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俯卧式跳高的程序化教学探讨】 俯卧式跳高

【中职学校俯卧式跳高的程序化教学探讨】 俯卧式跳高,第1张

  摘 要俯卧式跳高是技术性强、难掌握的田径技术。先分解动作技术再组合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不破坏动作的完整性,按由粗到精、由易到难的学习动作技术的规律来设计教学程序化系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俯卧式跳高 程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86-01

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技术是最先进的跳高技术,但对中职学生而言,首先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其次由于其背朝横杆的技术特点,中职生不易掌握。因此,本文选用俯卧式跳高技术作为程序化教学的内容。

一 程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

第一,职业中专体育在教学实践中应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强调自学能力的个性化的程序化教学理应受到重视。

第二,程序教学是经过特殊编制的程序教材的教学形式。把教学目标按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学习项目,要求前后衔接,逐步加深,使学习由浅入深,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第三,程序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使教师和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法源自五六十年代苏联,重视整体教学,忽视个性教学,针对性不强,一刀切;课程多,新旧知识衔接不好;教学过程脱节,反馈慢。

第四,传统俯卧式跳高教学是把技术分成几个阶段,由分解开始逐步到完整技术的教学,这种以分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全程技术时各阶段动作的衔接不协调,出现脱节现象,对掌握全程技术不利。

经过特殊编制程序教材的教学形式,对难度较大的俯卧式跳高,在不破坏技术动作完整性的基础上,需用连续接近法,分步骤强化,每次强化的难度逐渐加大,这样可以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目的。

二 俯卧式程序化教学的编制原则

俯卧式程序化教学的原则:一是强化巩固每一步技术动作,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并促使完整技术的形成。二是每一步只有一个动作,内容较少。系列的安排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于每个相衔接动作练习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练习起来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三是即时反馈、即时纠正错误动作,少走弯路。四是根据学生动作学习掌握的情况来确定每一环节的练习时间。

设计按照俯卧式跳高整体技术的逻辑程序,保证在学习中把错误率降到最低,同时合理地设计,使每个动作练习都能体现逻辑价值。

传统的按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动作先分解再组合的教学,对身体基础好,学习时间充裕的体育院系学生效果较好,但中职学生练习时间有限,基础不一。本教学程序按由粗到精、由易到难的学习动作技术规律来设计,自始至终动作衔接较完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了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三 俯卧式教学程序系列的编制

利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可消除学生害怕碰杆的心理,增加练习时间,提高练习强度。

按学习掌握情况分两组教学,一组一个练习内容,掌握好一组内容后才能进行下一组练习,及时反馈练习的掌握情况,如反复出错,要及时回到前一环节练习。

1.原地过斜杆

动作要领:原地与斜杆成25°~45°角,摆动腿直腿钩脚尖上摆越过横杆低端后,内旋下伸脚前掌踩住垫子,肩向内扣,头随着转动,躯干俯卧在斜杆上,身体与横杆平行,成正确姿势静止保持2~3秒,起跳腿轻蹬地,屈膝上收,迅速扭转骨盆并翻转起跳腿,使身体绕横杆转过去落垫。

提示:斜杆与地面成25°~45°角,低端距垫面10~50厘米。角度越小、底端距垫面越高,难度越大。

用提示物标示摆动腿过杆后脚前掌踩住的位置,树立上摆前伸并内旋的正确的技术要领。

2.助跑2~3步过斜杆

动作要领:轻跑2~3步起跳,过杆时,全身沿身体纵轴旋转,同时起跳腿向胸部收腿,但大腿不能太靠近胸部,小腿收成90°时立即翻腿,大腿应向外侧翻转,落地时可单手或双手撑地,或手和腿同时摆动落地,继而侧身着地。

提示:摆动腿越过横杆后,有意识内旋下伸去踩垫,起跳腿扭转翻转不可用力过猛、过早。

3.助跑2~3步过横杆

动作要领:两臂向上摆起,全身向上挺,起跳方向应朝向横杆中央。摆动腿和两臂用力上摆的幅度与力度要够,俯卧时身体要放松。

提示:要控制好杆的高度,宜低不宜高。

4.完整助跑过横杆

动作要领:助跑的角度一般为30°~50°,距离为14~20米直线助跑,最后4步降低身体重心,倒数第2步身体重心降到最低位置,迈步时特别强调向前送骨盆,髋关节向前的速度明显超过胸部向前的速度,起跳时起跳腿屈膝向前,脚跟沿地面向前迈出触地,落地时摆动腿和两臂远远落在身后,膝关节要迅速伸直至全脚掌着地为上跳压缩能量。

提示:起跳脚的后跟着地“制动”将向前的能量转换为向上的动力,腿上的摆动幅度力度要大,动作熟练不变形时才能升高横杆的高度。

总之,不破坏俯卧式技术动作的完整性,运用程序教学法,遵循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各学习环节衔接紧密易完成的学习动作规律,要求学生对程序系列的每一步做出正确反应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此反复,不断强化,通过逐步积累而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程序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加强学生自学的思考能力,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体现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李继孔〕

俯卧撑适合天天练吗? 俯卧撑不适合天天练,应根据训练目的、训练能力、训练恢复等合理训练。

俯卧撑,作为一种方便的力量训练,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身者,但是,如何做好俯卧撑动作,怎么安排俯卧撑的日常训练,其中有着不少的知识。

俯卧撑,是训练胸肌、肱三头肌,以及核心等部位的力量训练,双手正常距离的俯卧撑训练胸肌的厚度,双手宽距的俯卧撑训练胸肌的外侧,双手窄距的俯卧撑训练肱三头肌和胸肌的内侧,上斜俯卧撑训练胸肌的下侧,下斜俯卧撑训练胸肌的上侧。

1 正确的俯卧撑动作,是俯卧撑训练效果的前提,也是避免俯卧撑训练受伤的保障。

做俯卧撑也会受伤吗?会的,手臂姿势的不合理,会影响到受力部位,身体姿势的不合理,会影响的腰部,做几下俯卧撑动作没事,做得多了,就会导致肘臂、腰部等部位受伤。

2 俯卧撑动作的要点。

双手正常距离的俯卧撑动作,双手在胸部两侧位置,双手的距离稍宽于肩膀,双手方向朝前;挺胸收腹,保证肩膀、臀部、脚踝等在同一个平面。俯卧撑动作的过程,意念胸部,动作宜慢不宜快。

1 常规的俯卧撑训练,应在训练时予以胸肌足够的刺激,然后根据身体的恢复情况适时休息。 具体来说,每周训练三到五次,每次四组以上,每组训练到力竭或者接近力竭。

2 俯卧撑训练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始的训练者,常规训练的情况下,可以隔天训练一次,训练能力提高之后,训练两天休息一天,或者训练三天休息一天。

3 俯卧撑训练能力提高之后,比如每组俯卧撑可以做一、二十个,建议增加训练的难度,以增加对胸肌的刺激 ;增加俯卧撑的训练难度,可以做负重俯卧撑训练、单臂俯卧撑训练等。

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所以这个问题肯定没有统一的答案。

如果没有锻炼经验,身体力量比较差,尤其是女生,刚开始能做几个标准俯卧撑就可以了,并不会感觉太累,男性做的次数稍微多一点,最好分组做,做3-6组,每组次数可以逐渐增加,从几个、十几个到二三十个左右,甚至更多。

如果身体恢复的比较快,比较年轻,做俯卧撑总次数比较少,比如100个以内,我认为锻炼强度并不大,可以天天做。

如果身体恢复的比较慢,或者年纪比较大,做俯卧撑次数比较多,比如超过100个,可以隔天做,不需要天天做。

力量较弱的锻炼者,可以做简易俯卧撑,比如跪姿俯卧撑、扶长凳俯卧撑、扶墙俯卧撑等,适当降低难度,并不代表对锻炼的要求有所降低,而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锻炼强度。

任何一块肌肉,只要锻炼强度足够大,就必须要经过24-72小时的时间进行恢复,如果单次锻炼强度比较低是可以天天练的,如果强度比较大,最好隔天练,甚至可以隔两天练一次,也就是每周练两次。

