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使用“情感连接”,才能搞定总是情绪失控的孩子?

父母怎么使用“情感连接”,才能搞定总是情绪失控的孩子?,第1张

前几天,孩子因为发烧在儿童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儿子隔壁床是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儿,因为病情严重,医生要求孩子做个脑部核磁共振。

妈妈抱着孩子去相关的科室来来回回跑了三趟,孩子就是死活都不愿意做。孩子抱着妈妈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我怕,我不去!”妈妈很不耐烦地恐吓孩子:“那就是个机器,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去,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下,孩子哭得更厉害了,抱着妈妈不肯撒手。妈妈一脸不悦的表情,用力推开了孩子,跑到了病房外。孩子看到妈妈离开了,哭得撕心裂肺,鞋子都顾不上穿,跑下床哭着喊着要去找妈妈,那场面看了让人觉得揪心。

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情绪失控是孩子的问题,孩子种种不当的行为更是固执、任性的表现。比如:带孩子去逛超市,孩子嚷嚷着要买玩具,大人不买,孩子哭闹不止、撒泼打滚,搞得父母一脸懵逼、措手不及。

对于情绪失控的孩子,父母经常采取的应对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01 “情感隔离”型

这类父母通常面对孩子的情绪,都是摆起一副冷峻的面孔,任凭孩子撒泼打滚、哭声震天,也能保持淡定的姿态。这样的父母,在自己与孩子之前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墙,用情感隔离的方式保护自己,以避免自己卷入孩子激烈的情感体验中。

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去买文具,在路边看到一个小女孩哭着喊着要让妈妈抱,可妈妈就是不肯抱她,扔给她两个选择——要么自己走,要么坐手推车。任凭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引来路人围观,妈妈就是执意不抱孩子。

02“暴力应对”型

这类父母本身脾气急躁,容易情绪化。在面对压力时,情绪波动较大,面对孩子的吵闹,更容易心烦气躁、发脾气。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不仅要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要承受父母的批评、责骂。

前两天傍晚,听到楼下传来孩子的哭喊声——“爸爸,别打我,我要妈妈!”孩子喊叫的声音整栋楼都听得见,一打听才知道孩子爸爸脾气不太好,最近又失业了,开起了出租车。爸爸忙了一天,回家听到儿子又哭又闹,还把家里电视机的遥控器搞坏了,气得抱起孩子就打。

03“忽冷、忽热”型

这类父母心情好,拿孩子当宝,心情不好,拿孩子当草。他们心情好,遇到孩子哭闹,还能抱抱孩子,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逗孩子开心。在外面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回到家就把脸拉得老长,看到孩子哭闹,火蹭蹭蹭地往上窜,三分钟就炸毛。

同事娜娜的老公就是这样的人,前两天单位领导给他穿小鞋了心情不爽,一回到家就“葛优躺”。老婆一个人忙着做饭,还得照顾孩子,他全当没看见,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一只碗,他就揪着这点小错误不放,口口声声骂孩子“没用”,还惩罚孩子“面壁思过”。

没过几天,升值加薪了,回到家看见儿子调皮捣蛋、撒泼打滚,他也不嫌烦了,抱着儿子又是讲故事,又是读绘本,那叫一个亲热。

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不管你是哪种父母类型,都只是停留在事的层面,没有进入关系,更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连接孩子内心的“渴望”。因为他们没有搞明白孩子的情绪为什么会阴晴不定、说变就变。

孩子的情绪失控与大脑的结构和发育有关

孩子的大脑就好比一个正在建造的房屋,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而且都是趋向变化和完善的,脑的发育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教育、营养与疾病等。

《去情绪化管教》一书中提出了被称为“Brain C”的三个关于大脑的基本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脑是变化着的。这本书告诉我们脑干和边缘系统组成了通常被称为“爬虫类脑”的底层区域,它存在于头骨内大概从鼻梁到脖子上端这一高度的切面上。

构成上脑的部分叫大脑皮质,它存在于前额后头的位置,是大脑的最外一层,这一部分不像负责几个基本功能的原始大脑,上脑有一长串的关于思考、情绪和交际的功能清单——

•全面的决策和筹划能力

•身心管理能力

•个人洞识

•灵活性和适应性

•共情能力

•道德观

一个婴儿刚出生时,脑的重量仅有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虽说在外形上已具备了成人脑的形状,也具备了成人脑的基本结构,但在功能上还远远差于成人。

