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婚恋品牌与营销,同样经历着年轻化的蜕变。
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男女们,逢年过节回到家里,总是会被问“有男/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要给你介绍吗诸如此类的催婚“节目。这类普遍现象,诞生出了网络上各种搞笑的花式催婚段子,让人们在乐呵的同时,也颇有共鸣,感到无奈。
最近几年,单身人士越来越多,结婚年龄也不断升高,而结婚率却逐渐下降,越是这样,社会以及家庭对于单身年轻人士的催促也就越来越紧,很多人在此压力下都不堪其扰,只能妥协,转向婚恋相亲市场。
前几年诸如《非诚勿扰》这类的婚恋相亲综艺火爆一时,近些年珍爱网、百合网、Soul这类交友婚恋平台风生水起,同时,当下网络嗑CP、明星婚恋观等讨论也是蔚然成风。婚恋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利用婚恋作为噱头的营销手段也应运而生。
婚恋品牌、婚恋营销戳中了社会的哪些痛点?
社交、情感、恋爱、婚姻一直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而适龄单身人士的终生大事,也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婚恋焦虑并非新鲜事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大,单身人士的显著增加,这一矛盾如今被明显放大。
情感相亲综艺、婚恋交友平台的兴起,以及婚恋话题营销手段的出现,都意味着单身市场不断扩大,并已经成为了一块不小的蛋糕。这类的婚恋品牌及营销,正来自于当下愈演愈烈的婚恋焦虑这一社会性问题。
首先,婚恋营销迎合了人们的婚恋需求。面对家人的催婚和社会的压力,很多单身人士出于对恋爱和结婚的紧迫需要,都选择了相亲,在传统相亲手段与方式的基础上,催生出了各种婚恋节目和相亲网站。这些途径很大程度上激起了适龄单身群体的共鸣,也切合自身的需求。
其次,满足了年轻群体的社交需求。当下社交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尤其是对广大年轻群体而言,网络社交的便捷性能够满足他们孤独与求异心理。在网络上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见闻与想法,或是梦想着一段网络奇缘的发生,等等,都是当下网络社交青年的一些典型特征。诸如soul、陌陌、探探这样的交友平台,很大了满足了这一需求。
最后,契合了人们的“吃瓜和八卦心理。无论是否单身,不管年龄几何,他人的感情生活以及风流韵事似乎自古以来都是外人所津津乐道的,更遑论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这种吃瓜、八卦的心态是人的一种天性,相亲综艺、感情观察、明星感情生活及婚恋观等,都是人们非常热衷的内容。
总之,人们对婚恋和社交总是抱着莫大的兴趣,而在信息发达的当下更是显得热烈与浓厚。网络平台的发达让越来越多人关注这些话题,事实上,它们一直都是社会的痛点,只是生活节奏的变化、网络的放大,让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婚恋品牌与营销的现状与未来如何?
近几年,婚恋市场的火热助长了更多婚恋交友品牌的兴起,媒体平台上关于婚恋的话题也总是热火朝天,但随着时间和观念的变化,有些曾经火爆一时的品牌已经悄然离开了大众的视线,可见这一市场正发生着细微的一些变化。
从当下的现状来看,婚恋品牌与营销的现状可谓仍有着较为旺盛的发展生机,但同时它们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者危机。
1总的来说,无论是婚恋类的综艺节目,还是通讯类的交友平台,都很大程度上迎合与满足了人们的婚恋焦虑、社交需求与八卦心理,引发了广大人群的共鸣与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或是受到广泛关注,或是拥有大批拥趸。
像《非诚勿扰》这样的素人相亲节目成为了经典电视综艺;明星综艺《我家那闺女》中的明星一旦涉及情感婚恋问题便能够立刻登上热搜,成为网友热议话题;而去年大火的社交软件Soul更是由于视频交友而一度成为爆款,更别提近年涌现的各种情感类自媒体网站。可见,在互联网等技术的催化下,现在的婚恋与社交领域的确成为了一条并不算冷门的赛道。
