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认知理论认为, 教学设计 过程就是情境创设的过程,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情境的创设备受关注。为此,本刊策划专题,就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怎样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等问题作些探讨,并配发若干案例,以飨读者。
有效教学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有效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首先,有效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次,有效教学情境使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第三,有效教学情境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熟悉的现实事件中,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投入感知的对象中,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在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时,要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现实性原则。有效情境应该是一个现实的情境。这现实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是紧跟时代步伐的现实。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该赋予一种时代气息,应该呈现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生活现实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使创设的情境对学生有吸引力,也只有当学生真正被吸引并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被创设的情境才有机会彰显其价值。
2.针对性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中、低年级学生比较关注好玩、有趣和新奇的事物,如动物、漫画、动漫等;高年级学生则对比较实用和富有挑战性的事物和任务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创设有效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
3.目的性原则。有效情境的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来创设,必须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创设的情境要能快速进入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将要探究的问题,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观察、操作等手段进行学习,获得体验。脱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情境,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过多地纠缠于无意义的东西,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窒息学生活跃的思维。
4.生成性原则。有效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还应当在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的、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
5.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被创设情境的实际可行性。不能仅仅考虑什么样的情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被创设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操作起来是否可行。只有可操作性的情境才能顺利地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那些“原始的真实”,由于时间和空间常常是课堂所无法容纳的,就需要从教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提取、重组、加工,使情境具有可操作性。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1.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新知识的价值,就应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会在探索这些现实的问题中认识新知识,了解新知识的价值,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在创设有效情境时,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对教材中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内容进行适宜的改编。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力求引发兴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的意义建构。”但是教师不能保证学生都非常清楚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新知识,也不能够单纯依赖家长或教师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这就需要设法使学生亲近知识、了解知识、喜欢知识,从而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如何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感兴趣呢学生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有趣的、好玩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因此,有效情境的创设应该根据青少年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3.重视亲身体验。教师在创设有效情境时,应该充分重视情境的体验,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体验情境,使其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新知识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注重多维开放。创设的情境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和开放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体会解题策略灵活化和问题答案多样化,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开放的情境中得到发展。同时,情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大一些。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思想在开放中得以放飞,个性在学习中得以健康发展,思维的独特性品质也可以逐步形成。
5.利用现代手段。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网络音视频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为教师的情境创设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强大的多媒体编程技术开发出的多媒化的教学讲义――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多种媒体元素于一体,能够大大地增加情境的真实性。同时,由于这样创设出来的情境具有生动性, 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能增加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培养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当然 ,除了以上提到的五种策略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途径创设有效情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教师能够不断地学习、思考,就会探究出更多的方法和途径来创设有效情境,为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为适宜的空间。(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jxjydys@126com
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问心 发表于 2006-8-12 17:27:00
学生学得积极不积极、主动不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的质量。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习得过程,其中更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正如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所说的:“兴趣和快乐是感觉色调的,而非认识理解意义上的。”要让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首先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现实”,尊重学生的“发展”,但现在的课堂情境创设中充斥着“假尊重”的身影。
一、假尊重的表现
看似尊重学生,实则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以知识为依托创设情境,以知识教授为目的,一切以知识为中心,其余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只是情境的一种点缀或摆设。
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拔萝卜”时,教师直接出示主题图,便直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在图意尚未引起内心反应的情况下,便一头扎进了教师预设的“埋伏圈”,马上陷入了知识的“海洋”。而当学生小组合作探究36+23的算法时,教师对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等方法毫无激情,只一个劲地问:“还有其它方法吗?”醉翁之意在于“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而当一个学生终于说出这一方法时,教师欣喜了,忙追问全班一句:“这个方法怎么样?”言外之意,显而易见,但学生应“好”者寥寥无几。可以得知,当情境把不住学生的“心”时,就无法找到通向学生的途径。
阅读全文(1720) | 回复(14) | 引用通告(0) | 鲜花() | 编辑
上一篇:书中漫步1:一人一世界
下一篇: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2
No1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吴青杭 发表评论于2006-8-14 10:41:00
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政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政治运动的广泛应用;还应做到“到位不越位”,根据政治的需要,围绕政治的重点和难点,创设具有“政治韵味”的情境,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开展积极的政治活动,促进政治知识建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2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洪苗 发表评论于2006-8-14 15:39:00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本学科的成绩,而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对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过分地讥讽、挖苦和责骂学生,会使他们满怀茫然与恐惧,会使他们产生冷漠厌学的心理。只有创设和谐民产的教学氛围,才能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爱其道。
