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写下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呢?

真正写下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呢?,第1张

在《红楼梦》研究中,曹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贾府的故事隐含着曹家的事实,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十个《红楼梦》的读者有九个会说;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殊不知这个回答并不完全正确。

随着《红楼梦》小说和电视剧的走热,有的观众不免会心生疑问:贾宝玉的原型真的是曹雪芹吗?书中的贾家即是现实中的曹家?曹雪芹写此巨著的灵感从何而来?

其实,破解《红楼梦》的诸多谜题,需要从一个正确的角度开始。那就是首先要搞清楚《红楼梦》故事的创作者是谁?

曹家的败落是在雍正六年(1729)。据学者考证,彼时曹雪芹至多不过十三岁,织造府的繁华留给他的印象应当是有限的,在这个年龄上谈情说爱似乎也为时过早。因此,大观园中那位翩翩公子,至少不是曹雪芹个人的写照。

实际上,《红楼梦》故事的创作者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

曹雪芹

红学家们注意到:熟悉《红楼梦》创作情况的脂砚斋,曾在脂本批语中不止一次地暗示:他本人就是宝玉的模特。

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也曾写道:“闻其(指曹雪芹—引者)所谓宝玉者,尚系其叔辈某人,非自己写照也。”裕瑞的“前辈姻戚”曾与雪芹交好,他的话当非空穴来风。此外,据裕瑞转述,曹雪芹生得“身胖头广而色黑”,这虽是雪芹中年时的形象,想必其年少时也不会怎样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裕瑞还说:“又闻其尝作戏语云:‘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云。”听其言而想见其为人,也并不像冷然要去出家的神态。

总而言之,《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并不是(或不完全是)曹雪芹,二者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红楼梦》研究的视点:是局限于一家一姓的史料钩稽、继续深入考索呢,还是把眼光放开,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进行探索和思考?本文倾向于后一种选择,并有意在这方面做一点尝试性探讨。

以往,有人从贾宝玉的脾气秉性、言谈举止去反推曹雪芹的为人,以为对曹雪芹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然而一旦切断宝玉与曹雪芹的必然联系,人们就会发现,对曹雪芹的情况实际上知之甚少。

曹雪芹究竟是曹家那一房子孙?他的确切生卒年月如何?他一生经历又是怎样?他的思想性格真的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模一样吗?几乎一切有关曹雪芹的话头都得用问号作结。

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曹雪芹生于富贵之家,青少年时遭逢变故;还知道他富于文学才华,喜作诗又好喝酒,颇有点名士派头;晚年则贫困益甚,埋头著书于北京西山;不上五十贫病而卒。仅此而已。对于一代大文豪,这些间接得来的零星材料,真是少得不成比例。

拿这点材料去跟贾宝玉对号,也只有出身经历这一点约略近之。然而,脂砚斋的出身经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广而言之,古往今来翻过筋斗的又何止曹家子弟,谁又能保证,宝玉形象中就没有他们中某些人的影子?

不错,曹雪芹初作《红楼梦》时,恐怕未尝没有为曹氏家族立传的念头。《红楼梦》中的一些人物情节,也确实是从曹家的真人真事为依据的。然而小说创作自有它的规律,思路一旦打开,笔便容不得真实材料的约束。一时之间,作者个人的经历,家族的故实,朋辈的笑谈,前人的文章,乃至小说戏曲、街谈巷议,旧梦新闻、臆想虚构,一齐奔来腕底,一任作者采撷拣选,输入他的故事。彼时的作者,真如老僧入定,走火入魔,哪里还有那份冷静去考订“史料”、分辨虚实?这就是文学创作特有的规律,也是诗人有别于史祝的重要之点。明乎此,我们再来探讨贾宝玉的原型,便不会再受“自传说”的束缚和羁绊了。

事实上,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男主人公,他的形象很难摆脱作者的影子。至于脂砚斋以贾宝玉自居,他的话也并非信口开河。然而宝玉所受的影响绝不仅限于这两个人。古往今来的逆子叛臣、高人奇士、纨绔子弟、多情少年,都有可能对宝玉形象产生过影响。在这些人中间,我以为有一位明末遗民对曹雪芹塑造宝玉乃至创作《红楼梦》影响颇大。但是他的启迪之功,至今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此人就是明末著名的小品圣手兼史学家--张岱。

张岱

张岱,约卒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他死后大约三十五年(此处依然以雪芹抄家时十三岁推算),曹雪芹在江宁织造府中呱呱坠地。对于雪芹来说,张岱是个近代人。他于明亡以后隐居越中,著书自娱。他生前就颇有文名,且有十几种文集行世。

拿宝玉故事跟张岱生平相对照,人们很容易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远比宝玉与曹雪芹的为多。

张岱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至少活了八十四岁。张岱生于一个累世通显的仕宦之家。他的高祖天复、曾祖元忭、祖父汝霖三代都是进士;元忭还是隆庆五年的状元。父亲张耀芳在仕进之路上却不顺利,然于五十三岁时,以副榜贡谒选,授鲁潘右长史,仍不失禄位。

