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该诗借描写春草以寄托别情,借景抒情,并化用典故,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

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最后两句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鲁迅先生说他甘愿作野草,等待地下的火烧,我更爱这样的野草,这是蕴涵生命真谛的野草,这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野草。我爱先生这样的野草,他是这样的不屈,这样的顽强,这样的有骨气,在社会黑暗中用明亮的眼睛探索真理。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自己的信念,多么像一棵形似低矮,实则精神高大的野草啊!温室里的花朵似乎比野草更加美丽,但野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却更为人赞赏。这样泼辣的野草应该在现代社会中更多的生长,让我们拥有更明净的空气,更美好的世界。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 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例如,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着,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 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当他私自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作者描绘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时这样写道:‘他向着大方登,从大小登;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状态,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这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其深层原因更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依据。当“我”彻底毁坏了他既将完工的风筝,傲然走出时,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作者对其它并未着力渲染,只是抓住小兄弟的表情神态,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揭示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与小兄弟的形象想对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长的威严。 另外,文章的。心理描写也很出色。如作者在写“我”时,主要抓住人物我心理描写,着重写了“我”的沉重的。心情、谋求补过的方法,以及补过不成后感受。这些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我”的悔恨与悲哀,尤其是当“我”向小兄弟提起儿是的这桩旧事时,弟弟却惊异地问:“有过这样的事么?”显然,他已经“全然忘却。”这一笔的含义的深刻的,它意味着直到作者写不文时有的人对封建思想的奴役还不觉醒。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 我想,这样应该可以满足你的要求了吧??(^__^)~ 亲,早点休息哦,不要熬夜

“野草”在鲁迅先生题辞中的形象是正面的。

  《野草》的产生和遭遇,以及鲁迅为"野草"的遭遇而欢欣。"野草"很平凡,"根本不深,花叶不美"但它是在战斗中求生存,发挥了战斗作用的。它既从"露"和"水"(比喻进步势力)获得滋润,也从陈死人的血和肉(比喻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吸取精华。以顽强的生命力同反动派挑战,因而不可避免地遭到反动派的"践踏"和"删刈"。"野草"在"存活"中完成了对反动派无情的揭露和尖锐批判的历史任务。为此,鲁迅先生情不自禁写道:"我将大笑,我将歌唱",笑敌人的卑劣,歌唱"野草"的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野草寄托着鲁迅先生的希望。

鲁迅先生始终是执着现实,坚持现实的战斗的。"天地有如此静穆"比喻革命风暴到来之前的沉寂。鲁迅先生怀着对敌人的极大的仇恨,仍沉毅地进行战斗,留下可以证明战绩的"野草"。这"野草"写于光明与黑暗交替,新的方生与旧的未死,将过去而未过去与将到来尚未到来的时刻。它献给人民,唤起人民的觉悟;它献给敌人,揭露敌人的黑暗统治。"去吧,野草,连着我的题辞!"这结尾一句,更强化了彻底革命的精神,有力地结束了全篇。鲁迅先生如此毅然决然摈弃旧时代的一切,以至自己过去生命中留存的战绩,都毫不惋惜,这是为了迎接新的革命高潮,投入新的战斗!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凝聚着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以后思想上处于彷徨时期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在鲁迅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五四"运动高潮后的回落、"新青年"阵营的裂变、统治阶层的专横和欺压……一系列社会的矛盾让鲁迅陷入消沉抑郁的海洋、感受心灵苦闷的煎熬。黯淡的情绪和痛苦的情愫孕育了《野草》的诞生。这部作品是鲁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方式同痛苦作"绝望的抗战"而催生的小花,是他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心泉所化成的艺术瑰宝,是一部"心灵斗争的记录"。鲁迅以他不可模仿的艺术才华,将自己微妙的感觉、情绪,难以言传的心理、意识,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愤激与焦燥,感伤和痛苦,苦闷与彷徨,探索与追求,溶入这丛野草之中,从而把内心的痛苦转入《野草》,这是他建立在精神死亡之海上的墓志铭。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以绍兴人那一碗黄酒垫底的生命底气,以来自尼采权力意志哲学的那一派野力,绝望、反抗绝望、坚持绝望。这种绝望的坚持尤其艰忍。殷海光先生曾说,鲁迅既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又要在为虚无的压迫下致力于求索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新生之路。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更痛苦的是鲁迅在求索民族新生之路上又是这样四处碰壁。这样的鲁迅我们可以把他描写成一位举着盾牌的战士,盾牌的后方是生命的虚无,盾牌的前方是出路的虚无。战士要博击的是双向的虚无。这种战斗就尤其惨烈。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够味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才配称中国在二十世纪的精神高峰。 鲁迅毫不讳言现实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他一面揭示生存的荒诞与生命的幽黯,一面依然抱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激情,这是他高出许多存在主义者的地方。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野草》的低沉阴郁、桀骜不驯,体现出彷徨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者孤愤苍凉的心情,是作者真实的灵魂袒露;是追寻生命意义却感到死亡的悲怆时的焦虑;是独自与黑暗搏斗的直面真相的勇气,是在无路之处走出路来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野草》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激越、明快、泼辣、温润,它都具有;但是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悲剧性情绪,它源自生命深处,许多奇幻的想象,其实都是由此派生而来,因此,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恰如冰的火,火的冰。《死火》中描写死火:"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纤结如珊瑚网,"《野草》的语言,正是那青白背景上的无数张开而又纠结在一起的红艳的珊瑚枝。 作为一部灵魂之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散文诗《野草》被许多评论者认为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颠峰之作。

