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表达了中秋佳节人们企盼团圆的情感和美好祝福古诗?

什么什么表达了中秋佳节人们企盼团圆的情感和美好祝福古诗?,第1张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

  2、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中秋夜对月》许棠

  3、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6、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7、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

  8、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10、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1、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12、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3、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4、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5、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16、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17、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8、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曹勋《尾犯·中秋》

  19、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0、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翻译: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在去年东武的今晚,明月忧愁得受不了。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只惧怕像王粲那样(怀才不遇),每次相见对立都要登上城楼。

这里不太好理解,你可以看一下王粲的《登楼赋》,诗人由自己想到登楼望故乡的王粲,以此衬托悲伤之情。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翻译: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在去年东武的今晚,明月忧愁得受不了。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只惧怕像王粲那样(怀才不遇),每次相见对立都要登上城楼。 这里不太好理解,你可以看一下王粲的《登楼赋》,诗人由自己想到登楼望故乡的王粲,以此衬托悲伤之情。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宋 苏辙[1]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编辑本段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 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祐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 (1091)拜尚书右丞,次年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祐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雷州安置(官制用语,宋朝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绍圣丁丑春(1098)移化州别驾(官名,即州牧,知州),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曰文定。

编辑本段

背景

  这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2]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 徐州夜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缓缓吟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徐州夜色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苏轼见了,摇头微笑:“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击掌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该词上阙借谢安事,作为“不及时引退”的鉴戒;下阙设想兄弟二人“退而相从之乐”,以安慰对方,尤其“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两句,温情脉脉,又让人忍俊不住。苏辙仿佛已经看到两兄弟相互扶持在路上走得东倒西歪了,不禁一扫离愁,绝尘而去。

编辑本段

注释

  水调歌头是词牌

  "徐州中秋"是词的标题

  情感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苏辙兄弟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劝苏轼早日退隐,实现“相约”早退的约定。

苏轼写给弟弟的词,最著名的当属《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值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欢饮达旦。他大醉之后,举怀邀月,拍手狂歌,起舞徘徊,清影风露之中,今夕不知何夕。猛然想到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轼顿时生出无穷无尽悲欢离合之感,一时难以自已,神来之笔,潇洒挥舞,作成千古绝唱之《水调歌头》。

  

  全词构思奇幻,豪放旷达,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卷舒自如,颇有“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全篇皆是佳句,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此词自诞生之日起,大家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尤其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即或不必尽废,而苏轼此词自当高出一头。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缓缓吟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苏轼见了,摇头微笑:“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击掌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该词上阙借谢安事,作为“不及时引退”的鉴戒;下阙设想兄弟二人“退而相从之乐”,以安慰对方,尤其“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两句,温情脉脉,又让人忍俊不住。苏辙仿佛已经看到两兄弟相互扶持在路上走得东倒西歪了,不禁一扫离愁,绝尘而去。

最后两句诗人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表达了渴望安逸闲适的生活,对官场名利的厌恶之情。

《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就在创作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不久,苏轼兄弟便得到了团聚的机会。熙宁九年(1076)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

次年春,苏辙自京师往迎,兄弟同赴京师。抵陈桥驿,苏轼奉命改知徐州。四月,苏辙又随兄来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而不再是“千里共蝉娟”。

苏辙有《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记其事,苏轼则写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

这首诗出自苏辙的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诗人一开始就点名了时间道出诗人与兄长分别时间太久。其中就表达了诗人对 兄弟的聚少离多的怨恨 责备及无奈。

这首词写于苏轼要离开京城去奔赴徐州任徐州知州,苏辙与苏轼同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二人一起坐船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这首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最后表达出诗人对于亲人相隔,情绪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这首词是对照苏轼曾写到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诗人就回赠了这首词给他的手足亲兄弟。全词的景物都从视觉上呈现出一种悲凉孤寂的感觉,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诗人一开始就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兄弟依依不舍 渴望下次重聚的美好愿望。

全词围绕着孤寂凄凉来写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面临与亲兄长生离别的无奈和责备之情。

《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词的上片把酒颂月,抒写了由空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进程;下片对月怀人,阐发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表达出作者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到达豁达乐观的人生境地,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留给后人无尽温暖与美好。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点明饮酒赏月。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现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义。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一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由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千里共婵娟”,也就可以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地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1样,是积极乐观的。1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圆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受的安慰。 查看原帖>>

希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2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