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郭敬明:天才少年,挣得盆满钵满,人到中年,终于原形毕露

韩寒、郭敬明:天才少年,挣得盆满钵满,人到中年,终于原形毕露,第1张

对寻常人而言,生活,是一个缓慢受锤、学会低头的过程。

但对那些“天纵奇才”的人物来说,生活的本质可能更残酷一些。

尤其是那些名利场上,炮制出来的所谓天才和神童,尤其经不住岁月的审视和打磨。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跌下神坛、神话幻灭的故事。

韩寒和郭敬明,80后年少成名的“两驾马车”。

曾经一度是人们心之向往的“文学天才”和商场上的“天纵奇才”。

后来,他们在名利场上会师,当导演、拍烂片,各出奇招,只为挣得盆满钵满。

郭小四被湮没在“抄袭风波”,难再翻身。

当初不屑资本的韩寒,则在资本的裹挟中狠狠摔了一跤。

如今,他们的故事,无一例外都“烂尾”了。

人到中年,原形毕露,原来一个比一个荒唐。

“上海绝恋”,人各有志

当年许多人对韩寒的崇拜,不亚于周杰伦。

和韩寒一起成名的,还有“疼痛教主”郭敬明。

这两位80后“文学天才”的人生,出于命运巧合的安排,成为大众热议的对标人物。

早年比书籍的销量,后来比**的票房。当然,还有人没安好心,磕着这对“上海绝恋”的CP。

表面上看,这两人几乎很少正面交锋,见了面也是你谈你的、我说我的。

可镜头之外,一系列隔空“见招拆招”,总给大家一种“谁也看不上谁”的感觉。

同样是80后中的“天才”,把韩寒和郭敬明放在一起看,其实差别还是蛮大的。

韩寒接受采访,谈起郭敬明的作品,“我们男女有别”、“他的书写给城乡结合部的人看”,戏谑讽刺,划清界限。

另一头,郭敬明对韩寒也不客气。他甩出商业销量,用数据狠狠回击。

“韩寒的杂文没我公司的新人卖得好。”

世纪之交,两人都从新概念大赛一举成名。

起点一致,但他们的作品风格、人生价值、商业版图,都被逐渐放大成“人各有志”的区别。

年少成名,围城之困

郭敬明在二十多岁时,做了韩寒三十多岁才做的“事业”。

而韩寒打娘胎里,就有着郭敬明奋斗多年才换来的“身份认同感”。

所以说,他们两人早年间的交手,更像是天才少年版本的“围城”故事。

郭敬明老家在四川省自贡市。

当北上广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气派时,这座小城的马路上,还满是拉人的三轮车。

郭敬明和他的同学们读书勤奋,通过高考改变闭塞命运。

郭敬明的成绩不错,中学时保持在班级前几名。

十年寒窗,一朝改命,很多人成功了,这里头就有拿到上海大学通知书的郭敬明。

同时期,郭敬明还通过入选新概念作文大赛,前往上海参加决赛,并最终拿到一等奖。

一次次上海之行,带来的内心改变翻天覆地。

这里的繁华景象,与小镇形成落差,看得郭敬明狠狠刷新了三观。

大城市的“先进”,还在于年轻人的思想:不读书也可以成才。“带头人”名叫韩寒,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冠军。

同样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两人,“待遇”却是天上地下。

策划比赛的《萌芽》杂志,时任主编赵长天公开赞赏韩寒的才情。

而对两夺新概念的郭敬明,赵主编却是:没印象。

彼时,郭敬明没有生存退路,他只能为自己的文字找寻发行商路。

几经周折,机会来了,对方是正寻找“韩寒第二”的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社看中郭敬明的《幻城》,但要求他短时间内改为长篇小说,赶上一个月后的北京图书订货会。

郭敬明顶着压力,成功挑战了这个极限任务。

别看他身形矮小,内在的野心却将同龄人远远甩下。

随后图书会上,出版社也是不遗余力做宣传,找曹文轩给书作序,凑齐老作家开讨论会点评。

人群中本不起眼的郭敬明,因此镀金镶钻,知名度大涨。

短短几个月,《幻城》大卖50万册,读者买不到书,只能借来手抄!

书籍大卖,好评如潮,郭敬明一鼓作气,事业节节高升。

开公司,自己签约新人,逐渐开启霸占作家富豪榜第一的巅峰记录。

再后来,小四豪宅有了,户口有了,奢侈品买到手软,终于在上海滩扬眉吐气。

上进少年扎根都市,对于郭敬明而言,背后是策划、编辑、配图一把抓。

以极快的速度出书,赚钱,包装作者,积累资本。

土生土长的上海孩子韩寒,则显得有些“颓废”,他的步调不疾不徐。

先说韩寒糟糕的学业,他曾因七科不及格而留级。但韩寒不以为意,读书领域不行,大可去写书。

在他烧钱的赛车、**等爱好,进入大众视野之前,韩寒不曾为物质所困扰。

老师担心他的未来,他用稿费就能养活自己。

更多时候,韩寒把时间花在了稳固自身“意见领袖”的形象上面。

当年,韩寒以“话题人物”的身份,登上电视采访,实则遭遇到了主持人、学者、知识青年等多方势力的联合“打压围剿”。

现场,学者教授郑重发言:“我认为韩寒现象把握得不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制服男生批评:“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虽然你很红,但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太过分了。”

主持人也在一旁“递刀片”,揪着他的服装发型问,“头发是不是为了叛逆故意留的啊?”

如果说当时镜头前的韩寒,沉默拘谨,无心应战的话。那么进入博客时代,韩寒在网络上终于迎来大爆发。

他曾以一人之力,对传统作家开炮,甚至口出狂言,“巴金、茅盾文笔一般”。

他呛声前辈倚老卖老,“文坛算个屁,谁也别装”。

一场场博客论战,以白烨、陆天明等老牌文化人,相继成为韩寒的“嘴下败将”。

又被韩寒粉丝集体围剿,进而关闭博客告终。

韩寒“赢”了,可除了自己的粉丝,他把圈里的人几乎都给得罪光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激扬文字、频曝金句的韩寒,也落下了不少口实。

