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经典语录
1 人生 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2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3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4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 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5别轻易认输,别总是对自己说没有办法。人生中许多事,只有经历过,苦过,疼过,才能真懂。
6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
7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8林黛玉太柔弱,宝钗太能干,宝玉哥哥太女人气,人嘛,很少有完美的。做人太完美了,在生活里不是留下缺憾,就是留下虚假。
9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 感情 ,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10智者 阅读 群 书 ,亦阅历人生。
11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12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13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14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15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16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17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18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19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20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 毕业 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21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
22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23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 艺术 。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24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25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26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
27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28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29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30延缓年老展长 青春 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31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32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
33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34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35文明可以改变 爱情 的方式,却永远不能扼杀爱情。
36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爱,并且通情达理的人,而我只是 努力 去接近于此罢了。
37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 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
38没有谁对,也没有谁错。只有一件事是对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但是却没有人了解至道为何物。至道之为物也,无时不变,但又终归于原物而未曾有所改变。
39人生有一个地方, 有一个人,在这人面前 ,可以不必有出息,可 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 露弱点,可以是全身弱点,这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 放一阵子之后,重拾勇气,重披戏 服,再次化妆,再次端架子,走到 前台去扮演好需扮演的角色,做一个人模人样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赞美。
40爱在路上 ,从来就风雨无阻。
41个人不怕跌倒,也不怕认输,但你得明白,是哪块石头绊倒了你,又是怎么输的,等明白过来才能赢。
42一个万恶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个使人乐观 奋斗 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个世界的人有勇气,能奋斗,也能忍受。
43我们的婚姻是个枷锁,套住的是你和我,如果我们两个人不想着救自己的话,还能指望谁救我们?
44难怪你爱写诗,都是被爱情折磨的。我也写,只不过我不写在纸上,我写在心里。
45你对 情感 自私,情感是最能伤人的一把利剑,伤到最后只能伤到自己。
46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47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48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
