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的烦心事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跟父母吵嘴,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本身自己没有错,被父母吵,吵完,以后也必须要认为自己是错的,你还不能顶嘴,还有就是在家干活永远干不够,父母永远感觉你没有干活,你干完活以后还会感觉你每天都在玩手机没有干活,这样的事情很烦恼。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是,当父母辛辛苦苦供子女念完大学,好不容易盼到子女长大,满以为可以享享清福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一切都还没结束———有一部分人,他们虽已经成年,可经济上仍然要依赖父母,社会上把这部分人叫做“啃老族”。拒绝独立何时才能“长大”? 梅列区吴某2000年在三明某中学高中毕业后,就四处去“体验生活”。家里开公司,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他终于倦了,于是又拿着父母的钱,去上各种培训班,似乎过得挺充实。可是,当他“学成”回家后,却还是待在家里,上上网、聊聊天。吴某的父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我们都太宠他了,现在只要他好好学点东西,不要添乱,其他就随他了。” 家住工业北路的何某自去年当兵回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除了呆在家里上网、睡觉,就是与朋友一起抽烟、喝酒、泡迪吧。每月有六七百元钱的开销,还整天喊着没钱。家里人劝他出去找工作,可他有自己的理由:“那些工作要么是体力活,要么就是经常加班,累不说吧,工资又不高,有什么好干的?” “我们一说起找工作,他就跟我们吵架,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不管他吧,也只有随他了……”何爸爸提到这事不由得摇头叹息。 生理上成人,而心理上仍未“断乳”是吴某这类“啃老族”的共性。记者从他们的家人那了解到,因为年轻,他们有许多就业机遇,可或嫌压力太大,或认为收入低,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为了“理想”就能理直气壮? “啃老族”中还有这样一群人:频频跳槽、考研,始终认为自己将来会有更好的前途。 朱某今年从厦门某大学毕业回三明仅4个月就已换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做不足一个月,而且没领工资就走人了。她不是认为工作的地点不好,就是嫌待遇不好,一心想在大公司找份外贸工作,可是专业的不对口,让她很难完成心愿。目前,为了找工作,她在厦门和同学一起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月900元房租。家境贫寒的她一心只想出人头地…… 父母家住三元区的张某,毕业于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几次找工作失意后,他得出结论:本科生的工资太低了,要再深造才能有前途。于是,他在厦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准备考研。每月房租加生活费大概在1200元左右,这些钱都是父母掏。张某不愿意出去工作或兼职,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考研。虽然父母不是很赞成他这样,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宽裕,便顺了他的意。 张某告诉记者,等他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工资也会比现在高很多,到时候会加倍报答父母的。 理想型的“啃老族”,基本知道父母的辛苦,也期望报答他们,但他们认为现在时机还不到,如果现在随随便便找个工作,也许连自己都养不起,更别说孝顺父母了。就业艰难靠父母理所当然? 已成家,有儿女,可没有固定收入怎么办?时下,另有一群被形象地称为“3040”的“啃老族”,靠年迈父母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家住白沙的林某丈夫去世不久自己又下岗了,父母看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就叫她搬回娘家居住。她先后找了一些工作,但她年龄偏大且没有技术专长,无法找到很好的工作,只好带着孩子与父母生活。林某偶尔也打打零工,每个月有二三百元钱的收入。她的儿子今年已经上高中了,学费、生活费基本上都是她的父母资助。家住东新二路的陈某夫妇自1996年从某纺织企业下岗后,夫妻俩在梅列市场摆了个卖针头线脑的小摊,生意差时一天纯收入还不到10元,日子艰难,他们只好将已上中学的儿子寄养在母亲家里。母亲是某纺织企业退休工人,月收入仅500余元,就是这微薄的工资,要支撑老人自己、陈某的外婆、陈某的儿子三人生活。 就业难、生活压力大,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可是,老人供养已成人的儿女,甚至是儿女的儿女,做儿女的情何以堪?面对压力是什么助长依赖?我市有多少“啃老族”?目前尚无统计数据。但我市老年人占社会总人数的126%%,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 是什么助长“啃老族”的依赖?三明学院教育学卢进儒副教授从社会、教育、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啃老族”产生的原因。 卢副教授说,社会竞争激烈,给年轻一代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学校素质教育却未到位,人才标准还未完全从应试教育脱离出来,忽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以至于一边是单位找不到高级技工,一边是青年找不到对口的职业。 家庭则是造成“啃老族”现象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方面,家长期望值过高,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转嫁在子女身上,无疑增加了子女的压力;另一方面,父母过分地保护和娇宠又造成了子女缺乏走向社会、独立开辟生存天地的勇气和意识。 从个人来看,存在于半独立和半依赖、半服从和半叛逆,既刚强又脆弱,崇尚自我又不善定位,追求享乐安逸时尚,又不愿吃苦拼搏的矛盾之中。日渐提高的物质生活,客观上为年轻人创造了不就业也能活下去的条件,因此,很多人都想,既然现在收入过低,不如在家养着。 卢副教授认为,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能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变换的需要,这样才能拓宽就业领域。每个人都应改变以一种职业为终身岗位的观念,社会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管理人才的岗位相对是少数,更多的是需要应用型人才,学校应发展学生的综合性、基础性的素质、技能。 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从天上掉下个馅饼”,而且会使自我生存能力弱化。 “啃老族”啃掉了什么
问题一:如何看待啃老族现象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是,当父母辛辛苦苦供子女念完大学,好不容易盼到子女长大,满以为可以享享清福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一切都还没结束―――有一部分人,他们虽已经成年,可经济上仍然要依赖父母,社会上把这部分人叫做“啃老族”。拒绝独立何时才能“长大”?
梅列区吴某2000年在三明某中学高中毕业后,就四处去“体验生活”。家里开公司,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他终于倦了,于是又拿着父母的钱,去上各种培训班,似乎过得挺充实。可是,当他“学成”回家后,却还是待在家里,上上网、聊聊天。吴某的父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我们都太宠他了,现在只要他好好学点东西,不要添乱,其他就随他了。”
家住工业北路的何某自去年当兵回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除了呆在家里上网、睡觉,就是与朋友一起抽烟、喝酒、泡迪吧。每月有六七百元钱的开销,还整天喊着没钱。家里人劝他出去找工作,可他有自己的理由:“那些工作要么是体力活,要么就是经常加班,累不说吧,工资又不高,有什么好干的?”
