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第1张

我们改变成功的经验可能不多,但失败的经验一定丰富。的确,行为的改变非常困难。

先介绍阻碍改变的心理机制,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人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感性自我好比大象,理性自我好比骑象人,骑象人通常拗不过大象。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如果理性想要改变,需要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

特点一,力量大;

特点二,受情感激发;

特点三,受经验支配。

本课重点导论第三个特点与行为改变的关系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比如不拖延工作更高效、有成就感。

“经验的好处”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比如打游戏的忘我快乐。

“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发生在过去或现在,我们亲身体会过,因而更容易影响我们。

行为有两种强化机制:一种是正强化,如为了高额奖金努力工作;一种是负强化,如为了防止被扣奖金而努力工作。

大象不由自主转向“经验的好处”,是因为它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所以行为的改变才会那么难。

有个大城市小白领下了班特别能吃,吃撑了还不停。

分析认为,本质原因是孤独。具体有两种强化:一是食物的正强化,二是通过吃来逃避孤独的负强化。

后来,她参加羽毛球俱乐部认识了人,不再孤独,逐渐改变了原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

所以,要尝试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亲身感受到它。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

人的躯体里有个自我,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后者通常拗不过前者。感性自我(大象)受经验支配,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新经验,以代替旧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本质。

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改变这么难,还明白了改变就是创造新经验。

其实我今天的能力、思考模式、做事习惯,都无非是过去经验的集合而已。所以如果要改变,就得创造新的经验,让它去代替旧的经验,从而刷新我身体里的行为模式。

因而改变可以通过两方面:

一方面学习理论。通过学心理学知识,更了解心理机制,指导自己改变。

另一方面不断实践。只有实践才能产生新的经验,从而把理论真正融入自我体验,真正刷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改变看起来简单,创造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就可以了嘛,但真实生活中却很难,因为旧经验很牢固。

让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就是——心理舒适区。

“舒适区”并不只是说舒适的环境:

首先,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出狱后反而无法适应,他的心理舒适区就是监狱。人处在痛苦、艰难的环境中不愿改变,也表明停留在习惯的心理舒适区。

其次,心理舒适区也不一定意味着熟悉的环境。有朋友觉得生活不好,便想换个环境出国读书。还有人频繁跳槽。若对生活的应对方式没变,其实仍停留在心理舒适区。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

所谓应对方式,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比如遇到困难是解决还是拖延。

第二层,对内心的情绪应对。比如害怕,是逃跑还是反抗。

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

心理舒适区是熟悉的武器,能给我们带来控制感。所以我们很容易回到熟悉的方式。

有位女士结束异地恋,结婚的时候,竟然很焦虑。

原来,她小时候父亲经常离去,导致她对分离焦虑的应对方式是:不对关系抱有希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

好在丈夫的心理舒适区包容了她的不安,最后她选择和丈夫在一个城市工作。

新的应对方式,能让她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我们常停留在心理舒适区,在那里有我们对生活熟悉的应对方式。心理舒适区能带来控制感。勇敢的走出心理舒适区,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找找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我也曾换过几次工作,换工作的体验有两种:

一是的确获得了很多新的经验。比如从一个纯技术岗位转到一个半技术岗位,就学到了很多关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经验。

二是感觉原来的积累有所荒废。因为换了领域,原来领域的积累不能直接派上用场,新领域的积累还差的很远,自己也感觉很慌。

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有时会渴望调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岗位上。但这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向往呢,还是仅仅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很难说。我现在倾向于勇敢的承认,这更多的是一种逃避心理。

但还有另一个思考角度。人与人天赋不同,像我,玩了好几年电脑游戏,水平就是很一般,我发现自己的脑子反应和身体协调水平是瓶颈,这很难进步。所以在工作上,难道我在一个岗位死磕发展,就一定能创造奇迹吗?

所以想往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岗位跳的想法,并非没有道理。

不过问题在于,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尚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不能排除它不是导致不够喜欢的原因。总得扎扎实实的努力一把看看才知道,不能光焦虑。

这就是我的心理舒适区。也是我对作业的回答。

我们以为改变很简单,只要做跟我们想要改变的行为相反的事就可以了,比如:如果我们拖延,那就想办法勤快一些。

但我们知道,其实没那么简单,心理舒适区会阻碍我们进行改变。

我们需要去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迎来真正的改变。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心中那头感性的大象心里的爱和怕呢?

这是心理学家罗伯特发明的一种工具。

他认为人的心理就像生理系统一样,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我们又用回老办法,也就是回到心理舒适区。

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可以照出心理免疫系统是怎么阻止人改变的。也就是把你心里真正怕的东西给照出来。

具体来说是四栏表:

艾米刚大学毕业不久,他在会上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说出来了,如果别人表达不同意见,她也会很快沉默。

第一栏,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艾米的目标是:她想要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第二栏,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艾米经常沉默,别人发言会附和,不同意别人的意见,通常不会直说,说话很小声等。

第三栏,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艾米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避免别人看到他出丑,并因此觉得她很蠢。

第四栏,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艾米的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原来,他的父亲是一位老派军人,非常严厉,总嫌妈妈啰嗦,有时他妈妈一说话,他父亲就会拿眼睛瞪她。如果她妈妈还说,那就会是一场争吵。

每到这时候,她就会在心里默念,妈妈,千万别再说话了。这个默念,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子里。

通过这四个步骤,我们就知道了阻碍改变的力量,从而可以在意识里思考它们。

用四个步骤,找出阻碍自己改变的内心重大假设:一是希望达成的目标,二是与目标相反的行为,三是潜在的好处,四是内心重大假设。

这个方法的简略版我以前接触过。当我惧怕某件东西的时候,亲人有时会问我真正怕什么,这种怕的背后又是何种假设。

但对我有时有效,大多时候仍然无效。

我意识到这是勇气不够。但不可否认,这与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一定有关系。

我想,我应该用新经验去书写新的生活体验、思维方式,然后我的头脑就更分得清了,勇气也就更足了。

一共有四个推动行为改变的原则,这一讲是第一个——重要假设的检验。

看见假设本身有时就会带来一些改变,甚至不需要具体做什么。

因为通常这些假设隐藏的很深,并被当做常识,被发现可能就是一种恍然大悟甚至打破。

所以检验人生重要假设的前提是看见它。

还有一个小窍门可以帮助发现:用“如果……就……”句式。

当已经发现假设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在审视这个假设,某种意义上这个信念其实就有所松动了。

