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解读折柳寄情有何深意

张艺谋解读折柳寄情有何深意,第1张

折柳寄情深意如下: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闭幕式上有一个缅怀环节,让我们久久难忘,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个环节一开始,美丽的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屏幕上也出现了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更多的演员们手捧发光的柳条,在《送别》的音乐中缓缓地向中间走,有无数道绿色的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来。

据说,定的基调是要“诗意”地表达缅怀,导演组最终找到了“折柳”这个表达方式,他们先是准备让孩子诵读《送别》的歌词,但随后又做了修改,想从《诗经》和历代诗词里寻找写柳树寄情的诗句,形成跨时代的情感表达。

但最后,因为担心国外观众理解困难,还是决定返璞归真,不去朗诵,让观众们自己去畅想。

但是如果我们中国人的感动也仅仅停留在一场视觉盛宴上,那就有点小遗憾了。假如你曾经读过一些折柳的诗句,那一刻,你一定会从中感受到上千年的诗意如春风拂过柳枝,也滋养过离人的笔端,凝结成中华文化的底蕴。

折柳送别的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但是到了唐代,折柳赠别的风习才达到鼎盛。而唐代恰恰又是诗的盛世。

赠别本来就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这四大类题材之一,再加上唐朝的诗人们内卷严重,谁也不甘心写得平平,以至于折柳这件事在唐诗中变着花样出现。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柳枝,柳枝,“任他离恨一条条”,你兀自“风吹柳花满店香”,你穿越千年的春天,你在唐诗中时隐时显,你见证一部诗歌中的人世间。

随着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的顺利点亮,由张艺谋总导演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完美落幕。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不同的是,这次的冬奥会,在张艺谋眼里更是“浪漫空灵、现代科技”的象征。

诚如张艺谋所说,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已经不像2008年那次,迫切地要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和家底,所以,这次张艺谋直接从“我”的角度转向了“我们”。

“‘我们’表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和所有人都一样,那么真诚,那么善良,那么爱美所以,希望大家一切都好,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最大的不同都在这里。”

而关于张艺谋打动人心的“中国式浪漫”,也可以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第一分钟谈起。

一、立春:阳和启蛰,万物复苏

《倒计时:立春》作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篇的短片,这回着实让网友们狠狠惊艳了一把。

从镜头的第一次切入,到第一滴“雨水”伴着诗意落下,再到最后流转至“立春”——既象征着开幕式当天,又象征着严寒的结束与春日的开始,可以说,已经把浪漫做到了极致。

而张艺谋这样的审美,也只能让网友们一边感慨他的高水平,一边疯狂在网上找高清大图做壁纸了。

采访中,张艺谋也解释道,立春在他看来无疑就是最好的时节,因为它意味着生生不息,二十四节气同样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接着,在倒计时结束后,舞台中央的孩子们把种子吹向空中,烟火瞬间在夜空同时拼出“立春”和“spring”的字样,这就是由“我”走向“我们”的一步。

就像网友说的:虽然外国人看不懂“立春”,但看得懂“spring”,浪漫没有雅俗之分,我们同享一片天空。

二、国旗传递:赓续接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还有一幕,就是在国歌响起时,那面由中国各行各业成员、56个民族的代表手手相传的国旗。从孩童到大人,传递这面国旗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但他们传递的情感并不普通,因为这样的传递不仅意味着星火传承,接力赓续,也代表着56个民族的团结一心。

不少网友看过这一幕之后也纷纷评论:“为祖国骄傲!”“我哭了,谁懂。”这也正好应了张艺谋在安排传递国旗这一段落时所想表达的情感——没有什么伟大的表演感,但直抵人心。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

典型的“中国式浪漫”,除了最初的“倒计时:立春”,其实还有这个片段——“一滴水墨忽然从天而降,化作一条大河奔流不息”,相信很多人都被惊艳到了。

如果说科技是冰冷的,那张艺谋无疑用自己的技术赋予了这份冰冷一份独有的浪漫。

很多外国网友单看这个画面已经很磅礴有力。也难怪网友激动地在网上连发感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张艺谋,不愧是你!”

