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的表达方法

《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的表达方法,第1张

1、匆匆

(1)鲜明的对照《匆匆》中的对照借助矛盾中的统一或复杂中的单纯两相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这种用法,寓矛盾于统一之中。

(2)连贯的排比连贯的排比以它的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浸润着人的心灵,让人们在接连不断的排比之中,引起语言的愉快,产生深刻的节奏美感。

(3)《匆匆》中“反复”的使用,如:“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这些连绵的反复中。语言的节奏感,不仅是声音的重复给人造成的感觉,而是把人们对文词、思想、行动以及美的感受都鼓动起来了,因而也就产生了艺术的力量。

2、桃花心木

借事喻理的写法。《桃花心木》颇给人一种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的感觉,也是以种树之法,寓为人处世之理。但此文更是以桃花心木这种特殊的树的生长过程设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人生的哲理。

3、顶碗少年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方法。

正面描写是指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的描写,也叫直接描写;侧面烘托是指用周围的人物与事物来烘托、突出所要描写的对象,也称间接描写。文中对顶碗少年表演时的描属于正面描写,而台下观众的反映则是侧面烘托,两者结合,使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

4、手指

《手指》这篇课文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写出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语言风趣幽默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漓尽致。

扩展资料:

这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1、《桃花心木》是当代散文家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写起,写到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

2、《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 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 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 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 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

3、《顶碗少年》是当代作家赵丽宏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坚持不懈精神的敬佩,告诫了人们在艰难困难要敢于坚持拼搏,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手指

-桃花心木

-匆匆

-顶碗少年

五根手指虽然长短不一,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只有一起利用它们才能将它们的用途发挥到极致。就如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只有人人互相帮助,人们才能解决更多的困难。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在一起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用途。

扩展资料:

《手指》一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并通过手指,阐明了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会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虽说是写手指,但是,通读全文,笔者却从中读出了一幅世态百相图,每根手指似乎都代表了社会上的一类人。

先说大拇指。在《手指》一文中,大拇指的形象不算太美,甚至于有点丑陋:“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然而,它却最肯吃苦,拉琴、顶水、止血、挡物之类的重活苦活难活,统统由大拇指一人去承担。然而,等到享受、待遇之类的好事,却轮不到它了。看到大拇指这样的付出与得到,笔者以为它到真有点范仲淹笔下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境界了。读着描写大拇指的这段文字,不知各位的脑海中,是否也会跟笔者一样,突然冒出许许多多个人物形象来,是环卫工人,还是建筑工人?是一线的矿工,还是众多的民工?他们这些人,虽形象不美,服装不整,在天热之时,甚至还流着汗臭味;干的也是世界上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他们得到的,少而又少,甚至于只得勉强维持生计的报酬。然而,跟大拇指一样,他们在这个社会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试问,这个社会如果离开了这些人,能行吗?这个社会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这类人,如果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

再说食指。推笔杆、排危险、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虽有大拇指相助,也最终以食指为主。“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仅仅这么一句话,我想大家就能想象出食指的光荣形象了吧。如果说大拇指凭着自己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形象,干的是体力活,流的是汗;那食指,凭借着自己的“心灵手巧”,干的是、技术活、脑力活,流的却是血。科技工作者、高级工程师、各类高级技术人员等,我想就如五指中的食指形象吧。当然,尽管这些人干的活,体力消耗不大,但危险性却不小,有时甚至可以说比那些像大拇指样的体力劳动者的危险性更大。不然,就不会有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之类的说法了。有两弹元勋”之称的邓稼先,不就是因工作过度劳累,受到核辐射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吗?尽管他干的并不是重体力活。

