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家长该怎么去引导?在你的身边是否有那种一会儿温柔、一会儿暴躁的朋友?他们情绪起伏,仿佛过山车,一会冷一会热,一会对生活充满积极,一会又像是降到了冰点。你不仅感到疑惑,更糟糕的是,和他们日常相处十分困难,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刻情绪如何,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除了一时的喜怒无常,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伴随的其他一些心理症状,比如焦虑,表现过度的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紧张不安,犹豫不决,心情烦躁,感到心悸、胸闷、憋气等躯体不适。
2、情绪发生较为突然,表现强烈,但持续时间非常短暂,与其他情感爆发不同的地方是,这种情况大多会有伤人毁物等较强破坏性的表现,但在发作之后,病人毫不自知,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癫痫颅脑外损伤及脑中毒等原因引起的。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非遗传性的先天因素。有一部分人可能没有家族史,但是依然会有这个病发生,往往追溯到母亲怀孕的时候,可能有过母婴期的病毒感染
2、过去受过很多创伤,包括受到欺负等,一想到过去时就非常愤怒,甚至感到压抑,情绪变得很低落。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抑郁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2、自伤或伤人。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抑郁严重,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看不到希望,这种悲观的情绪就会导致病人出现自伤的想法,通过自残来缓解内心的焦躁不安。这种情况严重时,患者还会产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表达同情,但收起遗憾。没有人想听到“我为你感到抱歉”。他们想做的是意识到生活为他们准备着挑战,而你会陪伴并帮助他们面对挑战。
2、帮助孩子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给孩子制造与同学来往的机会,比如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拜托同学约孩子出去玩等;处理好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比如请求老师多关注鼓励孩子。
3、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学会面对显示,改变人格结构,能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但没有精神障碍的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11、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该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的一般的、典型的行为特征。
一般来说,在某一年龄阶段常见的、而且属于正常的行为,如果到了另一年龄阶段依旧存在,孩子的心理可能就有问题了。例如,2岁左右的孩子爱发脾气,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如果到了6、7岁,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经常发脾气,那就是问题行为了,反映出心理健康欠佳。又如,大部分学前儿童都比较怕动物和陌生人,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还害怕动物(包括一些惹人喜爱的小白兔、小猫等)和陌生人,则是情绪障碍的表现。
2、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孩子偶尔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不能算是心理有问题。如果孩子的某种问题行为经常出现,家长就要重视,并考虑孩子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向专业人员咨询。例如,大部分儿童都有一两种害怕的东西,如黑暗、巨大声响等,这种惧怕不需要特殊帮助,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自行消失。但是,一个儿童若是有多种惧怕,十分胆怯,甚至不能独自接触社会,这种表现就不正常了。又如,小学阶段的儿童每月可能发一次或几次脾气,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孩子每天都发脾气,那就应该查查原因,并及时给以帮助和教育。
3、问题行为表现的严重性。每个孩子几乎都有一些偏离正常行为的现象,问题轻微的,不能说明孩子的心理有问题,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很可能心理健康状况有问题。比如,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受到家长的百般爱护,对于上幼儿园,一般的孩子在心理上都会有一些困难。多数孩子经过父母或老师的诱导和帮助,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但是,也有少数儿童害怕上幼儿园达到了恐怖的程度,一说起上幼儿园,他们的脸部表情呆板或惊恐,出现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出汗、面色苍白、呕吐、腹泻等各种躯体症状。这种行为就属于异常,达到了心理障碍的程度,即患有“恐怖症”。
4、问题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儿童的行为看上去是异常的,但仔细观察分析,它却是对不正常环境的正常行为反应。例如,儿童的对抗行为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唠叨不休,处处限制孩子行动的缘故。儿童的攻击行为,如喜欢骂人、打架,可能是模仿家长经常与人吵架或经常打骂孩子的后果。也有青少年有偷窃和逃学的不端行为,这与家庭不和、父母对孩子的冷淡或教师的歧视态度有一定关系,因为这些孩子可以从“伙伴”那里得到家庭或老师不能给予的感情与温暖。孩子的这类行为不说明孩子的心理发育有什么障碍,而反映了畸形环境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改变这类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是改变环境和教育方式。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2怎样判断儿童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观察孩子是否有过度的焦虑,譬如对本不该担忧的事件过度担心,有杞人忧天的感觉,这种担心过度,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了;