对不同的人来说,锻炼强度的高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比如我在锻炼胸肌时,做完器械锻炼后,分5组,一共做100个俯卧撑也不感觉有多难,但是100个俯卧撑对于没有锻炼经验的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说实话,以我的锻炼经验来说,我始终认为徒手锻炼的锻炼效果不如用器械锻炼的效果。但是徒手锻炼对增肌者来说也是必须要做的,俯卧撑主要锻炼胸肌,其次是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对增肌作用虽然不如器械锻炼,但是在塑形锻炼上的作用还是可以的。

做俯卧撑时要注意收缩肩胛骨这个细节,双手距离在胸肌中间两侧,身体靠近地面至最低点时小臂与地面基本垂直等细节。

俯卧撑时如果核心力量不足,很容易塌腰、抬臀、弓背等问题,俯卧撑时从头到脚基本上要在同一条直线上。

标准俯卧撑之外还有很多俯卧撑变形动作,可以逐步尝试不同难度动作,提高锻炼效果。比如钻石俯卧撑、弓箭手俯卧撑、击掌俯卧撑、单手俯卧撑等。

不适合天天练,最多隔天练。 如果只是单纯想提升体能,可以每天练,但我们一般还会想要通过每天的训练增加自己的肌肉维度,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壮硕。 所以小川说不适合天天练主要有三点原因:

小川给你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你去看当兵的肌肉,都是这种不是很饱满的形状,甚至有些部分是缺失的。这种肌肉的特点就是耐力强、实用性强,因为他们每天的训练内容就是几百个俯卧撑,在这种训练强度下,肌肉的维度很难得到增长,练出的肌肉更加实用。

每块肌肉都有自己的恢复时间。

比如大肌群像胸、背、腿等,需要72小时的恢复时间,大肌群在充分训练后,48小时可恢复90%,72小时后基本完全恢复。

小肌肉群比如肩、二头、三头等,需要48小时恢复时间。

一些特殊耐受肌群,比如腹肌和小腿,恢复时间小于48小时,基本上可以天天练。

如何看肌肉是否完全恢复呢?我们可以徒手去做一些训练动作,如果说感觉肌肉酸痛或者发力不畅,就是还没恢复好。

没恢复好就意味着训练无法使出全力,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就引出了下面第三个原因。

增肌有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超负荷。意思是用超过身体负荷的训练来刺激肌肉生长。

小川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每天小负荷训练和每周一次超负荷训练哪种增肌效果好?对,当然是超负荷更好,其实这很好理解,我们每天玩手机很多小时,也没有练出麒麟臂。

当肌肉受到锻炼的机械张力带来的负荷后,肌纤维会被撕裂,而后我们通过休息和补充营养物质来帮助肌肉恢复,肌肉修复完成后会比之前更粗大,这个过程被称作超量恢复。

1俯卧撑训练要隔一到两天,在训练日保持最好的状态,充分高强度、多维度地去刺激目标肌群。

2在休息日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么充分休息,要么安排身体其它部位的训练,如肩、背、腿等,穿插开来,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训练时间,也能使身体各部分肌肉均衡发展,体型更加匀称健美。

我是真叫静静, 本质上来说,俯卧撑天天练习没毛病。

就像我们天天要吃饭一样,只有你习惯这个节凑就行。

但是这个能否天天练习取决了以下2个因素:

任何健身动作都可以天天练,不过在这样做之前,显然有必要问一句:为什么要天天练?这样做有效吗?具体到“俯卧撑是否适合天天练”这个问题上,可以先给出一个粗略的回答:可以天天练。不过,我们需要在详细讨论之后,再来修正一下这个答案。

大致上,有氧运动有助于减肥,力量训练用于增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减肥者,根本就不做力量训练,只是一味地参加有氧运动,也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对于他们来说,俯卧撑完全是可以忽略的,也就不存在“是不是要天天练俯卧撑”的问题。

对于增肌者又如何呢?俯卧撑主要锻炼的是胸肌,且由于只是依靠自身体重来进行训练,对于显著提升力量、增加胸肌围度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如果想练成肌肉男,需要系统的整体性的全身训练方案,俯卧撑只是一个动作,就算天天练,也于事无补。

徒手俯卧撑,或者只是练习俯卧撑(不做其他力量),也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身体需要适应,自重刺激的强度虽然有限、也没什么变化,但初期也足够了。所以,新手在初期锻炼俯卧撑,也能在力量增加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确保每次训练后,胸肌能得到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安排每周的训练次数就行了。可以这么做:一次训练后,胸部肌群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基本消退后,再安排下一次俯卧撑练习。大致上,有2次俯卧撑训练就够了。

显然,老司机们肯定不会在俯卧撑一棵树上吊死,他们会采取更多的胸肌训练动作来全面打造漂亮的胸肌,比如平板卧推、上斜或下斜卧推等。另外,许多老司机确实会每次练胸日都练俯卧撑,不过多半会放在热身环节,做上几组,激活一下胸部肌群。

多数资深健身者们遵循一周一循环的方式进行力量训练(一周安排三五次健身、每次练一个主要肌群),因此胸肌不会天天练,俯卧撑更不用天天练了。

无论是想减肥,还是想增肌,“天天练”都不合适。因为:

(1)身体需要休息。充分的休息,是身体恢复和成长的保证。

(2)天天练,特别是新手的“天天练”,往往演变为“过度训练”,结果引发受伤。许多新手跑者,容易膝关节受伤,多半因此而起。

(3)健身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更需要方法科学,并非练得越多、效果越好。

因此,天天练俯卧撑,不可取。

(1)明确当前阶段的健身目标,再决定是否需要练俯卧撑,以及每周练几次。

(2)健身新手一周练2次俯卧撑足够了。老司机们则会有准备好的健身计划,或许每次只是用俯卧撑来热身。

(3)身体的恢复对于健身效果同样重要,天天练俯卧撑,如果你能够有效、及时地恢复(事实上多数人做不到),可以这样做,但并不建议这样做。

俯卧撑天天做合适吗?我们要知道俯卧撑锻炼的是上肢,胸部肌肉,其次是腰部。怎么做才更有效的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经常做俯卧撑可以扩展肩部,增强手臂,小腹,胸部肌肉,使体型更加匀称挺拔。

强度或者是运动量的把控非常重要。

一、如果我们是为了减脂,那么每天适量的做以达到燃脂的效果就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五十到七十个,分组练习,每组做个十五到二十个,中间休息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样子就好。如果可以坚持下去每天做是更好的,高强度运动会加快身体基础代谢水平,让减脂更充分。

二、如果我们是为了健身,比如想要肱三头肌、胸大肌这些,我们就要坚持突破自己,每天定点定量甚至加量练习,加量不是让我们一直做下去做到很累很累的那种身体状态,那样很容易受伤,肌肉在长时间重复运动的时候容易痉挛,僵硬。加量是让我们加组练习,中间的间歇也很重要,保持好休息时间,多放松,做适当拉伸以减缓强度运动带来,酸痛,肿胀。

在开始做俯卧撑前,我们要做好热身运动,如、原地跑、开合跳等,提高身体温度来保护自己。做俯卧撑可以提高我们平衡和支撑能力,同时增强关节灵活性,肌肉弹性,使韧带更牢固,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

虽然俯卧撑并不难,但如果为了增加肌肉,我不建议每天都练!

