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现今生活,许多儿媳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所以在教育孩子上面,儿媳和婆婆的意见是不一样的,从而会吵起来。那么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
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1添添妈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工作比较忙,尤其是月末年底,常常要加班。当年生添添休完产假后,添添妈就上班去了。如今添添4岁多,下学期要读中班了,这几年一直由奶奶照顾。
奶奶是农村人,性格比较粗线条,许多生活习惯及育儿观念都和添添妈不一致,添添妈崇尚科学育儿,为此和婆婆之间争执不断。
奶奶做家务时喜欢让添添看电视,孩子安静听话,不搞破坏不乱跑,奶奶还认为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添添妈在育儿书上看到的,都是关于孩子看电视的各种害处。
我总结了看电视的6个害处,比如说伤害孩子的注意力、视力、想象力,不良动画片还会给孩子提供坏榜样等。
添添妈读了这篇文章后更加焦虑,与我聊过好几次,跟我详细描述婆婆对于孩子看电视的放纵,甚至隐隐地鼓励。
半个月前的一天晚上,添添妈给孩子讲完故事后准备去洗澡,添添便问奶奶:“我能看一会儿电视吗?”
奶奶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啊,去看吧!”语气中甚至带着欢快。
添添妈在卫生间门口听到奶奶的回答后,立马不高兴了,她觉着婆婆至少应该先拒绝一下,争取让孩子玩别的去,怎么能这么轻易就答应了呢?
她抱着衣服从卫生间折返,阻止孩子看电视,让孩子自己玩拼图,可孩子不乐意,大哭大闹起来:“奶奶都说了可以的!”
奶奶还在旁边帮腔:“让孩子看看电视怎么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多害处?他爸爸小时候也看电视,不也没近视?不也照样考上了大学?”
添添妈澡也不洗了,开始和婆婆据理力争,两个人当着孩子的面吵了起来。
添添妈和婆婆冲突的第二个焦点是关于零食。
育儿书和各种文章里,都说零食中有各种添加剂,什么色素啦,香精啦,防腐剂呀,数不胜数,吃了都对身体不好。
甜食吃了会发胖,油炸食品吃了问题更多。
总之,孩子最好不要吃这些东西。
因此,添添妈对孩子吃零食一向是严防死守的,她认为孩子饿了可以给点儿水果、玉米、牛奶或酸奶垫一垫。
然而奶奶对孩子吃零食却非常宽松。
以前带添添去菜市场买菜,常给他买个包子油条什么的,还爱买点儿蛋糕、饼干回来放家里,孩子饿了随时拿一个吃。
添添上幼儿园后,每天放学接他,奶奶都会给他带个点心去。
这些零食多半都饱肚子,孩子吃了后正餐就没有胃口了。添添妈为此很烦恼,和婆婆说过许多次。
老人家起初是对添添妈的观点完全不认可:“哪个孩子不吃点儿零食呀?这些点心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好?要真那样怎么人家还敢生产出来卖?国家都不管的么?”
