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结婚风俗 现代婚俗均有古六礼的痕迹

福建莆田结婚风俗 现代婚俗均有古六礼的痕迹,第1张

旧时,莆田人的婚姻大多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很少有婚姻自主的权力。选择婚配时,同宗或亲戚中不同辈的不能通婚,还要考虑男女两家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情况,即要门当户对。现在 福建莆田结婚风俗 、婚娶均有古代“六礼”的痕迹。

1、说媒

儿女长大后,父母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有个别在婴孩时期订婚约的或所谓“指腹为婚”的,一般是由媒人从中说合。媒人为了赚取媒礼,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玉成其事”。由此酿成婚姻悲剧是常有之事。

2、相亲

媒人说亲之后,其父遇“门当户对”的,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一般是男方到女家相女儿),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招待,倘相中了,才吃下对方煮的线面、鸡蛋,如不中意,就不能动的。

3、送庚帖

男女双方如果同意亲事,就通过媒人互送年庚八字。男方把女方的庚帖放在灶头箸笼里,经过三日三夜,若家里没发生什么事故,就认为此女能服家。尔后,双方各请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看男女俩有无冲克、合婚的吉凶等等。

 

4、订聘

断过“八字”合婚后,如双方满意,就由媒人从中商定聘金、嫁妆,再择吉日订聘,俗称和定、办定。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认为命运好的妇女6-8人,身着红衫,带礼物,把聘金的一部分和一些金银首饰,送到女家,把戒指、手镯套在姑娘手上,把项链、或金银锁挂在姑娘的脖子上,俗称“挂月豆 ”。女家放鞭炮,把糕饼果品分赠亲人、邻居,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置办点心酒菜招待男家客人,并每人一封红包。

5、定日

俗称“请日子单”。男方请择日馆择选结婚佳期,以红帖转告女方,女方回以允期红帖。之后,男女双方根据议定的婚期,各自择日为未来的新郎、新娘“裁衣”。

6、送嫁

姑娘临嫁,女家亲友赠送衣饰、布料、红花、香粉等物,表示祝贺,称为“送嫁”,俗称“捧花粉”。

7、纳吉份

纳吉份莆田人变音为“担试粉”。婚期到时,男方把未交足的聘金、礼物装入红漆礼盘;把猪肉、线面、红米团、菜丸等食物装入红漆“担盘”,共十个或八个盘,分为两组,每组五个或四个,自下而上,由大而小,两组合为一担挑,故俗称“担盘”。如闺女的祖母健在,则须另备肉、面一担奉敬,俗称“妈担”。这个礼俗在仙游称作“起轿脚”。

8、结婚

结婚俗称“成人”,取儿女长大成人之意,故而很隆重又有很多礼仪习俗。

首先是物色“能嫂”和“送房兄”。“能嫂即喜娘”。旧时婚姻,男女素未见面,新娘初到男家,需要能嫂在身边传话、指导礼仪,故应选老于世故、谙诸礼俗、口舌灵便、善于应变的中年妇女担任。选“送房兄”则是古代掠婚风俗的遗留。古代婚姻男方常用暴力把女的掠夺过来,因怕被女方抢回,故需请一批青壮年守夜,年代久远,这批人就演变为帮人家结婚之忙的“送房兄”,因他们以闹房(俗称“送房”)为中心,前后做了不少工作,故主人对他们招待备至,敬称为“送房兄”。