《手指》一文中,作者对五指的评价与看法,如果说唯一不带有褒扬色彩,却暗藏一点儿贬义情感的,就是中指。你看:“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指是享受在前,吃苦在后,出工不出力,喜好摆功,爱出风头。更多时候,中指,它只是工作中的摆设、花瓶,没有了它,不行;但有了它,也没多大用。然而,没有多大作用的中指,外表上却是相貌堂堂,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在众人眼里,它们身居要职,肩负重任,是五指中最不可缺少的一根。然而,如果真要他们说出干了点什么正经事,到也并不见得说一定能说出个甲乙丙丁来。也正是因为在它们不俗外表,甚至于有点光辉形象的掩盖下,平日里,中指最容易受到众人的青睐,甚至于追捧。中指也最因此经常自我感觉良好,洋洋得意,不亦乐乎。行文到此,我想,中指暗指我们目前社会中的哪一类人,我想聪明的读者也应该能猜出个七八分了吧。

关于无名指与小指,一个“无名”、一个“小”,就直接地道出了它们最本质的特征。“小”,不仅仅指它俩形体弱小,更多的是指它们在众上眼里的作用渺小;而“无名”,则指出了它在众人心目中的印象不深,不太被人知晓,没有人了解它,做人低调,甚至于连个名字没有,只能以“无名”替代。它俩虽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却能力薄弱,不像中指、食指、大拇指那样,能起得中流砥柱的作用。因能力有限,因此,像无名指之类,干的也尽是一些不上档次的事,如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的杂活;而小指则更是渺小,掏耳朵、抹鼻涕等人家不要干的活,均由它统统承包。然而,无名指与小指虽能力不强,却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掌门秘笈。在丝竹管弦上,就没有别的手指可以替代它们了吧。再如,舞蹈演员表演的兰花状,不也是非无名指与小指莫属吗?由指及人,无名指与小指,更多的,指的是那些在文艺、教育、文化战线上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工作的艺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字工作者,虽不为人知,却也不可或缺。

当然,丰子恺在《五指》一文中写到的五指,也只是姿态与性格不同,没有好差憎恶之别。所有手指如果能团结致,握成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力大无比。反之,如果缺了哪根,哪怕是你心目中认为的最不重要的一根,可能最终也会影响整个拳头的整体实力。手指如此,人又何妨不是这样呢?虽说人与人之间地位有高低之别,相貌有美丑之异,权力有大小之分,但如果作散沙状,那肯定是不堪一击;一旦能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那必将天下无敌,所向披靡。这点,我想已不必我在此多费笔墨,因为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已经多次有事实证明

5 手指

一、教材解读

1.课文解说。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②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③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④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2)对词语的理解。

堂皇: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建议

1.这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时要注意小结。教学本文前,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你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转入本文的阅读。

本文的教学可按照“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讨论的重点可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还可实践运用,进行小练笔。最后,小结本组课文的学习情况。

2.体会作家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给人以启示。《匆匆》《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迪。

3.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文中有许多很风趣的词句,引导学生积累。可以结合《白鹅》一课,体会作家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四、相关链接

1.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1941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2.丰子恺散文一篇

杨柳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什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什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

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的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或者还可引援“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也许我曾经对人说过“我爱杨柳”的话。但这话也是随缘的。仿佛我偶然买一双黑袜穿在脚上,逢人问我“为什么穿黑袜”时,就对他说“我喜欢穿黑袜”一样。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觉诗词中所赞叹的名花是另外一种,不是我现在所看见的这种植物。我也曾偶游富丽的花园,但终于不曾见过十足地配称“万花如绣”的景象。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只供观赏,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拼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边上的杨柳而一时兴起的感想。但我所赞美的不仅是西湖上的杨柳。在这几天的春光之下,乡村处处的杨柳都有这般可赞美的姿态。西湖似乎太高贵了,反而不适于栽植这种“贱”的垂杨呢。

手指一课作者写的五根手指头的特点是:

大拇指优点:肯吃苦、任劳任怨

缺点:体态不优美

食指优点:愿作复杂的事、勇敢、机敏

缺点:体形强硬

中指优点:相貌堂皇、曲线优美

缺点:做事不出力,只扶衬别的手指

无名指、小指优点:体态秀丽、样子可爱、风光

缺点:别的能力薄弱,附庸与其他手指

扩展资料:

课文解说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手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61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