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隐喻

大脑的隐喻,第1张

通常我们会把大脑比喻成一台计算机:感官器官是输入设备,接受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信号;大脑是主机,完成任务切换和消息处理,指挥有机体完成行动。大脑在分析理性问题的时候与计算机挺相似的,但不如机器精准,偶尔会出差错。当涉及到感情和情绪的时候,机器则无能为力。

心理学著作《象与骑象人》中有这样的隐喻:大象象征人类的情绪和感情,骑象人代表理智。为什么是骑大象而不是骑马?首先是象与马的身形差异,说明情绪自动化处理的强大,直觉,感性,本能的强大;骑象人没法用缰绳去控制,不是主人,只是一个顾问,甚至仆人。这个隐喻很精妙的反映出了理性在人的决策中的地位。不足之处是,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我们的情绪系统和理智是如何工作的。

网易哲学公开课《死亡》的课堂上,Shelly 教授讨论身心关系时,用琴和琴声来隐喻大脑和意识的关系;很好的表达了意识不能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但如果用交响乐团而不是独奏的琴来描述大脑的工作,更能反映大脑的工作方式。

《心思大开》这本脑科学的科普著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隐喻:大脑处理信息看似一个分布式系统,但没有中央控制器来统一指挥,而是由各个分布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之间也不是像计算机系统的各模块一样的互相合作,而是像生态系统一样的竞争与合作。并且两个主要的模块:情绪中心和理性,时时在争夺有机体的控制权。

虽然弗洛伊德的结论被认为不符合科学,但其关于分离的自我(本我,自我,超我)的认识,却是哥白尼式的观念跃迁。只不过大脑不像一个瓦特的蒸汽机,而更像一个达尔文的生态系统。

得益于脑造影技术的突破,大脑的各个模块已经能够被较好的研究,

作者用采访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学习脑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的过程,每一个研究进展都有相关的故事,让你接触到脑科学的专业术语时很亲切。作者最为关注的是杏仁核和激素。杏仁核是中央神经核,掌控情绪系统,尤其负责恐惧相关的情绪(战与逃)等。

作家阿城写过《常识与通识》,主要讲了一些生物科学的成果,我根据其描述画了一个杏仁核和新皮质处理信息的图:

当感觉输入通过丘脑进入后,直接传送给杏仁核,直接指导行动(比如在爬山时听到树叶嘶嘶的声音,身体本能的紧绷);同时传送给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经过意识加工后,再反馈给杏仁核指导行动(哦,那不是蛇,不用躲避)。

杏仁核的心智基础包括情绪识别和目光追踪。仅婴儿的目光追踪的能力就能秒杀计算机了。

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即心智阅读能力。这种阅读能力与同理心(empathy,对别人的感觉敏感,是意识层面的)是有区别的,是与意识无关的,他由掌握情绪的杏仁核来识别。

为什么你会爱上运动?

为什么有些人是人来疯?

为什么产后的母亲特别平和?

这些都有脑科学的解释,因为你的大脑里全是毒品。

情绪连接有关;新生婴儿的微笑本能(与幽默无关),与产后母亲(体内分泌催产素(激乳素))配合,形成了依附关系与爱;

惊吓会提高,暴增的精力;

社交自信和“拒绝-不敏感”;

紧张有关;

极乐有关;我们慢跑时能让人兴奋满足:因为跑步的确能导致大脑大量释放内啡呔;

当结果低于预期时,去寻找报酬;

研究结果显示,购物带给人的愉悦心情也与多巴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购物能够刺激大脑的主要区域,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对购物收获的期待,都可以使多巴胺浓度上升,甚至超过了实际收获时的兴奋。

在药效方面是吗啡的两到三倍,而不具备其它一些造成使用者成瘾的特性;

既然你的大脑模块分泌如此众多的激素,那这与直接吸毒有什么区别呢?

