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回避型依恋的伴侣相处蕞有效的方法

与回避型依恋的伴侣相处蕞有效的方法,第1张

忽冷忽热对回避有用吗

对待回避蕞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PART1-忽冷忽热对回避有用吗?

总有很多人问,忽冷忽热对回避型依恋到底有没有用。这里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没用,而且会适得其反

而且实际上,焦虑和安全其实更加吃忽冷忽热这一套。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你对比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就会发现在遭受冷落的时候,安全和焦虑更习惯从亲密关系中寻求安慰来化解自己的情绪,而回避(包括疏离和恐惧)则更倾向王脱离亲密送系来使自己避免遇到类似的遭遇。

于是,当你试图用忽冷忽热来控制回避型依恋时,大概率会出现这种情况。

阶段1

你开始突然冷落回避,而任何人在被突然冷落时都会措手不及,包括回避也一样。

所以在你突然冷落回避时,回避也会拼命的想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怎么才能回到之前的状态中,忽冷忽热的第一阶段冷落ta,成功!

阶段2

冷落过后,你开始拉近你们的关系,这个时候先前回避寻找的安全感得到满足,也会积及的回应你的主动,忽冷忽热的第二阶段热,成功

阶段3

当回避安全从之前惊慌失措的状态中恢复时,立刻会意识到你们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不可靠的,而回避处理不安全因素的机制就是,逃!当然,现在回避只是意识到这个问题,到逃还需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但是这时距离回避的抽离,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阶段4

由于回避已经在做逃离的心理建设,因此你们关系的互动逐渐冷下来,这时你想到之前的冷暴力是多么多么有效,于是你试图用冷落,或者分手威胁来让对方重新焦虑起来。

但是由于回避已经做了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因此当你再试图用风险来控制回避时,换来的大概率就是“好的,我们分手吧”

—游戏结束,GG!

PART2-为什么焦虑和安全比回避更吃忽冷忽热这一套?

之所以会觉得忽冷忽热对回避有用,大都是焦虑和安全将心比心,觉得这种忽冷忽热会让自己欲罢不能,所以对回避也会有同样的效果。但是这就是忽略了一个事实,安全、焦虑和回避之间蕞大的区别,从依恋关系中获取安全感和能量的能力不同。

由于安全和焦虑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稳定的情感输出,就是都被父母认真的关心和回应过,因此安全和焦虑都很擅长从亲密关系中区获取安,全感和能量。

因此当忽冷忽热的情况出现时,安全和焦虑会下意识的从亲密关系中补全自己的安全感,也就是更加需要伴侣的关心和安慰,但是疏离和恐惧回避就不同了。

之前我们提到过,回避的形成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原生家庭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回应,因此在从亲密关系中获取安全感和能量的能力,回避是有所欠缺的。

所以当忽冷忽热的情况出现,回避所做的妥协只是想尽快回到之前自己所熟悉的状态和关系,好让自己有安全感,而非主动投身到亲密关系中来获取安,全感。

注意这一块细节的偏差,这很关键。所以当一轮忽冷忽热结束,回避并不会像安全和焦虑一样,因为更加需要这段关系带来的安全感而更加需要这段关系,回避型只会意识到,现在自己所处的关系,并不是安全可靠的,自己需要在维持这段关系的同时,让自己抽离出去,以免下次在让自己陷入这种很难受的处境中。

而当回避型在依恋关系中撑开自己的保护伞时,本就不能从亲密关系中获取积及体验的回避,就更加难在关系中感受到爱与开心,那么接下来,就会进入到回避型怀疑自己还爱不爱你的阶段。

PART3--对待回避蕞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比忽冷忽热对回避更加有效的,就是冷冷冷冷冷。

很多回避在遇到这种一冷到底的关系时,都会沉浸在其中,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都无法挣脱。但是这种看似有效的方法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弊病,无法推进关系。

当你觉得冷的差不多时,想要主动推进关系时,那么这段关系就会像上面说的那样,在对方可以从情绪中走出,反思这段关系时,快速做好心理建设,然后从关系中逃走。所以这种一冷到底的方法,并不建议使用。

真正有效的,是七分饱的爱情。永远有回应,但又永远不一次完全满足。

因为就像吃饭一样,一次吃饱了就没胃口了,尤其时一顿吃撑了,消化不良了,那连下一顿的胃口都没有了。对回避这种不完全满足的,重点不在冷和不满足上,而在七分这个分寸上,简单说就是:

在关系中满足基础需要,但是对于过分的,或者对方没有提出的需求,选择性的去满足。

基本需求就比如:

1必要频率的互动:2积及及时的回应:3必要的问候;4对方倾诉时的倾听

进阶一点的需求比如:

1每天主动的关心;2主动汇报行程动态;3感觉对方想要但是对方还没有提出时就主动满足;由于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模式、情感需求都有所不同,所以以上这些仅供参考。

并且由于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情感需求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相处中需要及时调整相处的方式和自己的状态。

这种满足依恋关系中基本需求,选择性满足更多需求的方法,能让对方维持对恋爱有憧憬的同时,稳步推进关系。

方法的难点就在于,对另一半需求程度的判断,和对现阶段双方现阶段相处状态的判断。

朋友最近很郁闷。把孩子从老家带回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当得知孩子容易抑郁时,又不禁百感交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抑郁症似乎就是文艺青年的代名词,抑郁症远离普通人,更别说孩子了。“小孩子天天知道玩,哪里有抑郁症!”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都会脱口而出的话。但在朋友眼里,却是莫大的讽刺。孩子在老家一直被父母寄养,只能在节假日和孩子见面。虽然和孩子交流很少,但是没有人比自己更爱孩子。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朋友们今天终于可以带着孩子在大城市立足了,但是听到孩子抑郁倾向的诊断,朋友的痛苦可想而知。原来,把孩子寄养的时候,老人坚持严格教育,把以前教育朋友的那套教育思想,套用到孩子身上。结果,长期的耐心和缺乏沟通使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性格变得更加内向,没有表达的出口。

一,孩子的抑郁表现及后果

1情绪变得暴力,容易生气,不利于融入集体生活

孩子的情绪明显暴躁,与同龄人或父母交流时会非常激烈。而这种情绪波动是没有原因的,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事情会惹恼孩子,但是孩子会突然情绪崩溃,喜欢扔东西或者打架吵架。显然,这种状态不利于孩子融入集体生活,也会使孩子难以与同龄人正常交流。

2厌食等现象,影响健康

孩子们会没有食欲,对他们喜欢的食物变得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吃饭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厌食症极其明显。显然,这种状态会导致孩子体重下降,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同时,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很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等后果。

3太急于稳定情绪

孩子会很焦虑,遇到小情况或者环境变化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经常急着睡觉,或者盗汗明显,经常醒来等。,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学习和生活经历不足。孩子的抑郁倾向可能与父母平时的行为习惯有关,而这些习惯是孩子抑郁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父母的哪些习惯是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

1教育方式太严格了

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很严格。孩子犯错,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教育。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取得好成绩,端正性格,但父母忽视了他们的情感诉求。太严厉的一种方式,让孩子不敢表达自己,不敢大胆做事。这种恐惧是可怕的,长期积累会让孩子的情绪无法释放。

2缺乏与孩子的沟通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大多是发表意见、严厉说教,不重视孩子的情感反馈。有些父母甚至不在乎孩子说什么。他们认为自己孩子的想法幼稚、不成熟,而自己的想法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他们在为孩子做决定时,甚至不征求孩子的意见。

3忽视陪伴

认为物质条件最重要,感情诉求只是矫情。不知道陪伴的意义,不知道如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相对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孩子的营养摄入和陪伴孩子是更容易被忽视的部分。那么,父母在处理孩子的关系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来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3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什么能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1平等关系

父母和孩子也需要平等。父母不仅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平等的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想法表达,孩子更愿意配合父母的引导和建议。

2稳定的关系

如果父母的表现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会让孩子非常敏感。因为没有好的样本来处理家庭关系,在集体生活中会更加不堪重负。

3相互尊重的关系

父母和孩子相互尊重,更有利于彼此的情感输出,更能理性表达情感,而不是道德绑架式的批评指责。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家长需要更多关注的部分。父母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影响很重要,方法的选择是重点。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是一首流行歌曲,由许常德作词,游鸿明作曲,裘海正演唱,于1994年发布。这首歌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唱出了爱与被爱的无奈与挣扎,引起了不少听众的共鸣。

在这首歌曲中,歌手裘海正唱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一方面,他对自己所爱的人充满了期待和渴望,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回应和认可;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自己被爱的人并不是他所真正深爱的对象,这种心理矛盾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和无奈。

