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专辑
1 饿马摇铃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05年
出版公司:雨林音乐
专辑介绍:
琵琶大师缪晓铮与国乐大师余其伟等联手演出的这张经典民乐作品《饿马摇铃》,收录了12首传统乐曲及改编曲、古曲。这款琵琶专辑里面无论是乐曲本身,还是录音都甚具传统韵味,录音细致温阮,琵琶、二胡的音色传统而实在,声音表现朴素而丰含自然美,注重刚柔并济,音乐富于层次,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曲目:
01 春郊试马
02 旱天雷
03 杨翠喜
04 饿马摇铃
05 孔雀开屏
06 秋水龙吟
07 倒垂帘
08 平湖秋月
09 惊涛
10 汉宫秋月
11 雨打芭蕉
12 娱乐升平
2.声色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05年
出版公司:九洲音像
专辑介绍:
杰出而具有丰富现场演奏经验的新一代美女琵琶圣手缪晓铮深情演绎流行音乐,其富于变化的演奏风格, 深情的投入,加之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合,使这张专辑在众多琵琶作品中独树一帜。
音乐曲目:
01 好心分手
02 甜言蜜语
03 天下无双
04 双星情歌
05 下雨的时候会想你
06 常言道
07 海浪
08 海角天涯
09 痴心绝对
10 在水中央
11 旧情绵绵
12 下一站天后
13 一脸红霞
3红楼十二钗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06年
出版公司:雨林音乐
专辑介绍:
《红楼十二钗》是琵琶大师缪晓铮一人分饰十二角,New Age风格作曲家邓伟标携手上百位音乐家精心打造的恢弘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女儿无限事。很难想象缪晓铮手中这古老的琵琶声和如此现代风格的邓氏音乐搭配得竟如此完美。邓伟标突破传统认知的种种偏见,以自我而独特的音乐手法重塑了《红楼梦》中十二位女主角独立而丰富的人物性格。缪晓铮的演绎细腻传神,仿佛将人带进了大观园。这是一张极其耐听、好听的琵琶精品!
音乐曲目:
01 悲情宝钗
02 湘云醉卧
03 叹息的元春
04 水边的李纨
05 惜春作画
06 女豪王熙凤
07 烟愁可卿
08 妙玉独行
09 探春远行
10 飘落的迎春
11 乡间的巧姐
12 黛玉葬花
4 第一元素VII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06年
出版公司:妙音唱片
专辑介绍:
这是一张琵琶演奏和人声吟唱结合的作品,风格细腻,音场深阔,定位清晰,音色优美,听感舒适。
专辑曲目:
01 La Serenissina
02 辛德勒名单主题曲
03 自有人评说
04 自由
05 黄沙中的恋人
06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07 剑侠情
08 梁祝
09 远情
10 追风的女儿
11 自从离别后
12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3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5 绿音符系列之琵琶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07年
出版公司:广州俏佳人
专辑介绍:
专业级琵琶演绎与大自然天籁声响的完美结合。收录的音乐均为名曲、古曲,专辑风格质朴、平和,让你在城市的喧嚣当中找到一抹属于自己的清净。
音乐曲目:
01 八月桂花遍地开
02 赶花会
03 寒鸭戏水
04梅花三弄
05大浪淘沙
06昭君出塞
07塞上曲
08 高山流水
6 声音的真谛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07年
出版公司:广州音像出版社
专辑介绍:
缪晓铮的纯美靓影与琵琶的纯美靓声共同汇演的专业级琵琶作品。《声音的真谛》系列唱片,试图寻找一种未被认证的方式,使用最简洁的设备与手法,在一间造工严密的自然混响房间内忠实收录每一件乐器的原始声音,不对收录的音乐做任何后期的混响添加或EQ调整,甚至将录音工程中最基本的声音压限功能也取消,让一切在最原始的自然状态下收录。现在大家所听到的就是这种“粗糙”却真实自然的器乐演奏,包裹着乐音的混响并非后期机器的添加,而是房间自然产生的效果。
音乐曲目:
01 火把节之夜
02 阳春白雪
03 彝族舞曲
04 寒鸭戏水
05 龙船
06 大浪淘沙
07 新翻羽调绿腰
08 十面埋伏
09 虚籁
10 火把节之夜(混音对照版)
11 阳春白雪(混音对照版)
12 彝族舞曲(混音对照版)
13 寒鸦戏水(混音对照版)
7 印度琵琶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09年
出版公司:火烈鸟唱片
专辑介绍:
首张为汽车低音喇叭打造的乐器试音碟。缪晓铮的琵琶演绎黄金协奏,诉说古老东方神话,缔造听觉瑰丽奢华盛朝,寻觅千年的心灵震撼。这是一张演奏上乘、音质上乘、充满异域风情的唱片。
音乐曲目:
01 印度琵琶之魂
02 四叶草
03 独弦舞
04 兰花恋
05 勇者06 奇迹
07 莫呼洛迦
08 吟游诗人舞
09 爱
10 肚皮舞
8琵琶
琵琶演奏:缪晓铮
发行时间:2012年
出版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
音乐曲目:
01 寒鸦戏水
02 鱼儿戏水
03 蜻蜓点水
04 狮子滚绣球
05 月下戏舞
06 赶花会
07 十面埋伏
08 昭君出塞