大脑对内在分泌的激素会调节和回收,而外在的吸毒会对神经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戒毒很难。

作者描述大脑的工作方式并不是像一些进化科学家那样:解释为什么大脑会演化成这个样子(why);而是从一个实用主义的角度:既然有这些成果了,我们该如何(how)来利用观察大脑的外显特征来认识自己。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关于大脑的更多事实,而不是仅仅通过抽象论证来认识真正的自我。

就像每个人有身高体重一样, 我们又多了一些认识自己的指标。

一、释义

暗喻、也称简喻。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巧妙地使用隐喻,对表现手法的生动、简洁、加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比明喻更加灵活、形象。

二、种类

1、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示例: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示例:这里是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

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示例:我爱森林——地球的肾脏。(森林——地球的肾脏)

4、本体和喻体是复指关系。

示例: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大地母亲复指关系)

扩展资料

反义词:明喻

一、释义

明喻是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

二、示例

他倔强得像一头骡子,很难说服他。(这里用骡子比喻顽固的人。)

三、区别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隐喻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下面带来的语言哲学的隐喻观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1

 摘要: 隐喻是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大多数理论家认为隐喻是以某种方式揭示事物或事态之间的相似性的现象。

 然而对于隐喻,还是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在这些观点中,主要的有戴维森的隐喻因果理论、朴素的明喻理论、语用理论和隐喻类比理论。

 无论是哪种理论,都有自己的论据,但也都不能避免被其他理论反驳。

 本文通过不同角度对主流的隐喻观进行多方位的对比,从而加深了对隐喻机制的理解。

 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隐喻一直受到各界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20世纪语言学转向,越来越多的国外隐喻研究也开始从语义学转向语言哲学。

 通过研究,哲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发现隐喻是通过某一事物去认知另一事物的强大认知工具。

 戴维森的因果理论

 戴维森反对隐喻意义,认为人们绝不会错误的解释一个隐喻。

 就算对同一隐喻的解释不同,也只是说明听话者的心智结构因果的不同于其他听话者。

 他同时否认存在着传达隐喻意谓的语言机制。

 在他看来,无论多么奇特,一切隐喻句子的意义也都仅仅是他们的字面意义。

 “隐喻的含义就是其所涉及的那些语词的最严格的字面上的解释,别无其他”(Davidson 1978,p30)

 例:朱丽叶是太阳。

 按照戴维森的解释,当罗密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虽然他并不是要表达一个荒谬的假论断,但他所说的仅仅是“朱丽叶是太阳”这样一个字面意义。

 这句话没有隐喻意义,也没有逻辑可言。

 所表达的隐喻效果是心理机制的不同,与语言机制毫无关系。

 然而戴维森的观点却遭到了质疑。

 首先,很明显,隐喻性意义并非不存在,隐喻的效果也并不是随机的,否则,诗歌和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就不会表达出他们所具有的那种特殊意义,更不用说震撼读着心灵,取得显著成功了。

 其次,面对隐喻句子,人们往往不仅可以理解它们,而且能够把它们表述成更为直白的方式。

 读者或听者可以从隐喻句中推导出隐喻意义。

 有时候,隐喻句是可以使我们获悉新的经验事实的,很明显,这种认知价值的获取并不是从隐喻句的字面意义中得来的。

 否则,按照因果理论的观点,人们就不可能错误的解释一个隐喻,因为无论怎样解释,在因果理论看来都是源自于不同的因果关系,这样的话,一个隐喻句就无法被理解和达成共识,也就会失去了意义。

 朴素的明喻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隐喻只不过是明喻的缩写。

 也就是说,一个隐喻是从相应的明喻通过省略推理得出来的,隐喻和明喻都表达或引出了把它们的题材有点出乎意料地比作某种东西。

 像上面的例句“朱丽叶是太阳”就是“朱丽叶类似于太阳”的缩写。

 明喻观点容纳了为隐喻所特有的“概念紧张”(人在类型上不同于太阳),并且解释了隐喻的可理解性。

 但是这种理论也面临许多的反驳。

 首先,比尔兹利认为明喻理论对隐喻的概念紧张所做的解释十分肤浅。

 如果一个隐喻仅仅是相应明喻的简写,那么它就简单地与该明喻同义,最初听起来就不应该是反常的。

 紧张不应仅仅是表面现象,一个隐喻是通过包含一个内在的、具有实质性的紧张而起作用。

 正如“朱丽叶像太阳”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紧张,因为他并没有将朱丽叶和太阳归为一类。

 而“朱丽叶是太阳”这个隐喻句子却是有概念紧张的存在的。

 其次,赛尔认为明喻自身几乎是完全不提供信息的。

 “类似性是一个空洞的谓词:任何两个事物都在某个方面或另外的方面类似”(Searle 1979,p106)。

 根据塞尔的观点,每个事物都有许多种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属性,然而另一被认为与本事物相似的事物不可能在所有的属性上都与之重合。

