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
Mental Health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称癔病。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大多发病突然,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患者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改变,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当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渊源及基本原理
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记载。hysteria右淮剩鹪从谝hystero樱醋庸5笔比衔静∮胱庸泄兀且恢指九烙械募膊。怯捎谛缘墓(C)度刺激或压抑所致。中世纪时,西欧宗教迷信盛行,当时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体或女妖。C莱波伊斯指出本病的发病机理在脑而不在子宫。沙可将本病的症状学进一步系统化,指出本病的症状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并强调遗传体质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让内对歇斯底里的症状作了心理学解释,认为患者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心理综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倚睦矸掷胗,将本病的感觉脱失、瘫痪或遗忘等症状解释为由于相应的精神功能从意识中分离出去的结果。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发表了《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压抑和潜意识的冲动等概念解释癔病的发病机理,并提出了转换性癔症的概念。也就是说,那些为超我所不允许的愿望受到压抑,而这种压抑并不完全成功,于是,那些愿望采取伪装的形式,通过易挥或转化而成为症状。症状的性质和发生部位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受压抑的愿望得到部分的满足,或缓和超我和被压抑愿望之间的情感矛盾。甘塞尔描述了甘塞尔综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样痴呆,并把它们和歇斯底里连在一起。巴甫洛夫学派从高级神经活动病理学观点出发解释本病的发病机理,巴甫洛夫把神经系统分为三个系统;皮质下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而歇斯底里患者第二信号系统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皮质下系统的活动相对地增强,第一信号系统的机能与具体形象的感知有关,皮质下部位与情绪活动有关,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质下系统机能增强,表现为患者情感强烈鲜明,又因第一信号系统处于脱抑制状态,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维突出,且具有生动、丰富的幻想。以上机理可解释歇斯底里患者的性格特点。歇斯底里患者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而皮质下出现脱抑制,所以在临床上可见情感爆发及痉挛发作现象。如果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向皮质以下部位扩散,可产生深度抑制状态,以至也欢,形成歇斯底里性木僵。大脑皮质容易产生诱导抑制现象,是歇斯底里意识范围缩小的病理基础。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质机能较弱,原来的兴奋灶也较弱,因此旧的兴奋灶容易被新的、当前的刺激所抑制,故当前只有新的刺激所产生的兴奋灶在活动,由此可解释歇斯底里患者为何易于接受暗示性。
二、病因
1 精神因素。诸如自尊心受到损伤,人格受到侮辱,或因家庭不和、婚姻不满、人际纠纷等难以解决的矛盾,所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忧虑或其他种种内心痛苦,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患者可在亲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强烈情感反应下直接发病。然而有184%的患者,发病的精神因素并不明显,则可能与患者在某种情境下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有关。
2.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性格的强烈性和多变性。患者的情感活跃、生动,但肤浅、幼稚。情感反应强烈,往往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情感反应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判断是非的标准往往从感情出发,对人对事也易感情用事。(2)高度的暗示性。患者很容易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态度等的影响,患者的暗示性取决于患者的情感倾向。如果患者对这件事或某个人的情感有倾向性,则易受暗示,如果缺乏情感联系,则难於接受暗示。(3)高度的自我显示性。即患者具有自我中心倾向。患者过分夸耀和显示自已,喜欢当众表现,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如夸耀自己聪明、能干、有才能、许多人倾慕她的才貌、人们如何夸奖她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4)丰富的幻想性。患者特别富于幻想,内容生动。在患者情感反应强烈的影响下,易于把现实和幻想互相混淆,而给人们造成患者在说谎的印象,甚至患者本人也难以分辨。
