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区域认同,集体认同,身份认同的集合形式,人们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着未来的行动,反复评估自己与他人的性格,感情反映并试图理解和说明他们,而作为讨论反思证明和考察的结果,就是社会认同。
简而言之,就是对具体问题一致的认识,例如人们对正义和宽容,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着全球性的令人惊奇的一致性,这就是社会认同的一种。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社会认同原有的确定性和基础性不断被削弱,社会认同的连续性也不断被挖掘,人们在社会大转型中经历的思想动荡就是社会认同,不断淡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生成新的社会认同。
由此可知,社会认同在其内涵上,虽然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存在相似的之处,但是社会认同并非被动的接受,一系列固定的或特定的信念和习俗,他一定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尤其是政治环境紧密契合。
主要观点
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社会认同主要来自于群体成员身份或资格,人们努力追求或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尊,而且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主要来自于内群体与相关外群体之间进行的有利比较。
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人们就会试图离开他们所属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的区分。人们会使用多种策略来实现积极区分的目标,特纳和塔菲尔认为,有三类变量可能会影响群体间的区分:
①人们必须在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内群体,他人的界定是不够的,个体必须将其成员身份内化为其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②社会情境允许进行可评估的群体间比较,这种比较使选择和评价相关的关系品质成为可能,并不是所有的群际差异都有评价的显著意义,而这些差异在不同群体间变异极大;
③外群体必须是可充分比较的(例如是相关的或近似的),而且这种区分的压力会随着可比性而增加。
每一个人在慢慢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想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就属于社会认同感。我们希望对方能够认同自己的做法,能够对待自己的看法表达出一种赞成的态度。这样会让我们的内心有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恰恰是对自己的认同,所以社会认同感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的成长,不断地向优秀靠近。
认同得以存在,否定得到抛弃。是这个意思?我没听说过呢。
我的理解恰好相反,人的存在得宜于社会的认同。如若不认同你,你很难生存。两个人之间相互不认可,就不能成为朋友。
social identity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连接部分看上去不错。我也很感兴趣,只是资料不怎么好找啊。。
http://blogcsdnnet/xianzhi1984/archive/2008/03/06/2154978aspx
暂时找到这些。
社会认同理论是亨利·塔菲尔 、约翰·特纳等人提出并加以完善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透过这三个历程,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
社会认同理论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摆在核心的位置,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社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对人际比较与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进行了区分。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是研究社会认同的主要进程,这一理论自泰弗尔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首次提出后就开始发展,代表着一种欧洲社会心理学与北美的个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分离,这一理论是一种典型的群体间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融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两种视角 ,不仅关注 个体心理变量的控制 ,同时关注 群体过程的分类模式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由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以及其后的 自我类别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最优特质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群体动机理论(group motivation theory) 的发展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本群体产生认同,进而推动内群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敌意(out-group hostility)。个体通过社会分类来识别环境,同时也识别并对自己进行分类,进而通过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而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认同。
40多年来,社会认同理论一直被认为是对于 内群体冲突 解释的最典型理论。那么,社会认同理论何以能对内群体现象予以解释并有所贡献呢?社会认同理论是 群体认同与群际行为 方面最具影响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正如布朗(Brown)指出的那样,社会认同的贡献来自它的 四个关注 ,即关注内群体偏见(ingroup bias)、关注地位不对等性反应(responses to status inequality)、关注群体内部同质性与刻板印象(intragroup homogeneity and stereotyping)以及关注通过关系而产生的内群体态度改变(chaning intergroup attitudes through contact)。
动态性 缘于它的过程性,社会认同的结构是一个基于记忆、意识、生物有机特质、社会结构和社会情境等互动和影响的动态社会结果,社会认同根植于一定的心理过程,如思维、行为和情感等。
复杂性 基于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多重群体身份间的个体个体主观性的表征而言。
管健著,身份污名与认同融合 城市代际移民的社会表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第260页
Amiot,C.E-,Sablonni6re,R.,Terry,D.J.,&Smith,J.R.2007.“Integration of social identities in the serf:Toward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Review 11:264.
