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话剧演员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才促进了话剧表演艺术水平的提升。情感表达的效果与话剧演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切实保证情感表达的效果,才可以引导观众对话剧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从而提升话剧表演的效果。话剧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将情感表达当作重要的基础要素,通过大量的实践来进行经验的总结,并且掌握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灵活地运用。
(一)认识话剧表演的价值话剧可以说是将现实生活在舞台上加以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是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进行放大,从而为人们呈现生活的真谛。话剧就如同书本一样,阅读的人能够对其内涵加以了解,但是其相对于书本更加生动,观众可以通过对话剧的观感来感悟其中的情感和道理。话剧的价值往往都是情感体现出来的,高水平的话剧演员肯定拥有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演员务必要保证自身情感的饱满,才可以通过表演来感染观众,所以演员在实践中应当重视自身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最为重要的就是应当从剧本着手,从思想方面加以升华,对于话剧的表演价值进行综合思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话剧表演的情感价值展现出来。
(二)联系演员和观众的情感
情感可以说是话剧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媒介,演员可以在舞台上通过各种形式来将情感加以表达,从而将观众的内心情感激发出来,这样才可以促使观众能够对话剧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良好的舞台作品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感动观众,在演员进行话剧表演的时候,观众更喜欢那些情感饱满的演员,只有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将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才可以满足观众的实际需要。
(三)决定话剧的演出效果
情感表达的效果往往会对话剧演出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话剧是不是能够达到既定的演出目标,往往需要由观众进行平价。而观众评论通常都关注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很多时候观众都会给出震撼、精彩等评论。如果演员的表演能够保证情感表达的良好效果,促使观众对表演产生共鸣,那么就可以获得好评,得到观众的认可,话剧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可以说是成功的。演员所塑造的角色如果情感较为丰富,也可以获得观众的好评
内容摘要:蘩漪、愫芳,是曹禺贡献给新文学的杰出女性,她们都是活脱脱的人。由于特殊环境和地位,决定人物不同的性格,性格地位不同,就有了各自的行动方式。实际上《北京人》戏剧冲突的错综复杂程度不亚于《雷雨》,在艺术构思上也是显示了不同的风格。
关键词:环境 地位 戏剧冲突 艺术构思
曹禺在谈他的创作道路时,透露出他走上这条路似乎颇有些偶然的因素。然而,这一“偶然,”则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十多部剧作,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
艺术,本来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的形象反映。曹禺是一位具有巨大热情的作家。三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正处于暂时的低潮,但同时也正酝酿着一场大的变革。当时的曹禺,对黑暗社会的残忍和冷酷充满义愤,为一件件“不公平的血腥事实”而焦灼不安,有“被压抑的愤懑,”他痛苦,他不平,他要在这“残酷的井”里挣扎呐喊,他要为逃脱这“黑暗的坑”而呼号。
这就是《雷雨》的氛围。强烈责任感的支配。灼热的情绪和按捺不住的愤懑就形成了《雷雨》风格的基调。在这思想情感的彭荡中,人物形象也随之诞生了。于是作家选择了蘩漪,蘩漪是“雷雨”。蘩漪,蘩多也;漪,水之纹也。是她首先抓住了作家的想象,在她身上凝结着作家的爱和恨、血和泪,她是作家热情的标志,在她导演下,完成了一幕震撼人心的悲剧,一幕社会历史悲剧。
《雷雨》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但曹禺没就此止步,在他以后的剧作中表现了可贵的探索精神。于是他选择了他熟悉的生活,把现实的感受熔铸于一个家庭的生活描写之中中。一九四一年,作家写出了《北京人》。
一部作品,曲折复杂,激烈亢奋,起伏跌宕的情节固然能抓住人,但是写生活、写家庭的日常琐事,写平淡无奇生活中人的活动、矛盾和思想,也能打动人,感染人。
