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2021年世界冠军杯鏖战正酣,12支顶级强队为了总冠军的荣耀,小组赛已经激战多日。QGhappy在8月5日的比赛以后,成为第一支晋级八强的队伍。
在比赛的间隙,我们来聊一聊轻松的话题:王者荣耀日常Rank中,有哪些英雄,在拥有巨大的前期优势下,后期非常容易翻车的?
众所周知,王者荣耀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名英雄了。在这些英雄中,那些前期高爆发,机制灵活,很容易拿到前期优势的,我们将其称为前期英雄;而有的英雄前期很弱,只有在装备成型的情况下,才能打出高额的伤害,这样的英雄我们归类到后期英雄。
那些前期英雄,往往能很快打开局面,扩大场面优势,然而往往时间越往后拖越废,越鸡肋。而这时候,又遇到不想推塔的射手的话,往往很容易被翻盘,这也就是有巨大优势容易被翻盘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王者峡谷里那些巨大优势不胜的英雄,帮助大家及时避坑!
法师界最容易前期大优势,后期被翻盘的典型英雄,当属上官婉儿了。很多喜欢婉儿的玩家都吐槽说,他们用上官婉儿,在前中期都能拿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人头,然而最终都赢不了。而且这些赢不了的局,基本上都是被拖到15~20分钟以后的。坦率地说,囧王者之前就说过,上官婉儿的强势期在前中期,也就是四级以后,15分钟左右这一段的时间。也就是对面C位,还没有做出魔女斗篷或者辉月之前的这段时间。
所以,大家碰到己方有上官婉儿的阵容,就一定要利用婉儿的前期优势,快速推塔,最好是能尽量推掉高地拉开兵线优势。到了中后期,对面魔女斗篷成型,加上扎堆站位,上官婉儿的大招分散,即便是大招踩脸,也秒不掉人了。而且,上官婉儿本身的容错率就不高,中后期一旦被控导致飞不起来,团战基本上就输了。所以,只要己方有上官婉儿就趁早推塔,如果对面有婉儿的话,反之行事即可!
而刺客和打野英雄里面,拥有巨大前期优势而不胜的英雄也有不少,除了最典型的兰陵王之外,还有刘备和韩信等。兰陵王利用被动的隐身机制,相比于其他刺客,抓射手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尤其是面对后羿、鲁班这种无位移的射手,Gank的成功率很高。这也使得兰陵王所在的阵容,能很大程度上限制对面包括射手,法师以及打野的发育。从而打开前期优势,相对来说,也可以加速我方发育。
然而到了中后期,随着对面装备和DPS的加强,兰陵王的作用也越来越乏力。由于自身机制原因,兰陵王身板比较脆,一旦秒不了对面射手的话,很容易被反杀。中后期,对面的C位(射手和法师)只要不傻,基本上都要做一件防装的。兰陵王一旦一套带不走对面的C位,,基本上就是被反杀的下场。所以有兰陵王的阵容,记住一定不要拖后期!
除开法师和刺客外,射手位置也有三名英雄,也很容易出现拥有巨大优势而不胜的情况。囧王者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百里守约,公孙离和李元芳了。
先说下百里守约,百里守约的机制设定,在对抗里面是很不合理的。二技能超远距离Poke,只要打得准,对面射手是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的。前期如果中了三枪,必定要回家,这样兵线就吃不到了。
由于同位置对抗,其他射手是很难以反制,百里守约很容易打出前期压制力和优势的。然而到了中后期,百里守约的整体输出能力跟对面呆射,就不是一个量级了,被翻盘很正常!再加上玩得好的百里守约,一般都是在对面的“定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排位时,一般都喜欢Ban百里守约是一个道理。怕对面拿,更怕己方拿。
而公孙离也一样,位移灵活的她,复出的代价是中后期身板太脆,输出乏力。后期团战中,一点不知哪里的AOE就残血了,这就导致中后期的公孙离,基本无法构成威胁。甚至王者峡谷中,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公孙离有优势,不要怕,后期她会送的”。
李元芳的话,主要是打推塔节奏,前期一套技能爆发伤害很高,远超过其他同期的射手。不过,到了中后期,李元芳劣势就很明显了,手太短,而且由于机制问题,依赖一技能打爆发伤害,敌方只要被标记了就后撤。利用车轮战消耗,相比其他射手而言,李元芳后期的伤害是很乏力的!
