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宋朝: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得与失

纠结的宋朝: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得与失,第1张

宋朝是这两年的热门王朝,无论是《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市井风貌,还是《千里江山图》里的壮阔无边,都让人充满了向往。

那么,普通人如果想了解宋朝,但又没有耐心去啃《宋史》等古籍,应该选择哪本书呢?笔者推荐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张邦炜的《两宋王朝史》,本书以理性平和的格调、浓淡相宜的笔触、丰赡翔实的内容,铺展开两宋320年、18个皇帝波澜起伏之画卷。

宋朝最重要的两位皇帝,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兄弟。

赵匡胤是开国皇帝,他在担任后周重臣的父亲赵弘殷基础上,更进一步凭军功成为后周世宗柴荣的红人;弟弟赵光义则因娶了重臣符彦卿的女儿,成为柴荣的连襟,这也让赵家跟后周皇室的关系更近了;作者张邦炜认为,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柴荣才因“点检作天子”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解职后,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

但柴荣不知道的是,赵匡胤早就通过自己的亲朋故旧,掌控了很大的权力;柴荣英年早逝后,后周恭帝柴宗训和符太后孤儿寡母根本不是对手,赵匡胤借出征辽国的机会,在赵光义、赵普等人的支持下,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通过“杯酒释兵权”和“后苑罢节镇”等举措,赵匡胤将功高权重的将领们解除兵权,从而消除了王朝颠覆的隐患;内部稳定之后,赵匡胤采纳赵普等人的意见,“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先后征讨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势力,基本上完成了统一。

赵匡胤还对宰相的权力进行了削弱,同时防止外戚干政,初步建立了文治和武备的局面,但还是不失尚武之气。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赵匡胤突然驾崩,虽然他有两个成年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但皇位却是赵光义接的。

这段公案千年来众说纷纭,有“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等说法,莫衷一是;作者张邦炜认为,虽然赵光义在哥哥赵匡胤生前担任晋王、开封府尹,是皇位继承人的标准人选,但毕竟没有被明确,而且宋皇后当时让太监王继恩去找的是赵德芳,说明她心中的继承人是赵匡胤的儿子,但王继恩却去找了赵光义,赵光义抢先进宫,有了既成事实。“金匮之盟”是赵普一家之言,而且是很多年后才提出来,当事人都已经去世,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赵光义急着改年号,逼死两个侄子、弟弟赵廷美等潜在对手,都是非常不正常的表现。

不过,从赵光义称帝后的作为来看,他是最合适的赵匡胤接班人:先是逼迫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纳土归降,接着攻灭北汉,完成一统;但遗憾的是,在北伐辽国失败后,跟赵匡胤放弃西南一样,赵光义也放弃了幽云十六州,导致有宋一代很被动。

总体来说,《两宋王朝史》既具言而有征的史学底色,更有总揽全局的史家视野,在勾勒一代大势时兼顾生动的细节,在回放历朝大事时摹绘关键的人物,论史卓有识见,行文畅达雅健,融铸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在宋史入门中洵为深浅相宜而繁简得体的一流读物,非常值得赏读。

有人说赵普没有什么文化,书读得很少。是的,赵普只读《论语》,而且还是读了半部《论语》,可他却可以用半部《论语》,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可见赵普的运用能力之强。他深得宋太祖赵匡胤的信任,也得到宋太宗赵光义的厚待。那为什么宋太宗在赵普去世后,公开说他们之间有矛盾,究竟是什么矛盾呢?

公开有时就是不公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既然赵普去世啦,宋太宗赵光义想说赵普什么就是什么,别人又不可能找死人对证去。何况赵光义是皇帝,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历史上真实的宋太宗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人,大宋的开国之功也有他一份。他继承皇位,也引来不少议论,还有‘’斧声烛影‘’之说。

如果‘’金匮之盟‘’却有其事,我想赵光义没有必要制造‘’斧声烛影‘’的传说,他就是合法的继承人。有不少人说,史料上没有记载赵匡胤身体异样,当晚跟弟弟喝酒突然离世。赵光义因此有了嫌疑。不过我总觉得赵光义独自一人,去皇宫跟皇上哥哥喝酒,用斧子把哥哥砍死了,这不是三岁小孩的智商嘛。这种可能性太小了。赵匡胤也是一个武功了得的人,赵光义能轻易得手吗?绝对不可能。

赵普刚开始是赵匡胤的掌书记,这个职位相当于秘书或助理,总之是跟领导朝夕相处的人,因此也是领导最信任的人,也是知道领导所有秘密的人。赵普自然懂得赵匡胤的心思,他为赵匡胤设计了许多经典之作,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

赵普把赵匡胤推上皇位,自己也得到了实惠,被赵匡胤拜为宰相。赵普吸取了《论语》的精髓。所以他很低调,处事谨慎,为人忠厚。赵匡胤也没有把他当外人,就是同宗兄弟。连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都很信任赵普,作为小弟弟的赵光义自然也会对赵普敬畏三分。