《北京人》就是这样的作品。它绝少那种“张牙舞爪”的痕迹,也听不到作者捶胸顿足的声音,它似乎“平铺直叙,”缺少修饰雕琢,但却丝丝不扣,自然地步步展开,含蓄熨帖,有其内在的哲理和旋律,象首诗,有诗的抒情,诗的意境。在这幅诗一样的生活画卷里,曹禺为我们埋下一颗金子似的心灵。这颗“金子”在那昏黄的屋子里,在那郁闷的环境中闪着光亮,没有她,《北京人》将失去光彩。
蘩漪、愫芳,是曹禺贡献给新文学的杰出女性,她们都是活脱脱的人。
一、特殊环境和地位,决定人物性格。
曹禺认为,蘩漪的个性是“极端”的“矛盾”的,称她为“最雷雨”的性格。的确,她的个性独特到仿佛不近情理的程度,人们为她的奇异而惊讶,但又无法立刻理解她。你说不清这女性是可爱或是可恨,有时你同情她,但觉得或许又不该同情;有时你恨她,但又发现这“恨”没有多长,又为另一种情感所替代……总之,你必须认真地去思索,去体会,然后才能作出你的判断,而这判断又不能只用爱或恨。同情或厌恶等这些词句去简单概括。这个形象,始终吸引着你,牵着你进入各种情感境界里而无法摆脱……这独特的个性所以经得人们细细咀嚼,就在于她的性格是环境中产生的。蘩漪生活在一个仍固守封建秩序的资产阶级家庭里,置身于一个冰冷郁闷的环境中。资产阶级灭绝一切与它相抵的东西,为了金钱,可以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而封建主义的因素又禁绝一切自由的空气,扼杀一切合理的正当的要求和行动,窒息着一切生的气息,活的生机。蘩漪则是个受新思潮影响,向往美好的热情的女性,她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所期望的爱情,有自由支配自己行动的愿望,但这都与环境格格不入。这热情美丽聪慧的心灵,在这监狱式的公馆里被磨得畸了形,她变得乖戾、阴鸷和极端,似乎为人所不能理解了。
愫芳则恰相反了。这是一个怎样沉默的女性啊!她性格似乎是柔弱的,整天忍气吞声地过日子,犹如深井一样沉静,不起一点波纹。她有异常惊人的忍耐力,承受着生活对她的超乎寻常的凌辱和压力而默默地生活着……她是异常“缄默”的,这也是由她的特殊环境和地位决定的。她生长在一个江南世家,父母早逝,她伶仃孤独,寄居在亲戚家里。她从小受着旧式教育,知书识画,但却背负着一套相当重的封建伦理包袱,在这破败的封建士家的姨妈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忧苦生活。
二、性格地位不同,就有了各自的行动方式。
愫芳和蘩漪,尽管性格上有天渊之别,环境、地位各异,但她们都没得到她们所期望的东西——人格和爱情,她们都受着两代人的欺负、压抑、凌辱,由于性格地位不同,就有了各自的行动方式,从中也体现出两幕剧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周公馆里,周朴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个靠发断子绝孙财起家的大资本家,在思想感情上与封建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他冷酷、自私、专横、虚伪,为了维护他那所谓“平静”和“圆满”的家庭秩序,他窒息着一切自由的空气。蘩漪在家庭里是女主人,她可以支配一切,可以任意挥霍钱财,但是就是不准有任何违抗周朴园意愿的举动,一切要成为“服从”的榜样。可以想象,十八年来她在这阴冷。残酷、专横的环境里是怎样熬过来的了。这还不够,还有那“象父亲”的周萍,在玩弄她后,又要抛弃她,想一走了之。她这一形象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然而,蘩漪采取的方式不是消极待毙的,她的“雷雨”般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这样做。她反抗着,抵御着,步步设防,把欺侮降低到最低程度。当一切都无济无事时,一种绝望后的竭斯底里的疯狂报复性终于爆发了,彻底轰毁了这所谓圆满的家庭秩序。在她这一抵御、反抗、毁灭的贯串动作中,表现在剧中的气氛是那么抑郁、激烈、惊心动魄,具有一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紧迫感,这是人物失望和痛苦、压抑和愤懑之火烧炙的心壁熔浆的喷发,这样,人物“雷雨”般的性格也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形成了剧作特有的氛围和艺术风格。
愫芳的表现则不同,她也受着两代人的压抑,在寄人篱下的地位上,她几乎是生活在处处有预伏着的阴谋,周围满是芒刺的环境中,年长一辈的曾皓,是这个家庭中权势和精神的代表。但他也象这象征着封建堡垒的家庭一样,是又老又朽,经不志任何风雨的空壳。由于经济与权势的日益颓败,于是封建的诗礼信条就成了他精神寄托和借以矜视一切的资本,成为维护这摇摇欲坠的家庭的手段。但这是多么软弱无力啊,钱囊空虚,穷,成了对他的最大威胁,他怕儿媳,甚至怕儿女们,怕他们给他难看的脸色,因为他知道自己已没足够的尊严使他们服从孝顺了,他怕死,自私,又虚伪,自己行将就木,却涎着老脸,拼命抓着一个柔弱、孤苦无告的愫芳不放,把她当作自己的拐杖,服侍他,几乎成了他的贴身女仆,让她承担着她不应该承担的角色。如果说肉体上的痛苦尚可忍受,精神上,心灵上的摧残实难忍受了。愫芳在这里耽误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三十岁了还未出嫁,这哀愁痛苦可想而知的,但曾皓非但没有表示过任何关心,为了达到自己卑鄙的念头,反而经常不断地在她那受伤的心灵上下刀子。第一幕的“说嫁”和第二幕的中秋节夜晚,曾皓与愫芳的单独谈话就是例子。他装作一副哀怜样,利用愫芳的年岁和孤单的处境一步紧一步地蹂躏着她那善良而又痛苦的心,象幽鬼一样纠缠着她,啃啮着她的灵魂。在这令人发指的凌辱中,我们可怜的愫芳,只有左右招架,用哀求的声音,用从心里流出的痛苦的泪水来作无谓的抵御,“我今天没有冒犯您老人家啊!”多么脆弱的声音,多么悲凉的语调,看到这里观众的爱和恨,同情和愤怒的感情潮水几乎是倾泼出来了。而这种效果,是通过极其平常的,沉缓的但有内在压迫力的对话来达到的。
