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胤禩与胤禵都是雍正的对手,为何结局却不一样?

雍正王朝中,胤禩与胤禵都是雍正的对手,为何结局却不一样?,第1张

雍正王朝》中,在“九子夺嫡”的最后关头,胤禛、胤禩和胤禵成了主要的候选人,彼此各怀鬼胎。胤祥的横空出世,雍正才顺利上位。

然而,这场角逐并未结束,一直延续到了雍正生命的最后一年。雍正扳倒他所有的对手,做到了政由己出,才宣告夺嫡的落幕。在处理对手的问题上,雍正采取了区别对待,高规格地软禁胤禵,抄胤禩的家,还给他取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字——阿其那。

1、关系的亲疏远近与问题的性质决定了胤禵、胤禩的不同遭遇

胤禵在夺嫡的竞争中,虽然与雍正不是一条心,却没有对雍正构成实质性的危害。康熙去世时,胤禵是大将军王,手握几十万大军,粮草却被胤禛卡住,成不了气候;传位的当天晚上,胤禵人在西北,没有插手京城的争斗。

而胤禩就不一样了,他在京城树大根深,给雍正的登基制造了极大的障碍。从黄河发大水,到康熙去世,胤禩一直都在挖坑。即使大局已定,胤禩依旧不屈不挠地给雍正添堵,最后还联合关外的几个“污糟包”王爷,来一出“八王议政”的大戏,让雍正差点帝位不保。

胤禵在回京后,闹了几次,也就基本上偃旗息鼓了,每天守着皇陵,深居简出。远离朝堂的胤禵,对雍正已经不构成威胁。

在争斗中,对皇帝的威胁越大,下场会越悲惨。胤禩与雍正是敌我矛盾也是主要矛盾,心头大患;胤禵与雍正是内部矛盾,也是次要矛盾,小打小闹。

胤禵与雍正同是德妃所生,雍正再怎么狠,也要给自己的母亲留几分薄面。把胤禵搞得太惨了,既没兄弟情,让德妃伤心也称不上孝子。皇帝带头不孝顺,如何以孝治天下?

2、胤禩与雍正的政见分歧已经超越彼此的个人恩怨

雍正登基后,大力推行自己的“新政”。新政代表着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却得罪原有的既得利益集团。之前不交税、不纳粮的士绅要开始交税,不当差的官员需要当差,耗羡也没得吃了。官员的抵触,让新政寸步难行。

胤禩身为内阁大臣,非但不支持新政,反而退化为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动不动就搬出圣祖爷来压制雍正。

如果说夺嫡之争的时候,胤禩与胤禛结下的是个人恩怨,那现在已经演化为两条道路的选择问题。胤禩有个人的理想,还有一帮支持自己的保守派,并且有计划周详的行动纲领。一个有理论、有步骤、有目标的政敌,可不是纸老虎,是雍正新政实施最大的“拦路虎”。

雍正是一个性格刚毅的政治家,他是无论如何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新政”半途而废的,谁支持新政,他就提拔谁;谁对新政说三道四,他就堵住谁的嘴;谁反对新政,他就要拿下谁,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

八王议政事件中,十三爷为了夺回兵权,元气耗尽,见了先帝。十三爷是雍正最得力的住手,雍正把十三爷去世的这笔账算到了胤禩头上。雍正把新仇旧恨加到一块,够胤禩喝一壶了。

胤禵守着皇陵,反对新政参与得不深,八王议政又置身事外,还有一个萌妹子为他在雍正面前吹吹耳旁风,所以胤禵的结局比胤禩好。

讲清缘由实在特别复杂,清朝皇室背景深厚,云波诡谲,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这就导致了无法完全定义两个人的关系。在康熙末年,康熙皇帝对定下的二儿子的太子身份两立两废,众多皇子难免起了野心,为争夺皇位,各皇子互相站队对抗,雍正胤禛一人自成一党,而其亲兄弟胤祯和和廉亲王八阿哥成为一队,这两个派别成为争夺皇位最有雄厚力量的竞争者,打斗也十分激烈。