“我们一说起找工作,他就跟我们吵架,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不管他吧,也只有随他了……”何爸爸提到这事不由得摇头叹息。
生理上成人,而心理上仍未“断乳”是吴某这类“啃老族”的共性。记者从他们的家人那了解到,因为年轻,他们有许多就业机遇,可或嫌压力太大,或认为收入低,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为了“理想”就能理直气壮?
“啃老族”中还有这样一群人:频频跳槽、考研,始终认为自己将来会有更好的前途。
朱某今年从厦门某大学毕业回三明仅4个月就已换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做不足一个月,而且没领工资就走人了。她不是认为工作的地点不好,就是嫌待遇不好,一心想在大公司找份外贸工作,可是专业的不对口,让她很难完成心愿。目前,为了找工作,她在厦门和同学一起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月900元房租。家境贫寒的她一心只想出人头地……
父母家住三元区的张某,毕业于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几次找工作失意后,他得出结论:本科生的工资太低了,要再深造才能有前途。于是,他在厦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准备考研。每月房租加生活费大概在1200元左右,这些钱都是父母掏。张某不愿意出去工作或 ,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考研。虽然父母不是很赞成他这样,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宽裕,便顺了他的意。
张某告诉记者,等他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工资也会比现在高很多,到时候会加倍报答父母的。
理想型的“啃老族”,基本知道父母的辛苦,也期望报答他们,但他们认为现在时机还不到,如果现在随随便便找个工作,也许连自己都养不起,更别说孝顺父母了。就业艰难靠父母理所当然?
已成家,有儿女,可没有固定收入怎么办?时下,另有一群被形象地称为“3040”的“啃老族”,靠年迈父母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家住白沙的林某丈夫去世不久自己又下岗了,父母看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就叫她搬回娘家居住。她先后找了一些工作,但她年龄偏大且没有技术专长,无法找到很好的工作,只好带着孩子与父母生活。林某偶尔也打打零工,每个月有二三百元钱的收入。她的儿子今年已经上高中了,学费、生活费基本上都是她的父母资助。家住东新二路的陈某夫妇自1996年从某纺织企业下岗后,夫妻俩在梅列市场摆了个卖针头线脑的小摊,生意差时一天纯收入还不到10元,日子艰难,他们只好将已上中学的儿子寄养在母亲家里。母亲是某纺织企业退休工人,月收入仅500余元,就是这微薄的工资,要支撑老人自己、陈某的外婆、陈某的儿子三人生活。
就业难、生活压力大,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可是,老人供养已成人的儿>>
问题二:如何看待啃老族? 据说现在出现了新新一族―― 啃老族。简单的说,啃老族就是毕业却不就业,虽身无长物,却出手阔绰的一族。这一族的出现,有其个人的原因,有父母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目前,中国的社会现象,总体来说是,经济方面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供给社会的劳动力却又源源不断。似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大量的劳动力富余。特别是最近几年,高校扩招以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约超过400万之巨。庞大的就业压力影响着中国社会。使得现代的青年找工作难,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并且中国在80年以后全面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那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啊。那时捧在手上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要月亮坚决不给星星的。他们在父母的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生活上那是一帆风顺,乘坐着父母的这艘温船,在父母设计的航道上飞速的航行。不用说什么挫折、打击了,就是小小的委屈也没有受过。这些没有经过风雨的苗苗,终于在温室里长大了,但不经过风雨怎么成为参天大树。等到该就业时,才突然发现,原来社会的就业压力之大,竞争之残酷,是前所未见的。他们因为是才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就业的大门常常向他们紧闭。更不用说是找理想的工作了。而这一代人哪能吃这闭门羹呀。衣食无忧的他们干脆选择了不就业。生活的浮华更是驱动着这些年轻人、攀比、虚荣、躁动的心。于是他们就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赚钱辛苦的他们更是出手阔绰。所以社会上就流行这样一句话“一直无业、二老肯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当然,啃老一族也并非真是无用之一族。他们有高校毕业证书――那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这是他们在知识方面的证明。只是说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压力面前,屡屡碰壁和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他们,面对挫折他们选择了逃避。可是做父母的却只知道一味的溺爱,对他们逃避现实,害怕困难的情况却置之不理,不加以引导。要知道做父母的终究是要老去的。你们老去的时候,那无生活能力的孩子怎么办呀? 再说“养不教、父之过”。做父母的如果只知道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却不加以引导。使孩子无生存能力,那不叫爱,那叫过错。所以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也才使孩子成为有理想、有用之人。
作为啃老一族的孩子们呢。要知道国家在你们步入中年的时候,也就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你们肩上的任务重着呢。一对夫妇的肩上扛着四个老人一个孩子。只有你们努力的进取,面对挫折和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客观面对现实,才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才能让父母不在为你们的简单生活而操劳那颗本不该操劳的心。要知道,只有自己种的树,结的果实才是最甜的。啃老一族,你们只有充满信心,鼓起勇气,奋力拼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知道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不去再学习,不在工作、现实中锻炼能力,自己在象牙塔学得的知识很快就会老去,那时,恐怕就是真正的无用之人,真正的社会负担。恐怕想做有用之人,自立之人也是难上加难了。
社会方面,虽然经济是高速发展了 。可是拿115%的经济增长率减去65%的通货膨胀,那么实际的增长率只有5%,而我国的经济增长是靠投资拉动型的,所以新增就业的增加是晚于、低于经济增长的,再加上这几年的高校扩招。人们的就业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想鉴于目前的经济增加长模式,给资源带来了这么大的压力,何不增加高新技术产业、高薪服务产业的投入呢?一方面增加了人才的就业,另一方面使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加合理、科学,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
问题三:怎样看待当前啃老族 啃老族本身有工作能力,却放弃了就业机会,闲赋在家依靠父母的接济生活。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父母都是很自私的,也是不负责的表现!啃老这一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头浪尖之上饱受争议的现象,表明了中国家庭教育存在不足和弊端。由于对子女过分宠爱、偏袒,导致子女成年后在经济、心理、生活上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从而养成依赖父母生活的习性。啃老族或自以为是或不安于现状或好逸凶劳或不学无术,主观上丧失了积极性;意志上不够坚定,成为其受业的最大障碍和啃老借口。啃老族的存在,无疑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无益于个人、家庭、生活!
