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存在,现实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必然存在着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与他人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人与人交往,也隐含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处于教学交往中的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共同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施教与受教、改造与被改造的单一对象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我与你”的意义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活动上自主,教学上民主。有了教师与学生,特别是学生主体的定位,交往的双方才能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互相作用。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所以,师生交往在学校内部的人际交往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良好的师生交往,可以促进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反之,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那么如何进行师生交往呢?
一、转变观念,正确交往
过去,许多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和言语形式都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偏爱那些学习好、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如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对他们经常表扬、鼓励,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往往表现出更大的耐心,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另外却忽略了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小问题不能及时给予教育和指导,渐渐地,他们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在与同学交往时自骄自满,不能平等与伙伴相处,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或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表现得不够耐心,甚至厌恶,导致方法生硬态度不好,心理冲突频繁,感情疏远,紧张、对立;个别老师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部分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身上,认为只要让尖子生考上去、后进生不出事就完成任务了;忽略了对中等生的关心和亲近,由于老师与中间学生交往较少,听不到学生渴望沟通和亲近的心声,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便会在心理上产生被漠视、被忽略的感觉,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改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尊重和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教师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善于采纳学生的建议,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教师应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人是平等的,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知道不可能每名学生都会向教师想象的道路前进,要尊重学生行为上的不同选择,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如果把他们只单单看成是学生,教师就会觉得自己首先高他们一等,以俯视的态度看待学生,对学生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就很难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同,只能引起他们的仇视。我听到过一些学生这样说:“我很讨厌上某某老师的课”,问其原因,说这个老师每次上课经常是先批评我们。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具有强烈性,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尊重学生。
2相互理解
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够辩证地认识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教师大伤脑筋的事情,诸如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态度不认真;上课打瞌睡,随便说话;不守纪律,迟到,旷课,抱怨学生太笨,讲多少遍的问题还是不会等,但如果我们结合自己读书时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就会渐渐理解学生的苦衷。因此理解是交往的条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没有理解,人的交往就会萎缩。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屏障,使彼此走向对方的内心世界,使师与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现在,有相当部分教师还停留在过去的“师道”上,不理解学生的思想,对某些学生的行为、思想及言论感到不可思议,想不通,这就是某些教师不能想学生心中所想,引不起共鸣的结果,达不到和谐的师生交往。
3提高教师素质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许多师范院校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渊博、谦虚有礼、诚实守信的,学生时时刻刻都盯着教师的一言一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以身作则,在学生当中树立以身示范的作用。现在,有许多教师,时时都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男同学不要吸烟、喝酒;女同学不要化妆、带首饰;……但自己偏偏在这方面做不到,起不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下次学生就会不那么听你的话,甚至感到厌恶,学生就不想再和你交往,使师生的交往处于尴尬的境地,就不会有良好的师生交往。一次,我在一旁看到一个班主任组织几个学生进行清理垃圾及除草的劳动,这个班主任撑着一把太阳伞在旁边站着指挥学生做这做那,她自己却一动不动,学生稍微慢了点或清理得不好,她就不理智的埋怨学生,致使学生更不想劳动,个别根本不理会这个教师就自行走了,搞得这个班主任气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这个班主任的原因,这是放不下身位,不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导致的结果。
4加强心理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知识要求提高,学生在升学压力、未来的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精神负担大,焦虑不安,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往,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心理气氛,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缺点。现在,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容貌、体态、家庭条件等特别在意,怨这怨那,徒添忧伤,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有的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以后天的努力来挖掘自己的亮点,同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要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调节和稳定情绪,增加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综合所述,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和主要关系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着教育的使命,正是在此关系中完成着人类文化精华的传递,实现着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与精神的陶冶,达成了师生共生共长以及生成文化的双重目的。认识师生交往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绝对权威的神话,建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作为现代教师所必须要努力明确和做到的。教师要审时度势,把握师生交往的艺术,这样才能促使师生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应该让每一个同学去感受自己对他们的爱,老师多多关心他们,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去学习,给学生们一个充满爱意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这样将来才有作为。
学生们的学习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如果一味的给学生们增加学习任务,会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抵触,老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知识,让学生们愉悦的学习。