俯卧撑是经典的训练动作,作为自重健身训练,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锻炼。胸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为主的推力肌群是俯卧撑的主要锻炼肌群,通过合理正确的训练是可以提高这些肌群的肌肉力量和形态的。

在训练俯卧撑时,很多朋友觉得它简单所以效果低。但很多人并没有掌握动作的精髓,正确的俯卧撑首先要确保核心全程收紧,保持从头到脚一条直线的平板姿态,这对训练效果尤为重要,并对腹部肌群力量提高也有帮助。动作中还需要注意沉肩姿态,避免耸肩,上臂与躯干角度控制在60度内。并确保动作幅度的完全,速度也慢下来,这样对于肌肉力量的提高会更有帮助。

而在训练计划方面,如果训练者的目的是为了增肌,则任何动作都不要每天都练,因为适当刺激肌群后需要足够的休息才可以获得生长,这是劳逸结合的道理。

但如果,您做俯卧撑是为了保持 健康 或提高耐力,每天都练也是可以的,注意根据个人能力分配好训练强度即可。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心而力不足,就算想天天练习,恐怕在你做完俯卧撑的第二天会出现身体肌肉酸痛,这种情况下很难发挥正常水平,只有恢复身体后才能正常运动。这是由于长期没有锻炼过肌肉的原因,随着锻炼习惯的保持、如果在同等强度下,这种酸痛感会越来越少;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或者想要以健身、塑形为目的的人来说,大可不必每天都做俯卧撑,也不建议。因为以塑形为前提的训练中,各个肌肉群的均衡的、 整体的发展锻炼才是最重要 的。而俯卧撑只是以胸部(会涉及到手臂)为主的动作,无论是室内撸铁、还是户外徒手,都不会只关心胸肌怎样;

俯卧撑的动作方便易行、对于肌肉的锻炼也很有帮助,所以会有人想要通过这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方式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要注意运动量,天天训练也没什么影响。

不过身体的综合性发展很重要,比如其它肌肉的力量以及心肺耐力、柔韧性,如果能更加全面会更好一些。但是 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话,一定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就可以 ,过量的大强度容易导致抵抗力的下降。

可以 俯卧撑还有很多变式

俯卧撑练出健硕胸肌

窄距俯卧撑锻炼臂力。宽距俯卧撑锻炼胸大肌。俯卧撑至少有10种练习方式。

扩胸式

双手的手掌作为支撑点,双臂张开,与肩同宽,或比肩更宽,背部、腰部和臀部呈一条直线,肘部用力,屈臂运动即可。此方式主要锻炼的是胸肌、上臂的肱三头肌以及腹部肌肉。

夹肩式

动作与上同,只是双手间距较窄,并以双拳作为支撑点,拳眼向前。这种方式锻炼的是臂力,而且能增加手腕的力量和拳的硬度。练习时应注意,所选的支撑地面可以先软后硬,手腕支撑时要绷紧,以免扭伤。

铁牛耕地式

用拳或用手掌作为支撑点。双手撑地,双臂张开,与肩同宽。双脚趾着地,双手双脚平行。头向斜前方顶,前脚掌、双手、颈、腰一齐 用力,同时腰下塌,贴着地皮。然后臀部上翘,腰再下塌,身体后拉,整个动作完成。斜前斜后的动作反复做即可。这种练习主要针对颈部,并增强背肌、手腕、脚踝力量。

手指功法

主要支撑点以十个手指为主,并且其他的动作和上面说到的两种方式都是相同的,而慢慢的随着身体力量的增加,使得着地的手指能够逐渐的减少,这个运动方式主要是对指力的一个练习,增强手的握力、抓力、合力,力透指尖。应注意的是,若指力达不到支撑身体的力量,可以先让手指顶着墙面练习,身体斜撑。待指力慢慢增强后,再逐渐放到水平地面来练,以防 手指受伤。

鲤鱼卧莲式

身体侧卧,单拳或单掌着地(一般是单拳),斜撑地面,双脚交叉斜撑。例如,右拳撑地,左臂向上伸展,双臂呈十字形,掌握身体平衡。左脚内侧、右脚外侧着地支撑。屈臂下撑时,腰部用力,头和腰后仰,如同盘卧的鲤鱼,然后恢复原式,再反复下撑。

该方式主要锻炼三角肌(俗称“虎头肌”)、上臂、腰部和腹部的力量。练习时若力量不够可以先选择较软的地面,臂部的力量要用足。

倒立式

初练者可依附墙面倒立,脚搭在墙面上,双手与肩同宽,双臂弯曲,做屈臂下按。后期,脚可以离开墙面来做俯卧撑。该方式主要训练颈部和臂部的力量。练习时注意掌握身体平衡。

负重练习

动作与扩胸式和夹肩式相同,只是在背部放上重物,如哑铃片。在臂部力量增强、身体动作协调后,重物的重量可依次递增。

单掌或单拳练习

动作与扩胸式和夹肩式相同,但单掌或单拳着地,做动作时双手交替撑地。该方式主要练习单臂力量。若臂力不够,开始时可先在斜坡上练习,随着力量增强,逐渐抬高脚的支撑点,最后可单掌或单拳甚至一个手指支撑,身体倒立。练习时要循序渐进。

曲膝俯卧撑

第一步,面朝下俯在地上,曲小臂,用双肘和脚尖维持身体平衡。颈、背、腿绷直,呈一条直线。然后弯曲右膝,但膝盖不接触地面。

第二步,伸直右腿,再弯曲左膝。就这样,双腿以正常的步速轮流弯曲。

要领说明:此动作与普通俯卧撑的相同点是,腰背要挺直。

踏板伏地挺身

双手伏在踏板上,伸展肩部,脚尖着地,双脚分开,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弯曲肘部,胸部向踏板靠拢,直至肩部与肘部成一水平线。回复初始姿势,重复做8-10次。(如果感到太难的话,可以换一块高一点的踏板。)

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呼吸的节奏,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两种呼吸方式:一种是每次俯卧时吸气(只能用鼻),撑时就呼气(可以用鼻和口)。另外一种是做二次或者三次就做一次吸气和吐气。以自己感觉不到呼吸困难为准。注意每次只能用一种方式。

俯卧撑是一个极佳的锻炼我们胸大肌、肱二头肌和三角肌前束的推力动作,还能够提升我们核心肌群的力量。

而且俯卧撑对于器械和场地没有任何的要求,无论何时何地想起来就能够做上几个,起到锻炼的效果,所以俯卧撑是被最多训练的一个自重动作了。

如果你的目的是保持肌肉和维持推力力量水平,那么俯卧撑是可以天天练的,每次练2-6组接近力竭水平的俯卧撑即可,就相当于对身体的活动。

如果你的目的是增长胸大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的力量水平,那么我不建议你天天进行俯卧撑的锻炼。

而是每次俯卧撑的训练都要对胸大肌起到彻底锻炼的效果,胸大肌属于大肌肉群,需要安排20组以上正式组的俯卧撑训练量才能有足够的增肌效果,每组俯卧撑的次数都要在80%力竭次数左右,最好还能安排变式俯卧撑增加难度。

当我们的肌肉受到锻炼的机械张力带来的负荷后,肌纤维会被撕裂,之后通过补充足够的营养(蛋白质)和充足的休息时间,修复后的肌纤维横截面会比之前更大,也就是肌纤维变得更粗壮结实了,这个过程就是超量恢复,也是我们增肌的过程。

根据肌肉部位、训练强度和休息质量的不同,一般肌肉用于超量恢复的时间在48-72小时左右,像我们如果要通过俯卧撑锻炼胸大肌,两次训练的间隔最好在3天以上。

如果在胸大肌没有获得充分休息的情况下又进行俯卧撑的训练,不仅达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还会累积肌肉的疲劳,很容易出现训练质量下降甚至肌肉拉伤等伤病现象,得不偿失。

一周锻炼两次俯卧撑是比较合理的,又能给肌肉足够的刺激,也能让我们拥有充分的恢复时间。

其他的时间可以通过深蹲和引体向上来锻炼我们的腿部和背部肌肉,或者做做有氧运动刺激心肺,只有让全身的肌肉均衡发展才是科学 健康 的,只锻炼俯卧撑的话也容易因为胸肌过强背部肌肉薄弱引起不良体态。

 健身房肱二头肌锻炼方法有哪些想拥有一身健硕的肌肉,肱二头肌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朋友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强健的肱二头肌,看起来非常强壮给人以安全感,所以想健美的爱好者,必须得把肱二头肌练好。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健身房肱二头肌的锻炼方法视频教程,欢迎观看!

