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中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故都的秋》中蕴含着怎样的感情?,第1张

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描写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描绘出一幅富有故都色彩的人情风味图,蕴含着悠闲落寞的感情。

郁达夫落笔于“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写他们雨过天晴时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雨秋意,作者此时的笔调是愉快轻松的,情感是亲切赞赏的(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所忧虑的生活。

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下层人民和他们的普通生活,于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茅房边上”的一株株枣树,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绘的对象,这种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

扩展资料: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

文章的首尾都将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对比,且运用了独特的语句形式来强化对比的效果。例如结尾处的对比:(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作者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这个的话,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结合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更好的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可以的话麻烦采纳一下答案,谢谢

1文章开篇即描写了爱心箱的外形,是为了告诉读者爱心箱普通的外貌,但同时也为后文所提到的爱心箱感人的作用做了铺垫,通过对比更加体现了其巨大的价值。2这句是作者的想象,而受到爱心箱帮助的人回到家后所体会到的温馨,是幸福、满足的表现,这一份受到许多帮助的、来之不易的温馨与外界的严寒更是形成了对比,能够从中体会到其所蕴含的人间温情。3作者提到人们去吃妇人的茶馓并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大家知道了妇人艰辛的生活,出于同情与帮助去吃的。当作者知道这些之后,也会去吃,当他看到妇人茶馓摊前的人时,会因为他们的善良以及所体现出的人间温情而感动。4体会落难人不能回家时的着急和无助,当发现爱心箱能够帮助落难人回家时的激动和感激,再想想“你”如果是落难人会说什么。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以及你受到的启发,并为此做出行动。5本文即围绕标题列举了爱心箱和卖茶馓的妇人这两个故事,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善心所给带来的人间真情,题目将善心比作花朵,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对善心的肯定和赞美。 1因为虽然爱心箱的外形是不起眼的,是普通的,但是它的背后却蕴含了每一个人献出的无价的爱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句中写出的“花”实则是朦胧的描绘出了受到帮助的人回家后那种如花般的幸福、团圆和美的情形,与屋外的寒冷有一种对比,更体现出小小的善心如花般美丽带给人温暖。3因为“我”被人们默默地对卖茶馓的妇人献出的善良和爱心所打动。4谢谢陌生的好心人,正是有了你的爱心才让我踏上回家的路,我也会像你一样把这小小的善举传递下去。5标题“善心如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点明了主旨;善心就如同花朵一样带给人温暖和团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38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