“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的词意:望秋千悠荡的城外,芳草连天一望无边,是谁搅得漫天风沙遮暗了南浦。
出自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兰陵王·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⑶,谁遣风沙暗南浦⑷。依依甚意绪⑸?谩忆海门飞絮⑹。乱鸦过⑺,斗转城荒⑻,不见来时试灯处⑼。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⑽,梁燕无主⑾。杜鹃声里长门暮⑿。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⒀。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⒁,庾信愁赋⒂。苏堤尽日风和雨⒃。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⒄。人生流落,顾孺子⒅,共夜语。
注释
⑴兰陵王:词牌名,首见于周邦彦词。一百三十字,分三段。
⑵丙子:指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
⑶连天:与天际相连。
⑷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此处暗指南宋故土。
⑸依依: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意绪:心意,情绪。
⑹谩(màn)忆:空自思忆。谩,通“ 漫 ”。海门:今江苏省南通市东,宋初,犯死罪获贷者,配隶于此。飞絮:暗指南渡的宋室君臣。
⑺乱鸦:暗指占据南宋都城的元军。
⑻斗转城荒:指转眼间南宋都城临安变成一座荒城。
⑼试灯:元宵前的张灯预赏。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⑽箭雁:中箭而坠逝的大雁。沉边:去而不回,消失于边塞。
⑾梁燕:指亡国后的臣民。
⑿长门:汉宫名,此借指宋帝宫阙。
⒀玉树、泪盘:出于金铜仙人典故,都用来喻宋朝。
⒁江令:指江总。他在陈后主时仕至尚书令,故称“江令”;陈亡后,他入隋北去。
⒂庾信:南北朝时诗人。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著有《愁赋》,以抒郁抑之情。
⒃苏堤:西湖长堤,苏轼守杭州时所筑。
⒄前度:化用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
⒅孺子:指刘辰翁儿子刘将孙,也善作词。
译文
欲送春天归去,可是整个人间没有春的归路。空挂着的秋千之外,芳草连着天空的远处。哪里刮来的风沙,昏暗笼罩着南浦。心如乱麻,说不清是怎样的痛苦,徒自忆念着流落海崖的人们,如同无着无落四处飘飞的柳絮。一阵乱鸦过后,斗转星移,时移事去,帝城中荒凉凄寂。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的热闹繁丽。
春已归去,谁最忧愁痛苦?那些首航的鸿雁,沉落在荒僻的边土。梁间的栖燕没有故主,杜鹃悲切的蹄声里,荒宫废苑迎来昏暮。那珍贵的玉树长埋泥土,那金铜仙人的承露盘中,盛满如泪的清露。在他被迁走离开咸阳时,不忍远离二频频回顾。那令人哀伤的黄昏时分,怎样才能捱得过去!