 下面是肱二头肌的锻炼方法:

 一、直立杠铃弯举

 如果不以斜托座椅支撑,杠铃弯举一般采用站立形式。直立杠铃弯举是发展肱二头肌的经典动作,各级训练水平都适用。

 目标锻炼部位:重点锻炼肱二头肌内侧头和肌腹

 动作要领:

 1、身体直立,中握距(同肩宽)正握杠铃,垂于体前。两上臂贴紧身体两侧、向上弯举,注意力集中在整个肱二头肌上,至肱二头肌完全收紧稍停。

 2、然后缓慢控制的还原,以使肘部得到完全的伸展,如果屈臂则难于刺激到嵌入肘弯的肱二头肌下端。标准次数组应刻意伸直胳膊;但8次以下(承重较大)为避免肘关节和肌腱无谓受伤,应保持胳膊自然的屈伸度。

 注意事项:

 1、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你身体的挺直,不要前后晃动,不要借助惯性力。太重的杠铃即使有意借力,幅度也不能太大,容易分散二头肌受力,导致肌肉紧张度下降和增加下背部受伤的可能。

 2、直杠弯举与曲杠弯举区别:

 曲杠弯举角度符合手臂的内旋自然状态,小臂参与用力少,可保证更多负荷在肱二头肌上,刺激作用更明显,即旋后位比旋前位更有效锻炼二头肌。直杠弯举迫使小臂一定的外旋,上举和下放上臂和小臂都能保持持续紧张,发展肱二头肌的同时对小臂也有促进。

 3、握距变化:宽握距主要锻炼肱二头肌短头、窄握距主要锻炼肱二头肌长头。

 4、当杠铃举起时上台肘部,可使肱二头肌得到更好的收缩,同时锻炼三角肌前部。

 5、为使这一动作更加精确可控,可以背靠墙,使肩胛骨紧贴在墙壁上。

 二、哑铃交替弯举

 相比杠铃弯举,哑铃弯举一般采用交替上举,这是其独有的优势。哑铃交替弯举可减少借力,使注意力更集中在目标肌上。

 哑铃弯举可以坐姿、站立,也可上斜仰卧。

 目标锻炼部位:肱二头肌、肱肌

 雕塑和分离肱二头肌,增加肱二头肌的围度、突出肌峰。

 动作要领:

 直立哑铃弯举和坐立哑铃弯举:

 (1)身体直立(也可坐在凳端或垂直靠背凳上),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贴靠身体两侧。

 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

 然后控制性还原。接着另一臂做相同动作。前臂和腕外旋是为了充分收缩肱二头肌和锻炼肱二头肌内侧头,更好地分离肱二头肌。

 (2)上斜仰卧哑铃弯举:

 仰卧在斜凳上,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两膝弯曲,双脚放地上,上臂紧贴身体两侧。

 弯举哑铃,收缩肱二头肌至极限,然后缓慢还原。

 可双手同时练习,也可单手交替练习。

 注意事项:

 向上弯举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否则就变成主要锻炼二头肌外侧的哑铃侧弯举这个动作了(如下图),注意两者的区别

 三、斜托杠铃弯举

 斜托杠铃弯举也称牧师椅杠铃弯举,是单独锻炼肱二头肌最好的方法,能增加肱二头肌的厚度,使肱二头肌更饱满,造型更完美。

 目标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动作要领:

 1、坐在斜托凳(牧师椅)上,也可采用站姿,胸靠斜板,上臂放在斜板上,两手反握杠铃,臂伸直,保持身体稳定。

 2、用力将杠铃弯举到最高点,稍停。

 3、然后缓慢还原,注意臂应充分伸展,动作要慢,在杠铃降到最低点时肘关节应微屈,用力控制住杠铃,但不要完全伸展。

 注意事项:

 1、握距区别:窄握主要锻炼肱二头肌的外侧,宽握主要锻炼肱二头肌的内侧。只有这样交替进行练习,手臂才会产生整体的饱满度。

 2、为了减小手腕关节的压力最好选择曲柄杠铃,手臂向上抬起时注意身体一定要保持稳定,避免靠身体借力。

 3、最高点时一定要停顿,保持顶峰收缩2-3秒的时间再下落。这时你会感觉到肱二头肌在燃烧,这样会让肱二头肌得到充分的刺激。

 4、当双臂完全伸展时,托板的'倾斜角度可对双臂产生非常大的张力,切记正确热身,并以适度的负荷开始练习。

 四、俯卧上斜弯举

 俯卧上斜弯举可以用杠铃也可用哑铃来完成,能综合锻炼肱二头肌和肱肌。

 目标锻炼部位:综合锻炼肱二头肌、肱肌

 动作要领:

 1、立在斜板后,两手握杠铃或哑铃,手心向上,将整个臂部或是上臂平贴在斜板上。

 2、收缩二头肌,将前臂向上弯起,直到可能的最高点时,彻底收缩二头肌一秒钟,然后慢慢松展肘关节,让杠铃徐徐回落到板上。

 3、呼吸方法:弯起前臂时吸气,落下时呼气。

 注意事项:

 1、平贴在斜板上的臂,先要尽量向下伸直。上弯前臂时,肩部丝毫不可上缩。

 2、弯举时上臂垂直地面尽量保持不动。

 3、除了哑铃和杠铃,绳索拉力器上也可来完成:效果完全类似

 哑铃集中弯举

 哑铃集中弯举其实就是单臂哑铃蹲坐弯举。

 目标锻炼部位:锻炼肱二头肌、肱肌、肱挠肌

 动作要领:

 1、 起始姿势:蹲在地上或坐在凳上,一手握哑铃,让上臂肘部贴在同侧大腿内侧,前臂向下直垂放松。另一只手手指向内扶压在另一大腿上,手微曲。

 2、动作过程:收缩握铃一臂的二头肌将前臂向上弯起,到可能的最高点时,彻底收缩二头肌1-2秒钟,然后伸展肘关节,让哑铃徐徐下落到开始位置。练完一侧,换练另一侧。如此反复练习。

 3、呼吸方法:弯起前臂时吸气,到最高点时开始呼气直到最低点。

 注意事项:

 1、让上臂贴靠大腿是为了确保不在弯起前臂时移动肘部,一般收缩过程的时间要比放下的时间短。

 五、反握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类型多样,主要用来锻炼背阔肌,但若用窄距的反握引体向上可较好的锻炼肱二头肌。

 目标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动作要领:

 1、准备动作:反握单杠(手心朝身体),双手间距以舒适为宜,略窄于双肩宽度。身体悬在单杠上,手臂伸直,双脚在身后相互勾起。

 2、训练动作:缓缓屈肘,将你的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高于单杠;稍稍停顿,然后慢慢放低身体,直到手臂重新伸直;重复上述动作。

 注意事项:

 1、保持身体挺直,静止,唯一活动的部位应当只是肩膀和胳膊肘。

 2、你的双手握位越近,双臂尤其是二头肌,越受力。反之,你握位越宽,锻炼的部位便从手臂移向背肌。如果你想增强背肌,更好的办法是正握单杠(手背朝脸),双手握位大于肩宽。

 3、很少有人能一开始就做一二十个引体向上。你不妨尽全力做一组,甭管几个。然后休息两分钟,再努力做两组,每组能做几个做几个。隔几天再做时,争取每组多做一次,直到能做若干组,每组六个以上。

 六、拉力器弯举:

 与杠铃和哑铃的弯举比较起来,拉力器弯举还是有它独特的锻炼的价值。肱二头肌是一块有两个肌头的肌肉,其主要作用是屈臂,在屈臂时,同样也用到了另外一块肌肉——肱肌,而只有在做一些前臂上抬的运动时,如高位拉力器弯举或反式高位拉力器弯举,肱肌才能得到充分锻炼。此外,前臂上部的主要肌肉肱挠肌,在屈臂动作中也起了不少作用。而通过拉力器侧弯举可以使肱挠肌得到强化。

 拉力器弯举可以模仿哑铃和杠铃进行弯举,比如最典型的站立拉力器弯举,根据挂在低位滑轮上的把柄不同有所区别:

 1如果采用直杆把柄,类似于直立杠铃弯举;

 2如果采用单柄把手,类似于哑铃单手弯举;

 3如果采用绳束把柄进行弯举,综合了杠铃弯举和哑铃弯举的一些优点,锻炼范围包括屈臂的三块肌肉,但重点是肱二头肌。此外拉力器也可以托臂弯举、俯姿弯举、侧弯举等。

 本文主要介绍两种比饺特殊的拉力器弯举,哑铃和杠铃无法实现的两种情况。

 目标锻炼部位:肱二头肌、肱肌、肱挠肌

 1、双手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个动作使你在举臂的同时做弯举,可以使你的肱肌得到更有效地锻炼。

 动作要领:

 开始姿势:将两个把手挂在两侧高位滑轮上,人站在中间,每只手各握一滑轮,掌心向上,双臂向两侧滑轮伸出并与地面平。

 肘部弯屈,以平稳的动作将两侧把手拉向你的头部,保持上臂稳定,掌心向上;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尽力向中间拉。然后慢慢地回到开始位置。也可以在两滑轮中间放一90度直椅,以座姿完成这项练习。