 那么到底哪种属性在一个特定的比喻句中起作用,朴素明喻理论并没有说明。

 如“朱丽叶是太阳”被朴素明喻观点认为与“朱丽叶像太阳”是一致的。

 然而朱丽叶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假定为像太阳为什么仅仅选择太阳的某一特定属性来描述朱丽叶,朴素理论没有提供任解释。

 语用理论

 赛尔提出了关于隐喻的一种说明。

 认为隐喻性话语是真正的语言交流,而不是纯粹的因果关系,并且,它设定了一个认知机制,去计算值得称之为隐喻意义的东西。

 赛尔把隐喻意义看作也是被传达意义的说话者意义,并且用格莱斯装置去解释它,其方式与他解释间接语力的方式差不多。

 在塞尔看来,去解释隐喻如何起作用的问题,是下面这个一般性问题的一个特例,即去解释说话者意义何如与句子或词语意义相分离……在建构一个隐喻理论时,我们的任务是试图陈述这样的原则,他们把字面的句子意义与隐喻的[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关联起来。

 塞尔和戴维森在隐喻问题上一致处比较多。

 他们都否认语言表达式有特殊的隐喻意义;两个人都承认利用语言哲学主流中手边已有的工具就能够解释隐喻。

 但是,他们最大的不一致在于规则、原则和认知机制。

 戴维森坚决否认,而塞尔热衷提出。

 塞尔的理论有某些合理性,克服了戴维森所提出的对隐喻意义的主要反驳,但也引出了其他的`反驳。

 第一,如果隐喻意义简单的就是说话者意义,那么它就由说话者的意图所决定,并局限于后者。

 第二,塞尔自己的观点,即支撑隐喻的类似性本身通常是隐喻的。

 同时他又认为解释隐喻必须使用不同于生成一个可能的说话者意义范围所使用的原则或策略,而使用另一组原则或策略从那个范围中识别出哪个或哪些意义最有可能在当下场合起作用。

 这两点基本上相互矛盾。

 第三,有一种类比性的隐喻现象无可争议地涉及意义和意义转换,但塞尔的观点却没有触及它。

 类比性隐喻

 将隐喻作为类比的学说主要是关注词汇意义,即单词和短语的意义,而不是整个句子的意义。

 任何词,只要假定在它们出现其中的句子内部环境的适当变异,也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陌生的且截然有别的词汇意义。

 就像“in”和“on”这样的介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没有恒定的意义。

 总结

 总而言之,在哲学界对于隐喻普遍存在一种偏见。

 哲学家们倾向于认为,字面言语是默认的,隐喻性话语是偶尔的畸变,然而,事实上在日常语境中,语句很经常地被用在不同于其字面意义的意义上。

 几乎每一个句子都包含比喻性元素,各种理论都应突破自身的局限,得到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Davidson (1978) “What Metaphor Mean” In S Sacks (ed) On Metaph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Searle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P Cole and JL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Searle (1979) “Metaphor”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爱的宗教哲学2

 关键词:宗教精神泛爱精神万能的神神人合一

 摘要: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是泰戈尔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万能的神、神人合一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的共同主题。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是现代文学史上无须回避的事实,但是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诗歌外表结构的模仿上,更为重要的是,冰心的诗歌创作在宗教精神和宗教理想方面更多地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发展。

 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这是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的共同主题。

 一、泛爱精神

 以颂神的形式来作为诗歌创作的外形结构,以泛爱主题来完成诗歌的情感表达,这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特点。

 “献歌”是泰戈尔常用的诗体形式,《吉檀迦利》的标题在印度孟加拉文和印地文中都具有“献歌”的含义。

 泰戈尔诗中的宗教情感主要是对神的依赖、崇敬和对泛爱哲学的肯定。

 在泰戈尔的诗歌中,“上帝”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全能符号,是把人的本能转移到其身上的神,是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对立的抽象物,是赐爱于人类的主体。

 同时泰戈尔是一个“爱”的宗教的崇奉者,他认为真正增强文明的力量、使人类进步的是协作和爱、是互信和互助。

 爱的思想始终是他诗歌统一的宗教基调,是其诗歌精神价值的主要取向,在他的诗中宇宙万物因为爱而融为一体,体现着宗教关怀的终极意义。

 《新月集》中的“新月”象征人类宁静美好而纯真的童真,孩子们静谧地生活在圣灵的上帝赐予的至善至美的爱的环境中。

 《飞鸟集》中,诗人多次呼唤上帝给人类以关爱,祈求无所不能的神灵把爱洒向人间。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飞鸟集》,第56节)这是宗教式的殉道精神,他坚信上天对人类的关爱是无私的、公平的,因而作为神的使者的人,理应按照神的旨意而无条件地献出生命。