春天啊,你此次归去,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我像江淹一样怨恨离别,像庾信一样写下愁赋得语句。苏堤上,天天都是凄风苦雨。叹惜故国的美好时光,只能在梦境中再去游历。那美好的花朵,也只能把他以前的芳姿倩影记住。人生流落到这种情形,只能在深夜里,与儿子相对话语。
赏析
《兰陵王·丙子送春》是宋末文学家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
本词表面是一首送春、挽春词,实则写对宋朝故土的`悼念。宋恭帝赵显德祐二年(1276),元军压境,一举攻破临安,将恭帝、太后、宰相及部分宗室一并掳去。当时虽然南宋大臣陆秀夫与张世杰等先后立赵昰、赵昺为帝,奉皇帝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继续维持巢之将倾的南宋,但其灭亡之势已不可挽回。次年二月,元军攻崖山,陆秀夫负幼帝赵昺投海,南宋彻底灭亡,元统一中国。而本词写于临安沦陷之时。本词紧扣“送春”,娴熟地运用比兴象征手法,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见闻感受,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全词格调沉郁悲凉。
全词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此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写春天,实际上却象征着南宋王朝,“送春”就是哀悼南宋的灭亡。在词中作者描绘故国沦陷后的衰败景象,反映南宋遗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作者的无限悲痛之情,凄绝哀怨,寄托遥深。
《兰陵王》是词中的长调,共分三段。此词第一段写临安失陷后的衰败景象及词人的感受。“春去人间无路”是全词的主题句,词中各段发端,均以“春去”领起,并围绕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加以发挥。“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用对比手法写出临安失陷前后的不同画面,“芳草”、“秋千”,写出元军陷城前的景况。“芳草”,又暗喻送别。这首词的“芳草”却不是隐喻一般的离情,而是送别一个朝代,汉家王朝仓皇南奔,故国不在,凄苦之情,不能自已。“风沙暗南浦”,则意味着元军攻陷临安后的摧残践踏,又象征着南逃群臣们的危厄前景。“南浦”二字补充了“春去人间无路”。“谩忆海门飞絮”写词人挂念着的宋室君臣,想象他们如柳絮一般飘泊无处归依。作者首先着笔于“海门”,说明他寄希望于南逃的端宗,也反映了作者有随端宗南行之愿,但却因风沙隔阻,无路可通。“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三句转写眼前的现实,临安一派残破衰败之象:狂噪的鸦君在颓城上空掠过,北斗失向,城池颓圮;元宵前夕本应是华灯照耀的都城,到此时已黑暗一片寻不到灯的踪迹。临安失陷于二月,春来时尚可见元宵灯景,至三月春归,则南宋已亡,所以说“不见来时试灯处”。
第二段写春天归去以后,南宋君臣与庶民百姓所遭受的亡国之痛。“春去,最谁苦?”以设问句过渡,“苦”字用得醒目尖锐。下面连用三个分句,分写三个方面形象回答:“箭雁沉边”,写被掳北去的君臣,如同被射中的大雁,坠落到遥远北方,永无归日,“梁燕无主”,以“无主”的“梁燕”喻南宋臣民,大厦将倾,凄惶天依“杜鹃声里长门暮”,写临安宫苑凄惨悲凉景象,暮色之中,“长门”闭锁,唯有杜鹃啼血而已。三个分句,用“但”字领起,一气呵成。“玉树”三句,紧承前三句的意韵。摹写亡国的悲痛之情。“玉树”本指汉宫中之物,王朝倾覆,故“玉树凋土”,就连那金铜仙人也不免有辞离故国的悲伤。“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二句,用“衰兰送客咸阳道”(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意。“斜日未能度”,说“铜仙”依依不舍,行动缓慢,标志着被迫北去的君臣对故国的无限留恋,与词题“送春”之意。
第三段写故国之思。仍以设问总起:“春去,尚来否?”“来”字重如千钧,怀有深深眷念之情。下面接着以江总、庾信之事来抒写亡国之痛。
