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这篇课文感悟到了什么?

白鹅这篇课文感悟到了什么?,第1张

今天,我读了丰子恺的记叙文《白鹅》,在这篇文章中丰子恺生动地描写了鹅的步态、吃态和看守门院的姿态。他通过对鹅生活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并加入少量家人语言和自己心情的描写,使一只白鹅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以后我也要细心观察,认真积累,在写文章时,也要把事务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白鹅》原文中写道:“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可见,丰子恺以慈悲为怀,利乐有情的精神不仅表现在日常待人处世上,还推己及物,对植物动物也都抱着平等、悲悯的态度。

望采纳

《白鹅》教案6

作者: 加入日期:08-02-20

3 白 鹅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白鹅”特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

2.学河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3.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理,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分析“白鹅”特点。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难点

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突破

加强和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利用辐射教学,引入相关写法的篇目让学生比较、感悟,从而理解并会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印发《杨柳树》、《苏州园林》片断、《狗獾》片断,准备白鹅。◆学生准备练字本,预习课文。

教学步骤

(第1谦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背诵诗歌导入课文 1.背诗谈论

2.诱思导学,梳理内容 2.整体感悟

一、由背诵诗歌导入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齐背骆宾王的诗《鹅》,问学

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

2.出示白鹅,请学生自由说说鹅

还有哪些特征(提示:从鹅的生活

习性、对人的贡献、叫声、走路姿势

等方面说)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笔下的

《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

这只白鹅的 1.齐背骆宾王的诗《鹅》。说出诗中描

、绘的鹅的特征:善叫、颈长、白羽毛、

红脚掌、善游泳。

2.学生观察,说鹅的其他特点。

可能有:喜吃鱼,好养,不挑吃住,走

路一摇一摆,很威风、雪白的羽毛很

漂亮。

3.听、猜想。

二、诱思导学.梳理内容(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

意,勾划生字词。

2.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请学生认

读、理解。

3.请学生思考:

(1)你认为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

样的用课文中相关的词句回答。

(2)“我”喜欢白鹅的原因是什

么用文中语言概括回答。

1.自由朗读,感知文意,勾划生字词。

2.学生认读生字:叫嚣、引吭、奢侈、盛馔、

岑寂。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冥顽、窥伺、奢侈、

三眼一板、蹑手蹑脚。

3.学生思考后回答:

(1)喜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

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因为它对我

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物质上

的贡献是生蛋,精神上的贡献是点缀庭

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三、本课小结《白鹅》抓住白鹅的傲慢的特点,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四、板书设计参考

高傲:

头部

叫声

步态

吃相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引导研析深入课文 1.合作探究学习

2.辐射阅读拓展延伸 2.拓展延伸学习

一、深入研析,合作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学生思考,分组

讨论:

(1)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

鹅高傲特点的又是采用什么手法

来突出这一特点的结合文中具体

句子谈一谈。

(2)作者为什么能如此鲜明地刻画

出白鹅的特点去掉文中写鸭:狗的

内容好不好为什么换成小羊等

动物可以吗为什么

2.教师总结:我们一起分析“白鹅”

高傲的特点,知道作者是用比较手法

突出白鹅特点的。那我们怎样运用

比较写一事物呢 ’ 1.学生读幻灯片中的题目,思考,分小

组讨论: -

(1)作者是从白鹅的头部、叫声、步

态、吃相来写白鹅的高傲,采用了对

比的手法。如写鹅的叫声,与鸭作比

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肃庄重”;与

狗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

(2)能从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

等方面抓特征对白鹅进行细致观察,

并且采用了对比手法。不能去掉。

去掉后不能鲜明地突出白鹅高傲的

特征。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

换,但要考虑他们是否是同类动物,

在“高傲”特点的表现上是否有区别。

2.小组讨论、交流。

二、辐射阅读。拓展延伸(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1.教师发阅读材料《杨柳树》、《苏

州园林》、《狗獾》片断。请学生

思考:

(1)选文和原文在写法上有何共

同之处。前两篇选文中的事物特

点分别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突出

这一特点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结合选文具体谈—谈。 1.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

(1l_)都运用比较突出事物特征。 .