49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50“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和自由主义文人的分歧是一个不可绕过的焦点。自由主义文人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群体,这里主要指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美归来的知识分子,以胡适、陈西滢、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代表。鲁迅与这些自由主义文人可以说是素无深交也无过节,但是思想和观念的不同使他们走向分歧。和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是鲁迅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第一次公开论战与决裂,之前与胡适的分歧,之后与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论战都是这种分歧的前奏和延续。
一、与胡适的分歧和论争
作为中国现代文坛最重要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和鲁迅在五四时期同属《新青年》团体,同是文学革命倡导人,又同在北京大学执教,曾经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在学术上彼此尊重。现存的鲁迅日记、书信及《胡适的日记》里,还留下了他们互相通信、访问、互赠书籍、文稿等许多交往的情况,虽不一定说是文坛的什么佳话,却也颇有意趣。但两人的思想脉系不同,文化资源有异,价值取向也大相径庭。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人物之一,终其一生倡导自由主义理念,可惜这种英美式的自由主义并不被鲁迅所认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两人终因思想脉系不同而分道扬镳,从此再也没有走到一起,这从两件事可见一斑。
1922年5月13日,由胡适起草,经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合签署的题为《我们的政治主张》的“提议”,在胡适主编的《努力周报》第二期上发表。这个主张吁请政治改革、要求建立一个“好人政府”(因而被称之为“好政府主义”),并提出三个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一个“公开的政府”,“一个有计划的政治”。“好人政府”主张表明胡适等人力图从政治制度途径上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他们试图把英美自由主义的宪政内容移植到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来,这对反对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统治,反对当时流行的无政府主义,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共和思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它是在不触动军阀统治的前提下,只作某些政治的改良,这无疑反映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军阀的幻想和妥协。
鲁迅对“好人政府”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大约国民如此,是决不会有好的政府;好的政府反而容易倒”,“我想,现在的办法,首先还得同那几年以前《新青年》上已经说过的‘思想革命’”。8年之后的1930年,鲁迅写了《“好政府主义”》一文,对“好政府主义”冷嘲热讽:“被压榨得痛了,就要叫喊,原不必在想出更好的主义之前,就定要咬住牙关。”他认为“好政府主义”其实就是“咬住牙关”的主义,并没有信仰的内容,等于药方上开的不是药名,而是“好药料”字样,以及一些唠唠叨叨的名医架子的“主张”,所以是“好药料主义”。
1928年,胡适在5月19日全国教育会议第四次大会上发表讲话,要求政府“第一,给我们钱;第二,给我们和平;第三,给我们一点点自由”。这个讲话表明胡适与他的朋友们已经接受了这个新政府——国民政府,知识和权力也达成了结盟关系。好景不长,这种暧昧的关系出现了危机与冲突。首先向政府发难的是胡适本人,1929年,他在《新月》第2卷第2号上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国民政府及蒋介石本人,从而引发了“人权运动”。接着,又陆续发表了胡适的《知难,行亦不易》、《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罗隆基的《论人权》、《告压迫言论自由者》、《专家政治》,梁实秋的《论思想统-》等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提出了法治、宪法及思想言论自由等许多重大问题,对国民政府提出尖锐的批评和指责。这场运动最终以当局的全力打压结束。
经过与现代评论派的争论,鲁迅对这批英美自由文人非常有看法。所以在他冷眼旁观了这场运动之时,陆续写出了几篇文章,并指出所谓“人权”言论引发的风波,不过是主人与奴才之间的一场误会。在《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一文中,谈到这批人在“人权运动”的小闹剧中,扮演的惟是“刽子手和皂隶”的角色;他们同时也是不满于现状者,是不满于“现在竟有不满现状者”的现状,本意帮忙主子“维持治安”,却为“别一种治安法”所不许,于是不免对现状生出又一种不满来,所有目的却不过是一点点的“思想自由”。在几年之后发表的《言论自由的界限》里又对此讽刺说:“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
以上所见,鲁迅并不着眼于对自由主义理念本身的排拒和批判,而是质疑和批评自由主义者们公开的言论主张与实际所为的大相径庭以及与现实环境的严重脱节。
二、与梁实秋的分歧和论争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上海,一方是文学界、思想界公认的权威,一方是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青年人,按余光中所比喻的:“颇有幼犊对老虎之势”。这场虽发轫文学却带有政治色彩的论战震撼了整个文坛。
1926年底,从美国归来不久的梁实秋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卢梭论女子教育》一文。1927年11月,《复旦旬刊》创刊,编者向他约稿,他把这篇文章修改后又登载于《复旦旬刊》。在文中,他批驳了卢梭的某些观点,并认为:“卢梭论教育,无一是处,惟其论女子教育,的确精当。卢梭论女子教育是根据于男女的性质与体格的差别而来。”