3.遗传因素。歇斯底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可能有一定关系。据福州地区报告,歇斯底里具有阳性家族史者为24%,永贝里报告歇斯底里患者的父亲、兄弟及儿子的发病率分别为17%,27%及46%,而其母亲、姐妹及女儿则分别为73,60%及69%,所有男性的患病率为24%,女性为64%。他认为,这一发现支持歇斯底里与遗传有关的论点。对于部分患者来说,遗传素质在发病中起的作用,似乎比精神因素更为重要。但歇斯底里是否肯定与遗传有关,尚需积累足够资料才能说明。
4.躯体因素。某些患者可因躯体因素,如发热、疼痛、不适等引起精神紧张和疑惧,为歇斯底里发生提供自我暗示的基础。另一方面,躯体疾病可以削弱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促使歇斯底里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1.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情感爆发。常在精神受到刺激后立即发病,情感反应强烈,具有尽情发泄的特点,一般历时不长,约数十分钟或1--2小时即可逐渐安静下来。(2)意识障碍。可表现为昏睡、木僵或懵懂状态。有的患者答非所问,每答必错,呈页沾粲表现者,称癔症性假性痴呆;有的患者能针对问题回答,但答案近似却不正确,称甘塞尔综合征;有的患者言语、表情幼稚如儿童,称童样痴呆。(3)精神状态,类似重性精神病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意识障碍不明显,可有短暂的幻觉或妄想观念,整个病程历时短暂,常在3--5天内安静下来。此外,还有阶段性遗忘、神游、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附体体验等。
2.运动障碍。可表现为痉挛发作、瘫痪、站立不能、步行不能、抽搐、舞蹈样动作或失音等。
3.感觉障碍。可突然失明,呈现弱视、管状视野或单眼复视;也可突然耳聋,出现躯体感觉缺失或感觉过敏区;或有咽部梗阻感,称为癔症球。
4.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神经性呕吐、呃逆、腹痛、尿频、尿急、假孕等症状。
四、诊断参考依据与治疗
可以概括为:(1)明显的精神因素及由此引起的强烈情感体验;(2)症状的产生和消失与暗示、自我暗示密切联系;(3)症状多样,在情感爆发和其他精神发作时,可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躯体功能障碍时,检查未见与临床症状相应的体症;(4)病前的性格特点,或有类似发作的既往历史可作参考。
本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可适当配合药物和物理治疗。医生和患者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并对疾病的治愈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对有躯体症状的患者,除选用药物或物理治疗外,配合语言暗示。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极度兴奋者,可肌肉注射,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可用抗焦虑药物。此外针炙、中药、直流电或感应电治疗,均可配合应用。
五、病程与预后
本病多系急性发作,病程可因临床征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病情是否再发,除与个体素质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外,还决定于病后是否获得及时的正确处理。不当的处理或不良暗示的影响,尤其是医务人员的不当语言,对病症轻率发表错误意见,常可增加疾病的顽固性,促使病程延长。正确处理,包括及时进行暗示治疗,可以较快地使症状消除。病情缓解后,应向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和对待病因,并自觉进行性格改造,以防止再发。预后一般良好,但若病因未除,处理不及时,治疗不当,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则预后不良。
所以,歇斯底里 是一种病态。说某人歇斯底里 就是说发神经似的。
参考资料:
孩子得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如何帮助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首次发作的典型年龄介于15岁与19岁之间,属于心境障碍的一个类型,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这类患者情绪波动往往过于剧烈甚至极端。患者常常没有缘由地喜至“波峰”,他们兴奋、躁狂、话多、易怒,然后又沮丧到“波谷”,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并且这种情绪不会因外界环境刺激而改变,一段时间之后又间隔性地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这种过山车式情绪,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学习和生活,让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2、有些患者则态度傲慢,颐指气使,常以领导长辈或者权威自居,动则教训呵斥别人。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逼迫孩子,比如孩子到最后还是不听自己的,很多妈妈们会给孩子下跪,会打自己的嘴巴,逼迫孩子必须听自己的。
