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严重缺爱的孩子会怎么样?

从小严重缺爱的孩子会怎么样?,第1张

从小严重缺爱的孩子可以说对她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

因为我就是那个从小严重缺爱的孩子,而我长成现在这三观很正的样子,我自我感觉应该算是个奇迹。

小时候,因为父母要到外地做生意,就把我扔给了奶奶和外婆,我就这边住几天那边住几天。

有时候谁都不知道我在哪里。

因为缺爱,我叛逆、早恋、不服管教、特立独行。

结合我自身的亲生经历,我认为,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不少问题。

1、更容易叛逆 。因为没有人管教,很容易误入歧途;

2、很容易早恋 。因为缺爱,所以比一般人更渴望被爱,只要对方稍微对自己好一点,就会被吸引;

3、不服管教。 因为从小没人管,自由懒散惯了,突然有一天父母要来管教了,必定引起极大的矛盾。

4、和父母不亲。 我就是如此,即便是现在长大了,我依然无法跟我自己妈妈亲密接触,打心底里抵触。

5、性格孤僻。 因为缺爱,被人关注得也少,便很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

所以,既然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对孩子负责。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好好爱她!

想起我小时候一个女同学的故事。那个女生家里可能有点穷,父母也不管她,整天邋里邋遢的,很少有同学和她玩。而我因为喜欢看书、她又不时会拿本小人书到学校来看,便和她套近乎,借她的书来看。

接触多了,觉得她手巧且聪明,见识也还挺广的,她会和我讲自己福建老家的牡丹花开得有面盆那么大,会教我扯了稻田里的稗草去吊青蛙,会用树枝剥了皮做毛衣针,找些旧毛衣拆下来的毛线织成手套、发箍……

其实后来我知道,关于老家什么的都是她编的,她应该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吧,也许为了吸引同学关注才编一些新奇少见的故事加到自己头上。毕竟那个年代资讯不发达,我们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不多,小孩子见识更少,很容易相信。

但她讲的关于自己的事是真的,因为她是女孩子,很少得到父母关爱,一个比她大几岁的哥哥经常打他,她描述哥哥是远近闻名的“红脑壳”。后来全国严打时,哥哥犯事被抓进去了,她的日子才稍稍好过一点。

再后来我转了学,很多年没有见过她。有一次碰到一个小时的同学问起,竟然说她已经不在人世,是因为早早被父母嫁给一个邻村的男人,那人家庭条件好、但脑子不太灵光,她是服农药自尽的[流泪]……

心里难过了很久,为她的身世遭遇。她曾表现得那么聪明活泼,却不被这个世界善待,最终没有战胜自己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由此我想,从小缺爱的孩子,大都不怎么自信,很容易产生极端想法,在遭到不公平对待时,伤不了别人就有可能自伤,走到死胡同里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孩子教育,心理教育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善待,父母都能用正确方式爱孩子。

缺少爱的孩子,大部分会更加渴望别人的关爱。性格上比较孤僻,很多时候外表冷内心热,因为比较单纯所以又容易上当,在上当后会更加不自信,更加觉得没有安全感,也会导致更加的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对任何事物和事情都无法打开心扉。

这是我个人看法。

从小严重缺爱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孤僻,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孩子内心常常渴望关爱关注。这种状况如长期得不到改变,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是极其有害的。为人父毌者一定要承担起关爱陪伴孩子成长的首要责任,政府专业机构或人士,学校, 社会 组织也应参与其中,基层社区,村支两委也应有专门人员关注长期缺失父毌关爱陪伴的孩子,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健康 的身心,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储备。

长大了不爱别人呗

有的会自卑,无法和别人共处,有的会极端,用刺伤别人来保护自己。

从小缺爱的孩子会怎么样,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大抵会出现:不自信、自卑、渴望温暖、渴望关注等等

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的缺失。

所以,请尽量爱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有养大成人的责任和担当。

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成长。

从小缺少爱的孩子,大部分会渴望更加得到别人的关爱。性格上比较孤僻。外表冷,内心热。思想比较单纯,所以容易上当。在上当后更加不自信。自己觉得没有安全感。 也会导致更加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对任何事物和事情都无法打开心扉。[心][心][心][心]

1、缺乏安全感:一般缺爱的人群主要是自身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此时对于喜欢的人心里可能会非常紧张,或者是对喜欢的人产生明显的依赖行为,觉得自身没有自信心,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2、性格孤僻:缺爱的人群通常喜欢一个人,而且社交范围比较狭窄,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社会沟通交流,并且经常喜欢发呆。

3、缺乏主见:缺爱的人群到成年以后,在生活上可能会经常缺乏主见,遇到某一件事情不能自己做决定,需要依靠别人的意见才能够对某件事情做出决定。

4、过度迎合:缺爱的人群可能很害怕别人的一些言语,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可能会过度迎合别人,而且经常小心翼翼地说话,内心较为敏感,喜欢观察他人,也不敢与别人发生冲突。

5、其他表现: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缺爱的人群出现躯体影响,如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出现睡眠质量差,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的情况。