其时,鲁迅刚从广州来到上海,定居于景云里。对卢梭大为敬仰的鲁迅对这篇文章的观点颇为不满,因而于1927年12月发表《卢梭与胃口》予以反驳,由此拉开了二人论战的序幕。二人论战的主要原因源于信仰、思想文化观念的不同,他们的论战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问题前文已经谈过,此处不再详述):
第一,人性和文学的阶级性问题。对于文学,梁实秋主张人性论,反对阶级论。梁实秋师从白璧德,他的人性论也是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而来。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中,他谈到:“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的不同的地方是有的,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在梁实秋看来,世界上的人性是一样的,并没有阶级的区别。“文学是从人心中最深处发出来的声音”,因而“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所以他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进而提出无产者文学理论“把阶级的束缚加在文学上面”是完全错误的。
鲁迅就梁实秋的观点发表了《文学和出汗》,他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人性不是永久不变的,且在文中谈到:“‘弱不禁风’的**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借以说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他承认“喜怒哀乐,人之情也”,但同时认为人的性格“都带着阶级性”。他还针对梁实秋以为无产者文学理论的错误,是“在把阶级的束缚加在文学上面”的观点,针锋相对地提出:“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就文学和人性本身来看,鲁迅的观点无疑要高明一些。梁实秋最大的失误就是将复杂的人性问题简单化了,否定了人的阶级性,也就否定了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的阶级性。
第二,“乏走狗”问题。论争如果仅限以上的范围,双方虽动了肝火,但却还在学术范畴之内。然而,随着论争的深入,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最后,不同思想观念的论争演变成了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论战,其标志是鲁迅那篇著名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发表。
针对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这篇文章,“左联”的冯乃超也在1930年2月《拓荒者》第1卷第2期发表《文艺理论讲座(第二回)阶级社会的艺术》予以批驳,并毫不客气地称梁实秋为“资本家的走狗”。这一说法深深刺痛了梁实秋,他在1929年11月《新月》第2卷第9期针锋相对地发表了《“资本家的走狗”》一文说:“《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哪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份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话虽说得俏皮,却寓意深刻。鲁迅看到之后,气愤不过,提笔写下经典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并对梁实秋的问题答道:“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到这里,论争内容已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范围,两人都在文章中极尽讽刺和挖苦,给鲁迅和梁实秋都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此后,双方你来我往的交手虽仍然时有发生,除了人性和翻译问题,鲁迅和梁实秋还就“好政府主义”、文学批评及“第三种人”展开了论战,但那只能看做是一场激烈大战后的余波了。
三、与林语堂的分歧与论争
林语堂是鲁迅的朋友,也是鲁迅的论敌。《语丝》时期,鲁迅和林语堂曾是志同道合、并肩战斗的文坛挚友,随着对政治和文艺追求的差异,二人逐渐走向了分歧。
第一,关于“费厄泼赖”的争论。1925年林语堂在《语丝》第57期上发表《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提倡温和、折中的“费厄泼赖”精神,反对打“落水狗”,对失败者应予同情,不应再施攻击。对此,鲁迅很是不满。他于1926年1月10日,在《莽原》上发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深刻地揭发了“费厄泼赖”精神便是中庸之道的实质,以历史和现实血的教训指出:“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体现了彻底的革命的精神。随后,林语堂写了《讨狗檄文》和《打狗释疑》两文,虽然表示赞同鲁迅打落水狗的主张,但他的根本立场并没有改变。因此鲁迅在1935年3月的《论俗人应避雅人》-文中,进一步批驳了林语堂。
第二,小品文之争。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间世》与《宇宙风》半月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一时间幽默闲适之风盛行文坛。小品文创作还寻根问祖,经周作人、林语堂的提倡介绍,明末公安、竟陵派所谓“独抒性灵”的小品尺牍,纷纷标点出版,历来为正统古文家所轻视的“信腕信口”的晚明小品,成了争相模仿的范文。鲁迅对此十分不满,他认为国难当头,没有幽默可言,这些小品文会成为“麻醉性的”“小摆设”。“生存的小品文”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把文学当作“匕首”和“投枪”,怒向刀丛,刺向敌人。因而他竭力提倡科学和战斗的小品文与林语堂“幽默”、“闲适”的小品文相对立。
除此之外,二人还就“语录体”、“文人相轻”、“西崽相”等问题进行了争论。1934年以后,鲁迅和林语堂已没有来往的记载了,这两位先前的朋友在前进的路上已分道扬镳了。但林语堂对鲁迅还是始终怀有敬意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远在美国的林语堂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真诚地谈到:“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不应该在每次吵架的时候都说分手呢?为什么?
