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所谓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返回来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例如宋代李禺的《两相思》: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首诗正读表达的是客居的诗人思念妻儿的《思妻诗》,而倒过来读,成了在家的妻子思念夫君的《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知心几见曾来往,
水隔山遥望眼枯。
《两相思》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两相思》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虚。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诗非常奇特,顺着读的话是爱情诗,倒着读的话是亲情诗。而不论怎么读,里面的情意都少不了,并且都非常感人肺腑。
试想一下,倘若要写出这样的一首诗,如果没有字字句句仔细斟酌推敲,如果没有对语言有很深刻的认识,如果没有对文字敏锐的观察力,可能写的出来吗?换句话而言,为了写出这样的一首诗,作者必定是付出了巨大的脑力的,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流芳百世的重要原因。
宋代的李禺写了首回文诗《两相思》
正读是《思妻》
倒读就变成了《思夫》
这首写情的回文诗把孤灯之下夫忆妻和妻忆夫的深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至今读来仍让人鼻酸。
背景:
中秋节到了,在同一苍穹下,隔着遥远时空,对着同一轮明月想念家人。据说古时候有个先生在外教蒙学,中秋时节不能回家团聚,就写了一首诗当家信寄回家。由头至尾顺着念,写出远游在外的夫、父思乡之情;由尾至头,写出留守的妻、子挂念之情。供参考。
王维的《相思》这首诗表达了相思之情。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
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
原文内容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意思是: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因为这样才能站在不同人角度去表达相思之情,倒着读和顺着读相当于两首诗,男生顺着读代表了对老婆的思念,女生倒着读代表对老公的想念。让人感觉到夫妻间的恩爱之情,即使远隔千里,双方的思念也仅仅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很巧妙,也很有意思,毕竟不是所有回文诗,能够让一首诗表达出千差万别的情感,很多回文诗虽然可以倒着读,但大多都没有此诗有意思。能够让人倒着读和顺着读感情相互呼应,此作者真的是有才之人,能够如此巧妙表达对夫妻之间相互思念,算是千古奇诗了。
这首诗虽然不是回文诗代表作,却能够引起多数人共鸣,无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很难再超越这首诗的意境,所以此诗到现在都常常被人朗诵,很多人都为此诗另起他命,男生顺着读叫《思妻诗》,女生倒读是《思夫诗》,总称为《两相思》。
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感觉很有意思,让人感觉到这首诗很对称,让人挑不出毛病,而且还愿意分享给自己的丈夫或男朋友,此诗用在现代,非常适合异地恋情侣和异地夫妻。
李禺能对妻子也出这首诗,可见对妻子感情非常深,侧面反映了李禺对妻子足够了解,能够站在妻子角度去思考这首诗,不仅有才还有情,真是暖男一枚了。更深刻的证实了古代人智慧和创造力,让人不容小觑。
但也证实了我们国家文字博大精深,能够将一首诗,表达出两个人物的两种感情,实现了角色转换和感情转换,妙哉妙哉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