 冰心诗歌中的泛爱主义少了对神的依赖和崇拜,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其爱的宗教情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献身精神。

 冰心认为,爱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欲望的自然发展,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这种爱涵盖了自然之爱、母爱、儿童之爱和人类之爱。

 《“无限之生”的界限》中,冰心借助宛因的谈话,几乎作了一篇“爱”的宣言:“不但我和你是结合的,我们和宇宙间的万物,也是结合的”;“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太空:是不可分析,不容分析的。

 这样――人和人中间的爱,人和万物,和太空中间的爱,是昙花么是泡影么……我们要奔赴到那‘完全结合’的那个事业,难道也是虚空的么”从此,冰心就成了一位爱的哲学的自觉的歌者。

 在小说《超人》《悟》,诗歌《繁星》《春水》,散文《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中,冰心将爱看作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欲望的自然发展,是人类进步、社会前进、世界发展的原动力。

 首先,冰心歌颂人类之爱――母爱。

 对母亲的讴歌涉及到泰戈尔哲学中的第三种实在:个我与人类。

 在泰戈尔那里,人类之爱是终极地指向神的。

 而在冰心的笔下,“母亲”是大写的宗教式的人,是生的安慰,是爱的典范,是最崇高的、最无私的“上帝”。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繁星》,第159节)诗中“母亲”的意义远离了神秘莫测的神而更近乎于普济众生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冰心是把神的特质移位到人的理想世界。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道出了作者对和平、宁静、幸福和充满爱的终极人生境界的向往。

 冰心把“母爱”看作是万能的,灵魂的幸与不幸都取决于母爱的有无。

 “母爱”不仅是生命的庇护者,更是灵魂的拯救者;不仅是肉体的给予者,更是性灵的授予者。

 冰心诗中的泛爱主义搀杂了人道主义精神,她满心希望人类真切相爱,“人类呵!/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归宿。”只要人类真诚相爱,就能够共同抵达宗教世界的美好彼岸。

 第二,冰心作品所讴歌的自然和泰戈尔哲学中的第二种实在――现象世界是息息相通的。

 冰心一九二一年写过一篇散文《宇宙的爱》,说“只有自然的爱是无限的,何用劳苦工夫,来区分这和爱的世界”,并把“自然的爱”称为“宇宙的爱”。

 因此,冰心对自然的讴歌,是爱宇宙的表现,表达了人和自然相和谐的愿望,这其实就是泰戈尔借助“爱”来“维护我们同这个大世界的关系”的思想。

 泰戈尔和冰心都把爱看成是拯救人类的精神宗教,只不过冰心更关注宗教与人的情感意义,希望通过爱来唤起人类的理智行为,从而达到世界的永生和谐。

 因此,爱的宗教哲学虽然是泰戈尔和冰心诗歌主题的基本色调,但是在宗教精神价值的取向上,两位诗人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万能的神

 在泰戈尔的诗中,宇宙是万能的,“梵”则是宇宙万能的统一体。

 泰戈尔认为“梵”是无限的,而现象世界和人是有限的存在,在“有限”中证悟“无限”的欢乐,是他宗教诗歌创作的又一母题。

 泰戈尔诗中的“梵”与基督教中的“上帝”是相通的,都是宗教万能的体现者,都是人的有限生命的主宰,而人类要依赖于神,人只有把自己的灵魂交给神,与神融为一体,人的价值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在泰戈尔看来,神也是有生命的,而且人的生命与神的生命是统一的,即无限生命与有限生命是融会贯通的,而人的有限生命只有统一于“梵”,人的灵魂才具有人格价值。

 泰戈尔的《鸿鹄集》中飞翔的“鸿鹄”是一个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符号,“昼夜飞翔,/穿越光明和黑暗,/从不知道的海岸到不知道的海岸。