改变的本质是获得新经验,而新经验指的是:当新行为带来内心假设的松动后,所产生的新的领悟。这个领悟随后会被整合到心理免疫系统中。

我们要验证这些假设对不对。

但改变不一定非要一下子全改,它是一种有支持的探索。可以进行尝试,然后比对预期经验和真实经验。

比如一个刻意表现自己却感觉很累的公司员工,在尝试改变后,发现别人其实没有那么在乎她的改变。

她发现, 自己觉得重要的事,在别人那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陈老师说他有段时间常在背后抱怨合作伙伴,因为他担心当面争论会导致矛盾。后来他做了尝试,发现据理力争之后并未产生冲突,别人反而更重视了。

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性尝试。

改变的第一步是看见内心假设,可以利用X光片帮助自己看到,还可以用“如果……就……”句式帮助发现。然后是用行为验证内心假设,看假设对不对,这种探索是安全有效的。

改变是一种有支持的探索,这一小节进一步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点一点的来,这种尝试的过程,想必也是很有趣的吧。

有兴趣并有勇气去进行一步一步的改变,踏踏实实的往前走。

其实我必须而且也只能这么干啊,大步向前迈太危险,因为很多事情看不清楚,小步探索最实用也最为必要。

这一讲是行为改变的第二个原则——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小小的成功,它可以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小步子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很小,而且小成功能让大象真切体会到改变的好处。

让大象迈开第一步的一种方法叫“奇迹提问”:

先假设奇迹已经发生,然后回头看,找到第一步该怎么走。

改变有时就像一幅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把它推倒。

如果第一步不顺利,也是正常的。比如那个老是宅在宿舍打游戏的学生,迈出了按时吃饭上课的第一步,结果遭遇同学嘲笑。

小步子原理强调的是有所行动,不是结果,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古希腊斯多葛学派主张:“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那个学生如果真的遭遇嘲笑,那就检查一下那个嘲笑有没有那么可怕。这也是一种可贵经验。

它帮助了超过1000万人成功戒酒。

它有个最著名的十二步法。第一步,就是承认在对付酒精上,我们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既然无能为力,那就把目光聚焦在能控制的事情上:它要求会员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

也就是说,不要想戒了酒,这辈子不碰酒了,只要承诺这24小时不碰酒就行了。

给自己设定一个小任务,专注当下,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大象才会顺利迈开步伐。

用“奇迹提问”的方式找到成功所需的第一步,然后迈出这小小的一步,开始改变。专注于当下的一步,不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当然,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只要努力控制所能控制的事情即可。

根据自己希望做出的改变,设计一个奇迹提问,并设想要迈出的第一步。

“一次一天”给了我莫大启示。

我以前只要树立个大目标,并分解到每天的具体任务时,就很容易感觉头大,常常先想要放松,然后再去做事情。结果最后做事情即使能做完,质量也不高,还常常是熬夜完成的。

每当我想要放纵自己,比如想玩游戏、看视频等消磨时间行为时,我就告诉自己坚持较短的时间。坚持一天、半天、2小时、1小时、半小时,甚至哪怕只是短短10分钟,我只要能立刻马上坚持下去,就是小小的胜利。坚持完之后再说,后面能不能坚持好,管他呢!

有时也可退而求其次。有的事情很难让我头疼,这时就做相对容易一点的但也有正向积累作用的事,后者相比浪费时间,总要好的多了。而且它与困难的事一对比,就显得简单。这种考虑问题的角度我感觉很有用,要继续强化。

关于作业

最希望改变的地方:拖延症。

奇迹提问:如果拖延症好了,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自己会怎样?

设想奇迹: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干的很出色,有成就感;阅读和写作不断积累,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工作和生活能够有效平衡,分的也比较清楚;发展起自己的业余爱好,甚至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感觉自己是一个有成就感、生活工作井井有条、思想能力不断进步的人。

奇迹发生的过程:体验的不断更新是关键。心里要有一股劲,带着自己不断尝试,不断进步。提升能力,原来比较难的事情逐渐变得简单。养成内心的秩序感,做事情井井有条,也就对生活更有控制感。越来越成熟,并享受这种适当压力的生活。

要迈出的第一步:把今天过好,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分配时间,而不是按照心情。允许适当的娱乐。

迈开第一步并不难,但容易中途放弃。怎样才能把新的经验凝固成稳定的习惯,不再退回充满诱惑的心理舒适区呢?

行为改变的第三个原则:养育“环境场”。

在某个环境中,你自然而然的做某种行为,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这就是“场”。

“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比如到了寝室想睡觉,到了办公室想工作,到了餐厅想吃饭一样。

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很容易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线索行事。

北漂的小嘉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深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下了班却怎么也集中不了精力学习,晚上还经常晚睡,觉得特别空虚。

生活的快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消费型快乐,一种是创造型快乐。小嘉的快乐就是消费型快乐,快乐结束后总感觉空虚。

前者满足感官刺激,后者产生深刻的成就感。如果说前者是酒肉朋友,那么后者就是良师益友。

要从消费型快乐转到创造型快乐,需要说服感性的大象,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和氛围浓厚的“场”,是个好办法。

一是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比如在办公室大家都在工作,在图书馆大家都在学习。

二是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比如在办公桌上只干工作,在沙发上可以娱乐。

所以,“场”可以理解为你再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

所以陈老师给小嘉的建议是,在家里开辟一块专门用于学习的地盘,培养学习的“场”。

“场”还可以用于其他情景。

比如疏远的夫妻找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每个人可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等。

所以“场”的本质存在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有些包含大量线索的环境,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这种环境就是“场”。“场”的力量来源于别人和以前的自己在这个空间的行为。所以“场”是空间的记忆。每个人都可以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场”。

你曾经养过“场”吗?或者现在想养一个什么样的“场”呢?

