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情感隔离时

当孩子出现情感隔离时,第1张

为了使生活和谐、有意义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左右脑协同运作是至关重要的,而大脑结构也是这样设计的。例如,胼胝体纤维束沿着大脑中枢连接左脑和右脑,左右脑通过纤维束产生交流,从而作为一个整体运作——这正是我们希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我们希望他们的大脑横向整合,左右脑默切配合。这样孩子会同时正视自己的逻辑和情绪,会很好的平衡两者,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我们的目的就是避免情感泛滥或情感荒芜,不是只有情绪泛滥会造成问题,忽视或否认情感会导致情感荒芜,和情绪泛滥一样造成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更多的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上。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和她最好的朋友发生了争执。从他母亲那里得知这场争执在当时对她来说非常痛苦,但到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却只是耸耸肩,盯着窗外说道:“我真的不在乎,但我们不会再说话了,因为她惹恼了我”。

她的表情冷漠而平静,但是从她微微颤抖的下唇和细微眨眼中,能感觉到她右脑非言语信号在揭示她的真实情绪。在这个时候,“拒绝”表明一种伤痛,这个小女孩处理脆弱情感的方式就是退回到左脑,退回到她贫瘠的(但是可预计且可控制)、情感荒芜的左脑。

那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人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应该让小女孩明白,即使回想起和朋友的冲突是非常痛苦的,她还是需要注意甚至尊重在她的右脑里发生的事情,因为右脑更直接地与身体感觉以及来自大脑底部的感受相连,二者共同创造了情绪。因此,所有来自右脑的意象、感觉和自传式记忆都充满了感情。伤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从不可预知的右脑觉察式的疆域中撤退,退回到可预测、可控制的左侧逻辑式的疆域,这样我们就会感觉更安全。

帮助小女孩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温和地感受她真实的感受。不能直接指出她对我们甚至是对她自己的隐瞒,也不能指出她生命中的重要之人如何伤害了她。相反我们要去感受她的感受,让我们的右脑去和她的右脑沟通。通过我们面部表情和姿态,让她知道我真的希望能够体会到她的情绪。这种感同身受帮助她去“感受自己的感受”,让她自己并不孤单——我们关心她的内心体验,而不仅仅是外在表现。一旦建立了彼此间的联结,语言对两个人来说就会变得更加自然,我们可以慢慢的进入她的心里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后通过让小女孩讲述她和最好朋友之间的争执,并且注意她的讲述时的停顿,观察她微妙的情绪变化,我们把小女孩再次引入她真实的情绪之中,并帮助她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些情绪。这就是我们尝试既同她右脑的感受、身体感觉和意象联结,又同她左脑的语言叙、述经历的能力和相联结的过程。

一旦了解了左右脑的作用机制,我们就能明白,整合这二者将会彻底的改变互动结果,以及这种彻底改变是如何实现的。我们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同时也希望他们不仅熬过生活中的困境,还能直面困难并得到成长。

当一个人退回到左脑,逃避右脑中翻涌的痛苦情绪时,他就拒绝了自己需要承认的一部分重要的自我。拒绝情感不是我们太过依赖左脑的唯一危险,我们也可能变得太刻板,缺乏对不同观点的辨别力,缺乏结合背景来理解事件的能力(这是右脑的特长)。

在心理学中,和自己爸妈不亲的,被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表现就是和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不想沟通,也不想有任何情感上的牵挂,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各过各的。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隔离机制,本质就是:对于父母过于失望,因为早年间缺乏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很多情感诉求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渐渐地,不再对父母抱有期望,不再把父母当做情感依靠。

好的亲子关系的作用

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行走世间所向披靡的底气,也是孩子润泽身心收获幸福感的基石,更是一个家庭温馨有爱蒸蒸日上的重要一环。

育己修身,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愿意用高质量的陪伴、欣赏和鼓励的态度,以及适度的退后和放手,把家打造成一座孩子可以憩息的港湾,和孩子们充电蓄能的精神乐园。

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拥有这份幸运,被疼爱、被欣赏、被尊重,能随时依靠在父母臂弯里撒欢儿。