问题四:公务员面试题对现在年轻人啃老族怎么看 “啃老族”指的是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已经成年且具备谋生能力,但却赋闲在家,仍然依靠父母供养。
客观来说,一部分“啃老族”并非主动“啃老”,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去生活,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就业难、社会竞争大、房价偏高等社会环境因素客观上促使年轻一代“傍老”与“啃老”;还有一部分“啃老族”则是由于缺乏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勇气,承受不起挫折和压力,选择了逃避,整天无所事事,做“啃老族”。
“啃老族”现象的产生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进行公正客观的分析。
一方面,“啃老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家庭收入和财富也不断增加,部分家庭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仍有余力对子女进行经济支援。
但另一方面,“啃老族”更多地反映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成本大、就业难等客观因素导致年轻人被迫“啃老”;而对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啃老族”的存在则说明当代一部分年轻人还没有具备自立自强的能力和精神,长此以往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对于整个社会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对于家庭的和谐可以说都是不利的。
第一,长期“啃老”很可能导致年轻人独立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年轻人过分依赖父母,必然造成适应激烈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踏入社会后“等、靠、要”思想严重,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退缩、萎靡的情绪。第二,当“啃老”由“无奈的过渡”变为“主动的选择”时,“啃老族”勤奋拼搏的精神就会完全消解,心安理得将啃老作为自己的生存状态,变得意志薄弱,无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第三,啃老的出现对于广大被“啃”的父母而言,也会形成强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对于“啃老族”现象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对“啃老”的年轻人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第一, 、社会应该为那些被动的“啃老族”减轻压力,为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给予适当的帮助,降低青年的生存成本和求职风险。有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来自农村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最廉价、快捷的方式(如网络)进行失业登记,使待业青年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基本生活补助和就业指导。
第二,家庭也应该及时调整教育观念,不能过度溺爱孩子。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逐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磨练其意志,走向成熟,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第三,最重要的是年轻一代自身要加强学习、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那些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啃老族”,要能够树立正确的、务实的就业观和人生观,学会在失败中、在挫折中成长,尽早学会自强自立,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对社会有用的年轻人。
总之,一个国家青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决定了整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发展。对于“啃老族”现象,我们必须要予以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使广大青年能够顺利就业,独立生活,承担起该负的责任。
问题五: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啃老族”现象的认识 现在有些年轻人,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知名快餐店、时尚卖场、高档的KTV,时尚的发廊,网吧,游戏厅,成了他们的聚集地;时尚的着装,高档的手机,名牌的香烟成了他们攀比的资本。人们常常给这样的一群人起了一个名字叫“傍老族”,说得更狠一点,叫“啃老族”。
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不辞辛苦的赚钱养家糊口,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国外也存在20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但较少。而当今我国啃老族是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既不升学、不工作、也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他们年纪轻轻为什么会成为“啃老族”呢?
通过十几年的职教生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面对当前的成年孩子,一个死活不肯断乳的“大”儿女,父母们苦不堪言。“太辛苦”、“太累”不挣钱,这几乎是所有“啃老族”一致使用的拒绝工作的理由。年轻人就这样挥霍青春和精力,而他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却为了维持生计,埋头在“太辛苦”太累的工作里。“割肉孝亲”、“卧冰求鱼”,在现代社会里,二十四孝的故事逐渐被人遗忘了。如今是父母在无奈地“割肉养子”,实在令人心酸。
“啃老族”为什么会就业难呢?我认为现在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就是有就业能力和机会而不想就业
这样的年轻人缺乏责任心,也缺乏自信心。对于他们来说,不就业可以逃避眼前面临的困难,但是他们生活得并不潇洒。毕竟,前途未卜,生活空虚,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别人要大,所以每天就以游戏厅,网吧,商场做为聚散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工作的时间延长,他们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少,适应能力也将下降,以后就更难适应工作的要求。
另一个就是父母的溺爱而使孩子丧失就业
现在有些父母对于孩子非常溺爱,总认为自己家中有些余钱,又怕孩子累着,所以不忍心让孩子过早的加入社会,过早的就业,总是将孩子拢在自己的怀中,其结果就是给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里,时间一长,就养成了孩子不愿就业,以及丧失就业能力
再一个就是当今的社会风气问题
当今的社会就业风气几乎是不敢让人来提及拉关系,走后门,点炮,找个好工作就得必须有钱,有人,哪怕没有能力都可以从而给现在的年轻人造成了不好的心里影响,我所接触的学员在一起交流时,就经常提及到这些问题谁家有钱,有人,不学习也能找到好工作,而我们学的再好,没有钱,骸有人也只能做一个小工人整天累死累活的给人打工,所以还不如现在玩个够,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听后真的感觉到心酸,我想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就业和职业教育的一个失败点
我想这样的啃老族,我们的社会以及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创造机会,培训他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让他们适应工作和创业的需要。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让他们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当然,改变自己生活的关键还是他们本人,只有端正就业态度,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
很欣赏这种看法:“啃老族”就如一壶没烧开的水,当社会经济发展之“柴”不够,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柴”有缺陷,当自身素质之“柴”缺乏,这壶水能烧开才怪?