如果说曾皓对愫芳的欺侮还是包藏在一种较含蓄的言行里,他这个表面知书达理的老夫子,不得不摆出些体面的老者的虚伪架势,在一些场合上,他还有所顾忌的话,到了大奶奶曾思懿那里,情形就不同了。有人说她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这不是没有根据的。她有才干,有旺盛的活动能力,但生不逢时,在这四面楚歌的家庭里,她无处施展。但在这公馆的“一群废物”的人里,她可算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支撑着这腐朽门庭的铁碗人物了。在这环境中,也形成了她独特的性格。她势利贪财,虚伪泼辣,尖刻狠毒。在家庭中,她最苦恼的是没有征服丈夫,而这主要原因她认为是来自愫芳。于是她无一刻不在旁讽讥,指鸡骂狗,时时挖苦愫芳,而且惟恐刺人不伤,蜇人不痛。而愫芳往往在经历一场场刀林箭雨的袭击后,心中压满了多少委屈、痛苦和羞愤啊,她常僵立着,低着头,嘴角抽动着,然后又不声不响地把这难以容忍的欺辱收纳起来,吞进肚里,不让半点表露在外,实在逼得过甚时,在明白人面前她只想“痛哭一场”,只想通过眼泪把心头的哀痛愁怨排泄出来而已。那么坚韧的性格!有时她的忍让简直难以饶恕,观众对她的同情有时达到了怨恨的地步。然而,这就是愫芳,这是她特殊性格决定了的独特的抵御方式。而作家在用冷静平和的笔触刻画人物内在的心理感情中,也形成了戏剧的舒卷而恬淡风格。
三、实际上《北京人》戏剧冲突的错综复杂程度不亚于《雷雨》。
读《雷雨》,蘩漪喝药,四凤说誓,周萍与四凤雨夜的会面,周朴园令周萍认侍萍……那种场面,那种气氛真令人喘不过气来。再读《北京人》,愫芳说嫁,文清与愫芳夜会,曾皓中风,文清回来,愫芳出走……也不乏浓烈的场面,但《北京人》不象《雷雨》那样,《雷雨》是把人物纠葛都交织在血缘关系之中,作家的热情思想都倾注于人物性格感情、情节的组织和提炼之中,并通过人物“雷雨”般的性格,通过性格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激起飞溅的感情浪花表现出来。谁不为那郁热逼人、气闷窒息的暴雨将至的氛围以及由此联想到那沉郁的周公馆的环境而烦燥不安!谁不为那热烈紧张、剑拔弩张的对垒而揪心拭目!谁不为那美好纯洁的心灵受到摧残甚至死于非命的场面而潸然泪下。恨从心起!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剧情大起大落,跌宕多姿,表现为高度的紧张性;而《北京人》则是把日常生活的冲突提炼出来,让尖锐的矛盾埋藏在不那么尖锐的生活中,写得平直自然,含蓄蕴藉,但又那么具有内在的紧张性、威逼感。虽也有冲突表现得较露的,如第三幕的“退信”,但多是通过抒写生活,通过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展开的潜在的、内在的矛盾冲突,“说嫁”一场,就是一场在特定场合下的一切矛盾冲突的心理战:由一文青和愫芳有那么点幽隐丝连的情感,使思懿恨死了愫芳;公公死命攥着那红皮本存折而不愿公开,对思懿这个视财如命的人来说,也是件大为不满的事,于是思懿把愫芳的婚事提出来,表面是关心愫芳,实际上是为了把愫芳推出曾家,以掐断文清的幽思,同时又撤掉了公公的“拐杖”,以打击公公,一箭双雕;而曾皓也深知大奶奶的厉害,不敢当面得罪她,就利用愫芳的善良心理和性格弱点,坚持要愫芳当众表态。这样既达到了缠住愫芳的目的,又给了思懿暗暗一击;江泰则要打抱不平,他真诚希望愫芳出嫁,以逃脱这非人的境地……
这里,似乎是采取关心,商量的平和方式,没有风狂雨暴般的高潮,但各人怀着不同的机谋和隐衷以及他们各自在特定场合所采取的特定表现方式,使每个人都心照不宣,具有一方咬住另一方的强烈的动作性,充满了紧张性和危机感,充满着火药味。以此把一个大家庭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物纠葛的复杂性、微妙性揭露着淋漓尽致。在这场戏里,愫芳是焦点,是替罪羊,他们各自居心叵测的对话,都象一把把利箭狠刺着愫芳的心,引起人们无限的同情。这里,作家并没有加入自己任何主观的评判和说教,作家那诗样的情怀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人物的冲突而自然流露出来的。剧情平和,但却引人入胜,富有无穷的韵味,这正是作家所追求的理想和美学境界,作家把人物性格、言行与剧的风格融合得那么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四、在艺术构思上也是显示了不同的风格。
《雷雨》是采取事件集中于几个人物身上一贯到底的写法,几个主要人物都有可以独立出来的故事,都有自己的贯串动作。作家只截取矛盾最后爆发并转化的一段来集中表现,而这些事件和人物性格的矛盾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则在情节展开过程中予以展现,彼此交错,互相衔接,前后呼应。蘩漪是组织矛盾、推动剧情发展的人物,她把侍萍召到公馆里,就挑开了侍萍两代人三十年前后遭遇的帐幕,揭露控诉了周朴园的罪恶;她死命拖住周萍,反抗周朴园,又是一曲争取独立人格和人的尊严的悲壮的歌(尽管这首歌旋律是那么低沉微弱),这性格的多面性、情节的丰富性和一贯性,这使剧有一种回环交错,波谲云诡,一气呵成的气势。作家的愤怒已不可遏止了,他要迫不及待地渲泄出自己强烈的感情。这种心理状态也影响着整幕剧的结构和风格。