2利用交友、恋爱、cp作为噱头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围绕这些主题进行的借势、话题、跨界等方式在营销效果上也获得了不错的响应。
比如曾经就有不少车企通过与婚恋网站进行跨界营销来达到吸引年轻消费市场的目的,北京汽车、荣威汽车、卡罗拉汽车等品牌都与百合网、世纪佳缘等知名婚恋平台进行过品牌联合,借势520、情人节这样的节日,推出交友互动活动,提供单身青年男女进行相亲的机会,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参与。由于汽车消费市场与婚恋市场有着极大的重合度,针对这些人群,将品牌内涵向“幸福“家庭“温馨“邂逅等相关内容扩展,让目标人群通过活动认识品牌,并对品牌传达出的正向婚恋理念产生好感与向往,从而在情感上达到营销的目的。
此外,网络媒体上的话题营销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段,炒cp、蹭热度、制造话题等,都是较为流行与有效的婚恋营销方式。
3婚恋品牌与营销当中依然存在不少令人堪忧的问题。
很多年轻人热衷于陌生的社交软件,但却很容易泄露真实的私人信息,同时欺骗、敲诈等恶性事件也容易发生,对用户的隐私和身心带来伤害;同样,在很多相亲平台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等的现象,信息泄露、恶意营销、欺诈消费等乱象也引起过很多人的注意,遭到过大量用户与消费者的投诉,其服务与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在相亲成功率上也无明显保障。
而对于情感观察类、相亲类等婚恋综艺来说,除了用明星吸引粉丝观看与讨论外,更偏向于营造激烈的矛盾也引起观众的围观,其中的真实性遭受到质疑;同时也很明显地暴露出了剧本的痕迹,并且,在矛盾制造与解决上毫无新意,随着婚恋价值观的变化,观众对这类节目日益不满,不断失去兴趣。概念传播上,很多品牌进行婚恋营销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在对人们婚恋追求与期待的层面上停留在较为单一刻板的层面上,显得有些过时与乏味。
事实上,以上提及的婚恋品牌与营销在整体上依然契合了社会的一大痛点,但具体而言,其中的问题也体现出了婚恋市场与现代婚恋观念的一些变化。
我们可以注意到,很多电视情感观察与相亲节目已经成了昨日黄花;当下恋爱交友平台如火如荼,但同时也遭到不少的诟病;而很多借恋爱交友为噱头的营销也呈现出了同质化的特点。以上现状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婚恋品牌、营销与当下不断变化的需求发生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偏离,如果不作出改变,其未来则将变得不乐观。
总的来说,形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婚恋交友需求依然是当下的社会痛点,但人们已经看到,这些婚恋产品并不能完全解决大众需求,平台不安全,综艺也未提出解决婚恋焦虑的方法。
二、需求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从另一方面,这些产品的出现加剧了社会关于婚恋的紧张氛围,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反而助长了焦虑心理,更让人们难以忍受。
三、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与个人独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身生活的优越性,对单身的状态更为接受与释怀。
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婚恋市场正在走向一个趋于理性与冷静的方向,而以往传统的婚恋观念,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兴趣与信心。
婚恋品牌与营销若要打破困境,需要如何做?
