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肖复兴在《早恋》一书中这样写道:爱是一个厚重而圣洁的话题。而对于早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孩子去尝试,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我们不安地观察着,揣测着,唯恐孩子不小心摘到又酸又甜又涩的青苹果,没有人否认那是一段纯真美好的感情,家长的提心吊胆只是结果,早恋的终端---性,沉沦,和痛苦。每一样都令人胆战心惊,权衡能力,我们无法阻止孩子感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性教育。
然而,生活中总会有很多触目惊心的事情,让我们的男孩女孩受到伤害。有一部分责任是属于家长的,可更多的孩子,需要懂得我的成长我做主。
小琴是一个未满十四岁的女孩,父母因为忙着做生意,忽略了她的成长,一直把她寄放在乡下,直到上了初中,她才来到父母居住的城市。而有一天,忽然听说父母离婚了,她更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学校有一位学长小涛,刚刚十七岁,长得很帅,小涛对小琴颇有好感,他们没多久,就形影不离。两个孩子放学后结伴而行,总有很多甜蜜的话语。
假如家长和老师能够在这个时候发现孩子的心事,走进他们的心灵,语重心长地进行一番开导,兴许就不会有后来不可收拾的残局。
小琴在一次体育课上突然昏倒,待同学们把她送进医院时,连医生都惊得目瞪口呆,小琴怀孕三个月了!要知道,她还是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孩子!小琴的母亲当时就狠狠地给了女儿两记耳光!小琴一气之下和小涛离家出走。可天真的小琴哪里知道生活的艰辛?小琴父母执意报警,最终小涛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无知的小琴哭着说,我们是真心相爱的,我是自愿的,可无情的法律还是把小涛送进了监狱。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与未满十四岁的女孩发生关系,无论自愿与否,都是一种犯罪。小琴最终选择了堕胎,被学校勒令开除。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小琴最后的命运可想而知,备受人们歧视,到处被人指指点点,最后不得已转学。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喜欢异性,对某一个异性非常着迷,这是青春期所有男孩女孩最神秘美好的情感。可是,过分的亲密,有了身体的接触,懵懂的少男少女还没准备好,便匆匆忙忙地走进了男女的微妙世界,对男孩女孩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青春耗在一段感情上,既有青春该有的热情与体验,也容易产生狭隘与遗憾。理想状态是既要全心体验感情,又要保有独立的个人发展和人生体验。唯有两者结合,才能成就一段无愧于青春的过程。否则难免在日后回首时,感慨青春有所失落。
青春耗在一个人身上,会是一种矛盾的经历:
正面来说:
1 会感受到激情与热恋。全心全意地投入一段感情,体会热烈的爱与被爱的感觉,这是青春该有的体验。
2 关系更加坚固。经历青春这段感情,两人的感情基础会更加牢固,有共同的青春记忆,这种感情更持久。
3 个人成长速度更快。全心投入一段感情,个人的情感体验会加速成长,对感情和人生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负面来说:
1 会觉得遗憾。如果这段感情最终失败了,会觉得年轻时错过了更多机会,会觉得青春有所遗憾。
2 个人发展受限。全心全意地投入感情,很容易忽略个人发展,导致在事业、兴趣等其他方面进步较慢,这会影响整体的成长。
3 丧失更广阔的人生体验。青春多投入一段感情,很容易错过了解更多人和事的机会,导致视野较窄,世界体验不足。
4 个人价值判断易偏颇。过于依赖一段感情,很容易产生"你就是我的全部"的错觉,个人的价值判断容易失衡。
生命短暂,青春该有的关于爱与被爱的体验还是值得去感受。但爱情不能成为生命的全部,独立自我的成长同样重要。这是青春该学会的人生课程。青春耗在一个人身上,会是一种非常剧烈的经历:
1 非常投入。由于青春时期的人格和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易于全身心地投入一段感情。这会带来非常强烈的情绪体验,无论是爱情的甜蜜或失恋的痛苦。
2 容易受伤。由于对恋人和感情都抱有理想化的幻想,很容易在现实生活的打击下受到伤害。特别是初恋,一旦失望会给自我的情感认知带来强烈冲击。
3 影响深远。青春期的情感经历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定图模效应。初恋的体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恋爱观和自我情感认知。失恋若未能很好调整会遗留隐患。
4 成长的机会。不管是甜蜜的恋爱或痛苦的失恋,对青春人来说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可以学习如何去爱和照顾人,也可以学习如何面对伤痛并努力复原。这些都可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青春期的感情经历是人生重要阶段的一部分。积极体验恋爱带来的成长机会,学会怎样去爱人和自己。即便面临失恋的痛苦,也要选择勇敢地面对,克服伤痛,并从中汲取经验,这才是青春最宝贵的收获。
不全然是这样。青春期是懵懂的、是被动的。但也是有真正的爱情的。没有比青春期更纯洁的爱情了。现在的爱情是什么?
