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最像毒蛇的无毒蛇——横纹斜鳞蛇

长得最像毒蛇的无毒蛇——横纹斜鳞蛇,第1张

在中国南部的福建、广东和广西省一带中,栖息着国内大部分的蛇类,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蛇类生存繁衍,因此每年发生被毒蛇咬伤,甚至致死的事件数量也一直是名列国内前茅。

但当地人经常会发现,在其中的一些蛇类咬伤案件中,一些人声称被眼镜蛇咬伤,赶来医院治疗,可伤者却没有出现一点点中毒症状。甚至有些人在消毒伤口后贴个创口贴就安然无事了,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难道当地人在频繁被眼镜蛇咬伤后逐渐进化出了抗毒能力?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被“眼镜蛇”咬伤却没事,原来是它在“狐假虎威”

首先,在全球几千种蛇类中,眼镜蛇可以说是大家最容易识别的蛇类之一。因为眼镜蛇科的成员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受到威胁或在进攻状态下时,它们会扩张膨大自己的颈部,以此来警示敌人。这个独特的圆弧形状加上蛇背部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副眼镜一样,因此被统称为眼镜蛇。

而正是由于这个看上去非常容易识别的特点,让一些实际上不是眼镜蛇科家族的无毒蛇类“狐假虎威”,借眼镜毒蛇之名来恐吓对手,这种蛇类就是被称为“伪眼镜蛇”的横纹斜鳞蛇。

横纹斜鳞蛇被称为“伪眼镜蛇”,听名字就知道它们实际上并不是眼镜蛇家族的成员,而是“冒牌货”。它是属于游蛇科斜鳞蛇属的成员,是属于无毒蛇类。但却有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毒蛇。

这是因为它的外形特点与有毒的眼镜蛇十分相似,拥有一样的三角头和膨大扩展的颈部,几乎是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所以当地人经常在被这种无毒蛇咬伤后,却误以为是被有毒的眼镜蛇咬伤,从而惊慌失措赶去医院寻求血清治疗,但却毫无中毒现象,一点事都没有。

所以提到的被眼镜蛇咬伤却没事的“神奇现象”,大部分都是由于横纹斜鳞蛇“狐假虎威”的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分辨“伪眼镜蛇”和眼镜蛇的区别呢?

其实最明显的区别方式,就是看蛇后颈背部的花纹。

眼镜蛇的后颈背花纹多呈现“倒v”形状或是两个眼睛状的黑褐色纹路。而冒牌货横纹斜鳞蛇的后颈背部花纹形状则都是呈现“凸”字一样的宝塔形状,而且还有黑纹穿过眼睛部分。这些都与真眼镜蛇相差巨大,所以单从背部花纹来辨别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不过,除了“伪眼镜蛇”以假乱真的情况外,也有一些无毒症状者确实是被真眼镜蛇咬伤的,可也没有出现中毒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由于毒蛇并没有注毒的缘故。因为毒蛇并不是每次进攻都会注毒,毕竟毒液对于蛇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次消耗太多毒液,不仅会让蛇体虚弱,还会出现在毒液缓冲期中遇到敌人,可是体内没有毒液的尴尬情况。所以,毒蛇并不是在每一次进攻都会注入毒液,而是有选择地注毒。

当然,这些知识和辨别眼镜蛇与伪眼镜蛇的方法,都是让大家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多学点知识是没有害处的。但并不是鼓励大家遇到蛇后去靠近鉴定它是否有毒,如果在没有百分百安全的把握下,大家遇到蛇类还是一律当毒蛇处理,不要试图靠近,敬而远之,离得越远越好,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江西黑色有白色花纹的蛇可能是银环蛇。它们生活在南方比较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身体通身为黑色,上面会有白色环状花纹,从身体形态以及生活习性都可以确定是银环蛇。银环蛇属于眼镜蛇科环蛇属,身体黑色,背部有一列明显的脊鳞,银环蛇有剧毒,喜欢在水边活动,有30-50条环状的白色横纹,基本分布在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地区,一般在傍晚或者是夜间活动。