说多了几次,俩人便难免吵架争执。
关于教育,添添妈和婆婆还存在许多分歧。
比如面对孩子偶尔的无理取闹,婆婆总是无原则地退让,而添添妈却认为应该坚守原则。
婆婆和添添玩各种“比赛”,总是故意输给孩子,导致添添习惯了赢,根本输不起。
再比如,婆婆总是把“你真聪明”,“你好棒”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一天得说上无数遍。
这些做法,在添添妈看来,都是对孩子有害无益的。她尝试跟婆婆沟通,可是老人并不认可她的观点,更别提改变自己的行为。
添添妈说:“每次一看见她给孩子吃零食,让孩子看电视,我心头的火就‘噌’地一下冒出来,摁都摁不住。”
“不说吧,忍成内伤也忍不住,说出来吧,老人又不高兴,说辛辛苦苦帮我带孩子,我还整天挑事儿!老公夹在中间也左右为难。”
“我觉得自己快魔怔了,都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添添妈曾认真考虑过辞职在家带孩子,可是前几年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自己也不想放弃工作。如今孩子上幼儿园了,“别家妈妈都考虑出来工作了,我反倒辞职回家,好像没必要。”
她现在的心理状态不太好,烦躁、焦虑,面对婆婆很难做到心平气和。
添添妈和她婆婆之间的矛盾其实很有代表性,引起他们冲突的那些问题,在许多婆媳之间都存在。
哪一对婆媳在育儿方面的步调能完全一致?即便是亲妈来帮你带孩子,两代人的观念也存在诸多差异。
说起来,比添添奶奶更让人抓狂的老人比比皆是。她至少知道要多夸奖孙子,比那些讲谦虚当众“贬低”自家孙子的老人要好很多了。
添添奶奶认真负责地照顾孙子,总好过袖手旁观、看你忙死也无动于衷的婆婆。
谁的生活能事事尽如人意?幸或不幸,都要有对比才显得出来。
何况,家庭和睦,比科学育儿重要一万倍!
对于添添来说,一个是自己最亲爱的妈妈,一个是日夜照料自己的奶奶,如果这两个人总是吵架,孩子会怎么样?
在小小孩的心中,世间的所有事都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妈妈和奶奶吵架,一个人是对的,另一个人就一定是错的。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呢?妈妈和奶奶都是他信赖的至亲之人,无论孩子在心里判定谁错了,对他都是一种伤害。
另一方面,家里大人的观点不一致,会让孩子的是非观念发生混淆,也让孩子因为不知该听谁的而感到无所适从,性格变得犹疑不决。
如果孩子知道,妈妈和奶奶争吵的起因,是自己看电视、吃零食等事情时,他便会产生自罪心理。
家人吵架,还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变得胆小内向,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孩子社交障碍等等诸多问题。
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是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妈妈和奶奶吵架,比看一百部动画片给孩子的伤害更大!
生活就是各方面的权衡和妥协,在家庭关系里,哪里有谁绝对正确,谁绝对错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吵架的双方往往都各有过错,不过是多少和轻重不同罢了。
过多让孩子看电视好不好?当然不好!孩子吃过多零食好不好?当然不好!
但是妈妈和奶奶吵架,给孩子的伤害更大!
两害相较取其轻,在吵架和让孩子多看一集动画片之间,当然选择后者。
因此,我给添添妈妈的建议是:
首先,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不要把看电视和吃零食等的负面作用看得太严重,只要控制合适的度,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太大。
其次,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和婆婆好好交流,把你知道的育儿知识告诉老人。只要态度好一点,对事不对人,不是在吵架的时候说的话,老人多半还是能接受的。一次不行就多说几次,多少总有一点改善。
第三,把老公拉到“科学育儿”的阵营里来,孩子爸爸说的话奶奶通常更听得进去。
第四,针对意见分歧最大的几个问题,开一次家庭会议,大人之间求大同存小异,尽量达成共识。
第五,无论如何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有意见也要等孩子不在的时候再说。
生活哪能十全十美?不过是在已有的条件下择优避劣罢了!