 /宇宙的虚空正回响着翅膀的音乐;/‘不是这儿,不是这儿,而是遥远的天外’”(《鸿鹄集》,第 l节)。

 “遥远的天外”,就是“梵”的最高境界,而人的灵魂无论经历多少光明与黑暗的磨难,都应向着“梵”的世界飞奔,只有这样,人的灵魂才会超于躯体而富有神的宗教意义,人的信仰就能够实现。

 泰戈尔在诗歌中,对代表神的“上帝”与“梵”充满了真挚的热爱与庄严的敬畏,人只有向“上帝”靠近,飞抵神的境界与“梵”合为一体,人才能够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意义。

 冰心也深受东西方宗教方化的影响,她的许多诗歌都透露出神的万能论思想,如《迎神曲》《送神曲》《冰神》《诗的女神》《向往》《晚祷》等作品,都把“上帝”看成是拯救人类的力量源泉,是包容万物的宗教客体。

 在《向往》中诗人写道:“万有都蕴藏着上帝,/万有都表现着上帝;/你浓红的信仰之华,/可能容她采撷么”诗中的“上帝”不是一种体验的假设,而是通过人性幻想寻求安慰的客体。

 不难看出,冰心诗歌中的“上帝”虽然也有包容万物的思想,但与泰戈尔的人和“梵”相统一的宗教的万能论思想不同,冰心对“上帝”的理解是一种内心自悟的解脱,希望通过“上帝”的启示而得到一种宁静澄澈的心境,“我深深叩拜――/万能的上帝!求你丝丝的织了明月的光辉,/作我智慧的衣裳,/庄严的冠冕,/我要穿着他/温柔地沉静地酬应众生。”(《晚祷〈一〉》)冰心更期望从万能的“上帝”的那里得到一种神圣光明而又充满智慧的力量,以便达到解救“众生”的目的,而最终回到现实生活的和谐状态。

 从这个层面理解,冰心诗歌中关于神的万能论的宗教精神,比之泰戈尔的神人合一论更具有宗教生活的现实意义。

 三、神人和一

 在“神人合一”的宗教思想上,泰戈尔倾向“梵”我合一、我与非我合一的宇宙和谐论。

 他的诗歌中最刻骨铭心的是那些赞美人向神飞奔的殉道精神。

 在泰戈尔看来,要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使灵魂获得抚慰,就必须首先将自己视为坠入深渊的负罪者,肯定自己与“上帝”和“梵”的距离,然后怀着一种卑微的心理,寻求灵魂与神融汇相交。

 人生的正路就在于以爱的精神牺牲自己去为人类服务,这才是对抗假恶丑的利器、走向天国的通衢。

 这就使得泰戈尔把对于终极、完美、神圣的人生精神体验全部系于一个具有人格与神格的“梵”的身上。

 “梵期望我参加他的盛宴,/我已经考虑摒弃我的名望,/令人诧异地抹去额上的吉祥痣,/该动身的时候决不迟疑。”(《最后的星期集――年轻的朋友》)一旦作为神的代言者――“梵”有所召唤,便毫不犹豫地回到神的世界,以一种庄严的态度保持与“梵”的合一,使自我获得圣灵的新生,而世俗心灵的沉沦负疚终于得到轻松的解脱,并被提升到神的崇高境界。

 冰心的诗歌中也有神人合一的宗教思想,但是与泰戈尔不同的是,冰心更多地借助个人心灵的感受与经验,祈求与期待中的神礻氏、神界相沟通,让神从外在偶像的祭坛上走下来。

 冰心认为,象征终极价值与神圣意味的“上帝”不应该只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也不是冥冥中的主宰,而是人性与神性合二为一的人类宗教精神的拯救者。

 “上帝啊!/即或是天阴阴地,/人寂寂地,/只要有一个灵魂,/守着你严静的清夜,/寂静的悲哀,/便从宇宙中消灭了”(《春水》,第149节)“上帝”是万能的,同时也是孤独的,但是“只要有一个灵魂”与“上帝”一起在心灵深处共同“守着你严静的清夜”,“上帝”便能把所有的人生苦难“从宇宙中全部消灭”。

 如果说泰戈尔追求神人合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灵魂的神圣崇高,使灵与肉在追踪“梵”的品格境界时得以羽化登天,那么冰心却是通过人性的幻想体验,与“上帝”在灵魂上保持一致,并依凭于神灵的帮助达到解救人类苦难的目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泰戈尔是把“梵”我合一看成是宗教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人性的最后圣化;而冰心则把人与“上帝”的融洽当作一种超于社会的宗教力量,是人类实现自救的神圣理想。

事实上,我更喜欢“背景”和“人物”,而不是“基调”和“交通工具”。“我个人认为使用“语旨”和“媒介物”这两个术语是不好的隐喻。

那么什么是隐喻呢?