其实没有具体的答案。
你说的也对。青春期是情窦初开的季节,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不是,那只是青春的萌动。
但是,你可以想想现在成年人的爱情难道就一定真是爱情。?
我觉得它还没青春期的爱情美好。
青春期的爱情是萌动的,但是这种萌动带给我们的和以后的爱情相比。我相信你应该会更喜欢青春期的爱情。毕竟成年人的爱情有那个不是多多少少都添加了名利、金钱、地位在里面。
其实是每个都会有一点的。只是尚未感悟发现而已。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
青春期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关键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情绪从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渡阶,情绪十分不稳定。
情绪变化迅速,但不持久。
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
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
情绪起伏大,给人阴晴不定的感觉。
早期荷尔蒙的大量释放,是导致青少年情绪起伏和情绪感受强烈的直接原因。
大脑发育的区域差异使青春期压力反应激烈、冒险行为增多的主要原因。
大脑中负责情绪产生和处理的区域(边缘系统)最先发展和活跃起来,使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增多增强;而可以对情绪或压力进行相应的调控的前额叶,大脑皮层区域则会到青春期中晚期才开始大规模的发展,两个区域连接的强化也是到中晚期才开始完善,中后期情绪状态会逐渐稳定。
情绪表现 :
情绪表现的两极性、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
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的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但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也不是一味的强烈,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性很大,常常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情绪来得骤然,去的迅速,可能这一刻心情还“阳光明媚”,下一刻就“暴雨倾盆”。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反应剧烈,表现夸张,他们往往遇到一点小事就会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容易狂喜、暴怒、容易极度悲伤、恐惧。当取得成功或者受到表扬鼓励和肯定时情绪高涨,兴高采烈,当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陷入极端苦闷的状态,心情低落,无精打采。
常见情绪表现:
1爱发脾气
青春期孩子的妈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来那个情绪一直很温和的孩子,现在越来越爱发脾气。很容易激动,多说他两句都不行;有时甚至出于好意的关心他也嫌烦,跟你闹脾气。
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关心,不叫真,不抓住错误不放,不对抗(共情)。
2爱抱怨
孩子可能会回来抱怨作业太多,课太多,抱怨老师,抱怨学校。我儿子那时会经常抱怨他们新来的校长,他说每天给他们加几节课就是在压榨他们的时间。
接纳孩子的抱怨,倾听孩子,父母自己要少一点抱怨,用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影响孩子,耐心倾听。
3会沉默
以前那个什么都回来跟我说的孩子突然不见了,问了也什么都不愿说。其实是我们的亲子沟通出了问题,儿子觉得我们不能理解他,说了也没用。
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要太严肃,可以用一点幽默故事来调节气氛,不能嘲笑、讥讽,要尊重他们的想法。
4容易焦虑、紧张不安
受外在的影响,学校、老师、父母、作业、同伴关系等等,让孩子感到压力倍增。
生理压力:荷尔蒙变化和大脑发育特点,导致情绪起伏后,压力的调控能力还很弱。
学业压力:进入初中后,学业要求无论从知识内容角度而言,还是从学习时间投入自我约束,要求都会有一个突然的飞跃,需要孩子发挥很多力气去了解适应新的学习挑战。
人际交往压力:青春期时孩子的情感重心从家庭向同伴转移,同伴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增强。被同伴接受、建立和维系朋友关系,处理朋友间冲突等问题,对孩子的交往技巧和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挑战。
家长要缓解孩子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不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父母的表情和语气会影响孩子,可以多陪孩子说话,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把孩子当朋友,平等对待。
5非常敏感
关注老师、同学、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即使穿一件衣服都有可能会考虑很久,希望引起关注和好评,有同学不认可就不会再穿,老师在班上批评人,他就会觉得是在针对自己。
由于青春期的镜像心理作用,孩子们对他人的评论或批评非常敏感,会觉得所有人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觉得大家的讨论或评论都是或明或暗的指向自己,别人的表扬瞬间能提升他的心情,并会从中得到巨大的行动力批评或负面评价,也会产生极大的伤害,这使情绪低迷,对事情失去兴趣,没有积极行动的意愿。
青少年大脑发育的特点,是通过杏仁核而不是额叶来识别情绪。杏仁核本来是处理战逃反应,额叶才能更准确更理智,青少年会倾向于将面无表情识别为敌意,严肃识别为生气。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我们的表情严肃都有可能被他们解读为是在生气,从而产生对抗。很多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或者是刻意在挑剔自己。
