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乘客因种种原因与公交车司机产生矛盾,最终引发肢体冲突酿成交通事故的案件屡见不鲜。
裁判文书网近日公布的一起案例显示,湖南一男子因与公交司机争吵打骂引发交通事故,被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获刑两年。在该事故中,男子因靠站停车问题,与公交车司机发生争吵,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谩骂并拉扯司机衣服,致使公交车与道路右侧电线杆相撞,造成数名乘客受伤。
记者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公交车”+“争吵”为关键词在裁判文书网搜索发现,从2008年起共发生类似案件66起,其中辽宁省案发最多为10起,其次为重庆市9起。
相关判例显示,有乘客无理要求公交车司机停车、不按规定上车、投币,引发与公交司机争吵、拉扯,更有甚者用垃圾桶套司机头部,有行人在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中丧生。
对此,刑辩律师王甫称,在类似情况下,殴打司机的乘客可能同时触犯多种罪名,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甚至是故意杀人罪。“由于是同一个行为,存在犯罪竞合问题,一般来讲会择一个重罪去处罚。”
王甫还称,如果有证据证明司机有过错,如主动攻击,司机也应担责。
01、司机被套垃圾桶,紧急刹车撞击大桥护栏后停下
2017年12月20日,广州市番禹区法院判决了一起类似案件。
(2017)粤0113刑初1932号判决书显示,2017年6月29日17时许,被告人雷某标搭乘番12路公交车,因不按规定从后门上车与公交车司机何某发生争吵,当该车行驶至本区市桥大桥桥面时,被告人雷某标突然将公交车上的塑料垃圾桶套到被害人何某头上并殴打其头部,导致正在行驶中的公交车突然失控,司机何某紧急刹车,车辆与市桥大桥护栏发生碰撞后停下。后司机何某报警,雷某标在现场等候公安人员到场处理。
案发后,被告人雷某标的家属已代为赔偿司机何某经济损失人民币5000元,并取得何某的谅解。
最终,番禹区法院认为雷某标罔顾公共安全,危及车上乘客的安全,应对事故的后果承担主要责任,根据法定刑幅度、法定和酌定的量刑情节,并综合考虑被告人作案的具体事实、认罪态度等因素,判决雷某标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避免让自己路怒呢?
对于路怒的避免,还是要预防和缓解两方面入手。
预防
加强心理治疗
在目前驾驶人员素质与公共交通等外界因素无法有效改变的情况下,防止“路怒症”最切实的做法是做好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
因此,在每次出行时尽量提早出门,让行车时间更充足,有了时间,让自己尽量从容些。遇到堵车,呆在车里听听音乐或摆弄一些有趣的小玩意以转移注意力。
另外,司机还需要从心理治疗、提高行车素养等方面入手,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情绪激动时不宜驾车。要经常自我检查,若发现自己连续几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食欲不振、失眠、焦躁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平时也要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排解和释放紧张情绪,比如爬山、打球、唱歌、跳舞、游泳等都十分有效。
提高行车素养
目前,英国、芬兰、韩国等国家每年都会对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评,合格者方准上路,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倡导教育司机,提升行车素养,养成礼让驾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等文明行车习惯。驾校在培训学员时可考虑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员树立正确、健康的“驾驶观”。
疏导公共交通
当前,我国私家车增长速度过快,而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跟进速度不够,造成汽车数量超过道路负载,从而引发了“路怒症”等现代都市病。因此,大力发展包括公交、地铁、轻轨以及班车等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将是有效减轻城市车辆负载、改善城市交通面貌、缓解有车族“路怒症”的重要举措。
相关建议
建议一:避免不良情绪干扰
上车前,如果情绪不好,就要学会为自己减压。因为如果开车时脾气火爆或者沮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主的驾驶效果。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车主可以适当多吃绿色蔬菜,喝点柠檬汁和含维生素B的饮料来调节情绪。
建议二:开车别在路上争吵
有些朋友脾气火爆,遇到抢道、追尾、碰撞等事故,就会发怒火冒三丈,产生所谓“路怒症”。其实在路上和别人争吵,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会让双方的不好情绪加深。这种时候冷静处理,反而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建议三:出门前准备周全
行驶了一段路程才发现自己忘记一些物品,由此心中会念叨着,无形中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精神不集中。
其实车主在每次出发前,给自己一两分钟“缓一缓”,想想是否带齐物品,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匆忙出门而导致的不安情绪。
我觉得两司机做得很好,提前确定绿码,保证了彼此的安全。在争吵前有这样的行为,说明大家是比较理智的,应该只是觉得对方有错,想要进行一番理论。一切都以大局为重,不因为一些小事,去破坏防疫的政策。生活中很多人都应该像他们学习,在公共场合中,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传播疫情的推手。
1、吵架前先亮绿码
成都武侯区的一位网友,晒出了自己上班前拍的视频,视频内容比较有趣,是两辆电动车相撞。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接下来应该是两个司机吵架,甚至有可能直接打起来。不过这两位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各自拿出了手机,向对方展示了自己的绿码,随后才摘下口罩开始争吵。因为有事情要做,所以网友并没有看到结果,只停留了五分钟左右,据说他离开的时候,两位还在争吵。
2、绿码出行
很多人在骑电动车的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碰撞,尤其是早上去公司,路上车多人杂,一不小心就会碰到。有些人一句道歉就能解决,而有些人要进行一番理论。不过考虑到现下的形式,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在公共场合不摘口罩,也是为了自己安全着想。两位司机能做到提前亮出绿码,说明彼此的安全意识很强,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3、应该向他们学习
虽然这两位司机是在吵架,但是他们的行为,值得大多数人去学习。且不说各种私下聚会,一些人在公共场合都不戴口罩,甚至和别人大吵大闹。在疫情没有完全赶跑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成为新冠传播的推手。这两位给大众上了一课,在做一些事情之前,一定要确保彼此的健康码是绿色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