词人此时此刻的忧恨之情与古人相同,因此以“正”字领出“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两四字对句。同时,借风雨尽日袭击苏堤来渲染气氛,与第一段“斗转城荒”相绾合,使临安的景色更加凄迷荒凉。苏堤在杭州西湖外湖与里湖之间,堤上有六桥,桃柳成荫。此处以苏堤在风雨中飘摇之态,来暗指沦陷后的临安亦如苏堤一样,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在“送春”之际,作者只能“神游故国”,此二句扣紧“送春”,并对“尚来否”作了回答,说明故国的新春只能梦里依稀得见了。“花记前度”,由“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意仅来表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最后,“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一句,表示“人间无路”,以只能跟“孺子”共话亡国之痛结尾。
这首词写在元军攻破临安之后,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爱的感情,许多词句如“春去人间无路”“谁遣风沙暗南浦”等,爱憎分明,显而易见。作者在词中运用借代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春”象征着南宋王朝,“飞絮”暗喻南渡的君臣,“乱鸦”指代占领临安的元军等等。作者将这些日常所见的感受赋予主观的感情色彩。因此充分烘托出南宋灭亡的悲剧氛围。词的现实性和认识意义,也是通过这种气氛体现出来,为了强调这种氛围,词人运用了某些典故,因此送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此篇是专主寄托的成功之作。作者把南宋灭亡的伤痛哀悼之情和词中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交融浑化“浑化”的高水平,使读者也产生种种感慨。
传说中的“长城守卫军”是一支神奇的小队,他们游走于大唐边境,所有曾经与他们交手的敌人都对这支小队闻风丧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支由五个人组成的小队伍,命运,让他们成为了一家人,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他们每个人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那么,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
事实上,这支小队的日常十分有趣……
关于队长性别暴露——身为女孩子,哪怕日常表现得再怎么硬汉子,多多少少都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可是花木兰无论从行为举止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是那么的不走寻常路,以至于大家伙儿认识这么多年,有时候还跟她睡一张床铺,愣是没看出来这位战力强悍的队长居然是个女人……
边关寒苦,从来都是靠烈酒暖身,有时候打了胜仗一个兴起,喝他个酩酊大醉也是常有的事情。于是,当某一天,长城守卫军小队喝倒了三个人之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喝醉了的花队长抱着小队里的管家兼厨师,吧唧一口亲在脸上,嘿嘿嘿笑得像强抢民女的恶霸:“美人儿~你真是太贤惠了!做菜这么好吃,真想把你娶回家!”
“……”
“……”
“……”
除了醉倒睡死过去的玄策,所有人都被吓醒了。就连已经有些站不稳的苏烈都吓得摔了个狗啃泥,然后迅速爬起来,一脸惊悚的用颤抖的手指指向抱在一起的两人,那意思:你两居然是这种关系?!
百里守约的脸颊上,从被亲了一口的地方开始,红色在皮肤上迅速蔓延,整个人一秒变成了煮熟的虾,一半是羞的,一半是给气的。
明明知道跟喝醉酒的人没法计较,百里守约心里不断告诉自己“这是队长,这是队长”……最后默默决定未来三天就给大家上苦瓜宴好了。
尚不知因为自己喝醉酒后的举动惹恼了家里大厨的花队长,一转头又抱住了站在墙角的铠。
凑到脖颈边深吸一口气作调戏状,继续嘿嘿嘿笑得像个流氓:“好冷淡啊……不过有个性,够辣,我喜欢!”
本来就有些沉默寡言的铠,直接僵硬成了石头,眼睛里的焦距都没了。
目瞪口呆瞧着这一幕的苏烈,直接在花木兰扑过来的时候一声惨叫,结果遭到最为惨烈的袭击:“哈哈哈哈哈,好热情的美人!来来来,姐带你去见识见识边关风光!”
然后被拖出门外,最后挣扎着连滚带爬的跑回来,躲到了百里守约身后……
由于场面一度过于混乱,以至于没有人注意花木兰的自称,毕竟喝醉了的人是不可理喻的,就算注意到了也不会有谁当做一回事。
于是,第二天一早,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彼此亲密无间的伙伴从来没有顾忌过什么,做好了醒酒汤准备去叫自家队长起床的百里守约就这么推门而入,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丝准备的,看到了把上衣脱掉就剩个肚兜的花木兰……
“啊——!!!”