《北京人》则相反。这里,作家并没有安排什么重大事件,从而把人物都卷入其中,以产生激烈的紧张的戏剧动作,甚至场面的转换、事件的发展似乎都没有逻辑的联系而是让每个人物按自己的意向、自己的性格发展进行活动,互相交往,通过人物之间错综的关系去把不同的画面衔接起来,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画面。在那间小花厅这唯一场景里活动着的十多个人物,他们各自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言行,各种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却又交织成情节的起伏跌宕,有时有些场面似乎并没有充分展开,而由于新的人物新的事件的出现而中断,这就使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并不是一贯到底的,而是此隐彼现、时断时续却又互相影响、交错向前推进。如第一幕,愫芳出场之前,思懿和文清就愫芳的“婚事”闹口角,愫芳出场了,思懿马上满脸堆笑,说了一大通言不由衷的奉承话;临了,愫芳发现被老鼠咬破了的文清画的山水画,并且表示要给“补补”,却被这嘴如刀子的大奶奶冷嘲热讽,使愫芳进退维谷;之后瑞贞上场,思懿又把火力转向刚从娘家回来的瑞贞,愫芳从中调停,思懿又找到了借题发挥的机会,在教训瑞贞时,指桑骂槐:“……这种女人我一看见就知道想勾引男人,心里顶下作啦!”顺便朝愫芳心头踩一脚;以后话题转到曾皓的病,思懿又借新题,在愫芳和文清的关系上砍上一刀,然后,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这里,人物并不是卷入重大的冲突中,而似乎都是些日常事件的纠纷,但却矛盾纷呈,危机四起,连成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这幅画的风格又不是浓烈的,而是一种清淡的、田园牧歌式的风格。
一个有正义感、有良心但思想认识水平又没达到一定高度的作家,置身在罪恶的社会里,就只能停留在批判上。但如果作家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就能站在更高的高度,预示或预感到生活发展的趋势来。
《雷雨》和《北京人》正是这样。蘩漪在整幕剧中一次比一次强烈的反抗,实际上是她一次次失望而最后绝望的心理过程,最后不得不毁灭一切,这也体现出作家追求出路的一种迷惘,是作家的局限。到了《北京人》,作家较之前者更能真切地把握住了生活的主潮,他发现了这不合理世界的喜剧性,因为历史发展到这时,也把曾皓、曾思懿之流变成了喜剧对象;而在那悲剧的环境里受压抑的人终于也忍受不住而跨出新生的艰难的第一步。愫芳,作家在安排这个形象的体系中,有着对生活真正进行着艰难而富有诗意的探索,她在思考着“活着是干什么呀”的人生课题,这个富有哲理性的探索声音,象抒情诗那样伴随着她,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追求这个人生的奥秘。她对爱情的追求也是这种追求的一个部分,这是愫芳出走的始终贯串于剧中的一个潜在因素。所以,如果生活的重压她还能承受的话,那么,当寄托着她的一切希望的文清被外面的风浪打回来时,她的“快乐的梦”就破灭了,天塌了。她说过,人总有活不下去的时候,在“娶妾”一事的触发下,她终于也说出:“这是监牢”“我是应该走了”,在文清毁灭的同时,她迈步走向新的生活。作家虽还不能说已明确知道革命是什么,但他已“朦胧地知道革命在什么地方”。于是他就无需象《雷雨》那样的“捶胸顿足”、那样明露地、急不可耐地宣怨泄愤,而是满怀信心地让他的人物各自走完自己的路,找到自己应有的归宿。这反映在艺术风格上也必然是含蓄、内在的、富有诗意的,让提炼的、流动着的生活去阐明和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所以,《雷雨》和《北京人》相比,后者不仅在艺术技巧上更加圆熟,更加高超,而且也表明了作家在思想上也大大进了一步。如果说《雷雨》愤怒揭露和控诉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那么《北京人》就是宣判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崩溃。作家是含着微笑、满怀希望写出这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的。这蕴含着的深厚的思想力量、富有情感的艺术形象以及塑造这些形象过程中所形成的属于曹禺自己的艺术风格,是曹禺剧作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的原因所在。
曹禺前期创作的话剧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也是作者最为世人所赞誉的作品,在学习与阅读曹禺的作品后,笔者决定对其前期话剧来谈谈。
不仅由于其四部作品被广泛读者喜欢,更是笔者对曹禺前期话剧所传达的悲剧意识的感叹与敬畏,虽然解读曹禺前期话剧的悲剧意识不乏其人,但笔者还是希望读者可以看出不一样的亮点,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
悲剧是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难性的结局,比喻不幸的遭遇,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 {1}
曹禺话剧中不乏这样悲剧意识的体现,只是更多主人公为小人物,而他这样的表达取向,也和他的性格与人生经历有密切联系。
曹禺不尽完美的家庭构成 :中年父亲失去斗志、母亲早逝、大哥颓废不振等,对他早期形成忧郁的性格有很大影响;
加之曹禺的家庭变迁之多 ,在此过程中也看到过各色人生,在完成学业与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感受到众多底层人们的艰难生活。 从而就引发一种他对底层人的悲悯感,在他作品中众多小人物对占优势的力量反抗也可以体现出来。 {2}