为何雍正和胤祯是同母所生,胤祯没有帮雍正?首先他们俩相差了巨大的十岁年龄差,而且两人和生母的关系有好有坏,亲情维系感不强。再加上胤禛生性淡薄,胤祯则才华横溢,两人的政见和志向都不同,所以关系一直都不怎么样。而到了康熙晚年,胤祯被封为大将军王,权利膨胀的他开始思索自己争取皇位,虽然表面他还是和八阿哥在一个阵营,但是其利用手中的军权,自成一dang,参与夺嫡之争。

在清朝康熙年间惨烈的夺嫡之争中,雍正帝最终登基坐上了皇帝,将胤祯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祯才恢复了自由。

历史上的雍正与十四阿哥胤禵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可两人之间的关系自幼便非常的冷淡,并且在康熙朝晚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战中,两人更是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相互厮杀多年,可谓是积怨已久,仇恨满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成为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成功登上了皇位,并也随即开始了对当年他的那些政敌兄弟们进行打压和报复,这其中首先“遭殃”的便是十四阿哥胤禵。

而雍正之所以率先拿自己的亲弟弟胤禵“开刀”,还是因为此时的胤禵已然成为了雍正最为危险的敌人和对手,只有扳倒了他,自己的皇位才能得以稳固。

十四阿哥胤禵,深得康熙的宠爱和器重。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胤禵,本名叫“胤祯”,与雍正的“胤禛”是同音不同字,所以在雍正登基后为了避讳,将其改名为“允禵”,这里还是按照通常的叫法称其为“胤禵”。

其实一直以来,胤禵都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来,康熙没有按照祖制将已经成婚的胤禵安排在宫外,反而让其继续留在皇宫之中,而纵观所有的康熙皇子,除了胤禵之外,也就只有大阿哥胤褆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足可见康熙对其的宠爱。

二来,就是康熙对于胤禵的成长非常关注,同时安排法海作为胤禵的老师。法海是康熙的亲大舅佟国纲之子,和康熙是表兄弟关系,也是当时满洲官员中出了名的青年才俊,能文能武,精明强干,并且康熙只安排法海带了两个“皇子学生”,即胤禵和十三阿哥胤祥,而这两人也都成为了康熙所有皇子中公认的文武双全,足可见康熙的知人善任,以及对于胤禵的关心与关爱。

除此之外,康熙还给了胤禵一个能够建功立业,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这便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时,康熙将胤禵封为“大将军王”,命其统领西北大军,以平定叛乱。

按照康熙皇帝的说法,胤禵的出征是代表他前往平叛,为此他还特地向蒙古王公们交代: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而十四阿哥胤禵也没有辜负康熙皇帝对他的信任,率兵成功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进而收复了整个青海和西藏地区,并使这一地区彻底划归到清朝的版图之内,胤禵本人也功成名就,在朝堂上享有了极高的威望。

“九子夺嫡”,最终演化成为了雍正与胤禵这对兄弟之间的直接对抗。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可这句话却难以用在雍正与胤禵这对同为德妃乌雅氏所生的康熙皇子身上。

造成兄弟二人从小关系不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两人虽是“一母所生”,但并非“一母所养”。

雍正和胤禵的生母是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

清宫惯例,皇子出生后或由官员抚养,或由其他妃嫔抚养,总之一言以蔽之,皇子诞下之后独不可付与生母抚育。这可能是为了杜绝后宫干政吧,所以有清一代,除了慈禧以外,大体上杜绝了后妃预事及外戚祸国的弊政。但是这种“防弊”之策也非一无瑕疵,由于缺乏接触和沟通,这极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亲生母子、兄弟间互生隔阂,彼此猜忌,感情不睦,关系漠然等如是尴尬的境况。

所以雍正和胤禵小时候不能算是一起长大的。从出生起即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即一等公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所抚养。雍正自幼就被康熙说成是“喜怒不定”,可见年幼时心绪不佳,心中承受不住方方面面带给他的重压,往往会突然而然的发作,有时甚或近乎歇斯底里了。想想也知道了,没多少孩子愿意和他一起玩的,胤禵也一样。所以两人从小没什么兄弟感情。

到了成年后,康熙废立了两次皇太子,雍正开始一直都是支持太子的,而胤禵却是支持一向和他交好的老八,雍正心理其实也是有想法的,但胤禵支持敌对方让雍正很不高兴,雍正在成年后性格上成熟了很多,隐忍而不发,不过在登基第二年起后,开始向各个兄弟清算。

