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国外学者克莱克里在他的《正常的银面具》中作过描述,揭示了反社会人格的16种人格特点:
相貌智力均在中等以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常使人产生好感。
2 不带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思维并不紊乱,也没有幻觉与妄想现象。
3 不带有焦虑症与情感障碍的症状,情绪既少焦虑,也少激动。
4 对人对事既无责任心,亦无义务感;因此,在言行上无法取信于人。
5 缺乏坦诚气概,予人以虚伪印象。
6 知过而不思悔改,且无羞耻之心。
7 所表现之侵犯别人的行为,事先并无明确动机或计划,多系起于隐蔽性的冲动。
8 缺乏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不能从失败经验中获取教训。
9 极端自我中心;在损害别人利益以满足其私欲之后,不肯对人回报,甚至不愿付出应有的亲情与爱意。
10 情感冷漠而缺少变化,不似常人般受外因感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11 缺乏领悟能力,不能见贤思齐,不能从别人的榜样行为中学习改变自己。
12 虽不关心别人,却强烈需要别人的关注与信赖。
13 常在幻想状态下对人表现恶作剧行为;以粗鄙丑陋的言行惹人厌恶。尤以酒后为然。
14 不显示有自杀倾向。
15 在两性关系上,纯以自我满足为出发点,与异性交往从不认真,从不向对方付出真心与爱情。
16 生活无目标,无计划,也无方向;在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对其自身幸福而言,都是一些自毁行为。
:
(据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在做出反社会人格时,最为关键的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尤以无道德之心、无羞耻之心、冷酷无情最为严重,一旦有这种倾向,往往会表现为偷窃、流浪和对抗等行为,如果任由其发展还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资料来源: 反社会人格 网页链接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英文称为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亦称“悖德型”“违纪型”“无情型人格障碍”属于人格障碍之一,多见于男性。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精神异常。人格障碍导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障碍,但是思维和智能方面无异常,意识清晰。这类人的人格缺陷是持久的、顽固的,多数延续到成年阶段,甚至终身不能改变。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1835年,德国皮沙尔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指出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种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1/3—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人格障碍。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相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人格障碍不属于精神病,但是根据传统和实际临床诊治情况,属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因此,在处理方法上与精神病不同,患者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要负法律责任,但是量刑较轻。既然是心理疾病,除了社会教育、管理方法或刑事处理外,还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症状。
人格障碍应该与人格改变有明确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出现人格问题,至成年期呈现明显病理性人格,并延续终身。人格改变或准确地说继发性人格改变,通常出现在成年期,由于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严重精神 之后发生的人格偏离。
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
病态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以下是有依据的相关资料:
1遗传。本症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有资料表明,患者双亲的异常脑电图率较高;单卵孪生子的性格一致率较高,脑电图很相似,犯罪率超过双卵孪生子。病态人格的寄养子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较高的病态人格发生率。
2大脑发育不良。脑电图检查证实该类人格患者大脑发育不成熟,可能有过大脑损害。从病理心理学分析,患者的心理行为具有幼稚、很不成熟的特征,是人格不成熟的病理变化。
3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少调查表明,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睦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在致病上亦起重要作用。人类人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期,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心理疾病,也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具有强烈的反社会行为和不守法的倾向,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经常违反法律、规则和社会行为准则,没有内疚感、愧疚感等等。这种行为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社会和职业领域。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
1 重复违反他人权利和社会准则,如虐待他人、盗窃、欺诈、骗子、恐吓、威胁等等。
2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羞耻感,对自己的行为行径没有感到内疚和羞耻的情绪反应,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3 表现怠惰和漫不经心的态度,缺乏长期的人生规划和目标设定,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4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的需求和情感无动于衷。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很大的破坏,如刑事犯罪、暴力行为等等,同时他们也很难寻求和接受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
反社会人格的十六条明显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
(4)她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迸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临床心理学家还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如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一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