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集体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_工人集体劳动的作用

学校集体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_工人集体劳动的作用,第1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创造智慧,劳动创造科技,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改变我们的生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是现在的学生,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劳动观念淡薄,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学习上怕动脑筋,在劳动中懒得出力,甚至出现了在学校花钱雇人扫地的现象。可见,当今教育,利用学校群体优势加强学生集体劳动意识培养刻不容缓。

一、集体劳动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热爱劳动人民,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有的学生因为怕扫地而逃学,有的学生经常逃避班级的各种劳动(如搬桌椅、值日擦黑板等)。在他们眼里,这些“活儿”能逃脱是很“机灵”的,况且还有家长的支持。同时,也有教师把诸如扫地等劳动作为对学生犯错的惩罚手段。由于学生、家长、教师的这些行为,使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扭曲了,于是他们看到了脚底下的垃圾堆满了也不捡,随意扔馒头、倒饭,放学路上很随便地踩在庄稼地里……德谟克利特说:“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劳动之于少年儿童是最基础的,在集体劳动中,师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这种竞争的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劳动热情,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从而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二、集体劳动可以激发师生热爱学校的深厚情感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像平整操场、修补教室之类的劳动,根本就不用请工人,教师带着学生就完成了。一场劳动下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校园面貌变化,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敢发动教师和学生劳动,只得花钱请人代劳,殊不知恰好使教师和学生爱校的情感慢慢淡化,因为他们不知道校园面貌变化的来之不易,所以肆意破坏花草和各类建筑,甚至连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本也不知道珍惜。在集体劳动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干活,不要随意损坏公物,让师生共同感受为学校添砖加瓦的艰辛和快乐,知道学校的变化需要很多人的创造,使师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不断升华。

三、集体劳动可以增进师生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当今教育提倡合作,生活、工作、学习都需要合作,劳动既是合作完成又培养合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集体体力劳动中,没有严格的师生和领导界限,大家围绕完成任务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协作,互相尊重。比如,抬一张床需要四人同步协调,在转弯、上楼梯、进门等处还要相互转换等等,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尊重最好的形式,学生在这里学会了如何接受别人的指导帮助,教师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关爱他人。

四、集体劳动可以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很多教师担心,在劳动过程中师生万一受伤怎么办?其实,从劳动一开始,除了教师监督外,学生也非常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所以,一次集体劳动就是一次安全演练。集体劳动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不管平时怎么讲,如果学生不去体验,安全知识也无法深入到学生头脑中,只有在各种切身的活动中才能使之深入人心。

五、集体劳动可以为学校节约有限的资金

在中国,还有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经费相对紧缺,也有许多学校实行精细化、节约化管理,适当地组织师生参加必要的集体劳动,既节省学校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又锻炼了师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六、学校集体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的热情

学生是社会的公民,对他们的公德意识、公益事业心的培养将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当我们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风气需要扭转的时候,学校开展集体劳动的形式也是必须的。在学校集体劳动中,即使是平时非常调皮的学生也会积极地为完成任务而自觉努力,师生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了师生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有效避免师生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说服教育能够解决的,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学会劳动,才能真正进行劳动教育。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今天,尽管我们在劳动教育上做过那么多的努力,甚至强迫性地开展了各种劳动技术课,但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仍然有待提高,各种劳动教育途径还有待努力探索,因为我们培养的接班人应该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建设者,而不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享乐者。

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包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两个态度。

资料扩展:

劳动对人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使得劳动教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劳动教育应当基于新时代劳动的新内涵、新形态、新使命。

在纷繁复杂的观点和现象中,紧紧抓住劳动教育的灵魂,注重实施方法上的科学理性、实践理性的高度统一,使劳动教育真正造福于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个精神”即“劳动精神”。这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精神有积极、消极和中性等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不仅仅需要认知作为基础,而且需要信念和意志做支撑。

劳动精神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劳动观念基础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面貌的一种集中体现,是需要认识论、价值论和意志力支撑的一种精神。

它在内在认知上反映了对劳动与历史、劳动与社会、劳动与生产、劳动与人生等的基本看法,形成对劳动的神圣感和敬畏心,在外在行为上,反映了对劳动主体、劳动过程、劳动对象、劳动成果的基本情感和行为习惯。