 2、仰卧拉力器弯举

 与常见的站姿拉力器弯举比较起来,仰卧拉力器弯举允许你使用比平时更大的重复,腰部有伤的人特别适合这个练习,因为它可以减轻腰部的负重。在这个动作,你很难借助别的部位的运动来投机取巧,你可以尝试着变换一下握距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动作要领:

 (1)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仰卧在地,双臂伸直,两手握住横杠,屈膝,双脚蹬住拉力器的底座。双手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绳束从两腿间经过(但不接触)。

 (2)控制你的上臂位于身体两侧不动,肩部紧贴地面,屈肘,以二头肌之力将横杠上拉至肩部上方。在回复开始姿势的过程中,保持下背部自然弯屈。

 

俄式俯卧撑:

属于高难度俯卧撑,对腰腹及腿部力量的要求较高。习练者以半蹲姿势作为起势,同时双手撑地,起时应引颈抬头,目视前方,上半身前倾,然后缓慢抬起双腿并逐步后伸离开地面,使整个身体离开地面悬空并与地面平行。习练者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上半身的平衡上。不建议小臂力量及腕力不够的习练者习练,以免受伤。

前展俯卧撑:

掌部在头部前方的俯卧撑。

轮滑俯卧撑:

(前滑+左右滑)是一种借助训练器材进行的俯卧撑,与腹肌训练相似。习练者借助双轮健腹轮由胸部向前方滑出,直到上肢全部伸展拉开,动作似藏传佛教徒的磕长头,但身体除滑轮及脚尖撑地外应全部悬空,或由胸部横向两侧滑出直到上肢全部伸展拉开。如果没有健腹轮还可用光滑的硬纸板在地板上进行。不建议腰肌有问题的习练者习练,以免损伤腰肌。

撑球俯卧撑:

双手置于篮球或其他球体器械之上。习练者应保持身体稳定,紧扣篮球,使篮球的触地点始终保持在一个点上。

指撑俯卧撑:

(五指+三指+拇指)是指以手指撑地的俯卧撑。不建议初学者习练。

拳撑俯卧撑:

拳撑俯卧撑是指以拳撑地的俯卧撑。拳锋完全接触地面,初次习练应对拳锋进行包扎保护或将拳置于垫子上,然后向坚硬地面无保护过渡。该俯卧撑可以有效促进小臂力量及拳锋承受力,是格斗士必练功课。

单手俯卧撑:

(单掌+单拳+五指+罗汉)以单掌或单拳撑地的俯卧撑。或将脚部抬高,身体侧对地面,两脚相叠加进行,也叫罗汉俯卧撑,是单手俯卧撑的变形。

负重俯卧撑:

以负重形式进行的俯卧撑。习练者背部背负沙袋或哑铃片进行。大部分形式的俯卧撑最后都要过渡到负重俯卧撑以强化力量训练。

击掌俯卧撑:

(胸前击掌+背部击掌)属高难度俯卧撑。习练者以标准俯卧撑为基础,在快速撑起身体悬空时双手迅速在胸前或背后击掌。该俯卧撑主要训练习练者的爆发力。不建议初学者习练或只做跳跃状不进行击掌。

印度俯卧撑:

以标准俯卧撑为基础,双手支撑点应前移至颈肩部。双手撑地,引颈向前拉动身体,由低向高擎起上半身,脚尖触地点不变,然后继续下一个行程完成一个动作。(附)该俯卧撑的英语参考说明:Hindu Push Up is an advanced exercise used in martial arts, to strengthen simultaneously chest muscles, shoulders muscles and triceps muscles大意是:印度俯卧撑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武术运动基础训练,同时可以发达胸部肌肉、三头肌与肩部肌肉。

弹跳俯卧撑:

以标准俯卧撑为起势,然后迅速屈起双腿至双手撑地点,以脚蹬地迅速跃起,脚落地以后迅速下蹲再以手撑地,然后把腿及双手还原成标准俯卧撑状做俯卧,接着循环以上过程。

移位俯卧撑:

双手置于球形器械例如篮球上,俯卧过程中双手在球体与地面交替进行,也可单手交换移位,一手在球一手在地,一个俯卧、撑起行程结束再交换双手的支撑点。此类俯卧撑的横向交换也可以叫做横向球体俯卧撑。

斯巴达俯卧撑:

(spartan push up)一手肘部关节呈直角撑地,令一手置于胸部稍后的地方,以爆发力推起身体,身体撑起时迅速换位两手交替。

肩部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肌肉部分,它是你手臂和身体的枢纽,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你在做上肢训练时,都会使用到这个肌肉部位。如果锻炼前不对它做好充分的热身,你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受伤,这对于你的锻炼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的锻炼前热身一定要重视,很多人都认为没必要,认为浪费时间。据调查显示,锻炼中拉伤的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没有做好热身造成的。为了我们可以更好的完成锻炼,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对于锻炼前的热身是要保持足够的重视。

下面我会给大家介绍5组非常简易又高效的肩部热身动作,它们可以让你深度激活肩部,让你的锻炼变得更具有效率。

第一组动作

两只手握住弹力绳,向后拉去,在拉伸的过程中,双手往外打开,背部站直,注意感受你的肩部翻转。

第二组动作

两只手在肩前和肩后环绕,在练习时双脚踩住弹力绳,然后双手在前后进行环绕热身。在热身时就放开了翻转,注意感觉肩部的转动。

第三组动作

侧边平举,这个动作就像你在做侧平举,单手握住向一侧舒展,在热身的时候注意控制速度,要慢一点,虽然说是热身,但也要保持专注和认真的态度。

第四组动作

双手握住弹力绳,在你的肩部前方舒展,在热身的时候尽量的让你身体两侧拉开。在动作的顶端让你肩胛骨紧紧的合拢在一起。

第五组动作

单侧的肩部外展,把你的弹力绳固定在后方的杠子上,位置差不多和你的肩部同高,然后在一侧进行上下的侧举。

这五组热身锻炼动作都是很简单高效的,只要你使用弹力绳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辅助设备。如果你是锻炼上肢的肌肉,使用这些动作完成热身,是可以让你很好的进入锻炼状态。

如果你当天是进行肩部三角肌的锻炼,这五组动作也是可以作为热身首选的,它们可以帮助你激活肩部的肌肉,让你在锻炼中更加的自如。当然,如果你锻炼完肩部,也可以把这些动作作为拉伸使用,它们也可以很好的帮助你放松和舒展肌肉。

好了,这就是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五组热身动作,希望大家重视起锻炼前的热身,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锻炼,都要留出一小部分时间去给热身,这会使得你的锻炼变得更好。

一、按法

按法是用力向下按压的一种方法。可用指、手掌、肘、足跟在病人身体某个部位或穴位上下按压。可由轻而重,可一按一松,也可按紧一处约一分钟,然后突然放松。需重按时可用双手重叠按压。按的用力度可浅达皮肤、皮下组织,重达肌肉,深按可达关节、骨骼、内脏。按法的练习较易,但需要稳、准、有耐力。此法根据不同部位,可选用指按、掌按、肘按、足跟按,分述如下:

1指按

指按一般都用在穴位上,可一手按,也可双手相对按,按在穴位上,使有酸胀反应为合适。背部穴位用掌按,头上太阳穴常用双手按。也有用拇指按住大血管,如股动脉,按紧一会儿,然后放松,反复数次。

2掌按

掌按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掌按腹部用单手操作,按时要随呼吸起伏。掌按背部用双手重叠按,按脊柱两侧肌肉,自上而下逐渐移动,反复数遍。又可用双手掌按头部,两掌心相对用力,由轻渐重,由重渐轻至结束。

3肘按

肘按用于软组织较丰满或较深的部位或穴位上,用肘关节屈曲时鹰嘴尖端按压,如按环跳穴。按压力度也以有酸胀反应为度。

3肘按肘按用于软组织较丰满或较深的部位或穴位上,用肘关节屈曲时鹰嘴尖端按压,如按环跳穴。按压力度也以有酸胀反应为度。

二、摩法

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某个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做回旋性摩动的一种手法。

施用时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做回旋性摩动,作用力温和而浅,仅达到皮肤下。摩法的频率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一般慢则30~60次/分,快则100~200次/分。可用单手,也可用双手操作。常用于推拿治疗的开始,或疼痛剧烈的部位,或强烈手法以后。根据治疗部位不同,分指摩、掌摩、掌根摩三种。