隐喻是对意象的一种诗意运用,其中所创造的口头意象代表一种思想或情感。正式的定义“隐喻的定义。一种修辞手法,一个词或短语字面上表示一种物体或观点,用来代替另一种,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或类比。

 

这里的关键词是类比。逻辑思维和表达是语言的本质,我们用声音和符号来交流思想和感觉。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类比和类比推理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参考,深入理解类比思维将为你打开心灵的世界。

 但首先回到这个问题: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73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使用隐喻意象的例子。这首十四行诗的前四行“一年中的那个时节,你将在我身上看到当黄叶,或无叶,或仅几叶垂挂在那些在寒冷中颤抖的树枝上,荒废的唱诗班,鸟儿在那里歌唱。”

 

 作者把他的老人比作冬天的来临,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棵落了叶子、在寒风中瑟缩的树。然后,他将树的光秃秃的树枝与空无一人的教堂唱诗班(鸟儿最近在那里歌唱)进行对比,从而使这个比喻更加贴切。 

因此,“本体”是言语意象被应用的主体,而“媒介物”则是从言语意象中派生出来的客体。 

 在上面这首诗中,基调是“衰老”,交通工具是“冬天”。一棵过冬的树的语言/视觉形象是诗人看到的“时间或年份”,他的年龄。使用其他条款我们会明白这首诗的地面衰老和死亡是一个复杂的情绪状态,然后通过使用比喻的描述或越冬的视觉图像树,鸟儿留下的那些“裸毁了”分支,然后成像作为鸟类一旦现在空毁了唱诗班唱歌。

 

 在心灵的宇宙中类比是通往现实的道路。心灵只能通过意象、形象等载体来把握存在的基调或基础,来把握光明与黑暗这广阔的物质宇宙。

作者| 林 语

2392字

说到“演讲”,你会想到什么?

是风靡全球的TED大会,是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讲,还是松散幽默的脱口秀?

著名演讲家尼克·胡哲现身说法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人生不设限”。

他天生没有四肢,却凭借幽默演讲受到许多人的追捧,更是激励了一代人,让其拥有积极面对人生的勇气。

生命的本质,在于影响。

不是你影响别人,就是被别人影响。

演讲,就是施展影响力的方式之一。

你的每一次公众表达,都是在施展自己的影响力。

演讲并不局限,在人生的舞台上随处可见。

公司大会,你需要在所有同事面前做年度汇报总结;

方案研讨,你需要向他人表达你的观点并获得认同;

业务谈判,你需要保证本公司利益与对方据理力争。

任何场合,你都需要向他人表达出自己。

面对演讲,你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面对演讲的焦虑

拘泥于惯性

痛苦的准备过程

选择内容的焦虑

无法吸引观众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扰,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到你。

玛丽昂·沙罗 ,是一名艺术家兼创意绘画师,她能将任意观点以绘图的方式阐明。

珍妮弗·约翰逊 ,是一名故事演说家,致力于以创作新颖的故事为复杂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由2人合著的 《故事板演讲术》 ,通过4个步骤×10个工具,帮助我们探索创意、理清思路,颠覆刻板的思维模式,重塑和提升表达能力。

如果我们想要发表一段演说,在准备之前,需要考虑什么呢?

在我看来,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 讲给谁听 ;第二, 要讲什么 。

演讲是一场靠共鸣引发的交流,内容能够吸引听众,让听众产生共鸣,才能够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

那么,我们就需要先找到那些潜在听众,找准“听众画像”是一场演讲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基石。

对此,书中给出工具 “听众分布图” ,通过这些问题帮助你锁定听众:

性别和年龄

工作经历

预期问题

抗拒的事物

关于演讲主题的典型言论

关于演讲主题的背景知识

来自的国家或城市

听众的动机

其他可能的信息

只有了解听众的分布,才有可能以对方 听得懂的语言 和 能接受的方式 去表达。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 让听众听懂是演讲者的使命 。

“讲给谁听”收集到了,下面聚焦“要讲什么”。

这个问题让我们聚焦演讲的目的。

我希望听众了解什么?

我希望为听众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我希望听众做什么?