观察孩子是否有不正常的恐惧心理,因为害怕,表现得分外胆小,不敢出门,不敢独自上厕所,独自睡觉,独自上学,严重影响了正常休息和学习以及与人交往;
看孩子的情绪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情绪低落,对生命没有意义感,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观察孩子是否对他人有明显的敌意,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观察孩子是否特别容易生气,哭闹;
看孩子是否有明显的躯体症状,譬如尿频、耳鸣、头疼、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严重失眠、容易早醒且醒后难以继续入睡,到医院检查又没有器质性病变;
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看孩子是否突然离群独处,不喜欢与同龄人一起玩,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分活跃,好动,有暴力倾向,逃学等;
如果有上述一些表现,就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找到他形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跟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家长要自我反省,真正关怀孩子,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化解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让孩子重拾心理健康。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3判断小孩是否有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1、首先可以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该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的一般的、典型的行为特征。孩子如果有心理障碍,会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不喜欢与他人沟通,合作精神比较差。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东西所吸引。
2、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可能会经常性的咬指甲,并且在睡觉的时候会有睡眠不安和抽动的情况。部分孩子还会有吸吮手指的习惯,通常三岁以后的孩子就不会出现这种习惯了,如这种习惯还没有消失的话,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问题,平时要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3、小孩子心理有问题,要到正规的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查明具体的原因,听从医生指导,积极的配合治疗。在日常的生活里要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沟通,一起玩游戏,家人也要多陪伴孩子,这样可以防止孩子的心理问题加重。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4儿童11种行为属于心理问题
1、宝宝大了依旧爱吸吮手指
表现:一些较大的宝宝经常吸吮手指或脚趾,以吸吮大拇指多见,严重时还会导致大拇指变形,有些孩子不吸吮手指睡不着觉。
主要原因:1岁以内的宝宝爱吸吮手指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宝宝通过嘴巴认识世界,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即所谓的自我分化不良。
随着大脑发育的完善,多数宝宝会逐渐改变吸吮手指的行为,但是较大的宝宝仍有吸吮行为就属于心理问题,如曾经受到较大的心理创伤,吸吮手指可以起到抚慰作用。查彩慧举了一个案例:一位妈妈为了给6个月的宝宝断奶,狠心将孩子寄放在老家,孩子哭了几天,这个孩子后来有严重的吸吮行为。
干预技巧: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父母应多跟孩子沟通,找出孩子的心理问题,此外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多陪孩子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孩子开心,或是让孩子帮忙做些小事,增加手的活动,逐渐纠正吃手指的习惯。
2、喜欢咬指甲、撕手皮
表现: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咬指甲,以至于撕裂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而且明知道咬指甲不对还是控制不了。有的孩子还喜欢撕手皮,一看到有一点手皮就要去撕。
主要原因:孩子爱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体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家长关心不够,家庭关系不和谐造成孩子压抑、情绪紧张,父母期望过高或学习压力大等。
干预技巧:寻找心理焦虑原因,转移注意力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父母平时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或外出活动,对减少孩子焦虑,纠正咬指甲有好处。另外要注意正面引导孩子纠正咬指甲行为,比如可以订立亲子合约,切忌斥责孩子的不良行为,否则可能会加重心理问题。
除了心理治疗,对于爱撕手皮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减少皮肤起皮的现象,有利于减少孩子撕手皮的机会。
3、容易冲动发脾气或暴怒发作
表现:有些孩子非常冲动易怒,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有些家长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实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