1指摩

用拇指的指腹平伏在身体某部位或穴位上做回旋摩动,单手或双手均可。双手摩时,二指的动作要协调,着力要一致。在背部操作时,拇指平伏接触皮肤,其余四指放松,拇指灵活而协调地回摩,自中心向四周慢慢扩展,周而复始,频率可在60~100次/分。穴位双指摩时,拇指平伏紧触穴位,其余四指不接触皮肤,自然展开微屈,用腕力带动拇指做回旋摩动,频率在100~200次/分,但移动幅度极小。另有四指摩膻中穴,拇指自然屈曲,其余四指并拢,指腹着力于膻中穴上,做回旋摩动,频率在120次/分左右。

2掌摩

用全掌平伏在身体某个部位的皮肤上做摩动。着力要均匀,一般用单手操作,频率为30~60次/分。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腹、背、腰、臀部。如腹部掌摩,要沿顺时针方向摩动,并自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周而复始。

3掌根摩

用掌根的大小鱼际处用力,在身体某一部位摩动,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操作时掌根触及皮肤,各指微屈翘起,用腕力使掌根摆动,边摩边进。由于此法用力稍大,且频率较快,达100~200次/分,故皮肤产热感较明显,病人会有舒适轻松之感。此法常用于头、背、腰、臀部。

三、推法

推法是用指或掌在身体某部或经络上做前后、上下、左右推动的手法,也可用指在穴位或某一固定点吸定而推。推的深度随用力大小而异,既可浮于皮,又可深及筋骨、脏腑。推法用力须由轻而重,依病人而定。推法的频率一般在50~150次/分,由慢而快。操作时根据不同部位可用拇指平推、拇指尖推、拇指侧推、四指推、掌推五种方式。

1拇指平推

用拇指指腹接触皮肤,做定向推动,向前向下时拇指着力,回收时拇指指间关节微屈、指背接触皮肤而带回。其他各指不用力,只帮助固定方向。频率为60~120次/分,由慢而快。拇指平推适用范围广泛,头、背、四肢皆可应用,一般多用于头、背、肩部。

用双手拇指同时在穴位上向左右推开的称分推法,如分推印堂穴、大椎穴。分推着力深达筋骨,称分筋法,多用于腰背肌肉部位,分筋方向与肌肉走向垂直。

2拇指指尖推

用拇指指尖在穴位上或在某一固定点上推动。推时指尖移动范围极小,如吸附在固定点上,腕部屈曲下垂,拇指的指间关节灵活屈曲摆动,运用腕力和指力,使推力渐渐深入。推的强度一般较大,有酸、胀、微痛的感觉,称“得气”感。频率为100~150次/分,由慢而快,频率快时指尖稍带旋转。可单手或双手操作。此法多施用于穴位和疼痛点。

3拇指侧推

用拇指外侧的部位接触皮肤做长推或点推,操作要领可参照拇指平推法和拇指指尖推法。

4四指推法

此法用单手操作。用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的指腹接触皮肤,掌指、指间关节伸开并微屈,腕部伸屈,灵活摆动,运用腕力和指力。拇指起固定方向的作用,主要运用于颈、肩、头、四肢等部位。

5掌推

用手掌在身体上推动,将手掌平伏在皮肤上推动。多用于胸腹部,在腹部推时需随呼吸起伏,当病人呼气开始,即向上推动,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另有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紧贴肢体,着力推动,从肢体远端向近端,然后收回原处,反复推动。掌推常用于肢体肿胀,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四、拿法

拿法是用手指提拿肌肉的一种手法,可结合穴位提拿,亦可提拿某一肌腹。一般拿方向与肌腹垂直。方法是拿起组织后,持续片刻再松手复原。此法强度较大,一般以提拿时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展为度。如提拿后疼痛感不消,则说明用力过大。一个部位一般拿1~3次即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可用三指拿、抖动拿、弹筋等几种操作方法。

1三指拿

用拇指和食、中指提拿,适用于较小的部位,如拿肩井,拿委中、颈项等。

2五指拿

用五个手指提拿,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满的部位,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等。单双手均可,或双手一松一拿交替进行。

3抖动拿

用双手五指提拿,多用于腹部或肌腹较松弛的部位。用手指拿起肌腹后,做前后抖动3~5次或8~9次后松开。

4弹筋

用拇、食两指或拇、食、中三指,沿肌肉垂直方向提拿起肌腹或肌腹与肌腱交接处,并向外尽量牵开后,再让肌腱在指间滑脱归位(如拉弓射箭一样)。在肌腹滑脱过程中,可发出“咔嗒”声响。此种手法较重,刺激强度很大,病人会有重度酸胀感,但弹后感觉松快。

弹后也可用柔和手法,帮助缓解酸胀反应。每次进行1~2次即可。此法多用于慢性病痛的肌肉部位,如股内收肌、股二头肌、股三头肌、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等部位。

五、捺法

捺法是用拇指指面捺紧一处,重重下压,然后用腕部左右摆动,使指劲逐渐深入。这种手法动作不需快,频率为100次/分左右,但必须深透而有实力使捺到深部组织,以有酸胀感觉为度。捺法较难,必须刻苦锻炼,使动在腕,劲在指,紧捺不放松,同时又能随心移动。

在捺时还要体察病变的重点部位,找到要害反复捺。经过锻炼,使有耐力,才能达到治疗要求。捺法常用于软组织深部的损伤和慢性炎症的治疗。例如肌肉筋膜炎等,用捺法治疗就有较好疗效。

六、缠法

缠法是用拇指尖在穴位上做螺旋性动作,如旋螺丝钉一样,越旋越深,使穴位上有较强的酸张反应为度。缠法必须由轻而重,逐渐深入,而且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各个穴位的敏感程度而定。一个穴位上缠约一分钟。然后由重而轻,由深而浅。缠法的动力在腕,锻炼时使腕做旋转样活动,要熟练而有耐力。此法主要用于穴位推拿,例如胃肠功能紊乱的疾患,可在背部两侧的穴位上做缠法推拿。

七、法

法是用手背在身体上滚动,手呈半握拳状,四指略微伸开,先以手的小指掌指关节处贴紧患处,然后用力下压并向前滚到手背,使手背用力于推拿处,如此一滚一回,反复滚动。

法频率在100次/分左右。法要做到用力均匀,滚动的手吸附推拿部位,不能有跳动或擦动,以免造成病人有不舒服感觉,或损伤术者的手背皮肤,但滚动时又必须能随心上下左右移动,使滚动到较宽广的部位。所以法需先在砂袋上练习,练到非常成熟,并有腕劲和耐力方可用于治疗。法可单手操作,也可左右手交替进行,也可用双手同时滚动。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背、腰、臀、腿等处。现时,也有使用木制的滚轴的,或用电动的滚动推拿床或推拿椅做推拿,可以代替人工推拿,虽然可节省术者体力,但疗效远不如手法滚动得好。

八、捏法

捏法是用手指挤捏软组织,用拇指和其他各指相对捏住肌肉或肌腱,上下各指相互转动,边捏边向前推进。

操作时要用柔劲,使感到温柔舒适为好,不宜捏得疼痛难忍。捏法的频率可慢可快,60~150次/分。捏时也要腕部转动助劲。该法可用拇、食二指相对捏,适用于两骨之间较窄的部位;又可用拇、食和其他各指相对捏,适用于肌肉丰厚、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肩部和大小腿。

九、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指面或掌面揉动的方法。揉法不同于摩法,揉时手与皮肤之间不移动,手贴紧皮肤,把皮下和更深的组织旋转揉动,所以,揉法可深达皮下组织和肌肉。此法比较温和而有揉劲,动作频率较缓慢,50~60次/分。一般单手操作,必要时可两手重叠加大压力揉动,根据不同部位选用指揉或掌揉。指揉一般用拇指指面,适用在较小的部位或穴位上,常在强刺激手法后用揉法缓解酸胀等反应。部位较大处也可用食、中指或食、中、无名指一起揉动。掌揉是用整个掌或掌的根部或大鱼际进行揉动,一般用在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肩、背、腰、臀等处,揉力要由小到大,越揉范围越大,用力越深。