从歌曲的内容可以看出,它表达了现代社会中情感生活的普遍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爱的忠诚度也变得越来越低。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类型和标准,而这些类型和标准却往往并不符合对方的期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往往会选择暂时适应或者放弃,从而错过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时,这首歌曲还反映了人们在情感关系中的心理矛盾和挣扎。我们常常陷入爱与被爱的两难境地,无法平衡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现实压力。有时候,我们会选择保持沉默或者逃避真相,这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和无助。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走向真正的幸福之路。

总的来说,“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一首歌曲,深刻反映了当代人们的情感现实和困境。面对情感上的问题,我们需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坦诚对待他人,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最后,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更要注重真正的情感沟通和理解,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以此实现和谐相处的目标。

雅虎前总裁杰夫邦弗特提出,根据消费者的情感特征,把用户分成技术爱好者、非理性消费者、理性消费者、超理性消费者和观望者。

技术爱好者(即技术创新者)购买产品,仅仅是因为产品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类消费者容易误导产品经理,因为他们的需求与普通大众的不同。他们对技术本身很痴迷。

非理性消费者(即尝鲜者)的情感需求与大众的相同,但是更强烈。愤怒、恐惧、孤独这类消极情绪被放大后,会导致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生活中,非理性消费者为了满足情感需求,会付出大大超出解决问题本身所需要的精力和成本。

普通大众具有和非理性消费者同样的情感需求,只是在程度上没有那么强烈。随着产品的完善,他们也会逐步加入消费队伍。

理性消费者(即早期消费大众)只会购买他们认为实用、成熟的产品。他们更务实,只会购买性价比合适的产品。

超理性消费者(即后期消费大众,也是雅虎的核心用户群)的情感需求更弱,哪怕产品有半点不合意,他们都不会掏钱。

观望者(即跟随者)约占总人数的15%,他们同样有需求,但只会购买公认好用的产品。

这几类人中,非理性消费者最值得产品经理注意。

传统的技术接纳曲线暗示技术爱好者和非理性消费者购买产品是有先后的,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同时购买产品。尽管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购买产品,但是对产品经理来说,技术爱好者是最没有参考价值的人群。因为他们只是因为一门新的技术的产生,而带有好奇心和技术的热爱而去购买产品。

产品经理应该注意研究非理性消费者的行为,避免被技术爱好者误导。非理性消费是对不满情绪的过度反应,是放大后的情感需求在作祟。非理性消费者夸大了产品的价值,产品经理如果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就能抓住这种情感需求。

摘自《启示录》第35章部分内容。这一章深入介绍了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应该多关注用户愤怒、不满的情绪,从马斯洛需求最低端入手,顶端的需求如果没有达到一个地步,用户不会觉得是必须的。

这两天经常看到武汉女子控告遛狗不牵绳而跳楼的新闻。

首先这真的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

痛心的同时也感到一些忧心。

这件事情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同情、悲悯、愤怒感。为这位轻生的女子打抱不平,为那些不讲文明横行霸道的低素质老人和他们的恶行而气愤。

女子小区的民众主动的聚集为她敬献鲜花,以表达对她的悼念和人们心中的一份悲伤心情。

也有很多媒体去报道这件事情,采访她的家人。

总之是,人们确实因为她跳楼这件事,而开始关注“文明养狗“ ”爱狗人士“这些平时隐藏在生活中,可大可小的问题。

目前虽然法律并未对涉事中不牵狗绳的老太太们和他们的家属进行处罚,但舆论声、声讨声肯定是让这些人已然付出了一些代价。

这其实应该也是女子跳楼的动机和目的。她用她的生命完成了这样的目标。

未来不知会不会有涉事相关的人物受到处罚的结果,如果真有的话,这或许也是一件让人喜忧参半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其实这和过去发生的弑母案有类似之处。

媒体会为了去找出一些能让人们了解到内幕和看点的东西。而去深挖这些案件后面的原生家庭的关系等。

有时候一篇文章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好像就是在说,一个人杀害了别人,是因为别人怎么了,别人做的不对,所以才会引发这样的后果。然后引发人们深思,原生家庭要给孩子建立怎样的人生观,要怎么样对待孩子才是好的。它们很难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

可即使陈述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深刻影响,但最终决定是否去伤害他人的,这个选择权永远在自身的手里。孩子也是人,他也是有选择权的。这不能成为他去伤害他人的借口理由。

但媒体不可能这样写,正面打一棒,反面打一棒。如此他们这种去引起人们关注原生家庭的文章,引发人们情绪激动的文章就没有写作由头了。

因为既然认为一个人有选择权。那为什么还深究别人的原生家庭的问题呢?