西方悲剧意识对他的创作也有影响,曹禺大学时很喜欢易卜生、契柯夫、奥尼尔等。
这些作家的作品也都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展现小人物的抗争,但结果并非大团圆,也就可以理解曹禺创作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现象来传达自己对其他作家思想的认可和对中国当代的思考。
个人与命运的抗争体现的无力感是曹禺戏剧中展现悲剧意识的最好体现。
《雷雨》中展现最激烈的是繁漪对固有家庭形式的反抗、对自己爱情的真实追求,一个雷雨性格的外化者,且用自己身躯对自己既定命运的当面反抗。
但她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不可忽视 ,她逃离家庭只是去投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也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所作所为,亦没有人帮助她,这就是在命运面前,人总是那么渺小,很有局限性,显现出人的无力感,不管是否与命运反抗,结果好像都是殊途同归。
繁漪与命运的抗争就体现出一种悲剧意识,个人与强大势力的对抗 ,让人深深记住了这个与命运抗争的女性人物形象。
再有就是《日出》中的小东西 ,她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陈白露想帮她也无能为力。
方达生有他的好心却也是抵挡不住其他人的坏人行径,小东西沦为妓女, 但她仍旧不愿屈服,她被掌控在众多人手中,或许别人一句话就能改变他的生活走向。
她却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与处境,直到上吊而死,也许是她仅有的反抗方式,没有改变更多的能力,只有将自己杀害,也是一种反抗的悲剧无力感体验。
曹禺作品中对人物的内心刻画非常细致、复杂、真实,也就使得人物内心的多重碰撞,让读者感受到人的矛盾感所在。
这种矛盾感注定要把人物放置于一个拧巴的环境中,让其不能随便做出想做的事情,一直犹豫,思虑再三,而最终始终不得真理的情感体验。
《原野》仇虎的形象,笔者了解到他是一个其貌不扬,但前期行动起来所散发着原始生命力,是深受人们赞赏的,他目标明确杀焦阎王、抢夺花金子,毫不犹豫,这也和“妈宝男”焦大星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复仇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地犹豫,他知晓焦阎王的死去,自己没有了复仇对象,于是思考进行“父债子偿”,设计杀死焦大星,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自己使焦母孙子被误杀。
焦大星的最终死去,也使得他在和花金子逃跑时内心出现幻想,怀疑自己,最终也不相信自己能够看到铺满黄金的地方,让金子一个人离开。
仇虎目的是复仇,但他复仇后,笔者没有感受到他的畅快,而是怀疑自己,感到愧疚,最后选择在黑森林的铁轨结束自己的生命。
仇虎在复仇后期骤然改变的人物行为,是合乎常理的,是想复仇但实施复仇后的惶惶不安体现。
恰恰是人物内心碰撞的矛盾感, 总要有一丝善良与强大的理应复仇心理作对抗,人物始终不能作出极致理性的行为,也就彰显了人物终究被情感左右的悲剧意识。
曹禺的四部话剧,都以悲剧结果呈现出来,也让笔者思考悲剧意识永在性的崇高感。
个体只有在与那些宏大的、不可捉摸的、难以战胜的事物发生冲突、勇敢抗争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悲剧特有的崇高感。
《雷雨》中周朴园一家的支离破碎,《日出》中陈白露的吞药而亡,《原野》中仇虎的卧轨而死,《北京人》里的曾皓、曾文清、曾霆和尚未出生的曾霆孩子,代代相传直到家业的衰败而无法相传,无论怎样都是一种悲剧意味。
曹禺从富贵家庭人物写到妓女生活,从封建残余气息写到封建思想的固守,都有所思考与涉猎,作品中人物始终在反抗着,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悲剧就是失败。
古今中外,不乏有以悲剧结尾的故事让世人不能忘却,关汉卿的《窦娥冤》,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易卜生《玩偶之家》等。
不管是对爱情思索还是反映人物心理斗争亦或揭露社会问题,人们记住的大多是悲剧,因为作品中的人物在反抗,而反抗的人物总是少数而不得势的,也就构成了一种向命运、权威、社会、强大占优势的力量作斗争。
悲剧作品与悲剧意识的一直存在且被很多人敬畏,也反映出这个世界上的人进行的反抗与抗争从未停止,是不间断的, 但又不是失败,是超越成功学的一种崇高感,曹禺的话剧就是崇高感的体现。
五:总结
曹禺前期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可以从悲剧内涵与作者自身原因、个人与命运抗争的无力感、人物内心碰撞的矛盾感、悲剧意识永在性的崇高感四个层面进行理解。
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悲喜交加而已。进入曹禺生平、深入作品本身、感时代所感、抒发笔者情感,望老师指正。
注释与参考书籍:
{1} ——悲剧含义
{2}《曹禺传》——生平事迹
{3}《戏剧艺术通论》——崇高
{4}《曹禺全集》——剧作内容
致辞:
感谢老师一学期的认真教课,也谢谢笔者一学期的学习。
时间可量化,获取知识情感与人生体验不可度量。
愿对悲剧崇高感保持敬畏,与自我人生抗争不止!