从婚恋市场的发展变化来看,婚恋品牌与营销要想跟上现代单身男女的需求,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考虑:
首先,对于婚恋交友平台与综艺来说,应该更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陌生人交友应该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与信息的真实,对于可能存在的骗局应该加大审核力度与安全警示,同时广受投诉的交友网站应该正视用户的问题与批评,将存在的问题一一改进,对用户进行弥补。
其次,在形式上可以拥有更多的创新。婚恋品牌与营销在具体的活动与主题上可以添加更多大胆与新颖的元素、想法,比如“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营销,从恋爱、幸福的反面入手,借失恋、分手这些感情层面来对消费者进行关怀,也能引发共鸣。
最后,在理念上也与时俱进,加入更加现代与创新的婚恋价值观念。现代人的恋爱观、婚姻观与传统迥然不同,这其中充满着几代人观念上的矛盾与冲突,这就是为什么《我家那闺女》里一些年轻的人气明星对于单身的“叛逆见解会与家长产生争执,也同时引发网络上的热议。传达出对于现代交友婚恋与家庭的新见解,让目标人群关注到并进行思考,是非常具有深度的一个方向。
婚恋焦虑与情感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但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痛点,新一代年轻消费市场的崛起,同样也成为了婚恋市场的一支主力,面对新生代群体的特点与变化,婚恋品牌与营销必须紧跟市场的多变思维,从更加现代与前卫的理念来理解年轻人,并需要对其进精细化的市场划分与针对性运营。总之,婚恋品牌与营销,同样也需经受年轻化的蜕变。
其思考的基点不再是R·雷斯所强调的针对产品的事实而是上升到消费者情感的高度,通过赋予产品的价值和情感,转而诉诸购买产品带来的独特消费体验 以及消费者形象。倾向于诉求购买产品带来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从情感的层面挖掘商品与消费品的连接点,与消费者进行深度的沟通,而不是通过产品的品质或功能 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在力争建立和不断强化一种运动的、时尚的饮料形象。
情感销售主张的运用
一个好的ESP的发掘,首先应该对准目标消费群的心理;
其次应该和品牌紧密相关,这也正是伯恩巴克的ROI创意思想中的R(Relevance)之所指;
另外,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案例:宝洁公司广告营销的ESP策略
宝洁公司巧妙地运用了ESP(Emotion Selling Proposition)的广告策略,注重向消费者展示购买产品所带来的独特消费体验,以及消费者形象,从情感的层面发掘消费者与产品的连接点,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
一、只向消费者承诺一个利益点
当前,消费者几乎时时处于一种广告轰炸之中,很多产品不切实际地承诺其多个利益点,往往使消费者觉得情感上受到欺骗,从而激起对过多利益点承诺的一 种深层次逆反心理,宝洁公司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变化,对消费者的心理情感进行高度把握,只向消费者承诺一个利益点,出奇制胜地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一般说来,向消费者承诺两个或者多个利益点能够提高销售。但宝洁公司却认为,只有把产品与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进行直接的结合才能有效建立情感上的联 系。因此,他们宁愿在不同的广告中分别诉求一个利益点,也不愿意在同一广告中承诺多个利益点。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宝洁公司把市场分为许多小的市场,每 个小市场的消费者都是由觉察到一个共同需要的个体组成,他们与某一品牌范畴相联系,这样使每个消费者群都能迅速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特定品牌的产品。例如, 宝洁公司的洗发水海飞丝的利益承诺为去头屑,飘柔为飘逸、柔顺,潘婷为健康、护理,虽然它们的配方和实际功效非常接近,但在广告中却作了 不同的利益承诺。从而满足了具有特定需要的各个部分和层次的消费者,使他们分别与某一产品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二、不用名人、重视权威证明
