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有哪些表现?

双相障碍有哪些表现?,第1张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就导致他们再遇到事情时不能够及时的开导自己,反而会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医院的精神卫生科相对来讲人员爆满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就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如果你身边有双相情感障碍症的患者,你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

我相信大家提起双相情感障碍症,很多人并不是有特别清晰的认知。双相情感障碍症其实就是指患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出现,也可能混合发生。而这个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出现敏感、多疑、幻觉、妄想、紧张等精神病性症状。而它在疾病间歇期,症状常可完全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诊断的难度,就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症这类疾病很容易就会被单一的认为是躁狂症或者是抑郁症,这往往给患者带来了比较大的危害。毕竟两种疾病所需要药物的使用是不同的,如果用量错误,就很容易让病情加重。

所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朋友,那么我们一定要尽快的去认知到造成他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尽量避免与他交谈类似的事情,防止他由于情绪激动而造成疾病的复发。当然我们更应该从正常人的角度去跟他们进行相应的交流,不应该将他们当做病人,否则很容易就会让他们敏感的心思受到伤害,这样并不利于他们病情的恢复。

双相情感障碍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一种身体上的疾病,它主要与人们心理上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在面对他们时选择多包容他们,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病情的恢复,不是吗?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

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 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三、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 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四、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 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 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 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 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另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比如: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五、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 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那就究竟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 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 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 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选择何时试 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 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国外有文献提倡应尽量无限期地持续维持,那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双相情感障碍也分轻、重类别以及混合类别,即:分一型和二型、混合类。

一型,则是典型的重度躁狂重抑郁,即抑郁症和躁狂症的严重程度是一样的,都很严重。

而且重度躁狂的症状表现有些丧失人性的表现,比如:摔东西、发脾气、完全丧失了情感的召唤、甚至有些人会控制不住地伤害自己,比如:割自己的手与手臂,看着血流的麻木感,而潜意识里又觉得心疼不应该。

类似这种一型的双相情感障碍之躁狂发作,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治疗的方向必须先采用心境、情感稳定剂类的药物为主,具体使用何种药物,要针对其症状对症下药,先使用一段时间的心境、情感稳定剂之后,再来联合使用抗抑郁症、抗焦虑的药物。待症状缓解些了,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可以收到很好的干预效果。

当然,如果睡眠不好,也可以前期联合心境、情感稳定剂一起使用。

而二型,则是典型的轻躁狂重抑郁,即轻度躁狂症,其程度明显低于抑郁症发病的程度。

二型轻度躁狂,如同文章开头的案例一样,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时,虽然有想死的想法,但是想死却不敢死的,往往不算是躁狂的表现,而是痛苦的表现。你也可以说是矫情,当然这是外人的理解。

轻度躁狂的表现,往往不会表现出摔东西、攻击人、发脾气,而是更为和谐的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如文章开头的案例极其符合又疑似轻度躁狂的症状,那么轻度躁狂的表现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梳理清楚,这里把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症状罗列出来,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得根据患者实际体验为主,再来判断才是符合科学的。

因为人类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复杂性在于一个人的人格和环境以及结合以往的表现来全面综合判断,不可单一性就作出结论,文章旨在普及一些常识和理念、提醒,仅此而已。

1、双相情感障碍症状表现:

抑郁状态与亢奋来回切换,时而低落时而兴奋,低落时就是抑郁症状,亢奋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脾气暴躁、不睡觉也不困、行动力变多、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冲动做些丧失理性的事情,比如:过度消费、冲动做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这种抑郁与亢奋来回切换后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频率亦是如此。

躯体症状如抑郁时躯体症状一样,如: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亢奋时,躯体症状不明显。

2、 抑郁症症状:

主要是心境低落、丧失兴趣、怕压力,怕社交、自卑、不爱说话、喜欢封闭自己、爱哭、脆弱、轻生念头浮现、觉得活着毫无价值与意义、食欲下降、失眠(少部分患者出现嗜睡情况,属于逃避现实的本能反应)、性欲降低、不怕死,并伴随有躯体症状: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3、 焦虑症症状:

主要是坐立不安、惶恐不安、担心有害怕的事情发生、失眠、怕死、疑心严重、无心做任何事情、眼神游离等等,并伴有躯体症状:心跳加快、惊恐发作、腹泻、肠易激、颈椎腰椎酸痛、喉咙有异物感等等。

4、 精神分裂症:

感情缺失麻木,出现幻觉、幻听、幻想、幻嗅等等,主要以幻听为最常见,并伴随有被害妄想症,对事情的理解思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扭曲,不同普通人。

有些患者还有自言自语的行为,逻辑思维混乱等等,躯体症状如同抑郁焦虑症的表现类似。

当然精神分裂症的人,伴随抑郁焦虑症是很常见的,重叠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还有一种双相情感障碍叫:混合型的。主要是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

双向情感障碍的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723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