2、在婴幼年期可能出现分离焦虑,或者在他童年期青少年期,出现不良的生活事件,都可以导致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生。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患者和疾病通常要终生共处,终身服药,不管在哪个阶段停药,都面临复发的危险。
2、自伤或伤人。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抑郁严重,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看不到希望,这种悲观的情绪就会导致病人出现自伤的想法,通过自残来缓解内心的焦躁不安。这种情况严重时,患者还会产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学会面对显示,改变人格结构,能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2、耐心倾听,引导他将自己的烦恼诉说给信赖的亲人或者同学朋友。
3、不要放弃他们。时常提议一起去做点什么,如果在最后一秒他们不去了也要理解。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关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知识
关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知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出现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现在我将分享关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知识,希望给到各位家长帮助。
关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知识1儿童双相情感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不只是儿童,成人的病因也并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家长有抑郁或者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史,儿童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较大;
2、环境因素: 儿童从小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成长,或者遇到应激性事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都有可能引起情绪变化;
3、生化因素、神经递质的变化,但是病因并不是特别清楚。 所以当出现情绪变化的问题,更多的是针对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主要是使用心境稳定剂进行干预,配合合理的`心理治疗,效果较好。
关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知识2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以剧烈的情绪变化为特征。它发生在1到3%的青年人中,这在青少年中比在年幼的儿童中更为普遍。双相情感障碍过去被称为“躁狂抑郁症”,它描述了人们经历的两种极端情绪状态。在躁狂发作期间,孩子可能异常活跃、精力充沛或易怒。在抑郁发作期间,他们可能特别低落,悲伤或疲倦。
儿童双相障碍的症状
主要的特点是情绪发作,反映了孩子的正常行为和其他孩子的行为的重大变化。
孩子们可以有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有躁狂症和抑郁症的特点。这些插曲通常持续几天,情绪的紊乱大部分时间都存在。
躁狂发作的儿童可能:
少睡不累
说话很快,同时谈论很多不同的事情。
容易分心
显得异乎寻常的快乐
谈论性或展示性行为
参与那些对他们来说不正常的冒险行为。
大发脾气
抑郁发作的儿童可能:
流泪,悲伤,绝望
对他们通常喜欢的活动不感兴趣
食欲或睡眠增加或减少
抱怨胃痛和头痛
难以集中或显得烦躁不安
思考死亡和自杀
儿童双相情感障碍常伴有以下情况:
焦虑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品行障碍
滥用药物,特别是青少年
双相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前还不清楚引起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的确切原因是什么,然而,许多因素可能会增加孩子患这种疾病的风险:
遗传: 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可能是最大的单一风险。如果你或另一个家庭成员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你的孩子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神经原因: 大脑结构或功能的差异会使孩子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危险。
环境: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处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危险中,那么环境中的压力源会增加他们的风险。
不良儿童事件:多个不良儿童事件增加风险。不良的童年事件可能包括家庭分离、虐待或父母监禁。
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应该包括药物治疗和谈话治疗。
药物治疗
有很多不同的处方药可以帮助治疗症状,儿童应尽量服用最低剂量和最少数量的药物来治疗症状。在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前,孩子可能需要尝试一些药物和剂量。重要的是让医生知道副作用,不要突然停药。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可能是危险的。