刚考完华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鲁迅研究》,以下是关于《野草》的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节 《野草》的文学史地位

《野草》:共收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的散文诗23篇,这些作品曾陆续发表于《语丝》周刊,1927年4月在广州编定,并写《题辞》。

《自言自语》;1919年八九月间,鲁迅创作并发表了总题为《自言自语》的七篇散文诗,这是他写作散文诗的最早尝试。

鲁迅创作《野草》受到外国象征主义影响的概况:鲁迅不仅早就接触、关心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而且还翻译过波特莱尔散文诗的文章。

《野草》问世前中国现代散文诗集出版情况:1925年出版的焦菊隐的《夜哭》,1926年出版的高长虹的诗与散文诗合集《心的探险》。这两个集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郁闷痛苦的呼声,艺术上也各有特色,但其思想尚欠深刻,艺术上也缺乏更多的创新。

《野草》的文学史地位:《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中国散文诗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心灵矛盾与时代斗争紧相联系的典范;是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艺术范本。

《野草》与波特莱尔象征主义诗作的联系与区别:鲁迅尽管受到波特莱尔散文诗象征主义的影响,但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波特莱尔在创作中表现的是资本阶级“世纪末”颓废、厌世的思想和情绪,而鲁迅此时却是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尽管彷徨、苦闷,但总趋向是积极向上。但这并不排斥他对波特莱尔散文诗艺术的借鉴。这种借鉴是采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使作品抹上了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

第二节 《野草》的思想内容

《野草》连同《题辞》共24篇,按每篇思想的主题倾向,可分为三类:(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揭露聪明人以虚有的希望麻痹人们的思想,批判奴才毕竟是奴才,歌颂傻子为奴才地位而表现出的勇于改革的精神。

《复仇》:抨击精神麻木的“戏剧的看客”。

《颓败线的颤动》: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对母亲忘恩负义的子女,而且广及社会上普遍的忘恩负义的青年。

《秋夜》:赞颂枣树决意制敌于死命的顽强的斗争精神。

《过客》:赞美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

《这样的战士》:热情歌颂叛逆的猛士。

《墓碣碑》:不仅袒露了自己的心境,更是为了彻底埋葬消极、绝望,虚无的旧我。

《雪》:向往、赞美南方的雪景,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爱憎。

《过客》中的过客形象: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探索者的形象。

《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形象:是一个头脑清醒、韧性战斗的叛逆者形象。

《野草》对社会的黑暗和病态的揭露:(1)揭露社会之黑暗犹如地狱(《失掉的好地狱》);(2)嘲讽“中庸”和奴才哲学(《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求乞者》);(3)抨击精神麻木的“戏剧的看客”(《复仇》、《复仇(其二)》);(4)鞭挞青年空虚无聊、忘恩负义的灵魂(《我的失恋》、《颓败线的颤动》);(5)揭穿“正人君子”虚伪的假面(《狗的驳诘》、《死后》)。