主要原因:虽然有些宝宝确实由于先天神经系统的反应存在冲动、易激怒的情况,但是大多数脾气大的孩子还是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查彩慧医师举了一个案例:1名7岁的孩子因脾气大做心理咨询,结果查医生发现该孩子的母亲非常固执和专断,总是爱打断父亲讲话,甚至故意找借口禁止孩子到乡下见爷爷奶奶。
干预技巧:暂时性隔离+家长做好榜样
如果孩子大发脾气,可以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将其隔离在比较单调的场所,冷静几分钟,同时要避免任何人去安抚他,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对暴怒的孩子比较有效果。除此之外,家长务必要自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坏榜样,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并注意控制脾气。
4、三岁以上的宝宝过度依赖父母或家人
表现:3岁以上的孩子依然十分依赖父母或家人,查医师的患者中有一名3岁的孩子就像树袋熊一样,一直趴在爸爸肩膀上,即使是玩最感兴趣的玩具,也一定要爸爸陪同。
主要原因: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宝宝依恋家人一般是比较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适应与大人的分离。有些大孩子有严重的依赖症可能跟从小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大人有关,比如过分照顾和保护孩子,让孩子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大人才能完成。此外,早期失去母亲的照顾(尤其是3个月~1岁之间)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造成依恋问题。
干预技巧: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
对于依赖症的孩子,家长应该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让孩子体会到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慢慢地孩子会发现脱离父母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其次,家长在离开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不要一声不响偷偷溜走,一定要跟孩子说一声,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回来。
5、过度恐惧
表现:孩子出现恐惧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超过了正常范围的恐惧就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害怕天黑,一看到医生就以为要打针,或是有“上学恐惧症”等。
主要原因:人的恐惧感与身体技能的发展、个人的成长经历几乎成正比。随着接触的事物、经历的活动越来越多,宝宝体验到的恐惧感也会相应增多。一般来说,对生病、死亡、独处、黑暗及想象中怪兽的恐惧,在4岁时达到顶峰,而到了6岁以后,开始下降。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从父母身边得到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干预技巧:体会孩子的恐惧并安抚+解释真相
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在一起,大人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安抚他,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要吓唬孩子。对于还不会表达的孩子,可以多搂抱、拍抚以及轻声安慰,降低孩子的恐惧感;对于可以表达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出来,在安慰孩子的同时适当给孩子解释真相,比如说说为什么会天黑。
6、退缩行为
表现:有些孩子显得孤僻、不合群,尤其是上幼儿园以后,经常独坐一处,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参加做操等集体活动,不与人讲话,也不回答老师提问。
主要原因:退缩行为一般在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时出现,心理学表明这是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担心自己在同伴、老师或父母面前出丑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退缩行为可能是先天适应能力差导致,但也跟后天的抚养教育不当有关,有些家长从小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或是过分照顾和迁就,就会造成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
干预技巧: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应多方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并多陪儿童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儿童适应公共场所的活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和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环境,在小伙伴之间建立和和睦的人际关系。
7、厌食和偏食
表现:有些孩子长期食欲不佳,或是严重的挑食和偏食,这样的孩子通常身体瘦弱,易感冒、腹泻,且营养不良。
主要原因: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厌食主要是疾病和身体原因导致,其实心理也是导致小儿厌食的三大因素之一。挑食和偏食是典型的小儿心理障碍的表现,若就餐前或进餐时心情紧张、焦虑、压抑,睡眠不足或疲劳,食物感官性状的不良刺激等,也会使小儿产生厌食心理。
干预技巧:营造愉快的饮食氛围
除了带孩子做全面检查,治疗身体疾病之外,还要注意干预孩子的心理。孩子不想吃饭时,切不可打骂、强迫、惩罚、哄骗,要细心分析小儿产生厌食的心理因素,采取诱导、暗示、鼓励的办法,一定要营造愉快的饮食环境。
8、6个月至两岁的宝宝屏气发作
表现:有的婴儿在遇事发怒、惊恐或不合意的时候,突然会大哭不止,直到呼吸暂停,严重者甚至伴随呕吐、抽筋,而后恢复原状,这种现象叫屏气发作,又叫呼吸暂停症。一般发作时间在半分钟~3分钟之间,可数月一次或一日数次。一般在6月至2岁内发作较多。