情绪,几乎每一场争论都会破裂。首先,另一方寻找复合类型。现在,这些天,我都在积极地战斗,说分手。可以?每次争吵都说分手是非常糟糕的行为。因为每一次争论都是因为存在情感或沟通的问题。除非你亲自与他沟通以解决让步。任何争论都会说恋人之间分手和争的生活也不抱什么期待了,于是想到了和对方分手,这样自己才能获得自由和幸福。 其实,吵架并不可怕。
吵架能够发现感情存在吵是正常的。两个人在一起很长时间后,必然会有矛盾。如果他们不时吵架,事情就会过去,不是每个人都会把它放在心里。我想分手是因为那场致命的争吵,一开始夫妻总是说分手,好吗?两个人在一起制造问题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不面对自己的感情,说他们在男友吵架时分手了怎么办?华振优秀班注重情感实际驾驶。情侣们一起吵闹是正常的。你并不总是通过分手来惩罚他们。
你也不必为分手创造条件。当你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不要不加区别地发泄出来。分手很严重。毕竟,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想。这毕竟不是真的。现实生活中,夫妻矛盾百出,打架斗殴屡见不鲜。林语堂曾说,“如果你在婚姻中不打架,那么。一起战斗总是很累的。你不应该分手吗?首先,战斗可能不是坏事。男朋友和女朋友经常打架。
它们坏了吗?每对夫妇都会有一场争论。这就是为什么。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友好程度会逐渐降低,导致另一场争吵和冷暴力。我认为,从一开始,人们也即将进入彼此。但如果他们每次吵架都分手,这将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这取决于两个人,他们仍然必须相信对方,并在遇到问题时立即沟通。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具有篇幅简短,语言精练的特点。那么你所知道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林语堂《苏东坡传》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林语堂《苏东坡传》经典语录11、东坡,一生闪耀,一生流离。——林语堂《苏东坡传》
2、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林语堂《苏东坡传》
3、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林语堂《苏东坡传》
4、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林语堂《苏东坡传》
5、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林语堂《苏东坡传》
6、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林语堂《苏东坡传》
7、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这出戏的好坏。——林语堂《苏东坡传》
8、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林语堂《苏东坡传》
9、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林语堂《苏东坡传》
10、所有的婚姻,都是缔构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林语堂《苏东坡传》
11、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林语堂《苏东坡传》
12、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变化,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林语堂《苏东坡传》
13、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林语堂《苏东坡传》
14、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15、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林语堂《苏东坡传》
16、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林语堂《苏东坡传》
17、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18、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19、纵然如此危险,人还是照旧走三峡,或为名,或为利,而不惜冒生命之险,就像现在苏家一样。——林语堂《苏东坡传》
20、苏东坡对御史的弹劾不屑于置理,连修表自辩也不肯,任凭官员调查,自己携眷径赴杭州上任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21、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林语堂《苏东坡传》
22、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林语堂《苏东坡传》
23、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的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林语堂《苏东坡传》
24、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林语堂《苏东坡传》
25、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林语堂《苏东坡传》
26、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林语堂《苏东坡传》
27、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林语堂《苏东坡传》
28、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林语堂《苏东坡传》
29、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男女交欢之称。——林语堂《苏东坡传》
30、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林语堂(张振玉译)《苏东坡传》
31、他现在向前行进,无忧无惧,心中一片安温宁静。在过去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何等问题,何等情形,他都以真诚勇敢之态度相向;他愿把一切付诸天命。——林语堂《苏东坡传》
32、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林语堂《苏东坡传》
33、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苏东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从不恨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34、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在朋友同僚的心目中,子由为人可靠,而东坡之直言无隐,玩笑戏谑,则使人害怕。——林语堂《苏东坡传》
35、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就犹如宝石不怕试验,真金不怕火炼。——林语堂《苏东坡传》
36、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想,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林语堂《苏东坡传》