生长在这个阀阅世家的张岱,对出仕做官却没有多大兴趣。他“少工帖括”,然而“不欲以诸生名”(《陶庵梦忆》雁云甲编本序)。靠着父祖的余荫,他在有明一代一直过着奢侈的生活。一切传统士大夫文化所能提供的物质的、精神的享乐,他都尽情地受用过了,并深得其中三昧。这种豪华的纨绔生活,一直陪伴他度过将近五十个春秋。

可是甲申年那场改朝换代的陵谷之变,彻底改变了张岱的命运。国破家亡的惨祸,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了他双重打击。他于“无所归止”之际,毅然“披发入山”,过起了“駥駥为野人”(《梦忆自序》)的隐居生活。一个在富贵之乡度过了大半辈子的人,一旦跌入“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同上)的贫困境地,他的感慨之深是可以想见的。在《梦忆自序》中,他把两种形同霄壤的生活境遇做了近乎戏剧性的对比。他说: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篑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稀,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面对冷酷的生活现实,张岱只有到宗教中去寻求慰藉。然而佛门的因果报应之说,并不能抚平他内心深处的创伤。每到睡梦中,深埋心底的家国之痛,就以重现旧日生活场景的形式浮上心头。张岱在《西湖梦寻序》中说:

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而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对张岱来说,西湖这个昔日的优游流连之所,实际已变作一个符号,成了故国山河和旧日岁月的象征。张岱每天做梦,也每天写梦。做梦和写梦成了他后半生唯一的生活需要和乐趣。大概只有沉溺在对旧日繁华的追忆中,他的心才能得到片刻的平静和温暖吧。他“著书十余种,率以梦名”(《绍兴府志·张岱传》)。《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都是著名的记“梦”之书。到了晚年,他索性更其号为蝶庵;这位心灵沉浸在昔日梦幻中的老人,此时大概真的分不清“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了。

总结张岱的一生,有几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一)张岱生长于阀阅世家,环境既富且贵,弥漫着文学气氛;

(二)张岱的功名之心十分淡泊,他一生都没有做官;

(三)张岱中年遭逢世变,物质生活一落千丈,内心世界苦闷万分;

(四)张岱晚年笃信佛教,希图借助宗教的力量求得心灵的解脱;

(五)张岱后半生写了大量忆旧文章,所结文集喜以“梦”字命名。

我们不难看出,张岱生平的简要总结,几乎就是宝玉故事的写作大纲。这是出于巧合,还是别有原因?

有关张岱身世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张岱《自为墓志铭》和《陶庵梦忆》序中。这两篇文章以其独特的“忏悔录”形式及诙谐自嘲的风格,迥然不同于一般的自述性文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张岱之前,还没有什么人乐于把“吾之癖错”写进自传,以期传之后世;张岱偏偏开了这个头。而曹雪芹恰恰把这样一种风格贯穿于《红楼梦》中,这不能不说是雪芹借鉴于张岱的一个佐证。

总而言之,在研究曹雪芹与张岱的关系时,有一点是应当特别指出的:在《红楼梦》问世之前半个多世纪,一个自暴其“丑”的过来人故事,已由张岱展示给世人。数十年后,曹雪芹在北京西山脚下酝酿着《红楼梦》的写作时,他至少不是头一个触摸此类题材的文学家了。我们尚未掌握切实的材料,可以证明曹雪芹一定从张岱那里获得启示。但应当强调,曹雪芹是完全有条件读到张岱著作的。而且如果读过,作为有着类似生活体验的人,他一定会受到比别人更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此外,张岱写过《家传》、《家传附传》及《五异人传》,叙述他的父祖及兄弟辈事迹,那些文章就收在他的《琅嬛文集》里。不知是不是这些文章启发了曹雪芹,使之产生写一部“家传”的初衷?当然,前提仍是雪芹必须读过这些文字。

悟出这种不被理解的感觉不能够与人解说,说了也不懂得,不如不说,然后劝说自己说,“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明白了这样,就会懂得放下,而不会纠结于别人理解不了,表现出一种淡定悠远的情感体验。

总结出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莫不有冰雪之气,然后得出判断结论,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转入文之雪冰,诗文若出于高人之手,遂见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了臭腐,这差距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突然有一种孤高傲物的感觉。

《一卷冰雪文序》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作。

扩展资料:

张岱,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古剑老人、渴旦庐等,浙江山阴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方面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方面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家养病,除了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虎溪称为“今之江淹”外,还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灼见;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则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诗文。

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后先是避兵灾于剡中,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开始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颇有向死而生之意;后约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九月与世长辞,享年约八十四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

参考资料:

-一卷冰雪文序

-张岱

在晚明文学发展进程中,小品文的创作占据着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顾名思义,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与“舂容大篇”相区别。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与当时文人文学趣味发生变化有着重要的联系,人们的欣赏视线从往日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转移到了轻俊灵巧而有情韵的“小文小说”,从而扩大了小品欣赏的读者群和创作的数量,一些小品文的选本和以小品命名的文集也随之出现。