听了“场”的概念,我明白了很多情形:

由此得到两点启示:

总之, 明白去合适的“场”能事半功倍,善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场”

让改变发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对大象的触动作用更有效。

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常常会说:“道理我都懂。”那意思是,道理我不想听。对于他们,更需要情感的触动。

这节课讲引发行为改变的第四个原则——情感激发。

我们习惯用自责的方式给自己压力,觉得这样能促成改变。实际上我们仍在拖延着改变。

原因是:很多你想改变的应付方式,比如抽烟、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付焦虑和压力产生的。

而内疚和自责增加了焦虑和压力,你仍会采用这些方式来处理。

所以,越自责,越容易放纵自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自责还会让自己士气低落,自尊降低,你更没有勇气去改变了。

陈老师当年的心里咨询老师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太太,一直各种批评他。他很愧疚,却并没有更努力的学习,甚至对新知识发怵。

后来他终于知道了老师的用意,老师不停地批评他们,挑战他们,只是想让他们做的更好。

那一瞬间,他心中的那只大象被触动了,他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这以后,老师依旧那样严格,但压力变成了动力。

爱和期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欧阳是一位善于谴责自己的人,她公司有很多优秀的同事,她自我感觉很差。

后来发现是因为她的原生家庭里母亲都会拿她跟别的孩子比,这种感觉其实很糟。

但欧阳不会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女儿的,所以,她学着逐渐放开了。

这是她妈妈的需要,不是她的需要,她不再参与这场愚蠢的战争了。

大象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能听懂爱,只有爱,才能让它心甘情愿上路。

我们越是自责,反而越是放纵,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爱和期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我身上就发生过越自责越放纵的恶性循环。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现象,自责的心态轻了一些。

但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对我来说,还比较小。尽管不乏爱和期待,但我依旧没有那么强的动力要去改变。

哦不对,还是有一些有意义的改变的。

比如对孩子的耐心,起初我会对他不听话进行严厉训斥,他很排斥我,后来突然意识到这样不行,平时很可爱的儿子我训斥他的时候我心里也会难受。然后就温和的多了,后来孩子也不排斥了,教育效果也好的多。

看来爱和期待是有的,来自亲人的和朋友的都有。

但最终有效的动力来自自身,我需要真正意识并体验到那些美好的东西(不只是爱和期待),才会去好好追求。

去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美吧。

这节课反思一下改变本身。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清楚改变的方向,盲目追求改变,追求改变本身也会变成我们的心里舒适区,成为我们逃避的借口。

你需要思考,你正在进行的改变,是有效的吗?

有来访者说他只想做有兴趣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三年换了5份工作,每次换了工作很快就会焦虑。

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是作为 内容 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工作。

二是作为 应对方式 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他不停换工作这个行为。

他一直在改变内容,但用不停换工作来应对焦虑的应对方式没有变。

盲目追求变化,没有在一个领域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有时,“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第二序列改变”。

有朋友凡事都要思考意义,以至于很痛苦。

他求助妈妈,妈妈说你应该根据价值观对选项排序。他尝试改变,却发现他会继续反思价值观是否合理。

他求助爸爸,爸爸说这是他的一项特殊才能,不需要改变。他反而释然了。

想改变无法改变,不改变反而促成了他的改变。

这是因为,妈妈给他的建议是改变内容,爸爸给他的建议是改变“他想要改变”这个应对方式。

爸爸建议更有效的原因与“自我接纳”概念有关。

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其实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但很难,难在忍受。

第二个误解是,把自我接纳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觉得自己不好但想接受,这就是想通过自我接纳获得幸福和平静。但其实本质上还是在寻求改变。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世界”和“完美自我”的幻想和执念。

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生活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那到底什么时候应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又该自我接纳呢?

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是否改善了你的状况。

通常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比如那个不断换工作的朋友。他越焦虑,越想改变,越在进行无效努力,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要改变的时候,可以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别把世界的不如意误认为需要改变的问题,那是客观的。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别揠苗助长,要遵从自然规律。

改变有两个层次,一是内容的改变,二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后者更重要。有效改变的标准是看是否改善了你的状况。改变要专注自身,遵从自然规律。

显然我做过那种无谓的改变,不停地通过不同方式的体验来增加满足感,比如今天加入一个新社群,明天学点演讲知识,后天掌握点新概念。

这种不系统的、浅尝辄止的尝试,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显然事倍功半。我反而在这种精力分散的消耗中,丧失了在某一个专一领域深入积累的机会。

另外我偶尔也会很着急自己某些方面能力太弱。比如打篮球,技巧上常没有进步。但我其实是忘记了,我的天赋和积累不够,而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很多能力的积累,不能着急,得慢慢来。

需要改变的,更应该是应对方式,而非单单内容。

去尝试改变,然后反馈给自己,改变是否能改善当前状况。如果能,就使尽加深体验,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的一部分。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改变,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代替旧经验的过程。

但由于心理舒适区的存在,旧经验非常顽固。

好在我们有X光片工具可以照出旧经验的内在假设,从而加以检验。

有四种推动改变的原则:

最后,改变本身也值得思考。

有时光改变内容是没用的,改变应对方式才是关键。改变不能强求,不应该怪环境,且要遵从自然规律。

找一个最想改变的具体目标,用本章学到的理论,对想改变的目标做一次全面的思考。

陈老师虽然不是什么心理学大师,但讲的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真的说到了我心坎里。我表示很佩服。

看了一下得到的订阅数,已经差不多5万了,成绩非常好,这显然是大家对课程质量的肯定。

我学了课程最深刻的一个感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在不同时间、地点、对象的做事方式,都是固化的行为习惯啊。我们就是这样生活在过去的。

我们生活在过去,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时时刻刻受到“场”的影响。陈老师讲,“场”的两个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过去的经验塑造了我们的现在,其他人的行为也能够影响我们的现在。

有这样一些牛人,不管环境是怎样恶劣,其他人是多么的平庸乃至堕落,他都能闪闪发光,从不放纵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从这两个方面,我想这正体现了他们强大的过去,他们的思维惯性里就是不放纵自己,而周围环境很难影响他们。

当然大多数人没那么牛,容易受环境影响。那么如何塑造改变呢?我想是从两个方面:

怪不得,人平时接触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大约就是他现在的水平。若想进步,竟要不断的舍弃。

最想改变的:克服拖延症。

症状:

思考:

越拖延越自责,然后更拖延,这是一个怪圈,不断强化。

我的拖延问题与小时候经历关系很大,拖延是获得控制感的一种方式,自己已经进行过分析。

拖延的行为习惯已经让大脑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要改变:一方面要搞清根源,理性思考;另一方面要勇敢尝试,得到新经验,覆盖旧经验。

应对方式:

精神分析学说三大理论是什么, 简述新旧精神分析学说

一、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前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精神层次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二、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在诸多人格理论中,有一些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部分,这些理论都可称为人格结构理论。较著名的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结构模型(精神分析流派)、新精神分析流派的诸多理论、汉斯·艾森克的人格层级模型(特质流派或生物学流派)、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人本主义流派)。应注意,现阶段人格结构理论都属于假说,实证基础都并不十分足够。近期人格心理学界未提出新的较优的人格结构理论。

三、性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是著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三大理论基石是什么

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生物本能,超我是道德观念,自我必须在不违反道德观念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生物本能。

动力学基础,力比多(性力):人的所有行为的原因都是因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所驱动的,而这个驱动力就是力比多。