谈话疗法
有许多谈话疗法可供选择,经常与药物结合使用。治疗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可以帮助父母和照顾者了解孩子正在经历什么,并有助于整个家庭。
1、性单恋是缺爱心理导致的一类症状,童年不安全依恋模式会延伸到成年时期,尤其是回避型依恋模式。
2、享受幻想,可以自由中断亲密关系,不想感恩对方,耽于别人对自己远远的崇拜,并且不知如何回应,一般是回避。
3、恐惧或者厌恶现实中真实持久接触的亲密关系。
4、对真实的亲密关系有羞耻心,对分离有恐惧,对于性和爱有一定程度误解。
5、怀疑自己一无是处,自我否定,不敢暴露自己。
扩展资料
有单性恋性向的人会对他人产生情感与性吸引,同时也会渴望浪漫的恋爱关系,但不会真正地在现实中发展。这一类人不需要来自他人的爱慕情感,或不想和爱慕的人发展成恋爱关系。甚至一些单性恋者会因为感受到对象对自己的好感而停止喜欢对方,甚至厌恶对方。
相关名词:
暗恋:
暗恋现象出现于广泛的年龄层,不论是青年、少年、中年还是老年,可当中以青少年出现情况较多。暗恋的现象在男性与女性身上出现的机率相等。因为在青少年群中,暗恋出现的情况较多,所以在流行文化中,有不少以暗恋为题材的作品。
从字面理解,“双面人”是有两面性或两副面孔的人,实际是说有两种相悖的个性特征的人。双面人有不好(病理性)的双面人,也有无所谓好坏的双面人。
需要治疗的双面人,是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类人。主要有三种类型:双相情感障碍、边缘人格、分离性障碍。如你朋友家里的某人,他可能疑似双相情感精神障碍,或边缘性人格等问题。当然,这需要心理医生对当事者的详情了解之后才能确诊。而得到有效诊治的前提,是要有准确的诊断。
在此,有必要对这三种像双面人的精神现象作一个简介。
所谓双相情感精神障碍 ,是既有活力降低、思维迟缓、懒散、自闭等抑郁发作,又有思维奔逸、活力亢奋等躁狂发作的一类病,两种情况以不等的间隔时间循环发生。其疾病的成因较复杂,有生物、心理、社会适应等因素;精神动力学解释有:基本需求受挫,特别是由于母亲的缘故口欲冲动未得到满足,口欲与攻击欲受到抑制,以及共生性依赖。
边缘人格障碍,包括边缘人格、偏执人格、分裂性人格、自恋人格。 它们在发病机制和某些表现有差异,但早期障碍是相同,即都有着早期(婴幼儿时期)缺损性的亲子关系,有过极不安全的恐惧体验,以及总体表现是一样:自我形象不连续一致,且相互矛盾,情绪变化无常,对人好时好得过分,不好时恨不得杀了你(如“不跟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非常害怕孤独和被抛弃,反复的人际关系破裂等。
分离性障碍。 分离,指某一观念脱离全体而独立。分离是一种较难描述的过程,那些本来属于整体的,现在相互分开了,一个精神活动的共同体解散了(但,这与精神分裂症的“分裂”无关)。国际精神医学(ICD10:F4481)有“人格分离”之诊断,就是分离性障碍的一种极端形式:一个人看上去具有两种或多种完全不同的人格结构,它们之间可相互转换,其中一种人格对另一种无所知。这种极端情况比较少见,有些现象跟装病很相似。常见的分离体验有:白日梦,催眠状态,走神,超常状态,疲劳状态下的人格解体,沉迷在影视、书、游戏等,现实生活中可见到这种对照鲜明的双重生活:白天为绅士,夜晚为罪犯,如电视剧《沉默的证人》里的程律师;白天为男人,夜晚为女人(排除生理的双性人);一方面是敦厚善良的老实人,另一方面是有破坏性的攻击者。分离障碍的严重情况或病理状态是:出现遗忘症,或身份转换,人格解体等。其病理机制是心理耗竭。精神动力学认为,表现这种不一致的情感追求同“超我”的要求有关。
以上几种精神现象,严格说是人格结构性问题(同一性障碍),其根源在早期障碍,即在心理发育过程中需要关爱、正性认同、必要的挫折体验,以形成稳定而自信的价值观及性格特征的童年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使他没有充分获得,而是处在糟糕的关系环境与教育环境(包括过度溺爱),其内心经历过不断地,或深刻的紧张、畏惧、无助无力、被否定、被抛弃等情感体验。这类童年经验可以在以后相应的经历中敏感化,并形成一种或焦虑,或抑郁,或偏执的人格素质。当躁郁、偏执或妄想到达了身份认同紊乱(通俗讲,缺乏自我认识),严重影响到人际关系,就是需要治疗的程度。
•现在有很多朋友介绍自己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双重性格,这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应该说,他们大多属于前面所讲到的“双面人”中的正常者,无所谓好坏。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可能纯粹单纯,都是双重或多重性的,所谓每个人除有他的主人格,还有许多子人格。双重人格的双面人,只要他的社会功能良好、为人处世好,他自己生活得开心、也能带给别人开心,那就是很健康的人格。
但有些双重性格的人,充其量是亚健康状态,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某种关系搞成僵局,把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例如电视剧《双面胶》里的亚平,在传统固执的母亲面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时尚独立自我的妻子面前是另一个乖顺的丈夫。看起来,是婆媳冲突导致了亚平的情绪失控和疯狂,他很可怜,令人同情。但这类人也着实有可恨之处:懦弱与自私。作为家庭中的男人,他本可以在两种文化与生活中起到桥梁作用,帮助母亲与妻子迥异的生活方式并存。但他却以暧昧、矛盾、无助、痛苦样的弱者姿态而激怒双方,扩大了婆媳间的敌意与愤怒。分析起来,如果亚平从小自我分化更好一些,有明确的自我边界,有成熟的心理能力,那么在冲突的关系里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以化解婆媳矛盾。可因为他矛盾的个性和冲突的价值观,使他做不了决定,也不想承担什么责任,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女人面前,他看似公正,实则是更恶劣的两面性的人。这种双面人,常常是无意识地制造出许多人际关系问题。
•遇到你朋友这样的情况,家人该怎样应对,自己该如何调整?