其次是布置洞房、婚筵、绡头、挂表轴、安床等。洞房俗称“新妇房”,门楣挂米筛麻袋和一条男裤。挂米筛麻袋代表天罗地网,为驱除邪祟。挂男裤,为要新妇将来对丈夫服从。洞房内挂条染红猪腿,因俗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猪腿禳压之,祈免灾祸。房中除设崭新眠床、橱柜、桌椅外,壁上挂“麒麟送子”或“孔雀开屏”画轴镜屏,床前悬挂“百子红座灯”一对,“送房料”(撒帐,送孩子等用物)例由姐夫或姑丈或送房兄备办。婚筵设在厅堂上,门楣挂横长幅红绸,贴大红婚联,厅堂内外挂满贺幛。婚期前一晚(俗称“上头暝”),新郎新娘要分别在家中举行绡头(俗称“上头”)仪式。新娘的绡头是开脸(用细绳纹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是剪发、剃脸、戴礼帽,还要沐浴。之后穿上“上头服”(这副衣裤婚后收藏起来,等到本人临终时再穿上),待到事先择定的吉时,请福寿双全、夫妻健在的长者为新郎梳头,然后束发加冠(戴上插金花五蕊的礼帽),送房兄唱赞:今早“上头”喜匆匆,东来紫气满华堂,××(男女两方的姓氏)二姓谐连理,新郎新妇振家风。婚日凌晨,悬挂表轴于厅堂壁上。表轴俗称“表德”,四尺长两尺宽,分左、中、右三行书写;左行写新郎的原名和字,中行写上新郎的表德字,一般为二个字,斗大,意义与原名相谐,多取吉利字眼,右行写上新郎在同族同辈中的排行。挂表轴时,放鞭炮,送房兄赞:挂起表德真及时,金鸡报喜迎佳期,亲朋戚友来贺喜,一举成名天下知。接着男家用铜钱垫洞房里眠床的四个脚,俗称“安床”,取夫妻恩爱平安吉利,共同劳动发家致富之意。安床时赞:眠床垫上太平钱,岁岁平安福来临,一对鸳鸯交颈睡,夫妻恩爱百年亲。

 

婚日上午,男家雇红轿,由媒人和“能嫂”到女方家去接新娘。红轿俗称“新妇轿”,轿上四周披围红绸,并在轿门上挂一块猪肉,亦禳“白虎”之俗。新娘用大红帕(俗称“新妇罩”)罩住头面,带着“新娘妈”像由“能嫂”引导,哭别父母,然后抬往婆家。传说 “新娘妈”是莆田古时一位爱护女子收养弃女的黄氏妈的化身,闺女们以她为保护神,以一支红箸为骨,灯笼座为座,用红头绳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红纸衣裤、头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妇女形状。旧时莆田女子出嫁,都要带她到夫家奉祀,以求平安。新妇轿到了婆家门口,男家的公姑、妯娌、大人、小孩等均暂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火,俗叫“避冲”,冀日后一家和睦相处。新娘下轿进入厅堂脚不能沾地,必须踏着米袋,共五条,取个“五代见面,代代好”的吉利。在仙游,迎亲时有个独特习俗,是新郎要亲自往女家去迎亲。

新娘下轿后,送房兄将妆奁中的蚊帐挂到洞房的眠床上,并以红枣、瓜籽、花生等果品向蚊帐的四角撒去,俗称“撒帐”,取多子多福之意。此时赞道:撒帐东西南北方,百无禁忌姜太公,桂子兰孙联科甲,荣华富贵喜苍苍。黄昏时,送房兄又行“送孩儿”礼,送房兄分别手持龙凤灯、百子炮、双喜花烛和一对白瓷“孩儿仔”、果盆等由婚筵附近的土地庙开始,列队鼓乐放炮送入洞房,由新郎新娘接过这对“孩儿灯”安放帐内板架上。由捧果盒的赞:今夜大家“送孩儿”,新郎新娘笑微微,燕尔新婚鱼得水,早生贵子耀门楣。

新娘下轿后,新郎新娘由“能嫂”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行合卺大礼。之后,又端出猪头、猪腿、线面等祭告祖先,俗称“告祖”。新郎带新娘叩拜祖宗后,又逐一跪拜全家各位尊长,有些地方受拜人应回以“红包”。礼毕,新郎新娘双双进入洞房。

拜堂、告祖后,宴请贺客。厅堂左上第一桌面对大门的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称“横头位”,乃新娘母舅座位。其余座次,请乡里年高望重长者就座。如母舅姗姗来迟,须一请再请,要他来后方可开宴。