所以我认为,与其让父母养活他们,不如努力帮助其就业,这需要 在培训、就业导向等诸多方面进行扶持与引导,更需要“啃老族”们加强学习、转变就业观念。众人拾柴,火焰才高,这壶水才会烧开。
觉醒吧,啃老族让我们的父>>
问题六:如何评价啃老族 啃老指的是已成年、具有社会生存能力的年轻人,还依靠父母或亲戚养活自己,在不“断奶”的状态下生存。是一种消极的现象。
啃老族产生的成因:
1、主要成因:
宏观环境上的经济不景气。社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创业条件不理想,创业所需的经济基础、人脉积累要求比较高。年轻一代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离。
2、主观原因:
80后、90后普遍对就业工作的要求较高,心理承受能力差,住房、购车等社会压力对其身心影响较大,导致不少人逃避压力选择啃老。其次,年轻一代 自身的学历,知识水平不过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怕受苦,不愿出去工作养活自己。
3、客观原因:
“权二代”和“富二代”的家庭溺爱导致不愿打工,社会处于转型期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达到饱和,但是西部地区却缺少劳动力。因此在东部地区的年轻人就业压力普遍增大,许多青年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选择“啃老”。收入与物价严重不成正比。我们是农村家庭,小时候父母比较溺爱的,什么都不用我们做,洗衣服,做饭,洗碗,扫地等等她们都做好了,只要求我们好好学习,做作业,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宁愿自己苦一点,不要下一代受累,这是背景,但是我哥的学习并不好,浑浑噩噩的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然后花钱去上了个湖南的技校,没有按父母的要求去学医,自己选了计算机专业,在学校谈谈恋爱,上上网,混了4年,最后也没有拿到毕业证…花了几万块然后去外面工作了一年左右,待续…
问题七:专家认为的啃老族的特点 啃老族,又称“吃老族”或“傍老族”,或者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国,尼特族指的是16~18岁年轻族群;在日本,则指的是15~34岁年轻族群。
“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问题八:你是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中一些年轻人“啃老族”现象的? 因为社会的竞争太唬烈,独生子女因为被家庭过分的宠爱所以往往被这个社会打的不堪一击。家庭个人都有原因。个人的原因占大多数。
在我正是青春年少时曾经向 福建青年 投过稿,也收到了回复。她对我说:世上有很多路,不一定走文学这条路。文学这条路很苦很苦!从此,我也就没有再写什么了。
那是八十年代,我还不知道电脑、网络为何物,那时你写的东西只有排成文字,发表了,别人才能看到。
嵯砣岁月,回忆起当年,我高中读了一年,成绩不好,就离开了。也不知什么原因,我小学的时候,成绩还好,上了初中就不行了。
回想年少时,我父母对我抱着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我能上大学,出人头地。现在双亲已不在,儿在这跪拜了,对不起您们了。现在,我女儿考上大学,在读大二了,在我几兄弟里,只有我的小孩上了大学,虽然说现在大学生比米都多,但是我还是高兴,特意在临上学前,带女儿回去叩告于双亲,也算是一份间接的告慰。我还想让女儿都读一些书,希望双亲在天之灵保佑她得以成功!
我这一生劳苦奔波,到煤矿里挑过煤,在二十多岁时。用肩挑的,一二百斤的担子一挑就是一天。一出煤洞,只有眼睛是亮的,全身黑。那个累呀,现在想起都怕!
我还到山村里,帮人家建过房子,那时的房子,墙是用泥土夯起的,泥土一挑挑的往上送,一天都不记得挑了多少。在这段时间,认识了一个女孩,谈了一段刻骨的爱情,我们如此的相爱,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说是缘份,有时让人叹息,在跟她分开十年后,我们竞然又相遇,在厦门白城公交站台,我从公交车下来,一眼看见她在站台,还是那般的美丽模样,那时天已经黑了,在我眼里你是明亮的。见了几次面,知道你过得不是很好,结婚了,有了一个女儿。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那天你来对我说,你们又吵架了,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我答应你十年后再去见你,看看你那时的样子。我拿了路费,让你回去。转眼二十年过去,当时答应你的终是没有成行,唯有心还牵挂:不知,你,可好?!!!
后来我到了泉州,又到了石狮,四年后离开石狮来到厦门集美大学村,在那开始了我人生第二场恋爱。我们在一起,一直到现在,也有了宝贝女儿。
我的心是狂野的,自由的,我们因为爱情不要任何的形式在一起。
我做了几年生意,也许是不适合,亏了。现在在跑摩的,骑着机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给急于出行的人们带去快捷。闲时,听听歌,写写诗。会再次写作,是因为认识了一个女孩,发生了一些事,让思想变得活跃。于是有一写下来的冲动。
我书读不好,可能是小时候有一次从一个山坡上摔了,滚落几十米,当时口里都是血。
人生几十年过去了,人生还剩几十年?
当离开时,又会留下什么?
