源是污染空气(尤其位处都市内的空压机),空气压缩机保养不良、使用错误的机油或润滑油以致产生废气,在此环境下充填空气则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许多污染物便会进入氧瓶内。呼吸污染的空气会引起头痛、恶心、晕眩,但也有一些是无臭无味,这会使潜者在无警示下发生突然的意识不明。

二氧化碳中毒症状的过程有:

呼吸短促、兴奋、疲倦感、头痛、头昏、呕吐、意识不清、失去知觉、昏迷、死亡等。

游进中的突然下沉如何自救?

此危险常见于初学游泳者或泳技不高者。在游进当中会感觉身体突然没劲了,然后身体下沉。这种情况主要是对自身的体力估计不足,体力分配不均匀,体力消耗过大,自身没有觉察,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可在身体下沉时闭住呼吸,使体内肺部充满气体,片刻,身体会自然上浮,然后,划小蛙泳手(手部向下按压划水),蹬小蛙泳腿(主要以小腿,脚踝由内向外划圆),逐渐过渡到蛙泳。如果身边有水线等辅助设施,可借助休息一会儿再游。

在自然水域中被水草缠绕该如何自救?

在野外自然水域中游泳,一定要先观察水下环境。如果不幸遇到水草或渔网缠绕,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挣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保持冷静,才有机会解脱。缠绕发现得越早越容易解脱。被缠绕后,首先应放松身体,观察缠绕情况,寻找解脱的方法,如果解脱不了,可大声呼救。(水草和缠绕的绳尖会随着身体的放松而向外向上扩散,只要仔细寻找根源就会解脱)

当你或者你的潜伴遇到危险,你们该如何互救?

潜水员互救技术主要指两个潜水员结伴下潜时,一旦某个呼吸器发生故障造成供气中断时所采取的相应急救措施。

其步骤如下:两人面面相对,距离约10cm;供气者吸足一口,将咬嘴交给需气者;需气者先以呼气排出咬嘴中积水,紧接着吸两口气后再将咬嘴交给供气者,如此往复,同时不断上升出水

如何在水中避免生物叮咬?

1练习完美的中性浮力,避免触及任何生物

2在潜水时,随时注意周遭的事物

3当上升或下潜时要抬头注意上方及周围环境,在水母有可能出现的区域要特别注意

4当踩入沙地或泥地时更要特别注意,因为很有可能有危险的生物栖息

5避免带着刚刚狩猎的鱼,如果是在鲨鱼可能出现的地区潜水要特别注意

6考虑危险生物的所在地区并尽量避免

7不管水温有多么的暖和,穿著防寒衣可以保障我们身体与其它生物接触时不被伤害

8避免喂鱼或捉鱼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9摄影时,避免以手攀扶礁石取得身体平衡

10不要捡拾贝壳

11确定急救箱内的物品是合适作为潜水伤害的救助并且确定药物是否过期

12学会救援的基本功夫,包括生物伤害的紧急处理知识等,所有参加水中活动的人都应该学会CPR,及急救的知识

如何避免惊慌威胁你?

1对于一段时间未下水的潜水员来说,先到游泳池里将基本的动作练得更纯熟绝对对你的信心有帮忙

2潜水之前作完善的计划,而且潜水时照着你的计划做

3跟教练或潜水长讨论潜水的技巧

4尽可能的把想得到的问题,事先跟教练讨论并学到对策

5绝对不从事超过你受过的训练或能力的潜水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36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