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第一次做父母的朋友,当孩子5-10岁的时候,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头疼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年龄段,既不是刚学会走路牙牙学语的小宝宝,也不是十几岁一只脚踏入青春期的小少年。这段时间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有初步的行动执行能力,开始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
很多家长开始感觉到孩子不像小时候“听话”,经常出现越不让做什么,孩子就偏要做,往往矛盾就是这样爆发的。
面对这种“矛盾”,很多人为了去寻求快速解决而选择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比如责骂、体罚甚至家暴,导致孩子叛逆心理越来越强,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严重的往往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家长生气是因为孩子做的事情不符合成人世界的道德行为准则,用成人的标准去处罚孩子,这是孩子开始不喜欢跟父母沟通的的很常见的原因。
很多时候父母急于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会挨骂挨打。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开始逃避父母。
宝宝正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当孩子手里拿着半根口红,兴奋的跑过来跟你说:“妈妈快来看看,我在墙上画了一个苹果!”。
这个时候记住第一要素,就是在心里默念十遍:“这娃是老娘十月怀胎才生出来的”
可能当时你的表情是这样的
但无论多么生气,也一定要跟孩子耐心的沟通,说清楚为什么这件事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甚至还要表扬一下这个苹果画的挺好看的。
这样当孩子下次发现什么新奇的事情的时候才会不惧怕跟父母分享,如果出现错误的行为,父母也可以及时帮孩子纠正。
现在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回到家真的只想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但是孩子还不理解工作的概念,从学校回到家看见父母很开心,只是单纯的想跟父母做 游戏 一起玩具。
5-10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是非常旺盛的,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玩具去消磨掉一点他们的精力,简单点说就让他们老实一会。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是想要用玩具完全替代父母责任的想法,让玩具去替代自己陪孩子玩耍。
这个时候对于孩子的诉求一定要耐心的倾听,让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有是有存在感的,而不是把孩子赶旁边面对一堆冷冰冰的玩具。在孩子 游戏 娱乐 的过程中,玩具永远代替不了父母的参与。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每天尽量跟孩子一起互动玩会 游戏 ,这样会让孩子认为你愿意与他做朋友,在平常沟通的过程中也就减少了陌生感和距离感,孩子也更愿意与你分享一些他的快乐。
身边很多朋友经常抱怨孩子喜欢玩手机玩电脑,一眼看不到就把手机拿起来了。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经常是刚批评了孩子不能玩手机,后面自己就把手机拿起来去刷抖音快手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靠模仿成长的,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
孩子并没有成人世界的概念,只会单纯的认为父母做什么我也想做什么,父母不让自己看手机,但是父母却在看手机,这就会产生一个矛盾。前面对孩子的批评不仅没有产生正面的作用,反倒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父母行为道德的折射,大家都希望自己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理 健康 的好孩子,但是忽略了孩子对自己的模仿。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孩来说“言传”加“身教”的效果,要远远比简单沟通有效的多。