其中最荒唐的,便是他扭曲的婚姻观。

名利场上,胜利会师

“小城少年”郭敬明,拼尽全力得到世界认同。大城市的韩寒,针砭时弊为遗世独立。

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戏谑。

韩寒抗拒的主流人际圈,恰恰是郭敬明想方设法要融入的集体。

迎合市场的郭敬明,在商业跑道上遥遥领先,树立个人品牌,早早完成从作家到老板的身份转变。

观一时胜负,郭敬明拿书籍销量较劲韩寒,不是没有底气。

当内地**市场初启风口,第一批吃到红利的人里头,就有郭敬明。

他迅速对接资本市场,引领青春文学影视IP化潮流。

四部《小时代》票房累计20亿,一本万利。

2010年前,韩寒表现得与“名利”隔绝,文字中都是对物质的不屑与排斥。

可这一年,韩寒结婚生子。

原本寄予厚望的《独唱团》成为绝唱,团队解散、公司倒闭。

停刊原因众说纷纭,除了大家猜测的外界压力,也有资金周转问题。

执行主编马一木透露,当时杂志没有广告收入,又碰上韩寒的严苛标准。

本来第一期封面印好了,但后来不满意封面,韩寒就要求全部回厂重做,一下子用掉80万。

生活柴米油盐所需,事业理想撞上南墙,韩寒被迫面临转型,与“作家”身份挥手告别。

在郭敬明之后,韩寒摸索着踏入**圈。

出师不利,剧本《他的国》被毙。

韩寒作品改编,孙渤涵执导的《一座城池》票房惨淡。

迟到的导演韩寒,无论作品内容还是执导风格,都与外界期望格格不入。

如果换成郭敬明,他早已将价值最大化。

华丽的架空情景,站成一排的人气演员,这些元素都能转化成好看的票房数据,为他积累下一场造梦的资本。

韩寒迎合市场的脚步走得犹豫,又有些畏首畏尾。

拍《后会无期》时,他仍坚持用新人演员,打算远赴西部实景拍摄。

结果,被制片人方励苦心劝说,得让观众和影院都开心,才最后勉强改了主意。

时间会改变很多事,也包括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处世原则。

自当了**导演,从单打独斗进入 社会 协作体系,在预算成本,票房成绩的利益上摔过跟头后,韩寒很快就学会了“低头”。

曾经的韩寒,擅长调动读者情绪,现在的韩寒,追求与世无争。

《后会无期》上映,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发文批评,标题称“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以为骂战开启?韩寒表示不做回应。

吵架的情绪宣泄已不重要,还不如多做宣传,让观众掏钱进**院。

韩寒不回击,也不主动进攻。

当他看别人拍的**,情不自禁想要开喷,突然想到里头有认识的朋友,“算了,忍忍吧。”

二十年前,韩寒的粉丝是否料想到,他们眼中特立独行的偶像,未来有一天会成为“社交达人”。

注重人脉关系的确好处颇丰,**上映有排片,有宣传。

还有朴树、阿信、痛仰乐队等顶级阵容的歌手,花式献唱主题曲。

“老板”韩寒,他成立的亭东影业,有不少巨头大佬为其投资撑腰。

再看曾与韩寒上演骂战的陆天明,他儿子陆川如今与韩寒在饭局上觥筹交错,相谈甚欢。

人不轻狂枉少年。曾经,韩寒狂放对抗规则,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

但或许,恰恰是因为这份“真性情”,让韩寒能够在多年后收获人缘。

从《后会无期》到《飞驰人生》,韩寒处事姿态的改变,连同他作品所传达的理想与破灭,人生跌落到重启,收割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韩寒其实还是当年的韩寒,只是他稳重了、收敛了,成了一个顾全大局、隐藏理想的中年人。

资本宠儿,频频爆雷

看郭敬明的人设和作品,不说全然虚假,可过了二十年,仍在铺设虚幻奢靡,爱情忧伤的青春PPT美梦。

但凡有点生活经验的人,看了都要摇头。 娱乐 圈也不乏直言批评他的人。

主持人金星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骂“雷剧”了,“拍**就是越烂越拍,越拍越烂!”

张纪中更是一针见血,将《小时代》形容是“精神麻醉品”。

一年又一年被骂,被炮轰,郭敬明怕了吗?

没有,他始终高傲自信,高票房仍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他以为赚钱胜过道德,胜过名声。

但郭敬明没想到,将商业规则摸透的他,有一天会节节败退,输掉城池,而且是被“过去自负膨胀的自己”所击溃。

郭敬明新作《晴雅集》上映前,编剧行业集体发声,联合抵制有抄袭前科的于正和郭敬明。

汪海林表示,两人早已被编剧行业开除,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在追捧他们。

就在《晴雅集》上映十天后,排片突然消失。昔日票房神话,一夜之间跌落神坛。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2003年,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被指抄袭庄羽《圈里圈外》。

事发之后,郭敬明否认,春风文艺出版社发文《在名气和名誉之间》,回击庄羽的炒作。

一些郭敬明粉丝战斗力更强,为了护主上演网络谩骂。

隔空论战持续了很久,但谁是谁非,明眼人看得很清楚。

路金波曾找到郭敬明,劝他与庄羽和解,和解方式都谈好了,在书封面上提一下庄羽名字,感谢对方提供参考帮助,大家就当这事儿过去了。

这看起来不难的条件,郭敬明一开始点头同意,可过后又反悔,面子大于天。

于是,庄羽与郭敬明对簿公堂。

事发两年后,郭敬明收到判决书,抄袭成立,赔偿精神损失,并且登报公开道歉。

面对板上钉钉的法院判决,郭敬明怕了吗?还是没有。

郭敬明放话:愿意赔款,刊登道歉信不可能!

这荒唐的“耍赖举动”,再次刷新大家的认知。

玩世不恭的王朔谈起这件事,情绪格外激动:“这行为对我们来说算是入室盗窃,判他道歉也不道歉。”

曾经年少不可一世,郭敬明以为“利益”话语权最大,创造更多价值,就会有“贵人”冲他的价值而来。

有人助他进作协,有人助他开公司,分分钟赚得盆满钵满。

或许是亡羊补牢,哪怕这“补救”晚了整整15年。

人到中年,跌下神坛

轰轰烈烈的抵制风波下,2020年末,郭敬明发微博,就当年“抄袭事件”公开道歉。

广大网友见证,天道轮回,出来混终究还是要还的!

这些年,郭敬明用物质成功包装了自己,实则踩着红线扶摇直上。

所谓种瓜得瓜,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如今,蜕变成商人的韩寒,比兜售奢华、贩卖虚荣的郭小四要强上那么一大截。

但他的“少年故事”,也讲不下去了。

新**《四海》票房扑街,3亿投资打水漂,亏了个底朝天,

不见昔日尖锐犀利,想用“难得糊涂”,换来皆大欢喜。

这是韩寒在经历锤炼之后的真实写照。

当年的天才少年,都说过很多的大道理,可他们的起伏沉落,让人更说之不尽。

郭敬明与韩寒虽说处处不同,谁也不想与谁过多对比瓜葛。可逃不开时代变化,在他们身上的深深烙印,如影随形。

  婚姻休克期

  写给休克期的理性白皮书:

  第一部分 第1节:楔子

  楔子

  郁芳菲从小是个美女,从懂事那天起,老妈就反复说过多次。

  乳臭未干时,邻里邻居就都爱抱她,嘴里嚷嚷着:瞧这小女娃,一看就是个美女坯子,长大了可不得了的。

  郁芳菲会说话很早,会爬却很晚。确切地说,她基本是直接会走。芳菲妈说,俺闺女倔啊,怎么训练爬也不行,说走还就走起来了。邻里邻居都说,人家是美女命哩,不要爬,就是要直接走。

  关于郁芳菲的命,一直都被赞美之词浸泡着。直到姥姥抱她回乡下,一位据说是十里八村闻名的大仙看了一眼,十分肯定地来了句:这孩子注定是水命,随波逐流,成不了大气候,一辈子凑合着吧。

  姥姥不信,拿来了郁芳菲的生辰八字给大仙看,大仙更坚定她的说法:你看,这孩子是水年火月水日火时生的,能有个随波逐流的命就不错了。姥姥说,不是啊,这娃子长得多俊啊,至少可以找个好婆家,衣食无忧吧。大仙嘴里念念有词地说了一堆,姥姥只记住了:命是注定的,长相是会变的,这孩子将来也就找一平凡人家。