意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的所有行为都会经过自我的筛查,不符合自我要求的意识被压抑进入潜意识,符合要求的就是意识,另外等待筛查的就是前意识。前意识是一个控制部分,接受了潜意识的审查之后进入意识,由自我进行选择,压抑如潜意识,还是接受其存在。

精神分析学说是科学吗

现在的科学讲究证伪性,自己的理论里面必须要有可以证明自己是错误的理论。就比如说万有引力定律,任意2个物体没有互相吸引,这个就可以证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但是反过来看精神分析,理论是很全面和详细,逻辑也很清晰,但是没有办法证明这个是错误的。就和神学一样,理论全面也不一定是真的。

精神分析学的起源

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一、定义

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二、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3 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性力为动力的。性心理的发展,依次通过五个阶段:

(1)婴幼儿期 ,包括口腔期和 期;大约在1-2岁

(2)儿童期 ,包括恋母期和恋父期;年龄在3-6岁

(3)潜伏期 ,又称少年早期;年龄在6-12岁

(4)青春期 ,通过正常的性行为求得满足。

4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第一次修正是在本世纪初,阿德勒和荣格修正的重点在于幼儿 学说;第二次修正在三四十年代,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为代表,创立了新弗洛伊德主义。

三、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2辅导目标: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3辅导关系:强调辅导员隐藏的角色,以使来访者能将他们的情感投身到辅导员向上。

4辅导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

5具体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释梦是精神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梦的工作”包括以下六种规律:

(1)象征化: (1)象征化:用一种中性事物来象征、替代一种所忌讳的事物,以减少或引起梦中自我的痛苦或创伤。

(2)移置:在梦中将对某个物件的情感转移和投身于另一个物件方面去。

(3)凝缩: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物件凝缩成一个形象表现出来。

(4)投射: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或意念投射于他人,以减轻对自我的谴责。

(5)变形: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

(6)二次加工

四、贡献与局限

心理分析理论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导模式,它强调潜意识对行为的重要作用,重视婴幼儿期心身发展的意义,所创立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都有积极的贡献。为其后许多新的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参考。但由于这种方法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者施行,需对来访者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它的推广;本身潜意识的作用,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发展,特别是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性经验,都使这一理论受到局限。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自我遵循什么原则

三重人格:本我、自我、超我。对应的原则是:快乐原则(本能欲望的达成,不考虑任何后果和担当的责任)、道德原则(能够清楚地认识,受到自身和社会道德的约束)、理想原则(无法达成,属于理想状态)。本我受到自我的约束和监督,而超我指导本我和自我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的所有内容。不能简单地将三重人格对应意识划分,本我可以说是无意识,甚至前意识的一类,自我和超我简单划分为意识。但由于前意识属于一个过度层,必须具体分析,自我中也有一定的前意识的成分。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有哪些主要理论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发展出的理论当首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精神分析界中,几乎可以和弗洛伊德相当的影响我们或许应该承认是荣格,他提出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原型等精神系统的结果概念;治疗中采取宣泄、分析、教育、个体化治疗阶段和广泛的创造性技术;他的贡献还对于心理型别学的发展工作。

而阿德勒发展的个体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基本假设,因为他更多的理论是一种社会性的理论,他假设了优越情结、自卑情结、家庭次序等关系,并在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采取更接近教育的方式治疗。这使他和精神分析之间具有更大的区别。

罗洛梅在对于精神分析的某一回顾性的引用中还经常提起兰克的焦虑理论和意志治疗观点。

荣格、阿德勒、兰克等是最早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中脱离出来的著名心理学家。在当前,发展最大的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派,它在当前至少有三个发展,一是保持荣格以往的观点,强调人生前阶段的自我实现和人生后阶段的个性化发展问题经典的荣格学派;二是在美国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型学派;三是以英国为根据地的英国学派,把荣格心理学的思想结合客体关系心理学而发展出的理论。

后期的精神分析学派发展最大的发展源于是两位杰出的女性分析家,那就是安娜弗洛伊德和克兰茵。

安娜弗洛伊德和艾立克森、哈特曼等发展出了以适应发展为主题的精神分析自我学派,其中最经典的观点是艾立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等的阶段性理论。

而远在英国的分析家克兰茵则创造性的建立了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当今精神分析学派中最强盛的理论之一,但要总结性的讨论它的全部观点则是困难的,因为客体关系理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而是一群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的介绍其中的著名理论作者,布兰克的安全基地概念、弗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女医生 的发展心理学式的客体关系理论、康伯格的综合性客体关系理论、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等。虽然他们的理论和经典精神分析已经有很大不同。他们在对于前俄底浦斯期的儿童内部客体的形成和形成阶段等具有很强烈的关注。这也使他们在对于最难治疗的人格障碍治疗中具有强大的治疗力量。

在1970年后,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科胡特在客体关系理论和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治疗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派。这一学派从人格的自恋问题着手来治疗来访者的问题,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

在此几乎同时或稍前,霍妮、沙利文、伯恩、哈伯特在分别提出自己的学派观点,因此有了霍妮学派、沙利文的人际交往学派、伯恩的人际沟通学派(TA)、听疗。其中TA还是适用于团体咨询的学派,他使用基础于本我、自我、超我概念而发展出的成年的我、父母的我、儿童的我而讨论个体行为背后存在的指令码,而进行澄清、纠正等等治疗。

在美国,短程精神分析疗法也作为一种理念而兴起,这一 来自保险公司要求的治疗短程化。虽然在精神分析中,短程疗法是有选择性的,未必是对于所有来访者都适用短程疗法的,但现实还是促使各种短程精神分析疗法的发展,著名的有支援性精神分析疗法,限时疗法等,例如其中限时疗法建立在对于问题从人际关系、人生发展、存在意义的三点为切入,对于障碍背后的问题进行一小步的关键改善来促使来访者的改变的启动,以从中获益。

短程疗法还有不少种。但基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性的程度。在许多方面还是归属于某一主要学派。

在目前的效果研究报告中,短程精神分析的疗法只要选择物件合适,在治疗效果方面几乎很少和长程的精神分析疗法效果并无多区别。

在法国,拉康的学派无疑也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发展,在许多方面可以根据他们的观点称为是精神分析的诠释学派。

1971年,美国曾经有人将精神分析比喻为伪科学和骗钱玩意,这显然是一种以物理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衡量所有人文科学的偏差。在精神分析而言,它更多是一种人文科学和经验科学,而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至少在目前的效果研究中,精神分析各学派的治疗效果还是存在的,并和其它疗法的治疗效果相一致。虽然有个别纯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家或者医学家彻底否定精神分析的意义,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微精神分析学怎么样