然而,仅仅根据白色花纹黑色蛇这个特征并不能完全确定它是银环蛇,因为其它蛇也可能具有相似的特征。如果你在江西地区遇到一条黑色有白色花纹的蛇,最好不要贸然靠近,保持安全距离,并及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眼镜蛇的名字是随着十七八世纪眼镜的出现而附加给蛇的,因为这种蛇在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出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起来酷似眼镜,故名眼镜蛇。眼镜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是眼镜蛇科中的一些蛇类的总称。

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颈部,该部位肋骨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眼镜蛇的颜色多样,从黑色或深棕色到浅黄白色。多数眼镜蛇体形较大,一般体长在12~25间,最长可达6米。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神经毒液。眼镜蛇的上颌骨较短,前端具有沟牙,沟牙后面有1到数颗细牙。眼镜蛇不喜欢运动,头部呈椭圆形,尾部呈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我国分布的眼镜蛇只有8种左右,常见的有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等。

眼镜蛇主要生活在海拔1千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区,或平原地带的灌木丛、竹林中火溪水边。眼镜蛇很凶猛,耐热性强,主要在白天活动,大部分表现为向阳性。它们用毒液杀死猎物,主要以鼠类、鸟类、鸟蛋、蜥蜴、鱼类、蟾蜍等小型脊椎动物和其他蛇类为食。适合眼镜蛇生存的气温一般在20~35℃之间,因此它们会有冬眠的现象,到次年三、四月份出蛰。5~6月是眼镜蛇交尾的时间,6~8月则为产卵期。雌蛇每次产卵9~19枚,并且有护卵的习性。在我国眼镜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

毒性

眼镜蛇是前沟牙类毒蛇,毒牙较短,毒液以神进毒为主。被眼镜蛇咬到会有致命的危险,尤其是大型的眼镜蛇的噬咬。蛇毒的致命性也取决于毒液的多少,毒液中的毒素会使被咬者的肌肉麻痹而死或者破坏其神经系统,也会影响被咬者的呼吸。眼镜蛇的毒牙位于口腔的前端,有一道附于其上的沟能分泌毒液。被眼镜蛇咬到的早期症状有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晕眩,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眼镜蛇的天敌有灰獴和一些猛禽,獴能直接嚼食眼镜蛇的头部,但是在搏斗过程中眼镜蛇也会咬到獴,獴因此昏厥数小时后能自己排毒无事醒来,但少部份也会被眼镜蛇吞噬。

几种典型的眼镜蛇

1.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主要生活在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带海拔1800~2000米的山林的边缘靠近水的地方。眼镜王蛇体型较大,最长可达6米,在黑褐色的皮肤上有白色条纹,它的腹部颜色为黄白色。一般,幼蛇是黑色的,有黄白色底纹,是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

眼镜王蛇白天捕食,夜间则会隐匿在岩石缝隙或树洞里休息,它们是一类喜欢独居的蛇。靠喷射毒液或扑咬猎物获取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前沟牙类毒蛇,非常凶猛。眼镜王蛇之所以闻名世界,是因为它除了捕猎鼠类、蜥蜴、小型鸟类之外,还会捕食其他蛇类,比如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有毒的蛇。

眼镜王蛇属卵生动物,通常用落叶筑成巢穴,每年7~8月间是它们产卵的好时节,雌蛇每次产20~40枚卵于落叶所筑的巢中,卵径达655毫米×332毫米。雌蛇有护卵性,常时间盘伏于卵上护卵,孵出的幼蛇体长为50厘米。

眼睛王蛇是蛇之煞星在毒王榜上排名第9,专以吃蛇为生的眼镜王蛇令众多蛇类闻风丧胆,它的地盘休想有其他蛇生存。一旦它受到惊吓,便会兽性大发,身体前部高高立起,吞吐着又细又长、前端分叉的蛇信子,头颈随着猎物灵活转动,使猎物很难逃脱。最可怕的是,即使不惹它,它也会主动发起攻击。被眼镜王蛇咬中后,大量的毒液能使人在1小时之内死亡。