1,家人要意识到,孩子(或对像)这种现象是个性心理的问题,需要及时劝导他(她)去看心理医生,通过心理诊断以确定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还是两者结合治疗。
2,家人有策略地对应。无论是家庭还是婚姻关系里,与边缘人格的人相处,你若没有耐性、弹性,没有包容、接纳,也会把你弄得很边缘——紧张难受,神经过敏。这犹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被感染被同化。
当然,是否被同化,并不取决墨者而取决于近墨者。家有这样的“墨者”,家庭成员须有艺术地与他相处,这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能给予他理解和包容以外,最重要的策略是:不跟当事者正面交锋,如对峙、指责、教导等,对他投射来的坏情绪(坏东西)不接招!使其他的投射(幼稚行为)无效。不接招的艺术有多种,但原则只一个,就是温柔坚定地拒绝他投来的东西。家人可自由发挥,凡能拒绝到位的方法,都可视为艺术。因为只有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到位,当事者在矛盾冲突下的双面性——投射性认同的防御才会有扭转。
3,接受心理治疗。没有接受个性分析的心理治疗,当事者难有自我调整,也谈不上如何调整。因他的问题本身就是控制不了,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失控的情绪。典型的边缘或分裂性人格,必须是药物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是控制躁郁的情绪,而心理治疗是“聚焦于身份认同紊乱和原始防御机制的解决、整合”,其目标是,使当事者逐渐有正常的身份认同,使他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能逐渐整协调一致,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交。
4,自己应该怎么调整?当事者可以够掌握一些自我调整技术:
情绪管理。不回避:当感觉情绪来了,先感受再发泄,感受时觉察情绪来于何处,然后能真实表达不满情绪,不否认有不满。不发作:感觉焦虑或愤怒时,告诫自己“尽情感觉,暂停发作”,允许自己忍受幻想,通过对需要的延迟满足来训练自己对躁郁情绪的忍耐力。不畏惧抑郁或愤怒:寻找、选择不带伤害性的方式宣泄情绪。学会问自己:我的躁郁是否是用来保护自己不受伤的一种强迫方式?躁郁来自于我哪些需要和愿望未能满足,是需要被关心还是被接纳认同?我需要用什么方式以获得爱和快乐,躁郁才会消失?
自信心训练。学习正性表述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如对习惯性的“我不行,我害怕…我不想…万一怎样”等负性思维与表达,改变为“我可以…我能够…我需要…我希望…”等肯定性思维与表达;感受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够坦诚拒绝别人,也承受来自别人的拒绝;不断提醒自己,在意识到憎恨的时候学会包容或忍受;请求亲人协助,以督促自己“需要改变的方面”做到言行一致,多肯定自我。
确立生活目标,学习承受孤独。双面性的人,看似只爱自己,其实是既不爱自己也不能一致地爱别人。因他内心最怕孤独和分离,常采取讨好或攻击性的(投射认同)方式与人相处。
因此,有意识要求自己——学会自主自足,多 别人的事情,通过建立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以增强自我感。体现心理能力的成长,是逐渐感到自己是独立、独特的个体,是可以和别人分离的,同时不用迎合或攻击他人,相信别人也是理解和爱你的。
5,重视早期教育。从需要治疗的双面人身上,我们知道了劣根在早期环境,故是否成为病态的双面人,非当事人可以抉择。因此,若“努力不做双面人”,根本上是从源头——早期教育做起。太多的心理疾患,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他们都有深层的童年创伤记忆;太多的人格障碍的个案,也无一例外地呈现,他们都有令人寒心的早期病理性(关系)环境。他们的疾苦无疑在向人们呼吁:你准备做父母前,先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是健康的吗?你能给待出生的生命提供健康的关系环境和教育环境吗?