同时,大脑的发育遵循“从后到前、从内到外、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发展秩序和规律,不同时期的孩子,大脑发育的区域和水平各不相同。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大脑要完全发育好,要到25岁左右。所以,当一个3岁的孩子情绪失控,要他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哭不闹,就等同于让一个3岁的孩子具备25岁的大脑,是既不现实,也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

孩子的情绪失控与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当有关

很多父母在养育和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不好好吃饭、坐姿不端正、写作业拖拉、不认真等等“不完美”的表现,动不动就“横眉冷对”、“河东狮吼”,轻则批评、责骂,重则大打出手。

比如:妈妈辅导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写作业,看到孩子口算错了好几道、写字不仅速度慢,个个还歪七扭八,提醒了孩子两句:“你看,这几道口算都做错了,字也没写在田字格中间,认真一点儿,把做错的题重新算一遍,字擦掉重写!”孩子听了,按照妈妈的吩咐做了,可修改过的作业还是一团糟。

这时,妈妈立马原地爆炸,开始怎么看儿子怎么不顺眼,于是指着孩子的鼻梁骂:“你看看你,写个作业都写不好,写的字像狗啃的,提醒了好几次,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

接下来,孩子的情绪上来了,拿起作业本往桌上一扔,甩出一句:“我不写作业了,你天天就知道批评我,反正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妈妈一听,火更大了,气得从椅子上跳起来,把儿子拉过来就是一巴掌。

孩子之所以会闹情绪,顶撞妈妈、甩作业本,是因为妈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以不当的管教方式激活了孩子“下脑”中的神经元,引发了孩子激烈的对抗情绪。

想要感情升温,你要明白哪几点“情感连接”

我老公不愿并原谅了我,他说道只要他和好如初它会像以前一样对我好,并可以当事儿没发生过。但我现在就是对她提不起劲,大家外地,每日尽管会聊天但总感觉没有什么想聊的,很乏味,他常常给我发信息我都不想回。有哪些有效的办法可以让我更改这类现况?要我再次动了心?答:在解释前,我要共享一个小故事。赵国有户人家有一个女儿,长得很美,恰好18岁,已经是能够嫁人的年纪。

这时候,有2户人家上门为自己儿子求亲。东家的儿子长得难看,可是东家非常有钱;西家的儿子长得挺帅,可是西家很穷苦。甚是刁难,于是把这一决定权交到闺女,让自己做出选择。闺女想想一天后,总结出了回答,因此寻找父亲说:“我能不能在东家用餐,去西家入睡?”尽管女孩的挑选看上去不负责任,但是却是人性最真实挑选。女孩喜欢找长得帅,家中又富有的人完婚,可这样的人过少。

因此只有“委屈求全”:我能不能和帅的完婚,和有钱用餐?对于你来说,你的老公是东家的儿子,只带来了用餐功能的。你想找一个西家的儿子处对象,因此你爱上了另一个男人。这便是人性,人性没有对与错差别。尽管人性没有对与错差别,但也只是女性角度人性反映,不是男人的,男生都有自己的‘人性’。针对你丈夫来讲:我真的很爱你,可是而你

却爱上了他人,不好,我得抢回来,我是你的;直到真抢回来以后,你‘观念抛下锚’这件事情,将会成为他心里永恒的疤(假如还有人体的),绿帽子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一个污辱;如果你想要再次动了心,就需要像对待西家的儿子一样,不必使他想起这件事。一旦使他想起这一疤,你所得到的只会是报仇。

对于家长来说有一个喜欢黏人的宝宝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呢这就像是你喜欢的蛋糕里面多加了糖,或者是你炒的菜里面多放了油让你腻的发慌,然而蛋糕可以选择不吃菜可以选择扔掉但是对于孩子家长不能选择视而不见。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呢?一部分家长因为无可奈何所以放任自流,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原因是给予孩子的爱太多所以选择冷漠相对。但实际上这些方法都不对,孩子对于家长的这种黏人行为只表达了一种信息即孩子缺爱以至于他们无法建立一种安全感。如果孩子不能从家长身上感知到家长对于他们的爱,那么即使家长和孩子在空间上距离很近孩子也不会因为这样而变得不再黏人,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和孩子建立一种情感链接,让孩子能够感知来自家长的爱。

我的宝宝曾经也是如此。在他醒着的时候我必须随时待命,而在他睡着的时候即使我是蹑手蹑脚的离开,他也迅速醒来然后叫一声妈妈。我曾经一度问自己是不是我给予他的爱太多以至于他变得娇惯,但当我将这件事向我的老师朋友控诉时,她的一句话如一盆冷水浇醒了我,她对我说你的孩子明显是缺爱啊。在刚开始听到这句话是我很想大声反驳,我放弃了我的工作去陪伴他、带他去各种地方玩还给他买各种好吃的他怎么还会缺爱呢?