长城守备军小队的驻地里,一向性格温柔,轻声细语的百里守约破天荒发出了失态的惨叫,以至于所有人都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一下子蜂拥而至……事后,花木兰若无其事的去给大家伙儿打请假报告,带着长城守备军小队接连休息了很多天,据说请假原因是小队成员集体受到了惊吓……
这首词共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全词凄绝哀怨,寄托很深。
这首词写在元军攻破临安之后,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爱的感情,许多词句如“春去人间无路”“谁遣风沙暗南浦”等,爱憎分明,显而易见。作者在词中运用借代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春”象征着南宋王朝:“飞絮”暗喻南渡的君臣:“乱鸦”指代占领临安的元军等等。作者将这些日常所见的感受赋予主观的感情色彩。因此充分烘托出南宋灭亡的悲剧氛围。词的现实性和认识意义,也是通过这种气氛体现出来,为了强调这种氛围,词人运用了某些典故,因此送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此篇是专主寄托的成功之作。作者把南宋灭亡的伤痛哀悼之情和词中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交融浑化“浑化”的高水平,使读者也产生种种感慨。
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可谓妻妾成群,后宫佳丽三千人给予宠爱于一身除了唐朝的唐太宗可以做到,还有一位皇帝向皇后立下誓言:“不和第二个女人生孩子。”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他一生中最自豪的是,五个儿子出于同一对父母。一起来看看这个皇帝是谁?为什么如此的专情。
“怕老婆”的幸福生活在通常人的观念里,最怕老婆的皇帝莫过于唐高宗李治,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李治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本人和武则天的外甥女偷情,所以心虚。而另一位皇帝――隋文帝杨坚,那可是实实在在地怕老婆。
杨坚的祖上是 ,本来一直姓杨。后来北周皇帝觉得他们家辅佐自己有功,就赐了个胡姓――普六茹。杨坚本人生得相貌堂堂,面相好得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隋朝的《天命论》中记载: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这样的长相不当皇帝似乎没有天理。公元581年,杨坚迫使自己的小外孙宇文阐禅让皇位,改回原来的“杨”姓,年号开皇,正式建立了大隋朝。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妻子起了不小的作用。其妻复姓独孤,名叫独孤迦罗,史称独孤后,是北周卫公独孤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信生了三个女儿,结果三个女儿都做了皇后,其中最厉害的皇后就是这个独孤迦罗。在夺权的过程中,杨坚曾因为惧怕众多北周皇室的势力而犹豫不决过。独孤后鼓励他:如今已没有退路,你还有啥犹豫的呢?并提醒他要斩草除根,包括自己的小外孙。正是听了这番话,杨坚才最终下定决心改朝换代。
杨坚感激独孤后的贡献,约定二人一起管理天下,并称“二圣”。每次杨坚上朝,他都带着独孤后一起乘龙辇去朝堂上班。他坐在前殿临朝听政,独孤后就坐在后殿认真旁听,下班后,两人又坐上龙辇一块儿下班。在历史上,杨坚算是最迁就老婆野心的皇帝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独孤后还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过分的要求,她要杨坚发誓不能亲近自己以外别的宫女嫔妃,更不能和别的女人生下一子半女。杨坚估计当时刚刚得到皇位,脑子还在发热,居然答应了她。到后来,杨坚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越王杨秀、汉王杨谅,全是他与独孤后的爱情结晶。杨坚也因此得意洋洋地笑话别的皇帝因为老婆太多,导致各自的儿子与其他皇子相互倾轧,自己的儿子们都是皇后一个人所生,自然不会发生那样的家庭悲剧。
偏执的他信奉佛教情有独钟