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如袁宏道的《晚游六桥待月记》有这样的记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馀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增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这是一篇赏玩杭州西湖六桥一带春景的游记,篇中不仅描绘了山水花草的美景,游春仕女的艳态,而且点出“花态柳情,山容水意”怡人心目的乐趣。作者将“山僧游客”看作是享受自然美景的对象,显示出清雅闲适的审美情调。

对个人游赏生活的投入和乐于在作品中给予表现,从另一个方面增强了晚明文人在生活中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游赏小品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一些表现自然美景与赏玩情怀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趋雅致、自然。如袁中道《游荷叶山记》写荷叶山晚景:“俄而月色上衣,树影满地,纷纶参差,或织或帘,又写而规。至于密树深林,迥不受月,阴阴昏昏,望之若千里万里,�不可测。划然放歌,山应谷答,宿鸟皆腾。”以素雅简练的笔触展现了晚间幽寂萧森的山景。袁宏道《天池》描绘苏州山郊春景:“时方春仲,晚梅未尽谢,花片沾衣,香雾霏霏,イ漫十馀里,一望皓白,若残雪在枝。奇石艳卉,间一点缀,青篁翠柏,参差而出。”作者抓住梅、竹、柏的色彩对比,渲染自然景致所散发的春天气息,给人以清新幽雅的美感。

在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之作中,张岱(1597~1679)的作品尤显出色。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郎�文集》等著作中保存了不少上乘之作。明人祁彪佳说他“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西湖梦寻序》)。像《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都是为人称道的名篇。现节录《西湖七月半》为例: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奕,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脐入人丛,昭庆断桥,�枭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文章属追忆之作,借摹绘西湖游人情态,烘托繁丽热闹的生活气氛,刻画可谓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恋于昔日“繁华靡丽”生活的怀旧情绪。

生活化、个人化的特点,也使晚明小品文往往从平常与细琐处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王思任(1574~1646)《屠田叔笑词序》:“王子曰:笑亦多术矣,然真于孩,乐于壮,而苦于老。海上憨先生者老矣,历尽寒暑,勘破玄黄,举人间世一切虾膜傀儡马牛魑魅抢攘忙迫之态,用醉眼一缝,尽行囊括。日居月储,堆堆积积,不觉胸中五岳坟起,欲叹则气短,欲骂则恶声有限,欲哭则为其近于妇人,于是破涕为笑。”屠田叔即晚明文人屠本�(自号憨先生),序文以“笑”着眼,从屠氏《笑词》中细细体味出作者“胸中五岳坟起”的真正创作心态,道尽所谓“笑”“苦于老”的涵义,意味深长。而王氏的《游慧锡两山记》则写到另一种风情:“居人皆蒋姓,市泉酒独佳。有妇折阅,意闲态远,予乐过之。……至其酒,出净磁,许先尝论值。予丐冽者清者,渠言‘燥点择奉,吃甜酒尚可做人乎?’冤家,直得一死!”一个是希望买到“冽者清者”好酒的酒客,一个是善于经营与周旋的卖酒妇,两者的言语举动构成一幅平常而意趣横生的生活小景,语言也风趣放达。张岱《王谑庵先生传》说王思任:“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矢口放言,略无忌惮。”上面这篇小文似能反映他性情之一二。

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张岱《自为墓志铭》以坦露的笔法写出自己年轻时“极爱繁华”的生活经历,且不论这种生活态度的是与非,客观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个真我的形象,不带虚浮习气。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阐述的“世人所难得者唯趣”,“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的道理,无所隐讳地表露出崇尚“无拘无缚”、“率心而行”的真实心态。而王思任的《让马瑶草》则显出“笔悍而胆怒,眼俊而舌尖”(张岱《王谑庵先生传》)的风格。马瑶草即南明权相马士英,瑶草为其字。文章痛斥了马士英专权祸政以及南明政权覆灭之际奔逃自脱的行径,其中写道:“当国破众散之际,拥立新君,阁下辄骄气满腹,政本自出,兵权在握,从不讲战守之事,而但以酒色逢君,门户固党,以致人心解体,土气不扬。叛兵至则束手无措,强敌来则缩颈先逃,致令乘舆迁播,社稷丘墟。观此茫茫,谁任其咎!”词意慷慨直率,淋漓犀利,作者胸中积藏的激愤昂直之气跃然纸上。

晚明时期小品作者层出,除上面提到的这些文人之外,像刘侗、祁彪佳、汤显祖、冯梦龙等人都是当时较有成就的名家。晚明小品文创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直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周作人曾称赞张岱等人的小品“别有新气象,更是可喜”(《再谈俳文》)。林语堂则从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等人文风中品味出“幽默闲适”的趣尚而加以提倡。可以看出晚明小品文在这些现代作家文学观念和创作中打上的某些印记。

教学目标及重点:

 1 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把握作者面对国破家亡时的复杂情感。

 3、作者表达这种情感的写作手法。

一、知人论世

 张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是公认最伟大的明代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文本解读

 序有书序和赠序,本文中的序是书序,是说明写作缘起或写作目的的。

 二、问题探究

 1、整体感知 ——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梦。

 2、张岱为什么说“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① 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明确(读第②段)

