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宋词名句: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刘克庄)》是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
[译文]耳畔风声呼呼作响,浪花飞快退去,万里飞行入月宫,原本认识嫦娥的真体态。
[出典]南宋刘克庄《清平乐》
注:
1、《清平乐》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2、注释:
蟾:蟾蜍,这里指代月亮。
姮娥:奔月之嫦娥。
粉黛:妇女的装饰品。
素面原无粉黛:嫦娥的面貌本来洁白,不搽脂粉。
积气蒙蒙:层层云雾迷迷茫茫。
桂树:此指月中桂树。
3、译文:
耳畔风声呼呼作响,浪花飞快退去,万里飞行入月宫,原本认识嫦娥的真面目,容貌洁白不施粉黛。
我在月宫四处游览,俯看人间云雾迷蒙。醉后偶摇桂花树,人间便刮起阵阵凉风。
4、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成就也。初名灼,师事真德秀。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祐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景定三年(1262)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1264)因眼疾离职。度宗咸淳四年(1268)特授龙图阁学士。第二年去世,谥文定。他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但他也曾仗义执言,抨击时弊,弹劾权臣。
豪放常常与浪漫相伴,惟浪漫至极豪放才能动人心魄。刘克庄这首的《清平乐》极尽想象之能事,遨游月宫,心骛八极,颇有太白之风。
5、刘克庄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开头“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二句,是写万里飞行,前往月宫。“风高浪快”,形容飞行之速。“蟾背”点出月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引张衡《灵宪浑仪》:“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是为蟾蜍。”后人就以蟾蜍为月的代称。
“曾识姮娥真体态”,“曾”字好。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多欲乘风归去””的“归”写得同妙。“素面原无粉黛”,暗用唐人“却嫌脂粉污颜色”诗意。这句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性特强。
下片写身到月宫。“俯看积气蒙蒙”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从“俯看积气蒙蒙”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末了“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命意所在。用“醉”字、“偶”字好。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这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天上,一举一动都对人间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既可造福人间,也能贻害人间。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全诗都是费气力写的。刘克庄这首《清平乐》则写的轻松明快,与王令的《暑旱苦热》诗比较,用意相近而表现风格不同。
刘克庄有不少作品表现忧国忧民思想,如:《运粮行》、《苦寒行》、《筑城行》等。他写租税、写征役,为民请命,都很沉痛。这首词“人间唤作凉风”,该也是流露作者对清平世界的向往。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下界人民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联系作者其他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说这首词也可能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夏承焘)
6、这是一首题材新颖、构思极富幻想的作品。诗人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心向往之的神仙世界。
上片写乘风飞奔月宫。“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骑在蟾蜍背上,乘风破浪,飞行万里,前往月宫。我国古代神话,月亮里有一座华丽的宫殿,住着仙女嫦娥。作者幻想遨游天上,亲临前往。这种丰富的想象,确能引人神往。“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我曾看到过嫦娥真正的模样,白净的脸上没有一点儿脂粉的痕迹。“曾识”二字,用词奇巧,写明自己原与嫦娥相识。“体态”一词,准确生动,嫦娥翩翩起舞的英姿宛如目前。并以美人的“素面”来比皎洁的月色,形象极为鲜明,画面极为淡雅。