宴罢,送房兄为首拥入洞房闹洞房。第一个节目是“抱出灯”:新郎抱起新娘,新娘举双手,取床前悬挂的两盏“百子灯”互换挂好后,才能把新娘放下,赞曰:洞房花烛小神仙,一对凤灯挂两边,东西交换入门喜,一刻千金乐少年。“灯”谐“丁”音,出灯表示出丁,取早生(男丁)贵子之意。接下来是“做经文”。所谓做经文,即古代新婚戏妇之俗。送房兄事先准备一些妙趣横生的节目,此时用来导演,让新郎新娘作主角“逢场作戏”,夫妻对话、动作等多带有戏谑、挑逗的内容,故意制造闹趣为难新婚夫妇,多由“能嫂”解围圆场。一直闹到更深夜阑,雄鸡初唱时才结束,放鞭炮后,送房兄赞:大家齐出门,双双掩房门,洞房初会面,夫妻情意绵。赞毕,大家退出洞房,将房门掩上,俗称“ 掩门”。

回门俗称“请转马”或“请子婿”。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出厅堂问候翁姑及长辈,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并下厨房第一次作炊事,即古诗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天新娘家小舅子来请新娘偕同新郎回外家拜见“外家”长辈亲友。娘家设午宴款待,俗称“子婿酒”,酒后新郎先告辞回去,新娘则等到黄昏时才返家,带回童子鸡一对,红纸封腰的甘蔗一双,祝愿从头到尾夫妻和气,日子甜蜜。去时新娘坐轿在前,回程时在后;古时是骑马回门,故俗称“请回马”。

 

9、换花

婚后第三天,女方备办“换花篮”,由小舅子送到男方,看望才出嫁的亲人。“换花盘”有红白纸花等,白花象征得男孩,红花象征得女孩。

送年暝就是新婚第一年的农历腊月廿五日,娘家备办担盘给婿家送礼。礼物有线面、猪蹄、红米团 等,还有一对大红绸布金字的红座灯,由一个6、7岁的小男孩送上门。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纱彩绘的灯笼一对,加上一支小灯笼(叫灯仔),寓意“年年添丁”。

  

福建莆田地区有一些传统的婚姻习俗,但并没有只能娶本地做老婆的规定。

在莆田,传统的婚姻习俗通常是由父母或媒人介绍,经过相亲、定亲、迎亲等步骤。在相亲过程中,双方家庭会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性格、相貌等因素,然后决定是否进一步交往。如果双方愿意交往,就会进行定亲和迎亲仪式。

在莆田地区,也有一些特色婚姻习俗,例如“半路夫妻”和“重婚”等。其中,“半路夫妻”是指离婚后与前配偶再婚或与他人再婚的情况,这种做法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但并不是莆田地区的传统习俗。而“重婚”则是指一个人与多个人同时结婚,这种做法在莆田地区并不普遍。

总的来说,福建莆田地区的婚姻习俗比较多样化,但并没有只能娶本地做老婆的规定。

古典文学与莆田话

足朱仙游方言快捷行走叫“ 足朱呀足朱”。其源出于《左传》。鲁文公之世童谣《瞿鸟鹆歌》:“……往馈之马,瞿鸟鹆足朱足朱。公在乾侯,徵褰与襦。……”清·沈德潜注:“足朱足朱,跳行貌”。原来用于形容鸟儿跳行疾走,仙游方言里说明人快速趋前行走的身姿。 畏:作“怕”解,至今仍在莆仙口头语上使用。如“谁都不怕”叫“不畏一人”,倘若对某些权势不敢对抗,说:“畏你,还不行吗?”“畏”字汉魏时已常用,唐代使用更普遍。

魏·文帝曹丕《杂诗》:“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唐·杜甫《羌村》诗:“晚岁复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却复去。”王维《宫槐诗》:“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饮水畏惊猿,祭鱼时更獭”。