而且皇帝也比较喜欢胤禵,在皇帝明确叱责老八后,朝野上下纷纷推测胤禵能继承大统,皇帝又封了胤禵为西北大元帅,大将军王,其实,雍正也是想谋求这个元帅。谁有有元帅之职立军功,更是为以后谁能当太子接康熙班的加分砝码,当时八王党保荐了胤禵,雍正在权衡利害后,不得不支持了老十四胤禵,也是无奈之举。

而两人的母后,在雍正与生母不和情况下,其母更是只关心小儿子,对雍正无所谓,其实就是偏心于小儿子。其母在政治是支持小儿子继承大统的,所谓雍正对母亲的私心,也是很伤心,同样是儿子,差别待遇,雍正心里更定也是不平衡的。

到雍正继承王位后,胤禵和其生母开始都是不承认雍正的正统之位的,拘以抗命,雍正此时正处在政治环境如此险恶的情况下,在那么多政敌对她自己亲生儿子虎视耽耽的情况下,兄弟和母亲都不帮他说话,还让在政敌抓话柄,雍正心里肯定是及其生气。

胤禛即位后即封隆科多(佟佳氏的弟弟)为舅舅,却反而把自己的嫡亲舅舅撂在一边,不以为意,这不等于向全世界宣布“我只承认佟佳氏这位养母是我唯一的母亲”了嘛,他的做法和《红楼梦》中的探春也实实如出一辙,显然在他的心底还是很不喜欢自己的亲娘,并且或多或少的将此公开化,(他的脾气性情本就是如此,很多时候都会他并不是如人们想象一般,将自己的感情遮遮掩掩,而是公开或半公开的一吐而快。)易位而处,若你是德妃眼见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此藐视自己恐怕也会气不打一处来吧。

以至与后来雍正每去母后处请安,都选在五更(凌晨三至五点),太后未起时,省得两人见面。他们名为母子,实则形同陌路,二人之间本就没什么话说,甚至大多数时候都是话不投机针锋相对的,但是为了避免背负不孝的罪名,雍正只能赶在母亲尚未起身的这个点儿前去“请安”,(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互不碰面才能免生尴尬。说句实话,这招真是够绝的了,不过从中也隐约的透露出雍正内心的无奈与辛酸。

而胤禵则在雍正即位后立刻被招了回来,胤禵在回来后大闹灵堂,使雍正十分恼火,斥责他气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为固山贝子。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胤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兄弟俩的不睦和冲突,使处于极度悲痛中的孝恭仁皇后病情加重,不久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晋封胤禵为郡王,但未赐封号,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致使胤禵“并无感恩之意,反有愤怒之色”。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的示意下,宗人府参劾胤禵在大将军任内,“违背圣祖仁皇帝训示,任意妄为,哭累兵丁,侵扰地方,军需帑银,徇情糜费,请将胤禵革退多罗郡王,降为镇国公”。雍正当即革去胤禵王爵,降授固山贝子。

雍正四年对胤禵再次实行镇压,革去胤禵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六月,诸王大臣罗列胤禵的十四条罪状,再次奏请即正典刑。雍正仍没有同意,只怕是落下杀亲生兄弟的罪名。

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罗贝勒,十三年(1748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不过,这时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后,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

以上大致叙述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小就很冷淡。

在康熙晚年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战争中,他们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相杀多年,可谓恩怨情仇由来已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雍正成为“九子夺权”的最后胜利者,成功登上皇位,并立即开始镇压和报复他的政敌和兄弟,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十四弟胤禵

雍正之所以率先带上自己的兄弟胤禵,是因为此时胤禵已经成为雍正最危险的敌人和对手。只有扳倒他,他的王位才能稳固。

5月14日,胤禵,赢得了康熙的青睐和尊重

首先这里要说明的是,真名“胤禛”的胤禵,是谐音,与雍正的“胤禛”不同,所以雍正登基后改名为“云禅”,按这里的俗名仍叫“胤禵”。

事实上,胤禵一直是康熙,皇帝最喜欢的王子,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康熙没有按照祖传的制度把已婚的胤禵安排在宫外,而是让他留在宫里。看着除了以外的所有诸侯,只有大哥尹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可见对他的宠爱。

其次,康熙非常重视胤禵,的成长,安排法海做胤禵的老师。

康熙大哥佟国纲,的儿子法海,是康熙,的堂弟,也是当时满洲官员中著名的才子。他很能干,也很称职。

而康熙只安排法海带了两个“太子学生”,即胤禵和石三阿哥胤祥,这两个人也成为康熙所有王子中公认的文武双全,可见康熙善于认识人,关心胤禵

此外,康熙还给了胤禵一个做出贡献和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是五十七年(1718年)部首领谭造反的时候。康熙任命胤禵为“将军之王”,并命令他率领西北军平息叛乱。

可以说历史上最激烈的皇权争夺就是清朝的九子夺嫡,而在九子夺嫡的后期,原本老十四胤禵和老八胤禩是一伙的,结果两人却起了内讧,这是为何呢?