注:本文为笔者的选修课作业(大三第二学期),偶然想起,想发一下,自己很满意,每次读一下也很舒服。
——漫漫等云开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北京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人》读后感1“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经典作品中最广为流传、最深切、最让人沉思的一句经典语句。这句话被标识在《北京人在纽约》这本书的封面,可见它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心中便悄然升起一个大大问号,难道这句话不矛盾吗?连我小时候都可以写出这样的语句来,难道作者就这水平?可是,在我读完这部小说时,我知道我错了!我懂得这也许是曹桂林先生在美奋斗十多的最大感想,充分概括了中国第一批赴美淘金的人们在国外生活的事业与情感历程。
在我所知,这部小说还被改为了电视剧版《北京人在纽约》,并且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的确,这部小说无论是语言方面的功力,还是情感方面的交流都能够深深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共鸣,给人的心灵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救赎。
从古至今,美国的西方文化传统与中国的东方文化就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是行义的生存,而美国则是利己的主义,由此可见,这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中西方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差别,首先体现在人们对金钱的不同认知上。在踏上美国这片令人向往的国土之前,王起明、郭燕夫妇对人对事都抱着万分的热情,并且是典型的、具有传统观念的中国人,这些传统的思想在他们的脑海中可谓是根深蒂固。虽然他们也急切需要金钱,但他们仅仅把它当作是一种促进自身事业发展的方法,一种精神有寄托、生活有着落的经济基础。他们对于金钱甚至一切的美国文化可以说是一概不知。
但从实质上说,金钱文化就代表这美国文化的本质,就像小说曾非常贴切地道出了美国文化的内涵“这就是美国文化,赤裸裸的拜金文化。”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没钱就意味着失去一切,甚至生命和感情,可以看出金钱在美国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为了充分理解这一点,小说的开头姨妈借钱这事给他们夫妇两上了生动的一刻,让他们初来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感到世态炎凉、幻想破碎。姨妈不是把他们接回家里热情款待,而是当晚就把他们扔到了破烂到无法想像的地下室里,还随手扔给了他们九百美元的债务。这一场景,足够让他们回味一辈子,且受教一生。然而,最讽刺的、也是最升华的地方就是小说的最后,王起明又给了帮助抚养他女儿的恩人邓卫上了同样一课。因此,可以说这种做法与中国的金钱价值观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想要维护自己的高傲自尊是没有一丝可靠性的。
最终,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下,王起明也变成了当初自己所鄙弃的冷漠无情的一类人。他们身处的岁月价值观的动荡,注定了他们想“活在美国”的信仰只是凑合在一起,随时破碎。
《北京人》读后感2北京人是人类的祖先,从猿到人,是一个身体机能不断进化的过程。物质文明演变得更为繁荣富强。然而中国社会的吃人文明是在倒退,愈演愈烈残忍地吞噬一代代人的自由灵魂。剧作家曹禺以北平一个封建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的破败景象及各代人的遭遇折射出封建礼教必将被根除的社会现象。腐朽的北京人躺进了棺材,突破束缚的北京人踏上新的大道。
话剧细致地描写了一个颓废寒怆的大宅门情景。将曾家的各色人物铺陈开来。文清、愫方、曾霆和瑞贞坐在翘翘板的中间,他们在彷徨,渴望挣扎出桎梏,跳出狭窄的门槛。袁家父女及“北京人”坐在一边,他们是前者的救赎,率真自由地生活。另一边是曾皓和思懿。他们用绳索套着中间的人儿,用自私、虚伪的行为禁锢着他们。在第一幕中翘翘板大体保持平衡,有微小的浮动,并没有决定性瞬间的出现。各色人物内心在复杂波动,对外行动都极力隐忍。