一剂抗“渣”良药:不渣,从自己做起

文 / 河童

“优于别人,不算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小时候缺爱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会自然而然的习惯和人保持距离,不会索取也不敢给予。”

“恋爱会很没有安全感、多疑、猜忌,很容易把爱我的人推开。”

“自卑、敏感,许多精力用于内耗。”

“羞于表达感情,无法与人真正的亲密靠近。”

……

从小缺爱的人,渴望爱又害怕爱,拖泥带水,各种暧昧;一旦开始亲密关系,易患得患失,以自我为中心,控制欲超强,极端情绪化;在关系中遇到问题,只想着用各种形式逃避,却不曾想付出努力去解决问题。 渣男渣女,可谓是这些类型的极端。

当我们说童年的“爱”,说的是什么

相对的,所谓“缺爱”,是没有建立健全的联结。

童年感觉不被重视,感觉自己像个被遗弃的孩子,成年后“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家长漠视,孩子的不满逐渐累积,最终决心与这个世界的情感关系“断舍离”——其他人、事、物都是痛苦的源泉,那干脆从一开始,就离得远远的,最好游离在关系以外,那么就能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伤害了。如果不是曾经历过痛楚,对关系里的黑暗过于恐惧,怎会不让自己继续前行,追求陪伴、温暖和光明?

你见过“缺爱”的孩子吗?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我没见过。”

《奇遇人生》26岁的金像奖影后春夏,谈到自己面对亲密关系时,眼里透露恐慌和不安。她自小父母离异,父亲在狱中逝世。读书成绩差,从小偷窃,早恋被骗。在爱缺失的童年里,她被家人体罚,被同伴孤立与欺负。后来,她敏感而脆弱。在本该好好恋爱的年纪,却因害怕而不去努力经营好一段关系。到底怎样捕捉那些幸福的瞬间,她没学过。

“全是狗屎”

威尔是书中的个案。他的家庭条件比春夏要好很多。然而,从一出生,妈妈就对持续不断哭闹的他束手无策。从很早开始,他就表现出极大的愤怒,遇到陌生环境会过度恐惧与焦虑。虽然智商高,但他童年早期有明显的孤独和破坏性行为。持续的婴儿式的渴望被扭曲地反转,他否认遭受过任何丧失的痛苦。

下面是一些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特点:

习惯性地回避眼神交流;将不喜欢的人或事都描述成“全是狗屎”,但实际的关系没这么糟糕;被询问意愿时随便和冷漠,“……我不愿关注任何事情”,表现出顽固的谨慎,鲁莽、呆板、贬损,嘲弄任何可能展现其内心的问题;对幽默不敏感;没有表现出智力或社会性的兴趣,所说的一切几乎都充斥着敌意;总是宣称没有任何需要,强调可以完全掌控自己。

这对身边的人来说,是一种残忍。

童年缺爱的孩子是怎样的?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0-1岁的心理冲突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学步期的冲突是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如果养育者在这两个阶段没有给予足够和谐、富有同情心、允许自由意志的爱,那么这些心理冲突就不能顺利解决。 缺乏信任感的儿童不相信别人是友好、有同情心的,倾向于以退缩来保护自己;缺乏自主性的儿童会产生羞愧感,怀疑自己自主行动的能力。

在婴儿期和学步期没形成信任与自主的儿童,成年后将很难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他们要么对所爱之人过分依赖,要么在遇到困难时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这和爱无能、婚恐、安全感缺失的敏感型人格、“讨好型人格”、“自恋型人格障碍”息息相关。 渣男之所以渣,要么是永远以自我为中心,要么是想爱却不懂得表达爱,让对方认为他渣。

“缺爱”的幕后黑手

养育者义务缺失

父母或主要抚养人长期不在身边(见“诈尸式育儿”、“丧偶式育儿”),或全心全意陪伴的时间很少,跟孩子缺少互动和反馈。在孩子眼里,最依赖的人疏远而冷漠,始终有跃不过的距离感。孩子生来渴望的安全感、亲密感都没法稳定地获得。

教养方式不一致

有家长说,“我有给孩子爱呀!我有陪着孩子!”——问题的关键在于“稳定”。当小孩面对类似父母失控的咆哮这种可怕的事件时,由于没有能力去分辨和对照,即使只是夫妻之间的问题,孩子们潜意识里也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才使得父母生气、无助。

只有持续如一的爱才能形成强烈的联结。孩子的基本信任感和自主性,来自家长温和、敏感的养育行为。着考验家长,是否能控制自己的冲动,表达合理期望,做到“温和而坚定”。

想“爱”却爱不动——父母抑郁症

抑郁的母亲看待自己的孩子很消极,教养行为时而过于宽容,时而过于严厉,所以婴儿通常有适应问题,比如陷入抑郁或变得冲动、攻击。父亲抑郁与男孩的多动、违抗与攻击行为有关。对大龄儿童来说,频繁的亲子冲突与父亲抑郁有关。

逐渐地,生活在阴影里的孩子会形成消极的世界观,缺乏自信,也视父母和其他人为威胁,抗压能力弱,遇到社交困难时易失控,更不用说亲密关系。

“你和我不在一个频道”——爱也有语言

为什么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明明很爱TA,但TA却没有任何感激之情?父母双手抱在胸前说:“为TA做了那么多,TA怎能这样待我们?”可孩子却说:“我父母不爱我,他们从没爱过我……他们爱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可是并不爱我。”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使用不一样的“爱语”。这些语言的使用本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我触摸父母,他们也会触摸我。”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他们会发展成有责任感的成人。否则,他们也许会违背常规,对父母发怒,并在不适当的地方寻找爱。

想想你们都说着什么样的语言?