为了看点,为了内幕,所以必须要曝出一些什么东西来讨论一下。

自伤或伤人,都是因为别人的原因而被逼迫得没有办法,而做出的选择,呈现出这样一种情绪关注点。是恶人太坏了。

社会上的大多数媒体,为了迎合普遍大多数人的情感倾向,会发表支持和讨伐以为死者鸣冤,似乎这样是对死者的一个交代。

但这种情感上的共情,认为“死者为大”,因对生命的怜悯而产生的行为、言论、支持。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感性的,情绪化的价值观。

它带来的后果是,当人与人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感觉到是别人的错误,但是自己又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一些人就会走极端,拼了命当作解决办法。

现在活着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拼命真的会造成很大的舆论后果和惩罚结果时,这种显现的因果关系就容易无意识地影响一 些人,当与人发生冲突面临问题而无法解决时,冲动之下也容易会走这样的极端。

毕竟“用生命在道德上谴责制裁别人”有如此大的威力,碰到棘手的问题,又陷入情绪中时,就容易采取这样的办法。

实际上任何问题。都会有一个更佳的解决办法。用生命的代价去换来道德上的制高点,真的很不值得。

这种只关注事件的一个方面,像社会同情,愤怒,容易产生出极端的价值观。对于那些没有解决办法,没有思考能力,只走情绪路线的底层大众而言,媒体在理性上的不作为和感性上的过于渲染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染缸,使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单一极端。

有实力的媒体、发言机构,难免会选择迎合人们的情感需求,为失去生命的人讨回公道,为坏人不讲文明遛狗而强烈谴责。这样的导向确实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共情和赞赏。

可若就不去宣扬一个人要避免走极端,生命是最可贵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用生命去解决,若不注重理性的、两方面的共同关注。那么这种舆论和社会环境,对于活着的人们而言,如果跟随这样的情感和价值观输出,很可能就会成为这种文化的下一个受害者。

因为这种影响是无形无影的。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茁壮成长,不过有时候却因为工作原因忽略了陪伴孩子,这是不太好的,实际上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1

和很多妈妈一样,虽然我也很清楚陪伴宝宝的重要性,但有时也的确会渴望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在这样的时候,总会寄希望于能有一个supertoy出现帮助我吸引走这个整日黏在我身上的小孩。但是,我的阴谋大都未能得逞,好像我越希望玩具帮我当会儿保姆,宝宝就会越发黏我。某个机会,和早教专家聊起这件事,我才发现对这件事我需要换一个角度重新看待。

对于宝宝,尤其是两岁左右的小宝宝,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做一件事能够得到妈妈的关注和赏识。因此,宝宝都会希望妈妈在他身边,专心看他做一件事。宝宝会因为妈妈的关注而感到享受,自我价值感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如果有条件的话,妈妈还是应该尽量满足宝宝的这种需求。这是宝宝自我发展中的一种需要。宝宝会因为自己做了一件骄傲的事,希望从妈妈的眼神中得到确认和肯定,妈妈给予宝宝的确认越多,越有助于宝宝自我的发展。

妈妈需要做的实际上是处理自己内心的情绪。这种傻傻的陪伴,常常让妈妈感觉自己被控制、浪费时间。事实上,妈妈就是宝宝的容器,宝宝在这一刻需要妈妈把他盛住。妈妈陪在旁边的意义就在于给宝宝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宝宝需要在妈妈营造的这个安全的气场里面做自己的事情,需要妈妈不断地给予他确认和肯定。虽然妈妈仅仅只是看着他,对他也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如果妈妈确实有安排不开的事情,无法专心的看着宝宝,也可以变换一个角度来处理这个问题。比如在宝宝游戏之前,先跟他有一个小约定,你可以告诉宝宝:“下面我们来一起做一个游戏。在这个游戏里,妈妈和你要有所分工。你的任务是看书,妈妈负责给你服务,做好吃的给你吃。”这样虽然你去厨房忙碌了,但是在宝宝的感觉里,你们只是在做同一个游戏的不同分支,而并非你在做一件跟他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宝宝就不会觉得你忽略了他,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