下片写身到月宫,关心民生疾苦。“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我纵游珠光灿烂、银碧辉煌的月宫,低头一看:层层云雾,一片迷茫。“身游”、“俯看”四字,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居高纵目、俯视人间的情景。以“银阙珠宫”形容月宫建筑的华丽,恰到好处。用“濛濛”来描绘云雾弥漫的情状,体物传神。这两句写在月宫浏览,与上片起首两句写飞奔月宫照应,明针暗线,浑然天成。接着,以生花的妙笔,一下与世间的疾苦挂起勾来:“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我在月宫中喝得大醉,蒙胧之中偶尔摇了摇枝叶扶疏的桂树,习习的凉风从天而降,人间大声称赞。“醉”、“偶”二字,平中见奇,将在月中无意识地摇桂树的情景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偶摇桂树”与生发凉风,本来是两码事,而作者巧妙地把两者联系起来,写出其必然性,并对人间产生良好的影响。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身居月宫而心忧人世的思想感情。
7、今夜,我看着窗外一轮淡光澄黄的月亮镶嵌在蓝得发紫的夜空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因为我知道那将是我们中国人要征服的下一站。蓦然想起刘克庄的那首《清平乐》词: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那是一种多么豪迈与浪漫的情怀!然我现在已经不羡慕了。中国人飞天梦化为现实的时刻。
8、“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这是宋朝诗人,被世人称为“后村居士”———刘可庄所作,描写了月宫中的美丽景色和深居在月宫中的仙子嫦娥的容貌。《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嫦娥吞下长生不老药后,升天了。如今,这个民间故事中的奇妙情景已成现实。在人类登上月球后,中国的科学家创造了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前不久,有我国航天学家经研究之后,终于创造出万世瞩目的“嫦娥1号”,今天,它已经围绕着月亮在太空中飞行了一段时间,状况十分良好,成为太空中一颗令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的人造卫星!我国的科学技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9、新月如眉,残月如钩,皓皓满月,像金镜玉盘,在地上仰望着这千古依存的月亮,人们因着自己的情绪,把的月亮铺画得五彩缤纷。可是,你是否想过,在月亮上俯视地球,那又将是怎么样的呢诗鬼"李贺和词人刘克庄便展开其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展示月视地球的奇观和由此而生的奇感。
其一
李贺《梦天》
老兔寒蝉泣天色,六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其二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
人间唤作凉风。
于是我们的咏月诗歌,无论是情感的还是实质的,都从时间和空间立体地呈现出月的奇美来了。
10、在没有火箭,没有飞船时,人们觉得具有神力的人可以凭空而起,驾着云头就能潇潇洒洒飞到天上。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上,有一女子飞向月亮,衣袂飘飘,被人们释为嫦娥。未来几年,中国即将开始探月试验,据说探测器名字即取为“嫦娥”,这真是古老神话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想象和联想力的民族,尽管重于实干,但不乏浪漫色彩。中国古人衣服是丝绸的,一升空便随风飘舞起来,我想这是从荡秋千的情景中受到的启发吧。无论是麻姑、嫦娥,还是八仙中的何仙姑,不管是传到中国后入乡随俗的佛教菩萨、飞天,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诸神,在升天时都有一种特殊的服饰之美。
欧洲神话中天使后背长有两个翅膀,太阳神阿波罗、雅典城保护神雅典娜都长着硕大的羽毛双翅,爱神丘比特及其他小天使们也有着可爱的小翅膀。相比之下,西方人说起来浪漫,其实更偏于写实;而中国人虽然内敛,但更富于幻想,更有一种诗意的美,更能够将文学的延伸和美术的虚幻融为一体。中国人实际上很能想,这从对天衣的描述和刻画上就可以看出来。
李白在《古风》中写道:“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诗人依据传说描述说,在那西岳华山上的莲花峰,峰上有宫,宫前有池,池生千叶莲,那位名叫“明星”的仙女,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空”(《太平广记》卷五十九)。仙女洁白的手拿着莲花,凌空步虚,飞升太空。身穿虹霓般美丽的衣裳,披着宽而长的华美飘带。诗人想象仙女“明星”邀请他登上了云台峰,拜见了神仙卫叔卿,恍忽之间与神仙一起驾着鸿雁飞入高空……多么入神的想象。李贺更是在《梦天》中想象与天上的玉女在洒满桂香的月宫小路上相遇:“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玉女身上系着用不同形状玉块组穿成的玉,走路时因玉块互相撞击发出鸾鸟鸣叫般悦耳的声音。刘克庄在《清平乐》词中写道:“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吴道子的壁画创作,被人们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飞动”。
我们能说中国人不浪漫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3月08日第七版)
11、黄昏,暖暖的夕阳穿过窗棂,洒在橡木地板上,凉风送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这是深秋的味道吧?我的眉目隐在重重阴影之下,这是个能让人安心的位置,哭泣,或是微笑,无人知晓……
越来越喜欢夜了,尽管寂寞常常来敲我的门,失眠、噩梦,习惯了夜半起身,观星、听风、赏蛙鸣……自得其乐。
一个人的中秋夜,我光脚踩在冰凉的地面上,夜游、赏月,逛遍整个园子,今夜,有多少失眠的人,和我一道,翘首观明月?
凉,是走过草尖的露珠,是凝结的霜华?
今夜,嫦娥见到同样落寞的我,会不会因而对我青眼,折一枝月桂赠我?那么我又会不会为此而不再迷茫,摆脱这水深火热的境地?