眼镜王蛇肉质鲜美,蛇毒、蛇胆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蛇皮也可制成工艺品,因此,在野外被发现的眼镜蛇王几乎全被人类捕杀。如果不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就会有灭绝的可能。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名录中。

2.珊瑚眼镜蛇

珊瑚眼镜蛇与着一般眼镜蛇的特征基本一样,颈折及硕大的鼻吻部位。珊瑚眼镜蛇,头部很小,吻鳞较大,有利于打洞,躯体粗壮,躯体鳞片细小。

珊瑚眼镜蛇有三个亚种:生活在分布区最南端的知名亚种,其特征是体背呈珊瑚红,体侧下方浅红色或乳白色,有黑色横斑;纳米比亚亚种,体背呈土白色或灰棕色并有浅色横斑,头部黑色;安哥拉亚种,通体土白色或灰棕色,头部色彩很淡。主要分布在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或其他地区的灌丛、沙漠草丛中。雌蛇每次产3~11枚卵。

3.其他

在非洲地区也有会喷射毒液和不会喷射毒液的眼镜蛇,与亚洲的眼镜蛇毫无血缘或亲缘关系。

分布在南非的唾蛇和非洲的黒颈眼镜蛇都是会喷射毒液的眼镜蛇,但是后者的体型却比较小。毒液准确地喷射入超过2公尺外的受害者眼内,若不及时清洗会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失明。射毒眼镜蛇可以将毒液喷射到较大动物的眼睛里而使其暂时失明。如果清洗及时,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俗名:

眼镜蛇、饭匙倩、蝙蝠蛇、 胀颈蛇、扇头风

特征介绍:

中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头部为椭圆形,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背鳞列数为21纵列。

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具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我国只有4属8种左右,如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主要剧毒蛇。

眼镜蛇我们并不陌生,它非常具有特点,受到威胁时能鼓起扁平的颈部,很是威武,这个科属的品种繁多,而且每一个都是剧毒无比,像舟山眼镜蛇、孟加拉眼镜蛇、印度眼镜蛇等,长相看上去都差不多。而有一种眼镜蛇,长相和它虽然类似,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眼镜王蛇”,很多人都以为它也是眼镜蛇,只不过是体型较大的眼镜蛇,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眼镜王蛇是一个独立的科属,并非眼镜蛇科,这个科属只有它自己这一种毒蛇,被称作“眼镜王蛇属”。

能称为“王蛇”的蛇,注定都不简单,像国内的菜花蛇,也被称为“大王蛇”,虽然它是无毒蛇,但实力可不一般,菜花蛇是很多毒蛇都害怕的品种,像著名的五步蛇,在见到菜花蛇后,都要逃的远远的,因为它有吃蛇的习惯,经常以各种毒蛇为食,像五步蛇、烙铁头、甚至眼镜蛇,它统统都不放过。加上本身对蝮蛇的毒素免疫,和长期食用其他毒蛇,也让它的免疫系统更加强大,很多体型较小的毒蛇绝不敢靠近它,不小心就变成菜花蛇的食物,无毒的王蛇都这么可怕,更别说有毒的了。

眼镜王蛇也被叫作过山风、大扁头风、大扁颈蛇等,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主要突出的是一个“大”字,它确实很大,比一般的眼镜蛇大多了,普通眼镜蛇都在1-2米之间,最大的也不会超过25米,而眼镜王蛇最小的都在2米左右。可见眼镜王蛇有多大,它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目前已知的最大记录为558米,比人的胳膊还粗,重量达到了十几公斤,一般的也在3-4米,平均重量在6-8公斤左右,从体型上很好辨认出来。外观上也与其他眼镜蛇不同,眼镜王蛇后背脖颈处有独特的倒V字白色花纹,胸前也有类似V字的花纹,越是幼年的斑纹越是清晰。

这是一条眼镜蛇

又名膨颈蛇,是眼镜蛇科中的一些蛇类的总称,具有混合性毒素,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颈部,该部位肋骨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眼镜蛇的蛇肉可食用,又可入药。有祛风、活血、通经络、强筋骨的功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528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