特故:莆仙话“故意如何如何”叫“特故如何如何”。如有人损坏东西,赔礼说:“对不起,我不是特故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赵盼儿唱:“我特故抄与你个休书题目……”

紧关:莆仙话“要紧”“紧要”叫“紧关”。如“这件事很紧关赶快去办!”“紧关”在元代是口头俗语。元·杂剧《东堂老》楔子,杨州奴云:“你这一夥弟子孩儿们,紧关里叫个使一使,你走得无一个。……”第一折:杨州奴云:“哎哟!你那里是我兄弟,你就是我老子,紧关里谁肯提我一句……”

祖公:莆仙话“祖先”叫“祖公”。我原以为“祖公”是“祖先”“祖宗”的转音,现查元杂剧《虎头牌》第一折,正未云“叔叔,休那般说。(唱)一半儿则俺那祖公是开国旧功臣,……”同书正未(唱)

“〔赚煞〕则今日过津度州郡……托赖着俺祖公是番宿家门!”可见“祖公”叫法由来已久。看电视河南、广东潮汕一带亦有如此称呼。

尽行:莆仙话“全部”、“全都是”叫“尽行”。如“你尽行说谎话。”“尽行”也是元代俗语。

元·杂剧《东堂老》第四折,正末云:“……我存下这一本帐目,是你那房廊屋舍、条凳椅桌、琴棋书画,应用物件,尽行在此。我如今一一交刈……”

瞑:莆仙话“夜”叫“瞑”。“夜里”叫“瞑头”。

六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其子号泣而葬其母如法,朝瞑哭临”。这里“朝瞑”即“早晚”之意。

嘴尖:莆仙话把多口多舌、搬弄是非叫“嘴尖”。也是古代俗语。古代相书有云:“鼠口谗毁人,口尖爱争竞。”元·杂剧《箫淑兰》第

二折:正旦唱〔醉中天〕:“怕什么你母舌儿堑,梅香嘴儿尖。”

花嘴:莆仙话花言巧语叫“花嘴”。如:“这个人花嘴,他的话一句也信不得!”《醒世恒言》二十八卷:夫人道;“听那老光棍花嘴!……”

半生熟:莆田话把办事呆滞、对事物反应不敏捷的人叫“煮熟的”;把不很聪慧、精神不十分正常的人叫“差一灶火”,即“半生熟”。此语颇古。

宋·《抚掌录》:北都有美色,人谓之生张八。因寇忠愍(寇准)乞诗于魏野,野赠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四川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半中央:莆仙话事物之半或事体的一半叫“半中央”。如“你不能有头无尾,事体办到半中央,扔下不管”。明·徐树丕《识小录》“张子房”条:“盖自家都不犯手,又凡事只到半中央便止。如香花切勿看披离是也。”

昨暮:莆仙话“昨天”叫“昨暮”,这也是古汉语。《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史记》卷六十七:“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这里的“昨暮”就是指昨天。

明旦:莆仙话“明天”叫“明旦”。六朝宋·刘敬叔《异苑》:“洛城小人失妻者,管辂为卜,教使明旦于东阳城外……”

今旦:莆仙话“今天”叫“今旦”。这也是古汉语。《史记》卷七十五:(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后汉书》卷三十九“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之,平叩头曰‘今旦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

缀:莆仙话有两种含义,一是缝衣裳、被服?(针线相连的意思)二是跟随、跟踪。这与古代对此词的理解与运用完全吻合。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八:游曰:“贼强我,若贼分军以缀我,直取奉天,奉天兵亦弱,何来攻之有?”