大学里同学送了这本书给我,到现在前前后后看了很多遍,具体的看法也没什么,每次看的时候想法都多少有差异 但基本不变的,是怀疑很多 也许本身就是在我已知事物之外的一个体系,所以在只有这一本书作为阅读物件的时候,总怀疑与其说是在阐述理论,不如说如同试验一般 并且作者很多地方使用的语言都如同诗歌,参照其所举的分析事例,常常产生这样的分析物件也未免范围太过狭隘,简直如同玻璃搭高塔一样 我倒很想知道随着年龄增长,对这本书的阅读是否会带来新进展 说得好似很讨厌,其实这本书的阅读带来很多乐趣 一开头作者说"如果第一次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切都是尝试,读者不禁会皱眉头;接下去读到尝试发生在虚空之中,读者会发出怀疑和嘲讽的微笑" 其实这样说让人觉得"本来不就该是这样么",或者"这样也未尝不可"

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特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特点是:(1)从产生条件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产生的。(2)从研究物件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3)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容,故通常把精神分析称为深蕴心理学。(4)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用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方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内心冲突和早期经验的作用,这对后来许多心理治疗技术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家庭关系、社会文化差异、过分的竞争和压力等问题的观点,也受到当前教育、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

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产生于19世纪末,既是一种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又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学体系。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逐渐扩充套件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世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亦称弗洛伊德主义,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建立的,后来产生了分化。其中坚持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无意识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被称为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有:霍妮、沙利文、埃里克森、卡丁纳、弗洛姆等。

精神分析学说和心理学的区别与不同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学派的一种,算是第一股实力,第二股实力是行为主义,第三股实力是认知学派,三个学派是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课要以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为依据,要模拟场景,设计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的活动,使体育课堂变成学生的快乐天地。在此背景下,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摸式,已经不符合现代体育课程。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运动教育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西登托普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是美国流行的主要教育理论之一。它主要的形式是分组小团队学习,可以是团队之间的,也可以是组内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和学习,配备专业的教师现场指导。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它能使学生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直接获得运动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本研究以运动教育理论为支撑,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设计运用运动教育理论,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某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中,随机抽取了5所学校6个班共246名学生作为教学实验班,其他同年级的班级作为参照班。学生年龄10~15岁,平均年龄126岁,教学实验完成的时间为一个学期。

2研究方法

实验组班级根据中小学体育课的特点,设计运用运动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常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了为期4个月15周的教学,每周2个课时,共30课时的教学。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被试对象分别进行实验前后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97份,收回654份,回收率9383%,有效率9526%,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通过SPSS117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处理。

实验组以运动教育理论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和教法,主要采用娱乐性教学和小团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小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保证学生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示范讲解和按步骤进行练习来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先讲解示范,然后分步骤按阶段练习,其间对错误动作纠正,最后是整套动作练习这一程序来进行。两组学生经过每周2学时,总计30学时的体育学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然后对两组学生在实验后所获得的问卷数据分别进行统计与对比,从而分析运用运动教育理论后体育课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

从上表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学生课堂上的投入和师生的互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投入度由原来传统教学法的589%提高到了903%,师生互动环节对照组是562%,而实验组达到了843%,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一堂良好体育课所应具备的品质和特征。实验组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课程的组织架构,打破了体育课三段式教学结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参与度为主体,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为核心、以考试为重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重教不重学,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教育理念,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建立了新型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利用小团体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和互相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2以游戏为基础设计教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实验前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对照组是675%,而实验组上升到了903%。主动学习态度,对照组是478%,而实验组达到了756%。实验组和对照组从实验结果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和不同。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以前相比有所改变,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偏重于技术学习,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掌握单个或者成套的技术动作,把课堂上的主要时间用在了单个动作技术环节的重复练习上,与体育课的教学理念产生了偏差。现有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进度都是以技术学习为主线,按照技术学习的程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逐个进行教学,教法单一,教学手段变化不多,自然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随之降低,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达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本次实验组课程教案设计是以游戏为基础进行编写。实验课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有趣的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保持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法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很快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感,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强调小团队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学生团队精神由原来的452%上升到854%,有了很大的提高。运用运动教育理论,在实践操作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团队,分别布置体育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和要求,简短精炼地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然后开始分组练习。不再统一组织,不再按传统程序练习技术,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学生之间互相指导和纠正。最后,以队为单位进行比赛。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了团队精神,改善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示和督促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相互参照、互相学习,加强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教学休息之余向学生传授一些交往经验、交往艺术,鼓励学生勇于交往,并把握交往中的平等、尊敬、谦让、信用等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自信心等逐渐增强,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心理也逐渐成熟。

总之,在中小学体育课中设计运用运动教育理论,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经过教学实验发现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优越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优化了组织形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师生间的互动性也有了很大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潘峰运动教育基础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科学时代,2007(6)

[2] 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3] 高航,高嵘,张建华运动教育理论基础探析及其对我国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启示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5)

[4] 高航,章荣江,高嵘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体育科学,2005(6)

[5] 张洪宝篮球课教学对牡丹江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初探北京体育大学,2005

[6] 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体育与科学,2008(5)

(责任编辑 张茂林)

前面讲了关系的角色、语言和互补,讲了关系的混淆是怎样影响自我发展的,以及通过课题分离和非暴力沟通塑造新的关系。

(非暴力沟通:

1区分观察和评论,能够不带预设地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具体指出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物;

2区分感受(Feeling)和想法,能够识别和表达内在的身体感觉和情感状态,而不包含评判、指责等;

3体会与正发生的事情和感觉相关的需要——所有人共通的需要(如食物、信任、理解等)——是否得到满足;

4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而且确实是请求而非要求(希望对方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关心(Compassionate giving),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惭愧、责任等)。)

在关系的最后一章,谈谈独立。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陈老师说,他看过一个关于生命的纪录片,说所有的生命,在很久很久以前,都是从一个细胞来的。这些细胞不断的分化、分离,变成了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才有了今天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圈。

在某种意义上讲,人也在不断经历这样的分化和分离。

从生理上讲,这种分离自我们从娘胎出来,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完成了。

可是关系上的分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无论是家庭、组织还是集体,如果我们总是对别人抱有天真的幻想。如果我们总是惦记着别人的目光,总是让别人的情绪影响我们的情绪,总是因为内疚不能维护自己的边界,或是利用内疚去控制别人,那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还没有和别人分离,我们和别人还是一体的。

精神上,陈老师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笼统地分为三个阶段,这是自我不断从关系中分化的阶段。也是自我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我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和其他人是围绕着他们的需要运转的,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成其他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中别人关注的中心。