  郁芳菲是1983年7月17日十八点出生的,她可不知道这日子怎么就水来又火去的那么纠结。再说,哪年哪月在划时代的啼哭中呱呱坠地,她自己说了不算。当然,她妈说了也不算,她姥姥就更算不出个子虚乌有来。

  从小到大,郁芳菲一直都是美女坯子,幼儿园的时候演花仙子,上小学的时候演公主,初中高中就开始演校花和被多人暗恋的女主角。从懵懂初开的年龄开始,她身边的男生就一直不断。最轰动的一次是初中转学以后,以前老欺负自己的一个女孩子跟她转到同一班,一个月后全班二十多名男生联合堵那女生,声称要为芳菲出口恶气。

  好光景没有持续性,到了大学以后,郁芳菲的光环忽然黯淡。她读的是一个名牌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按理说名牌大学基本上就是美女稀缺的代名词。但是郁芳菲这一届,赶上了十年不遇的好光景,就算是在班里她也排不上最受追捧。几乎从那时起,再也没人叫她校花。大学放假回家,老邻居来看妈妈,见到芳菲居然问,你那个美女坯子的姐姐去哪了?老妈在一边尴尬地说,我们家只有一个独女,这就是芳菲啊!郁芳菲在大婶的眼神中看得出,岁月如梭,当年那个小美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紧接着,大学毕业,找工作居然成了个难事,原本只想去银行、税务的她,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自己应聘到当地最大的百货公司——天一百货,当了一名市场营销业务员。

  即便是这样,郁芳菲也没觉得命运不眷顾自己。领导很赏识她,不但很快提为市场营销部主管,还被选为天一百货的形象代言人。巨幅的大照片被制成迎宾海报,每天都矗立在大厦的外墙体,微笑着面对所有路人:欢迎光临天一百货!

  要知道,天一百货是港资企业,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都有自己连锁经营的百货公司,能够成为东江市天百的代言人,这份荣耀比当年做校花还让人激动。只不过,后来她才知道,公司选她不是因为她最漂亮,而是说她长得比较亲民。亲民,亲民是什么意思?像个小市民?

  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影响郁芳菲的心情,她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切背运都是从结婚以后开始的。

  第一部分 第2节:整个上海都寂寞(1)

  第一章整个上海都寂寞

  曾经以为,结婚了就是从此两个人、一片天、一条路。可是郁芳菲结婚三年就发现,婚后生活是一片天、两个人、好多条坎坷的路。

  挤在回家的公交车上,郁芳菲还在郁闷地感慨这些。

  后天是婆婆的生日,老公王子华一早就特意请了假,说是要去上海探望嫂子和公公婆婆。可郁芳菲几天后要去苏州开会,根本来不及这么折腾。她想过请假,新换的市场部经理看她哪里都不顺眼,能让她去开会就不错了,请假简直是天方夜谭。好在财务的小英是自己闺蜜,给出了个狠招,直接把会议邀请函的复印件改了,会期拉长也就不用请假了。

  望着车窗外颜色光鲜的小轿车,速度悠然地超过大公交,一个个消失在视线里,郁芳菲更加感慨命运的不公。要不是自己结婚太早,毕业没两年就答应了当初肯于为自己打群架的王子华,她怎么也可以选个有车的男人嫁。王子华是她读初中时在数理化竞赛夏令营认识的,当时王子华是她那个学校高中部的,两人能相遇并且分到一个小组活动,那就是缘分吧。后来学校里一群人为她出头打群架,王子华知道消息还特意跟着去了。在郁芳菲幼小的心灵里,那就是文武全才。

  十年后,两人在天一百货偶遇,王子华说我每天送你回家吧。

  开始的时候,郁芳菲觉得这人也就三分钟热血,坚持不了多久。当初为她打群架的那帮男孩也是一样,带头那个后来居然娶了被围追堵截的女孩,也就是经常欺负她的死对头。没想到,王子华居然真是天天来送,很多时候还开着车来。有一次,郁芳菲打电话说不用来,晚上有应酬。结果信号不好,王子华没听清,当晚在天百大厦外面违章停车一个多小时等她。同一时段另一空间里,郁芳菲正忙着敬酒,快八点多才想起手机一直在包里。王子华知道了也没生气,又跑到酒店外面等,最后还是如约送她回家。

  多浪漫的邂逅,多浪漫的男人。

  只不过,相处很深了以后郁芳菲才知道,王子华是卖车的,他自己,根本就没有车。

  结婚时,新郎70后,新娘80后,这一度传为美谈。但是结婚后,这成了他们吵架时经常会使的撒手锏:我和你有代沟,没法说。

  一想起回到家里,老公还是那张没好气的冷脸对着她,郁芳菲就对家提不起感觉来。果然,按了半天门铃没反应,她还得一如往常自己掏钥匙开门。进了屋,发现老公在客厅里收拾行李,一点理她的意思都没有。

  “我说,你知道不知道婚后的幸福是什么,就是回家的时候按门铃,能有老公给开门,而不是自己去摸冷冰冰的钥匙。”郁芳菲冷冷地说着,把背包随意扔在鞋柜上面。

  “有老公怎么的?有守门员球还进呢。”老公还在那兀自地收拾着。

  “你觉得有意思吗,你这么说话是幽默吗?”郁芳菲自己换了拖鞋,随手打开厨房门看了一眼,炉灶一点动过的痕迹都没有,显然今晚的饭菜还没有着落。

  王子华似乎暂时忙完了手里的活儿,走过来把她的包拿进屋里,然后顺口说:“哎,我说那位同志,听人家说过没有,世界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郁芳菲本来去接水喝,喝到一半差点被呛到,平了平气息才怒斥道:“你能不能说点吉利的,不就是不能陪你去看你妈,用得着这么恶毒攻击吗?”

  王子华回过头,冷冷地看她一眼:“不去不去呗,我说什么了吗?没说什么吧。结婚才三年,婆婆六十大寿你都不去。好,我一个人去,就算是出丑,我也去。”

  郁芳菲握着那杯矿泉水,思维忽然停滞了一会儿,慢慢地把剩下的水喝完,她才接着说:“也许你说着了,我们的身体没有肿瘤,但是我们的婚姻长了肿瘤。目前看,还不是良性的。”

  第一部分 第3节:整个上海都寂寞(2)

  第二天送老公出门的时候,郁芳菲自己也提了一个箱子跟着出门,老公当时就很疑惑。郁芳菲说,她把东西拿到公司去,反正过两天出差,直接从公司走方便。

  直到郁芳菲陪老公一起上了车,王子华才反应过来:“你是不是请下来假了,亲爱的老婆,你太可爱了,你们80后都是这么爱给人惊喜的吗?”

