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操,它是一种有氧操,有氧搏击操英文名为kickboxing,最早是由欧洲的搏击选手与职业健身操运 动员推出的,其具体形式是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功夫,甚至一些舞蹈动作混合在一起,并配合强劲的音乐,成为一类风格独特的健身操。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有氧搏击操的功能及基本动作,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有氧搏击操的功能
(一)增强肌肉的力量、弹性与身体的柔韧性
(二)消耗大量的能量
有氧搏击操采用的是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属于有氧耗脂运动,其主要能量来源于体内的糖和脂肪等能源物质。因此,有氧搏击操练习对于那些希望减少体内脂肪的锻炼者,无疑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运动。
(三)针对腰腹的特殊锻炼效果
有氧搏击操中的各种拳法与腿法,都要求腰腹发力,可以说腰腹练习始终贯穿于整个练习之中,大量的腰的转动与腹部的收缩,使锻炼者的腹部变得强健平坦,不再让多余的赘肉堆积在腰腹部。
(四)增强自信,调节情绪
通过有氧搏击操的练习,锻炼者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发展、身体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形体更接近理想,因此,会使锻炼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更具活力与自信。
一旦投入到有氧搏击操的练习,很快就会被它的激情与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和融化,因此会很快的释放你压抑的情绪与心情,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与改变,从而身心放松。
二、有氧搏击操的基本动作
1基本站姿
有氧搏击操的基本站姿来源于搏击项目的防卫姿势,一般分为正面站姿与侧面站姿两种,即防御姿势和格斗姿势。
(1)正面站姿(防御姿势):双腿平行,开立,稍屈双膝,收腹立
腰,双肩平行、下垂放松,双臂屈于胸前,小臂垂直于地面、两拳置于下颌部,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2)侧面站姿(格斗姿势):双腿前后分立、稍屈膝,后腿外侧45º,双腿内扣,身体侧向前方,重心在两腿之间,手臂姿势同正面站姿。
练习步骤:先进行站姿练习,帮助练习者学会控制自己身体的重心,逐步学会移动重心,熟练之后,可以配合各种步伐,及时转移重心,提高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
2基本拳法
搏击操的拳法主要参考了拳击的动作特点。正确的'握拳方法是四指并拢,向内卷握,拇指向内扣在其他手指的第二指节处。主要拳法有直拳、刺拳、摆拳、勾拳、格挡等几种。拳法一般由格斗站姿开始。
动作要领:出拳要协调用力。正确的用力顺序是以身体的轴心为发力点,传到双肩、髋部,带动出拳,动作要迅猛有力。
(1)直拳:直拳是有氧搏击操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拳法。出拳时蹬地一转腰一顺肩一抖臂一出拳,爆发用力,一气呵成。另一手臂垂肘,微上举,置于下颌侧面,成自护姿势。一般分为前手直拳和后手直拳。
(2)刺拳:出拳与直拳相似,是直拳派生出的一种快拳招数。动作轻快,出拳时手臂不完全伸直,顺弹性收拳,上体和髋部移动极小。分为前手刺拳和后手刺拳。
(3)摆拳:左脚蹬地,重心移向右脚,向左拧腰转体,同时右臂由下向上将肘部抬起,肘关节屈度大于90 º小于180 º,右臂由外沿小弧形向左摆至身体中心线位置。分为前手摆拳和后手摆拳。
(4)勾拳:勾拳是在屈臂状态下的一种拳法。出拳时充分利用转腰、扭胯、摆臂的合力,出拳时膝要内扣,脚掌撑地发力,另一手保持防护姿势。分为前手平勾拳、后手平勾拳、前手上勾拳和后手匕勾拳。
(5)翻背拳:翻背拳是以拳背为力点的一种快拳法,脚掌蹬地,上体稍转,以肘关节为轴,拳背领先,快速反臂鞭弹。
(6)锤拳:拳微外旋上举,由上向下呈半弧形斜下劈砸。
3基本肘法
有氧搏击的肘法是一种屈臂的练习形式,即以屈臂形成的肘尖为最后力点的招术。肘法的发力主要是利用腰身的拧转,双肩的摆动,特别是肩关节的发力,迅速短促地挥动肘关节,力在肘尖。
(1)抬肘:肘关节由下向上,从身体前上方抬起,拳心向下,肘尖受力。
(2)提肘:扭腰转体,肘关节由下向上沿直线上提,脚尖蹬地挺腰。
(3)砸肘:肘关节提起,由上向下沿斜方向砸压。
(4)沉肘:身体下沉,提肘,由上向下沿直线出肘。
4格挡
格挡动作主要来源于跆拳道运动,是面对攻击时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1)上格挡:手臂由下向上的防御,手臂离前额约一拳距离。
(2)下格挡:手臂由上向下防御,臂与身体约呈一线,手距大腿约20cm。