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2因为年龄和时代背景的关系,两代人之间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爷爷疼奶奶爱,爸爸妈妈却希望严格管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难免会养成任性、自私、霸道等不良习惯。
对次,家长们要平时多商量,逐步取得共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孩子的父母要主动和祖辈消除代沟,毕竟我们是做子女的,必须学会低头。
父母要感谢祖辈帮我们带孩子,当双方在孩子问题上出现代沟时,年轻的父母首先要肯定祖辈的“经验之谈”,然后避重就轻给祖辈介绍新的、科学的育儿方针。
2、家庭教育需要和谐之音,而这个和谐之音的关键就在于年轻的父母们。对祖辈多些感谢和包容,少些指责和意见。
适当的时候,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要的话,用轻松调侃的语言巧妙指出祖辈的不足。你会发现,两代人的“代沟”完全可以化为“代桥”。
3、切勿当着孩子的面夸大分歧。年轻的父母应与老人达成这样的共识:一方在管教孩子时,另一方就算有异议,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贬斥、指责对方。聪明的孩子会利用两代管教者之间的分歧,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例如,他知道什么样的要求在哪一方那里容易得到通过;犯错误想逃过惩罚可以搬谁来做“保护神”……
这将助长孩子投机取巧的习气,也使得他的坏习惯难以扭转;而相对本分的小孩则会陷在父母和老人的争执中不知所措。这局面同样糟糕,对孩子自主性的形成,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4、即便两代人有分歧,也不要贬低对方的权威。年轻的父母切忌当着孩子的面说:奶奶懂什么,她那一套养小孩的经验,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了。老人也不能说:别听你 妈的,有奶奶呢。
须知,权威无论是从年轻父母身上消失,还是从老人身上消失,都是可怕的,在失去权威的家庭里,孩子身上的顽劣天性会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到那时,要想扭转孩子一个很小的坏习惯,都将变得极其困难。
而且年轻父母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像劳动观念、礼貌、勤俭等,一般为老人所重视,是年轻父母看不上的“细枝末节”。
然而,这正是当代独生子女最软肋的地方,也恰恰是由此而引申出来勤勉、团队精神、友善和诚信等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品质。难道我们年轻的父母不该稍作反思吗?
5、即便分歧暂时无法消除,作为两代教育者的任何一方,也不该以溺爱的方式去争取孩子的感情偏向,怂恿孩子疏远对方。
这一点,孩子的妈妈和奶奶尤其要注意,切勿在管教之余如此启发孩子:“瞧,你妈妈对你多狠心,宝宝说,是你妈对你好,还是奶奶对你好?”
6、对于年轻父母而言,对上一代采取谦虚讨教的态度,则有利于双方心平气和和消除分歧,很多朴素的经验是通用的。
同时,也要留心孩子身心发展出现的新动向,注意朴素的经验也有难以解决的盲点,并主动与老人沟通,说服上一代学习这方面的新资讯新观念,这是消除分歧的另一条捷径。
7、与老人保持正确的一致性;在老人帮我们带宝宝的过程中,他们未必会了解我们的教育观念。
我们可以学习“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在外公外婆带宝宝之前先让他们恶补一下婴儿生理心理知识,了解教育的方法。当我们与老人在教育观念上发生差异时,我们首先要坚持聆听。
老人有时候会固守一些传统的育儿理念,大多数还是可以被我们接受的,比如生理护理,比如辅食制作。
只要不是严重的观念问题,我们就可以先听从或借鉴老人的意见,然后再慢慢和风细雨地把我们的观念阐述出来。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希望孙儿好的,只要我们做晚辈的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他们是会愿意接受我们的正确理念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矛盾和代沟是两代人互不相让的产物。祖辈和父辈如果想化“代沟”为“代桥”,必须各自都退一步,听听对方的心声。
然后坐下来慢慢沟通、讨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一致协议:父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祖辈是抚养孩子的配角,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代沟自然就被填平了。
婆媳关系自古就是一个无法说清楚的事情,况且每个人的家事外人也难说清楚的,反正两个女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要想和睦相处,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不管怎样,小闹小吵都会有的。
那么,和婆婆经常吵架的女人,现在过的怎样了?