  郁芳菲觉得无聊,昨天一晚上都在甩脸子给自己看,一直都“哎、哎,我说那位同志”地称呼着,这一上车立刻就变成亲爱的了。不陪着老公去看婆婆就是那位同志,陪着老公去看婆婆就是亲爱的,要是答应他把婆婆接回来住,那是不是就用英文叫Darling了。

  郁芳菲无奈地解释说,别那么张扬,自己是和财务的人合伙密谋,修改了会议邀请函才成行。他们那个新来的吴经理,才不会给她假期呢。机票是昨天求人定的,还好也打了折,只不过她要装两天人在苏州。昨晚她特意开电脑搜了一下苏州的风土人情,以免到时候同事打电话问起,自己说漏了。

  来送他们的是王子华公司的赵长天,也是王子华的铁哥儿们,小伙子立刻在前边说:“我可是全听到了。说吧,你们去上海给我带什么礼物回来,要不然我就全泄露出去。”

  王子华还没说什么,郁芳菲已经在一边娇嗔地嚷嚷:“你敢,小心我提前灭口。”

  赵长天一边开车,一边半扭着头说:“别,你已经快把王子华同志灭了,就为东江天拓汽车销售公司留条活口吧。你是不知道啊,说你去不了,这几天王子华专员已经郁闷得快要疯了,连丢了三笔大单啊。我们部长都说了,你赶快去上海祝寿吧,要不我们这个月销售冠军就拿不到了。”

  王子华坐在后面就是傻笑,嘴里说着:“哪能呢,哪能呢。”

  郁芳菲却是拍着司机驾驶员的坐椅靠背,大声说:“销售冠军又怎么了,是提拔了,还是多发奖金了,你们部长就是会耍嘴皮子。”

  赵长天苦笑了一下,没回应,把车载音响的声音又开大了不少,好像沉醉在曼妙的音乐里。

  王子华忽然趴在郁芳菲耳边说:“别说了,小赵刚被扣了奖金,因为我老想着妈的事,错过一个单子,忘记了帮他。”

  郁芳菲扭过头看看老公,也小声说:“为什么又是你帮他?你帮来帮去,什么时候帮帮自己。你每个月都把单子转出去好几个,那奖金能提高吗?你回上海看你妈,够钱买礼物吗?”

  “咱妈!”王子华怒目而视地看着她,小声地训斥着,“公司里首先是人缘好,否则你业绩好有个屁用。”

  “你别老影射我,就我们那个吴大经理,谁也没法和他人缘好。除非,除非被他潜规则,就他那个职位,也好意思潜别人,德行吧。”

  “你看,你又极端……”

  赵长天在前面好像感觉到了什么,把音乐的声音关小了一些,然后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新听来的段子吧:说上海白领流行学跆拳道,有个卖轿车的老板自诩金领,学跆拳道的时候愣装自己是此道中人,在外面买了白腰带系上。正规的腰带上是应该有道馆的名字和标志的,可这金领不知道,就戴一条光光的腰带在那儿晃。结果让教练看到,教练眉一挑,说道,哟!你白带异常啊!……”

  车里人都笑喷了,气氛立刻缓和了不少,其乐不止融融还喷喷。

  “你小子心思都花在这些没用的地方了,别编排上海人好不好。”王子华没好气地笑着,“我嫂子那人就不错,一早给芳菲买了礼物,听说不去了还挺伤感呢。”

  第一部分 第4节:整个上海都寂寞(3)

  郁芳菲不知道这份礼物会成为惊天动地大事件的导火索,基本也没过心,她只想着给婆婆祝寿这大型家庭活动赶紧过去吧。

  一路上,有说有笑,外人看来,郁芳菲和王子华是多么和谐的一对。只是两人心底都知道,虽然郁芳菲总是在最后关头先冲出来选择妥协,但是两个人的感觉还是怪怪的。刚结婚时的那种幸福感觉,已经在短短三年里就磨光了。最可怕的是,两个人都十分真实地感觉到,虽然都千方百计试图去让步、去迁就、去漠视,但是过去那种小夫妻的甜美感觉,已经再也回不去了。

  那份让王子华十分期待的礼物是件真丝睡衣,从一进大哥家门,婆婆就一直拉着郁芳菲的手说:“芳菲啊,你嫂子对你可好的了,一早就买了件蚕丝的睡衣给你哪。你看看这包装,好气派了,大商场里的名牌货。”

  嫂子苏晓当时啃着一个苹果,也没太大的热情,装作无所谓地说:“也不是什么大牌子,才一千八百八十八块,我看打折,八百多就买下来了,档次还是有的。”

  郁芳菲很努力地堆出笑容来,努力地、很谄媚地说:“谢谢嫂子,一早就想着我们,多漂亮啊!”

  王子华脸上都是喜悦的表情,公公婆婆来上海大哥家住了两年多,他和芳菲就春节来过一次,久别重逢着呢。王子华拉着妈妈的手说,你看这是给你带的南果梨,这边吃不到吧,特意给您背了两箱来;这是给爸带的人民大会堂香烟,软盒的呢;这是给大哥大嫂带的海参、鹿茸,都是咱东北的特产……

  郁芳菲注意到,每说到一样,嫂子脸上就会露出一丝不屑,直到说道海参、鹿茸,眼睛里才稍微有一点光彩。子华的大哥很厉害,一个东北人考到上海来读书,还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没事就出国。嫂子和大哥结婚也没几年,但是在房价飞上天的上海买了个三室一厅,公公婆婆第二年就飞过来养老了。王子华总是说,芳菲把二老气走,实际上人家分明是奔着大都市、大房子来的。

  大哥又出国了,所以嫂子是现在这屋子里的“地主”,看人的眼神也一派“主人翁”的味道。一番冠冕堂皇的招呼过后,王子华就拉着郁芳菲进屋,意犹未尽地让郁芳菲把礼物拆开看一看。郁芳菲没心情,老公就一个人欢天喜地打开来欣赏,还往她身上比量,说着:“看看这颜色,这光泽度,大城市人的眼光就是不一样。”

  郁芳菲觉得厌倦,回了句:“东江也是省会,也是大城市。”

  “那能一样吗?”王子华看了看老婆懈怠的样子,感觉满心的欢喜都受到重挫,没说两句就出门找爸妈聊天了。

  郁芳菲无聊地盘算着晚上的祝寿宴怎么应付,想来想去无非是应付着、应付着,少说话多吃菜。无聊中,她就拿起睡衣看了看,翻来翻去,就瞅着那标签出了神儿。过一会儿,她把门打开一条缝,唤着老公的名字:王子华,你来一下。

  王子华正在帮老妈收拾菜,郁芳菲喊了三声才很不情愿地过来。

  郁芳菲拿起睡衣的标签给老公看了看,然后说:“嫂子不是被骗了吧,我是百货大楼的,这些东西我太熟悉了。”

  老公看了看标签,脸上立刻就阴云密布,憋了半天才说:“芳菲,今天是妈六十大寿,这么高兴的时候,你就别再发你的小脾气了好不好?”

  郁芳菲愣住了,看着气鼓鼓的老公不明白为什么:“我哪里发脾气了,我真的是担心嫂子被骗了。你去问问嫂子,什么时候买的,要没到一星期,退或换,还都来得及。”

  第一部分 第5节:整个上海都寂寞(4)

  “行了,行了,你还是一根筋。”老公打断了她的话,“别再起事儿了,人家就算给你棵大白菜,那也是一番心意。就你是百货大楼的,就你懂得多,找不愉快呢是吧?”