(3)内格挡:手臂由外向内防御,拳背朝前,拳心对着自己。
(4)外格挡:手臂由内向外格挡,停于肩侧,手同额高。
(5)十字上防:双手腕交叉由下向上防御,双手离前约一拳距离。
(6)十字下防:双手腕交叉由上向下防御,手置于小腹前10~15cm。
5基本腿法(也称脚法)
有氧搏击操的腿部动作主要参考了自由搏击运动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在腿法中,主力腿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主力腿应稍屈,使身体重心下移,保持必要的稳定性,同时身体随着动作要与腿相反方向倾斜,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基本腿法有蹬、踹、踢、扫等。
(1)正蹬:正蹬是由正面发腿的典型直线型脚法。一腿先屈膝上提,另一腿微屈膝支撑;屈膝上提腿以脚跟领先由屈到伸,快速发力,直线蹬击。动作时,上体略后仰,稍含胸,双手保持防护姿势。
(2)侧踹:侧踹是侧身直线的典型代表脚法。一腿先屈膝上 抬,小腿略外摆,膝盖向内收,支撑腿稍屈膝,提膝腿由屈到伸向侧踹击,力达脚跟或全脚掌,目视前方。可分为下段、中段、上段。
(3)后蹬:身体稍转,一腿屈膝回收,小腿平行于地面,转头回视;向正后方强力挺膝伸展蹬出,身体前俯,眼视正后方,双臂自然弯曲,维持身体平衡。
(4)横扫:腰髋部摆动,肩部拧转,集全力于一脚面或小腿胫骨,动作路线较长,高速拉弧形发出强大爆发力。
(5)弹踢:弹踢是一种快速的脚法。移重心至支撑腿,右腿屈膝抬平,大小腿折叠稍内旋,绷脚尖;以膝关节为轴,迅速屈伸弹动小腿,力达脚背或胫骨,眼视前方。
(6)腾空前踢(二踢脚):腾空类动作是有氧搏击操中较难的动作,是在腾空状态下实施的各种腿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技巧。
腾空前踢是腾空动作中最易掌握与最常用的脚法。左腿屈膝蹬地跳起,右腿在空中由屈到伸,绷脚面,向上弹踢,力达脚尖,眼视前方,两脚依次着地。
(7)腾空侧踹:腾空侧踹是身体腾空向侧面踢击的常用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单脚起跳也可以双脚起跳,主力腿猛地蹬地跃起,身体在空中向右拧转,右腿由屈到伸,直线方向踹出,力达全脚掌或脚跟,左腿屈膝收髋。动作完成后,两脚依次着地。
6基本膝法
膝法是指屈膝叠腿,以膝关节处为力点的方法。大腿有丰厚的肌肉群,有意识地收缩,大、小腿的弯曲突出处的力道将是惊人的,而且脚法的运动离不开膝关节的配合,因此,练习和掌握膝法是必不可少的。
(1)直膝顶:直膝顶是直接上抬膝的方法,前、后膝均可运用。左腿支撑,右腿迅速屈膝向上顶抬,力达膝尖,同时收腹,身体稍后仰,目视前方。
(2)横膝顶:横膝顶的基本运动路线呈弧形,难度较大,要求髋 部柔韧好,前后膝均可运用。右膝关节由外向内呈斜线迅速提吸。
(3)跪膝:跪膝是向下沉压的一种膝法,前后膝均可运用。上体左转90 º,左腿屈膝半蹲,同时右膝直下跪,力达膝尖,同侧手可配合下击。
;多数人就是跑跑步,游游泳,羽毛球,这是最多的。
男人甚少做瑜伽,舞蹈,
而我专门搞力量训练,不过更苦一些。
武林你怎么选择,其实都是为了要个好身材,而且要经常锻炼才有效果,这要付出代价的,就是流汗。
健身为主 推荐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1、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反馈性影响。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太极拳中清静用意“意守丹田”,乃为静功养身之术。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阻止病因病灶反馈信号机制的传递,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心静勿虑,意守丹田,是鼓动内气的基础;是产生毅力的条件。毅力是练拳的保证,锻炼持之以恒,就可以从内气到外形协调一致。使气沉于丹田,贯于尾闾,环流周身,从而使脏腑得充,周身得养,精力充沛,有利于病变和精神创伤的修复,有利于病体的恢复和精神的保养,出于它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
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作用,然而心脏则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毛细血管是微循环物质交换的场所。一个久练拳的人,每分钟心律在60次左右,这种由于久经锻炼而得来的心律减慢,延缓下心脏舒张期,使心肌得以充分休整,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输出最增加,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