忆起多年前,几位同窗学子斗文,以刘克庄的《五月十五夜玩月》为题,作文。那时,少年不知愁滋味,大家写的,多半是爱情故事——那时,豆蔻年华,又怎懂得爱情,总是种种臆想罢了!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府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12、今日的我,仍是不懂爱情。只是想来,嫦娥这般脱俗的人物,心中怎容得下别人?高处不胜寒,她会不会后悔当年的奔月之举,会不会后悔今日的寂寞……往事已随清风去,最终只能在广寒宫夜夜长叹,与那捣药的玉兔诉衷肠,可叹那玉兔,懂与不懂?
寂寞成疾,只能一味沉溺了。不知那月中桂子,是否能缓解这寂寞之疾?
去留无意,是留恋人间烟火的暖,还是广寒宫里的清冷?
我从未如此靠近你,在这个寂寞的夜里,你不是睥睨人间的高傲女神,我也不是暗自伤怀的落寞女子,我们只是这世上孤独的行者,失意的女子,彼此温暖。
世人总说“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代表了谁的心?
看月亮,一昔成环,昔昔长成玦。愚昧的人们呀,莫要让爱情蒙蔽了你的眼睛,要知道,那月儿阴晴不定,正如那爱情莫测变化,朝云暮雪,要多少眼泪和艰辛,才能换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情?
我俩声声长叹,你是为了舍弃的爱情,悔不能,舍不得;我呢?爱不了,得不到,终是不明了。
是失去的失意,还是从未得到的落寞?
夜,无眠,听,雨打芭蕉,声声到天明……
你会不会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夜晚,我们相对叹息,促膝长谈?
本文作者(来源):刘克庄
第一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浸” 字将桂花香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喜爱桂花的感情。
第二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此处的“浸”说明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和甜蜜。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的限制永远甜在人们的心里。使村子里的人的生活更加甜美。
扩展资料:
结合课文,桂花给“我”带来了以下几个美好的回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桂花使“我”回忆起八月台风季节,母亲总担心台风会吹落桂花;桂花盛开时,香飘四溢;“我”抱着桂花树摇桂花;用桂花泡茶、做糕饼等。
母亲家乡的生活离不开桂花,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咏桂原文: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咏桂翻译选拔官员,都是官僚子弟优先。都想找门路找捷径,好趁春风得意。像桃李花那样的,很难长久保持艳色荣华。他们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在桂花的树阴下乘凉,凉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种植在你的庭院?
咏桂赏析桂花概括
桂花,别名木犀、巖桂、十里香。桂花因其叶脉形如「圭」字而得名,据 宋代 诗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桂花之名由此而来。
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据文字记载,桂花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就提到:「招摇之山,其上多桂。」屈原在《九歌》中也吟道:「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浆指的是用桂花酿造的美酒,桂旗是用桂花做成的旗帜,以装饰车辆;《九歌·湘君篇》中也多次出现「桂舟」、「桂棹」、「桂栋」等词汇,这说明,当时楚国的人们在酿酒、生活用具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已经广泛使用桂花树了。《吕氏春秋》中对芳香馥郁的桂花更是赞赏,称之为「物为美者,招摇之桂」。
汉代以后,桂花的观赏价值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将自然野生的桂花引种驯化,进行人工栽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奇花异树,其中有桂十株;武帝破南越后,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有关于栽种桂花的描述。唐宋时期,桂花已经从宫廷栽种普及到了民间庭院栽植,于是,咏桂吟桂也蔚然成风。
桂花桂花
唐张九龄赞美桂花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感遇》)李白在《咏桂》诗通过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诗人王绩的《春桂问答》也通过对比的手法,衬托出桂花超凡脱俗、刚劲凛然的美质,其诗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颇具特色,「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古人云:「凡花之香者,或清雅或浓郁,二者不可得兼。」而唯独桂花之香既清芬飘逸又浓郁致远。 宋代 诗人洪适的《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一诗对桂花的香气做了形象传神的描述:「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桂花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十里香」;而 宋代 邓肃赞誉桂花的香味是,「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入新黄。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木犀》)。龙涎取自抹香鲸,是极为名贵的香料,可是与桂花一比,也相形见绌了。
桂花树与月亮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说明桂花与月亮很早就联系在一起了。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就有「月中有桂树」的记载; 唐代 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也有这样一则故事:「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便是「吴刚伐桂」的传说,相传汉朝人吴刚学仙修道时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罚在月宫中砍桂树。但是,无论他怎样费心尽力去砍,桂树总能愈合重新长起。多少岁月过去了,吴刚仍不知疲倦地伐树,而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生机勃勃,芳香浓郁。每逢中秋这天,吴刚才被获准休息,所以,我们在中秋月圆之夜便看不到吴刚举斧伐树的身影了。 的「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蝶恋花》)便源于这一典故。
在咏桂的诗篇中,很多都与月亮有关,如李商隐的「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昨夜》);皮日休则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桂花的由来,他说:「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人白居易则显得幽默了许多,他觉得,偌大一个月宫,只有一株桂树,未免太冷清了,于是大胆建议:「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东城桂》) 南宋 杨万里也留有关于桂花树的名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咏桂》)桂花与明月、嫦娥的关系如此密切,自然也就沾上仙气了。
桂花寓意
桂花翠叶常青,亭亭玉立,不与百花争春,却香冠群芳,因而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崇高美好的意象。
桂花是荣誉的象征。我国古代的乡试、会试一般都在农历八月间举行,其时正值桂花盛开时节,人们便用桂花来赞誉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或「蟾宫折桂」。唐温庭筠在欣闻朋友及第高中时发出感慨:「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雾尚飘蓬。」(《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钟先辈》) 元代 文人郑德辉在《王粲登楼》中则云:「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由于「蟾宫折桂」寓意著仕途通达,所以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家都竞相栽种桂花。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许多古桂树。如陕西省汉中圣水寺内的「汉桂」,相传为西汉萧何亲手种植,树龄约在2000年左右,开花时金黄一片,香飘数里;还有桂林市东郊唐家里村的「唐桂」,也是千年古桂树了。 在古希腊神话中,「桂」也是一种崇高和荣誉的象征,「桂」是献给艺术之神阿波罗的圣物,从1815年开始,英国王室便把选 的优秀诗人称为「桂冠诗人」,直到现在,人们还保持着给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赠送桂枝的习俗,以示赋予他崇高的荣誉。