每天一点心理学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简单的来说就是你将自己的情感隔绝在外了。具体来说,你从意识的觉察中移除了(你自己是不知道自己在这样做的)对情感的感觉(思维内容则可能还停留在意识中)。自己冷暴力的,早出晚归,在外面喝了酒回来倒头就睡,根本就不会看自己或者看孩子。Y女士在描述这些的时候只是温和的说感觉到了“有点烦恼”。

从精神分析心理防御的角度看来,Y女士虽然很温和地描述说感觉到“有点烦恼”,但是她并没有察觉到自己轻描淡写的屈辱和乏味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她利用“情感隔绝”将这种屈辱带给自己的不愉快感隔绝在了意识之外。

看看自己平时可以多一些自我觉察,看看有没有什么情感是被自己给隔离了的,特别是有些事情在外人看来是会伴随着很强烈的情感,自己却很平淡的回忆或诉说,这种隔离掉的情感不一定都是负面的,而且有的时候这种隔离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想找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调整心态。学会和平相处,互相理解包容,你会慢慢找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不了解我自己,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一些场合这么做,我不知道我所想的和我真正需要的有什么区别。作为创伤的自我保护机制,我隔离了自己所有的情绪感受,世界被拒之门外。当我隔离愤怒、恐惧和悲伤时,我也隔离了美好的情感,抑制和剥夺了自己感受快乐和爱的能力。筋疲力尽。我麻木了自己的情绪,但没有完全去除。压抑情绪需要很大的精力,常常让我感到疲惫不堪。破坏关系。越是和自己的情绪保持距离,就离别人和自己越远。我常常忘记时间的存在。像一个空心人,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吃饭,看别人嬉闹,自己却无法投入。

当你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时候,你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封闭、愤怒、评判自己或自暴自弃都会伤害自己。与其把你的痛苦归咎于伴侣,不如敞开心扉,学会如何拒绝和放弃自己。这就是导致你痛苦的原因。如果你的伴侣因为封闭、愤怒、指责或退缩而伤害了你,请同情我们所爱的人与我们断开联系时的孤独和心痛。与其指责伴侣伤害了你,不如善待自己,关爱自己,敞开心扉,这样当你的伴侣再次敞开心扉时,你们就能重新建立联系。在守护你的感情时,与充满爱和安慰的精神指引源发展个人联系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向这种爱和同情的源泉敞开心扉,可以帮助你保持对爱的敞开。你越能学会通过包容照顾自己的感受来爱自己,你就越能与你的伴侣分享更多的爱。

孤独感,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有些人因为内心的障碍而拒绝进行情感接触,总是用超出常识的理智和冷静来克制自己。情绪管理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远离情绪,甚至没有情绪。情绪隔离在工作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人越无情,越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职场中,冷静的人更有竞争力。只是在婚姻中,真正决定婚姻质量的是情感。在爱情里,谁也不需要战胜谁,爱情里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爱情需要的是冲动,超越理智的本能。过分的理由是让人敬而远之。再热的心遇到冰,也会凉下来。没有情感回应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

您好:

我仔细看了您的问题描述,觉得您所说的“情感隔离”的意思,是指您本人的感受和您认为您所应有的情绪之间一个不够连通的状态,对吗?您的意思好像是说,比如愤怒,你知道愤怒应该有什么表现,但你内心的体验却未必跟你所知道的愤怒是一致的,可能感觉没有那么强烈,也可能是跟一般我们所认为的“愤怒”有偏差,是这样吗?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有可能会发生这种现象:身心不同领域的感受/活动不同步。例如作为一个学生,明天就要考试了,我们知道今天应该专注在复习书本上,但心里或许却又特别不想学习而只想打一会儿游戏或者想跟朋友聊一会儿天。或者有的成年人在明知道一段感情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可能由于家庭背景、地理距离等因素),却一直没有办法放下这段感情。这两种情况一般是理性思维和情感的步调不一致造成,经过一定的自省和自我调整、也经过时间的磨炼和检验,很多人可以自行调整到一个比较好的协调状态。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心里产生了某些感受,我们却因找不到合适的语汇而没有办法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出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就会像您所说的,出现“情感隔离”,与自己的情绪发生隔膜并且难以判断自身情绪的真实性。这很有可能跟幼年的成长环境有关,因为我们幼年的养育者,其实也肩负了帮我们培养情绪解读能力的责任。比如大人看见孩子摔倒了在地上哭时说:“宝宝摔疼了吧?”