那些年搞笑的毕业赠言大全
还记得那年毕业,你给同学的临别赠言么
●毕业赠言是同学间表达情感的平台,或严肃、或俏皮,充满时代气息
凤凰花开,又到“伤离别”的毕业季。不少同学精心准备了一本同学录,让班上的同学留言。毕业赠言是一次同学之间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展示个性和才情的平台。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陈女士一直保存着她的毕业纪念册,上面的留言富有时代气息,老师寄语“为四化作贡献”,同学赠言“愿您努力向上,去夺取厂长的宝座”。而如今的大学生毕业赠言借用“甄嬛体”,俏皮幽默。而小学生为同学留言“早生贵子”,让人忍俊不禁……
过去
60后
赠言“为四化作贡献”
祝福“找到理想的他”
31年前的7月,刚满20岁的陈女士从一所重点中专毕业。毕业前, 陈女士邀请了多位老师为她写毕业赠言。而老师们的赠言主要是鼓励她在踏入社会后,努力工作,做出贡献,如“将有限的唯一的生命贡献给人类就是最幸福的人”、“为福建的制糖工业奋斗终身”、“为四化作贡献,替母校争光辉”等。也有老师为陈女士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前程与朝阳齐舞”,还有老师不忘勉励学生“像小鸟翱翔天际、飞向太阳”。
比起老师们专注于对工作的鼓舞,同学们的赠言内容更加丰富。有的同学赠言和老师的类似,鼓励陈女士在事业上拼搏,既有人严肃认真地写道“愿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辉煌腾达”、“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也有人打趣“愿您努力向上,去夺取厂长的宝座”。陈女士说很多人首选谈工作,毕业时,大家基本上都分配到和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上,所以都希望能做出成绩。当然也不乏有同学对未来感情路的寄语和祝福:“愿你心中的他给你春天般的温暖,爱你像夏天般的火热”、“向爱情勇敢挑战”、“祝君找到理想的他”等。陈女士笑道,“比现在的年轻人委婉许多,不敢说得很夸张。”
陈女士说,他们那一代人小时候都免不了吃过苦,因此分别时,也不忘互相鼓励。所以,在赠言中有人写“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大小与她所碰到的困难大小成正比”,也有人意气风发地写道“人生自古多艰辛,有谁相安逾百年”、“天下无难事,惟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还有诗意祝福“只要天空中还有星星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糖是甜的,愿搞糖业的人不会苦”。
70后
“竞争对手”发挥失常
留言就显得很消沉
28年前,何女士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这在当年可是一件大事,于是在何女士的高中毕业赠言中,就有很多心意满满的祝福。有的同学祝福她“早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大作家”,或者是“写的文章能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发挥才华为国争光,成为屹立于时代前沿的'风云人物”。何女士笑道,当年的同学们都对她充满了期待。也有同学打趣道,“你成名之后,不要忘记我这微不足道的小草”。
不过,纪念册里也不乏温馨的“小提醒”。何女士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眼镜度数也很“可观”。于是,她的同桌就在同学录里写道:“希望你在今后大学生活中有所成就,不过眼镜度数可不能增加了!”担任班长的何女士曾批评班上的一名男生,但事后何女士就不记得了。这位男生在赠言中诚恳地写道:“你是否还记得那次吵架望你能谅解,愿那场吵架能成为我们友谊的桥梁。”
同样是表达友谊,女生则显得更诗意。一名女同学写道:“愿我们的友谊能像冰山上的雪莲,黄山上的迎客松,严寒冻不死,狂风吹不倒。”不过并非所有同学在离别前都如此珍惜友谊。何女士的最大“竞争对手”在高考中没有发挥正常,只考取了普通的本科院校,所以她的留言就略显消沉,“我是战场败将,还有什么好说的”
80后
大多看一遍就忘记
中英文夹杂很普遍
14年前的夏天,李**从小学毕业。李**说,当时很时兴写同学录。同学录的本子是活页的,可以一张一张拆下来,等同学写完后再收回来。李**说,其他同学都是这样发,但她不愿意这么做。她买来一本不是活页本的同学录,找了关系好、平时比较有交情的同学来留赠言,“其实这样就足够了”。
正因为如此,李**的同学录翻开来,清一色都是女生的留言。赠言大都中规中矩。例如,有的同学写“祝你考上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等,而更常见的是“天天开心”、“万事如意”等四字祝福。“看一遍就会忘掉的东西,没有很新鲜的话。”李**说,当然,也有少数要好的同学直言,“不可以忘了我哦!”
尽管内容寻常,但还是带有那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小学毕业时,大家都已经上了几年的英文课,掌握了一些单词,不过还无法写出完整的句子。于是,在赠言中,中英文夹杂很普遍,比如“愿happy永远围绕着你”、“越来越nice”等祝福。
现在
小学版
给同学留言“你2到家了”
学校还准备电子毕业相册
如果说,幼儿园时还不懂啥叫毕业,小学就是学生们的第一个分别时。给同学的毕业赠言,要写些什么呢当然是平时不大说得出口的话。厦门英才学校六年级的一位同学写:“刚来到学校的时候,骂了你,对不起啊,希望你大人不计小人过……”“总体印象一个字:2,2到家了,非常2!”另一位同学给一位蔡同学留言,最后一拐弯:“不过平时上数学课有时挺聪明的。”唐乘晗说:“再见了,小伙伴们,我会永远记得你们的!”陈泽楷给同学留言:“亲爱的朋友,以后再会了!这个曾经拥有许多快乐的班级,现在将充满其他的快乐;而我们,将要去其他的地方,填充更多的快乐……”
厦门英才学校的老师说,学生除了自备毕业纪念册,互相留言外,学校还专门为每位毕业生准备了一本电子毕业相册——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值得纪念的日子、流连的瞬间,都在电子相册上。更为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为自己赠言。
有些同学写“早生贵子”
学校开课教学生写赠言
近日,槟榔小学专门安排老师授课,教六年级学生写毕业赠言。这些赠言不只局限于同学之间,也可以写给老师,写给母校。
毕业赠言也需要指导吗槟榔小学叶成斐老师说,老师们通过观察发现,现在的学生写毕业赠言存在两种情况,要么不会写,仿照大人的祝福语,写“早生贵子”、“财源广进”、“赚大钱”等;要么是乱写、写废话,好像只要留几个字就行。
经过指导之后,六年(2)班的男生翁智涛写出了“等我离开的时候,我会洒下泪滴留在母校的土地,等泪被风吹干的时候,我的心将永远留在这里”,连老师都感叹:“听到这样的话,心都快碎了。”
“时间,哪会停下来等我们十二册的书本齐了,我们也将散了。”
六年(2)班班长曾子乐,在给全班同学的赠言里回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三年级的儿童节,一群小伙伴聚在家里的露台上举行服装秀,走T台、秀才艺;五年级学《金色的鱼钩》,从此有了“老班长”的外号……一件件小事唤起了大家美好的回忆。
槟榔小学教研组长骆萦怀说,小学六年是孩子一生难忘的回忆,有很多珍贵的瞬间可以留存,通过授课指导,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为他们今后留下美好的回忆。
中学版
改纸质版为口头版
调侃“祝买**中奖”
去年夏天,林同学从双十中学毕业。同窗三年,别离时自然有很多不舍,特别是有不少同学要到省外甚至国外念书,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很多。但在通讯技术发达的年代,毕业后,要联系同学并不是件难事,所以林同学决定不要手写同学录了,但是同学赠言还是要有的,“口头说出来,永远记心里”。“以前小学写过同学录,但事实上也不会去翻看。当年比较要好的同学写的赠言一直到现在都记得,其他的可能也不会那么在意。”