 体现繁华生活的词语有:

 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七组词。

 从戴,穿,吃,住,行五个方面体现过去生活的繁华奢靡。

 ② 哪些词句体现了现在的生活

 明确(第①段中的几句)披发入山,駴hài駴hài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笠、蒉、衲、苎、藿、粝、荐、石、绳、瓮、烟、粪、途、囊

 ③ 概括起来说,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由此可见现在的生活痛苦不堪,惨淡凄凉。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自为墓志铭》)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自为墓志铭》)

 3、第二段中张岱将什么看成是一场梦

 明确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3、引用古人的哪二梦

 黄粱美梦(邯郸梦) 南柯一梦

 4、这两个梦在《陶庵梦忆序》中写成什么

 明确 黍熟黄粱 车旅蚁穴

 5、第三段中写到了两个痴人的真实之梦,一个希望是梦,一个担心是梦,他们为什么希望是梦或担心是梦这两个痴梦与作者有什么联系

 明确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中式寒士: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相似处: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6、文中在张岱看来造成这种今昔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作者认为是一种因果报应)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提到了“罪案”这个词,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表达出的反省忏悔之意,不过,该反省忏悔的应不应该是他这样一位没有任何官阶的“平民百姓”,不是,而应该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和那些显赫一时的权臣。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岱不仅是个人在反省忏悔,也是在替一群人进行反省忏悔,替一个王朝进行反省忏悔。

 7、那么难道真是他以前过于豪华的生活使之现在遭到报应吗让他生活的如此凄凉困窘

 明确其实是国破家亡。

 8、前半生生活风流浪漫,天天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但清兵南下后,国破家亡,以往的一切不复存在。国虽亡,家虽败,但国仍在心中,所以我们说张岱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如何面对这种今昔巨变,以何来支撑

 明确“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饥饿之余,好弄笔墨。”“余今大梦将寐,犹事雕虫。”

 (对文字的痴迷)

 9、对文字的痴迷让我们想到以前的什么人

 明确①国破身死的屈原,生前谏言忠君,死后流芳千古,一腔忠君血空洒汨罗江,他可以选择残存苟活,但对文字的痴迷中,他找寻到了一个真正的归宿,用《离骚》诉说着国的意义,用生命捍卫着尊严。

 ②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颜面对已逝的宗族,他的遭遇足可以使他内心痛苦以致郁郁而终,但对文字的痴迷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

 10、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

 明确

 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不可不谓之“痴”!

 总结

 张岱,他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痴人,

 他有较浓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是佛教的虔诚信徒;

 他生于诗书礼仪之家,思想却自由散漫但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他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

三、艺术特色

 一 悲切深沉的今昔对比

 作者在文中前半部分将自己晚年国破家亡、捉襟见肘的潦倒境况与当年繁华靡丽的生活对举,昔日“甘旨”“ 温柔”“ 爽垲”“ 香艳”“ 舆从”的优游生活,如今只剩下“以藿报肉,以粝报粻zhānɡ”“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甕报牖”“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让人不得不感慨“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作者把今日之困苦饥饿归于往日奢华,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人生大梦一场。正如他在自作的《墓志铭》中说:“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这一切,他在晚年回忆往事的时候,悔恨有加。所以“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的缘由,更让人感叹游走在现实与梦幻中的作者的神笔。

 二 信手拈来的恰切比喻

 在简括了本书“不次岁月”“不分门类”的特点之后,作者对自己痴迷本书的现实状态自嘲为“痴人前不得说梦”。为了将自己的“痴”状形象化,他写了两个“痴人”的旧事。与其说是听似言之凿凿的旧事,不如说是作者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两个贴切的比喻,大可不必信以为真,只需领会其意趣便可。西陵脚夫“惟恐其非梦”,而中试寒士则“惟恐其是梦”,虽然愿望不同,但作为痴人的本质和作者是一样的。这样,看似虚化的比喻,在作者的信手点染下,化虚为实,与作者的实际状态相连,让人心领神会。

 三 真切可感的精当典故

 作者在文前描摹自己“披发入山”,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的心理时,联想到了伯夷、叔齐二老饿死在首阳山的事迹;繁华过后,最终归于沧桑幻灭之时,写到《枕中记》中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醒来之后黄粱尚且未熟的典故;而提到自己写作时仍旧“名心难化”“名根不失”时,再次写到梦中卢生在遗表中还想把其摹拓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的典故。这样,作者现实的心理状态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典故引用中,从无形无声走向了具体可感。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 发 入 山, 駴駴 为 野人。故旧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散头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野人。亲戚朋友

 见 之,如 毒药猛兽,愕 望 不敢与 接。 作《自挽诗》, 每 欲引决,

 看到我,就象看到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常常想自杀,

 因 《石匮书》未 成, 尚视息人世。 然 瓶 粟 屡 罄, 不能举火。

 因为《石匮书》没有写完,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的粟米经常没有,不能生火做饭。

 駴:通“骇”,惊骇,惊异。故旧:老朋友,旧交。引决:自杀。《石匮书》:张岱撰写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又名《石匮藏书》,二百二十卷。有本纪、志、世家、列传。视息:仅存视觉、呼吸等,谓苟全活命。罄:尽,器物空。举火:生火做饭。