隋文帝出生在一个尼姑庙里,是一个叫做智仙的尼姑把他抚养大的,13岁的时候才回到家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隋文帝的生身母亲不能过问任何关于杨坚的事情。甚至母亲思儿心切,偶尔抱抱儿子,智仙尼姑也要大声呵斥和责备,并且说:“你为什么大胆妄为接触我的儿子?”让母亲悲愤交加。在寺庙里长大的隋文帝,对于佛教情有独钟,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广修寺塔。公元601年6月30日,是隋文帝的生日,在30个州修建了30座寺塔。仁寿年间,隋文帝三次下诏修建寺塔,全国113个州,总共修建了113座寺塔,达到了每州一座。
有了寺塔,就要有僧有尼。隋文帝在全国广度僧尼,史书记载,隋文帝在位期间,全国共有三十万人成为僧尼。当时全国的人口为4600万,就有这么多僧尼,比例是十分庞大的。隋文帝不但修建寺塔,广度僧尼,还在全国范围内广写佛经。佛经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隋朝,就有了伪造的佛经。隋文帝让高僧们鉴别真伪,予以重新抄写。在隋文帝管理国家期间,抄写佛经13万多卷,可谓是汗牛充栋。隋文帝信奉佛教,就广交僧侣,把天下的僧侣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僧侣不仅可以随意出入皇宫,还经常随驾巡幸。如果哪个朝臣不和僧侣为友,隋文帝就会震怒。
节俭的他全国男子皆布衣
隋朝是在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魏晋以来,由于战争和分裂,统治者对封建官吏百般放纵,吏治达到极其腐败的程度。隋文帝针对这一情况,对吏治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彻底的改革,并注意以身作则。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注意节俭的皇帝。建国之初,大臣苏威见宫中用银作帐幔的钩子,觉得过分浪费,劝隋文帝注意节俭,隋文帝随即下令将宫中从北周时期沿用下来的雕饰旧物全部废去。他还规定,六宫妃嫔的衣服,只要能穿就不换新的。他自己所穿的衣服,也多是布帛所做,很少有绫罗绸缎。对于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有一个肉菜。在丧葬上,他也主张薄葬。他在遗诏中说:“凶礼所须,才令周事,务从节俭,不得劳人。”他对太子要求也很严。有一次,太子杨勇曾精心装饰过一副蜀地(今四川)生产的铠甲,隋文帝见后,很不高兴。他把杨勇叫到面前,告诫他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腐化奢侈能长治久安的,你是太子,应当注意节俭。如果不能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将来怎能继承帝业呢?”为了让杨勇时时警戒自己不要奢靡,他还命人取出一些自己穿过的衣服留在杨勇那里。
由于隋文帝的大力提倡,并以身作则,“居处服玩,务存节俭”,所以“令行禁止,上下化之”,使全国上下都形成了一种节俭的风气。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内男子无论做官的还是不做官的,所穿的都是布帛,不用绫绮,装饰品也只用铜、铁、骨、角制造,不用金玉,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金钱和物资。
阴狠的他
反腐竟给大臣“挖坑”
对付隋朝腐败的官员,他的手段是十分严厉和苛刻的。隋文帝是一个性格里充满了猜忌的皇帝,对于朝臣的清廉程度一概不放心。他认为,只要是一个臣子,都怀有贪婪之心,都会有贪占之心,都会有受贿之举。
隋文帝拥有一个庞大的对付朝臣的特务机构,监管朝廷里的官员和地方的官员,一旦发现官员有过失,就加以重罪。有些不该处以极刑的,往往会处以极刑。隋文帝作为一个皇帝,没有皇帝应有的大度和敦厚,喜欢实施一些小人一样的术数,来对付官员,搞得大臣们身心憔悴。就是开国的功臣,隋文帝也以贪贿的罪名处以极刑。隋文帝最大的一个发明,就是命令一些人,悄悄地把一些金银财宝、丝绸和南方出产的缎子送给一些大臣和官员,来衡量一个大臣和官员是不是贪贿。假若某个大臣接受了金银财宝和钱物,就以贪贿罪处理,在朝堂之上当着大臣的面砍下头颅,以儆效尤。
隋文帝用这种实验贿赂的办法,搞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一个皇帝,如此的不光明正大,如此的用阴谋的手段对付自己的朝臣,也算是创造了皇帝之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