宋·彭乘《墨客挥犀》“彬连秀才”条:乃私谓生曰:“是家将谋杀秀才祭鬼,宜早且为计。我亦良家子,为其所劫到此。所以遣妾侍君道,欲以缀君留也。……”

衰:莆仙话“衰”不但有身体衰弱之义,而且把运气差,遇到倒楣事、处境尴尬或不吉、不利叫“衰”。例如:碰到不顺心的事或被上级指责,往往说:“唉,今天大不吉,大衰!”这种用法与秦汉时期用法

完全相同。

《后汉书》卷五十八:邓鸟兄弟以诩异其议,因此不平……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

此生:莆仙话“此生”有两义。一作“一世”“一生”解。二作代名词解。如说别人很有才华,说:“此生很有才”、“此生很会拼!”这也是古汉语。

《资治通鉴》卷十八汉记十: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解专以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

请告:仙游方言“请假”叫“请告”。《后汉书》卷四十六注解(三)云:“古者名吏休假曰告,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在官有功,法所与得也。赐告,病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其告,使带印绶,将官居归家养疾也。”这个注解是武则天太子李贤注的。可见,“请告”是很古的汉语语汇。至少在唐以前用“请告”。至唐,则已两词并用。

《资治通鉴》二百四十三卷“才周岁,转憬为门下侍郎。憬由是深衔之,数以目疾请告”。

唐·刘肃《大唐新语》:“王及善为文昌左相国”条:“及善固请假月余,(武)则天不之问……”。

青盲:莆仙话“瞎眼”叫“青盲”,这也是秦汉古语。

《后汉书》卷八十一“是时犍为任永及业司同那冯信,并好学博古。公孙述连徵命,待以高位,皆青盲以避世难。”

凿:莆仙话除了指木匠工具“凿子”外,用拳头打人也叫“凿”。此言宋代已有。

《水浒传》第二十五回:那婆子揪住郓哥,凿上两个粟暴。郓歌叫道:“做什么打我?”……这婆子一头,一头大粟暴凿,直打到街心上去。

《拍案惊奇》初刻卷十七:吴氏说罢,两点红直从耳根背后透到满脸,把儿子凿了二个粟暴。

话说仙游话(五)仙游方言与古代汉语之三

厮:仙游方言“厮”字通“相”,如“相打”叫“厮打”;“相熟”叫“厮熟”;“相骂”叫“厮骂”;“相认”叫“厮认”;“相害”叫“厮害”。用法与古代同。

《拍案惊奇》二刻卷三十五:姑嫂两人多是与他卖糖厮熟的……

看顾:莆仙话有二义,一是“照顾”、“照应”、“服侍”;如:“家母烦你看顾多年,不知如何感谢”;二是“报复”,如:“你那样做,不怕他日后看顾?”“我总要看顾一下他!”

《醒世恒言》卷三十三:老妪睁眼看是:“……相公会试中了,看顾老身,就有在里头了。”同书卷三十三:刘官人叹道:“如今的时势,再有谁似泰山这般看顾我呢”?

街路:莆仙话城关、城里、街道叫“街路”。如“我明早要去街路”。“我昨天去街路,那里变化真大,我都认不得了!”此语亦古。

《资治通鉴》卷二“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

《拍案惊奇》二刻卷三十五:程家人看见了道:“昨天晚上吃晚饭时,正是主翁同这个小厮在那里唧哝甚么……那厢又不是街路,死得蹊跷”。

矢:莆仙话“矢”,粪也,下粪叫“屙矢”。

《资治通鉴》卷六: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使者返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绝:莆仙话形容十分、异常,用“绝”。如“绝聪明”、“绝漂亮”、“绝调皮”等。

《资治通鉴》卷二十八:“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卷三十一“皇后既立,宠少衰,而其女弟绝幸。”

目睛:莆仙话眼睛叫“目睛”。

宋·赵令畴《侯鲭录》:“商臣、王敦蜂目”条:“余昔年曾任汀州掌狱录,见杀母黄曾,其目睛小而光跌,宛若蜂状。

无好:莆仙话事情不妙、预后不良或不是好东西、好事叫“无好”,而不用现代汉语“不好”。这是古代用法。

《资治通鉴》卷二十九:伯超惧,说休茂曰:“主帅密疏官过失,欲以启闻,如此恐无好。”

自我作古:莆仙话不循古制、自作主张或不依别人的嘱咐办,叫“自我作古”。此语唐代已有。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戊壬,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上(唐高宗)欲令开府置官属,问吏部郎中王方庆。对曰:“……未闻太子在东宫而更立皇太孙也。”上曰:“自我作古,可乎?”