四、会歌:空灵的天籁之音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还有一个环节,由44名孩子组成的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圣歌》。这44名小孩全部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河北保定阜平县城南庄镇的五所乡村小学,是真正的大山里的孩子。

圣歌应该让谁去唱呢?想来想去,还是孩子的声音最纯洁空灵。

所以,当这些第一次到北京、并没有经过多年系统训练,平时只能在山里唱着歌的孩子歌声响彻开幕式现场时,网友们也忍不住留下扎心评论:“就算是不喜欢小孩的人也会想哭。”还有人调侃:“这才是不让人厌烦的催生方式嘛!”

五、火炬:一叶知秋

历届奥运会所有的开幕式里,点燃主火炬这一环节,绝对是重中之重,而作为在2008年就有过这样策划经验的总导演,冬奥会开幕式“化繁为简”还不够,张艺谋这回在点燃火炬上再次别出心裁了一把,并给火炬的点燃方式取了个诗意的名字:一叶知秋。

具体呈现出来就是我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中所看到的:由本届所有参赛代表团的引导牌组成的巨大的雪花台正中央的橄榄枝,便是火炬台。

接力之后,火光燃起,而且与历届火炬点燃后的大火不同,这次仅仅是很微弱的一点火苗。对此,张艺谋表示:“一叶知秋”的含义就在这里,因为它的火苗虽小,但它传达低碳环保的理念,如此清晰。

整场开幕式看下来,总导演张艺谋当然不止是传达了清晰的环保理念,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完全不同的雪花汇聚到北京,成为一朵人类的雪花,一朵共同的雪花。”空灵有了,现代有了,科技也有了,而让国人心驰神往的“中国式浪漫”,就蕴含在其中。

六、迷路的终会回来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心。在孩子们表演的“雪花舞蹈”环节,上演了“小女孩突然迷路”的一幕。

镜头里,已经转身的女孩,突然回头,温暖地牵起了迷路女孩(小鸽子)的手。对方心领神会,迅速跟着回头,与大家(大雪花)一起团聚,手牵手,一起向未来。

有网友感叹,小女孩牵着迷路的小鸽子回家,真的很细节,懂的,都懂!是在呼唤迷路的小鸽子早点回家。

相信在这个阳和启蛰、万物复苏的时节里,我们的奥运健儿也能发挥出体育精神,以最好的状态创造佳绩!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精彩瞬间数不胜数,其中一个小男孩备受关注。

在国旗传递的环节,一个小男孩站在旗杆下,嘹亮深情地用小号吹响了《我和我的祖国》。

他叫朱德恩,能登上全球瞩目的这样一个世界性舞台,自然极为不容易,经过了整个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层层选拔而来,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参与选拔的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张荪透露:“在选拔小演员时,总导演首先要求专业水平过硬,然后希望年龄尽可能小一些。小朋友的天真、认真努力的表达、眼睛里透露出来的状态,都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很难具备的。”

在鳖精,主创团队实地走访了许多学校,远郊的孩子录制视频参加选拔,

重点考察孩子们在情感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呈现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的老师也从更加专业的层面进行整体性推荐。

综合各种考量,3位小演奏家最终从上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除了最终登台的朱德恩,另外两名小朋友也异常优秀:

9岁的刘浩然

就读于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学习吹小号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表现已经相当出色;

13岁的梁桐

从三年级起开始跟随著名小号演奏家朱光教授学习,曾在多个国际比赛中获奖,去年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大家也都希望一次竞争不要给这两个孩子带来太多困恼,或者因此伤了自信心,家长也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心理疏导。

“对孩子们来说,竞争真的是个很残酷的过程,连大人们看了都觉得于心不忍。”

虽然没有登台,但为了确保开幕式的万无一失,2月4日当天,两个孩子依然起了大早,准时来到鸟巢做各种准备。

对于这两位幕后小英雄,我们也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

THEEND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倪会忠冬奥表彰发言有没有不妥。根据查询冬奥官网得知,倪会忠是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发表了表彰发言。发言中,引用了一句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了中国人民深入参与和推动冬奥会的情感和决心。还表达了对所有参与冬奥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从整体来看,倪会忠的发言没有不妥之处,反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冬奥会的热爱和支持,以及对参与冬奥会的所有人员的感激之情。发言也体现了中国奥委会在推动冬奥会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07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