所有的抚养者都应学习和理解,什么是病理性的亲子关系,什么是良好的早教。凡准备做父母者,必须懂得,孩子在婴幼儿时被寄养,或由隔代父母抚养,或虽由父母养育,但缺损母乳和缺乏肌肤接触,或从未体验过温柔之情,或过多体验到冷漠冷酷,或过分被溺爱等等,都叫缺损性关系。这样一种关系下,孩子的心理结构会住入许多“畏惧,自卑,无助,无能”的坏我。成人后那些内在的坏我,让人感觉极其孤立无援,难与人建立友好与和谐的关系。所谓边缘性人的心是彼此孤立的自我。也惟有早期病理性环境,才会导致一个人冲突的两面个性。这从反面告诫人们,尤其是做父母的人,若要生出并培养出健康的新人,必须在孩子生命的早期,能提供给绝对安全的环境,这一环境包括:恩爱和谐的夫妻关系,夫妻相对健康的个性和心理,双方都能给与孩子成长所需的要素等。
ICD-10将精神和行为障碍分为如下十一1类:1器质性精神障碍2使用精神活动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型障碍,4心境障碍,5神经症性、应急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障碍,6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7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9心理发育障碍,10通常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11未特指的精神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此类精神障碍的最重要的临床症状是精神病性的,需要心理咨询师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并及时转诊。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发作,其自制力基本丧失。
2妄想型障碍,又称偏执型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的妄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妄想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荒谬。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病程发展缓慢,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共同特点主要有:一是在两周内急性起病,二是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三是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四是在2~3个月内完全恢复。
二,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旧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为主的一种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大都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病常常与应激事件或处境有关。
1躁狂发作
特点: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发作形式:①轻型躁狂,②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③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④复发性躁狂症。
2抑郁发作
特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发作形式:①轻型抑郁症,②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③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④复发性抑郁症。
3双向障碍
主要表现: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4持续性心境障碍
特点: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性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主要形式:①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②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
三,神经症
1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2特点:①意识的心理冲突,②精神痛苦,喜欢诉苦是神经症患者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之一③持久性④神经症妨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⑤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3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①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②是他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个特点:
①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②是它不太明显的道德色彩。
[]神经症的评定方法:
①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分1
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2
一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②精神痛苦程度
轻度者可以自己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自己摆脱不了,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四。应激相关障碍
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在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主要表现: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到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2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患者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从创伤到发病间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病程呈波动性,多数可恢复,少数可转为慢性,超过数年,最后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表现
①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
②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③在麻木感和精神情绪时段的持续背景下发生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貌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易联想起创伤经历的活动和情境,
④常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失眠
⑤焦虑和抑郁与上述表现相伴随,可有自杀观念。
3适应障碍。
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患者表现:
①抑郁心境、焦虑、烦恼,或这些情绪的混合②无力应付的感觉,无从计划或难以维持现状,③一定程度的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受损,④可伴随品行障碍,尤其是青少年。
五,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遗憾,周围。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有
①偏执型人格障碍,猜疑和固执己见
②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③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④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阵发性情绪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点。
⑤表演性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⑥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要求过分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点,。
⑦焦虑型人格障碍,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的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⑧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六,心理生理障碍