由此可见,把玩具买回家只是一个开始,妈妈陪玩的过程才是宝宝最需要的礼物。一些陪玩的小技巧,让妈妈和宝宝的游戏时间更多欢乐。

让宝宝主导游戏

在玩玩具或做游戏时,应该由宝宝来主导,但是父母可以创造性地去参与。所谓“创造性地参与”是指父母不是完全被动地陪伴,任由宝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游戏过程中,父母也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在肯定和尊重宝宝的玩法的同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宝宝了解了父母的新玩法,一方面会模仿和跟随,同时也会自己积极想出更多新的创意。父母不是要约束宝宝,给宝宝压力,让宝宝按照父母期望的方式玩耍,而是引导宝宝,激励和启发宝宝想到更多新的玩法。把游戏玩得更富有拓展性。

比如父母可以通过游戏道具的准备,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发掘更多有意思的玩法。玩水时,父母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小喷壶、小水桶、小筛子等道具,甚至可以加入颜料、面粉,让游戏呈现更丰富的触角,向更多个方向去延展。

给宝宝全身心的陪伴

孩子玩玩具,是把自己的创造力和内在的心理感受投射出来的过程。如果父母给予过多的引导,就干涉了宝宝创造力的发挥,干扰了孩子整合自己内在心理感受的过程。在陪宝宝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不是“人”在就可以,而是要“身心”都在陪伴游戏这件事情上。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感应宝宝需要你配合他做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宝宝情感的联结,同时也会给予宝宝心灵足够的滋养。

小宝宝的游戏里不宜过多挑战

有些妈妈喜欢在玩耍时故意制造一些挑战,让宝宝去克服,以为这样可以有助于帮助宝宝锻炼能力。但其实,对3岁以前的宝宝来说,自信心的培养比能力更为关键。如果父母在游戏中不断给宝宝设置挑战,一次次让宝宝因为达不到目标而经历对自己的失望,长此以往,宝宝就会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对3岁以下的宝宝,妈妈给予宝宝更多鼓励是王道。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2

一、父母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来源于父母之间的爱。父母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从而更有勇气和信心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挫折。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容易自卑,性格也会有缺陷。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更容易走向极端,比如犯罪,吸毒,甚至自残。

二、父母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在陪伴过程中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培养孩子正直、自律的品质。

三、父母的陪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父母陪伴孩子,不断和孩子交流互动,一方面增加孩子情感类的词汇,一方面帮助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模式,学会管理和控制情绪,进而提高智商和情商。

既然父母陪伴孩子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有些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呢?可能是生活节奏快,父母工作繁忙应酬多,没时间陪伴孩子。

也可能是父母宁愿拿着手机刷抖音看视频也不愿花时间陪伴孩子。归根结底是陪伴孩子需要情感输出,需要费时间耗脑力,父母想逃避责任。但是,陪伴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在于质量。

我在陪伴孩子这方面曾经也犯过错误,但是知错能改,作为新手妈妈,也需要不停地成长。下面分享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陪伴孩子:

一、我和孩子爸爸规定,平时下班回到家就要收起手机,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孩子很敏感,我们只要在陪伴中途接一下电话发个微信,孩子就会大声提醒不要玩手机了。如果我们没有立刻收起手机,孩子就开始愤怒接着哭闹。刚开始我们觉得他在无理取闹,但过后想想他是通过这个方式向我们表达不满,抗议我们对他的无视。

所以,后来我们就规定收起手机,全程专心地陪伴孩子。陪孩子聊天,阅读或者玩耍,全身心投入和参与。哪怕只有短短十分钟,孩子也很喜悦和快乐,因为他能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爱。

二、周末时间我们会带着孩子外出,享受亲子周末时光。

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公园、动物园等户外场所,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亲身感受,认知和领悟大自然的奥妙;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选择室内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陪孩子阅读,赏画,领略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孩子的个人素养。我们非常反对带孩子去娱乐场所玩机动游戏,既浪费钱又没意义,那是机器在陪伴孩子不是父母。

三、小长假、大长假我们会带着孩子和老人外出,来个短途或长途旅行。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既能欣赏各地美景,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还能增强孩子和父母、孩子和祖父母的感情。给孩子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也给我们大人留下美好回忆。

其实孩子的需求很容易满足,他们不要求父母大富大贵,不要求父母提供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只是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为什么不愿意多花时间陪陪他们呢?呼吁父母摒弃自私,慷慨奉献自己的时间,在力所能及的的条件下帮助孩子守护当下的幸福和快乐。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5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