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继位,赵普继续得到重用。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赵光义去世后,皇位应该传给弟弟赵廷美,可赵廷美一直受到宋太宗的打压,最后忧郁而死。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又相继去世。对于他们的死,后人都有疑问,说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斩草行动。

问题终于出来啦!我们可以肯定,赵普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如果赵光义皇位来路不正,赵普没有表示和反应,那也说不过去。在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赵普继续被宋太宗重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说明皇权交接是正常的。如果赵光义是弑兄篡位的话,他肯定会让知道秘密最多的赵普一起消失。

因此我觉得,宋太宗在赵普去世后,公开称他们之间有矛盾,这只是宋太宗在当时环境下的一次表演而已。他只是提醒大家,赵普什么都知道,他都可以被我重用,说明我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大家不信可以问赵普去。这种表态无非就是声东击西,转移视觉的把戏,大家千万不要被宋太宗迷惑啦。

       关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之争有很多个典故,比如说: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争议还有关于其继位的合法性的争议。

       首先,说一下烛影斧声这一个典故,这一个典故涉及到了宋太祖之死和宋太宗的即位,在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10月19日晚上,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召见弟弟,当时的晋王赵光义入宫宴饮,当晚,晋王赵光义夜宿宫中,在20号清晨,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宣布驾崩,在当月的21号,晋王赵光义即位,改名赵炅,史称宋太宗。

       因为在宋太祖赵匡胤召见弟弟晋王赵光义、并且当晚晋王赵光义是夜宿宫中的情况下,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在没有留下传位诏书的情况下,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到了自己的弟弟晋王赵光义那边,因此,也被后人加上一些艺术加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晚“烛影斧声”的冲突场景,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金匮之盟”这一个说法。这一个说法是昭宪太后杜氏命赵普起草盟约: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因为这份遗书藏在金匮之中,因此被称为“金匮之盟”。一般学术界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也有人赞同这一个盟约的存在,但是对于盟约的内容有较大的分歧。

       关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争议还有就是说他的皇位的合法性,主要讲述的是他皇位“得位的合法性”,如果不存在“金匮之盟”中规定了赵匡胤死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那么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应该就是属于“自立”,而不是在兄长手中接过的。

这悬案的背后其实关乎到的是关于皇位的争夺,因为在976年的时候当时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暴毙,而据说在赵匡胤去世的那天晚上赵光义曾在赵匡胤的寝殿里,而且有人看到在蜡烛的影子下赵光义起身离开了座位,甚至还有听到斧头落地的身影,而第二天就传出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所以因此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烛影斧声”,对于赵匡胤的死因可以说有各种说法,但其中要属赵光义的嫌疑最大了,因为在赵匡胤死后,当时赵光义还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步到皇宫里,甚至还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当时可以说是议论纷纷。

赵光义的位置可以说是来路不正,但是当时他为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还找出了证据,那就是他母亲杜太后在去世之前,曾经留下了懿旨,那就是让赵匡胤去世后把位置传给赵光义,而赵光义死后则是把位置传给赵光美,当时这份遗诏拿出来之后,可以说很多人都怀疑这份遗诏是伪造的,但是事已至此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只能去接受这个事实了,而且他在坐上皇位后,本来还答应善待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却没想其二人却因各种原因死去,可以说是疑点重重。

在赵光义上位的三年后,赵匡胤的第二个儿子赵得昭当时在皇宫里被赵光义训斥后,结果回去后居然就自杀了,可以说这点本身就疑点重重,因为不可能一个人在被骂一顿后就会想不开的,还有就是再之后的两年后,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赵德芳也死了,据说死因是病死的,死的时候才23岁,对于赵光义最有威胁的两个人死掉后,那么接下来就是他弟赵光美了,因为他所说的懿旨里他死后位置是要传给他弟赵光美的,结果却在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死后,传出了赵光美要造反的消息。

在赵光义当上皇帝后,赵光美为了避讳,所以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赵廷美,当时可以说他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对他哥赵光义本身的威胁是很大的,结果却没想在982年的时候,被人举报说他要造反,所以就被贬到了西京(今河南洛阳),结果到了西京后又被人举报说他与兵部尚书勾结,打算要造反,所以当时他又被贬到了房州(今湖北房县),之后就因为忧愤,所以最后吐血而死,死的时候才38岁,由此对于赵光义有威胁的人就都没有了,所以从这件奇案里其实牵涉到的还是皇位的争夺,而他们三人更多的则是牺牲品罢了。

赵光义杀赵匡胤的原因是想要篡位,因为如果赵匡胤驾崩,他的三个儿子都还非常小,只能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所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并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排除赵光义大义灭亲的可能。

在赵匡胤驾崩之后,他的三个儿子相继非正常死亡,也证实了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猜测,在这其中也有着非常多的疑点,比如赵匡胤是如何暴毙的,赵光义是采用什么方法将赵匡胤杀死的,这些还都仅仅是一些猜测,具体的谜底还未曾知晓。