老十四胤禵最初之所以会和老八胤禩成为一伙,就是为了得到康熙帝的好感。当时的康熙帝更看重兄弟之间的情谊以及做臣子的忠心,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利益熏心。所以老十四胤禵最初才会明目张胆的支持老八胤禩,因此才会在殿前跟老十三大打出手,为老八胤禩打抱不平。

后来因为西北打了败仗,所以出现了大将军王的空缺,然后老四胤禛在这其中耍了心眼,成功的将老十四胤禵和老八胤禩的同盟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因为在老四胤禛的举荐下,再加上老八胤禩并没有敲打住老十四胤禵,最终老十四胤禵获得了大将军王的职位。而老八胤禩在得知后也对老十四胤禵非常的不满,最终两人就不再是一伙了。

事实上老十四胤禵也想要登上皇位,在他获得康熙帝的喜欢后,又得到了大将军王的职位,认为自己能够成为皇位的继承人的几率很大,因此曾经一伙的老八胤禩就成为了竞争对手,而老八胤禩也看出来了,最终导致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最主要的是老十四胤禵也没有发现老四胤禛才是康熙帝心中继承人的人选,所以在老十四胤禵判断失误的情况下,最终才没有与老八胤禩齐心协力。

好名声来之不易,坏名声却易如反掌,做好事而得恶名者也为数不少,雍正就是其中之一。在《雍正王朝》中,雍正也因得不到理解而骂名滚滚。他的“新政”,有利大清江山社稷,有利天下黎民百姓,为何还会被骂呢?

1、雍正的行为,违背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

华夏文明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忠、孝、仁、义等价值观在古代根深蒂固。它不会因改朝换代而改变,更不会因某位帝王的高压而改变。包括帝王将相在内的任何人,只要违背儒家价值观,就会被时人所不齿。

冒犯者地位越高,名声越大,就越容易被主流人群所唾弃,曹操就是典型。清代皇室都是满人,而许多汉人又视其为蛮夷,这就容易滋生出添油加醋的“污点”,而雍正不仅冒犯儒家价值观,而且本人又是满人,因而,大量关于他的“黑历史”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儒家文化,很重视孝顺以及友善兄弟,雍正在这方面,起码在外人看来是有很大瑕疵的。他先是解除胤禵的兵权;接着跟胤禵吵架,气死太后;然后将胤禵罚去守灵。这还不算,连胤禵的萌妹子也要抢走。

再到后来,给自己的兄弟改名阿其那、塞思黑,这是对兄弟的侮辱,甚至连自己的亲儿子弘时也不放过。雍正的这些行为,知情人可以理解,外部更多不知情者就会以是他刻薄寡恩的问题。

2、雍正的“新政”对既得利益者不利,必然会出现反弹

康熙向以仁治天下,尤其到了晚年,过度仁义,导致吏治废弛,大小官员贪图各种公家“便宜”,欺压百姓不择手段,给后世之君留下一个泡沫无比巨大的盛世。

雍正继位后,要稳固江山,只能刷新吏治,响应地推出一揽子配套措施: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原来的读书人,不需要当差、纳粮,甚至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此权利,雍正此举,就触动了天下读书人的利益;

摊丁入亩:田少的或者没田的人不受影响,但田多的富人就有意见了。得到好处的没有话语权,失去好处的大户人家往往有文化和影响力,对雍正的抨击最厉害;

整顿旗务:旗人是满清的基本盘,享受各种特殊,不仅不用交税,而且可以不干活领空饷。雍正一整顿,原来躺着领钱的,突然要动手挣钱,而且收入没有保障,自然会将不满算到雍正头上。