当他们发现别人也只是在关注自己关心的问题时,他们会很惊讶,并因为自己的感觉受挫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第二阶段:他人阶段

当一个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作的,就开始让自己迁就别人。这样,他就生活在他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心、愤怒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会变成一个滥好人,不敢确认自己的需求和价值。会因为有时无法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深深地内疚和自责。他会遇到这种人际关系的难题。

第三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个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清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对自己的需要和权力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感知。

他能够尊重自己,也开始理解别人。别人已经不能限制他,除非他愿意接受这种限制。

他变得自由了,感觉但了界限,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在关系中所做的事,很多能发乎本心了。

独立意味着孤独

可是,独立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独立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在心理上是真正断乳的。

当他遇到麻烦时,当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他们可以求助,这是他们自己的课题,他也知道,别人帮不帮他,是别人的课题。

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和理由。当然,他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是别人的课题。

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关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有没有人能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我们总说,这是我的家人,我的恋人,我的孩子,我最好的朋友。“我的”意识,好像是我们拥有某个人一样。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另一个人,哪怕是给了孩子生命的父母,我们只是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不期而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有长有短,但最终我们都是要分开的。

1 可是,因为别人并不需要理所当然地对我们好,我们才有了感恩的理由。

2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负我们,才会有信任。

3 正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

自由是美得的前提,人际关系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我们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美德。否则,它就是强迫,让相互的关系纠缠。

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一些人听我分化和纠缠的理论以后,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我是不是要反抗我的父母呢?

很多分离是通过反抗来的,就像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是通过反抗父母获得自己独立的空间一样。但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是可能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什么是真正的分离?就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期待和困难,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无能为力。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独立和关系上的亲近有矛盾吗?不一定。

陈老师说,独立之后,大部分人还是会投入到关系中,只是,这都是出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有一位爸爸,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后问:如果说爸爸的事是爸爸的,儿子的事是儿子的,那是不是说儿子有了问题,我就不用去帮他了?这是不是太自私了、太不尽责了。他问陈老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儿子高考刚结束,正在纠结儿子上学的事情。

陈老师说:如果你认为,你帮儿子只是出于爸爸的义务,是被迫的,那你也许就不应该去帮他,毕竟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就算没有爸爸这个身份,没有这个义务,我们仍然是愿意帮助儿子的。

在帮他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被迫去帮的。不是儿子求我们帮他,他也不是一定会接受我们的帮助。这样你就给了自己自由,也给了儿子自由。

独立不会加剧人和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信奉人性的善的。

陈老师认为,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独立,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心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没有什么关系是一定的,只是,别让自己过得纠结就行。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很苦,却要求埋怨别人。

只有放下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总结一下:

这节课讲了独立,虽然独立意味着孤独,但这是一个自我发展的人必须走的道路。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我们才能做到课题分离,承担起自己对自己的责任,让变得更好的自己去促进关系,影响别人,实现自我发展。

作为一名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这两项工作,陈老师给了我思考。

陈老师在讲座中讲道:教育是“慢”的艺术,更多的是“隐性功能”。可见,学生的成长都存在于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那些温情与等待可能更能给予学生成长的力量,而那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却可能把学生推向另一个深渊。

那么,如何构建优秀的班集体呢?

我想,首先要构建和谐的班级。陈老师谈班级建设管理的关键词是思想引领、文化浸润、情感、方法指引。在这四个关键词的引领之下,班级才更有可能朝向良性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举的例子,陈老师说到班级中共建共组成了共同体,在共同体的协助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氛围,更有了制度的加持,学生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也能够激发更多的能力。

记得上学期,我组建了一个学霸训练营,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互为学习小组。每天由优秀的学生见缝插针地为暂时落后的学生布置练习并讲解。学习优秀的学生因为讲解,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因为有了小老师耐心的讲解,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班级因为学霸训练营,学生间不仅交流了感情,还让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其次,就是要俯下身来倾听学生。

陈老师出示的冰山一角的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总是执着于学生的表现,而没去探寻学生行为背后感受、观点、期待与渴望。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没有走近学生,无法与他建立关系,更别提改变学生。

陈老师也教给了我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要说得有理,说得有力。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坚持正面管教,用和善而坚定的沟通方式赢得孩子。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与班级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艺术性的班主任工作,才能让班级文化建设更顺畅。我期待,也努力朝向更优秀的班主任工作努力着。

现代女性现代女性,当今社会中有自己工作、事业、收入,经济上独立、人格上独立,不受男人约束,有自我支配的强烈意识的女性。对生活和家庭更加的热爱,兴趣爱好更加的广泛的女性。

  现代女性,既忙自己的事业,又不失女性传统的美德。开放的外部世界和激励的生存竞争,给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女性几千年旧思想的茧壳中破茧而出,自信自强。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断地为思想"充电",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职业女性”同时,也要具备女性传统的美德——很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不失温柔贤慧,在生活中,懂得怎么体贴男人,懂得怎么教育子女,懂得怎么烹调。

 现代女性既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美德;既时尚又典雅;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情感内涵;既大胆开拓又柔情似水。活得洒脱,活得现代,蕴藏着事业上的向上冲劲和生活上的美好追求。现代女性虽然很辛苦,但往往能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女性的骄傲。现代女性既要温柔也要事业,是新体制下的新型女性。

 现代女性能准确地把握生活真谛,现代女性逐步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新型女性。

人没有孤立的自我,身处社会中,就一定会与人发生关系。关系里的人,相互定义。人在不同的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

从自我视角转换到关系视角看待自我发展,有四个理解层次:

第一,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朋友、熟人的关系,不同空间的关系感。甚至独处也脱不开关系。

第二,在不同的关系中,你的自我是很不同的。内向和外向,懒惰和勤奋,可能因关系而不同。改变一种关系,可能会完全改变一个人。

第三,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妈妈骂孩子,是亲近;讨好老师,是疏远。并不是所谓的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

第四,是关系的视角让思考问题视角发生重大转化,看似无解的问题有了合理解。比如你拖延,可能因人而异,对讨厌的或者严肃的人反而更容易拖延。而并非你天生拖延。

我们常给自己贴标签,内向或外向,乐观或悲观等。其实这常因对象而异,并不见得是固有个性。

从关系的视角,我们可以重新理解自我个性以及自我发展。

从改变的角度,我们可以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从而促进自我改变和发展。

作为师兄给学弟建议,以及记者来采访自己时,自己就感觉是在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个问题的回应就不同。

因为角色期待提供了行为的线索,让你不自觉的想去顺应这种期待。

职场中一大姐语言上鼓励新人多发言、更成熟一些,实际上在角色期待上却把新人固定在不会说话上。

再比如妈妈一方面焦虑自己的孩子没有主见,另一方面却有帮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了。

这都是语言和期待的矛盾。

第一,回应对方之前先想象自己是否愿意接受对方设定的角色。

比如那个职场新人,是否愿意乖乖停在一个不敢说话的位置而拒绝改变和进步呢?