37、说他是火性并无不当,因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简单说来,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林语堂《苏东坡传》
38、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林语堂《苏东坡传》
39、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40、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林语堂《苏东坡传》
41、可是,别人所不能了解的是苏东坡会因事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心中。只是不喜爱此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苏东坡并非才不如人,因而也从不恨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42、但是真正的人生,其中总包含有一种无可避免的性质,只有最好的戏剧才庶乎近之。——林语堂《苏东坡传》
43、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如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林语堂《苏东坡传》
44、诸葛亮的政治才干,也不过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以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此种做法决不适于像他这等急躁自信的财政经济的鬼才。——林语堂(张振玉译)《苏东坡传》
45、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林语堂《苏东坡传》
46、中国有一句谚语,就是说一个人如何,要“盖棺论定”。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时才可以下断语。不过有这种区别——人生是如同戏剧,但是在人生的戏剧里,最富有智慧与最精明的伶人,对于下一幕的大事如何,也是茫然无知。但是真正的人生,其中总包含有一种无可避免的性质,只有最好的戏剧才庶乎近之。——林语堂《苏东坡传》
47、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林语堂《苏东坡传》
48、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林语堂《苏东坡传》
49、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晴天也好,在与众也好。——林语堂《苏东坡传》
50、诚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寻取到安静,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确,而人生只是一种幻觉,人应当完全把社会弃置不顾,这样人类就非灭绝不可,那一切都空空如也才好呢!所以,在佛教要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摆脱个人的牵挂,而儒家是抱现实的思想,要对人类尽其职责义务,于是两种思想之间便有冲突。所谓解脱一事,只不过是在获得了精神上的和谐之后,使基层的人性附属于高层的人性,听其支配而已。一个人若能凭理性上的克己功夫获得此种精神上的和谐,他就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林语堂《苏东坡传》经典语录21、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2、轮到我们钉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线浸了唾沫,捻了捻。可是我一捻,把那几个小毛头捻得又细又长,穿针得时候,穿来穿去就是穿不进去。我只好把毛头拽下来才穿进去。接着,我在线得末端打上结,由于线上有唾沫,打结得时候,老是粘住手指,好不容易才把结打好。
3、好事不必做准备,来了就来了,最多是个喜出望外。享用谁还不会;可对坏事总无思想准备,一旦突如其来,就会措手不及,天塌地陷。因而,还属两句老话:“向最坏出准备,向最好处争取。在补加一幅名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4、我俯身捡起一片银杏树叶细细的端详起来。这片银杏树叶是金**的,只有叶子的边缘才只是有一点点的咖啡色;银杏叶像一个扇子一样,叶脉并不是很清楚了,银杏叶不管正面还是反面都非常柔软光滑,像一条金**的丝绸,闻起来还掺杂着淡淡的清香。
5、在这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我努力过,失望过,兴奋过,丧气过,但是我都坚持下来了,一心想着只能考好,不能考坏。当四十分钟跑过时,我的心跳似乎更加快了。我的心一直悬着。直到下午第四节课的时候,我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一点。
6、月亮是金**的,时出时没,月的阴晴圆缺都各具风韵,这是月亮的表面,而大家是否知道,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呢表面上,我们在看月亮时,感觉到月亮是会发出金茫茫的光,使陆地上也光,但这并不是月亮所发出的光,而是由太阳的光直射月亮所影响的。
7、像一个美丽缤纷五彩斑斓的梦,像一只在天空翱翔无拘无束的小鸟,像一棵结了许很多多快乐果实的树——童年,记载着我们数不清的纯真笑脸,汇成了一条条名叫“童年趣事”的小河。让我来取一点儿最甘甜的河水,献给大家细细体味。
8、有一个浓雾的早晨,我来到堤边。四处迷迷茫茫,山和湖都不见了,面前只有看不透的乳白色的混沌。唉乃之声由远而近,和悦耳的鸟声相应和。白色的空洞里隐隐约约有一个点子,而后,一只船的轮廓渐渐显露出来。这是这一天最早的一只游艇。
9、麻雀的确可爱,它的脑袋很小,只有栗子那么大,眼晴虽小却非常有神,它的身体小巧成蛋状流线型,放在手上只占手掌的一半。它浑身长着灰褐色羽毛,和树皮色相似,是一种保护色,它颈部和腹部的毛发白,显得很匀称,它的尾巴像半张开的小扇子。它飞得很快,也很有趣,那么一窜窜的。
10、卷毛也很贪吃。一次,我买了一根火腿,正好想做点别的事情,就顺手把火腿放在了桌子上。等我做完事情后回来一看,发现火腿和卷毛不见了。我于是满屋子到处找,最后在卷毛的窝边,看见卷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火腿,我又可气又可笑。
11、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12、桂花飘香已有段日子了,这些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窗,让沉闷的房间里能飘满淡淡的桂香。楼下的几棵桂花树全开了,我有点奢望它们不要这样一下子就全开完了,一棵棵地开花,一棵棵地花落,这样空气中弥漫的香味就可以持续整个秋季,甚至初冬,或更久。
13、把一成不变的事情做得不一样,你就离晋升不远了。最怕的事情就是今天知道明天要做什么,明天知道下周要做什么,今年知道十年后自己要做什么。而工作中真正的努力不是一直死扛一件事,而是你不停的改进让你的对手上班如上坟。
14、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远虑是无穷尽的,不要让远虑成为近忧。人生路上有无数的驿站可以歇脚,有的包袱可以等到该背的时候再去背,用不着把所有的包袱都背在今天的背上。我们不是超人,精力总是有限的,不要试图在今天解决明天的所有问题。
15、用不着立刻判定自己不行,而混入茫茫的人海,太俗地活着,点不亮一盏霍霍燃烧的生命之灯。我的喊声或许有些微弱,我的脚步或许有些盲从,但我的热血却自始至终咆哮奔腾。命运没有什么可怕的,惊涛骇浪的海上不是常见扬起的帆影!