09 倒垂帘
10 飞花点翠
11 梅花三弄
12 霓裳曲
13 出水莲
14 送我一支玫瑰花
15 旱天雷
16 春江花月夜
二、主要参与专辑
1 胭花四乐I
演奏:缪晓铮(琵琶)、何静(二胡)、顾蓓蓓(中阮)、潘伟文(扬琴)
发行时间:2005年
出版公司:柏菲唱片
专辑介绍:
《 胭花四乐》是柏菲唱片公司最近打造的一张中西融会的唯美音乐专辑。在唱片中既有中国民族乐器也有西洋乐器在其中,主奏方面主要使用了使用到了二胡、琵琶、中阮、扬琴4件民族乐器,除了四件主奏乐器外还包括了大提琴、小提琴、箫、笛子、古筝、手风琴、钢琴等中西乐器作为配器,由此可见该专辑编曲之丰富多彩。在碟中演奏的曲目都是大家熟悉的西方古典音乐以及民歌的改编歌曲,其中收录有曾被沙拉布莱曼唱得红透半边天得的《斯卡布罗市集》,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小步舞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一共12首曲目。录音方面该专辑也做得十分出色,每件乐器的地位十分清晰,音色多彩华丽。
音乐曲目:
01 斯卡布罗市集
02 小步舞曲
03 重归故里
04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05 月亮河
06 往日情怀
07 天鹅湖
08 小夜曲
09 卡萨布兰卡
10 索尔维格之歌
11 蓝色的爱
12 骊歌
2 胭花四乐II
演奏:缪晓铮(琵琶)、顾蓓蓓(中阮)、付娜(古筝)、何静(二胡)
发行时间:2008年
出版公司:柏菲唱片
专辑介绍:
这是一张由中阮、古筝、二胡、琵琶四件乐器组合演奏西洋音乐的专辑。《胭花四乐》是融合中乐与西曲的再度碰撞,以最东方的美色走出最世界的靓声,带你回味百年世纪经典。超卓的音色,准确的定位,唯美的演绎,构成一幅绝美的音乐画面这张碟与众不同,在编曲方面,既突出优美旋律,又充分发挥民族乐器音乐特点,四件乐器层次感强,加上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配合,令人沉迷于世界名曲当中。
音乐曲目:
01 重逢有日
02 神话
03 卡门
04 温柔的倾诉
05 查尔达斯
06 乘着歌声的翅膀
07 宁静的湖水
08 梦回欧罗巴
09 橄榄项链
10 回忆
11 思乡曲
12 春之歌
13 桑塔 露琪亚
3 满庭芳I
演奏:满庭芳女子民乐组
(二胡:黄江琴;琵琶:缪晓铮;琵琶;中阮:顾蓓蓓;扬琴:潘伟文;古筝:李玲)
发行时间:2006年
出版公司:杰盛唱片
专辑介绍:
“满庭芳”女子新民乐组合,是当今新民乐的代表之一,她们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国内外各大舞台上,受到各界一致好评。与其他组合所不同的是,她们用扬琴、二胡、琵琶、中阮、古筝等乐器融合爵士、拉丁、摇滚等多种西方流行音乐元素,以时尚、激情的奔放演出代替了正襟危坐、含蓄内敛的传统民乐学业奏,建构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拉近了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距离。
音乐曲目:
01 彩云追月
02 瑶族舞曲
03 梁祝
04 卡门
05 弯弯的月亮
06 枉凝眉
07 献给爱丽丝
08 加沃特
09 乌苏里船歌
10 小小少年
11 匈牙利五号
12 民乐集锦
4 满庭芳II
演奏:满庭芳女子民乐组
(二胡:黄江琴;琵琶:缪晓铮;琵琶;中阮:顾蓓蓓;扬琴:潘伟文;古筝:李玲)
发行时间:2007年
出版公司:雨林唱片
专辑介绍:
妙曲神韵演绎激情与活力,清新脱俗连接时尚与经典。满庭芳组合以独特的民族传统乐器演绎流行经典曲目。专辑精选了一些精彩流行老歌进行改编,音乐流畅、动听,给人又熟悉又新鲜的感受。曲目改编不落俗套,录音发烧传神,唱片名和封面设计制作极具文化底蕴。
音乐曲目:
01 甜蜜蜜
02 顺流逆流
03 今宵多珍重
04 往事只能回味
05 再见杨柳
06 奈何
07 我家在那里
08 真的好想你
09 旧梦不须记
10 你怎么说
11 晚秋
5 五行元素(乐团建团纪念专辑)
演奏:五行元素乐团
(谭炎健:民族吹管乐器;黄江琴:二胡、高胡、板胡、京胡;
缪晓铮:琵琶、中阮、柳琴;何莹:古筝;电子合成器:邓伟标)
发行时间:2009年
出版公司:五行元素乐团
专辑介绍:
五行元素乐团成立于2009年2月,由著名作曲家邓伟标和广东著名民乐演奏家谭炎健、黄江琴、缪晓铮、何莹五人组成。他们以演奏原创的新世纪音乐为主要特色,音乐风格独特、演奏类型独有、演奏曲目丰富多彩,是一支融合民族器乐、现代电子音乐、交响音乐的新世纪曲风的高水平创作型演奏性乐团。五行元素乐团建团纪念专辑,收录了《五行元素》、《本色》、《齐云吟》三张CD。
音乐曲目:
《五行元素》:
01 空
02 无觉
03 五行
04 梦·禾雀花
05 都火舞曲
06 千江汇流
07 秋雨·海棠
08 古今·菊花
09 攀枝·木棉
10 摇摆精灵
11 飞翔
12 鸡公仔
13 茉莉花
14 虹彩妹妹
#教案# 导语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 等。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XX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XXX”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能专心投入的欣赏音乐,学习用手鼓的为音乐伴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那达慕之歌》作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教学反思:
学生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看课本,其中有摔跤、、射箭、唱加油歌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来表现,比如摔跤,课本上规定了节奏X—∣XX∣X—∣X0∣,还规定了只能用56123五个不同的音,但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此,就有多种可能性,就要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例如:1=F2/4
5—∣55∣55∣50∣5—∣65∣6—∣50∣1—∣56∣1—∣5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6∣5—∣60∣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课本中只规定用X—∣X00∣X—∣X00∣的节奏,X—是表现箭飞出去的声音;X0是表现箭中靶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模仿,这就要动脑筋了,可能要用上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还要请同学们注意第21页的排成圈状的,这表明了活动的路线,但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从加油歌开始,中间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最后在加油声中结束。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果进行,每个组里谁表现摔交,如何伴唱,谁表演,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如何伴奏,谁表演射箭,谁来用打击乐器模仿其声音效果,如果模仿,谁来唱《那达慕之歌》,其他的人干什么,谁来唱加油歌,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一共要唱几遍等。
2、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3、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4、综合四组的表演,即让四组的摔交、射箭、歌唱和共同表演,拉拉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
教学反思: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有创新能力。
在《火把》中,艾青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思想情感的变化。
《火把》对唐尼和李茵两个女青年,在一次火炬游行中的不同的表现和心理状态以及唐尼最后的转变,作了生动的描写。李茵经历过实际斗争考验,思想情绪坚定。唐尼的哥哥五年前为革命斗争而献身,在抗战初期,她自己表现得也很激烈,但是渐渐地在平庸的生活中消沉起来,沉溺在个人的恋情中,她爱恋的人叫克明。
文中谈到这两个人物时作了简明的介绍:
“唐尼是柔弱的。是一个‘渴求着一种友谊……我把它看做一辆车子,使我平安地走过生命的长途……’的女孩子。是‘一株草’。火炬游行对于她是一种太可怕的激动。而她的‘失恋’却正在激动的一夜。‘这一夜,我好象很清醒’。愿李茵的话,在这样的夜里对她会有帮助。帮助她清醒,帮助她能稍稍坚强一些。但是唐尼决不会明天一天亮就革起命来的。她们许给自己的心愿是‘会好起来的’,‘会坚强起来的。’
李茵是比较坚强的。她经历多一些。她吃过苦。由于一些与时俱来的刺激和经验所给与她的悲哀,她可能在短时期里嫌恶‘恋爱’的。——但决不会否定‘真的恋爱’。她所说的,‘我才知道世界上有比家更厚的感情’就是一种同志爱。
克明是一个正在变好的青年,‘工作很努力’,所以李茵劝唐尼不要去阻碍他。因为唐尼那样的‘友谊’是可能阻碍工作的。作者相信,唐尼经了这一夜,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地纠缠克明,即使仍旧爱克明,也会用另外的方式去爱了。”
有许多生活细节和心理活动读者只能随着诗句去联想。简洁而隽永的对话,使诗的情调显得格外爽朗,每一行诗都有弦外音,都切入生活和人物的心灵深处。《火把》用梵高那样的粗犷而灼烈的浓笔,为我们绘出一幅真实的历史情境。让我们直到今天仍有置身其中的感觉。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
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火把节探源
山寨里的火把节之夜
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火把节又到了。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一种新的观点:这个节日来自于古老的历法,与炎帝有关———
扑朔迷离的传说
云南省的彝、白、僳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节日—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结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虫到人间讨回命债。蝗虫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们用火把烧死蝗虫,但蝗虫越来越多,只好与天神达成协议,人间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天神赔偿犏牛、羯羊、鸡、鸡蛋、蘸水等物,白天用阳光照着赔,夜间用火把照着赔。从此,火把节流传下来(《新编丽江风物志》)。
