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常见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幼儿园、小学及初中阶段,主要是由于孩子需要离开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和熟悉环境,进入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所产生的一种不安、不适应的情绪。以下是解决孩子分离焦虑的一些建议:
1 建立安全感:孩子的分离焦虑通常源于不安全感,因此建立安全感是很重要的。父母应该定期与他们沟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心理状况,并告诉他们他们是安全的,他们不会被遗弃。
2 逐步适应:孩子需要逐渐适应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因此父母应该从小事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离开自己。比如,可以带孩子去一个新的公园,让他们逐渐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群中适应自己。
3 充分准备:为了避免孩子在面临分离时感到惊讶和痛苦,父母可以做好准备工作。可以提前告诉孩子他们将会参加的活动,特别是孩子在敏感期时,这一点尤其重要。
4 建立联系:建立联系是很重要的。孩子需要知道当他们离开父母时,在那个新环境下有谁可以帮助他们。父母可以与老师和辅导员等人建立联系,让孩子在需要时能够寻求帮助。
5 积极参与: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包括学校和社交活动等,以保证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之,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努力。通过建立安全感、逐步适应、充分准备、建立联系和积极参与,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建立自信和适应性,增强孩子的生活品质和心理韧性。
上周一,上班第一天的早上,我尚且怀着一颗悲痛的心,面对着即将离家上班的残酷事实。还来不及收拾自己的情绪,便陷入了兜兜小朋友的安抚工作中。
是的,兜兜小朋友在同一天开学了,正式进入小班下半学期的生活。
在我开工他开学的这一天,小家伙突然上演了一出“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跟妈妈去上班”的苦情戏。看着那张哭的稀里哗啦的小脸,我心里肉痛之余,也明白这是“分离焦虑”又复发了。
上次如此发作还是刚入园的那会儿,如今算上托班,都已经整整入园1年半了,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
于是我找了一位做幼师的朋友求教,学来了不少干货。
别以为分离焦虑只会发生在刚入园的小朋友身上,中班大班的小朋友也常有发生的。曾经有个大班的学生,中午吃饭吃到一半,突然就不吃了,开始哭,问她为什么哭,就说突然想妈妈了……
01
至于如何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那得先分清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依恋类型。
根据宝宝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将亲子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四种类型。
A
安全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能自如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靠妈妈,更多的是用眼睛看妈妈、对妈妈微笑或说些什么;对陌生环境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妈妈离开时,宝宝的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一定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妈妈回来。
妈妈回来时,宝宝会立即寻找与妈妈的接触,并且很容易经抚慰而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父母在这种关系中对宝宝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宝宝知道父母的负责和亲切,甚至父母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宝宝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B
回避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妈妈离开时,他们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
妈妈回来时,有时也会欢迎妈妈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
父母对宝宝表现消极,很少满足宝宝的需求;或者,对待宝宝过分热情,经常做一些他们认为对宝宝好的事,而宝宝实际并不需要。这类宝宝没有和父母建立起特殊的亲子关系。
C
矛盾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时刻警惕妈妈是否在身边。
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妈妈回来时,对妈妈的态度又很矛盾,一边想让妈妈安抚他,又在行为上拒绝和妈妈接触,还时不时的瞅妈妈一眼。
这类父母对宝宝忽冷忽热。这种态度会让宝宝产生困惑,为了吸引父母关注,他们也采取各种方式来尝试效果,要么粘人,要么哭闹。如果仍然得不到期望的关注,他们就会变得暴躁易怒。
D
混乱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宝宝就表现得很没有安全感。
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出短暂的发呆,或哭泣,或发怒。
妈妈回来时,宝宝的表现比较无所适从。妈妈拥抱他们,他们的表情会比较茫然,情绪会稍显忧伤,会躲开妈妈的目光。一些宝宝在得到妈妈的安抚后会大哭,或者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冷漠的姿势。
混乱型依恋的宝宝通常受过父母的忽视,或者受到过父母对其身体上的虐待。属于精神上有创伤的一类。
02
接着,再来看看说说分离焦虑。分离与依恋是相对应的,依恋关系建立得不好的宝宝,处理分离情绪就会出现困难。
分离焦虑会经历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妈妈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根据依恋关系来看,如果宝宝在幼儿园里,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顺利地移情到老师身上,就可以比较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所以,老师是个很关键的人物。
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得关系:
(一)情绪调节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认为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与他人建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维持内在的身心平衡,并能发挥自身潜能,追求自我实现。要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人们需要经常进行情绪调节。在学校和家庭中,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有效控制不良情绪,维持或增强正性情绪。
近年来,人们对学业情绪的日益关注,也在提醒我们情绪调节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学业情绪强调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和气愤等。研究者和教育者均注意到,目前在一些儿童、青少年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消极学业情绪。例如,一些儿童、青少年表现出明显而持久的厌学情绪,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情绪低落,对作业有抵触情绪。这些消极的学业情绪若不及时加以有效的调节,就会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和学业成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习障碍,进而引发其他的心理行为问题。
可见,情绪调节是为了使人们在情绪唤醒的情境中保持功能上的适应状态,帮助个体将内部唤醒维持在可管理的或最佳表现的范围内。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适应社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愉快地学习和工作,维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情绪调节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达到协调,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提高时,这种调节是良好的调节;当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身心功能受到损害,认知活动被阻碍,学习和工作的绩效下降,人际关系遭到破坏时,这种调节就是不良的调节。
良好的情绪调节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如前文所述,认知重评就是一种最常用的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善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往往能有效改善情绪,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认知重评策略抓住了情绪产生和调节机制中的关键因素——认知评价,这是情绪产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习一种良好的情绪调节过程,并在生活中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人们的神经系统,使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络发生结构上的变化,这样,主动的调节过程就有可能转变为自动的调节过程。我们知道,自动的调节是最不耗费认知资源的,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尽早引导儿童、青少年使用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尤其是认知重评策略,使良好的情绪调节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过程,由此来塑造他们适宜的情绪反应模式,并使之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