 始知 首阳 二老, 直头 饿死, 不食周粟, 还是后人妆点 语也。

 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实在是被饿死的,说他们不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因 思 昔日生长 王 谢, 颇事 豪华, 今日罹 此 果报:

 因此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

 以笠 报 颅, 以蒉 报 踵, 仇 簪 履也; 以衲 报 裘,

 用竹笠报应头颅,用草鞋报应足跟,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用衲衣报应穿皮裘,

 以苎 报 絺, 仇 轻暖也; 以藿 报 肉,以 粝 报 粻,

 用麻布报应穿细葛布,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报应食肉,以粗粮报应精米,

 仇甘旨也; 以荐 报牀, 以石报枕, 仇温柔也;

 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席报应暖床,以石块报应枕头,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

 首阳二老: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明万历二十三年户部主事杨恩论证,认为全国虽有五处首阳山,而以甘肃省渭源首阳山为真。妆点:妆饰点缀。此处指美化修饰。王谢:六朝望族王氏、谢氏的并称。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罹:遭遇。蒉(kuì):草编的盛器。报:回报。衲(nà):补缀,缝补。苎(zhù):苎麻。絺(chī):细葛布。藿(huò):豆叶,嫩时可食。指吃的东西很粗劣。古代常以藿食者指平民,而以肉食者指贵族。粝(lì):粗糙的'米。粻(zhāng):粮食。甘旨:美味的食物。荐:草席子。

 以绳 报 枢, 以瓮 报 牖, 仇爽垲也; 以烟 报 目,

 以绳枢报应户枢,以瓮牖报应窗户,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报应眼睛,

 以粪报鼻, 仇香艳也; 以途 报 足,以囊 报 肩,

 以粪臭报应鼻子,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报应脚,以背行囊报应肩膀,

 仇 舆 从也。 种种罪案,从 种种果报中见 之。

 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以前的)各种罪案,从今天的各种果报中看到。

 枢:门轴。牖(yǒu):窗子。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爽垲:高爽干燥之地。果报:因果报应。

 鸡鸣枕上, 夜气 方 回。 因 想 余生平, 繁华靡丽,

 在枕上听到鸡啼,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奢靡,

 过眼 皆空, 五十年来,总 成一 梦。 今 当 黍熟黄粱,

 转眼间都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应当黄粱都已煮熟,

 车 旋蚁穴, 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 往事,忆 即书之,

 车子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

 夜气: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黍熟黄梁:借用典故“黄粱美梦”,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车旋蚁穴:借用典故“南柯一梦”,泛指梦境,亦比喻一场空。唐代李公佐有《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消受:忍受,禁受。

 持问佛前,一一 忏悔。 不次岁月, 异年谱也; 不分门类,

 拿到佛前一桩桩地忏悔。事情不按年月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不按门类排比,

 别 《志林》也。 偶 拈 一则, 如 游 旧径, 如见故人,

 以与《志林》相差别。偶而拿出一则看,好象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好象遇见以前的朋友,

 城郭人民, 翻用自 喜。 真所谓 痴人前 不得说梦矣。

 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反而自己高兴。真可说是痴人面前不能说梦的痴人了。

 次:次序,此处用作动词。异:与……不同。《志林》:西晋虞喜著,共三十篇。翻:反而。

 昔 有西陵脚夫, 为人 担酒,失足 破 其瓮。 念 无以 偿,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替别人挑酒,不慎跌交打破了酒坛。估计没有办法赔偿,

 痴 坐 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一 寒 士 乡试中式, 方 赴 鹿鸣宴,

 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是梦便好!”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鸣宴,

 恍然 犹意 未 真, 自 啮 其 臂 曰:“莫是梦否” 一 梦耳,

 恍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自己咬着自己的手臂说:“别是做梦吧”一样的梦啊,

 惟恐 其非 梦, 又惟恐其是梦, 其 为 痴人则一 也。余今 大梦将 寤,

 一个唯恐它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它是梦,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

 脚夫:专门为别人搬运物品的人或被人雇佣赶牲口的人。破:用作动词,打破。伫(zhù):久立,长时间地站着。中式:科举考试合格。《明史·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鹿鸣宴: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考场内外的考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说鹿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于是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展示自己礼贤下士。古人还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寤(wù):睡醒

 犹 事 雕虫, 又是一番梦呓。 因 叹 慧业 文人,名 心 难 化,

 依然从事雕虫小技,这又是一通梦话了。因而叹息有慧业的文人,好名的心思难以改变,

 政如 邯郸梦断, 漏尽钟鸣, 卢生遗表, 犹思 摹榻二王 ,

 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临终奏章中还想摹榻二王(的书法)

 以流传后世。 则其 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 劫火猛烈,

 流传给后世一样。因此他们的一点名根,象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即使用猛烈的劫火来烧