16、微笑,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能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能拥抱明天的太阳,笑对人生,能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微笑的人,显得那么可爱,那么和蔼,那么风趣,那么坚强,它传递着人们的感情,因为,微笑是人世间最美的符号!
17、秋又让人伤悲,这定格我印象中万木萧条的村沟荒野里扫落叶的老人,在空旷的原野中仿佛最能体现秋的凄清,每每看到这个场景,我不知道为什么总会心酸,我想不是在怨秋,可能是为这一个衰老的灵魂在哀怨,劳作是乡下人的癖好!
18、春天到了,松花江的冰雪融化了,冰排以排山倒海之势顺流而下,随着冰排相互挤撞声,伴着哗哗哗,刷刷刷欢快的流水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当你站在松花江江桥上观看犹如万马奔腾的画卷时,又好像是在倾听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19、那年冬天,谁人冷呀,把人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那边着实是太美了,那但是冬姐姐的佳构;银色的大操场。这时的大操场已差别昔日了,它似千朵万朵梨花在翩翩起舞,它如玉屑一点一滴地在面前目今表现。这一情形在我心扉中为
20、我走到外婆的房间里,打开那个外婆珍藏了多年的记事本,里面的桂花也枯萎了。泪水打湿了整片花朵,那桂花太像外婆了,我不由自主地触摸了那多桂花,是的,桂花枯萎了。我想如果那棵桂花树还在的话,也该到了凋零的季节了吧。
一
在鲁迅、许广平书信集《两地书》里,许广平经常亲昵地称呼鲁迅为“小白象”。这个昵称与林语堂有关。
1928年12月,林语堂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鲁迅》,将鲁迅形容为“一头令人担忧的白象”。这是因为,大多数大象都是灰色的,只有极少数大象是白色的,因而极为珍贵。鲁迅很喜欢林语堂这个比喻,在给许广平写信时,画一头大象在署名处。
鲁迅、许广平、周海婴
不仅如此,鲁迅还打算把这个外号送给儿子周海婴。只是由于周海婴出生时身体是红色的,便改成了“小红象”。红色的大象就更加稀少了。
二鲁迅和林语堂的友谊,得追溯到1923年。
192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和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的林语堂学成归来,接受北京大学教务长、代理文科学长胡适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任教。那时候,鲁迅也在北京大学担任兼职讲师。
后来,林语堂还担任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那时候,鲁迅也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兼职讲师。
他们有同事之谊。
林语堂
1924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先后创办了两种刊物,一是《语丝》,以留学日本的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为主要撰稿人;一是《现代评论》,以留学英美的胡适、陈西滢、陈翰笙等人为主要撰稿人。
林语堂是留学英美一派,又与胡适关系极好,在留学时接受过胡适的资助,可他除了在《现代评论》创刊号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外,还是站在了鲁迅一边,成为了《语丝》的主要撰稿人。
他们便有了战友之情。
三1926年,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邀请林语堂来学校担任文学院长。林语堂到了厦门大学后,想起了鲁迅,特意向林文庆作了推荐。于是,厦门大学又高薪聘请鲁迅来任职国文系教授,月薪为400银元。
鲁迅
在厦门大学,鲁迅、林语堂相处得非常不错。可是,鲁迅与林文庆观念不合,发生了矛盾,林文庆有意将鲁迅排挤出厦门大学。鲁迅也曾经想过直接甩手走人,但他担心林语堂的面子上过不去:“只怕我一走,玉堂要立即被攻击。所以有些彷徨。”
“玉堂”是林语堂的本名。
对于鲁迅的窘况,林语堂也非常清楚:“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遭同事摆布追逐,至三易其厨,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火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吾失地主之谊,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
四然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在上世纪20年代底,鲁迅、林语堂都来到了上海,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附近。一天,鲁迅在林语堂家里做客,两人一边抽烟,一边聊天。鲁迅扔烟头时,一不小心将烟头扔到林语堂的床上,扫掉了蚊帐的一角。林语堂很生气,鲁迅却怪他小题大做,说“一床蚊帐才五块钱,烧了又怎么样”。
两人争吵起来。这件事虽然很快就过去,但为他们的友谊蒙上了一层阴影。
鲁迅、许广平与林语堂等人合影
1929年8月28日,北新书店的老板李小峰宴请鲁迅、郁达夫、林语堂夫妇。此前,鲁迅与李小峰因为版税问题,闹了一场官司,在郁达夫的劝解下握手言和。席间,林语堂无意提起,说鲁迅在北京大学的学生张友松曾经请鲁迅和林语堂吃饭,说也要办一个书店,并承诺决不拖欠作者稿酬。李小峰便怀疑是张友松从中搞鬼,害得自己与鲁迅发生版税纠纷。
鲁迅听了,立即怀疑林语堂这番话,是在讥讽自己受了张友松的挑拨离间,用力一拍桌子说:“玉堂,你这是什么话!我和北新的诉讼不关张友松的事!”