桂花还是友谊和爱情的见证。早在战国时期,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花来表示永结友好邻邦之意。 唐代 诗人王建就曾借用桂花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情怀:「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在我国广西、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定终身」的传统,男女青年通过相互赠送桂花来表达爱慕之情。
如今,「月中仙品」的桂花已成为供市民观赏的著名花卉,尤其在西安的街道、广场中引进和栽植了许多桂花名品,为古城又添美景,真可谓是「广寒月中桂,香飘入万家」。
诗词作品: 咏桂 诗词作者: 唐代 李白 诗词归类: 写花、赞美
1 关于桂花的诗句有什么
关于桂花的诗句有什么 1含有桂花的诗句有哪些
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雾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湿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奠桂酒兮椒浆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2描写桂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子:桂花。传说月中有一棵桂树,所以下云“月中落”。两句写杭州灵隐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洁,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 《灵隐寺》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裛:香气袭来。
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漠漠:茫茫。翛翛:潇潇,形容雨声。荔子:荔枝。然:同“燃,形容荔枝色红如火。
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清·洪升《长生殿·惊变》
3关于桂花的诗句
一、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二、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代: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
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美丽善良的织女,要与勤劳勇敢的牛郎在鹊桥相会。
穿针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
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
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二、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
《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四、声声慢·咏桂花 宋代:吴文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赏析 “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玉枝高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两句,以树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
言桂花树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羽林郎射鸟者通,……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舒无疹粟,射鸟者以为神仙。”
这里系反用此典。“浓香”两句。
言桂花的浓艳香气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气一旦转冷,虽然桂花的香气犹存,桂花却要像雨雪般地纷纷落下。
“绣茵展”三句承上。言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
“锸”,即锹也,系插地起土的农具。此言词人因见地上桂树,即抬头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广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词人不禁大声地询问世人:“有什么人能拿来把‘金锸’,索兴将月中桂树连同月宫一起移来凡尘,把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这样嫦娥就会亲自用白玉般的双手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
“秋来”两句,述现实中的自己。词人说:“进入秋天后,自己的头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发?头上的乌纱与白发衬映,更显得黑白分明。
我独饮闷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树,似乎感到它矮了许多。”
“正摇落”两句,自叹。词人说:“当桂花凋零,满地铺金的时候,我这个淹留在外的羁客,却还是不能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五、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
4带有桂花的诗句有哪些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雾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湿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奠桂酒兮椒浆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2、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13、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14、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 15、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16、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17、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18、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19、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20、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5桂花的诗句有哪些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2、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杨万里《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3、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
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黄庭坚《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4、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李白《咏桂》5、堂前双桂。云泼交加翠。
火老金柔花尚未。且爱清阴满地。
——许有壬《清平乐避暑神山咏桂》6、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诫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遗孤芳老涧边。