我先说我自己吧,我现在和婆婆倒没什么了,以前一起住的时候,真的是几天都要吵一次,可能在婆婆的眼里,媳妇就是要比自己低一等,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对媳妇指责、发泄了。
有一次我婆婆在厨房看到我买的绿豆长了米虫,被我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就开始破口大骂,说我浪费粮食,说她们那个年代都没吃的,怎么我就这么狠心把粮食浪费,然后又说不吃就不要买,买了又放着长虫,这不是在浪费他儿子的钱嘛。
当时我的绿豆才买了3块钱,就那么一点点绿豆值得她小题大做吗,本来我也不想回她但是她越说越过分,说我爸没教育好我。气的我就问她,是不是觉得我花你儿子钱买绿豆你心疼了,告诉你,和你儿子结婚那么多年,没花他多少钱,基本都是我娘家倒贴你家的。说我我就生气的出门了,真的是非常气愤。
后来,林林总总的一些小事也吵过几次,不过她回老家后,我们两个不住一起了,之前的那些争吵就被遗忘了。现在相处的还行,我们经常回农村看她,过年也会接她来城里住几天的。
再说说我朋友的
我有一个朋友的婆婆非常重男轻女,主要是她婆婆只有她老公这么个儿子,所以在她生完第一胎女儿之后,她婆婆总是在催她生二胎。但是我朋友不想生第二胎,因为怀孕的时候特别辛苦,吐到生的那刻,当时生完孩子她就发誓再也不生了。
可是她婆婆才不会这么容易放过她,总是挑破她和老公的感情,有一次吵到最后都准备离婚了,当然她婆婆还说她一分钱都休想分到。
后来,她老公自己舍不得离婚,两个人又和好了。她婆婆知道在离婚上挑拨不了,就动用村子里的老人对她恶语相向,说她“占着茅坑不拉屎”,不生二胎就把位置让出来给其他女人去生。
我朋友就这样和婆婆生活了十几年,两个人现在在家里是不说话的,最近她老公在家附近给她妈妈买了套单间,不用爬楼梯。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不用和婆婆住一起,花再多也值得。
说真的,脾气好的媳妇都是受婆婆的气,只有脾气不好的媳妇才能在婆婆面前扬眉吐气呀。
我们隔壁村有个女的,那是有名的对婆婆不好的人,她就是洞悉了她婆婆的重男轻女的性格,生了两个儿子后就直接把婆婆赶到以前的老房子去住了,她婆婆一点怨气都没,还说不想让儿子为难。
真的是,不管是媳妇还是婆婆,都是人善被人欺呀!
安徽一名女子因为和婆婆吵架,深夜之后抱着自己一岁的孩子哭泣,许多的家庭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婆婆对媳妇要求比较高,而且很多情况下都会对其媳妇不好,语言上进行呵斥,行为上也不会支持,所以安徽出现的婆媳关系事件,可以说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女人比较感性,容易在面对事情时特别冲动,尤其是结婚之后,如果老公不理解,婆婆不关心,那么婚姻和生活都会变得一团糟。毕竟每一个人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在成为别人的老婆之后,就成为了对方家庭的一员,很多家庭存在非常艰难的婆媳关系,婆媳关系在婚姻当中一直是一大难题。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很多家长的素质已经很高,但是依然存在一部分婆婆,在很多事情上与年轻人存在矛盾,不能够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行为,所以就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婆媳关系,对于这件事情,我在了解之后觉得非常同情这名女子,毕竟自己在这个家庭当中属于外来人员,得不到老公的支持和婆婆的爱护,那么决定是让人非常心疼经历,有很多夫妻因为婆媳关系走向决裂,所以说对于这件事情 我特别有感触,很多家庭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想要解决也非常困难,因为媳妇儿在这个家庭当中如果不能够得到关心,那么真的非常委屈甚至崩溃。根据了解,这名女子的准备抱着孩子去的朋友过生日,但是婆家人不太愿意所以,所以和婆婆产生矛盾和误会,因此发生了争吵,而且家里人没有一个人来帮助整个女子。对于这名女子的行为真的感到非常的痛苦,毕竟自己还有一个一岁的儿子,在经历家庭问题的时候真的非常无助。