主要原因:这个时期的婴儿还没学会说话,没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等情绪;有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殊不知宝宝的任性是从襁褓中就开始养成。
干预技巧:及时安抚孩子
父母平时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避免情绪方面的刺激,以减少宝宝屏气发作的次数,宝宝一旦发作你要及时安抚孩子,或把孩子抱到室外,换一个环境也许就能缓解宝宝的情绪。
9、拔毛癖
表现:有些孩子喜欢拔自己的毛发,比如眉毛、睫毛、头发等,而且经大人反复劝说之后无法改善。
主要原因:孩子出现拔毛癖,大多是因为孩子与家人的心理冲突或在学校的心理冲突,如亲子关系不良、教育方法不良、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压力等,出现情绪焦虑和忧郁导致。
干预技巧:找出焦虑原因并改善
首先要找出孩子焦虑紧张的问题所在,家长多和孩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改变造成孩子问题的教育方式,要像朋友一样跟孩子聊天,鼓励孩子跟爸爸妈妈说心里话,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10、小儿夹腿综合症
表现:小儿可两腿并拢或交叉内收或利用桌子或椅子角摩擦外阴,女孩常两腿交叉上下擦动,摩擦时出现面红、眼神凝视及额头或全身出汗等现象。小儿多在入睡前、刚睡醒时或单独玩耍时进行。每次持续数分钟,发作次数不等,可一日数次,或数日发作一次。
主要原因:有的儿童因家庭气氛紧张、缺乏母爱、遭受歧视等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通过自身刺激来寻求宣泄,从而产生夹腿动作;有的则是由于偶然摩擦产生快感后形成的习惯。
干预技巧:转移注意力
家长不要让孩子穿过于紧身的衣裤,以免摩擦生殖器;由于很多小儿夹腿综合症都是在入睡前发生,家长可以在睡前安排一些活动,比如亲子阅读,陪伴孩子入睡。另外,尽量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不要给孩子独处的机会,通过丰富的活动和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千万要注意不可打骂和羞辱孩子。
11、撞头、打滚等行为
表现: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撞头的自虐行为,比如跪地磕头就是撞墙。此外,常见的自虐动作还有摇头、打头、打滚、捏自己、抓头发、扯耳朵等。
主要原因:孩子在情绪受到刺激、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疼痛因素刺激时,就会出现自虐行为怪癖。自虐其实是孩子有诉求的一种表达,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或某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干预技巧:弄清自虐原因多数孩子是只有在不被满足的情况下才采取自虐行为,因此更有可能是心因性引发的。家长要弄清楚孩子自虐的起因并进行矫治,比如检视父母的婚姻关系等。如有必要,应该咨询心理医生。
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常感觉良好,功能正常。但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会转向躁狂或抑郁的极端,每一种极端都与平常的自己截然不同。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
1、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
2、失去了自我价值认同的能力,犹如丢了灵魂的行尸走肉,持续地情绪低落,心灵空虚。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学业失败、失恋,或者是受挫受打击了,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
2、遗传因素: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父母中有人患双向情感障碍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家庭负担加重,由于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而用于这种疾病的药物价格往往十分昂贵,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会逐渐不能支撑。另外,有些患者会在发作时购买很多没必要的昂贵物品,就会造成家庭的经济困难。
2、很大几率可能会遗传。双向情感障碍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如果患者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话,从医学角度来讲,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并且在相处教育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对下一代的心智造成一定影响。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初一孩子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除了服用必要的药物进行治疗,家长还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跟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这样可能会好一点。平时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焦虑,不紧张。
2、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躺在床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3、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学会面对显示,改变人格结构,能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再小的宝宝,哪怕是新生儿,也会有自己的情绪,他从一生下来就会用哭的方式要吃的喝的,要安慰和拥抱,稍微成长一点就会笑。我们家长都可以观测到,在孩子睡觉的时候,他甚至可以根据梦中或者一些刺激,哼哼唧唧,或者翘起嘴角微笑。孩子从小到大的情绪可以被观察到,父母也一定要重视起来,根据孩子的情绪判断孩子的状态。进而对孩子进行照顾和引导,那么怎么样去识别宝宝发出的情绪信号呢?