十、搓法

搓法是用双手搓动肢体的一种手法。一般用两手的手掌相对用力搓动,强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结束时再由快转慢,其力度可达肌肉、骨骼。用力小时可觉肌肉松展,用力大时,可产生明显的酸胀反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用力大小。行搓法时运用手掌和臂力,左右二手将患处挟住,边搓边上下来回移动。也可搓下肢,需病人仰卧抬起患肢后搓动。搓法一般用手掌,如需要较强力度时,可用手掌的尺侧相对用力搓动,可有明显的酸胀感觉。用搓法使肌肉松软后就可结束。

十一、掐法

掐法是用手指尖或指的侧面,在身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深在、持续的掐压的手法,又称指针法,就是以指代针,所以常用在穴位上。如用拇指尖掐压合谷穴。也可用中指伸直,拇食指挟持中指,使中指保持正直,可强有力地掐压穴位。也可用中指屈曲,以中指的指间关节处掐压穴位。掐压穴位力度宜大,使穴位上有强烈的酸胀反应为好。掐法刺激较强,所以掐时要渐渐施劲,指力慢慢掐入,切不可突然用力,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力因人而异。每个穴位掐到有酸胀反应后,再持续施劲约30s,随后用摩、揉等手法使局部酸胀反应缓解。

另有一种掐法,用一手或两手拇指的侧面,对肿胀的软组织掐压,边掐边向前推进。

此法用力要巧,但又要深在。操作时可见肿胀局部受指端掐压、推挤而下陷。如此重复进行,使肿胀部位掐成一道密集的指切压痕而使肿胀消散。

十二、振法

振法是用指端或手掌紧压身体某部或穴位上做震颤样动作。操作时主要是利用手和前臂的肌肉收缩,并持续用劲发力,形成震动力,达到手指或掌而作用于推拿部位。术者要施以频率很快的震动,又要有较长久的耐力,所以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熟。振法如用拇指或中指作用于穴位上,可增强或维持穴位的刺激。也可用手掌作用于腰背、大腿等处,可缓解肌肉胃肠痉挛,但振时手掌必须随呼吸起伏。做振法,术者很费力,现在可用电振器代替人工发力。电振器一般配有各式不同的触头,适合不同的推拿部位。电振与人工振的作用近似,可选用。

十三、擦法

擦法是用指或掌在皮肤上来回快速擦动的手法。其用力表浅,只作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频率较快,150~200次/分;皮肤有较大反应,一般擦到皮肤发红为度。行擦法时,不能用力过猛,防止擦伤皮肤,可用指擦,即食、中、无名三指擦动,适用于手足等较小的部位;也可用掌擦,即用掌的尺侧擦动,适用于背部。擦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新陈代谢。进行背部擦动,有缓解疼痛、调整胃肠功能等作用。

十四、弹点法

弹点法是用手指做急速的弹点动作。弹时用拇指或中指扣住食指,然后食指发力在拇、中指处滑落,使食指指背着力弹击患处。点时用中指指尖,拇指支持中指做点叩动作。弹的强度由轻而重,适用于关节周围表浅的部位。点的强度较重,适用于穴位上。如需着力较重时,可用五指点叩。

十五、拍打法

拍打法是用指或掌拍打身体的一种手法。作用轻时,用指面、指背或空心掌拍打;如需作用强时,可用拳或掌侧捶击。拍打主要动在腕,使腕轻巧而有弹性,并有腕劲。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交替拍打。拍打适用于胸、背、腰、大小腿和关节处。用指面拍打,操作时各指张开,指关节略微屈曲,用指面拍打患处。又可用手指拍打,操作时各指略微分开并微屈,用食、中、无名、小拇指背着力拍打。又可用空心掌拍打,操作时各指并拢,拇指伸直,掌心形成空凹,拍打患处。又可用拳拍打,操作时双手虚握拳,使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二节的背面排齐,用此部位着力捶击患处。此法需用巧劲,捶时要有弹力,可快一阵慢一阵,上下移动捶击。又可用拳侧拍打,操作时双手虚握拳,各手指间略微分开,用小指侧捶击(图9-28)。又可各指伸直时,用小指侧捶拍。现在有用各种拍击器拍打的方法,拍击器有用海绵做的,也有木制的,等等。专业用的拍打器是用布制成圆柱筒状,中充以棉花或中草药,用此推送拍打。以上各种拍法均有一定疗效,可根据病情选用。

十六、刮拨法

刮拨法是用拇指端的侧面在身体某一部位深深紧压并做刮动或拨动的手法。刮动时指力要透过皮肤而深达组织有粘连部位或慢性疼痛点,进行刮拨。刮拨的方向需随情况而定。

此法强度较大,病人有明显酸胀反应,要注意嘱其忍耐一点,与术者配合。用力强度还需适可而止,并注意勿损伤皮肤。拨动时用力较轻,一般拇指深掐于肌肉或肌腱的缝隙中进行拨动。一个部位拨5~10次即可。刮拨法多用在关节周围、背部筋膜、韧带或肌肉、肌腱等组织,有松解粘连,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缓解疼痛等作用。

十七、抖动法

抖动法是把肢体抖动起来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操作时术者握住患肢末端,像抖绳子一样抖动病人肢体。抖时要注意该部肢体可动的角度和范围,用柔劲抖动,使被抖动的肢体像波浪起伏。可上下抖动,也可横向抖动。如抖手指:术者握住手指指端,轮流抖动每个手指,每指抖3~5次。又如抖手腕:术者一手紧握其前臂远端,另手捏住食、中、无名指,相对方向拉紧,然后做抖动,约抖10次。又如抖上肢:术者一手握住肩部,另手握紧腕部,双手反方向拉紧后做抖动。用同样方法可抖动下肢或抖动腰部。抖法主要有牵松肌肉挛缩,活动关节等作用。

十八、摇动法

摇动法是摇动关节的一种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做此手法必须熟悉各种关节的可动范围。凡双轴或三轴活动的关节都可做摇动手法。操作时把病人体位安置恰当,并尽量使其躯体肌肉放松。摇动动作要缓慢而稳妥,幅度由小到大,直至达到最大可能的幅度。摇动次数需随病情而定。摇动方向可按顺时针方向,也可按逆时针方向。摇法主要使僵硬或强直的关节逐渐松解,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所以操作时,术者须检查关节活动的可能性,测量关节活动度,经多次治疗逐渐增加摇动的范围,不可急于求成,以病人感到轻微酸痛为好。摇法有摇指、摇肘、摇肩、摇踝、摇髋、摇腰等。

十九、松动法

松动法是松动关节和软组织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术者必须熟悉全身关节和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组织的解剖及其活动关系。可对颈、腰、手、肩等各部位做松动法。如松颈时,病人取坐位,肌肉放松后,将其头向一侧转动一点,并向一侧侧屈,然后轻轻一扳,有颈部松动一下的感觉即可。同样可做另一侧的松动。松颈也可仰卧位下进行。又如松腰时令病人取坐位,向前弯腰,并转向一侧,然后轻轻一扳,有腰部松一下的感觉即可。手指松动方法较易,把需要松动的手指先牵拉一下,然后将其屈曲,有“咔嗒”一声的松动感觉即可。

其他关节部位的松动方法相似,可参考上法。松动法适用于关节强硬的病症和椎间盘病变。

二十、伸屈法

伸屈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做伸屈活动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伸法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病人肢体关节活动幅度,然后用缓慢、均衡、持续的力量徐徐加大其可伸展的幅度,并在此幅度范围内连续地弹动。伸展到最大可能的幅度后保持1~2min,然后放松,休息片刻再重复一次。做伸法切忌突然发力,也不能用蛮劲。操作时需使着力点有效地达到受限关节。此法常用在肩、肘、髋等关节。屈法的操作要领同伸法一样,常用在髋、膝、踝等部位。

二十一、引神法

引神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用巧劲进行突然牵神的手法,为特殊的被动活动手法。此法发力的作用可使关节和周围组织超过平常活动幅度运动。操作技巧较难,要顺势而行,轻巧发力,不可用蛮劲,幅度要大而恰如其分。此法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悟得其巧。

1引神上肢

病人坐位,术者靠患侧相对而立。术者双手捏住患侧的五指,掌心对病人的脸。提起患肢,做旋转上肢的活动,转数遍后,当患肢肌肉已经很放松时,将患肢由下而上突然用力提神一下,可重复操作2~3次。