杨柳树:下垂、高而不忘本。用红杏等花

木向上发展绝不顾泥土中的根木和杨柳

树高而能下作比较,突出杨柳树高而不

忘本的特点。

(2)狗獾和前两篇在比较的运

用手法中有什么不同,从三篇选

文和原文中说说运用比较突出

事物应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谈一谈: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

得精彩说说原因。

(2)你觉得如何才能使你的描

写语言更生动

3.请学生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喜

爱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特征,最

好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4.请学生读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苏州园林布局:绝不讲究对称。用我国古

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

对称的,和苏州园林的建筑比较,突出苏

州园林布局别具一格的特点。

(2)《狗獾》用不同事物比较,突出相同点,

从而让人们认识狗獾的特点。而前两篇

用不同事物比较,突出不同点,从而突出

事物特点。运用比较时,比较者应是同类

事物,要找准比较点。

2.找一找,谈一谈

(1)A、“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

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

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

骂小使一样”。“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生动地写出了狗讨好主人时的样子,可见

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好像大爷嫌饭迟而

怒骂小使”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白鹅的

高傲。

B.“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

在旁伺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运用

成语和比喻写出了白鹅吃相的高傲。

C.“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

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窝边伺

侯。”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白鹅的高傲。

(2)A.细致观察、抓特征描写。

B.运用恰当的成语。

C.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

3.构思,进行片断描写。

4.读片断,评价。

5.小结:请学生谈一谈学习本文的

收获。

5.学生回顾、总结。可能是:(1)观察动物

时,可以从它的外形,叫声、步态、吃相等

方面抓特征细致观察。(2)用比较的方

法突出事物特征。(3)运用成语、修辞等

对事物进行生动描写。(4)以后要留心

观察身边事物,做关注自然的“有心人”

“有情人”。(5)学会了和同学们合作探

讨问题。

三、本课小结

课文是作者对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作了生动的描绘;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四、板书设计参考

有贡献

物质是:下蛋精神上:增添乐趣

本课总结

教学中我们按照“情境导人——诱思导学——深入研析——辐射阅读”四大板快进行。“情境导人”通过背古诗、谈初步了解鹅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诱思导学”中,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初步了解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及喜爱白鹅的原因,符合整取教材的理念。“深入研析”中,注意让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方式,深入探讨喜爱白鹅的原因,即“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和对“我”一家的贡献。“白鹅”高傲的特点刻画得如此鲜明,一方面由于作者的认真观察,更重要的是作者运用了比较手法。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引进了和课文相关的辐射材料,让学生探究、感悟。再结合写作训练,让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另外,生动地描绘也是写好状物文章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让学生品味文中精彩词句达到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写动物日记。

2.建议学生定期收看《人与自然》节目,写出收看随想。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写动物的文章,文字浅显,内容易懂。所以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少讲,主要通过提出有价值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通过辐射教学,引用三篇相关文章,让学生探究、感悟,使学生扎实地学会了比较手法的运用。再让学生仿写,学生学以致用,这样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http://www5156educom/serachphp

这是个教案,不知道对你有帮助没有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

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课时安排 :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可让学生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但毕竟是儿童之作,而且全诗总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得多,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值得一读。(也可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见过的鹅,或展示相关、音像资料,由此引入课文)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

四、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提示:这几个词词义相近,用以形容白鹅,既突出强调了白鹅的鲜明个性,又避免了单调,富有变化。(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这只雪白的大鸟伸长脖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时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结合文中的描写作具体来分析。—— 头、叫声、步态、吃相。

头高,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

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气宇轩昂。

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 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 “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并解释下列词语:

冥顽 叫嚣 引吭 局促 奢侈 窥伺

盛撰 岑寂 左顾右盼 三眼一板 蹑手蹑脚

3.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研究课文1~4段的写法

1.学生自由朗读1~4段。

2.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结合文中内容作具体分析。

第四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明鹅的头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

第2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鹅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但鹅的厉声喝斥有别于鸭的小心翼翼,显得庄重而大气;接着,作者又将叫声同样严厉的鹅与狗比较,不难看出狗的势利和鹅的一视同仁。

第3段通过步态写鹅的傲慢,仍将鹅与鸭比较,一个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一个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最能反映鹅的傲慢性格的,是当人走近时鹅的态度。鸡和鸭惧怕人,当人走近时一定让步逃走。鹅却傲然地站着。

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可以看出白鹅鲜明的个性。

3.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三眼一板 丝毫不苟(一点都不马虎) 从容不迫

踏着方步 昂首大叫 架子十足

二、讨论课文第5段的内容

1.作者用浅显质朴的文字,轻松幽默的笔调,勾勒了白鹅既可笑更可爱的形象,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自由朗读第5节,然后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白鹅对作者一家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这屋子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46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