宝洁公司的广告中所出现的代言人或者模特大多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演员,而非红得发紫的大腕名人。他们认为,和商品相比,名人的影响过于强烈,其结果只 是给观众留下了名人的印象。广告的最大愿望当然是为了使名人的效应能最大限度地转化到产品品牌上,但我们常常发现事与愿违,只有名人的形象给观众增添记 忆,作为目的物的产品或品牌形象却被冷落,这就失去了广告的意义。另外,他们还认为,有些名人在同一时间拍好几个产品的广告,露面的机会越频繁,每个广告 所推销的产品印象就越淡薄。因此,宝洁公司主张大众家庭用品的广告应追求贴近消费者,运用消费者熟悉的情景和语言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认识,从而拒绝使用名 人。同时,他们非常自信自己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优越性,名人对他们的产品和广告形式都是不太合适的,这正是宝洁公司运用心理学中情感亲近性原理和其产 品、品牌特性相结合的成功实例。
另外,宝洁公司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发现,消费者在日用消费品的购买活动中特别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重视产品的质量,害怕上当 受骗。因此,他们在广告中力图确立所提供产品及其承诺的高可信性,采用了科学鉴定,专家学者评价,消费者现身说法等广告策略。例如,舒肤佳肥皂广告就以 中国医学会认可作为权威证明,佳洁士牙膏广告则使用全国牙防组织认可,沙宣洗发水则由世界著名护发专家推荐。这些方法尽管不是什么新招, 但它们能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情感的支撑点,使广大消费者认同和认可其产品、品牌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以达到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目的。
三、持续采用直观的广告攻势
宝洁公司对自己产品和品牌宣传有效的广告很少轻易舍弃,通常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持续采用。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 Ebbinghaus)的研究认为,人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速度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平缓。即在识记后的短时期内 遗忘得很快,而以后逐渐缓慢,只经过一次加强的记忆内容被遗忘得非常快。因此,要想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产品的熟悉度,就必须向消费者提供多次反复的记忆、 联结。宝洁公司抓住了消费者这一情感的心理线索,采用自己有效的广告对消费者进行重复轰炸。而且,他们60%以上的广告都能使消费者直观地感知到所宣 传产品的真实特点和功能,这就能很容易地使消费者对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进行迅速的知觉,并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宝洁公司很少应用特技等效果 来淹没广告主题,而是运用朴实的形式撞击消费者的心灵,功用平白地直露出来,满足消费者的某些特定需要,使其产品具备了某种吸引人类情感兴趣的本质。
婚恋相亲市场在国内悄然崛起,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前段时间,一篇名为《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的文章席卷了都市男女的朋友圈。文章赤裸裸地展示了相亲角上父母将儿女明码标价、逛菜市场一样货比三家的骇人图景,甚至为菜市场上年份不同、产地各异的“货品”开出了通用的价目表。无论文中描写的比魔幻现实主义更魔幻的细节是否属实,只要在周末花点时间到北京朝阳公园转一圈,就会收获大致相似的第一手印象。
相亲市场悄然崛起
相亲作为社会事实一直存在,但是在经过了二十世纪若干轮席卷全国的自由恋爱运动后,相亲在十年之内迅速回潮,涌入日常话语,乃至以《大女当嫁》、《中国式相亲》等以各种形式堂皇进入公共视野,却仍令人咋舌。默许父母在朝阳公园的烈日下日复一日兜售自己,甚至和父母一起出现在《中国式相亲》嘉宾席上的年轻人,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父母,受到的物化并不亚于广告里拙劣的表演,他们为何能够安之若素(或至少咬牙接受)呢?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一文选择了一种世情小说的语调描绘“陈旧偏见”、“社会乱象”:“京籍”和“京户”的血统论、“属羊克夫”的迷信歧视、对房子在几环的执念……塑造出了一组符合人们一贯印象的“老北京”、“老上海”的“破落贵族”群像。但这绝不是故事的全部,文章自身的态度也处在张力之中。毕竟,大多数人无法活在幻影里,尤其是当他们有了被称为“剩男”、“剩女”的孩子时。
社会学家帕森斯总结了自然经济和早期工业经济社会的“劳动性别分工”:男性创造收入并处理外部事物;女性履行母职并进行家庭管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维持了家庭最高的运转效率,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在劳动分工日趋市场化、双职工家庭在城乡普及的现如今,人们希望婚姻扮演的社会功能开始从“分工协作”逐渐偏向“资源共享”。在资本逻辑占主导的大城市,资源共享或者说资本共享的好处显而易见,不少人相信结婚会提升生活层次,或至少比单身划算。然而交换游戏中真正抢手的“硬通货”只有那么少:户口和房。越是如此,父母们越是要躬亲代劳,力图儿女在这场交换中尽可能向上流动,获得后半生保障。