2引神下肢

病人仰卧,术者弓步立于患侧,前臂托住患侧小腿,另手扶膝部,先将患肢屈曲,使大腿尽量贴近腹部。然后发力,用巧劲将患肢向外上方牵拉。可重复数次,每次牵拉,可逐渐增加患肢离床面的高度。

3引神腰

引神腰的方法要根据病情而定,主要是使腰向后引神,也可根据病情需要,使腰向前屈曲引神。

(1)腰向后引神:有数种方法。如扳腰法,病人健侧卧,术者一手抵住病人腰部,另手握住患肢踝部,将患肢后神牵拉,双手协调地一牵一抵,当感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双手突然用较大力牵抵一下,使病人腰部有过伸的动作。此法只需做一次。又如压腰法,病人俯卧,术者一侧前臂紧按腰部,另侧前臂抬托病人双大腿膝部,一臂向下压时,另臂用力向上抬,如此双手协调地一压一抬,使腰部弹动性地活动数次,待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增大发力强度,使腰向后引抻一下,腰部应有较大的过伸动作。此法需要术者有较大的力量才能成功,如术者力量不足,可二人协同操作。

(2)腰向前屈引抻:病人健侧卧,术者站于病人身后,一手抱托患肢,使屈髋屈膝,并使大腿尽量贴近腹部,用力推送,使脊柱向前屈曲,活动的幅度需一次比一次大,待觉其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发力,向前推送一次。此法如一人力量不足,可使病人仰卧,二人协同操作。

另有一法,病人健侧卧,术者站于病人身后,一手抱托患侧下肢,另手推住患侧肩后,抱托的手使患肢向腹部,推肩后的手用力向前推动,一屈一推使腰部有扭转的动作,待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加力,一屈一推,使腰部有扭动感。

引伸法主要对脊柱的椎间盘组织病变或关节位置不正有较好的作用。如针对合适的病情,施用得法,可有明显疗效。

二十二、踩踏法

踩踏法是一种古法,用脚在身体某部或穴位上推拿的方法。操作时用全足、足弓、足跟三处,有踩踏、踩搓、踩研三种。病人一般取俯卧或卧仰位,术者手攀屋顶上面的横杠,然后单脚或双脚踩在病人身上的经穴进行治疗。

1踩踏

病人俯卧,在胸和大腿处垫枕,使其腰部凌空,术者单脚踩于病人骶部,踩踏时弹动性地一起一伏,使腰部像挑扁担样弹动起伏,如此踩10~50次,力量须由轻而重。此法对某些腰部病变和椎间盘病变有疗效。

2踩搓

病人俯卧,术者一手攀住上面横杠,一脚踩于病人背、腰、大小腿处,用足弓着力做横向搓动,每处可搓数十次。此法对肌肉、筋膜的病变有效。

3踩研

病人仰卧,术者手攀横杠,用一脚的足跟踩于下腹或穴位上,做旋转研磨样动作。踩研的力量由浅入深。此法可治腹部的某些慢性病。

二十三、其他推拿手法

其他推拿手法尚有很多,如捻法、扯法、抹法等。捻法是用拇、食二指相对捏住皮肤捻动,用于小儿背部和腹部皮肤,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症;扯法是用拇、食二指拿住皮肤,向一侧拉开,然后突然放脱,可有“嗒嗒”声,一处可扯十余次,扯到皮肤发红为度,可治疗中暑、消化不良等症;抹法是用拇指的指面按住一处皮肤或穴位上,按紧后向两侧分开,反复数次,常用在抹前额,治头痛、视力疲劳等症。

锻炼最全的徒手健身动作

锻炼最全的徒手健身动作,徒手健身动作有哪些,只要你学会这几个徒手健身动作,轻轻松松就可以在家进行训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最全的徒手健身动作有哪些吧,看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锻炼最全的徒手健身动作1

俯卧撑

俯卧撑可以算是非常经典的健身动作,而俯卧撑也分为非常多种。一般大家最为常见,也是最多人实用的,就是标准俯卧撑。难度更大一点的就是单手俯卧撑,跳跃俯卧撑。这些锻炼的都是全身的力量,尤其是腰部以及手部力量,是健身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动作。

深蹲

深蹲可以算是又简单又有效的动作。深蹲看似简单,但是要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很多人在中途可能因为腿部发酸,就会放弃。但是如果想要锻炼腿部力量,那么深蹲就是非常好的锻炼动作,能够让你远离大象腿,拥有完美身材。

四点支撑

四点支撑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平板撑,要知道,这个动作坚持下来并不容易,非常锻炼大家的身体素质。而且这个动作要做标准并不容易,一定要注意身体和地面平行!屁股不能高起来,腰部也不能凹下去,不要让身体成S形。只有动作做标准了,才能起到作用。这是锻炼腹肌非常好的一组动作,男女都很适合。

单手俯卧撑

单手俯卧撑相信大家也一定不陌生,这个动作也是非常经典的。单手俯卧撑更训练人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全身的平衡感,所以需要大家有更大的毅力。一般单手俯卧撑是先开始其中一只手,而后再换一只手。两只手交替进行。

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可以说是深受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尤其是女性健身爱好者。因为该动作简单,而且又能有效锻炼腹部力量。但是要注意,虽然动作容易,但一定要会坚持下来。

窄距俯卧撑

窄距俯卧撑的做法其实与我们平常所做的俯卧撑方法基本相同,但是要求双手之间的间距比肩要窄一些就可以了。这种训练方式不论你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的地面上都可以完成。我们通常以五个为一组,每次只需做三组即可。当然,如果你想增加难度,也可以把双脚放在椅子上或者窗台位置较高的地方,这样的徒手健身锻炼效果会更加有效哦。

台阶运动

台阶运动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玩的跳台阶,简单来说就是找一个相对高的稳定物体,然后将你的一只脚踏上物体之上,生物体的脚用力是你的整个身体离开地面,迈上物体,使得左脚处于悬空状态,然后回到原来的姿势,换另外一只脚,做相同的动作。左右脚运动完才算一次,我们一般要求每20次一组,每次做三组。

锻炼最全的徒手健身动作2

窄距俯卧撑

与标准俯卧撑的做法基本相同,只是双手撑地时分开的距离比肩窄。在办公室地面上完成3组,每组巧次即可。如果觉得很容易完成,就把双脚放在椅子或是档案柜上。

台阶运动

站在一把椅子前面(椅子要足够稳定),右脚踏上椅面,右腿发力,让整个身体迈上椅子,但仍让左腿处于悬空状态,然后回到初始姿势,换左腿做同样的动作,1次完整的动作就完成了,总共做20次,完成3组即可。

蹲起跳

屈膝蹲伏在地面,双手撑地,双腿迅速向身后伸直,呈俯卧撑的上位姿势;将上述动作按相反顺序迅速完成,然后站起身来;尽可能往高跳跃。20次动作为1组,完成3组。如果时间过于繁忙,可只做前半程(无需跳跃)。

单腿贴胸

双手和双脚撑地,呈俯卧撑准备姿势,腹部绷紧,左腿向前抬起,尽快靠近胸部,然后缓慢地回到起始位置;换右腿做同样的动作,交替进行,做20次为1组,总共完成3组。

相扑滑冰

双脚分开站立,两脚分得稍微宽些,双脚脚趾向前。做深蹲动作,臀部尽量向地面靠近。后背稍微前倾,慢慢地将身体向右侧移动,两手撑地,右膝弯曲,左腿伸直,大腿、臀部和腹股沟依次充分伸展。保持这个姿势3秒钟不动,然后换个方向做同样的动作。两侧交替做10次相扑式滑冰动作,共做3组。

平板支撑

这个动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一种类似于俯卧撑的自重训练。在锻炼时呈俯卧姿势,可以有效的锻炼到核心肌群,是公认的锻炼核心肌群的好方法。

俄罗斯转体

躺在地板上,双脚交叉起来,背部保持平坦,膝盖微微弯曲。双脚扭在一起可以保持稳定性,下半身不动提升你的上身,创建与你的大腿一个虚构的V形。双臂完全伸展在你面前垂直于你的身体,双手紧握重物。

反向卷腹

可替平板支撑,仰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身侧,双脚抬起,大腿与地面垂直,在整套动作中,双腿的位置都不能比现在低,以下腹的力量将骨盆往上卷到髋部离地,这时的双腿应该跟地面呈四十五度角,维持这个高姿势一下子,慢慢回到起始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343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