大穷:莆仙话事情很坏、处境很不妙、体力受不了等叫“大穷”。这里的“穷”字,意为“凄惨”、“悲惨”,非“贫穷”之意。这也是古代的用法。

《史记》卷七十五:孟赏君惧,乃遗秦相穰侯魏丹书曰:“君闻秦欲以吕礼收齐……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你的处境必然很不妙)

《后汉书》卷十三:(公孙)述谓延岑:“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当坐穷乎?”(能坐以待毙吗?)

三般两样:莆仙话同一家的人,却特别被看轻、另眼看待、待遇不公叫“三般两样”。如“你年纪大了,想再续娶,将来子女被三般两样看待,你不心疼?”

《拍案惊奇》初刻卷二十九:赵琮夫妻俩个,不要说看了别人眼高眼低,只是父母身边,也受多少两般三样的怠慢。

奢遮:莆仙话“奢遮”有得意、骄横、炫耀、体面之意。多为贬义。

同书第三十六回:那人道:“大哥等谁?”那大汉道:“等个奢遮的好男子。”那人问道:“有什么奢遮的好男子?”上述两个“奢遮”作体面解,是褒义。

同书第十七回:河清问嫂嫂道:“哥哥大欺负人!我不中,也是你一个亲兄弟,你便奢遮杀,只做一个缉捕观察……”这里是贬义。

话说仙游话(六)仙游方言与古代汉语之四

冰人:莆仙话媒人叫“冰人”。这是古汉语。明·徐树丕《识小录》“冰人”条云:“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阳,冰下阴,阴阳事也。诗:士如归妻,造冰未泮,婚姻事也。冰上与冰下语,

为阳语阴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称媒为冰人始此。”有人把“冰人”写作“明人”,谓男女双方情况皆明,故曰“明人”。此实为杜撰。

丈人:古代汉语有二义,一是长辈的意思。如《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在圯桥上与“丈人”穿鞋,这里“丈人”指长辈、老者。而《匈奴列传》第五十: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自谓:“……汉天子,我丈人行

也!”因其时汉以公主(或翁主)下嫁,故称汉天子为“丈人”,即岳父。莆仙话称“岳父”为“丈人”,可见其渊源之古。

子婿:莆仙话称“女婿”为“子婿”,也源于上古汉语。

《资治通鉴》卷九十七:代王什翼犍求婚于燕,燕王使纳马千匹为礼,什翼犍不与,又倨慢无子婿礼。

《拍案惊奇》初刻卷二十三:崔生“思念婚事不在,只身孤苦,寄迹人门,虽然待如子婿一般,不知如何是个结果。”

小郎:莆仙话已婚女子称丈夫的弟弟(小叔)为“小郎”。这种称呼自晋朝开始。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上(唐宣宗)责之曰:“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其下注:自晋以来,嫂谓叔为小郎。

新妇:莆仙话称儿媳为“新妇”或“新妇娘”。家庭长辈或乡里皆可如此称呼。其源很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林道人诣谢公东阳……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四:刘寻阝使周母乘板与登城,谓葛从周曰:“……新妇辈皆安居,人各为其主,汝可定之。”原注:新妇,谓葛从周妻也。

《世说新语》王平子条:“郭大怒,谓平子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

外家:莆仙话称已婚女子娘家为“外家”。其源极古。

《汉书》卷十二:安汉公(王莽)世子宇与帝(汉平帝)外家卫氏有谋。宇下狱死、诛卫氏。

《资治通鉴》卷十二:吕氏(吕后)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先、生:莆仙话称“先生”时,可简称为先或生。如“桂林生”、“六生”、“某某生”。这是秦汉时期的叫法。