2、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
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客观依据。教学中,是否需要设置情境,设置怎样的情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导,都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来决定。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把握教材,深刻领会教学内容,才能精心设计。如果对教材不吃透,教师本人都对教学内容感到拓燥无味,体会不出意境,拿什么去感染学生,激烈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呢?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围绕重点难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语言,设置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才能驾轻就熟,创设良好情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要全面了解学生
一位好教师,在上讲台之前,首先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正所谓心中装着学生,只有细致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熟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科学手段、方法,以便结合教材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更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愉快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开发智能。
4、教师要有激情
情境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情感,使其产生相应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期基指出:“只有情感的面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奔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教师激情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饱满的激情,无疑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其自觉地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境界中。
5、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素质
情境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教学经验,既要有严谨的教学风,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又要有充沛的热情和民主教育,教师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科学地结合教材,学生特点搞好情境设计,自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技能,如音乐、美术、计算机技术等,教师可以充分租用这此艺术手段,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氛围,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3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阿宝 发表评论于2006-8-14 22:03:00
问题情景必须是新颖的和未知的。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未知东西的探索,使学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学习活动中获得更概括的知识。问题情景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需要,即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4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朱朱 发表评论于2006-8-15 23:19:00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取什么样的情境作为学习内容,是老师创设情境教学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果选取的情境学生不熟悉或不感兴趣,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情境,选取的生活情境容量要大,要让学生从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5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木易 发表评论于2006-8-16 0:05:00
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创设情境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时,即不能游离于所要学的知识,又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激发探索欲望。如果情境的创设脱离了要掌握的知识,漫无边际,牵强附会,这样的情境创设就失去了意义,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同时情境的创设如果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2)在创设具体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不能超出学生实际,也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境如果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太远,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经历过、或体验过,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3)进行情境教学,课堂气氛往往很活跃,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昂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控制好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情绪,即不能活到难以控制,也不能过分压制而死气沉沉,要松紧得当。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6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姚珊珊 发表评论于2006-8-16 10:37:00
从许老师的文章,我领悟到了:教学的情景性即是使传统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教苦学,在境界上转变为乐教乐学。“愉快教学”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活跃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完善学生独立全面的个性品格。教学的情景性应体现直观形象性;情知的对称性(即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的对称统一)。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努力:努力创设课堂教学生态的交际情景;努力创设教学生态的问题情景;努力创设课堂教学生态的迁移情景。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7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陈上镱 发表评论于2006-8-16 20:07:00
有同感,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方法行之有效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8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lyylm2001 发表评论于2006-8-17 20:20:00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基于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2.注重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体现学科特点。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春游”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准备及分发各种食品和水果,但教学重点应该尽快地落到“总数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分,每份是多少”、“还有没有多余的”、“不同食物的分法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数学问题上来,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论“春游应该准备什么食物和水果”、“春游应该注意什么”等与数学内容无关的生活问题上。[1]强调学科性,还意味着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如利用数学的严密性、抽象性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4.内含问题。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5.溶入情感。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赞科夫也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一次,一位语文教师教《凡卡》一文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讲到这儿,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9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施丝 发表评论于2006-8-17 21:41:00
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启发剂”。新课程倡导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问题情境设置、激发思维、引发兴趣,是实践课程标准的最佳形式之一,应贯穿于教学始终。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0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中兴华为 发表评论于2006-8-18 12:51:00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注意创设开放的、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努力创设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果能通过游戏、竞赛、设悬念等创设趣味情境,将新知识寓于其中,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情、有境,就会引起极大的兴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使他们为求知而乐,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这就为他们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1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陈淑端 发表评论于2006-8-18 13:50:00
与你正面接触是辅导你参加泉州市普通话比赛,当时的感觉是一个数学教师能有如此的语感,这个教师素质一定不错果如其然,你是东石以至晋江市数学教学中优良品种中的一粒种子看了你发出的讨论稿,知道你在思考
