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心理学上,把喜悦、愤怒、恐惧和悲哀视为情绪中最基本的表现,因为这四种情绪的目的性强、复杂程度低、强度大、紧张性高,且与人的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
(1)喜悦
喜悦是在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紧张状态随之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据希望-舒适和欢乐,一种幽默感实现的程度 从满意、愉快、欢乐到狂喜等,有着许多不同层次的状态。
笑是喜悦心情的面部表现,由于笑可以增加心脏血搏输出量,促进血液循环,因而使面色红润、呼吸加强,使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俗话“笑一笑,十年少”是很有道理的。过度的喜悦却能致病,笑,可导致脑血管意外狂喜。 所以,笑不可过分,那些老年高血压病、心脏病、脑动脉硬化患者,尤其要控制自己,不然会“乐极生悲”。
(2)愤怒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特别是一再受到妨碍因而逐渐积累了紧张,而最终产生愤怒。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要更改将身体的某些生理指标,继续 引起心身疾病。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不仅对患者,而且对每个健康人都很必要。
(3)悲哀 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而引起的情绪体验,从遗憾、失望到难过、伤心、悲痛、哀恸,渐次增强。悲哀造成紧张情绪的外部释放即是哭泣。一般认为,卫生哭好 它可释放积压的痛苦,而强忍眼泪则不符合心理卫生要求。
(4)恐惧
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的情绪体验,恐惧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情境的能力造成的。奇怪、陌生、反常、不协调也可引起恐惧。强度极大、猝不及防的突来恐怖,可造成人的精神失常甚至死亡。因此,为了防止过度突然休克。
在上面四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还可以出现不胜枚举的复合形式,因而产生出于万种情绪,并且还可以赋予各种社会内容。
根据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心理学上又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喜、怒、哀、惧都可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这封信是扩散,是由感染将这些感情色彩的一段时间。 心境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较大影响,愉快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而抑郁的心境则降低人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激情则是一种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国家对人民的热情 生理会发生剧烈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汗腺分泌等变化,同时人的理智分析能力也会下降,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并可能有冲动行为发生。剧烈的生理变化也可能导致人的身体健康受损等。
应激是指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这通常是激情的力量,而不是好 持续时间则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应激状态,或应激状态持续过长,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是密切关联的。每个人都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使愉快、积极的情绪多于抑郁、消极的情绪,并在情绪体验的强度上和时间上保持适当,这样才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心情和控制情绪和消极情绪,如培训和有效去除其中的两个方面 面,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努力消除那些导致不良情绪产生、可以改变的生活事件;或对那些非个人力量所能改变的现实,尽量给予理智的接受。同时,利用各种调节情绪的技术,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达到身心健康。
心理护理的要点:
1、做病人的可信朋友,做忠实的倾诉对象,当病人把心里的困惑都和你说了,病就好了一半了;
2、避免说教式的劝慰,避免和病人辩论,少说、多听、多做,主要是取得病人的信任,启发病人敞开心扉;
3、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医生密切配合;
4、注意保护自己,调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抵制和疏散病人的心理垃圾,防止病人好了自己倒了。 (1)综合知识
护理人才应能够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用以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掌握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以适应护理工作需要;发展和应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使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措施;应用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知识分析专业问题;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地交流,并能清楚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建立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工作关系;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
(2)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
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包括利他性(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对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状态的关心);自主性(给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严: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正直(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伦理的准则和执业的标准);公正(坚持道德、法律、人道的准则)。 (3)护理核心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能力;教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5)身心素质
护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良好的情感特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6)整体护理观念的渗透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发展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健康需要的身心护理,其目的为保证病人得到满意的、连续的护理。其中包括:
1) 病人对住院期间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
2) 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3) 病人了解自己所服主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能正确服用和自我观察;
4) 病人学会一定的促进自己健康的方法;
5) 出院时病人和家属掌握回家后康复及照顾病人的应注意的事项;
6) 出院时病人及家属知道需要复诊的日期和再次医疗的指征和途径;
7) 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当前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资料来源: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副司长讲话,2001年)
1) 护士数量不足:医院管理原因,如科室捆绑承包、护理管理原因,如人力资源配备的科学依据;
2) 护士职责界定问题:界定不清,辅助系统不到位;计算机管理带来的护士工作量增加;
3) 护士观念问题: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专业能力;注重医嘱落实,忽视病情观察;注重治疗措施,忽视健康教育、心理与康复等护理的提供。
4.总之,我国整体护理实践的现状和局限性主要是:
●整体护理已从模式病房到全面铺开,但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护理体制和整体护理观念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已深入到护理各领域,但护士对护理程序仍停留于形式上
●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主客观资料认定、危险因素的理解问题
临床护理方式(Nursing care delivery system):临床路径的尝试
1.临床路径的特点:
适应卫生保健制度改革的需要;体现多学科多部门合作;以个案管理的形式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更新文件书写的方式。因此临床路径简洁、高效、全面,能够体现治疗和护理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具有较好的前景,但应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相适应,由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关于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 NP)的发展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
1.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基本概念 理论基础:
实证主义 (positivism) “循证实践” (EBP):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审慎地、准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病人需求的临床变革的过程。
2.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循证阶段--系统综述:
1) 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
2)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科研的证据;
3) 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慎评审;
第二阶段:施证阶段--根据证据实施循证护理:
4)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病人需相结合,得到临床证据,作出护理计划;
5)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监测项目实施情况。
3.证据的等级和推荐意见分级 I级证据:
● 对多项RCT的系统综述 (I-a)
● 单项RCT(95%CI较窄)(I-b) II级证据
● 多项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系统综述 (II-a)
● 单项队列研究(包括质量较差的RCT,如随访率小于80%)(II-b) III级证据
●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的系统综述 (III-a)
● 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III-b) IV级证据
● 系列个案分析、描述性研究及质量较差的病例对照研究 V级证据
● 未经分析评价的专家意见
护理领域的证据的特点 随机对照试验(RCT)能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是卫生保健系统实践活动中设计最严密的、最能科学地反映干预效果的证据,被称为“最佳证据”; 但护理专业独特的人文性决定了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所以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专家报告也提供护理证据。
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整体护理的方法学体系。
(1)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
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二者依据的原理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前者侧重于解决心理问题,更加关注与健康和疾病紧密关联的心理学问题,较多地通过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心理调节等方式帮助个体实现其促进康复或增进健康的目标。例如,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测量病人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状态,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必须遵循心理学理论,使用依据心理学原理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而后者则侧重解决除心理问题之外的其他影响健康的问题,较多地借助外界条件或客观途径,以生物、化学、机械、物理等方式去帮助个体实现其促进康复或增进健康的目标。例如,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该护理方法所遵循的是物理学原理,所用工具是依据物理学原理设计的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和心电监护仪等。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二者各司其职,彼此无法相互替代。
(2)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联系。
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具有共同的服务对象,即病人和(或)健康人群,都是围绕着相同的服务宗旨———促进病人康复和增进人类健康而展开工作。心理护理和其他护理方法共存于整体护理模式之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只有与其他护理方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其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独特功能。心理护理在具体实施时,虽然既可以与其他护理操作同步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专门方法而独立展开,但它却绝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护理方法而孤立地存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搞清楚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确保心理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致步入误区,有原理可依据、有规律可遵循的关键所在。心理护理只有在整体护理中与其他护理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其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独特功能更好地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并能更突出地体现出其特殊的功能和优势效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