《野草》对韧性战斗精神的歌颂:(1)为刚强不屈的战斗者唱赞歌(《秋夜》);赞美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过客》);(3)颂扬无私无畏的献身品格(《死火》);(4)热情歌颂叛逆的猛士(《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

第三节 《野草》的艺术成就

《野草》的艺术成就:精巧奇特的构思;浓郁的诗情与深警的哲理结合;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优美瑰丽的语言艺术。

《野草》的奇特构思:《野草》中许多篇章的构思都很奇特,各具特色,互放异彩,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从而表现出艺术独创性。首先,作者总能奇幻地构想出常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其次,作者善于发挥神奇的想像,设想新奇的画面和细节;再次,作者特别擅长描写种种奇特的梦。

《野草》中的象征主义: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的语言文字显得特别优美和瑰丽。《野草》的语言精炼而警拔,往往精炼得近于浓缩,有的成为警句。《野草》的语言又是含蓄而曲折的。《野草》中的对话往往也寓意深警,不管是讽刺还是抒情,常常闪现着诗意的光彩。《野草》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常用排比句式,多结构相似的短语,关键性句子尤其是警句每见重复等等。

彷徨苦闷的产物,坚韧战斗的见证

《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彷徨、苦闷的产物,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1)无归宿感:深刻的焦虑与不安,处于一种“无物之阵”。是一种找不到立足点的无归宿感。它不是来自于某一方面的原因,是对自己根本性的忧郁,站在世界“边沿”、“无地”的孤独感和身处“无物”之阵的悲剧感和绝对的无依靠感,一种被抛入世界的悲剧性体念。作者进行的是自我灵魂的严酷拷问,“过客”意识。

过客意识,折射出鲁迅的虚无感和孤独感:自己成为了一个倔犟的过客,一个从虚无走入虚无的过客,揭示的是人的意义在于行动的过程,而非目的本身的哲学命题。《影的告别》“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我只能“彷徨于无地”。

《颓败线的颤动》的主题略近于《复仇(其二)》。前者写一个因为要养活孩子而失身于人的妇女,垂老时却受到孩子和亲人的鄙视。后者借用耶稣的故事,勾画了一个为人群谋福利而又为人群所唾弃的改革者的形象——虚无和孤独、悲剧感。

(2)必死的主题:对死亡的阐释和态度构成了《野草》哲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逻辑。死亡在《野草》中不是把人的生命引向顶峰。相反,死亡是进入并存在于现实的生命活动中,作者通过认识死亡来强化人对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中国人是缺乏的,没有生命自觉意识的人他会成为历史盲目的追随者而不可能成为历史的推动和改造者)人是在对死亡的认识中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进行生命的选择。体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生命的执着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作者是从生命的终点(死亡)来反观生命的价值。在《野草》中,作者超然面对了死亡的恐惧,死亡并不等于空虚,它是生命流程中的必然。《野草》是用文学的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把死亡转化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思考。

(3)荒诞的主题:无物之阵,虚无的战斗,无归宿感,对生命和虚无的体验。荒诞背后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发现。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立论》等篇,则是对奴才哲学和市侩习气和讽喻。《立论》:一切围绕权利的立论都是权利化的表现,都是谎言和无意义的闲话,都是对现实的逃避,同时也深深地痛批了当时所谓的“骑墙派”文人的奸诈嘴脸。

《求乞者》:对虚无和虚伪的认识,以及对当时国民的奴性的鞭挞。

《狗的驳诘》:对人势利和虚伪的讽刺。

(4)绝望的抗战:是鲁迅反抗绝望的哲学(汪辉语),是在无可挽回的结局后对现实的选择。“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绝望而非失望,是绝望地进行没有希望的抗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鲁迅现实战斗精神的体现。