 犹 烧之不失也。

 还是烧不掉的。

 雕虫: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慧业:佛教用语,指有智慧的业缘。名心:求功名之心。政:通“正”,正如。邯郸梦断:见前“黄粱美梦”典故。漏尽:指刻漏已尽,谓夜深或天将晓。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榻:摹印。名根:好名的根性。劫火:佛经上说,在旧世界崩溃的“坏劫”之末,将发生“大三灾”——火灾、水灾和风灾。《仁王经》说:“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当火灾发生时,七日并出,山崩地裂,海枯石烂,大火从地狱烧到色界的二禅天,世界化为灰烬。

Ⅰ 带“歌”字的成语有哪些

歌功颂德

拼音: gē gōng sòng dé

解释: 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出处: 《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举例造句: 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歌楼舞馆

拼音: gē lóu wǔ guǎn

解释: 指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出处: 明·刘基《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

歌楼舞榭

拼音: gē lóu wǔ xiè

解释: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出处: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

举例造句: 凡昔日之歌楼舞榭,弱柳妖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 明·张岱《西湖梦寻序》

歌声绕梁

拼音: gē shēng rào liáng

解释: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举例造句: 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 《洞冥记》

Ⅱ 四个字的歌名大全

四个字歌名:

1)《可 》歌手:周杰伦

1)《可 》歌曲简介:《可 》是周杰伦出道的第一首歌,也是第一张音乐专辑《JAY》中的第一首歌曲,由周杰伦谱曲、编曲,徐若瑄填词,邝盛执导MV。

整首歌表现着一股全新的R&B味,简单的歌词,却散发出无限的想像空间,清楚的形容着如此可爱的女人,摆脱市场上一般的Ballad曲风(戏谑的翻为芭乐歌),但是却有着另一股新音乐的好听。

2)《孤独患者》歌曲简介:《孤独患者》是香港流行男歌手陈奕迅的一首国语歌曲,由小寒填词,方大同谱曲,陈奕迅演唱。收录于专辑《》中,发行于2011年11月11日。

2012年,《孤独患者》获得“第十二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年度二十大金曲”奖。

3)《云烟成雨》歌曲简介:《云烟成雨》是动画片《我是江小白》的片尾曲 ,由墨鱼丝填词、黎偌天编曲,房东的猫演唱。2017年10月19日发行于同名专辑《云烟成雨》中。

4)《你瞒我瞒》歌曲简介:《你瞒我瞒》是由陈光荣作曲,林夕填词,陈柏宇(Jason Chan)演唱,收录在其2009年发行的《CLOSE UP》专辑中。

该曲在2009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获专业推介叱咤十大第三位;并获得2010年香港十大金曲奖。

5)《我很快乐》歌曲简介:《我很快乐》是刘惜君的成名曲,由祈合作词作曲编曲,收录于刘惜君2010年发行的首张音乐专辑《爱情花园》中。由于并非专辑主打歌却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之后作为单曲再次宣传。该歌曲获得了2010年度音乐先锋榜内地十大金曲 。

Ⅲ 有带歌字的成语有哪些

歌的成语 :

莺歌燕舞、

歌功颂德、

四面楚歌、

载歌载舞、

可歌可泣、

引吭高歌版、

轻歌曼舞、

长歌权当哭、

舞榭歌台、

歌舞升平、

对酒当歌、

醉舞狂歌、

朝歌夜弦、

歌楼舞馆、

楚舞吴歌、

高歌猛进、

独弦哀歌、

悲歌易水、

蛮歌獠语、

悲歌慷慨、

涂歌里抃、

放歌纵酒、

牛角之歌、

前歌后舞、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笔歌墨舞、

涂歌邑诵、

弦歌之声、

珠歌翠舞

Ⅳ “歌语”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语字四字成语

比较常见的有这些:

甜言蜜语、

窃窃私语、

语无伦次、

语焉不详、

闲言碎语、

牙牙学语、

Ⅳ 带歌字的成语有哪些

载歌载舞 [ zài gē zài wǔ ]

基本释义

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 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Ⅵ 歌名是4字成语的有哪些

孤枕难眠:周华健

千山万水:周杰伦

愚公移山:江涛

无地自容:黑豹

神魂颠倒:容祖儿

情非得已:庾澄庆

眉飞色舞:郑秀文

四面楚歌:JAY

用心良苦:张宇

花好月圆:迪克牛仔

Ⅶ 歌名是四字成语的有哪些

眉飞色舞、千山万水、愚公移山、无地自容、神魂颠倒、情非得已、落叶归根、烟花易冷、四面楚歌、潜龙勿用

Ⅷ 求带歌字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引吭悲歌 〖解释〗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舞榭歌楼 〖解释〗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笔歌墨舞 〖解释〗指文笔奇妙精采。

醉舞狂歌 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珠歌翠舞 指声色美妙的歌舞。

朝歌夜弦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朝歌暮弦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载歌且舞 见“载歌载舞”。

莺歌燕语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莺歌蝶舞 同“莺歌燕舞”。

沂水弦歌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扞曾点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燕舞莺歌 见“燕舞莺啼”。

燕市悲歌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后以“燕市悲歌”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