昨晚又跟婆婆吵了起来。
昨晚九点左右,我在电脑前整理素材,不到三岁的儿子在旁边,一会玩车,一会跑去和爷爷躲猫猫,一会玩气球,不亦乐乎。
儿子玩气球时,正好孩子爸爸进来了,他看儿子玩气球,就拿出一袋又吹了起来。房间里本来有两个60厘米的长气球;蓝色、**篮球大小的两个圆气球。现在爸爸又吹了两个长的。吹到第二个时,他还专门叫我,表演给我看。那个气球未吹时有20厘米左右,因为很长,所以吹起来需要很大的肺活量,而且吹完之后两腮会很酸。小时候经常玩,而且工作以后,公司组织活动或者朋友生日多少都会用气球装饰,相信玩过气球的人应该都很清楚。
等孩子爸爸吹完第二个之后,我说:“儿子,快过来,看爸爸又给你吹了两辆加长车(孩子正在模拟气球假装加长公交车的游戏)。”
儿子看到后兴高采烈的接过去,玩了起来,而且小嘴还不停的念叨说:“好多加长公共汽车。”
我对着孩子爸说:“小明(代称),别吹了,吹这个太累了,一会头晕脑胀的,腮帮子还疼,屋里气球太多了,孩子来回跑,万一踩爆了,大晚上的再吓一跳。”
孩子爸连连说:“是,是,是。”然后我转过来又接着写材料。
没过一会功夫,我忽然闻着房间里有气球的那种橡胶味传过来,气球正常存放一般没多大味道,但是吹完撑开以后会散发出橡胶道。转过脸一看,孩子爸又在吹气球,大大小小的摆了一地,房间里顿时没了下脚地。
看到这我就有点急了,连忙说:“小明,不是给你说别吹了吗?怎么还吹,屋里橡胶味太大了。”心里想幸亏婆婆买的气球质量好,如果是几块钱一大袋的那种,估计味道更大。
孩子爸连忙笑着说:“不吹了,不吹了。”
“小明,把气球里的气放了,屋里别摆这么多了。”我边说边开窗户通风,现在冬天,窗户都是开个小缝,空气很难流通。楼房不像大院子,不用担心通风问题
听到我们说话,在客厅看电视的婆婆连忙走了进来,在门口就开始埋怨的说道:“他好心好意吹的,让孩子玩的,不是说了不让你吹了,怎么还吹,齁累的。”替小明解释个不停。
我本来心里没生气,只是为了让孩子爸不吹气球,说话语气重。再说,就算他不处理气球,为了孩子我也会自己弄。可是听到婆婆替他儿子维护个没完,加上她平时一遇到她儿子的事,就会非常激动,提高嗓门而且说话语气不好。
我心里一股气上涌,对着孩子爸说:“你不放气,我都扎爆了。”边说边拿自动笔准备扎气球。连扎了两个,孩子看着我。我知道一般当着他的面扎爆气球,他不害怕。
隔壁小区偶尔一起玩的一个两岁小女孩,因为被突然爆破的气球声音吓到,人没有其他事,就是从此很抵触气球,看到别的小朋友玩,就远远的跑着躲开。
有了前车之鉴,加上小孩子玩气球在所难免,所以为了他玩气球时不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到,我专门锻炼孩子,专门和他玩过扎气球的游戏。
我把笔递给孩子说:“你也来试试吧,咱们把气球扎破,听嘭嘭嘭的声音。”孩子正把气球想象成各类车,肯定不愿意扎,还拿着被我扎破的气球直让我再吹起来。
婆婆接着说:“别扎气球了,再吓着孩子”婆婆又对我老公说:“小明,把气球拿来,我放窗户护栏外边去,不让吹,人家那小孩小时候天天玩,也没见什么事”然后又在为他说个不停。
小时候我们是经常玩,可那时候的东西真是质量好,甭管吃的玩的不会有那么多添加,现在这些东西造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再说以前是院子,现在楼房,冬天本来通风不好这还用说吗?