丽江纳西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派火神去烧毁人间,火神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天神问为什么不背小的背大的,老人说大孩子是哥哥家的,哥嫂都死了,我应该更疼爱哥哥的独生子。火神被感动了,回去骗玉皇大帝说已经烧掉了。后来,玉皇大帝想看看烧掉的人间,才发现人间更美了,他杀死了火神,但火神拯救人间的心没有死,一滴心血跳出天门,落到雪山脚下一座庙里,被和尚用红布包好,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血滴变成小娃娃对大家说,玉皇大帝要来放火,只有家家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才能骗过玉皇大帝,免除灾难。于是人们都点起火把,骗过了玉皇大帝。人们为了纪念火神,同时防备玉皇大帝,年年到这时都点火把。(《新编丽江风物志》)。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昆明、大理还有唐代慈善夫人及火烧松明楼的传说。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火把节:古老历法的“活化石”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
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
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
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
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
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
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四说
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
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通宵达旦。
耍火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那段学中阮的日子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阮,是中国的一种民乐,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看起来像个吉他,鼓心圆圆的,上面有两个小鸟状的小洞。琴声悠悠扬扬,像蕴藏着什么。
雨后,叶子上沾满了露珠。我来到琴室,拿出琴,大家并没有弹琴,而是在欣赏老师弹的《丝路驼铃》,琴声是那么动听。只见老师按动着琴弦,拨片在琴弦上滚动。我仿佛来到西域的沙漠里,一望无际,隐约能看见远处沙漠中的城市。“叮叮”,一队骆驼向我走来,骆驼座上的人唱着歌,是那么悠远,有丝绸之路的美景,大家陶醉其中。老师将琴弦轻轻一揉,弹了个完美的颤音,欢快时,老师的手指在琴弦上快速移动,弹出西域独有的风格,降号音的优美,让人忘了天,忘了地。老师弹完了,我们才从美妙的幻想中醒过来,这可是顶级曲目,与其他曲子比较,自然很难,哪像我们的这么简单。它有着西域丝绸之路的风格,十分动听。
我平时都是上单独课。周末的校园格外宁静,没有平时的喧闹欢呼声,不时有鸟儿在枝头唱歌。拿起心爱的中阮,我内心放下了许多烦恼,学习了一个星期,可以好好放松放松。翻开琴谱,红笔标记密密麻麻,我也不在乎,我自己先练一次,毕竟快考级了。曲子越来越难,几乎都是不同民族的名曲。我所演奏的就是云南的《火把节之夜》,火把节的情景。开头滚奏,声音柔和仿佛看到那里的人在点燃火把,一群人围着火又唱又跳,老人在一旁谈笑,孩子则在一边玩耍,别提有多热闹。我轻轻揉动琴弦,发出颤音,饶有余音。我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一首曲,不单单只是节奏不同,有时转调,慢板变快板。老师让我与他一起演奏,他的划弦、挑弦……是那么优雅,身子也随乐感摆动起来。直到结束,我才回过神来,我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有一段低沉悠远,让我想起了我当年刚学中阮时,因弹不好给别人笑话。我多次想放弃,但母亲鼓励我,于是我努力,我坚持,坚信我一定能学好。又想想现在的我,不再是以前那个给人笑话的小丫头,而是全校中阮的第一,民乐团中阮的首席,我知道了,这都是我多年的努力换来的名誉。
我截取庄子的一句:“扶摇直上九万里”,做事不要怕困难,只要努力不放弃,我一定会学得更好,更深入地去感受中阮的美。
这个要看你的需求和对“激情”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建国后创作的中阮曲(丝路驼铃,火把节之夜,草原抒怀等)都有比较热烈、快速的段落,但是全曲都很有激情的曲子很少见。
我个人推荐的有激情的中阮曲是刘星写的云南回忆第三乐章,是中阮协奏曲,阮的部分速度很快,乐队部分也很热烈。但是这个曲子太难,不推荐演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