此外,还有耗羡归公,也是一个虎口拔牙的措施。

这些措施,在推行时就遇到各种阻力,令既得利益者怨声载道,这当中就包括清流。清流派都是通过十年寒窗考取功名,这帮人干实事水平不高,当吹鼓手可谓一流。他们掌握着大清的主流舆论以及历史书写权,字里行间有意无意也会发泄对雍正的不满。

后来,雍正又处理了清流中的几个大佬,这就将自己完全置于舆论的对立面。

此外,雍正为了筹措西北的军费,查抄曹家、李家等名门望族,处理文字玉时又查抄一批书香门第,这些人的后人或亲朋故旧必会将账算到雍正头上,比如,被雍正查抄的查嗣庭,过了两百年,其后人金庸还对雍正有所黑化。

3、夺嫡之争的遗留问题

清朝的九龙夺嫡,并没有随着雍正的继位而终结,反而争斗更加厉害。失败者不甘心失败,就会到处使绊子、抹黑雍正,让雍正的名声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败坏。

先看胤禵,他是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却一直以为雍正抢了他的皇位,因而从来有没将雍正放在眼里,不仅工作上不配合,还暗地里制造不利言论。

再看胤禩、胤禟等人,他们是雍正夺嫡时最大的竞争力量,也是最不甘心失败的皇子。雍正继位后,每出一条措施,他们就会处心积虑地阳奉阴违。而且,他们手下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自然也会让雍正“恶名”远扬,连关外的铁帽子王也受到胤禩的挑唆而对雍正不满。

京城的伯伦楼,是八爷等人的舆论据点。只要朝中有雍正的风吹草动,经过田七、那大爷等八爷党门人的添油加醋,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坏事就能传千里。

胤禩被抄家时,还不忘“仁义”之心,将门人收拢。那些门人在得到恩惠时,只会对打击他们主子的雍正咬牙切齿,在被发配的途中,制造各种关于雍正的流言蜚语。

这些流言蜚语经过传播、发酵、变质、再传播,只会将雍正越抹越黑。传到曾静时,雍正已经成了臭名昭著的无道昏君。

后来,雍正为了自我证明,竟然出一了本《大义觉迷录》,让曾静到处宣传。这本书中写了大量关于雍正黑历史的批判,本来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事,他的自证反而让人觉得他此地无银三百两,他的大力宣传只会进一步败坏自己的名声。

秋媚说:雍正夺嫡、抄家、革职……得罪太多“有形”的对手,“新政”得罪太多“无形”的敌人。这些被得罪的人,不仅会口头骂雍正,还会用笔在白纸上抹黑雍正。

帝王家的所谓兄弟,本质上就是“友商”,即使台面上一团和气,没准背后就是刀枪剑棍。皇室的情义自古以来就是奢侈品,怨恨才是常态,原因无他:皇子不止一人,但金銮殿的位置只能坐一人。因此才会有“玄武门之变”、“九龙夺嫡”等事件。

雍正与胤禵的关系,是雍正兄弟关系中,最为特殊的一对。特殊之一,雍正与其他兄弟都是同父异母,只有胤禵是他同父同母的手足;特殊之二,胤禵在康熙晚年的突然崛起,让他与雍正变得水火难容。

1、同父同母不同路,兄弟之间竞争激烈

兄弟两虽都是乌雅氏所生,但两人却不是同一个人抚养。胤禛出生时,乌雅氏品级过低,还没有抚养皇子的资格。于是,康熙将胤禛交给后来的孝懿仁皇后抚养。

1688年,乌雅氏生下胤禵时,品级上已经是德妃,也具备抚养皇子的资格。因此,胤禵是由乌雅氏亲自带大。兄弟两从小就不在一起成长,长大后兄弟感情自然更淡薄,何况还是帝王家。

当父母的,一碗水端不平,很容易引发兄弟矛盾。胤禵是乌雅氏的幺儿,又是亲自带大,感情自然更深,胤禛心里恐怕总会有点不满。

康熙对胤禵,可谓圣眷优隆。在清朝,皇帝未成年的子女,可以住在紫禁城西北边的漱芳斋,结婚后就搬出去。但是,胤禵结婚后,康熙依旧留他在宫中居住,可见宠爱程度非同一般。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下令革去大阿哥的王爵,将其在上三旗所分的六名佐领全部分给胤禵。清制,皇子府上的佐领,不仅有数量限制,人员结构也等级分明:

亲王、郡王可得满洲佐领六名,蒙古、汉军佐领各三名;

贝勒、贝子可得满洲佐领三名,蒙古佐领一名,汉军佐领两名。

胤禵尚未分封,康熙就将大阿哥门下上三旗六名佐领划给他。太子刚刚被废,这种破格待遇让人浮想联翩。正是因为胤禵在康熙心目中地位很高,他的才干也很强,所以,胤禩集团对其极力笼络。

当然,胤禵也不是单方面被拉拢,自己也会有所求,他能将胤禩集团的力量为我所用,以此增加夺嫡筹码。从这个角度来看,胤禵与胤禛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兄弟不在一条船上。尤其是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似乎透露出康熙要传位胤禵的迹象,直接加剧了兄弟之间的竞争。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封胤禵为大将军王。胤禵出征时,不仅完全是代天子出征的气象,其礼仪也是超高规格。康熙亲临太和殿,授大将军印;胤禵骑马出天安门正门,诸王以及正二品文武官员在胤祉、胤禛的带领下齐集午门广场,继而又前往德胜门送行。面对如此高规格的场面,胤禟都忍不住感慨:“皇上对这次出征看得很重,早成大功,得立皇太子”。

胤禵出征后,青海和硕特部亲王罗卜藏丹津等人进京朝见,康熙接待他们时,特别强调: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即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康熙给予胤禵如此高的身份地位与权力,令胤禛一时都难以望其项背。以至大清许多人都认为,皇位属于胤禵。

2、两虎相争,雍正胜出,对胤禵严防死守

经过一番角逐,胤禛成了最终胜利者。胤禵失落的心态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满心欢喜地以为娶的是林黛玉,没想到揭开红盖头一看竟然成了薛宝钗。雍正继位后,迅速展开对胤禵的狙击,先安排年羹尧和延信接管军权,并命胤禵迅速回京。

胤禵有个短板,喜怒形于色,有什么不满都写在脸上。千里奔丧一到京,他就对雍正表达不满,先是在礼仪上做文章,接着又是大闹康熙灵堂,并与雍正对质,弄得雍正很难堪。

雍正已经成了皇帝,肯定容不下胤禵这位闹事的竞争对手。过了年,雍正就将胤禵软禁于景陵,并对他责斥一番。胤禵不服气,为这事又与雍正起纷争,后经胤禩劝说才作罢。但雍正的打击并未收手,没过多久,他就将软禁改为圈禁,派人对胤禵严加看管,并将胤禵故旧门人下狱发配。

胤禵失去兵权,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到了京城就如同进了雍正的虎穴。康熙去世才几个月,他的处境仿佛从天上跌落地狱。雍正元年五月,雍正再度升级对胤禵的打击,下令本该发放给他的禄米“永远停止”。这种节奏,分明就是康熙对待索额图了,想把胤禵饿死。

雍正对胤禵的打击,其他人不敢说,乌雅氏不会坐视不理。乌雅氏虽已经位居太后之尊,但想救胤禵也拿不出多少可行性办法。雍正断了胤禵的禄米没几天,乌雅氏也归天。太后归天,也标志着兄弟情义完全断绝。如果之前雍正顾及太后感受,那之后打击胤禵就能随心所欲。

3、胤禵的影响力,让雍正有所顾虑

胤禵当了几十年皇子,台前幕后的门人很多;胤禵府上的包衣奴才,数量也不会少。满清主仆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能够超越君臣关系,这些人足已对雍正形成威胁。

胤禵当大将军王的几年,为自己积累了巨大的声望,不管朝野还是蒙古,对其有很高的认可度。云贵总督何倬上奏折时,将允禵与雍正一起顶格抬写;蒙古亲王进京,时不时也对胤禵请安问好……胤禵这么大的影响力,是雍正绝不愿意看见的。雍正要除旧布新,一定会得罪不少人,到时万一这帮人都倒向胤禵,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同时,雍正打击胤禵,也是对八爷集团分而治之的一环,避免他们抱团取暖。

秋媚说:对雍正而言,支持他可算作一时之恩,与他竞争是一生之怨,反对他就是一世之仇。雍正与胤禵的恩怨,说到底是一场夺嫡之争,失败者面对胜利者清算很符合历史惯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214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