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发现3岁的宝宝喜欢自言自语,待着的时候总是和自己最喜欢的洋娃娃说个不停。有时候孩子说到开心的地方还会呵呵地笑出声,等朋友询问孩子说的什么的时候,孩子又很不想让朋友知道。有次朋友装作路过,偷听见孩子和洋娃娃说自己今天吃了冰淇淋很开心,等下次出去也给洋娃娃买一份。可事实上,自己并没有给孩子买过冰激凌。难道孩子这是有自闭症倾向或是有妄想症的苗头?想到这里朋友不禁有些担忧。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状况,孩子自言自语的样子也着实让家长们摸不着头脑。近年来,儿童心理疾病的多发,也使得家长们对孩子的行为表现越发的关注起来。然而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自言自语的表现并非和心理疾病有关,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幼儿行为表达。这种行为表现在心理学上有专门的词汇描述——独白。
01 自言自语并不是心理疾病
闺蜜近来看了一部关于儿童自闭症的**,剧中的情节很感人,闺蜜更是数度落泪,感慨生出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是上天的恩赐。此后闺蜜对孩子越发的在意,把这个心肝宝贝看的更加重要了。不过,闺蜜却观察发现孩子有时候会自言自语,这和**里自闭症的儿童行为表现有些相似。闺蜜不由得心里一紧,难道孩子也得了心理疾病而被自己忽视了。闺蜜左思右想,决定在宝妈群里问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结果宝妈们纷纷表示自家孩子也这样,尤其是3-4岁的时候,经常饶有兴致地自言自语说个不停,等孩子长到6-7岁的时候自然就好了。
其实,家长耐心的观察会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自言自语和正常孩子的自言自语有很大的不同。自闭症儿童在自言自语的时候,语言很平淡,类似于没有情感的在进行阐述,并且也不会有手势作为辅助。而正常儿童则完全不同,有情感的变化以及丰富的肢体动作掺杂其中。
自闭症儿童对于外界的打扰会表现得很迟钝,没有丰富的表情,家长不能区分孩子的真实情感状态。而正常儿童被打扰的时候会很快的做出反应,情感状态也很容易被父母们察觉。同时正常儿童对父母提出的互动请求会非常的开心,很快就会给予回应,而自闭症儿童则完全不会给予理会,甚至还会大声尖叫表示抗议。
02 喃喃自语是宝宝的认知工具
张姐给孩子买了新的玩具小火车,孩子很喜欢,每天都要玩好久。慢慢地发现孩子玩得时候,还常常振振有词。孩子的声音不大,张姐听得不十分真切。对此张姐觉得很奇怪,便提议和孩子一起玩,孩子很愉快的就答应了。张姐耐着性子问孩子,刚刚嘴里嘀咕的什么?孩子很开心的说,“我让小火车快点跑,带我去周游世界!买很多的好吃的,还有带给爸爸妈妈的礼物!”
家长耐心观察会发现孩子自言自语的内容有部分是游戏语言,也就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生的语言表达。孩子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在自言自语的时候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力,可以说是声情并茂的。
此外,家长们也会发现,孩子自言自语的内容中也有一部分是问题的困扰。比如说,赵姐家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同伴推搡了一把。于是孩子回到家,就和兔子玩偶“告状”,“小兔子,今天彤彤推了我一下,我摔倒了,膝盖现在还有些疼,你说我要不要也推她一下,你会不会愿意帮助我?”这就是典型的问题语言。
不管是游戏语言还是问题语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但是在思维逻辑上有所欠缺,孩子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问题分析。在心理学方面,专家们认为孩子自言自语的表达方式是认知丰富的一种表现,这个过程展现的是有声思维,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对行为表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也就是说,自言自语虽然在很多家长眼里会觉得很困惑,进而有心理疾病方面的担忧,但是在心理学家眼里,这是孩子更加聪明,思维能力开始显现、逐渐丰满的表现。同时孩子沉浸其中的时候,也表示孩子的专注力发展的很不错。那么当孩子有自言自语的表现时,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呢?
03 宝宝自言自语时,家长应如何应对?
当孩子沉浸在自言自语中时,家长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打扰。过多的干预也会影响到孩子专注力的养成。当孩子享受这种状态时,家长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独自相处的空间,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时候的独处,孩子的状态是快乐的而并非是压抑的。
不过,家长也应该尽量多的带孩子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让孩子处于正常社交的环境之中。孩子们的世界是相通的,有些家长不能够理解的话题,却是孩子们秒懂的乐趣。所以带孩子多与同伴接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家长也要注意对孩子的陪伴,很多父母喜欢和孩子各自玩各自的游戏,虽然同处在一个空间里,但是彼此并没有亲密的交流。这样的家庭环境也不利于孩子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孩子的表达方式有所局限。
一般说来,孩子自言自语的表达在3岁左右的时候比较明显,但是这种状况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到了6岁左右,这种状况基本上会有所减轻或者消失。如果孩子在此阶段之后仍然喜欢自说自话,那么家长有必要考虑孩子是否确实有心理疾病方面的困扰。
坚信针对很多孩子来讲,毛绒玩具一定拥有特殊的意义。把它放到卧室里,它变成了一种装点与装饰设计,如窗户外面跑进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整个房间。有了它,孤独将不再深更半夜歌唱。有了它,忧愁不会再如樱花盛开落地式般肆无忌惮漂落。毛绒娃娃对儿童的用途才是最大的,因为他对孩子的成长拥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感
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孩子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搂着毛绒娃娃、或是一定要盖着毛绒毯子才可以睡,丢掉了毛绒娃娃,或是盖了别的布面的棉被便会烦躁睡不着。那是因为毛绒娃娃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孩子缺失的归属感。常常触碰毛绒娃娃,那些绵软而温暖的感觉,心理学专家觉得,少年儿童触碰舒适的物品能促进它的感情发展趋势。
二、感观生长发育
温软顺滑的毛多可以刺激性儿童的触感,当孩子拿手触碰毛绒娃娃,细小的毛绒触碰手上的每一寸体细胞和神经,不但给孩子带来开心感,还有利于少年儿童触感的敏感度。此外小玩具的外形和颜色能够刺激性它的视觉效果,电子器件毛绒娃娃的声音能够刺激性孩子的听觉系统,帮助他们相互配合眼、耳、鼻、四肢、肌肤等的身上各种各样感观的反应,来触碰和认知外部新奇的天地万物,是帮助孩子认知世界的有效专用工具。
三、脑部发育
孩子的手脚协调,手部相互配合等身体机能,必须练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玩具是最好练习专用工具之一。而毛绒娃娃可以让孩子抱、打、效仿、会话,在孩子和毛绒娃娃“过家家游戏”的时候,它就必须造就情景,这可以刺激性发散性思维,小猴子,小兔子在它的手上,渐渐地会听他的秘密,扮演一个孩子特定的角色。他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上边。做各种人物扮演的游戏。对大脑发育有极大协助。因此,不仅仅是益智类玩具,毛绒娃娃对于孩子身体机能和大脑的发展趋势,也是有莫大的助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