持久锻炼,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使微循环功能加强,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减少肌酸的蓄积,减轮疲劳,益于疾病的恢复,特别是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症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下纳于肾是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肾纳气,则气沉丹田,肾不纳气则上浮胸中而喘。太极拳锻炼的呼吸方式要求深长匀柔,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张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氧及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增强。经过长期锻炼,可使呼吸频率减少,增强呼吸效果,具体的表现是在练拳时“汗流夹背不发喘”。他对防治慢性肺气肿有一定的作用,对防治各种慢性肺部病变均很适宜。
3、强健肌肉,改善骨的理化特性,畅通经络,有利于营卫气血的通行。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动”中。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运动都熔为一体。从脏腑组织到肌体组织;关节韧带、腱鞘肌群,都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之,肌肉丰满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的理化特性得以改善,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弯、抗脱臼能力。对老年人关节病 (关节僵硬,行走坐起不便,足膝萎软,屈伸无力、骨质增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太极拳运动,“主宰于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腰为肾之腑,又为带脉所绕之处。腰脊运动带动身形,行于手指,行于四梢,复归丹田。丹田乃小腹部位,任督脉冲乃一源三岐,出会阴,复灌诸经。长期锻炼;可使肾气旺盛,带脉充盈,阴阳调和,神清目明。
“尾闾中正”乃太极之要领,这是稳定自己重心,加强发劲的根本。人极拳中的“虚领顶劲”与“尾闾中正”上下相应“百会穴”与“长强穴”相互灌注,有利于督脉经气的畅通。百会、长强乃督脉之要穴,气通此穴后,便能升提中气、增强韧带及扩约肌功能。故对脱肛、痔疮、子宫下垂,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总上所述,“尾闾中正”、“虚领顶劲”有利于任脉、督脉经气的运行。任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 (手足三阴经脉),督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 (手足三阳经脉)。内联奇经诸脉,使之畅通。加之“气沉丹田,螺旋缠绕”,从内到外,从躯体到四肢末梢,得以特殊的运动,“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华陀传)。当然,要使其起到防病健身作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动作正确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刻苦锻炼,不管男女老幼,都可收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
功夫分为外功和内功,拳术分为刚拳(如洪拳、散打)和柔拳(如太极拳、咏春拳)。任何功夫都是从小练起为宜,特别是内功,年纪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威力也逐渐增强。外功和刚拳不适合年长的人练(从小练起的除外,因为身体已经习惯了那种负荷),因为那对骨骼、肌肉、筋键的要求太高,而年长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能开始下降,再练外功容易导致损伤,严重者会危害生命。柔拳则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练,特别是太极拳。太极拳分为健身类和竞技类,通常老年人在公园练的多为健身类,长期持久练习,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注意:不管练哪种拳或功夫,都要注意正确的练习方式,用科学的态度去练习,不要急于求成。武术是没有捷径的,要持之以恒地去练,才能强身键体。
你的肌肉如果是健美的 那么对格斗很有影响 健美肌肉属于耐力与绝对力量 失去了爆发力
如果想学格斗就停止大重量的健美训练 进行爆发力训练(这个转变过程会很慢,需要一些时间)
推荐跆拳道跟巴西战舞那位一看就是外行 极为不实用
真正实用的 拳击跟散打
建议学散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