《后汉书》卷三十七:每朝会,辄会荣于公卿前敷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

《史记》晁错传:错初学于张恢先所。《汉书》则云:初学于张恢生所。一称先、一称生。颜师古注云:皆先生也。(见清·赵翼《二十四史剑记》校证66页)

小娘子:莆仙话小姑娘叫“小娘子”,通常也称未婚女子。其源也古。

唐·阙名《玉泉子》:郑路昆仲有为江外官者,维舟江渚,群盗奄至……。贼一不犯,曰:“但得侍御小娘子来,足矣。”其女有姿色,贼潜知之矣。

《拍案惊奇》二刻卷十七:老道:“小娘子说来,此间来万去千的人,不曾见有似舍人这等丰标的。”

亲情:莆仙话“亲戚”叫“亲情”。此语唐代亦然。《玉泉子》“李克勤为大理寺卿”条:“大理寺数月不奏,(韩)建问李尚书:‘催令乃亲情耶?何不奏?”

希望能够帮助你

一说媒

儿女长大之后,父母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有个别在婴孩时期的或有所谓"指腹为婚'的。一般是由媒人从中说合。媒人为了赚取媒礼[莆田俗例是田3园4冰人5]。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玉成其事'。由此也酿成姻婚悲剧且多。

二相亲

媒人说亲之后,其父遇"门当户对'的,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一般提男方到女家相女儿],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招待,倘相中了,才吃了对方煮的线面鸡蛋,如不,就不能动点心的

三送庚帖

男女双方如果同意亲事,就通过媒人互送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庚帖],男方却把这女的庚帖放在灶头箸笼里,经过三日三夜,若家里没发生什么事故就认为此女能够服家尔后,双方各请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男女俩有无冲克,合婚的吉凶等

以上说媒,相亲,送庚帖属于议婚阶段总称"说亲情',符合古代"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吉'仪式

四订聘

断过"八字'合婚之后,如双方满意,就由媒人从中商定聘金,嫁妆,再择吉日订聘,俗称放定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认为命运好的妇女6---8人,身穿红衫,带礼物,把聘金的一部分和一些金银首饰,送到女家,把戒指,手镯套在姑娘手上,把项链,金银锁[也有封红包]挂在姑娘脖子上,俗称'挂豆'女家放鞭炮,把糕饼果品分赠亲人,邻居,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备办酒菜招待男方客人,并给每人一封红包这一礼俗与古代"六礼'中的"定盟'相合

五定日

俗称"看日子',古代"六礼'中称为"请期'男方请择日馆择选结婚佳期以红贴转告女方,女方回以允期红帖之后,男女双方根据议定的婚期,各自择日为未来的新郎新娘"裁衣'[制作婚装]

八结婚

结婚莆田人称"成人',取儿女长大成人之意结婚日称"成人日',成人日前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有许多礼仪习俗

最后洞房》

看个人情况。

在福建莆田有一种独具莆仙地方特色的结婚习俗,除了众所周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外。一对男女从开始相亲到生子和孩子满月,都充满了莆田地方的风俗特色,在一对新人结婚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大部分的家长们都秉承那一整套具有莆田习俗特色、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的独特仪式进行。

聘请媒人:儿女长大后,父母会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也有个别早在婴孩时期就订了婚约也就是所谓的“指腹为婚”“娃娃亲”,大部分都是由媒人撮合,也有的人家是请长辈到对方家去议婚。当然媒人们为了赚取媒礼,基本上像电视里面的媒婆一样,总是千方百计、耍尽花言巧语来“玉成其事”,这种玉成的结果往往也附带着不幸福婚姻的悲剧时常发生。

相看亲埕:媒人透过手头掌握的资源到处穿针引线撮合得不亦乐乎,男方家长会认真估摸在各方面条件能够近似“门当户对”的人家,当有了初步选择意向后,即可通过媒人来通知对方家庭,对方经过考虑后要是同意进行初步的接触,就会约好在某个黄道吉日,会经由媒人带领并陪同男方家长去女方的家里“去看亲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59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