我希望听众记住什么?

从这四个问题的不同角度入手,可以帮我们梳理演讲的整体思路。书中将这四个问题整理成工具 “四象限问题导图” ,用以实现对演讲内容的筛选和取舍。

这里值得说的是, 激发听众怎样的情绪感受 尤为重要。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情绪或感受未被激发的状态下,人们无法积极参与复杂的思维活动或做出有意义的决定,所必需的认知过程被称为 “情感思维”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顾自己讲得嗨,不顾及听众的感受,可能会使他们产生与我们的预期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我们自己觉得讲得很好,听众却觉得平淡无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我们的 演讲效果 。

你喜欢故事吗?回想一下你最喜欢的故事有哪些特点。

比如,我最喜欢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每次打开一本总要一口气读完,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接下来怎么样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还有一些**情节,总是跌宕起伏,在主角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会遭遇晴天霹雳,在主角遭遇危机的时候,总有人出现化险为夷,每一次关键时刻的神转折都像一个“钩子”牢牢抓住了我们的眼球。

一部好的**,一个好的故事,就是这样引人入胜,而且具有节奏感,一场好的演讲同样如此。

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了 “视觉化思维” 的概念,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源于感知事物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的感官认识。

为此,我们可以利用视觉化的表达工具—— “故事板” ,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故事,让你的思维逻辑更清晰,内容搭建更流畅。

这里书中提到工具 “可移动故事情节” ,将所有的故事卡片按照发展线索排列顺序,把筛选的信息进行组合,将内容串联成故事。

通过视野的移动,可以阅览各部分内容并具有整体意识,能够清晰把握故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这将大大增强你的组织排序能力。

说到“可视化”,可能很多人开始犯难,“我不会画画”、“我画画很烂”……

思维导图大师 Tony Buzan 在20世纪70年代宣扬 “视觉扫盲” 概念,普及图像思维能力,他曾说,“创作与生成图像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天赋,绘画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

其实,绘画仅仅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视觉语言,帮助我们描绘大脑中的想法,捕捉思维的动态或记录转瞬即逝的观点。

书中提供工具 “视觉词汇指南” ,同时备有配套的速成练习,简洁清晰的线条轮廓,可供临摹和复制。

另外,这些图样也可以用作 视觉隐喻 的灵感来源,挑选合适的图像代表不同的想法和概念。

用图画表达观点是思维加工的过程,帮助大脑完成 “构思想法” ,并 “使之形象化” 。

在展示最终的故事化演讲前,故事板呈现清晰完整的视觉故事草图,效果相当于 “可视剧本” 。

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检验当前剧本所呈现的故事内容是否与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一致。

将视觉内容和文本内容上下对应,上面的卡片代表观众看到的 视觉内容 ,下面的卡片则是口头叙述的 文字信息 。

两排卡片的内容密切相关,视觉元素与语言叙述上下对应。故事板以准确清晰的视觉方式保障故事的内容按照逻辑主线发展。

书中介绍了 “可视化演讲故事板” 、 “独立文档故事板” 、 “口头演讲故事板” 及 “工作坊或小组活动故事板” 等多种故事板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场景及讲述方式选择适合的。

好的创作需要反复推敲,故事板演讲术提供的工具帮助我们从 发散性思维 、 聚合思维 、 整体思维 、 创造性思维 、 顺序思维 等多种思维方式深入思考。

但丁曾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破解公众表达焦虑,从演讲开始,打造属于你的个人影响力。

『延伸阅读』

▼ ▼ ▼

《故事板演讲术》

[法] 玛丽昂·沙罗 (Marion Charreau) 

[美] 珍妮弗·约翰逊(Jenifer L Johnson)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华章心理

我是林语,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关注@情绪力研习社,一起探索情绪背后的意义!

