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8年前还真练过,关于专业健身,各部分围度的算法,分之数(如,腰部是胸部的十分之七),其他部位的记不清了,只记得具体数字
按照,胸围,100cm,来算的,其他各部位,是胸围的,多少,来算的。腰围,是胸围的,10分之7,也就是70cm,大腿跟,是58cm。上臂,小腿,脖子,相同,28cm,前臂,要细些,忘了。
练到这样,就符合,身高,胸围,腰围,等部位,就标准了。
我本人也174cm,就按自己的身高,记住了这些,基本上,都练到了,只是,左腿,左臂,比右面,细1,2cm。
肌肉围度和肌肉力量并不是成正比关系的,简单点说,肌肉越大并不代表着力量就越大。
肌肉的维度和肌肉的力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简单的正比的关系,因为它俩增长的原理是不同的。
1肌肉围度的增长原理
关于肌肉维度的增长,健身撸铁的小伙伴们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就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刺激和破坏我们的肌纤维,然后在休息的时候营养跟上,超量的恢复,这样我们的肌肉维度就会增加。
2肌肉力量的增长
关于力量的增长,更多的是我们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来决定的,虽然越粗的肌纤维所含的肌肉力量越大,但最主要的方面还是我们的神经适应性,举个例子,接触过杠铃平板卧推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第一次空杆推的时候,就感觉那个力量已经很重了,但是推过几次之后呢,你就会觉得那空杆的重量没什么,越来越轻,这一点就是神经适应能力的表现。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们根据训练目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如果你更倾向于肌肉维度的增长,那去选择8-12rm的重量,组间休息安排时间较短一些(30-120秒),因为要不停刺激我们的肌肉,让其撕裂更多的肌纤维,这对后续的肌肉增长是十分有利的。
如果你更倾向于力量增长,那去选择的是6-8rm或者是5rm以下的重量,选择本身对你来说较重的重量,而且把这个组间休息的时间加长一些(2分钟以上),因为要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每次训练时让我们的神经充分的适应这个重量,这样对你力量的增长十分显著。
另外关于肌肉力量和肌肉维度的关系,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如果你的肌肉量越多,那么你潜在的力量就越大!什么意思?比如那些把自己的力量开发到天花板级别的运动员来说,比如一个70公斤的世界级的举重运动员,他可以举起自己3倍的体重也就是210公斤,同样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力量举选手,他可能本身200公斤,他可以举起自身量倍的体重。
虽然倍数没有之前那个多,但是这个数值是不是远超于70公斤举起的重量,因为这两种运动员都是已经把自己的神经适应性开发到极致的选手了,那剩下的就看肌肉量的多少了,你可以这样理解:肌肉量决定了你潜在力量的大小。
总结
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肌肉力量和肌肉围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健身训练来说,根据自己的不同目的去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当你的目标是训练肌肉力量的时候,我们要更注重一些神经的感受,当你目标是增长肌肉围度的时候,要更注意肌肉本身的感受。
从准确的量化角度,以腕围(手腕围度最小地方)为基准,要求,臂围(大臂围度最大地方)大于腕围×2,腰围(腰部围度最小地方)小于腕围×4,胸围(胸部围度最大地方)大于腕围×6。如此才是最标准、最健美的倒三角体形。
1 大重量、低次数:通常用RM的概念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
研究表明: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每个动作都做6~8组充分刺激肌肉,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
3. 长位移:无论是卧推、还是哑铃弯举,都要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举得尽量高,充分拉伸肌肉。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并在接近“锁定”状态位置进行顶峰收缩。
4. 慢速度:充分刺激肌肉。
5. 高密度:两组之间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
6. 念动一致:主观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练哪就想哪,注意力集中就能使更多的肌纤维参于锻炼。
7. 顶峰收缩:动作中当肌肉收缩至最紧张的位置,保持一下这种状态几秒,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
8. 持续紧张:健身动作中始终保持肌肉的持续紧张,不要让它松弛(避免“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力竭。
9. 组间放松:一组动作结束后都要进行伸展放松-有利于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和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
腿围60厘米对于身材矮小或身体瘦弱的人来说,可能属于相对较粗的水平,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腿部的比例和整体身材。但是,对于身材高大或肥胖的人来说,60厘米的腿围可能是比较正常的。
因此,腿围大小的水平因个人体质而异。此外,要注意,测量身体围度不能单独作为判断标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没必要每天锻炼后都进行测量,3个月应该比较合适。还要看你是锻炼前的围度还是后面的。如果是锻炼后的肌肉会充血,所以比之前的要大。背你可以用皮尺只丈量后背,两个点为两个肩胛骨的顶端就是胳膊一下的两个突出点。三角肌可以和胸围测量方法一样,两边顶在肩的最突出处
健身测量围度不是越小越好,身体围度越小可能意味着身材更为苗条,但是最适宜的身体围度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身高、体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因此只有仅仅以围度来判断身体健康是不准确的。而且,太过强调围度可能会忽略身体组成成分的重要性,比如肌肉和体脂的比例等,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来评估身体健康。
肩膀手臂的围度叫上臂围。
肩膀手臂的围度叫上臂围,即上肢自然下垂时,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的水平围长。
严谨分析,评测健身水平,应综合测量肩围、胸围、腰围、臀围、腿围、身高等。但要大量获取这些数据,有难度。通过上臂围评测健身水平,虽然误差较大,但数据获取容易,通过设定合理的采样条件,只要数据量足够大,上臂围依然可以间接评测健身水平。
根据统计:上臂围大于35cm,就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
上臂围的水平:
上臂围超过45cm基本是业余健身爱好者的天花板,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牛人,其余都无法触及此围度。
上世纪80年代,史泰龙的“第一滴血”系列,在国内引起轰动,靠的就是他那约45cm的手臂。当时国内的极重体力劳动者,手臂都远不到45cm。45cm的手臂就能称霸,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
对于科技选手,上臂围大于45cm(脱脂后),属于相当高的水平,在大型健身房里,当个总教练完全让人信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