第一,要多观察宝宝的动作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都是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语言来表达自记得所思所想。比如说,当家长抱着孩子外出,有陌生人伸手过来想要摸一摸宝宝的小脸蛋儿,这个时候啊,宝宝扭过头去,或者抱紧妈妈,可能都是一种害怕,恐惧的表现,拒绝就是不想被触摸,不看就是一种方式。如果宝宝主动向外界伸出手去,甚至发出了咯咯的笑声,那就是他喜欢,欢迎的一种表现。
第二,家长要及时在互动中教会让孩子表达说当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的时候,家长可以试着问孩子。比如说他摇头的时候,可以问他,你是不喜欢吗?你是害怕吗?或者在孩子哭的时候问他,你是伤心吗?如果孩子认同了的话,也就是,他的动作对应了你所说的情绪。这就说明与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再以后,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孩子能及时的表达出来他的情绪啊,父母也就能对应到,识别到。就可以采取应对的措施。
看护小宝宝就是一个注意细节的过程,宝宝的一切都体现在体现在细节里,不管是身体的状况还是情绪的表达。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只要父母细心,就一定能够理解孩子。
您好,幼儿如果出现感统失调会在一些言行举止的细节表现出来,一般可能会有这些表现:
1、无法确定管用手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右利手,也有少数是左利手,一般在孩子三岁时就会发展出优势的惯用手,通过习惯用的手来完成拿筷子、汤勺、玩具等一系列动作,如果孩子左右手混乱,无法确定惯用手,可能会对肢体协调发展产生影响。
2、吃饭时到处撒饭粒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唇部及其周围的肌肉张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完成咀嚼动作,所以吃饭容易弄得碗周围都是饭粒。父母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平常用舌头舔唇边的动作是否协调,如果不能很顺畅地完成这类举动,可以在宝宝唇边涂一些蜂蜜或果酱,让宝宝练习时用舌头,加强舌头的灵活度。
3、无法准确的倒水
手眼不协调的孩子倒水是个难度,例如将水壶的水倒进杯子,首先要判断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倒水的时候也要用壶口对准杯子,并掌握好倒水过程中重量的变化,控制好手部的肌肉力量,所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动作,感统失调的儿童可能做不好。
4、走路不协调
宝宝还小的时候,刚学走路会不协调,可是如果孩子大了走路还是容易摔倒、撞到别的物体,那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感觉统合失调。大脑和肢体不协调的儿童,具体表现在走路喜欢一蹦一蹦的、害怕站在高台、上楼梯也不是很顺畅等。
孩子如果存在感统失调,一般排除先天原因,大多是和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相关,所以如果您觉得自己的宝宝可能存在感统失调,可以先去医院检查,或者去感统训练机构做系统的测评。在孩子小的时候,感觉失调更容易改善,可以多在家做一些训练,等大了调整起来比较困难,并且也耽误孩子的学习,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宝宝的性格是否随季而变呢
宝宝的性格是否随季而变呢,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随时关注自己宝宝的性格特点,看看自己的宝宝是否患上了季节性的感情障碍,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宝宝的性格是否随季而变呢。
宝宝的性格是否随季而变呢1案例:家住水心的王女士这两天被女儿弄得头疼不已,往日听话的女儿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吵着不愿意去上学了,说老师对她不好,小朋友们都欺负她,在家里也经常要发小脾气,没事时就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呆呆地一坐就是半天。
温医附二院心理科主任戴王磊介绍说,王女士的女儿患上的是儿童季节性情感障碍,多发于春、夏两季,秋、冬季也有许多儿童会患上,一般来说对儿童没有什么损害。
春去秋来、季节变换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在转变的过程中,人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就有必要对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调适。因为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儿童可能一时无法适应,严重的就会发生儿童季节性情感障碍。