大城市中反相亲、反逼婚潮流的兴起
资本主导的婚姻市场上,每个人多少都像是毫无尊严地被掰开嘴看牙口的牲畜,户口、房产、学历和外貌就像是种马的品种、体格、年齿和毛色。事实上,抵制相亲、控诉逼婚,甚至进一步演化为反感双方父母、警惕婚姻本身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政治正确,和传统的“恋爱结婚天经地义”观念分庭抗礼:不提因言论过激被关闭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豆瓣、天涯、知乎、微博上大量吐槽相亲和父母逼婚的帖子往往一呼百应、盘踞热点头条;就连流量媒体深知公众意见最大公约数的段子小编们也时常贴出有关婚后矛盾的社会新闻,并半开玩笑地戏称“这是今日份的反婚广告请查收”。
反婚不全是网络媒体上的口舌之快。根据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尽管适龄未婚人口一直增加,结婚登记对数却从2013年起呈现负增长。反相亲、反逼婚伴随着结婚意愿的降低,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作为婚姻中传统上被物化、视为财产的一方、更多承担被低估的家务劳动的一方、其个人福利不被计入婚姻收益的一方,意识到并开始抵制不平等的婚姻安排——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很多讨论。而笔者认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婚姻本身作为保障性的社会制度安排,功能正在弱化。
首先,婚姻作为生产生活协作单位的地位正在下降。在人类历史上,如帕森斯和贝克尔所言,婚姻一直配合性别的专门化分工,承担组织男女合作的功能,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们时常听到老人描述单身生活的悲惨:不娶媳妇的男人衣服没人洗、饭没人做,没有丈夫的女人连煤气罐都要自己扛,等等。但是在性别分工的专门化减弱、第三产业发达的情况下,这种威胁缺乏效力——家庭外大部分男女都能独立获得收入;家庭内各种电器、高度普及的外卖送餐、名目繁多的上门服务和养老机构,使以往来自婚姻的协助如今都可以用金钱购得——连母职的履行都能够转化为月嫂和保姆的专业服务。
当今社会中,婚姻的另一重要诱惑是合作买房。现代生活方式创造出的对私密室内空间的极度重视,加深了人们一直以来对“家”的渴望。无论是一起攒钱还是共同还贷,同甘共苦的小夫妻(尤其当其中至少一人拥有本地户口时)都能指望更快地拥有自己的小巢。可是,在人口、土地和各种资源都在持续向城市集中的中国,房地产作为经济命脉同时也扼住了近亿有购房刚需的青年人的命脉——北京目前平均平方米房价与平均月收入之比约为7:1,对此双份收入的加成效果就非常有限了。学者於嘉、谢宇通过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证实了人们的猜测:初婚年龄和房价之间的正相关的确存在,迫于购房压力,更多年轻人推迟了进入婚姻的时间。
购房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婚姻最核心的功能——“生育”的实现。对于房都买不起的年轻人来说,“学区房”三个字无异于重磅炸弹,掷地就是一片哀鸿遍野。尽管缺乏大范围调查数据,但经验告诉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以及一般较少参与直接抚养的男性都表示“不想要孩子”,有限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房价抑制了生育意愿——随着“租售同权”政策的推广,情况或许会发生改变。然而,学区房只是庞大教育投资的一部分。中国拥有信仰“教育改变命运”的文化,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就业市场的紧张和独生子女家庭对教育必然的加倍投入使得教育一个子女的成本水涨船高。教育成本对生育意愿的影响至少有两方面:一边,幼儿园、补习班、特长班、择校费等一笔大过一笔的开支让潜在的年轻父母望而却步;另一边,他们本身已经是以相对高昂的价格精耕细作出来的独生一代,哪怕部分地牺牲事业照顾孩子,无论是出于情感还是经济的考虑都不那么容易接受。生育意愿一旦降低,婚姻就更不是必须之物了。总而言之,城市的生活压力迫使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开始反思传统上认为天经地义必须达成的人生成就,并将它们一项项从列表上抹去,在收益减少、代价过高的情况下,婚姻乃至核心家庭并不能承担风险、提供保障,反感逼婚、推迟乃至拒绝进入婚姻即便偏激,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