  说完,老公没好气地出去了。郁芳菲一个人开始在这边运气,都是哪跟哪啊,她不就是担心嫂子被骗吗?都说上海人精明,那百货公司卖货的就更精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她掏出手机给同事打了个电话。长途,她也认了,怎么也得弄个明白。

  当晚的祝寿宴就是在家里搞的,菜都是婆婆烧的,基本是东北风味。据说嫂子是花大价钱买了四只大闸蟹回来,摆了一桌子的工具让大家尝鲜。螃蟹,郁芳菲也没少吃,但是头一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各种精美的小钳子、小镊子、小夹子,好像是专门用来吃大闸蟹的,做工十分考究,彰显艺术品位。问题是,这么大排场,五个人怎么吃四只螃蟹呢?嫂子看着她狐疑的目光,一个劲儿说,吃啊吃啊,今天妈过生日,我们就奢侈一把,平时我们都是大家吃一只。

  嫂子掰开了一只,一边鼓捣,一边给大家说:“吃大闸蟹时,四样东西必须剔除的哩。这就是要除腮、除胃、除心、除肠,侬晓得哩,这东西毕竟长在泥里,有大量细菌、污物。我们家这套工具,是你大哥特地买回来的,这个过程比真正的吃蟹肉还享受的哩。”

  婆婆温情脉脉地看着儿子说:“你们爱吃,就多吃点,你大哥大嫂,在吃上可讲究了。我和你爸可是领教过,今天让你们也感受感受。”

  一家人有说有笑,就是没怎么有人理睬郁芳菲,直到最后,嫂子才偶尔问一句:“芳菲呀,睡衣试了没有?蚕丝的东西就是收拾起来麻烦,不过穿在身上还是蛮舒服的哩。”

  郁芳菲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想说出实情:“嫂子,其实……”

  她的话还没说出口,老公就在一边瞪了她一眼,立刻接口说:“其实,我们家芳菲从来不穿睡衣,咱有三枪、宜而爽就可以了。”

  嫂子狐疑地看了看二人,也没多挂心,转而说:“这两个牌子也不错,上海的老牌子哩。”

  郁芳菲这次没等王子华接话,自己就抢先说:“嫂子,你这睡衣买几天了?”

  “到明天正好一个礼拜吧,”嫂子拿着蟹钳子想了想,“应该是这样。”

  郁芳菲还要说什么,王子华立刻在一边提议:“该切蛋糕了,切蛋糕……”

  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蛋糕吃完了又接着上屋里聊天,剩了一桌子碗碟,王子华给老婆使了个眼色。郁芳菲看了看嫂子已经一扭一扭地进屋去了,招呼着老公,说是让他看看上海最新的互动电视,可好了,什么都能点播,DVD播放机以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郁芳菲无奈地收拾着桌子,觉得自己的青春好似就此退出舞台了一样。如果人生也可以互动的话,那幸福的过往可不可以点播来重演一下?刚结婚的时候,婆婆可喜欢她了,几乎什么活儿都不让她干,一吃完饭就让她和老公进屋看电视去。后来郁芳菲坚持不肯要孩子,婆婆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话说回来,现在哪有年轻人那么早要孩子的,大哥和嫂子不也没要吗。

  洗碗的间隙,郁芳菲关上水龙头,就听着公公在里屋说:“别和你弟妹较真儿,她一个百货公司卖货的,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

  郁芳菲真想冲进去大喊一声,我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现在是港资百货公司的市场营销业务主管。可是,她没有这么做,争吵能解决什么?生活就像水盆里的碗筷,满是油污看着都烦,但是洗过了还是要用的;日子总会被烦心事洗来洗去,争吵不争吵你也得照样过。洗碗的时候,她就特意没加洗洁精,有种想喷点杀毒剂在上面的冲动。

  第一部分 第6节:整个上海都寂寞(5)

  晚上睡觉的时候,郁芳菲还埋怨老公:“你怎么不让我说?过了明天,就不能退了。”

  老公忙了一天,尤其是背着两箱南果梨跨越大半个中国,根本就没心情理她,嘟囔了一句:“别烦了,要说也不能今天说。”

  第二天王子华还没睡醒,就听见客厅里争吵起来,地动山摇的感觉。

  嫂子在那里说:“我不懂什么外文不外文的,也许是标签挂错了呢,你看这手感,能是普通材料做出来的吗?”

  郁芳菲在那里十分认真地说:“嫂子,你摸摸,这料子就是太亮了,而且不磨手啊,真正的丝绸哪有这样的。”

  嫂子接着说:“你不要就给我,我还舍不得呢,人家说这是真正天蚕丝的呢。”

  郁芳菲还在据理力争:“天蚕丝都是不反光的,涤纶才这么亮还反光。我给家里纺织品楼层的主管打电话问过,这个牌子就没有纯真丝的产品。你要不信,拿打火机烧一下就知道了。”

  王子华的老妈在一边惊呼:“芳菲,你这是闹的哪一出啊,你不要就算了,干什么啊这是。哎,你还真烧啊,新衣服烧什么啊。”

  听到这里,胡乱抓了衣服套上的王子华急忙冲了出来,过去一把摁住老婆的手说:“大清早的,你闹什么闹啊!”

  郁芳菲看见老公出来了,好像来了救星:“我就抽出一条线来烧一下,一看就知道了。”

  王子华立刻打断了她的想法:“走,回屋,回屋说去。你不是看标签了,还烧什么烧啊,也不是不认识英文。”

  嫂子一听,立刻不乐意了:“二弟啊,你这啥意思啊,侬以为我真不晓得英文了?这么贵的睡衣,我还不舍得送呢,你们小两口不用这么演戏的哩!”

  说完,嫂子就要过来把睡衣抢回去。王子华赶忙挡住,赔着笑说:“没,哪能啊,芳菲这是职业病,你别见怪,别见怪。”

  转过身,他硬拉着老婆回到自己屋里。郁芳菲拼命地想挣脱,嘴里还说着:“我打过电话了啊,你拉我做什么。哎,你弄疼我了。”

  关好门,王子华劈头盖脸地就说:“郁芳菲,你还想不想好好过日子,你要是不想过了就早说,别丢人丢到上海来。”

  郁芳菲一听,眼泪哗地一下就涌了出来:“我有病吗?你也看见标签上写着百分之百人造纤维了。她八百多块买个涤纶的,明显被骗了啊,这睡衣充其量就一百多块钱,花那么多钱不是冤大头吗?再说,不是我要告诉她,我只是悄悄和妈说了一嘴,是妈去问嫂子的。”

  “你怎么就长不大呢?”王子华气急败坏地说,“你能不能懂点人情世故,你们80后就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也许就是嫂子看着喜欢买了,好个面子,夸大了一下价格而已。”

  “我看价签了,的确写的八百多,”郁芳菲十分委屈,“面子能值七百块钱啊,过了今天就不能退了啊!”

  “我说你有完没完,别再说了行不行?就那手写的打折价格,你让售货员给你写一万,她也敢写。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

  “我有必要装吗?你们全家都好夸大,你早适应了是吧?”

  “郁芳菲,你说什么呢?你注意点你是在哪?”

  “在上海,在国际金融大都会城市,怎么了?你嫂子满嘴上海腔,也不意味着她就真是上海人了,不也是外地来的。你爸你妈爱虚荣,爱待在这里,我可不是自愿来的。换我……”

  啪的一声,王子华一巴掌扇在了老婆脸上,郁芳菲幽怨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这一巴掌打完,王子华自己也有些后悔,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冲动。立刻过去坐在老婆的身边说:“疼吗?我错了,我给你揉揉。但是,有你当儿媳妇的这么说公婆的吗?”