婆婆很多时候是好心,怕我们吵起来,想从中调和。可是如果我俩的矛盾真的大到调和不了,你从中说和还可以理解。现在芝麻绿豆点的小事有什么可解释的。每次都是,只要我对小明语气重一点点,她要么拉个脸要么替他解释个没完没了。
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说实话,本来是我们夫妻俩,就一件吹气球的小事,埋怨两句,都丝毫达不到吵架的地步,小明也不可能受刺激,我们夫妻几年了,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
比如,平时我们两个人有争执时,本来是站在同一立场,就事论事,说完就没事了,可能都不到五分钟,我俩就又笑呵呵的聊别的了。可是婆婆一加入进来,性质就完全变了,就变成她们俩站在我的对立面,跟我在吵架。好多次了,夫妻两个人的拌嘴变成三个人的争吵。我不明白夫妻之间拌几句嘴再说都没有拌嘴那么严重,婆婆怎么就那么接受不了,一股气势汹汹的找我说道,装听不到不好吗?
小明原来是受过刺激,不过没有那么严重,我感觉婆婆有儿子受害倾向,每次都反应特别大。如果平时我在大家面前夸小明,婆婆就美滋滋的再好好补充几句;如果我埋怨小明几句,她就没完没了的替他解释。所以,现在我现在特不愿意和小明聊天,尤其是当着父母的面,实在不想每次沟通都是婆婆作为代言人替他说这个解释那个,感觉特别压抑。我尊敬她是长辈,说话的时候也不能像和老公一样随心所欲的表达。
平时我和老公单独沟通的时候,一直都挺好的,和气的时候特别和气,我埋怨他的时候,他也大大咧咧、嘻嘻哈哈不往心里去。我本身就不是一个爱生气的人,基本都是气话说完就没事了。三五分钟我们又和好如初了,所以不喜欢那么复杂。
有时候我就在想,婆婆那么强势一个人,平时有事没事就呲道我公公,她唠叨自己老公天经地义,难道我说我的老公就大逆不道了吗?再说,我是她媳妇,我说自己的老公都是为他好。如果不是为了家好,我怎么不找别的男人唠叨去,我对他要求严是因为我把他当一家人,希望这个家更好。如果婆婆真的为我们好,我真希望她能够给我们一些自己的空间,而不是总扮演一个法官角色替我们判案,让我们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在不断的磨合中增进感情。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理解的,她可能总觉得我是欺负她儿子吧。如果夫妻之间拌嘴就是欺负的话,那我唠叨我老公那几句相比她说我公公的,简直九牛一毛。
话说回来,她是做妈的心疼儿子,我可以理解。站在母亲和儿子的立场,儿子做什么都是可以被原谅的,但是不能总站在以长辈宠溺小辈的立场考虑问题,还要考虑我们夫妻是平辈,我老公不是我儿子,我怎么可能对一个大男人说话像对儿子似的。再说,作为媳妇,我觉得我对自己的老公做的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我是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婆婆有没有想过,她也是做儿媳妇的,当初她和婆婆住一起,婆婆怼她两句,她会怎么吵。如果我用她的方式对待她,会怎么样?
但是,归根到底我不希望吵架,我希望家庭是和睦的,孩子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下成长,家里的每个人都是在友好的氛围里生活。我知道婆婆也是希望一家人和和气气,其实我们出发点都一样,只是沟通方式不对等,站的立场不同,所以偶有不和。
我婆婆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人又勤快而且能干,平时我缺什么、想吃什么、她都想着我,对我很好,所以我一直很感动,也很感恩她。只是现在看孩子也累,帮她分担不了太多。可是心里总想着等她和公公老了以后肯定好好孝敬,所以我尽量不惹她们生气。
除了看孩子,我在不累的时候能搭把手就搭把手。知道她胳膊不好,所以出去玩的时候,基本不让她抱孩子,不过每次回来,我也是胳膊都酸胀很久才缓过来。很早的时候,老公就说让孩子跟婆婆睡,我知道婆婆睡觉轻就拒绝了。小孩子晚上睡觉不老实,常常一拳一脚的,晚上吵醒人好几次,有时候我醒几次就很难再入睡,所以平时不让孩子跟婆婆睡,因为老年人长期睡眠不好,对身体伤害很大。我年轻点可能就好得多,不过因为常年休息不好,我也总是大把掉头发,原来缠两圈就很紧的皮筋,现在缠三圈都松松的。
其实每家都没有多少原则性的大问题,都是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幸运的话,会有一个从中调和的老公,可是偏偏我老公在婆媳之间起不到润滑剂的作用,有时候甚至为了达到一些小目的挑事,所幸我婆婆还是一个比较明事理的人,不会完全听之任之。