《野草》的内容比较复杂,贯串在不少篇什里的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也体现了存在于作者自己思想里的同样的冲突。他感到黑暗势力的浓重,着力描绘了它;同时又觉得战斗之不能松懈,坚持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样的战士》和《过客》在这点上表现得特别鲜明。“过客”经过长途跋涉,疲惫而又劳顿,然而生命的声音在叫唤他,他还是不停步地前进着。无论是世故的恳挚的劝告,还是天真的热情的安慰,都无法使他改变主意。他不清楚前面是什么所在,料不定能否走完,却还是谢却一切"好意”,拒绝一切"布施”,依旧昂着头,奋然向前走去,这既象征了作者自己当时内心的忧苦愤恨,也象征了当时的变革社会、拯救中国的力量的不屈不挠的一直奋斗不息的精神。“这样的战士”处身在“无物之阵”里,遇见的是对他“一式点头”,同声立誓,他们头上有“各种旗帜”,绣着“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等等“好名称”,他们头下有“各样外套”,绣着“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等等“好花样”,面对这些变形的假象——“杀人不见血的武器”,“他举起了投枪”;当一切都颓然倒地,他发现“其中无物”,最后甚至连这“无物之物”也已经脱走,但是,"他举起了投枪”;他不管自己是“战士”还是“罪人”,是胜利还是失败,在“不闻战叫”的境地里,依旧和原先一样,“他举起了投枪”。这里虽然流露出孤军作战的寂寞之感,却充满着一个战士的自我策励的精神:毫不懈怠,永不退转。《过客》用对话体,《这样的战士》里出现反复重叠的语句,以表示战士的坚韧和执着。

《这样的战士》:绝望的抗战。对所有物的反叛和决绝。在无物之阵的战斗。

诗与思的存在方式

思是一种父性存在的本能,它把生命的丰富性加以贮存,肢解和研究;思是生命丰富性的死亡档案图,理性碾碎了生命鲜活的躯体。诗是鲁迅存在的母体,它以母性存在的慈爱和宽容接纳每一位宽容的旅客,迷津于途中的人常常回到诗的怀抱。《野草》表现了诗歌与哲理性的内在思想。

《野草》总的艺术特征是内敛的抒情的倾向,它所表露的是灵魂的“真”与“深”,是对于人自身存在的困境的自觉体验与突围,表现了人的生存矛盾与心理困惑:生与死,爱与恨、希望与绝望、存在与虚无的缠绕与挣扎。《野草》也呈现出主题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是鲁迅情绪、情感、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各个侧面的反映,它是鲁迅从启蒙的文化批判者向启蒙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阶段的心灵史。

关于《野草》

  《野草》,于我们这类不曾仔细研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无疑是个惊喜。

  一直以来,以为先生的作品是“硬”的,铮铮的,大男子主义的。时时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时时在谴责、反思和战斗。然而读了《野草》后,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在愈加了解到先生的“阳刚”的同时,发现先生竟也有“阴柔”的一面。

  有人说,《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短时间的研究自然无法完全透析清楚,只能大致了解一些皮毛上的东西。

(一)

  解读《野草》,首先从解“梦”开始。

  在《野草》之前,鲁迅先生曾发表过一首题目为《梦》的诗。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野草》大概可以算是鲁迅先生梦的影子。下面便来看看先生的梦究竟是怎样的颜色。

  在《野草》的二十四篇文章中,有七篇都是这样开头的:“我梦见自己……”其他的,也多是在或幻象或回忆中延展,或在“睡到不知时候的时候”开启。可见,先生创作《野草》的灵感,来源于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最底层的思想感情。可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尽量保持头脑的冷静和内心的平静。这些,我们从《我的失恋》、《好的故事》、《一觉》等文章中不难看出。也有几篇,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乍看之下,它们似乎是平淡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也多是直截了当的叙述。然而平淡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激烈的、“蠢蠢欲动”的东西,仍然可以感到一种嘲讽与无奈混杂在一起的感情,并且分明是在肆意地抒情。也有时,先生心底的激情和怒火达到了无法克制的程度,于是也有了《复仇》、《死火》和《死后》。这样,我们大致可把这些“梦”分为三类。

  一、 淡梦。

  《野草》中的大多数“梦”都属于这一种,包括绝对平淡的(如《我的失恋》)、略微悲哀的(如《秋夜》)和略微炽烈的(《如颓败线的颤动》)。

  其中,《我的失恋》是一首打油诗,是我所读过的为数不多的鲁迅作品中,最“波澜不惊”的。“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它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慵懒而淡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平庸的青年失恋的全过程。失恋本该是悲哀的,然而它竟给人一种啼笑皆非的异样感觉。但我以为先生确是悲哀的。《野草》中的文章,除此一篇外,其他的几乎都是抑郁且深沉的,大概先生不愿自己和读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有意想要增添一点快意。虽然可以写出“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然而他真的可以如此轻易地释怀吗?他这样以笑掩悲,使人笑过以后不免又要陷入悲哀中。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二、 玄梦。