——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7、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
——倪瓒《桂花》8、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白居易《厅前桂》9、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陈与义《长沙寺桂花重开》10、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11、未植银宫里,宁移玉殿幽。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李峤《桂》12、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衣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1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杨万里《咏桂》14、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颜真卿《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15、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
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香满随云散,人归趁月明。
谁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谭嗣同《桂花五律》。
写桂花的古诗如下:
1、桂林林灵灵桂林,桂花花香香满城。遥见仙子轻起舞,落花似雪飘无声。出自《桂花香》。
2、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出自《无题》。
3、独坐小庭里,风送桂花香。冷露如清泪,嫦娥亦何伤?出自《思远》。
4、桂花香飘丝雨天,朵朵铺地惹人怜,只因知是尘土恋。犹忆当初识红颜,明年今时又怎念?但愿此情永不阑。出自《浣溪沙·恋翼》。
5、天姿国色满庭芳,独领风骚自无双。九宵之外借灵气,慧质兰心有清香。出自《桂花吟》。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关山月光(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关山月光(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回答者: xiuluosun - 魔法师 四级 5-29 19:52
宋代咏月诗词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菩萨蛮》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
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苏轼《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晁端礼《水 龙 吟 咏 月》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阑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揾。
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
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
欧阳修《望江南》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王 琪 《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杨万里 《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杨万里《中秋月》
中秋旧节年年谙,今夜孤身向水边。
红光映染漫江透,两岸灯火红遍天。
江岸野火三日绝,千里喧嚣话管弦。
可怜今秋空无月,一晌冷清共独眠。
泪眼对天长叹夜,何处更声念留连。
旧时凄凉愁文章,今朝凭栏忍向看
遥想前年清秋节,伊人燕尔长相伴。
彼此文章互击节,瘦影清削相顾怜。
同行并骑共缠绵,此情一去复西边。
晃眼东天初露白,冷月寒星相偕还。
今日孤影对青天,万状霜秋何惨淡
心归千里长戚戚,魂随江水梦婵娟。
一杯江水酹江月,北斗银盘皆不见。
往日人月可相随,今时冷落对轩辕。
月共人心常相异,何必回首望阑珊。
举杯长叹问青天,低头苦泪透青衫。
惟有独酌遣愁怨,故人千里望团圆。
杨万里《念奴娇•中秋》
明月当空,照高楼,回廊幽雕檐秀。
蛾眉紧蹙,玉臂瘦,凭栏空望西畴。
秋风乍起,黄叶簌簌,怎奈思君愁?
夜觉凝眸,惟见流水悠悠。
锦书托于嫦娥,嫦娥不解忧,
人念爱俦!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
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
佳期难觅,惜此生少年游。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辛弃疾《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辛弃疾《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柳永《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辛弃疾《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辛弃疾《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辛弃疾《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辛弃疾《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辛弃疾《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辛弃疾《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辛弃疾《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范成大《鹊桥仙》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
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吕本中《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范仲淹《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陆游《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
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
西行到峨嵋,玉宇万里宽。
陆游《十二月三日夜桥上看月》
常时新月有无间,今夕清晖抵半环。
柳外桥高最堪望,凭阑目送下西山。
陆游《舟中对月》
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伦月。
卢多逊《咏月》
太液池头月上时,晚风吹动万年枝。
何人玉匣开金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明代咏月诗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通都桥玩月》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坐当林树看鸟,望入云河与水连。
久欲乘槎问天上,几回津路渺无边。
杨慎《滇海曲》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
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边贡《嫦娥》
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张煌言《舟次中秋》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 几年持斧笑吴刚。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冯梦龙
已别苦寒月,春宵见一钩。
照人犹淡淡,挂柳正柔柔。
半面初窥镜,全身未上楼。
广陵潮渐长,梅影入帘浮。
冯梦龙
春晚妆初罢,遥天系玉钩。
细风吹影薄,流水弄光柔。
浅浅窥银蜡,匆匆下翠楼。
团圆期不远,几树暗香浮。
清代咏月诗词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曹雪芹《咏月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曹雪芹《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陈三立《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