  “80后”冯俏蕾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时,最喜欢用的就是“豆大的雨点”、“红领巾”、“黄杨木精神抖擞地站立”。她说:“我人生第一句谎言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

  对着作文本的方格,大概每个人都有些“不能说的秘密”,且让我们看看这个潘多拉魔盒中藏着多少美丽的“谎言”:

  196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都在作文中写过:永做革命事业的红色接班人;

  1970年代出生的人说,写作文一定要背,考试前主要任务就是背诵范文;

  1980年代的孩子,则一定不会对“扶着老人过马路”、“捡了钱主动交给警察叔叔”等情节感到陌生。

  不同年代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套路”,并习惯于在作文中加入主观臆想,编作文。也许我们还未学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已掌握了如何“虚构”。

  大概也正因对作文本说过谎的相同经历,才让今年7月出版的两本《民国小学生作文》迅速成为热议话题,书中那些词句优美、富含真挚情感的文章,让不少人为之感动:“现在的中文系学生都未必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

  该书封面有这样一句话:给现代小学生上一堂“真善美”的作文课。不禁有人要问,现在的作文中真的缺少“真善美”吗?

  面对“民国小学生”自愧弗如

  在小学语文教师于淼的班上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曾给班上学生留了一篇作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待收来同学作文后,她啼笑皆非:“班里有十几位同学写的都是搀扶老人过马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班一下涌现出十几个活雷锋。”

  于淼笑称,其实在自己儿时,班里同学也写过同样内容的作文。

  十几年过去,作文中的故事竟如出一辙,并不是因为扶老人过马路已成为一种必要的礼貌,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知道什么是“作文的规范路线”。

  曾经有网友总结了小学生作文的经典语句。例如,描写大扫除后,就用“同学们看着清洁的教室,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了”;受了委屈一定是“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要是写家庭生活,得在结尾特意说明“我爱我的家,更爱我伟大的祖国”……

  如果说这些套话还只是因为小朋友语言贫乏,那么有一些就是童言无忌的“谎言”了:写妈妈辛苦必然满头白发,于是他们的妈妈30多岁就被“白发苍苍”;写老师必然鞠躬尽瘁,于是很多老师就被“带病”给他们上课。

  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作文“模板”?

  《民国小学生作文》的策划人符马活给中国青年报记者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故事。

  “孩子的作业中,有一道看图作文题。图中,画了一盏灯,有个孩子伏在桌上写东西。我的孩子便这样写:天黑了,我打开灯,在写作业……老师看到便问他:‘你仔细观察了吗?灯没有开,并不是晚上。’我孩子就晕了,他疑惑,有灯为什么不能开,为什么不能是晚上?”符马活认为老师跟小孩的看法不一样时,不能把意志强加于孩子,那会抹杀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唯老师是从。

  用《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的话说:许多孩子已被“调教”得甚好,他们很懂得迎合老师,就像大人会奉承领导一样。

  看罢现在的孩子的困惑,不妨再看一下民国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如何:

  一篇名为《雅事》的作文如此写道:现在的一班文人学士,一举一动,总想表示自己是一个雅人。一定要分某种事为雅事,某种事为俗事,徘徊于花前月下,啸歌于流水高山,或者去步伍古人,以取雅人之名。其实胸中一有执著,便有芥蒂,有一先入为主的“雅”字,矫揉造作的事情便生出来了,山水花月的真味,自然领略不到。这种心理,也与求富求贵的狂热没有两样。已失去自己的天真,哪里还能去体味外物的极趣呢?

  很难想象,这出自十几岁的孩童之手。难怪许多人在看过民国小学生的作文后会自愧弗如。

  允许合理虚构,还是必须以真动人

  “高考考生写作文热衷编故事,父母不死就离婚。作文阅卷老师感慨考生假悲情不能博取真同情,鼓励孩子多写真人真事。”这样一个新闻报道,促成了杭州的“真性情作文大赛”。这是一个没有题目要求、没有字数限制的特殊作文比赛,唯一要求是:要写新鲜事、真感情。于是有孩子写坐电梯遇险、有孩子写去新疆遇到泥石流……一切都是生活中的事。

  负责作文大赛的工作人员胡信昌说:“我们收到的投稿数千篇,但不少作文仍存在着标准范文的痕迹。”

  而一篇名为《我可以没有压岁钱,我不可以没有爸爸》的作文,虽只有区区几百字,却打动了一众评委。

  “我曾经有钱,放在一格小小抽屉。最多有8571元。我从没用过……后来爸爸妈妈总为钱吵架……一次爸爸打电话给我,说再也不回来,但会给我寄压岁钱。”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我不要压岁钱,也不要爸爸给我寄压岁钱。我希望,爸爸把自己寄回来。

  一句一段,表达了小作者希望爸爸回家的真实心情。可见,唯以“真”才可“动人”。

  小学生小小今年四年级,暑假作业中有五篇作文,没有题目限制可以随意发挥。小小为其中一篇命名为——《看那一条小河静悄悄》。这是一篇关于水的用途的文章,而“小河”就在小小家附近。

  小小这样写道:“一条小鱼在水上欢快地跳跃,每一滴水都要为鱼群制造氧气。雨水落在土壤上,干裂的土瞬间变得水淋淋的。雨水落在小草上,小草那不起眼的衣服变得引人注目。”可以看出小小在用词上颇为用心,虽然不一定用得准确,却是很努力地在学习。小小得意地说:“我用了比喻哦!”

  小小的母亲章碧虹觉得孩子的这篇作文写得很生动活泼。

  好作文的标准究竟如何?是合理想象、感动老师为大,还是质朴纯真、真情实感最妙?赵长天认为,作家创作也会虚构,虚构和真实并不矛盾。“真”源于情感的真实,虚构也要弄假成真。而多数孩子的虚构只是为迎合老师,文章写出来自然就难看。“小学生作文的最高标准是童心童趣,因为孩子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但现在孩子却只写老师要求的话,最后来一句:这个说明了……”赵长天看到的大量作文都如此。

  从“假大空”回归“真善美”

  符马活在北京潘家园淘书时,偶然发现一本民国小学生的作文书,看后深受感动,才有了策划出版《民国小学生作文》的念头。“现在许多孩子的文章写得太假了。我希望他们回到‘真善美’的年代。”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孩子们该如何回归?一本作文书的推动力远远不够。

  赵长天认为,语文教育方式应该有所改变:“现在的作文往往要求突出某一主题,其实没必要,我认为如果一个文学作品就是为了说明某一思想,那它可能只是三流作品。好的作品是多意的。”

  此外,赵长天指出:“文字是一种工具,掌握它有一定规律和标准,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教学工作变得教条、死板,这会把学生越教越傻。”他鼓励孩子们多阅读,读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了。

  除了课堂学习外,家庭教育也不容小觑。章碧虹是小小的母亲,她很少指导女儿的作文,最多就是改几个错别字。“我们不能轻率地否定孩子的想法。”章碧虹说,“小孩子可以有很多想法,比如我女儿说过以后的职业理想是退休,那家长的责任就是告诉她,不工作就退休是不对的。”

  “孩子的想法时效很短,比如这一刻想看电视,便忘记第二天还要交作业。家长应该加以引导,但是在孩子的作文里并不一定要思想正确,孩子大可写自己喜欢的。”不过,章碧虹也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作文是一种技巧,直接的受益者和受害者都是孩子,“大人不应该鼓励小孩子说谎,但也要教他生存与生活。”