 虽然孩子都有自己的态度问题,可家长适当的教育却是最重要的。多培养孩子对劳动的情感是每个父母和老师的必要责任,这样可促进孩子对劳动的认知,和对心理健康发育的帮助。

 老师们常常发现,孩子劳动,年龄越小越积极。进入大班,有些孩子对待劳动就会中途偷懒,需要催上几次才把事情做好。纠其原因,是老师们往往把孩子当成了从事劳动的对象,而不是让孩子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认识,简单的叫孩子去做这个,做那个,而对做前和做后的引导却抛掷脑后,没有重视孩子劳动的情感体验和过程的教育,久而久之,导致了幼儿劳动热情的淡漠了,慢慢地把劳动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有一种排斥心理。

 劳动对培养和发展孩子健康人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形成正确的劳动培养观,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劳动心理,有效促进他们将来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做法有:

 一、坚持顺应幼儿劳动的愿望

 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跟随大人或老师身边做这做那,这是幼儿最初的劳动行为表现,具有无意识性和游戏化性。然而,这正是养成幼儿习惯,培养幼儿劳动能力的最佳时机。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保护和尊重孩子这萌芽状态的劳动本能,不能因为孩子劳动时不合规范的劳动方式或造成的“败事”结果,而呵斥、否定孩子的'劳动,因为这无疑会使孩子最初的积极劳动态度因此而遭到扼杀,而逐渐变得对做事漠不关心,冷眼旁观。我们要学会“在乎”孩子的每一个劳动,学会用语言和神态去认可他们,使幼儿的“劳动”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使他们在这种积极的情绪中去摸索和学习“劳动”的方法,形成“劳动”的意识,训练“劳动”的习惯。

 二、充分让孩子感受参与劳动的乐趣

 幼儿是抱着游戏的态度去参与劳动,中间转移注意的目标也就不奇怪。想要维持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建立幼儿最初的劳动责任心,老师就应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有效的方法是:

 1、把幼儿的劳动当成游戏来做;

 2、给幼儿的劳动建立一定的目标;

 3、体验劳动的意义。前者可以让枯燥的劳动变的富有趣味性,使劳动不是孩子的负担,而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活动。具体方法是设置与活动有关的游戏情景让孩子参与劳动,如拣积木可是说成是采蘑菇,放积木可以当成是运输货物;或是用比赛的形式让孩子保持高涨的劳动热情,使幼儿在比赛的过程中有一种不断满足的成功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劳动。说到幼儿的劳动目标,就需要我们从孩子的心理愿望出发,给他们心理上的满足,促使他们达成外定的要求。它可以是老师在集体面前给他的褒扬,也可以是一定的小奖品鼓励,视孩子的个人情况而定。

 三、努力提升幼儿劳动的概念

 前面说到孩子总是喜欢不停地在忙忙碌碌,跟随着大人进行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多种劳动,事实上,此时在他们的意识中还没有劳动的概念,需要成人不断在把劳动的概念加以强化,让幼儿逐渐形成了劳动的意识和行为。例如,不断给那些参与和主动劳动的孩子以赞美和肯定,灌输“劳动”一词的说法,强化这种劳动做法的光荣。

主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生活技能的劳动是:自我服务劳动。

劳技课是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中学阶段的劳技教育使学生获得基础的技术学习与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终生技术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

大学生劳动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

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

1、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具体包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方面。

2、明确三类劳动教。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站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是以明晰劳动本质与价值为基本要求。

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校园里开展,大学生义务劳动,比如说去打扫自己的宿舍的卫生以及教室的卫生,还有学校的食堂卫生,这都是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总体目的:第一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第二是培养劳动精神,体验劳动价值,第三是形成基本的劳动能力和习惯。

大学劳动实践三部曲分别指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常态、有效实施。

大学开设劳动实践课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这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3、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劳动教育还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来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适当参加劳动。

---劳动教育

劳动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劳动心理学是届和劳动过程,在劳动过程中研究劳动的心里反映、心理内心活动以及心理规律。劳动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劳动心理学

劳动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异界管理心理学为基础学科,再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分析劳动者心理活动。

劳动心理学的形成时间于20世纪初,劳动心理学的在当时的作用,是研究者想通过观察劳动者的活动,提高生产效率。

劳动心理学是基于劳动者的需要、动机以及内心的心里反映,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20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