随着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他人想法和态度的理解能力增强,对自身的思考大幅度增加。这些变化会促使青少年,开始更多地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这一时期特定荷尔蒙释放的剧增,会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己是所有关注,或审视焦点的错觉,使其呈现出对他人的评价或批评,非常敏感的特点,青春期中后期会下降。
6容易抑郁
压力下容易沮丧,压力过大,不懂得释放就会导致抑郁。父母的不理解,人际关系受挫会不愿意交朋友。
每10个孩子中就会有一个经历过情绪障碍,20%~50%会有抑郁倾向,15%~20%有至少一次的抑郁发作,5%会演变成长期抑郁。自杀率达到最高峰,204%的中学生曾考虑过自杀,65%为自杀做过计划。
自我认知的压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对“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在这个社会的位置”等等问题产生了强烈的了解需求。积极的认识和探索,给孩子带来无限喜悦,也带来很多困惑和压力,这些压力对青少年情绪健康也造成了威胁。
情绪情感日益增多,消极情绪体验也会增多。(告别了孩童时的无忧无虑)
情绪表达由外在的冲动性,到内在具有掩饰性这样的一个转变,孩子学会掩饰情绪了,自尊心变得特别强。
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方式去传达。
家长要乐观的面对事情,乐天派不容易得抑郁症,经常大笑的人很少有心理问题。话说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培养孩子乐观面对未来的品质比分数更重要,这样他们才有能力面对挑战。
四种常见情绪困扰:
1烦躁
生理原因,前额叶发育不完全。
倾向于认识自己,对自我的不接纳。
父母过度的关心和唠叨。
2孤独
孤独感是那种即使在非常热闹的地方,也莫名的感觉到孤独,想脱离父母的保护,又有对外界的不确定,期待更多的朋友来证明自己是受欢迎的。
尊重孩子的孤独感,智慧的父母要知道对于你的孩子而言,什么会让他们觉得倍感孤独,一定是有一双不懂自己需求的父母,才最让青少年感觉到孤独。
3迷茫
没有方向感,找寻存在的意义,缺乏行动力,好像所处世界是一片混沌之中。花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想成为怎样的人是很有价值的,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思考。
4愤怒
愤怒它是指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意愿相违背,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常与一个人的挫折感、阻力、威胁、以及他被忽视、被苛责这样一种体验相关联。
引导孩子体验、觉察愤怒的根源。
(1)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完美主义,追求完美,对自己或他人苛求。
(3:)猜疑、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动机。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当我们需要被满足的时候,所体验到的感觉就叫积极情绪。会产生舒服,放松平静的感受。
当我们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所体验到的感受叫消极情绪,会产生无聊厌烦的感受。
所有需要都是正当的,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面对情绪的方法
1允许、接纳情绪
当我们平静安定自在,孩子们也会平静安定自在,我们紧张焦虑,孩子就会觉得周围不安全,也紧张焦虑,花好多力气和紧张,焦虑,抗争是去探索的勇气,学习提不起劲。
2积极的暂停,转移,远离产生情绪崩溃的环境,深呼吸、冥想、调整关注焦点。
3帮助孩子合理宣泄
练习方法:
1觉察自己的情绪,为自己的情绪找个家。用给情绪命名的方式,识别情绪,不让无家可归的情绪在孩子身上安家。
2在当下区分什么是身体感觉,什么是情绪体验。做自己的观察者,观察情绪的升起,落下,让情绪自然流动。
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引发了当下的情绪。谁痛苦,谁负责,每一种感受都是自己需求的信号。通过句式转换,通过看到自己感受背后的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3看见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是什么样的想法,导致情绪的产生。一念之转,当没有这些想法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
4觉察孩子的情绪,不过分卷入。父母自责中,隐藏着自大,高估自己的分量,低估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的痛苦都是“我”造成的,“我”要来负责,背负不必要的重担,也剥夺孩子练习管理自己情绪的机会。
我可以给建议,选择由他自己负责。我可以给帮助,但不替他执行。我们陪在孩子的情绪旁边,不过分卷入。
5错误的情绪消除法,否认感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命令情绪停止:“你不许哭”。
转移注意力:“你看这个好玩吧!”。
忽视遇到的困难:“就这点小事有什么好担心的”等等。
觉察不恰当的做法是改变的第一步。
接下来有什么行动倾向,来增加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
父母对于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影响
1情绪虽然不能遗传,但情绪可以感染
父母的情绪会通过模仿、暗示、感染等心理机制传递给子女,对孩子稳定、客观的情绪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2父母自身拥有积极、正面、稳定的情绪是关键
即使孩子处于情绪“疾风骤雨”的不稳定期,如果父母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孩子也不容易在家中被激发而产生剧烈的情绪反应。在外面形成了不良情绪,也容易在家中得到缓解和沉淀。
3青春期是孩子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顺利度过,需要关爱、理解和接纳。
青春期的美好体现在青春期的孩子朝气蓬勃,拥有最纯真的友谊,没有生活的压力和烦恼,可以开开心心的学习生活。
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