燕歌赵舞 ①古燕赵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选舞征歌 见“选色征歌”。

选色征歌 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亦作“选歌试舞”、“选舞征歌”。

选妓征歌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选歌试舞 见“选色征歌”。

舞榭歌台 供歌舞用的台榭。

舞裙歌扇 见“舞衫歌扇”。

涂歌邑诵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涂歌巷舞 同“涂歌里抃”。

涂歌里咏 同“涂歌邑诵”。

涂歌里抃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

铁板歌喉 形容豪迈的演唱。

颂德歌功 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水调歌头 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有《元会曲》、《凯歌》、

笙歌鼎沸 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清歌妙舞 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清歌曼舞 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琴歌酒赋 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

妙舞清歌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鸾歌凤吹 指笙箫等乐曲声。

聋者之歌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可泣可歌 见“可歌可泣”。

酣歌醉舞 见“酣歌恒舞”。

负手之歌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夫明王不兴,而天

凤舞鸾歌 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凤歌鸾舞 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

村歌社舞 指民间歌舞。

村歌社鼓 民间的歌谣、鼓乐。

楚舞吴歌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楚歌之计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后因用“楚歌之计”谓攻心之术。

楚歌四起 见“楚歌四合”。

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悲歌易水 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悲歌击筑 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载歌载舞 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引吭高歌 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莺歌燕舞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舞衫歌扇 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轻歌曼舞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前歌后舞 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鸾歌凤舞 比喻美妙的歌舞。

慷慨悲歌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击筑悲歌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酣歌恒舞 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歌舞升平 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歌台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歌楼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歌声绕梁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歌于斯,哭于斯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歌莺舞燕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歌功颂德 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高歌猛进 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放歌纵酒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对酒当歌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弹剑作歌 比喻怀才不遇。

吹弹歌舞 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长歌当哭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悲歌慷慨 指激昂高歌,以抒发感慨。形容壮烈的气概