在集齐班上同学的赠言后,林同学还在心里默默进行分类。据林同学介绍,第一类是平时少有交集的同学,他们一般都会留言“祝你日后一切顺利”、“学业进步、生活幸福”等常规的祝福语。作为回应,林同学也会客气地表达一番常规祝愿,“没有什么新意,不会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第二类则是平时有一定交情,有时候会玩在一起的同学。这类同学一般有一些会打趣,“快点去大学拿奖学金”、“毕业赚大钱”等调侃式的祝愿。对此,林同学并不介意,而且还“风格匹配”地回赠对方“不能赚大钱,也祝你**中奖啊”。
第三类是“死党”们。按林同学的话来说,这些人说起话来没心没肺。林同学记得一死党在留言时,摆出一脸认真的表情,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希望我们以后能做邻居。”林同学顿时很感动,正要问为什么时,死党紧接着解释道:“因为以后我们家小孩哭闹的时候,我就可以和TA说去找你林阿姨,别烦我。”
虽然是口头赠言,但林同学还是为此花费了不少精力。高考结束的时候,能当面遇上的同学,她就当面问对方要赠言。到后面没能遇上的同学,林同学要么打电话、要么网上联系,“就是希望得到每位同学的祝福,给高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现在通讯技术发达
赠言已不那么重要
在采访中,一位初三的学生告诉记者,她对于写同学录并不是很上心,因为她觉得现在同学之间都留有手机号或者QQ号,随时都可以联系。“以前可能毕业之后,大家都不太好联系上,留一个家庭地址或者一段话,以后可以联系,回味一下。但是现在随时可以联系,写同学录又那么费时间,反正我不是很想写。”另外一位初三的陈同学则表示,她本来有想“跟风”写一写,但是妈妈告诉她还是算了,好好备考,反正都有同学的****,以后随时可以打电话、上网聊天,何必在这种紧要关头去花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遇见好几个抱有类似心理的学生或家长,他们并不是排斥赠言,而是感觉少有去翻看的时候,而且在通讯发达的现在,能联系到同学就已经实现了写同学录的最大目标,所以无需再费时费力了。
大学版
毕业留言借用“甄嬛体”
文化衫上写“后会有妻”
毕业季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也得残忍地说再见。不过,他们纪念分别的方式,就要“正统”得多,除了给同学赠言,他们也给自己充满文艺范的毕业赠言。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中文专业的何韶映说,即将毕业,多了一份离别的伤感,但无需失落,人生就像110米跨栏,跨完大学这栏之后,还有更精彩的下一栏等着我们。离开不代表不再想念,而是把大学四年里的回忆留在心里。
张玲说,友情是年少时的一场往返旅行,无论你离开去做几次观光旅行,但你最终会回到这里,并邀请我一同到有你的未来去。
中文专业的张怡帆借用《甄嬛传》里的经典台词,给自己的大学生涯来个总结:本宫私心想着,大学真真是极好的,若是能重来一回,倒也不负青春。每每思之,颇感无限怅惘。(说人话:姐不想毕业!)
他们把自己的照片、学号、QQ号、微博和微信号,都留在了毕业纪念册里。希望借此跟同学的未来、跟自己的过去,都有斩不断的联系。中文系毕业纪念册的学生负责人陈凤说,这是诚毅学院中文系的毕业传统。毕业生年年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一届毕业的中文系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一本毕业纪念册。
当然,除了这种“正统”的纪念形式,也有更“俏皮”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经济系设计了50件文化衫,送给毕业的同学。在这些文化衫上,毕业生们洒脱挥毫:“婚礼再见”、“后会有妻”、“要好好的,早日找到合适的人”、“好好活着”、“不要再胖了”……
;透视“啃老族”
--------------------------------------------------------------------------------
2005年11月10日 09:45 来源:三明日报
·“为了公共利益”2005年度评选
·完美冬天-温暖心田的圣诞祈愿
●本报记者 刘玲玲 叶桦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是,当父母辛辛苦苦供子女念完大学,好不容易盼到子女长大,满以为可以享享清福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一切都还没结束———有一部分人,他们虽已经成年,可经济上仍然要依赖父母,社会上把这部分人叫做“啃老族”。拒绝独立何时才能“长大”?
梅列区吴某2000年在三明某中学高中毕业后,就四处去“体验生活”。家里开公司,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他终于倦了,于是又拿着父母的钱,去上各种培训班,似乎过得挺充实。可是,当他“学成”回家后,却还是待在家里,上上网、聊聊天。吴某的父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我们都太宠他了,现在只要他好好学点东西,不要添乱,其他就随他了。”
家住工业北路的何某自去年当兵回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除了呆在家里上网、睡觉,就是与朋友一起抽烟、喝酒、泡迪吧。每月有六七百元钱的开销,还整天喊着没钱。家里人劝他出去找工作,可他有自己的理由:“那些工作要么是体力活,要么就是经常加班,累不说吧,工资又不高,有什么好干的?”
“我们一说起找工作,他就跟我们吵架,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不管他吧,也只有随他了……”何爸爸提到这事不由得摇头叹息。
生理上成人,而心理上仍未“断乳”是吴某这类“啃老族”的共性。记者从他们的家人那了解到,因为年轻,他们有许多就业机遇,可或嫌压力太大,或认为收入低,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为了“理想”就能理直气壮?
“啃老族”中还有这样一群人:频频跳槽、考研,始终认为自己将来会有更好的前途。
朱某今年从厦门某大学毕业回三明仅4个月就已换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做不足一个月,而且没领工资就走人了。她不是认为工作的地点不好,就是嫌待遇不好,一心想在大公司找份外贸工作,可是专业的不对口,让她很难完成心愿。目前,为了找工作,她在厦门和同学一起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月900元房租。家境贫寒的她一心只想出人头地……
父母家住三元区的张某,毕业于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几次找工作失意后,他得出结论:本科生的工资太低了,要再深造才能有前途。于是,他在厦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准备考研。每月房租加生活费大概在1200元左右,这些钱都是父母掏。张某不愿意出去工作或兼职,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考研。虽然父母不是很赞成他这样,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宽裕,便顺了他的意。
张某告诉记者,等他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工资也会比现在高很多,到时候会加倍报答父母的。
理想型的“啃老族”,基本知道父母的辛苦,也期望报答他们,但他们认为现在时机还不到,如果现在随随便便找个工作,也许连自己都养不起,更别说孝顺父母了。就业艰难靠父母理所当然?