至于情境教学,我想从大的教学观来看,应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高文教授所言:"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情境教育聚焦于"大写的"儿童;面向真实生活,开放教育空间,发掘教育资源的宝藏;以情感贯之,和谐人际关系,优化儿童的学习环境;走出课堂,回归自然与社会,在躬行中增长才干"
欢迎你到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群组中做客,我们提倡跨学科整合教研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2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2202洪文龙 发表评论于2006-8-20 16:33:00
利用媒体创设情景必须依据媒体固有的特点。如:微观放大、化静为动、展示过程等。这样才能发挥媒体的特有功能。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3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陈旭燕 发表评论于2006-12-12 11:07:00
列竖式计算只是多种算法中的一种当学生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等方法算出得数后,教师应对些方法进行肯定,"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算出正确的得数,你又何必苛求哪种算法?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有很多。如“用简便方法计算”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只会按运算顺序计算,可我们老师却硬逼着他“简便”,结果,“简便”不成,连运算也错了。这是谁的“错”?这不也是一种假尊重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4 讨论: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讨论1
陈双双 发表评论于2007-9-29 11:34:00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果能通过游戏、竞赛、设悬念等创设趣味情境,将新知识寓于其中,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情、有境,就会引起极大的兴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使他们为求知而乐,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这就为他们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一、情境认知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人类的学习观念经历三大观念的变化,第一种观念是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连接过程,它强调了外部环境刺激对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但忽略了学习主体自身的重要作用第二种学习观是认知学习观,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内部理解和自我建构过程,强调了学习者自身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但忽略了外部环境对学习者的重要影响而在20世纪末期兴起的情境主义学习观,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更加注重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探究与对话来看待学习,它综合了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主义学习观的优点和价值,是一种比前两种学习观更为稳定、更为先进的学习观,已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观念,情境教学在我国的发展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通过具体情境创设,教学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达到我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政治课堂情境创设的特点
情境创设作为情境认知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对于一堂课教学起着关键作用我通过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认为成功的政治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创设应具有以下特点:
1情境创设的思想性
思想性是政治课的根本特性从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思索,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其情境创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作为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重点放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上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接受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并把所学习的观点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信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最终成为一个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独立的思想和创造力的人德育的关键在动情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还表现在对公民的道德教育上,要求从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几个心理要素出发,通过课堂学习,对学生实行公民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合法公民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与要求,这也是情景创设思想性的重要体现
2情境创设的实践性
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智育功能更为突出,在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政治课堂更加注重价值目标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遵循政治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与思想方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而且必须把理论转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情境的创设过程就是学生的知、信、行的转化过程,使得政治课堂的情境创设具有实践性这是政治学科教学特点与其他学科注重理论假设和注重推理为特点的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
3情境创设的时代性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任何时代的政治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烙印,知识是无国界的,但政治是有国界的我国的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它具有政治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等政治课堂的教学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政治格局、政治力量的变化中,从经济现象的变化中,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政治课堂的情境创设要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紧跟时代潮流,具有时代特色
4情境创设的典型性
政治学科在人文学科当中,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政治课堂要实现对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经济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等课程教育目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政治课堂的情境创设必须具备典型性的特点这种典型性表现为能反映一定的时代特色,具有一定的流行性、新颖性、浓缩性从育人和社会发展来看,这种情境创设还应表现为对学生的启迪性、教育性、深远影响性,这种情境创设是复杂的、综合性的、立体的,它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反面折射出时代的特点,既能实现智育,又能实现美育,还能实现德育,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生活中潜藏着无限的教育潜能,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的生活化,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社会经验出发,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的自我建构从情境教学的角度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面就是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社会生活是情境教学中各种情境的源泉从知识产生的角度看,知识来源于人们生产活动经验的总结,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对原始知识的再现情境创设越接近生活,就越容易形成学生情感心理上的共鸣,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思想观点的重建政治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使得情境创设与社会生活联系更为紧密
6情境创设的开放性
政治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要求政治学科教学的情境创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首先表现为情境创设的系统性、层次性,通过这种情景创设,能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状况其次是情境的联系性,能够从一种情境联系到另一种情境,实现具体情境的有机转化再次是角色的开放性,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对换,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达成情感目标最后是信息的开放性,要求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以社会信息为源泉,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感悟、质疑,联系引发对生活问题、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力提升,这是对政治学科情境创设提出的又一大要求
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情境创设的办法有很多种,学科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社会情境、一个人、一个物品、一个场所、一句话等等都可以基于实际的需要来作为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在体验中激发兴趣,引发高阶思维,促进真实学习的发生。
而我们在实际学程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学科情境或者生活情境的框子框住,走不出来,因而就会导致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是为了教师让学程完整而设计的,不是基于学生的需求,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的,这就完全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