故事的另一面:“啃老”和相亲文化的回潮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以上描述和分析都主要针对房价高昂、服务业便利的大中城市、中等或以上收入的青年人群。他们是媒介产品的制作者、传播者和消费者,是这个时代有能力发出最大声音的人,但并不是所有人。宣称“老娘不结婚一样过得很好”的大部分是白领女性。购买服务的前提是有钱,对于中小城市、中等以下收入的人来说,家政、外卖、送货上门等花哨的服务在承受力之外,疾病风险难以负担,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稍好的民办养老院又价格昂贵,在生活中以社会协作取代家庭协作并不现实。尤其是,赶在人口红利期退休的一代人享受到了社会养老的福利,配合独生子女政策落实,“养儿防老”观念逐渐淡化。但在“80后”作为相亲市场主体、“90后”迎头跟进的今天,人口红利逐渐变为人口负债,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结婚养老、养儿(女)防老就又回到了视野。
中小城市居住和养育成本相对较低,人们仍然能够顺着惯性生儿育女、养老送终,完成人生必做清单上的每一件事。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相混合是普遍的结合方式(当然,这无形中就对婚内女性造成了双重压力)。房价虽然超出了青年人的承受范围,他们的父母,或者男女双方父母却通常可以负担——这是不同于北上广深的另一个故事,但两个故事却不无联系:因为种种挫折逃离了北上广的年轻人中,相当一部分最后落定在老家父母准备的住房里。
“啃老”这个对经济上依赖父母持明确批评态度的词不过诞生于2005年,今天就已经因为成为最广泛、习以为常的社会事实而淡出了公共话语。很多观察都指出,“90后”比起“80后”对父母更少叛逆而更多依赖——毫不奇怪,叛逆是需要经济底气的,而太多“90后”靠父母提携才能维持原有阶层不至沉沦,他们在包括婚恋在内的方方面面更多听取父母安排就自然而然了。被“错误”的婚姻拉下好不容易保住的阶层地位,不仅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自己无力承担的。因此,“门当户对”这个老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从二十几岁的人口中说出,当然人们也时常像《欢乐颂》那样将“门”与“户”包装成更好听的眼界层次和共同语言。
今天的人们面临着和集体主义公有制时代,甚至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完全不同的焦虑,这或许能够部分说明父母主导、经济决定的新时代婚姻观和相亲的回潮。寻求门当户对、资源匹配的婚姻,信息的获取是关键,单凭父母人脉和婚介所介绍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兴起于21世纪初的婚恋相亲网站抓住时机填补了市场空白——没错,在“世纪佳缘”、“百合网”、“嫁我网”初创时,“婚恋市场”指的仅仅是婚恋需求催生的盈利行业,直到2007年,这个词才开始引申出今天常用的象征义:《十年间婚恋市场变迁纵览》、《你们身边的上海男生,在婚姻市场上抢手不?》……“婚恋催生的市场”逐渐变成了“婚恋作为市场”。
客观地说,婚恋相亲网站的出现是信息时代的必然,本身可以适应多样的婚恋观,但人气靠前的相亲网站几经改版,却基本都定位成了电商版“婚姻市场”。注册成功后,可以看到和淘宝网极为相似的页面上分布着异性会员的照片,点进详情可以了解到每个人的体貌、学历、工作、收入、户口、房产等信息,具体到房产大小、是否有贷款未清……甚至可以了解到父母的医保情况。用户还可以进行条件搜索和排序,比如“公务员,收入从高到低”,操作几乎和淘宝一模一样。这个市场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匹配的效率,让会员在父母陪同的相亲之外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很多第一人称叙述中,更重要的功能是让他们直观了解自己“几斤几两”,在所有“商品”中处于什么位置,从而避免高攀低就,精准匹配。对于父母来说,公园相亲角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着同样的作用,微博上帮男女打分,套用公式测量般配度的ayawawa等“情感专家”也很走俏——数据库、标准化、精确化,这就是新时代的“门当户对”最大的新意了。
一个无聊的广告下面有庞大的冰山,然而这甚至仍然不是婚恋故事的全部。根据普查数据,农村人口的生育意愿正在下降,同时,快速相亲和闪婚正成为工作强度大、缺少假期的青年农民工的惯常选择。相亲网站上写有大段情感独白,却因为经济情况栏的空白鲜有人关注的Tony老师,服装厂流水线上因为没机会见外人而忘掉如何化妆的打工妹,他们的婚恋故事是笔者希望了解,却还不够了解的。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抗拒还是渴望,婚姻总是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或是作为在场的缺席,或是作为缺席的在场。
在婚恋市场里,每一个商品也都是买主,每一个人都是市场本身。在或赔或赚的买卖中,交换的不仅仅是劳工和资源,还有不漫长,可能也不太美好,但仍旧是唯一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