第二,如果和别人相处有些不舒服,那就想想是不是角色有问题了。

妻子抱怨丈夫不做饭,丈夫抱怨妻子要求太高。这就是两人的角色分工没有协调好。

第三,如果对别人有期待,重要的是实际行动而非语言要求。

狐狸偷了三个鸡蛋,小鸡孵出来之后叫她妈妈,结果她不舍得吃小鸡了。

个性其实是我们在关系中习惯扮演的角色。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

我们可以多尝试一些不同的角色,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你在日常关系中的角色以及具体约束?另外,如果换个角色呢?

人们在沟通中,表面上都是在说事情,很少直接说关系。但背后实际上都是在说关系。

丈夫借了20万给朋友买房,20天后朋友如约归还,但妻子仍很生气。表面上,妻子是生气他不该把钱借给别人,实际上是生气借之前没给她商量。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所以谈话背后的关系语言是人际关系的重点。

一对夫妻为孩子要不要学奥数吵架,妻子觉得大家都报所以孩子也得报,爸爸说小孩子没必要太累。表面上他们在争奥数,其实他们争的是谁更懂孩子。

内容是表,关系是里。

关系的语言与通常相反:对人不对事。

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关系不好,谈什么事其实都是谈关系。

男女吵架,男说我错了行了吧,女却不依不饶追问哪里错了。男其实想表达的是他不想多说了。女表达的则是不希望男敷衍。

另外,沉默不说话看起来没有内容,从关系的角度,其实能表达很多。

从关系的语言看角色上的期待,其实争论的关键是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

那么怎么解决角色期待的矛盾呢?

第一,直面关系,讨论关系,不要回避。

第二,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和回应别人。

第三,讨论事情之前先思考怎样在角色上达成共识。把关系理清楚。

用关系的语言来分析生活中的一段对话,并尝试从关系的角度做出回应。

心理学大师米纽庆参加一次聚会发现太太很健谈,但太太在家里从不表现出这样。他突然发现太太在家是为婚姻做出了一些牺牲的。

家里很乱,丈夫和儿子不收拾,妻子劳累了一天却要收拾。妻子有怨气,丈夫和儿子却觉得理所当然。

这是系统运转的结果,他们互相造就了这样的关系系统。

虽然妈妈身处系统中很痛苦,想改变,但却很难改变,因为系统运转的需要。这就是 关系的互补

角色好坏,其实是互相造就的。所以离婚,肯定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第一种,一些人特能干,另一些人特别不能干。

比如整天操心的妈妈和整天打游戏不工作的儿子。妈妈很焦虑,但她没发现其实这是她一手造就的情况。

第二种,系统通过把某人变成有问题的,来维持系统平衡。

比如家庭中夫妻吵架甚至要离婚,孩子就故意生病甚至变得有问题,这样夫妻就要共同关心孩子,矛盾就暂时缓和了。

第三种,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角色的错乱。

爸爸嫌妈妈没带好孩子,妈妈更带不好,孩子安慰妈妈。这是一个错乱的恶性循环。

对于不健康的关系,也许很难改变,但并非不可能。改变行为是能够重塑系统,达到一个 新的平衡 的。

找一段让自己不舒服的关系,分析角色是如何被固定的。分享成功改变的经验。

什么关系最有利于自我的发展?是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但又能够为自己负责的关系。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不健康的关系。这一讲讨论自己和他人的感觉被混淆的原因:不安全依恋。

依恋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

父母之间的关系会通过依恋传递给孩子。比如父母吵架,孩子就可能关心母亲,有不安全感。这让他放弃了对外界的探索。

当妈妈的情感占据了她的头脑,他就忘了什么是妈妈的情感,什么是他自己的了。

一是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放弃了对外界的探索。比如吵架父母的孩子常也是问题孩子。

二是习惯了观察别人的情绪,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情绪过于敏感。他们常常也因此负担很重。

三是不安全依恋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更加紧密。和母亲过于亲密,可能会妨碍我们去发展别的关系。如恋母情结。

修复不安全感虽然并不容易,但可以通过新的关系塑造新经验,从而塑造安全感。

关系常并非仅仅两个人的事,还有三角关系。这是下一讲内容。

学生时代的死党密友常是三个人。

家庭中的矛盾常因第三人而缓和。

三角关系,指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后,第三者出现可以减轻情感张力,从而让关系更稳定。

被三角化的人,则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困惑。

夫妻吵架拿孩子说事,是典型的三角化。职场中莫名其名的成了替罪羊,也是领导之间冲突的三角化。

三角化会如何影响自我发展呢?

第一个问题,它容易让我们有防御性的隔离。你们把我卷入到你们的矛盾中,我干脆离你们都远一点。

第二个问题,扭曲我们的情感。夫妻吵架,孩子向着一方,这种情感有可能扭曲了真实情况。

第三个问题,内疚和自责。被三角化的人常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有时这会成为自卑的来源。

三角化最大的问题是固化了我们的角色,让我们无法自由表达情感、想法和立场。长期这样我们就会生病。

大部分精神疾病的问题,就是三角化。如父母吵架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被三角化的人,注意脱离三角关系;三角化的引发者,需要认清矛盾的实际源头在自己,而非被三角化的人。

你是否被三角化过呢?你如何跳出这个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关系是被别人主导的,所以出现问题时,“都是你的错”。

如果关系出了问题,我们常觉得这是因为某个人的个性所造成。

个体思维导致了因果思维,进一步又导致了对错思维。

比如这是一个控制的妈妈,所以老公和孩子才对她有意见,所以是她的错。

但偏偏那个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人,并不认为原因在他。于是争吵就开始了。

其实,这是相互配合的结果。问题从来不是只因为单方面。

在关系里,常没有明确的对错。对错其实是说,我没有顺你的意。纠结对错,就是关系里的应该思维。

有个母亲抱怨老公不负责任、孩子太拖拉,她很烦躁。她老公一开始带孩子没太多要求,她看不下去就亲自带,结果孩子的成绩果然突飞猛进,但她也很累。

对这样的情况,有两种认识角度:

有时候,我们必须容忍与别人的差异,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别人身上。

如果自己做,那就心甘情愿的做吧。

这一章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

既然没有对错,但是关系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别人我们管不了。

争吵的双方总在抱怨对方不改变。那么,能不能自己先改了,然后与对方好好沟通,让对方改呢?