作为老师,在教学时要贴近实际,不要一味地对大纲教学以外的知识进行拓展,讲的过于多的话,学生们会摸不到头脑,对于日后的复习也是一个难点,学生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复习,哪些是复习重点。
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一名教学风格风趣的教师,在授课时能突出知识点,学生们就很容易接受,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是很扎实的,这样的老师更容易受到同学们的喜欢。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卫生、纪律以及其他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需要老师的关注,如果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将是非常严重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调适不良情绪时, 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 遗忘调控
有的学生在消极情绪产生后, 老是郁积于心, 耿耿于怀, 放不开,丢不下。 结果, 只能使这种消极情感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 因此, 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感时, 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 不要老去想这件事。 因为你为这件事去悲伤、 难过、 叹息, 已经无助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增加你思想的负担, 使你的身心受到压抑。 应当明智一点, 现实一点, 事情既已发生, 且无可挽回, 就应当果断地丢开它,忘却它。 如果这个场所老是引起你不愉快的回想, 那就应当设法避开这个场所, 以免“触景生情” , 如果眼前存在着一件可以唤起悲伤记忆的物件, 不妨把这个“纪念品” 收藏起来, 以免“触目惊心” , 如此等等。 这样, 就能使自己的思想暂时地离开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以求得对它的淡漠与遗忘, 从而缓解消极情绪对自己的侵扰, 避免由此所造成的身心损伤。
二、 转移调控
现代情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发生情绪反应时, 人们头脑中往 往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 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灶。 因此, 当情绪激动起来时, 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即爆发, 使自己有冷静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足够时间和机会, 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的方法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也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如咬住舌头强迫自己不讲话,数数等来缓解自己的情绪紧张。在余怒未息时, 可以用看**、 下棋、打球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 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三、 宣泄调控
情绪宣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宣泄即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 当直接宣泄于己于人都不利时, 可用间接宣泄使情绪得到出路。 正因为这样, 当学生心中有了不平之事并引起情绪激动时, 可以向老师汇报, 或向周围的同学、 亲友等倾诉, 并接受他们的劝慰和批评、 帮助。 这样, 通过情绪的充分表露和从外界得到的反馈信息, 可以调整引起消极情绪的认知过程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从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同样, 当与同学闹了矛盾时, 要勇敢地与对方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以解开疙瘩, 消除误会。 万不得已, 在好朋友面前大哭一场, 诉说心中的委屈与痛苦, 心理压力也会减轻一些。
四、 升华调控
升华是改变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 欲望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 它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较高水平的宣泄, 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 对已、 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去。 当人遇到不公平之事时, 一味生气、 憋气, 或颓唐绝望, 都是无济于事的; 作出违反法律的报复行为更是下策, 因为这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正确的态度是有志气, 争口气, 将挫折变为动力, 做生活中的强者。 所谓“化悲痛为力量” 就是这个意思。
五、 音乐调控
情感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 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两条途径对人发生影响。 音乐的物理作用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传入人体中, 和机体的某些组织结构发生共鸣作用。 美妙的音乐通过被人体吸收, 使人体的能量被激发起来, 从静态变为动态。 音乐的心理作用在于, 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 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 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的作用, 另外, 音乐对边缘系统、 脑干网状组织等同情绪的神经机构能发生直接作用。 由于每首乐曲的节奏、 速度、 音调等都不尽相同。 从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调控效果。
六、 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ibert ELLis) 在 20 世纪50 年代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 , 能有效地调节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合理情绪疗法认为, 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 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所引起的。 这一理论称为情绪困扰的 ABC 理论。 ABC 理论认为, 人们的信念体系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的、 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人们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因此人们要消除心理障碍, 就要用合理的、 理性的思维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有这样一个女同学, 曾经有一段时间, 她为自己长得胖而感到自卑, 总觉得走在有人的地方就觉得浑身上下不舒服, 好像别人的眼光也怪怪的。她逐渐开始逃避在公共场合出现的机会。 可是越逃避, 就越是自卑,不断恶性循环, 直到有一天她觉得自己已经无处可逃。 于是她开始深刻反省。 她对着镜子把自己公正客观地观察了一番, 发现了自己的不少优点: 第一, 虽然自己胖, 但由于天生一副大骨架, 个子高了, 自然就减少了横比例, 添了一份大方; 第二, 自己的脸长得还是挺端正的, 仔细修饰一下, 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第三, 退一步说, 这样反而可以促使自己多读些书, 培养内在修养。 把这 3 点反复强化, 她终于接受了一个流行观点: 属于自己的是独特的, 也是妙的。 她说有了 这些想法, 就可以坦率大方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她发现自己的心情变了, 世界的景色也变了, 看什么都觉得明媚, 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以上 6 种心理调节的方法, 可帮助和指导中学生更好地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培养积极的情绪, 消除消极的情绪,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处理好跟老师的关系,需要尊重。
而老师跟学生要处理关系,就要学习很多跟学生相处的艺术。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是说牛郎和织女的鹊桥相会。但真正师生的相逢,可能还要超出这个层次。譬如说,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颜回和孔子,萧红和鲁迅,甚至汪曾祺和沈从文……
那么,我们该如何珍惜这次相遇,处理好师生关系呢?
学会尊重信任每一位同学
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
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的眼光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
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
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而教师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
放低姿态,从朋友做起
师生之间是朋友。课堂上,师生应为师生;课下,师生应为良友。这就是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就应聆听学生的推荐,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课下,师生亲密交谈,诉说心声,聆听往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