赵光义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太宗朝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西北夏州党项政权间的战争频发。为了更好地控制与驾驭出征将帅,宋太宗开始实行“将从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攻守计划,或授以阵图以指挥前线将帅作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宋太宗朝“将从中御”政策施行效果并不尽理想。

赵光义对辽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两次北伐中,军粮需求量大、百姓不堪重负;幽州及其周边遭遇兵燹,军粮供给受限;军粮征调地域较广、转输难度大。军粮供应的困境限制了宋军的军事行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赵光义两次北伐的失败。

几次边陲防线的失利、后方起义的爆发遏制了北宋进一步开辟疆土,太宗的施政也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

赵匡义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郑州巩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当晚共宿宫中。二十日清晨,赵匡胤忽然驾崩。二十一日,晋王赵匡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扩展资料: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开封在古代被称为汴京、汴梁等,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这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就属作为北宋的都城汴京了。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因为北宋的北部与辽国相接壤,如果北方的敌人想要南下攻打都城开封,那么开封仅有一条黄河可作为天险来守,其他再无别的方法。

北宋如果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还好,那么燕云地区可作为屏障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是北宋一直都没有收复燕云地区,仅在宋徽宗时期才靠着不光彩的方法收回了一个幽州。在和平时期,开封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个很好的位置,但在战争时期,地势平坦,四通八达反而成了劣势,没有任何的山川、要塞当作依靠,开封就变得易攻难守了。所以,北宋一朝兴也开封,也开封。

其实对于北宋要迁都,早在开国皇帝赵匡胤时期就已经提出过这个想法,但最终却无奈作罢,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宋的迁都计划被取消了呢?

首先,来讲一下当时的迁都计划。赵匡胤一开始是想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这是因为赵匡胤出生在洛阳,那是他的老家,把都城搬到自己家乡,这种心情和愿望也是情理之中。更何况洛阳作为都城地势要比开封更好,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在唐朝就有“神都”之称,这个迁都的想法看起来很合理。但迁都的问题远比赵匡胤想象的复杂多了,因为这会牵扯到各方利益。当时有两位朝中大臣就站出来当面反对了皇帝赵匡胤要迁都的想法,这两个人就是李符和李怀忠。

李符反对的理由有八条:

“京邑凋敝, 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 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

大致意思就是洛阳配套设施不完善,经济条件不具备,粮食供应有问题,时间节点也不好,综上所述,迁都不可行。

李怀忠反对的理由有两条,主要是从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上来说:

“东京有汴渠之漕, 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 都下兵数十万, 咸仰给焉。陛下居此, 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 皆在大梁。根本安稳已久, 不可动摇。若遽迁都, 臣实未见其便。”

大致意思是开封地理位置好,四通八达,漕运完善,有利于全国物资的运送。如果迁都洛阳,士兵的粮草就是一大问题,而且政治军事中心都在开封,如果开封一动,国家就有可能出乱子。

但李符和李怀忠毕竟只是官员,他们并不能真正动摇皇帝赵匡胤的想法,真正让赵匡胤改变想法的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如果要迁都,最吃亏的应该就属赵光义了。他在开封经营了十几年,很多重要的资本和亲信都在此地,他可以说是开封城一手遮天的人物了。如果迁都,赵光义的势力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阻止哥哥迁都,他说出了“在德不在险”的名言,意思是说,国家的长治久安,要靠君王的德治,而不是依仗山河天险躲起来。这话一出,让赵匡胤无言以对,但赵光义给哥哥扣上“修德”的大帽子,其实并不合适。

因为北宋的潜在敌人辽国、西夏可不会在乎君王有没有“德”,都照样会侵略北宋。赵光义这话显然是混淆概念,将“天险”和“修德”放在了对立面,其实二者是可以兼得的。况且赵匡胤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君,做得还是很合格的。

赵光义的心思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他对哥哥的皇帝垂涎已久,但他真的有些多虑了。因为赵匡胤生前可能已经做好传位给弟弟的打算了,他称帝不久之后,就封了赵光义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在宋太祖一朝都未被封王。赵匡胤是在为弟弟铺路,而赵光义可能没有领悟到哥哥的用意。

迫于朝中各方压力,赵匡胤最终也没能迁都洛阳,北宋的都城也一直就留在了开封。赵匡胤后来无奈地说:“不过百年,宋朝就会耗尽国力”。后来,北宋的国运真的就如赵匡胤预言的那样,虽然经济发达,但因为要守护都城开封,北宋不断招募士兵,最多的时候军队数量达到一百二十万之多。这些士兵消耗了北宋朝廷大量的财政收入,就是因为开封没有天险可守护,只能依靠军队驻守,又不敢轻易裁军,如此一来,北宋的国力就真的被一点点消耗掉了。

当时北宋民间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我们熟悉的梁山宋江,在真实历史中,他们造反的目的,就是为了受招安,吃皇粮。可见,北宋士兵当兵的第一目的不是保家卫国,而是混口饭吃。军队数量庞大,士兵素质又差,还不断消耗国家财政,这尾大不掉的大宋军队,逐渐拖垮了整个宋朝,这才发现宋太祖才是有远见卓识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90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