Ⅸ 带歌字的成语有哪些

水调歌头、

四面楚歌、

对酒当歌、

载歌载舞、

长歌当哭、

引吭高歌、

歌舞升平、

清歌妙舞、

可歌可泣、

莺歌燕舞、

轻歌曼舞、

朝歌夜弦、

高歌猛进、

舞榭歌台、

歌功颂德、

珠歌翠舞、

悲歌击筑、

笔歌墨舞、

莺歌燕语、

醉舞狂歌、

慷慨悲歌、

清歌曼舞、

弹剑作歌、

沂水弦歌、

伯歌季舞、

聋者之歌、

莺歌蝶舞、

燕歌赵舞、

悲歌易水、

琴歌酒赋

~~~~~~~~~~~~~~~~·

Ⅹ 歌字成语有哪些

一、歌字在第一位的成语:

歌功颂德 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歌楼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歌声绕梁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歌台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歌舞升平 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歌莺舞燕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歌于斯,哭于斯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二、歌字在第二位的成语: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长歌当哭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放歌纵酒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高歌猛进 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酣歌恒舞 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鸾歌凤舞 比喻美妙的歌舞。

前歌后舞 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轻歌曼舞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莺歌燕舞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载歌载舞 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悲歌击筑 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悲歌慷慨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悲歌易水 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笔歌墨舞 指文笔奇妙精采。

朝歌暮弦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朝歌夜弦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起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之计 指攻心之术。

村歌社鼓 指民间的歌谣、鼓乐。

村歌社舞 指民间歌舞。

凤歌鸾舞 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

酣歌醉舞 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同“酣歌恒舞”。

鸾歌凤吹 指笙箫等乐曲声。

琴歌酒赋 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清歌曼舞 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清歌妙舞 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笙歌鼎沸 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涂歌里抃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

涂歌里咏 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涂歌巷舞 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同“涂歌里抃”。

涂歌邑诵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选歌试舞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同“选色征歌”。

燕歌赵舞 ①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莺歌蝶舞 莺啼如歌,蝶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亦比喻形势大好。同“莺歌燕舞”。

莺歌燕语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载歌且舞 边唱歌,边舞蹈。

珠歌翠舞 指声色美妙的歌舞。

三、歌字在第三位的成语:

吹弹歌舞 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舞衫歌扇 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水调歌头 词牌名。

颂德歌功 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铁板歌喉 形容豪迈的演唱。

舞裙歌扇 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同“舞衫歌扇”。

舞榭歌楼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舞榭歌台 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指歌舞场所。

四、歌字在第四位的成语: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对酒当歌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击筑悲歌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慷慨悲歌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弹剑作歌 比喻怀才不遇。

引吭高歌 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楚舞吴歌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凤舞鸾歌 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负手之歌 喻指临终前的咏歌。

可泣可歌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同“可歌可泣”。

聋者之歌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妙舞清歌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牛角之歌 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选妓征歌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选色征歌 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亦作“选歌试舞”、“选舞征歌”。

选舞征歌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同“选色征歌”。

燕舞莺歌 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同“燕舞莺啼”。

燕市悲歌 以之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

沂水弦歌 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引吭悲歌 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醉舞狂歌 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①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尝不是想这么说。)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③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1年12月第一版与2007年3月第二版上的nu和rao读音不同,而其他教参上都为拿,意为划,撑)

注释

①桡:撑船。

②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③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山阴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西湖本是人间天堂,更喜“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人独享如此人间美景,心境纯静如这天地一般,更喜此时此地居然有同样爱好者,如果这也算痴,天下文人谁不想这样痴片刻。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上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我一同饮酒。我痛饮几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姓氏,得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嚷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名家点评

祁彪佳: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政在阿堵矣。《西湖梦寻序》

张 岱: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赏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文

不二斋

张岱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墙高于栅,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墙,鼎彝尊,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帏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夏日,建兰,茉莉芗泽侵入,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落叶,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毛氍(毛毯)。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栅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木。

余解衣盘礴,寒暑未曾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陶庵梦忆》)

评析:不二斋,思之如在隔世,却又如此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可见作者对它用情之深。作者怀念故国,思恋逝去的生活,却隐而不表,只以清淡笔墨细致地叙写书斋内外之景及四时之情趣,而恰在此字里行间,那种情绪隐隐流露。结尾句“思之如在隔世”,看似淡淡一笔,实如重锤一击,作者的感伤情绪全于此喷发出来。寻梦,寻梦!过去的生活如梦中,如画中,飘然而逝,现而有隐,作者只有靠“梦忆”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其情其景,令人感叹不已。

每一个写作的人,都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够集结成册,印刷成铅字,被不同的人捧在手心阅读并喜欢。

我也不例外。

但是许多人只把这个想法停留在脑海里,却从未真正为此拼过。

从初一开始写作到现在,也有十二年时间,尝试过诗歌、散文、文言文、小说,最终以写干货文章在网络上而被大家所熟悉。要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如果不是他当初培养我们每天都坚持写的习惯,也许就不会是现在那个热爱写作、读书的我。不管是以前在日记本上写作,还是现在坚持在网络上写作,这些年里收获都太多。

一、更用心去体会生活

不管你是写情感文章还是干货文章,平时都需要收集素材,而这些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写作之后,会比以前更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也会有更多的领悟和感触。

每次和不同的朋友见面,都会仔细聆听对方所说的话,然后看看是否有适合写进自己文章里的案例,当然这些都会以匿名或化名的形式去呈现给大家。生活中的许多片段,都会被重新排列组合,以自己的视角去呈现给大家。

自己的底线就是不编造案例,用真实的故事,去鼓励大家。

二、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从初一开始,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写600字的日记,到后面的800字,都是不允许写流水账内容。最初觉得非常痛苦,没有任何写作灵感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到后来能够提起笔来就写,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开放式作文。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写读书笔记,从最开始写阅读完一篇文章的感受,到后面写每周阅读书籍的感受。也曾写过各类题材文章,那些年写过的日记本,现在都堆在家里有厚厚一叠。

老师要求我们每周都买《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杂志,课余时间多花心思在阅读上,也多学习那些好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就这样坚持阅读、坚持写作,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不断提升。

三、学会换位思考

写作拒绝“自嗨”类型,自己写得很爽,可是读者读起来却觉得无味。这是刚开始写日记时老师就告诉我们的道理,要学会换位思考,你写出来的文章能够给读文章的人带来什么,是否能让对方领悟出一些道理,或者明白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学生时代,那些能够在语文考试中作文拿高分的人,都会换位思考也有自己写作技巧。引用古诗词、学会用成语、比喻拟人手法、排比句这些都是基本的技巧,而真正能够写出高分作文来必须平时积累很多素材、阅读大量书籍。

换位思考,考官会对什么样的作文给高分,读者喜欢什么样类型的文章,结合自己的能力来写作,并不断调整。也是在这个不断练习过程里,有巨大进步。

四、能够认识更多作者

真正意义上踏入写作圈是2016年下半年里,在网络上更新学习干货之后,认识了许多之前想认识的作者。最初的读者比较熟悉我,之前的定位是写采访文、以及旅行文章,后来无意中写的干货收获许多喜欢,便尝试着写更多自己的学习、时间管理心得,希望更多人受益。

与鸡汤类型不同,干货类需要作者长期在某个领域坚持学习并有所收获,重要的是一些自己独到见解,能够让读者在短期内快速明白。2016下半年坚持保持更新干货文章的频率,写作水平确实比以前更上一层楼。

我愿意把自己学会、掌握的知识,都与你们交流,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能够给你们带来力量,有勇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五、会获得许多合作机会

靠写作谋生不敢想,但是在坚持更新的时间里确实收获到许多以前不敢想的合作机会。

最开始的初心不是靠写作赚钱、也没有那么多功利想法,就想自己写的东西有人喜欢、有人愿意阅读,那就是最开心不过。我依旧记得许多大号来联系我授权转载文章时激动的心情,也庆幸自己通过写作认识一群志同道合作者,也感激每一位在写作路上帮助我的人。

坚持写作,不断让自己保持输入和输出,不管是用写作还是摄影的方式,希望在2017年里,你们与我一起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10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