这实际上是帮助孩子对事物进行意义赋予,因为婴儿并不知道“疼”这个感觉应如何命名,最初也不懂“摔”与“疼”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当孩子因玩具摔坏了而哭,大人说:“哦宝宝不开心了,玩具摔坏了。”

这亦是帮孩子为他心里的感受命名,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在教孩子初步建立解读自身情绪(及日后读出他人内心感受)的能力。而有能力调节孩子情绪的大人可能会接着说:“妈妈/爸爸再帮你找一个玩具,宝宝就开心了。”

或者是说一些类似的安抚话语。这样,小孩就会从哭闹这一激烈情绪状态中逐渐回复到平静的常态,也同时习得了对自己情绪的解读能力和应对能力。

我在上面写的例子来自我对依恋理论的理解。如果您想较好地解决自己“情感隔离”的现状,我建议您找到一位能够熟练运用依恋理论进行工作的咨询师,在一段安全、健康的咨访关系里去改善。

    现在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都选择了所谓的情感隔离,其实情感隔离这个术语,是近代的著名心理学家鲍文提出的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了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不仅仅是情侣之间,它往往是人们在遇到问题后自我建立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比如离开伤心的地方,不在和家人或者爱人联系等等,虽然在很多时候确实能够帮你隔离掉很多的不开心,但是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的大,同时你也会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

    这些选择情感隔离的人,他们往往不会再有任何喜欢的东西、对身边任何的事情都不会在意,失去了爱情亲情。那种感觉就像无菌隔离罩一样,所有的事情都能看到但是却永远的摸不到,感受不到。

    情感隔表面上看,简单的讲也就是将一切情感隔离出去。不需要快乐,不需要感动,不再有害怕,更没有内疚等等总之,一切情感在他心中都不复存在,完完全全的与这个世界之间用一层透明的薄膜隔离开来,隔膜会过滤所有的情感。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难过不开心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愿意给个肩膀或者温暖,那就宁愿把这些不开心统统忘记。然后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避风港,在这里空间时间都只有自己。其实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才是我们真正要选择的方向,其实真正的想要打开心结,不应该是去隔离,而是敞开胸怀去接受现实。

     对于有情感隔离的那些朋友我要说一句,你们选择这种心理隔离,只能给自己一时的心里安慰,但是你失去的真的太多了。因为你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长时间的这样做你将会陷入到无尽的黑暗深渊中无法自拔,希望每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大胆的去面对,理性的去解决他。

情感隔离,是指个体在情感应激状态的一种防御机制,这种自我保护,就如同我们的身体在感受到外部打击时,会自然而然地护住关键部位,头,胸,而情感在受到强刺激时,会选择逃离,封闭,自欺欺人, 麻木不仁等各种方式以保证不面对意想中的伤害或刺激。

人的精神应激或感受力是有迹可循的,喜新厌旧就是其中之中,楼主所讲述的小说情节,如果小说只是情节离奇,叙事立意无深处可挖掘,那么就只在初看时因新奇而引发短暂关注,之后就会在雷同的过程,乏味的铺排中失去再次阅读的兴趣,而长期浸*在类似的氛围中,开头知尾,就会失去对同类小说的兴趣。这也许就部分解释了楼主所说的无兴趣再读小说的原因,市面上大量粗制滥造的小说,的确令人扫兴,这也是为什么精品之所以被传承的原因所在,深度阅读,每一次都能使读者有新发现,这才是经典的本质所在。

至于创作力,那涉及的因素更多。通常而言,创作来源于感知,重在积累,也就是作者妙笔生花,行云流水是心灵的书写,是生活的感悟,是思想的分享。如果无法感悟,那作品就没有灵魂,无法用语言展现,那只能是私人的珍藏,不能拿来共享。写作,虽然不必非要撕裂自己,爆出皮囊下的小那种批判,但作者自身的感知与领悟就是作品的魂,因而作者自身迟钝或迷失时,作品自然是零乱的。

在浮躁中无意识地随波逐流才是迷失,而能保持自我意识地漂流就是伺机而动,这其间的区别就在于楼主自身是否认清自己。在阅读的代入感同样如是,沉迷式的无法自拔只是书痴,能进能出,物为已所用才是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9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