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作于1962年。当时王昌耀在青海生活一段时间。峨日朵雪峰在青海和甘肃交界的峨堡附近,青海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在峨日朵雪峰的西南方向。这首诗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
《致云雀》: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抒情诗简介:
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诗歌主题:
《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用峨日朵雪峰落日和岩壁上的蜘蛛等审美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描绘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致云雀》一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
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是通感手法。
“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这两句诗选自雪莱的诗歌《致云雀》,全诗表达的是对云雀的赞美,从语言方面来看,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这句话本来是要描写云雀的声音,诗人把它想象为划破夜空的星光,别具一格。
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
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而《致云雀》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云雀的声音想象为划破夜空的星光,写出了云雀向往自由、冲破黑暗的果决与迅疾。
致云雀的写作背景:
据雪莱的夫人回忆,《致云雀》是在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
《致云雀》定稿于1820年,雪莱当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用诗文与罪恶的阶级压迫做斗争,他预见、期盼着工人阶级的奋起反抗。《致云雀》中诗人热情歌颂云雀,与其说他是在歆慕云雀能自由飞翔和欢快鸣唱,倒不如认为他是被飞翔的自由和鸣唱的欢快所打动,在追求着这种自由和欢快。
诗中云雀的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追求崇高,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分节解析:
第一节写的似乎就是诗人当时的强烈感受和最初反应,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诗人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欢乐歌声的神圣,几乎等于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表达了诗人的美学观点,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直接从心灵深处涌现的思想激情和形象。
第二节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第三、四节则在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和以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读者的思绪引回云雀的歌声。
第五、六、七节,诗人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丽之类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
第八节,直接把云雀比作诗人,说云雀“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从未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这正是他自觉承担的社会使命。
三者异同:
1 《红烛》用了象征手法,风格深沉理性。从蜡炬成灰变换新的内涵,倡导人们敢于牺牲、创造光明、给人间带来光明的精神。
2 《峨日朵雪峰之侧》通过写景叙事,间接抒发情感
3· 《致云雀》表达了作者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致云雀主要意象
《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雪莱与《致云雀》一诗通过云雀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而稍大,栖于荒野草原之中,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起直上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
因云雀有这种独特的习性,往往被诗人选作讴歌的对象。然而,不同的诗人写云雀,在它身上寄寓的情意是不同的。如华兹华斯称赞云雀忠于天空,也忠于家园,而雪莱歌颂的云雀却是“向上又复向上,一直飞进穹苍”,不但不留恋家园而且蔑视地面。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雪莱在诗中再三表示自己比不上云雀,不知怎能接近它的欢乐。其实,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一面是跃腾欢唱,一面是酸楚苦涩,其实这两者是相反又相通的。二者之中,不断飞升是主导方面。
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诗句的音律与文字可谓珠联壁合,历来为人称道。
对于一篇文学翻译作品来说,评判其翻译好坏的标准是不确定的。但是,古今中外,无论是亚历克斯·扎克尔的“好的翻译尊重并如实反映原文作者的风格与用词”,还是严复主张的“信、达、雅”
都不约而同地把“对原文的忠实和其中的神韵”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对于诗歌翻译来说,除了要满足以上的“忠实”与“神韵”,还要根据诗歌的特点进行调整。
无论是诗歌美中“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还是其特有的韵律、格律和结构,都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一篇好的诗歌翻译作品应该在忠实原文的同时,语言应该凝练生动,表达出其中的神韵和结构韵律之美。
这两歌脍炙人口诗歌在写作风格上并没有区别,都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之作。关于这个时代的诗歌特点很容易查到,你参考一下。
但是对于这两部作品的鉴赏,我想给你一些建议:诗歌是融入作者情感最为浓烈的文学形式。当你欣赏一首诗歌时,不但要从文字的色彩中读出感情还必须通过作者的成长经历、人生际遇、理想抱负等因素来感受作者的情绪。雪莱和济慈相差仅3岁,一个出身高贵追求自由,一个家境贫寒挣扎求生。在同时代下造就了两个气质迥异的文人,两人的作品的区别也就体现在这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