  事实上,孩子去经历和感知世界,才是写作灵感的最大源头。

  杭州作家陆琪在点评学生作文时说:“学生写文章,最讨厌的是‘憋’,硬要憋出一篇自己不懂也没经历过的东西,定然粗糙不堪。但只要是经历过和观察过,无论怎么写都是下笔如有神,有哭有笑。无他,都是发自真心。”

  可是许多学生的生活似乎被本末倒置了。“现在的学生放学后还有补习班、兴趣班,等学习结束、写完作业,已经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更没时间关注身边人、感受自然。孩子们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笔,是因为根本没有经历和感受可写。”看到孩子们大量课余时间都被课外补习占据,于淼也很无奈。

  或许,短期内,我们无法彻底拦阻孩子们面对作文的格子纸说假话,但至少,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更好的行文方式。

《双生》 双生封面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期女孩灵魂探索的故事——这世上,有没有我的另一个,正过着我想要的生活?双生,两个女孩,两个故事,一个温暖,一个残忍。她们互相倾诉、互相依赖。最后却惊愕发现,一切竟然……关于友情、关于成长、关于背叛、关于遗忘。看到最后,所有心中有爱的孩子都将泪流满面。

双生》书评之一

   禁绽

  江亚慧

  我所看到的是大片纯净炙热的铭黄铺撒在维罗内赛的蓝色中,那个女孩,和梵高牵手,从中升起,和谐而宁静。

  我所看到的是那些顽强的**,溃散女孩的眸中,她仰望着她唯一的神和爱,文森特·梵高。

  木小葵,周浅浅,朝颜。洛遥,冬泽井,我在这些单薄的岁月中看到了他们并不单薄的爱恨生死,如同那些铭黄的线条相互交织,依赖,离散。

  (壹)

  木小葵

  我喜欢木小葵,她与我的另一面是那么的相似,总是在她哭泣和无助时,想到了那个曾经卑微的自己。总是在她哭泣和无助时,站在窗前,将那页文字贴近胸膛,与她共苦。

  小葵一直得不到幸福,因为她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不幸中。小葵的不幸,折射出家庭暴力对儿女的影响。我多么的痛恨这样的父母,他们生养了小葵,却没有对她的成长负责。酗酒,殴打,吵架,懦弱,哭泣,如同两个丑角在舞台上作着丑陋的表演,那双脆弱的眼睛将这一切残忍与不幸尽收眼底。他们将小葵送向不幸的深渊。

  小葵,注定是被禁止绽放的生灵

  我一直坚信,《双生》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待一个问题的放射状思维。不只看到小葵,不只看到不幸,看到的,是藏于这一切背后的丑恶与黑暗

  一直希望得到幸福,却从未被幸福垂青的女孩。单薄的身躯和破碎的家庭,周浅浅无疑是她近乎于黑暗的童年中的唯一光明,她们彼此依靠,相亲相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浅浅不再是木小葵唯一的光明。那是一种长大就会有的感觉,生命中最初的珍贵会被时间冲淡为一种习惯,只是一种习惯。不想戒掉和抛弃,保持比原来更平静的状态。

  对于朝颜的出现,让我想起了看到的一句话: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朝颜亦是梦,当小葵开始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时,那个美好的梦,早已破碎,留下一片血海。是朝颜的血,是小葵的血,是绚丽的红。

  梵高是她黑暗中的第二次,也是今后永恒的光明,她将炙热的爱与无比的信任寄托于梵高,用画笔激荡着自己的冷漠与情感。与梵高一同,用色彩来揭示人的精神,来表现人的生命

  梦中,木小葵在天堂与梵高相遇,是让我内心颤动的画面。躺在床上,两行滚烫的液体滑落。这个坚强的女孩,这个渴望得到幸福的女孩,这个经常会蜷缩在角落的女孩,你看到了么?梵高也是爱你的,梵高说你对我的爱仿若圣湖之水,甘甜芬芳,并且浓烈。我在这个凌驾于人间的世界中享受着你的爱。

  爱,如今触及这个字眼,便轻易的想到了这里。有一种神圣的疯狂的爱,凌驾于一切爱之上。

  (贰)

  洛遥。

  我想我更倾心于这个女孩的温暖故事。在不断降温的寒冬的夜晚,我读着她和《小王子》的相依为命,不断低诵着其中的句子,感到无比温暖。洛遥,似乎是平淡宁静的,似乎找不到在木小葵的身上的那种惺惺相惜,但我却深爱着这份宁静。残忍的悲伤的,终究不是生活的主旋律,在那一段躁动不安的年华过后,我们,终归会走向一种安然坦途。

  洛遥的温暖让我不再绝望,原来幸福就是如此之近,原来幸福就是如此的真实。

  与冬泽井牵手漫步,在夕阳的余晖里,在金黄的沙滩上,在小王子的微笑下,在那繁忙的青春中。

  尽管这一切待最后竟然是乌有,我却依然相信他们存在过,至少存在于我的心中。

  突然很想说,那年花开,芬芳弥漫,牵手走过,年华倒影。

  (叁)

  周浅浅

  浅浅的名字,让我想起了冰心的“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浅浅的,如同复苏的生命,如同春雨过后的嫩枝。

  但,浅浅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配角中的掠杀者。欲望肆虐着她的心灵,最初的关爱转变为一种变相的爱恋。她撕碎了朝颜和小葵美好的梦,因为她的错爱。我不能忍受女子之间的爱恋,那是在洁白中的一抹乌黑。对浅浅怀有无比的厌恶和少许的同情。

  但,我们每个人在一段时刻,心中都存在着一个浅浅,渴望得到,渴望自己是对方的唯一。这是人类特有的,极强的占有欲,无论爱情,友情,亲情。那种小小的意念让我们颇为苦恼,和莫名的忧伤,甚至近于疯狂。

  也许到头来,伤痕累累,在人间走过一遭,赤裸而来,贪恋而去。

  三个女孩,三种我们

  我在想,双生从何而生,从何而落。最初的点滴是否汇成一片。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

  《双生》中有梵高、小王子、“贵族”气息、动漫式日本男孩,当然,还有残忍、凛冽、孤寂,还有爱、温暖在这个岁数写了这么一部长篇很了不起。

  《萌芽》主编 赵长天

  《双生》语言清纯细腻、故事细腻感人、表现出了年轻人薄瓷般的情感。青少年读者一定会很喜欢这部作品

  知名出版人 杨葵

  我很想向读者们推荐Pluto的长篇小说《双生》,这个年轻人,在我看来,会写道功成名就,写到老到死。

  看了后记就知道是作者把两个故事揉合到了一起,一个温暖美好,一个凄伤哀痛。很欣赏作者的想法,可是整个故事不是特别有吸引力,没有达到封面上所谓“等了×十年,等到了Pluto”这样的境界。

   书籍:《被风吹乱的夏天》

  类型:言情小说

  作者:洛可可

  简介:她爱他,却没勇气去爱,只因曾经遭遇致命伤害;他爱他,却无法相爱,世俗的眼光让他不得不离开;他爱她,却始终得不到真爱,家族的宿命让他注定一生孤独……青春的困惑,成长的痛苦,校园爱情的迷惘,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寻找、流浪、遗忘和死亡组成了这部小说丰富瑰丽的情节。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更能找到出路。

  书评 双 生

  毫无疑问,这将会是今年我看过最刻骨铭心的一部小说,她震撼、清新,激动人心!