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逐渐的有自己的性格爱好了,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比如小女孩喜欢看到路边花很漂亮,可以跟她说一些跟花有关的事情,比如这个花叫玫瑰花,那个叫牡丹花等等。孩子会觉得你跟他喜欢一样的东西,也会愿意与父母分享和沟通。
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主动问一问学校里发生的一些新鲜事,要认真对待这些看似很幼稚的小朋友之间的一些事情,这样慢慢孩子会喜欢和你分享一些他的快乐或者困惑。平常也要多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行为爱好,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早纠正。
对于孩子的一些看起来很幼稚的问题,不要嘲笑孩子的表达。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要认真耐心的回答,逐渐建立起孩子的自信。不仅是对于父母的沟通有帮助,更重要是的让孩子在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能更加自信的基础。
最了解孩子的人就是父母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他的行为,让鼓励多于责罚。玩具不能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本应该存在的空间,真正用心去关爱孩子,这样孩子在遇到开心或者困惑的时候,才会愿意和家长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
可爱,就是因为大人是你的角度,因此才以为小孩与你不同。
他们与你一样,因此,你需要的就是他们需要的:爱和理解。
不要用自己的观念,角度去评论他们的言语和行为,用他们的视角去进入他们的世界,彼此在同一个世界就能看到彼此的心,沟通才能互相信任和理解,一切源自爱。
例如,小朋友有了自己的秘密,也许睡不著,所以在只有你们两个的时候,跟他说一个自己的秘密,然後跟他交换。通过这个游戏来知道他的心事,但是不要忘记,不要用自己的观念来评判,所以无论他说什麽,都只能回答:我理解。^^
如果这些游戏中,他承认,比如打架了,或偷东西了,如果你还是平静的回答你理解他,这样才能得到彼此的信任和理解,往後再进行对这些事件的教育。对他们的批判,责骂,只会让他们更远离你,你的分别心只会让他们觉得:大人‘信不过’。 真正的教育,不是去教对错,是非,而是让他们体会别人的感受,因而学会理解,关心,爱。比如通过一个故事来把他代入角色,不同的角色,来教育他去理解自己的心态和想法,所以千万不要强加想法入他们的心,这样很容易会复制你的意识。
在学习上他们成绩不好,一定是有原因的,可以从他们的口中会得知真相。如果对某些科目不喜欢,即使可以取得好成绩,他们也许会故意考差来告诉你,他喜欢别的科目,这个是对他们的潜能的自由发展很重要,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骂就会成绩好,成绩好也不代表‘对他是好的’。而且,成绩永远不代表他们的真正智慧,那这是社会的错误观念而已!
所以,千万不要管他们是最重要的观念。不是真的不管,而是不要放自己的情绪和观念在他们身上,不要抑制他们的潜能发展,让他们感受到家人是理解他们的,懂他们的,知道他们的感受的,这样的小孩子会不‘听话’吗?所以听你们的话只是按照家长的意识来成为另一个家长而已,不是一个新的生命去体验自己想要的生活!真正的听话是指他们去听他们心的话,来让自己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使命而快乐的活著!
假如你想要二胎得话,最好提前给小孩做好功课,能够循序渐进地渐渐地普及化,一点一点地渗入你的想法。可以选择根据开玩笑的或者一起进行亲子互动阅读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二宝它的存在。在怀孕过程中,更需要让老大积极参与孕育过程。一方面,他能理解宝妈的辛苦和养育孩子的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在塑造他和二宝中间亲密无间的情感,一举两得。
此外,平时可以让老大轻抚妈妈的肚子,多与二宝聊聊天,这种语言姿势都能在无形之中打下小孩的感情基石。使他觉得好几个弟弟妹妹好,当然得看看他多少,一般宝宝超出五六岁就不太容易接纳,尤其是女生不容易认可弟弟妹妹,主要是因为一家人那样宠她,忽然好几个争风吃醋的就发脾气,男孩儿大气一点还比较好点。
假如要二胎也是有精心准备的,最好是在老大上了幼儿园之后,最好是幼儿园中班,那时老大幼儿园的生活也适应了,还可以能听懂你所说的话了,我二宝是出现意外,老大送幼稚园前期就总是感冒,随后二宝每一次也都跟着发烧感冒,小孩受罪,成年人也痛心,因此等老大融入幼儿园生活之后,孩子的抵抗能力上来了,稳定了,那般对两个孩子都比较好。
备孕前就能和老大商议,我认为假如老大一岁多二岁上下大人说了老大都是搞不懂,假如相距年纪太大老大七,八岁甚至更大妈妈需要做好充分的理由与老大商议,有的孩子喜爱弟弟或者小姑娘,有的孩子则持反对意见不配合,这时候成年人能带自己的儿子更多的与同龄孩子触碰,能够家中贴些小弟弟小妹妹的,来引导商品,使他喜爱弟弟或者小姑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