  这种梦,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后,并不发表任何感想和评论,然而却又引导着读者走近作者的思想。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梦。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品一下《立论》这篇文章。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可以算是对圆滑、世故、庸俗的令人生厌的人们的讨伐。发泄作者的沮丧,发泄他对不可救药的大众的厌恶和蔑视。

  三、 炽梦。

  这些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死后》。《死后》是七篇以“我梦见自己……”为开头的最后一篇,因为已经“死”了,也就不会再有梦了。文章的字句是活泼的。然而活泼中,隐约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气迎面袭来。

  《鲁迅的生命哲学》一书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详尽而透彻的分析:

  1、以死者的眼光最后一瞥人世的丑恶与可怕。

  2、以死人的思想最后表示了对这个无情、无聊、无耻的世界之“愤怒”、“气愤”、“厌烦”。

  3、是死的复仇:影一般死掉,谁也不知道,爱我者不为我伤心,仇我者得不到欢欣。最后,是在这种复仇中快意,“在快意中要哭出来”。

  对于《死后》,《鲁迅传》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总难免有阴郁的念头,只要这是来自他的理智,那就不大要紧,困为它在他头脑中扎得还不深,改变起来也容易。可是,如果这阴郁是来自他的情感深处,来自他的下意识,他的记忆、梦幻和联想,那就说明他的心地是真正黯淡,而且难以改变了。鲁迅在一九二五年夏天会写出《死后》这样的作品,他对自已人生厄运的预感,实在已经是根深蒂固,难以摇动了。”

  《野草》中的梦,无论是平淡的,玄虚的,炽烈的,都溶入了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在醉生梦死中,感到令人窒息的悲哀。

梦,终是要醒的。

(二)

  关于《野草》,就我本人,已感悟不出别的东西来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来源于相关的评论。这里索性作一些摘录。

  1 《鲁迅的生命哲学》一书中说:“生活告诉他,无知虽然无痛苦,但毕竟是形同动物的可怕的人生。他虽然说过,对于睡着的人最好别叫醒他,但又不愿以愚民相待,所以虽然不能写,无从写,不愿写,但终究还是写。不过这种写不是放笔直书。这些矛盾和顾虑在文体上的表现,便构成了似自语又非自语的呢喃,亦实相亦虚幻的梦。”

  2 鲁迅先生对《野草》的自我评价是:“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出处不详)

  3 鲁迅先生对朋友说过他的哲学都在《野草》里,然而他又说,并不希望青年人读他的《野草》,那是“为自己的”。他说“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而另一些文章是“为别人的”,或可以说为“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以及“也如我青年时候似的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自觉地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若干亮色”。鲁迅希望青年读的是这些略显亮色的文章,他是要呵护青年正有的那一点好梦。(出处不详)

  4 只有很少作家有勇气、有能力这样赤裸裸地展示灵魂。(出处不详)

  5 《野草》是鲁迅个体生命顽强生长、艰难爬行的记录。而不甘于在沉默中灭亡的生命,苦苦追寻生之意义的生命,在任何时代都将存在。《野草》将因此而不朽。(出处不详)

  最后的一点感受——

  《野草》,是虚幻中彷徨出的真实,是黑暗中触及到的光明,是绝望中呐喊出的希望。

  然而,它仅仅是一丛野草而已。

(三) 结论

  通过以上这篇论文的议论、分析及证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鲁迅先生是一个外刚内柔的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品性和意志,严峻而冷酷,他的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使他成为一个受万众崇敬甚至信仰的先行者和战士。然而,在这种锋芒的背后,掩藏着一个伟人的柔情。他的彷徨,他的多愁善感,他的偶尔的不自信,他的挥之不去的悲哀,使得他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爱有恨的人。

《死后》就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在新的情势下的种种担心和焦虑。

他写道:“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

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也很难适合人们的公意。”在他和许广平的关系没有公

开以前,鲁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数次说过自己思想的变化。在一封通信

中,他写道:“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看得太

单调,苦痛只怕很难当。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厦门通信(二)》)

在不久的另一封通信里,他又写道:“我先前只以为要饭碗不容易,现在才知道

不要饭碗也是不容易的。”(《海上通信》)后一句是辞去厦大教职赴穗前说的

怪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2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