《北京人》中的人物形象都塑造得十分立体,是封建家庭中的典型人物。不得不说的是愫方,她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女性。愫方善良、优雅、懂得忍让,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美好女性却始终得不到幸福。她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耗在一个将死之人上,一是出于道义,更多的是为了她对曾文清那份无望的。一直到文清卑微地回来,她认识到自己的爱情终结,她不愿再让自己困在牢笼里。她鼓起勇气和瑞贞一起去追求新生活。愫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那些逆来顺受的妇女形象,她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逆流而上,完成对于自我的救赎。与愫方产生鲜明对比的便是曾思懿这个妇女形象。她是剧中不折不扣的线索人物。她对曾家三代人的悲剧命运有直接的影响。作为儿媳,她不遵循孝道。只知一味从曾皓手中夺取实权。作为妻子,她从未做到善解人意,控制丈夫、欺负愫方,让她得到内心巨大的病态满足。作为母亲,他在曾霆和瑞贞眼里显然成了一个专制可怕的人。自己的婚姻没有幸福,她也让儿子的婚姻没有希望。曾思懿虽干练、有本事,为人却是刻薄、专制而不自知,摧毁他人和自己。江泰这个女婿是个蛮有趣的人物,第二幕开始,从他和众人的对话中看得出这是个口才极好、一针见血、讲究生活品质的人。这也是他身上最不缺而仅有的优点。他看明白曾文清的性格缺点,想保住岳父的棺材信誓旦旦去借钱,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些小细节铺垫未来这些人的命运。“北京人”出现时,除了瑞贞,其他人都有些惊吓,衬托出瑞贞掩藏的反抗性,她将跳出这个围栏。“曾霆抑压出的欢欣,大人似的走向书斋”显现曾霆被压抑的童真。这些小情节暗示他们终将成为两条平行线,分道扬镳,两人不可能会被绑定一辈子。曾皓的死撑、自私,对家庭控制大权被媳妇夺取,表明他将失去极力守护的一切。曾家这壶水不断在加热,将有沸腾爆破的一天。
《北京人》读后感3在北平曾氏的大家庭里,充斥着虚伪,冷漠,自私,但更令人心痛的是“孤独”——对人与人之间的“不相通”的悲哀:夫妻间的不信任如曾文清与曾思懿,亲人间的不了解如曾老太爷与曾霆,时代转换的代沟如曾家人与袁家人等。最可悲的`是,当我们意识到愫芳和文清所谓的心灵的“沟通”都不过是一个假象,“海内存知己”,仅是海市蜃楼的幻影,心灵本就相隔“天涯”,“若比邻”云云,只是自欺欺人的虚词罢了。
在剧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清与愫芳渴望相互靠近,渴望心灵的沟通,渴望两个灵魂的接近。尽管只是在相对无言的沉默中获得了哀惜和慰藉,但仍然给我们看到了一丝阳光,只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不禁会怀疑这两个生命真是“同声同气”吗?愫芳与文清,这一对“在静默中相通”的男女,真的是灵魂的知己吗?
不,他们之间相距甚远。在这“静默”的表象后面,隐藏着两个不同的灵魂:一个(愫芳)像真正的“人”那样得活着,她拥有博大而丰厚的爱与坚韧精神,一个(曾文清)作为人早已死去,只剩下“生命的躯壳”。
曾文清表象看起来“温文有礼”,“清奇飘逸”,他实际上“只是一个生命的空壳”。他对生活已经彻底“厌倦和失望”了,并且陷入无可救药的怯懦,颓废与停滞,懒散之中,“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用心,懒于说话,懒于举步,懒于起床,懒于见人,懒于做任何严重费力的事情”,甚至“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懒到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生命,对他早已没有任何吸引了。这生命的“空洞”才是人的最可怕的堕落。但愫芳不同,她的心灵是深深地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她“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她把她的“慷慨”的爱施于每一个人:从衰老而自私的姨父,到瑞贞未出世的婴儿,甚至包括时时算计着她的思懿。她对于文清的爱,更是无私地奉献,“她哀怜他甚于哀怜自己”,她为他做理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情,替他承受理应由他自己承受的一切感情的折磨,却不要求任何回报。在她的“异常的缄默”背后,是一个丰富的,博大的精神世界。我坚信心中怀有如此深沉广博的爱的女人,即使她的生命充满了艰辛,但她的生命一定是充实而丰富的。
正因为愫芳与文清的灵魂不同,他们的结局也不同。在文清能够去外面的世界“飞翔”时,愫芳对一切充满了希望,当看到文清“归来”时,她才意识到文清早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最终文清自杀了,愫芳却在经历了精神的轰毁之后走上了新路:到广大的“天涯”去寻找真正的“知己”。这正是:“人”与“生命的躯壳“都到自己应该去的地方。
此时的我们会心生唏嘘,愫芳竟是为着文清那样的“生命的空壳”而作出无私的奉献,就更会感到,“人”的美好情感与追求是多么容易被无端地扭曲和捉弄。
本认为是最接近的两个人,实际却是离得最远的两个人。本以为是两个人的孤独,却没想到是,彻彻底底得一个人的孤独。在曾家,愫芳没有找到灵魂契合的知己,但在外面的世界,她或许可以找到
《北京人》是曹禺的忧伤艺术的高峰之作,关于此书的读后感整理如下:
《北京人》以旧社会没落的官宦之家为舞台,展示了作者对旧生活的批判和新生活的向往。剧情安排精巧,节奏适中,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然而,人物塑造却是本篇败笔之一。
居中是男女主角,愫方与文清,感情纠葛作为线索贯穿全剧。重中之重就是对他们的刻画,但曹先生却让他们的性格迷失在了复杂的剧情结构中。在后几幕又想令人物性格闪耀,于是又夹杂大量将是音、场景,显得颇为不自然,只是人的纠葛,为何要与不相干的物产生过多相连?