接受礼物: 如果TA常为你做礼物,送你的时候在TA眼里有特别的欢欣。

服务的行动: 如果TA总试着帮助弟弟妹妹。

肯定的言词: 如果TA时常告诉你,你有多好看、你做事做得多好、你是多么好的父母亲。

精心的时刻: 如果TA经常邀请你一起做点事情。

身体的接触: 如果TA喜欢摸你的头发和脸颊,喜欢和你接触。

爱的表达永远不会太迟,改变也永远不迟。

童年经历不应成为我们止步不前的借口。除去当时的情势和思维的局限,我们的父母已经尽他们所能做到最好。最可贵的是,过去的经历让你有“渣”和“丧”的理由,却决心放下过去,挑起责任,选择不渣不丧——你正在努力地追寻幸福。所以,目前的关键是:你是否觉悟,是否愿意改变,并马上行动?

参考资料:

伯克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西尔维娅·布洛迪, 布洛迪, 王立涛, et al 我的童年受伤了:婴儿全能感与童年冲突[M] 2014

盖瑞·查普曼 爱的五种语言[M]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杰夫·艾伦 亲密关系的秘密[M] 鹭江出版社, 2015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爱的方法[M] 中信出版社, 2014

河童

你是否也曾为了一段感情,选择压抑自己的需求?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总是吸引来“不对”的人?

如果我们不幸曾经有过类似不堪或压力山大的成长经历,难道我们这辈子就注定这样了么?难道我们就真的不会幸福了么?

显然,并不是如此。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原生家庭,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真的很难幸福吗

你是否也曾为了一段感情,选择压抑自己的需求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总是吸引来“不对”的人

一些人明明自身条件优越,却总是在感情里经受坎坷,尤其是她们似乎总是会选择那种,外人看来都觉得“有问题”的人,这都是因为什么呢

1、过于懂事

有些人在孩童时期,经受着严苛家教的管束

过于冷漠疏离的亲子关系让她们从小可能就被迫承担着更多的精神压力,以及很容易显得比同龄人更为“懂事”或早熟。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进入社会生活后,哪怕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哪怕已经足够优秀,却还是会倾向轻视自己。

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或者遇到问题会下意识进行自我批判。

2、害怕拒绝

一些从小习惯被父母忽略的孩子,潜意识里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和意识,那就是:求助是没有用的。

他们会觉得这世上只有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

而另一些被父母过度苛求的孩子,因为从小缺乏温情的滋养,所以在成年以后很容易觉得求助是弱者的表现,那是很容易被斥责和鄙视的。

所以他们往往害怕被拒绝,被轻视,倾向独立解决问题。

3、情绪起伏大

由于童年时期生活环境的约束,一些孩子如果在成长期始终需要时刻观察与配合父母的需求,这会导致他们很容易处于畏首畏尾,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

在成年以后,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情绪起伏波动较大,对人和事物的敏感性过高,易表现出患得患失的状态。

他们的内心住了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处于不安全的氛围,下意识会对生活产生高度的警惕性,并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那么,如果我们不幸曾经有过类似不堪或压力山大的成长经历,难道我们这辈子就注定这样了么

难道我们就真的不会幸福了么

显然,并不是如此。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改变自己的3个方法

1、学会与过去和解

与过去和解,首先包括与父母和解

味的怨恨其实并不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试着体谅他们,允许他们的过失,而非一味迁怒于曾经的创伤,这会更利干我们从消极的状态里走出来,获得重新开始的可能。

2、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

你可以试着让自己放轻松,不要去掩饰内心的真实感受客观而坚定的认识到,哪怕我们有缺点,但我们永远都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当你丢开自己的面具,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3、学会在爱里重生

只有当你自己真正相信爱的存在,才能学会以爱本身去回馈爱经营爱。

培养自省意识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改善的方式,尤其是当我们身处一段亲密关系里,或者日常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去悉心感受爱的流动,用温暖的情谊去滋养自己的内心世界。

缺爱的家庭通常都是指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也没有提供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这种家庭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来探讨一下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首先,缺爱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支持,如果这种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容易感到孤独、沮丧和无助,甚至会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缺爱的孩子还会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例如攻击性、猜疑性、回避行为等。这些问题可能会伴随孩子成长,并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其次,缺爱的家庭对孩子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的孩子,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和自信心低下的情况,导致其在学业和职业方面受到挫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的社会地位。

最后,缺爱的家庭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人生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如果这些教育缺失,孩子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和价值观。例如,缺爱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自私、孤僻、缺乏同情心,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例如欺凌、偷窃等。

综上所述,缺爱的家庭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学习障碍、职业困境,以及不健康的人格特征。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构建一个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并协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65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