很多次我都想找婆婆好好聊聊。也试过,失败次数大于成功的次数。她很难平静的听人把话讲完。常常是,我两句三句没说完,她就态度强硬的八句十句的怼起来了,解释就解释可以理解,但是一解释就像葡萄串一样,一件事牵连很多事,经常再加一句,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是还受这种委屈,很难就事论事的讨论问题。
我婆婆是一个很不服输的人,容不得一点委屈。她是表达完了,心里的气出完痛快了,根本没有解决问题。所以,无论我跟她沟通什么,常常是还没说完,就被她把话噎回去了,她说完痛快了,我的情绪还在,我的原则总不能冲老人和孩子发火,反过来还是她的儿子遭殃,我的情绪总要找到发泄口。所以为了避免争吵,避免小事化大,慢慢的我不想跟她沟通。
有时候有些记不住是什么事的小矛盾慢慢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不知道赶到什么事情就爆发一次。有句话说的特别对“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很多很多稻草的积累”。所以,某件事的争吵,可能就是挤压了很久的情绪遇到导火索被释放了出来。
我感觉自己本性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不爱急赤白脸的吵架,所以遇到事情,你愿意沟通,我就以礼相待;沟通不了,那就只能当成一个定时炸弹晾着。
忘记哪个名人说过一句话,家庭之事无小事。你看那些因为挤牙膏方式不一样等很多鸡毛蒜皮离婚的夫妻,仅仅是因为挤牙膏本身的问题吗?并不是,是平时不沟通,很多日常矛盾的积累。以至于到最后别人问起,自己都说不清具体因为什么。其实是那些小事小情汇合到一起,日积月累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还是主张,不管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翁婿之间还是孩子之间,都以本着解决问题为原则进行沟通,都给彼此一些空间。
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和和睦睦!
如果你的老公不管孩子了的话,你可以寻求法律上的帮助,并且提供一些有利的证据,这样的话法官他其实是会帮助你从你老公那里得到相应的权益。还有就是你也可以寻求亲戚的帮助,因为亲戚的话语其实也是非常有用的,并且会和你老公进行一场更好的交流。
家和才能万事兴,但是一个女孩子结婚之后,组建成一个新的家庭,就需要面对自古以来的一个难题,婆媳问题。虽然说现在很多婆婆都很好,但是也不缺乏一些刁钻而且又难以相处的。如果在生活当中,和婆婆吵架闹翻之后,该如何相处?正确的做法有哪些呢?
第一个,冷静下来,如果双方不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可以尝试沟通与交流,维护好家庭的和谐。
人心都是肉长的,都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在生活当中就需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如果在生活当中与自己的婆婆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那么如果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冷静下来,主动的向对方沟通与交流,将彼此之间的问题逐渐的化解,这才能够维护好家庭的和谐,如果明事理的婆婆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的做出改变。
第二个,如果婆婆无理取闹,一味的刁难自己,那么对以后的日子可以不加理会,过好自己的生活或许才会让自己快乐、
现在我们的和谐社会,很多人都是通情达理的,但是却也不缺乏一些刁钻古怪之人的存在。如果自己的婆婆无理取闹,一味地刁难自己,那么吵架闹翻之后,正好给了一个不加理睬的理由,自己将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对对方不加以理会,或许才会让自己变得快乐。同样也与自己的另一半说明情况,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断化解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仍然能够乐观的面对自己的婚姻生活。
结婚之后,与老人之间的观念难免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相反,如果对方只会一味的挑剔自己,那只能说明这个婆婆不好相处,尽量的远离,才不会让自己变得痛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