已成家,有儿女,可没有固定收入怎么办?时下,另有一群被形象地称为“3040”的“啃老族”,靠年迈父母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家住白沙的林某丈夫去世不久自己又下岗了,父母看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就叫她搬回娘家居住。她先后找了一些工作,但她年龄偏大且没有技术专长,无法找到很好的工作,只好带着孩子与父母生活。林某偶尔也打打零工,每个月有二三百元钱的收入。她的儿子今年已经上高中了,学费、生活费基本上都是她的父母资助。家住东新二路的陈某夫妇自1996年从某纺织企业下岗后,夫妻俩在梅列市场摆了个卖针头线脑的小摊,生意差时一天纯收入还不到10元,日子艰难,他们只好将已上中学的儿子寄养在母亲家里。母亲是某纺织企业退休工人,月收入仅500余元,就是这微薄的工资,要支撑老人自己、陈某的外婆、陈某的儿子三人生活。
就业难、生活压力大,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可是,老人供养已成人的儿女,甚至是儿女的儿女,做儿女的情何以堪?面对压力是什么助长依赖?我市有多少“啃老族”?目前尚无统计数据。但我市老年人占社会总人数的126%%,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
是什么助长“啃老族”的依赖?三明学院教育学卢进儒副教授从社会、教育、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啃老族”产生的原因。
卢副教授说,社会竞争激烈,给年轻一代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学校素质教育却未到位,人才标准还未完全从应试教育脱离出来,忽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以至于一边是单位找不到高级技工,一边是青年找不到对口的职业。
家庭则是造成“啃老族”现象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方面,家长期望值过高,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转嫁在子女身上,无疑增加了子女的压力;另一方面,父母过分地保护和娇宠又造成了子女缺乏走向社会、独立开辟生存天地的勇气和意识。
从个人来看,存在于半独立和半依赖、半服从和半叛逆,既刚强又脆弱,崇尚自我又不善定位,追求享乐安逸时尚,又不愿吃苦拼搏的矛盾之中。日渐提高的物质生活,客观上为年轻人创造了不就业也能活下去的条件,因此,很多人都想,既然现在收入过低,不如在家养着。
卢副教授认为,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能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变换的需要,这样才能拓宽就业领域。每个人都应改变以一种职业为终身岗位的观念,社会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管理人才的岗位相对是少数,更多的是需要应用型人才,学校应发展学生的综合性、基础性的素质、技能。
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从天上掉下个馅饼”,而且会使自我生存能力弱化。
“啃老族”啃掉了什么
●程逸
不知何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一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难以找见的词———“啃老族”。何谓“啃老族”?从《“透视”啃老族》一文不难理解:这是一群已长大成人、有劳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依旧在吃着父母收入的一群人,既然称其为“族”,为数当然不会太少。
“啃老族”啃掉了什么?
“啃老族”啃掉了父母的心。一边是白发苍苍、奔波劳碌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他们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却眼睁睁地听任父母为生计而奔波。“总不能不管吧,也只能随他了……”一声长叹,几多无奈?面对父母日渐斑白的两鬓、日益苍老、不堪重负的双肩,如何“啃”得心安理得?
“啃老族”啃掉的是自己的生存能力。就业压力大,岗位不理想,不能成为“啃老族”理由。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将来能干什么呢?而且,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其结果必然会使自己边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最终成为无根的浮萍。
“啃老族”啃掉的是社会的期望。它是一种社会之痛,从社会责任感而言,就业是成年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建立个人信用的基础。在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不能独立的人,永远无从谈起其作为“人”的社会意义,更不可能承担起推进社会发展的应尽义务。人总是要长大的,无论他情愿与否。年轻人应该学会“自我断奶”、自我生存。路,在自己脚下,“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但愿不久的将来,“啃老族”一词不再出现在我们的文字中,而从我们的社会中永远消失!
http://newsfjiicom/2005/11/10/349990htm
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范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大家知道事迹材料的格式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材料1
深感荣幸,能在工作之初与xxx老师共同奋斗在同一个集体,中小学优秀教师评选先进事迹材料。做为xxx三中最年轻的年段长,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当大家亲切地喊他作“段长”或是“xxx段”时,我更愿意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忠实地喊他句“xxx老师”,洗尽一个岗位所赋予的威严与肃穆,多的却是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视角出发望向一个智者的无穷:做为一个语文老师,他与学生共同经历那每一次45分钟的遨游与畅想,感受、拾获怒、喜、悲,哀;做为一个管理者,敢想敢做的开拓精神,统领大局,尽显“铮铮侠骨”的同时,却又不失百转千回的周到与细致,紧锁着眉头与班主任们探究每一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背后的成功、失败时,你能感受这样一个“人物”的真实与丰富。
一、基本情况:
xxx,男,毕业于福建省集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XX年始,任高中语文教学,从教9年,事迹材料《中小学优秀教师评选先进事迹材料》。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曾获省、市、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现任高二5、6班语文教师、年段备课组长和年段长。9年的岗位跳跃迅速且沉稳:担任前后共计16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所任教班级成绩优异;于02-05学年间,协助校教研室工作;期间,充当校广播站指导老师。另外,校刊《新芽》报的发展与成熟更是凝聚了xxx老师7年的心血。获校级优秀党员称号2次;校级先进教师称号3次;校级以上优秀班主任称号5次;发表论文12篇,期中6篇荣登全国cn级刊物;获校级以上教学基本功等各类奖项18次。
二、以师德为准则,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教书育人,平凡而伟大。xxx老师却经常用“幸福”来形容他这9年的“小”生涯:没有哪一项工作能够比教师的“播种”带来更大的收获,收获的不是金钱的诱惑,而是在多年以后,那个曾经最捣蛋的学生对您深情的回眸,没有哪一项“渗透”能够比教师的言行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影响。
从XX年始至12年终,连续7年始终未脱岗的班主任工作,完成的是一届又一届学生对这个“老班”的期待。他被学生称为“最牛班主任”,他被学校封为“最优秀班主任”,他曾经的高三(1)班被大伙投票为“最感动集体”。始终贯穿“严而不酷,爱而不过”的德育原则,使他从一个年轻班主任向老班主任的过渡转变中。在最后的展望与回归中,08届高三(8)班缔造了辉煌,名列市直前茅的上线录取率达成的是一个老师、班主任对学生的最大努力与最大允诺,“省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赋予这个师生共济的集体最大的骄傲。7年的积累是漫长的,最后的成功却又是同龄教师中极少企及的高度,那个代表“经典收山之作”并没有结束班主任辛劳付出的生涯,盛开的却是年年教师节前xxx老师办公桌上从全国各地寄回的永不凋零的鲜花。曾经的班级不是代表骄傲和自满,而是沐浴花香时的甜蜜与感动。
感动之余,xxx老师亦不忘将短暂却珍贵的点滴随想记录并传递,怀念那些平凡的学生,继续着淡定崇高的教师生涯:XX年6月,一篇《中学德育工作方式浅探》发表于《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同年另一篇《班主任工作“一二三四”》就已登上全省重要cn级刊物《福建教育学院学报》并获得全国班主任工作征文二等奖;《教育故事随想八则》发表于福建德育网,并被学校《班主任工作创新论文集》收编;班主任不停止,思考就不曾停止,2012年,德育论文《“孔融让梨”精神的现时代思考》于《福建德育》上再次发表……
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材料2在我任教的十三年中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讲究师德,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三尺讲台上,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优劣的关键。作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我积极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事交流,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他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形势下的教育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制作课件,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材料3王xx老师是xx小学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自2011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就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一身朴素得体的衣着,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学生们眼中的王老师——温和娴静。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少言寡语却一丝不苟,这是同事们眼中的王老师——严谨谦恭。一个刚入门的新手,潜力有限却热情甚高,这是王老师对自我的中肯评价——虚心求经方能进取。