这是我在的第一篇文章,不知为何刚才填完资料之后,就想起了一部**,《狗镇》。
**讲述一个美女逃避到一个穷乡僻壤,寄人篱下的谦卑加上外界谣传她其实是一个通缉犯,地位越来越低下,沦落到一个人尽可夫的存在,最后还上了锁链,像狗一样的活着
可能是和我最近的经历有关缘故,当时看完这部**。刚好印证了我思考的问题,就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这半年多发生了很多事,离职,恋爱,新工作,再离职。最重大的是开始考虑要结婚了,为什么重大?因为在我之前的观念里从来没想过结婚这个事情。突然觉得好幸运的同时,又压力山大。
11月份我辞去了原有的工作,休息几个月后,做了电话销售。
做电话销售这期间,很奇妙。我像灵魂出窍一样可以从我之外的角度去看清自己。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这话一点也不错。主要的体现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它能让你看见你以前从来没法看见的,比如你背后的衣服染了一块污渍。
电话销售其实是一份挺难的工作,因为你唯一能使用就是电话传递的声音。同时也有一个优点:你可以掩盖声音之外的缺点,诸如表情穿着形体等等。
对于之前一直从事简单技术类工作的我来说,从一个行业到另外一个行业肯定是比较难的。所谓万事开头难说的是你刚进入一个领域,所有事件的打开方式都和你以往的经验不匹配。这会让人措手不及,深入下去之后又别有一番收获。从来就不觉得自己讲话的方式有什么问题,而我发现,我说的话,别人根本就不怎么理会。
所谓自信,就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同
不同的讲话的音量、语气、速度、用词,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先抛开内容不说,如果你说话铿锵有力,语气坚定,有节奏,用词确切,人们已经先信了七分。即便是你的内容别人本来不是很认同的,因为你的话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对此事理解有偏差。
换句话说,你讲任何事,你自己都坚信你自己所说,别人会被你感染的。
反过来,如果你自己说的话你自己都不确定的样子,吞吞吐吐、低声细语,别人根本没有听下去的兴趣,更别说相信你了。
所谓自信,就是内心深处对自己是认同的。不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都是不认同的。在人前,总是怕说错话做错事被别人笑话,或者给别人带来麻烦。
卡耐基说人性的弱点就是自重感,佛陀说人的劣根是贪嗔痴慢疑。所谓“自重感”或者“慢”就是认同感。首先是自我认同,然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也就是社会的认同。为的是什么呢?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越高,你的生活水平就越好。人们总是自觉的或者不自觉的在做着这样的事。那就是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同,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那么提高社会认同的途径那些呢?两种:一种是“学习”,从学校、从书上、从别人身上等等;另外一种就是“支援”,就是结交有能力的朋友,关键时刻自己的本事不够用的时候,请他来支援一下。
这就是为什么大V总受人家追捧,因为从大V身上既能学习东西,又能得到支援。“支援”,也就是所谓的人脉,人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因此,别人和你初次见面,你一开口说话,人家发现你说话没什么底气,自然就会联想到你没什么本事。再稍微寒暄几句发现你这个人“没什么料”,既不能从你身上学到东西,又不需要获得你的帮助,俗称没有利用价值。自然就不会想和你有后续的往来了。因为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这件事情的时间是很紧迫的、尽力消耗是很巨大的。哪里能浪费在你身上。
人人都希望得到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感差的人也是如此。但是这往往很困难。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刚才说了,大家都在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同,一但发现你是个低认同的人,哪会愿意搭理你。害怕你拉低他的平均值,对你当然是避之不及。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你又失望地回到了原点。
所以,想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一步一步提高自我认同感,是不科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心里安装一个开关。一个按钮下去,把自我认同感噌噌地一下子放大一百倍。没错了,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装逼。
别人常说,装逼招雷劈。装逼招不招雷劈我不知道,但是你要是不装逼的话,往往连机会都没有。例如你在向客户销售你的产品时,你必定热情大方,一套说辞洋洋洒洒下来未必要夸大其词,但必须掷地有声。你对自己的产品都没有自信满满的态度,客户又怎么会买你的账。又比如谈恋爱的小伙子,哪怕你平时在家多么邋遢,第一次见面总要捯饬捯饬,不求光鲜亮丽至少也得体面吧。否则一见面姑娘就基本对你失去兴趣了。再一开口,吞吞吐吐,一点主见都没有。这事八成是黄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装逼要的不是不学无术、虚有其表。要的是通过改变别人的第一印象来博取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努力的机会。如果这是一场足球比赛,你连进场哪怕做替补的机会都没有,哪能摸到球呢?
我们假装外表强大,并不影响我们拥有谦虚进取的内在。
那么如果不去假装外表的强大那会怎么样呢?当然处处碰壁是肯定的,因为人大多欺软怕硬。除非等到你有绝对实力的时候,人们自然对你敬而重之。
那么如果社会地位降到零甚至是负值了会怎样呢?**《狗镇》的女主角就是如此。一次又一次警察进村带来的消息,对她的社会认同不断刷新新低。最后她成为了“通缉犯”。尽管她仍然活泼开朗,乐善好施。但是,请不要忽略也不要高估人性丑恶的下限。上面说人大多欺软怕硬是客气了。在特定的环境里根本没有道德可言。比如就像这部**里,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子,一个孤独无依的通缉犯并且将来要成为阶下囚的外地女人,一群生活不如意内心压抑的村民。村民自以为掌握了女主的命运——他们藏好她她就相安无事,他们把她交出去,她就是囚犯。
成为负值的社会地位,让她被剥夺了“人”这个属性。最后她被村里的男人随意侮辱,被狗链拴住防止逃跑。就连那个不敢让人知道自己瞎了,长年躲在屋里不愿出去的盲人,对女主也是大肆凌辱。说明社会地位成负值,是多恐怖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就好像猫炸毛一样,不是愤怒也不是进攻,恰恰相反,我们是恐惧是防守。守住我们最后的领地,不至于被别人践踏在脚下。
如果光从词性上说,认同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如:我认同你的说法;他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而认同感是名词,如:我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
认同和认同感之间的意思区别比较微妙,需要体会一下。认同是指承认、认可,或对与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认同侧重于观点和行为。
认同感是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它强调的是自我感受。
纯属自己体会,权当参考。
Taj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