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为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1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七,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分如下三类
1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2转换型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①运动障碍,包括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振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②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与管视,抑症性失聪等。
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
问题106根据《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的献血制度描述正确的是(单选)
A强制
B有偿
C无偿
D自愿
E义务
参考答案:
C
根据《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问题107护患关系结束期的工作重点是(单选)
A护患之间相互认识,彼此建立信任关系
B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C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满足患者的需要,以获得患者的信任
D与患者共同评价护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对策
E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
参考答案:
D
护患关系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开始期、工作期、结束期。结柬期是患者疾病好转或基本恢复,达到预期目的,可以出院。
问题108一家消毒液公司的促销员希望某护士提供一些患者的****,以便将促销的消毒液送给这些患者,此时该护士应当(单选)
A让该促销员自己去病房询问患者的****
B为其提供一些患者的通信地址,但拒绝提供电话号码
C拒绝为该职员提供任何患者的相关信息
D让该职员去找护士长索要患者的****
E为其提供一些患者的电话号码,但拒绝提供通信地址
参考答案:
C
护士要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私自将患者的隐私透露出去。
问题109为防止中草药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煎药用具禁忌使用(单选)
A砂锅
B铁锅
C搪瓷锅
D不锈钢锅
E玻璃烧杯
参考答案:
B
煎药器具以砂锅、搪瓷皿为好,忌用铁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问题110患者,女,58岁。因皮肤过敏遵医嘱给予IO%葡萄糖酸钙lOml+1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在静脉注射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无疼痛,推注阻力大,抽之无回血,可能的原因是(单选)
A针头阻塞
B针头刺入过浅,未刺入静脉
C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D针头斜面一半在管腔外
E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透对侧静脉壁
参考答案:
A
注射过程中抽之无回血,说明针头不在血管内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针头阻注射过程中抽之无回血,说明针头不在血管内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针头阻问题
111护士小王准备给患者进行手术前的饮食指导,在交谈开始时,小王的沟通行为中不恰当的是(单选)
A“13床,你明天手术,我给你说一下注意事项”
B请患者的家属一起参与交谈
C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D关闭病房的电视和自己的手机
E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
参考答案:
A
护士在和患者交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称呼方式,不能直呼患者床号。
问题112集体托幼机构防病制度的内容不包括(单选)
A定期体检
B晨检和晚间检查制度
C传染病隔离制度
D安全制度
E定期预防接种
参考答案:
E
预防接种为社区卫生部门的职责。
问题113为某患者行直肠指检时扪到条索状,伴有轻压痛,挤压时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应考虑(单选)
A内痔
B肛瘘
C外痔
D直肠息肉
E直肠癌
参考答案:
B
为肛瘘患者行检查时可见肛门皮肤有乳头状突起的外口,挤压外口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排出。直肠指诊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少数可触及较硬的索条状瘘管。
问题114患者张某,男,50岁,患失眠症数年。关于其治疗与护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A长期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
B首选半衰期较长的镇静催眠类药物
C白天患者尽量卧床休息
D睡前进行体育锻炼
E不必要的操作等患者醒后再操作
参考答案:
E
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失眠症时,原则是按需间断使用,避免长期用药,首选代谢半衰期较短的药物;除必须卧床患者外,日间督促患者起床活动,提供娱乐活的机会,促进患者的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入睡前避免过度兴奋,如看惊险刺激的文学作动品、过度运动与游戏等。护理人员要做到四轻,在可能的情况下等患者醒后再进行操作。
问题115患者张某,患咽炎,医嘱为青霉素20万U qid,正确的执行时间是(单选)
A上、下午各1次
B每日早、中、晚各1次
C每日4次
D每4h1次
E每6hl次
参考答案:
C
“qid”的中文意译是“每日4次”。
问题116患者女性,54岁,与丈夫吵架后,突然失去对往事的全部记忆,对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社会活动。该患者的症状是(单选)
A思维障碍
B情感障碍
C分离性遗忘
D分离性恍惚状态
E分离性身份障碍
参考答案:
E
分离性身份障碍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明显不同的人格,各有其记忆、爱好和行为方式,完全独立,交替出现,互无联系。
问题117患者男性,72岁,术后3天未排气。遵医嘱行肛管排气。下列操作不妥的是(单选)
A协助患者仰卧或侧卧位
B肛管插入直肠17cm
C将橡胶管末端插入水瓶中
D按结肠解剖位置做离心按摩
E保留肛管1h
参考答案:
E
进行肛管排气时,保留肛管一般不超过20min,长时间留置肛管会减少括约肌的反应,甚至导致肛门括约肌永久性松弛。
问题118李女士,患泌尿系统感染,遵医嘱行一次性导尿术,留取无菌尿标本,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单选)
A铺好孔巾后,戴无菌手套
B用聚维酮碘棉球润滑尿管前端
C尿管误入阴道,立即拔出用原管重插
D用物污染后立即用酒精棉球擦拭
E留取中段尿液5ml进行细菌培养
参考答案:
E
为女性患者行一次性导尿时,应先戴无菌手套,再铺孔巾;应该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棉球润滑尿管前端,聚维酮碘棉球用于消毒;尿管误人阴道后尿管已经污染,应更换尿管后再插入,不能用原管重插;用物污染后应重新更换。
问题119A县张某系艾滋病患者,在B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期间,擅自逃出医院回到A县,脱离隔离治疗。为防止艾滋病传播,可以协助传染病医院追回张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单选)
A卫生行政部门
B疾病控制中心
C民政部门
D司法部门
E公安部门
参考答案:
E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120 ~121题公用题干)社区护士小王在为一位皮肤感染的患者输液时,耐心、详细地介绍所用药物的功能和副作用,该患者很感动,于是告诉护士自己患有艾滋病。而几天后,该患者发所在社区的邻居也知道了自己患有艾滋病,现自己并为此受到邻居的排斥,导致该患者非常痛苦。
问题120护士小王详细向患者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功能和副作用的行为,是在维护患者的(单选)
A知情权
B隐私权
C健康权
D名誉权
E生存权
参考答案:
A
此题考核的是基本知识点。
杀人后失忆的精神病叫健忘症,健忘症可导致多种表现如遗忘、睡眠障碍、情感障碍等。1、遗忘:遗忘是由健忘症引起的一种典型临床症状,健忘症患者在疾病早期会有近事件记忆遗忘,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选择性遗忘、逆行遗忘、顺行遗忘、进行性遗忘和分离性遗忘。2、睡眠障碍:部分健忘症患者也有睡眠障碍,如多梦、入睡困难、夜间失眠等。3、情感障碍:一些大病健忘症患者也会有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建议患者注意饮食营养,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E、含卵磷脂高的食物如海带,对于健忘症会有一定的好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