如果你珍惜这段关系,你就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先承担其自己的责任,然后努力与对方一起变得更好。

也有人在关系出现问题时,会觉得都是他自己的问题,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

心理学上有个流浪猫效应。

有位女士很善良,收养了很多流浪猫。她一边在家养猫,一边抱怨自己的生活被猫毁了。

这就是助人者越过了自己的边界,承担了本没有必要承担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也只能点到即止。而且越界帮忙有时反而对对方也有害。

丈夫忙着挣钱累死累活,妻子抱怨丈夫不顾家。两人互相不理解,常有争吵。

做心理咨询时,女儿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为她爸爸辩解。女儿是想说 ,这都是她的错,你们别吵了

丈夫和妻子一下子就醒了。他们努力以后不再争吵。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明不是自己的责任,扛到自己肩上呢?

原因是,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自责和内疚,也不愿承认,我们没法改变一种糟糕但却对自己很重要的关系。

这也是典型的被三角化。

“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常常是成对产生的。

比如母亲说家庭不和睦是女儿的错,老板指责员工等。都会导致两种思维的恶性循环。

在关系的难题中,承担自己的责任与“都是我的错”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刺猬。离得远了会觉得寒冷,离得近了却又会互相伤害。

我们可能既爱一个人,有时有很恨这个人。这就是关系的纠缠。

第一个特点,是所有的纠缠都包含了相互加强的循环。

比如父子纠缠,父亲越是对孩子严厉,儿子却可能越是对抗。

第二个特点,是所有的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

妈妈反对女儿新交的男朋友。在这个例子中,妈妈期待有个“听话懂事”的女儿,女儿实际也在期待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

任何亲近的关系,家人、朋友、情侣、上下级,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纠缠。刚开始这种纠缠体现在很深的好感和很高的期待,慢慢的这种期待就变成了过高的要求。

一段良好的关系,因为太近,变成了相互伤害。

即便最亲近的人,也会有矛盾和冲突。纠缠的本质是不愿意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

我们不再有过高的期待,放弃改变对方,纠缠自然就打破了。

关系的纠缠常伴随相互伤害。如果我们期待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希望对方能够醒悟并道歉,如果对方没有做到,可能又变成了一种新的伤害。

陈老师举了北大毕业生声讨父母檄文的例子。

一定要求对方意识到伤害并道歉,这是一种执念。他会不停的暴露自己的伤口,拼命的加强受害者的形象。怨念越来越深,只会带来死循环。

英文中的forgive,其实give是给自己的。放下执念,给自己空间,才是拜托纠缠的解决之道。

你有没有陷入过关系的纠缠?你是如何摆脱的呢?

人际关系的烦恼,常常主要的根源在于: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而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

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课题分离,具体是说:

典型的人际关系难题,陈老师举了三种:

第一个难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说:表达需要是我们的事,是否接受是他们的事,我们只要做好我们的事就可以了。

第二个难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

合理的拒绝是我们的事,他们如何评价是他们的事。你只为自己的原则负责任。

第三个难题,我们总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努力是我们的事,评价是别人的事。我们只要努力,对得起自己,就好了。

有一位妈妈,为了陪女儿读书,辞掉工作,一直陪读,甚至大学还是如此。她对女儿很关心,也控制的很严,然而女儿逆反很严重,母女俩经常吵架。

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大了还要把女儿看得这么紧,母亲说:“她还小,心智不够成熟,……”

其实母亲想表达的是,她的女儿还需要她。

然而女儿给出的是完全否定的回应。

其实这位母亲就是没有分清楚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女儿大了,该放飞了,她却仍用她的爱拴着她女儿。

在另一个例子里,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抱怨母亲太关心他的日常起居,对他管的太严。

而陈老师给这位年轻人的建议不同于上面,而是建议年轻人不要非得期望母亲通情达理,自动离开,而是要努力自己表达出来,争取自己的立场。

这又是另一个角度的课题分离。

当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我们就不会纠结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既然人际关系的烦恼是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事,那是不是与别人不往来就可以了?课题分离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关系更疏远呢?

课题分离并不是倡导人和人的分离,彼此不联系。相反,课题分离反而会促进合作。

一对情侣结婚之前争论房子要不要加女方名字。因为这是男方父母所买,男方不想加,于是女方很生气,要与他AA生活,分清以后结婚的各种责任。

这根本不是课题分离,而是赌气报复。

真正要解决这类的冲突,有一种最好的方式是“非暴力沟通”。

四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一是观察。强调将观察和评论分开,观察需要客观的描述事实,而不带任何评论性的语言。

例如“老婆淘宝买了一堆东西”和“老婆太浪费钱了”,前者是观察性的,后者就带有明显的评论。

二是感受。描述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想法。

例如那对争吵的情侣,女生就可以说自己感觉很受伤或失望,而不要说觉得不公平。

三是需要。直接说出来,而不要以批评的方式说出来。

例如老婆想让老公帮忙刷碗,就可以说“我做饭很累了,你可以帮我刷碗吗?”但不要用指责性的语气“我这么累,你就不能帮我刷碗吗?”

后者会引发抵触心理。

四是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绝不是命令。如果是命令,将意味着对方必须做,不做就要受到惩罚。

那位女生不妨以请求的方式说出来,或许男生会更容易考虑。

“非暴力沟通”的四种要素,都体现了课题分离的思想,我为我的感受和行为负责,但我不强迫你。

最后一节讲的是独立。独立是建立新关系必然要走的路。

人与人之间关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自我阶段 。人把自我当中心,而当发现别人其实也只关心自己的时候,会感到深深的挫折。

第二个阶段,是 他人阶段 。围着别人转,迁就别人。把别人的感受当成自己的感受。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也戴上了一种枷锁。

第三个阶段,是 独立阶段 。能够课题分离,不仅能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自由了,也不侵犯别人的自由。

独立是心理上真正断乳的表现。我们为自己负责,也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真正理解我们。

我们是孤独的。别人不可能完全拥有我们,我们也不会完全拥有别人。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独立,给予彼此空间,并不会加剧隔离。

父亲是画家,想让儿子子承父业,各种强迫儿子,结果儿子完全不感兴趣。父亲临死时对儿子忏悔,结果父亲时候,儿子反而重新拿起画笔,成了一名画家。

越是纠缠,越得不到好的结果;放手了,独立了,反而得到自由的果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66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