  [壹]

  我所看到的世界,天空是寂静而明亮的蓝,沉默高远,一望无垠的田野之上错错落落地开满了淡紫色的豌豆花,缓缓地蔓延,连绵成一片温情。两个少年长久地伫立着在这片如梦的紫色中,相视无言。浅淡稀薄的阳光无声无息地落满他们的肩膀。

  关掉电脑,把头探向窗外。雨虽说是刚下过的,但太阳已经出来。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隐藏于大脑皮层最深处的回忆如初春的植物一般破土而出,幼小娇嫩,在心底盎然出一抹抹纯澈的色泽,一如那片错落开放的淡紫色豌豆花。

  这个意象,我尤为喜爱,它勾起了我内心有关于远逝童年的记忆。

  又何止是我。它会令任何一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少年恍如惊梦一般地想起,自己曾经亦是孩子,是懂得宽容与忍让,慷慨与施爱的柔弱而善良孩子。

  而试图粉饰回忆的甜腻花粉,轻轻一吹,便状若无物,消失不见。

  这一切,都是这本名为《被风吹乱的夏天》的青春图书,所带给我的美好想象。

  [贰]

  铭夏、婉儿、西民、寻。在我心里的他们,皆非单纯到一眼便可获知内心的少年。

  另一个自己,隐藏于肉体与性格表象之下。

  这是灵魂的双重性所致。实际上,生活在这颗水蓝色孤寂星球上的每个人都是如此。

  铭夏是明媚的春天,他深黑色的瞳仁中有着扬花与柳絮飘落飞舞的影子,笑容清朗得像是和煦的风;

  婉儿是燥热的夏天,她乖戾倔强的性格犹如繁盛的梧桐叶,为人遮荫令人愉悦之余不免担心上面的毛毛虫;

  西民是忧郁的秋天,他每当面对铭夏时因为不知所措而纠结在一起的双手令人想起暮秋的深度寂寞;

  而寻则寂静的冬天,她生活在飘雪的白色世界,雪花摩挲坠落,将她覆盖成一座晶莹的丰碑。

  然而——

  春天会有轰鸣的春雷,夏天会有丰沛的雨水,秋天会有累累的硕果,冬天亦会有柔暖的落阳。

  [叁]

  如草叔无数次所言,这是一个有关于寻找与遗忘的故事,忧伤与爱是它不泯的主题。

  而在这个故事中最为触动我的人物,是西民。

  他定然有着阴柔却英俊的面容,白色的衬衣恰到好处地勾勒身体的轮廓,瘦削挺拔。然而命途多舛,母亲的不忠与父亲的早亡成为他心中不可抹煞的阴影,随着身体逐日成熟,这片阴影逐渐妖娆成占据内心世界主要空间的黑色花朵。他的世界中从未出现过任何令他效仿的同性,因此根本无法端然成长,自我扶正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铭夏的出现,无异于在他晦涩阴暗的心灵之中播撒了阳光之种。不知在黑暗中沉睡了多久。他瑟缩着醒来,猛然发现,身边竟然有这样伟岸高大的男孩,充满了阳刚硬气的美,令他可望而不可即。

  男孩西民或许会想,既然无法成为他,那么便依靠他吧。

  于是他依靠着他慢慢地长大,他是他的岸,他少年时代的衣襟上沾染了他所有的芬芳。十五岁那年他目送年长自己一岁的他离开。之后兀自哀伤地蹲在田野里哭泣。

  就是这样寂寞单薄到令人心疼的天真少年,在青春单调而华彩的琴弦上翩翩起舞。

  西民的天真以及少许的自闭令我想到圣艾修伯里笔下的小王子,那个忧伤得不能自已的小人儿,他住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挪动一次凳子便可观一次夕阳,他有着一朵娇滴滴的玫瑰花,还有一只同他建立了驯养关系的狐狸。这样简单而质朴的拥有,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正如西民,每当他想起亲爱的铭夏喝西湖鱼羹时幸福的表情,便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切对铭夏的爱终归是有回报的。可是,正因为过多的精力放于铭夏身上,才使他未能尽快结束这场趋于扭曲的友情。真正的男孩本不该如此。

  美好的爱情最终在无尽的流浪之后悄然降临。这时我稍稍释然。一段正常而浪漫的恋情总会令一个男孩变得完整。

  如果你爱上了浩瀚宇宙中的一朵花,那么,当你仰望星空时就会感到非常温馨——

  满天星星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肆]

  灰蓝色的天空。苍茫无边的雪。寂静炙热的沙漠。傲骨无言的远山。

  背着双肩包的少年们手拉着手,站成绵长而安静的姿态。画面定格于此时,瞬间即是永恒。

  面对慕容寻的死,我无言。事实上,早在她出场之时,我便该料到她的结局注定是悲凉而令人扼腕的。纵然如此,最初依旧心存期望地等待谜底一个一个的解开。就好像……就好像平日窝在沙发中,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的结局。

  对死亡的思考次数多了,便将这些看淡了。正如小王子所说:“那只是一副老旧的躯壳而已呀,你没有必要为一副老旧的躯壳而哀伤的。”有时,甚至会考虑死后自己的墓碑如何设计,墓志铭该怎样去写。如此,也不觉得这样有何异常,但每每将这些与朋友交流,他们往往大惊失色,劝我莫要做傻事。我无言以对。生亦节日,死亦节日;生以鲜花欢迎,死以鼓声欢送。故事并没有以程式化的男主角搂着女主角的尸体失声痛哭而结束。相反作者以一种淡然而美的笔触书写沉重的死亡。于是,花朵、蓝天、黎明、红日、寻紧闭的蓝眼睛、唇边若有若无的微笑令结局呈现出水彩画般的清新温柔。

  “一阵晓风,静静地从窗子里卷进来。桌上,夏日里,最后的一朵蓝紫色的小花,冉冉地落下……”此时的天空该是薄脆而透明的吧。一如夏铭童年时代,故乡天空的颜色。

  不忧愁的脸是我的少年/不仓皇的眼等岁月改变

  最熟悉你我的街已是人去夕阳的斜/人和人互相在街边道再见

  [伍]

  在北京时,草叔问我,流浪两个字,会让你想起什么。

  思考之后告诉他,让我想起的不仅仅是浪迹天涯,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流浪。

  确实,少年倔强而敏感的内心必定要经过一个流浪放逐的过程才能够变得更加坚忍不拔,获取挑起四方风雨的力量。苦难的泅渡是通向彼岸的必由之路。历无上苦,方能见到光明。或许,往后,当自己因为某些小小的欲望而不能自已时,当自己莫名被误解被刻薄被别责难时,当自己灵魂的另一面蠢蠢欲动时,便能轻易地想起这个故事。然后使自己的内心经历一场流浪与放逐,最后再重新心平气和地坐下来,面对往后漫长的时光。

  比流浪更重要的,就是爱。

  那么,为何不能回到原点,变回那个宽容与忍让,慷慨并且施爱的孩子。

  答案未知。

  这是一本有关于寻找与遗忘的书,这是一本有关于心灵的放逐与流浪的书,这是一本教你如何获取幸福,如何施爱,如何感知爱的书。

  最为重要的,这是一本好看的书,是我今年精神上最大的收获。

  任由独属于这个夏天的思绪被风吹得凌乱,一群少年从容而骄傲地微笑在雪山之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42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