一、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王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我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她始终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潜力,适应形势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她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制定了课时计划,按要求认真备课,并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的不一样,遵循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求使教学方法做到新颖。她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中她加强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构成了自我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一遍清教学法”。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忙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潜力培养。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最后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在小学教学工作的六年中,她所带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个性是在08年她所带的毕业班数学和英语成绩名列乡五个中心第一名,三率和分别超出第二名10至20个百分点。
王老师不仅仅在教学工作中出类拔萃,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地里她依然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忙学生,促使学生构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教书与育人并举,严格要求学生,帮忙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2014年9月,她接任的是一个由刚从各个村庄走出来的学生所组成的班级。学生无群众意识、无班级观念、无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只在自我的小群体中交流,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应对这样的起点,王老师用爱心感染学生,例如每一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适宜,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群众活动前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看起来很平常,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作为班主任她还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下午很晚离校,督促学生清扫好卫生,早上提前到校,检查家庭作业,组织早读等。上课间操,开会排队,班主任都得到位。每学期开学计划,期末总结,每周一次周会、平时不定期的班干会,学生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项工作都要到位。加上每一天发生的偶发事件,家庭访问等琐事,耗费的时光无法计算。这些工作原先都是她亲力亲为,在一段时光的引导中她逐渐培养出一队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这样不仅仅班主任简单,而且能够培养班干部的组织潜力。在班里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她们的班干部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条。
短短的一年时光她所带的班级在学习、体育、文艺、卫生和纪律处处领先,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班群众。
二、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担任一线教师的六年间,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培养和建立新型师生平等关系入手,寻找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在知人的基础上教书育人,她的学生既不怕她,又格外亲近她,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给她说。因此,她的话总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就能……”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叫王军伟,父母都已年老,自我又是残疾。家里生活艰苦,自我又经常被同学欺负。生活在这种境况的他,没有童年的欢乐,总是沉默寡言,和别人说话也总是战战兢兢,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对他这样的学生王老师总是给以更多的关心,及时了解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多次找欺负他的学生谈话,用心表扬帮忙他的学生。学生的心灵毕竟是天真纯洁,渐渐欺负他的少了,帮忙他的多了,他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在给老师的评价表中王军伟同学总是写这样平常而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我会用努力学习报答您的!”
王老师对学生有高度的爱心和职责心。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放下任何一名学生就应是最基本的原则。
王雅红也是她班里的一个学生,父母双亡,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和教育,王雅红性格孤僻,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吵架,不做家庭作业,成为一个让带课老师头疼的学生。看到这一切,王老师没有无休止的因为违犯纪律的训斥、挖苦她,而是以亲人般的爱心关心她、爱护她。指导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指出她违纪的言行,对她不写作业王老师每一天下午陪她做完作业再送她回家,真诚的爱能够像火山,暖化冰冷的心。一次她向老师提出自我的决心保证能独立完成作业了,而且她用行动履行了诺言。毕业离校时,这个孩子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抱住了自我的老师。
“它山之石,能够攻玉。”六年来,她用自我的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在教育园地里她用满腔热情收获了学生的敬爱,家长的认可,领导和同事的称赞。
三、严格要求自我,注重师德修养
王老师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职责感与奋斗目标,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用心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少先队工作方面,她用心组织队员参加各项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使少先队员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日常生活方面,她对自我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我的每一项任务。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时处处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在同事及学生面前做出表率,力争成为一名大家公认的合格乃至优秀的青年教师。
马克思说,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她坚信这句名言。因此,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我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所以从进入xx小学起,她就用心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让自我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王xx老师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短短的六年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成绩。2014年她撰写的论文《课堂改革与数学中的创新教育》获市论文评比叁等奖;2015年5月,王xx老师被评为县模范班主任;2016年连续评为联校模范教师和优秀辅导员;2017年9月评为县普通教育先进个人,12月评为县教学能手,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潜力》也在该年获奖。
王xx老师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才能继续持续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三讲台,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祖国的未来,尽自我的一份力量与职责,她深信这才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永无止境的奉献与追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