▼▼▼

强调真实性;是社会对话的一种形象语言,对话的双方对同样的形象符号所代表的社会内涵必须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认识或一定程度上的基本认同。

各时代的艺术特点

古代埃及美术具有平面性、装饰性和高度程式化的特点。

古代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庄严与静穆。

古罗马肖像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中世纪美术的特点是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产生精神的感染,充满非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美术重素描和尊从构图的对称、均衡与和谐,而威尼斯的画家们则竭立追求色彩和激情传达。

样式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在表现题材中有相当部分是裸体人物,具有古怪和扭曲的体态和发达而夸张的肌肉,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隐晦朦胧,人们难以认识;画中情节往往不在视觉中心显现,被隐约放在次要地位。

巴洛克艺术显得壮观和华丽,强调非理性的无穷幻想与幻觉,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建筑则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重视空间关系处理,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空间立体,绘画依靠光造型,追求空间深度感,建筑和雕刻强调层次和深度,尽量打破平面;综合艺术处理,这种综合在总体上有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综合,也有绘画与雕刻的互相综合、造型和环境的综合,也包含自身各部分的综合;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

洛可可风格形式更为纤细小巧,色彩鲜明,致力于表现颇为琐细的宫廷生活的轻快、亲密的场景,有时也表现田园风光,以妩媚和矫揉造作为特征。

学院派绘画强调要继承文艺复兴时的古典艺术,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典雅。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情感、戏剧性的艺术风格,通常是用异国的、文学的或历史上久远的题材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以真为美、以实为美。

印象主义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气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后期印象主义不满足于印象派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

象征主义不再致力于忠实地表现外部世界,而是要通过象征的、隐喻的和装饰性的画面来表现虚幻的梦想以启示于人。

野兽主义主要原则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既无造型,也无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化,运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与内部秩序之间,达到绝对的一致。

立体主义从多个视角观看物体,创造出物体的三维效果,同时又保持了画面的平面特征。

表现主义强调强烈情感表现代替对传统的写实主义和比例规范的遵循。

未来主义在立体主义多视点的基础上加上了表现速度和时间的因素。

抽象艺术对真实物体的描绘已被视为次要,或彻底抛弃描绘真实物体的任何一种艺术,它的美学内涵通过形、线、色所构成的形式结构表现出来。

波普艺术的特点是把大众文化物品,如连环漫画、流行的食品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特大复制。

超现实主义强调荒诞。

达达主义认为,艺术的精品产生于现成物、现成艺术品、拼贴画和其他历史上不被接受的素材及技法。

超级现实主义认为应该排除画家的主观意念,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甚至像摄影那样的再现物象,所以又称之为“照相写实主义”。

A metaphor is a trope or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n implied parison is made beeen o unlike things that actually have something in mon,隐喻是将两种有共同点的不同事物进行隐晦比较的修辞手法。,隐喻在英语里被叫做 metaphor 。其实这个单词源于希腊,在希腊语里,metaphor表达“transfer”或者“carry across”的意思,即把一物的意思转移到另一物上。,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两首诗歌来学习两种不同类别的暗喻。, Conventional Metaphor常规隐喻 ,These metaphors are so mon that we may not even notice that they are metaphors,这类隐喻很常见,我们甚至都感觉不到这是隐喻。,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创作的《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这一首诗当中,诗人就将生活比作路(road),展现了现实生话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黄叶林中出条岔路,,无奈一人难于兼顾,,顺着一条婉蜒小路,,久久伫立极目远眺,,只见小径拐进灌木。,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接着选择了另一条,,同样清楚似乎更好,,引人踩踏铺满茂草,,踏在其间难分彼此,,尽管真有两条道。,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e back,清晨里躺着两条路,,一样叶被无人踏脏,,愿将第一条来日补,,但知条条相连远途,,怀疑日后怎能回返。,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在很久以后某一地,,我将叹息诉说于人,,两路岔开在树林里,,我选的那条足迹稀,,而一切差别由此起。, Visual Metaphor视觉隐喻 ,A visual metaphor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person, place, thing, or idea by way of a visual image that suggests a particular association or point of similarity,视觉隐喻是利用视觉图像指明某人、某地、某物或某种想法与它物具有某种相似性。,还是不了解什么是视觉隐喻?没关系,我们先看一首诗你就明白了。,l(a,le,af,fa,ll,s),one,l,iness,肯明斯(EE Cummings)的这首落叶诗是很有名的视觉诗。视觉诗指的是利用文字的特别排版以达成特定视觉效果表达作者思想的诗体。这首诗里包含了两种视觉隐喻。要赏析这首诗,可以先打破作者创造的视觉效果,如此一来,这首诗就变成了这样:,l (a leaf falls) oneliness,括号内是a leaf falls(一片树叶落下),括号外是loneliness(寂寞),作者用叶子落下来与寂寞相联系,这就是第一种隐喻。再看诗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仿佛一片树叶从树枝慢慢落地,这就是第二种隐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72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