更失败的,是令演员进行过多面部变化。
试问,曹先生视力并不好,偌大一个剧院,曹先生想必是未曾坐在角落里看过话剧吧?人能获得信息最快的途径,在剧院中,除了语言就是肢体动作。而本剧人物动作变化,尤其是主要人物,似乎过于单薄、小气------仅仅是绊嘴,没有过于轰动的效果。
人物的挣扎没有超脱自己,只是骂,只是论,愫方文清也都只沉浸在二人世界,多少冲突与怨恨甚至不能推动两人的愤怒前进。人物纠结,观众一起纠结,一场戏以如此方法将人带入,令人哭笑不得。
这一切都指向作者的出身。
他出生在家道中落的官僚家庭,仅此已很难让他融入社会底层,他自己也被囚在封建礼教的铁笼中。学生生活令他接触新思维,而他却更坠入自我世界之中,既然出不去,那不如沉于幻想。
冠在他头上的知识分子名号,令他妄图将自己与大千人民区别开来,这只是知识分子的温婉,那些年知识分子特有的温婉:不敢踏出一步,而又害怕着死在象牙塔中,进是黑暗,退亦是黑暗,于是想要停在玄关。
然而这又有什么错呢?只因他是一个人,渴望未来,希望活着的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人》一剧的纠葛,其实已是他迈出的勇敢一步,将自己的痛苦抽出来给大家看。
确实是懦弱,但哪里有不懦弱的人?
只要踏出一步,我们就应鼓掌。
掌声或许能驱散前路黑暗。
北京人读后感篇二:
醒着是一种多么必要的状态。曾家俨然是一个旧社会的缩影,袁家父女没来之前那里的人都睡着,有的人压根没想过醒;有的人醒过,发现天还黑着,于是又睡了;有的人甚至已经坐起了身子,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对命运。
我其实喜欢文清的诗人气质,他是个在诗人也难得有的这般清俊飘逸的骨相:瘦长个儿穿着宽大的袍子,服色淡雅大方,举止谈话带着几分懒散模样。然而这是他的自然本色,一望而知淳厚,聪颖,眉宇间蕴藏着灵气。他面色苍白,宽前额,高颧骨,无色的嘴唇,看来异常敏感,凹下去的眼眸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悲哀而沉郁。时常凝视出神,青筋微微在额前边凸起。
他生长在北平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的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北平的岁月是悠闲的,春天放风争,夏夜游北海,秋天逛西山看红叶,冬天早晨在霁雪时的窗下作画。寂寞时徘徊赋诗,心境恬淡时,独坐品茗,半生都在空洞的悠忽中度过。然而他显然是脆弱的,甚至是懦弱的,玻璃一般的没有内涵。
他的所谓气质是那个时代贵族们特有的,孤芳自赏似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愿出去,是没有这个创业的能力?是轻视金钱交易一类的工作?还是二者皆有之。我对他有可怜,娶了自己不爱的人,还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家道中落,担子压在自己身上,更无从做自己爱做的事。但更多的是厌恶,厌恶他走不出自己内心的魔障,一次一次的堕落,一次一次放弃机会。
他这样的“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用心,懒于说话,懒于举步,懒于起床,懒于见人,懒于做任何严重费力的事情”的人或许只有他的与他同样爱好诗词歌赋的比他更可怜的表妹才能让他有生活的兴趣。而他的生活也只是有一具行尸走肉演绎。他是全然配不上愫方的。
愫方这个女子,像一朵玉兰,不与世争,宁静的用自己的方式在爱着自己的爱人。她因为曾文清的存在默默地守着这个死气沉沉的家,期待着有一天会因为某些不确定的因素而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新的生机。愫方的爱是深沉的,是博大而包容的,是欲说还休愁绪满头的爱,她是个在旧礼教里默默承受的孤独者。她像一块海绵,吸尽了生活的苦和累,却不挤出一滴眼泪。
从某个程度上说,她是坚强并有韧性的,她无私包容的爱着一个也许并不值得她去爱的男人,但她的内心似乎并不是痛苦的,她甘愿为曾文清伺候他的父亲,照料他的孩子;保管他的字画,喂养他的鸽子,她甚至“连曾文清不喜欢的人我都觉得该体贴,该喜欢,该爱……为着他所不爱的也都还是亲近过他的!”这是何其深刻的爱啊!
她觉得他(曾文清)是个孩子,应该去呵护照顾的孩子;与其说这是一种极致的感情,不如说这是一种宠,一种失去理智和希望的强烈的依赖。她离不开这种爱,这段感情也许对于她来说是她生活和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她放不下,放不下在那中抑郁的环境中唯一能舒展自己心事的短暂快慰,哪怕仅仅是几幅字画;放不下对曾文清未来的幻想。
她希望他走,走出这个小小的天空,去实现她想他去实现的梦想,她会说:“看见人家快乐,你不也快乐么?”她所有的希望、所有不离开曾家的理由,都搁置在曾文清这个懦弱男人的身上了;所以在当她看到曾文清回来的那一刻,她受的打击是旁人所无法理解的,那是希望的消失,那是梦想的破灭,那是对她所有美好的彻底摧毁。
也要感谢这一次伟大的摧毁,才让这个女人真正醒了,也就此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