他分析认为,儿童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季节的转换只是诱因之一。有的儿童可能以前就比较厌学,只是以前一直表现的不明显;或者以前听说过的鬼故事等,现在突然想起来了,觉得特别恐怖,没有家长在身边就无法入睡。
有的儿童情绪抑郁,对事情悲观失望,整天无精打采,不爱与人交往;喜欢睡觉,早晨很难醒来;情绪上很容易激动,动辄与人吵架;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懒得动手动脑,学习成绩下降;时常感到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
一般来说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自身在性格上也存在一些缺陷,个性就比较忧郁或者胆量平时就较其他孩子要小,他们的父母在平时的教育方式上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因为家庭作业没做好,平时家长说一下也就过去了,可如果赶上季节转换孩子情绪一时不能适应,就有可能表现的特别激烈,导致儿童患上抑郁症。
当儿童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后,家长不用太惊慌。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持续4~6周的时间,不严重的话不用治疗,慢慢就会痊愈。只有个别表现比较厉害,或者持续时间三个月以上的儿童才需要到医院治疗。
但不去医院并不代表可以不管,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对孩子多鼓励、多支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多陪他们晒晒太阳,对其情绪进行梳理和积极肯定,使其早日走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阴影。
宝宝的性格是否随季而变呢2孩子的出生无疑于给一个家庭带来了欣喜,但是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渐渐的家长就会发现自己孩子的“性格”,似乎在朝着和其他人都不相同的方向发展。有这样一种说法:“孩子的性格大多会像出生之后第一个抱他的人的性格”,虽然这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话,但是却有很多的“巧合”,这也让人们对此更加的相信。但其实还有一种“相对不成熟”的说法,就是孩子的性格会随着出生的月份而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变化。
就像是一年四季同样多变一样,出生在不同季节的孩子,性格会有一个大的差异。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出生的孩子性格里会带有一种类似于“复苏”的希望。但是在他做事情的时候,却是会显得慢吞吞的,性格不温不火,不骄不躁。但是做起事情来,又好像是有条不紊一样。
因为春天是个希望的季节,即使孩子做事情很慢,但是总会有属于他自己的计划,这是希望的力量。火热的夏天是很多人又爱又恨的季节,骄阳似火的热情,好像就明确了在这个季节出生的孩子带有一种外向的奔放,而同时又夹杂着一些属于自己的小脾气。因为是夏天,分分钟能让人晒化的但同时又充满着绿色的。
秋天在很多诗人和作家的作品中,都是很悲凉的,它是一个金**的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出生的宝宝却不会过度的“悲凉”,因为秋天有它的两面性,既是万物凋零的时节,又是收获的季节。所以在秋天出生的宝宝会带着属于自己特有的“两面性”,在任何事物中,都会发挥自己最好的状态,这是秋天所赋予他们最独特的一环。
冰冷的季节冬天所出生的宝宝,就好像是完全“传承”了冬天的特点,有着冰冷的外表,什么事都是自己一个人,但是却往往会被他们冰冷的外表所骗,因为他们的内心,可是完全相反的。可能是因为冬天赋予了他们寒冷,所以想要给与一些与众不同的火热。因此给他们一个完全相反的内心,其实他们只是属于“慢热型”。
每个季节出生的孩子都会带有本季节的特点,就像是集这个季节所有的优点为一体,而这个也正是季节所赋予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因为带有季节的特点,使大家的性格更为明确。无论是哪个季节,复苏的春季、火热的夏季、凋零的秋季、冰冷的冬季,都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优点,这是其他人所不能复制的。季节的不同,造就了很多性格不同的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按照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去和别人相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别人无法复制,而他们所带有的季节特点,成为了他们最独特的一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