林语堂回答:“是你神经过敏,我没有那个意思。”
两人当场杠上了,这场宴会自然不欢而散。当晚,鲁迅在日记里写:“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林语堂也写日记:“八月底与鲁迅对骂,颇有趣,此人已成神经病。”
五当然,鲁迅和林语堂关系的真正破裂,绝不会仅仅因为一床蚊帐,或者一场宴会上的误会。事实上,他们在文学观念上出现的巨大分歧,才是他们彻底闹掰的主要原因。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1934年,林语堂创办《人世间》。1935年,林语堂创办《宇宙风》。这3种刊物都提倡幽默文学,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林语堂由此成为“论语派”的****。鲁迅却看不上这些小品文,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将林语堂提倡的小品文讥为装点太平盛世的“小摆设”,“靠着低诉或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的平滑”。鲁迅针锋相对地提出:“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萧伯纳访问上海,鲁迅、林语堂应邀陪同
对于鲁迅的批评,林语堂是不服气的,在《且说本刊》一文予以反驳,指责鲁迅“必欲剥夺文学之闲情逸致,使文学成为政治之附庸而后称快”。
两人唇枪舌剑之下,终成陌路人。
六1936年8月,林语堂接受美国作家赛珍珠夫妇的邀请,离开上海,前往美国读书、写作。此后,林语堂和鲁迅再没见面。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病逝于上海,享年56岁。噩耗传来,林语堂深感悲切。一个月后,林语堂在纽约写下《悼鲁迅》一文。在文章中,林语堂将自己与鲁迅的交往描述为“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但无论如何,“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鲁迅
林语堂将鲁迅尊称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以81岁高龄病逝。两人相逢于地下,会“相逢一笑泯恩仇”吗?
林语堂历史上的“一夕话”原话是: “中国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几个卢布,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报纸上疯狂叫卖自己的汉奸言论,武装保卫苏联,支持外蒙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在动物世界里找这样的动物几乎不可能。”(1937年,发表于《申报》专栏《一夕话》) 说实话,林语堂先生这《一夕话》的原话,在当日是骂“拿卢布”的,改在今日就是可以骂“拿美分”的! 可笑中国的某些文化人儿们中的不知道哪一个宝贝,看见这段话,觉得自己被比喻成“动物世界”都找不出来的东东,实在难过,就将其改头换面,也不顾篡改之后的逻辑通还是不通(正如我曾经指出来的,篡改之后的话是反民主的、带有阶级歧视的昏话蠢话),以为拿了一根棍子就可以到处挥舞了。 殊不知,中国早有一句民间的俗语来调侃他们手中的大棒: 这好比是,拿起狗屎橛子当鞭子,闻不得舞不得也(文不得武不得也)!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他,而是叫他去一个挺大的苹果园去摘苹果,要求他进去后不能回头,只能一直往前走,摘一个最大最好的苹果回来。柏拉图穿过果园后两手空空回来。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有摘到苹果?”柏拉图说:“苹果园里面好的苹果太多了,我一边走一直想,前面一定还有更好的。但走了一大半以后却发现,后面的都没有前面的好,所以只好空着手回来了。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爱情。”
大概和这个典故是一个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