但当我仔细回想我和宝宝的日常相处时我发现朋友的这句话并不无道理,我在他一脸期待的找我玩时对他敷衍的说一句妈妈有事;我在他拉着我去玩时不耐烦的说妈妈在炒菜自己去玩;我只会在他委屈的大哭的时候才会放下自己的事去抱抱他。我认为我是在专心致志的陪伴孩子成长但其实我只是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我和孩子的空间距离很近但心的距离却很远。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便是和孩子建立起一种情感链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的爱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变得不再黏人。那么家长和孩子建立这张情感链接的方法有哪些呢?有以下两点:

第一,学会聆听

宝宝在没有完全掌握语言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常常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可言,为此家长们很难理解宝宝具体想要表达的意思。对于这个让家长很是苦恼的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俯下身去聆听宝宝说的每一句话,从他们所述的话语中找出他们需要你满足的要求。

第二,进行翻译

宝宝跟家长进行苦恼无非就两个目的:一是你是我最爱的人,我想要把我的感受告诉你,二是我说出来我的感受,你能不能读懂。当家长带着这两个目的去思考孩子说出来的话时,家长很容易就能理解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将自己的爱正确的传达给孩子。

那么在了解了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的方法后,家长们可以通过善用游戏力来和孩子重建情感链接。那什么是游戏力呢?

游戏力

游戏力一词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提出的,它是一种通过儿童游戏来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以此让孩子和家长建立一种亲子间连接的方式。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这一部作品中指出,想要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就要和孩子处于同一频道,进入孩子的世界。

在知晓什么是游戏力后,家长通过以下四点和孩子重建情感链接。

第一,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孩子天生具有玩的特性,而且孩子在游戏中不仅可以收获到快乐还可以迅速的收获友谊,因此和孩子拉近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而如果家长想要和孩子重建一种情感链接就要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增加和孩子玩游戏的次数和频率,与此同时也要多对孩子表露出自己的关注和爱意。当家长口头上答应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但真正实施起来时却是只顾忙着自己的事情时,即使家长和孩子玩游戏的次数和频率增加也不能和孩子拉近关系从而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意并重建起情感链接。

第二,创建游戏秘语

如果说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是拉近彼此关系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创建一种属于亲子间的游戏秘语则是维持这种亲密关系的重要步骤。当孩子和家长之间有着一种共同的秘密时,不仅他们之间的关系会被迅速拉近,而且这种特殊的秘语会让彼此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绪,从而让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链接。

第三,接收孩子的信息

孩子与成人不同,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多是新奇有趣的。因此当孩子用行动向家长表明他发现的新奇东西时,不要第一时间用大人的思维方式去考虑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明确的接收来自孩子内心世界的信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家长理解从而感受到家长的爱并产生一种安全感。

第四,认真回应孩子

当孩子认真的跟家长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如果家长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情从而敷衍了事,那么孩子的内心会充满失望。家长需要认真对待孩子想要展现的东西,当孩子得到家长认真且明确的回应时,他会感受到来自家长的认同感和尊重从而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肯定和认可孩子同样是让孩子肯定和认可家长的爱,从而建立起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一种情感链接。

王春雨学习分享第429天(20220626星期日)

我们需要与我们的孩子连接,而不是不断的纠正他们。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连接,而不是纠正。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因为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被爱。如果我们不允许孩子做自己,他们可能就会出现负面的行为、心理问题和反社会倾向,甚至犯罪。

我们与孩子连接严重断裂可能发生在简单的事情上,就在几秒钟之内。孩子就能从与我们的互动中探知我们真实想法。例如当孩子放学回到家还没有放下书包,很多家长就会劈头盖脸的提出很多问题,“你今天过得怎么样?考试表现的如何?在学校里有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

他们认为这样就是和孩子在进行连接。实际上,他们却是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意愿和标准强加给孩子,根据他们的喜好引导谈话的方向。孩子很可能没有心情向父母汇报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因为他们在学校很累了,一点儿也不想在放学后再回答另外一个成年人的问题。他们需要的是放松心情。

如果孩子回答说“我现在不想谈这些,我太累了。” 那么家长就可能会表现的非常失望,从而与孩子的感受失去连接。家长觉得自己被孩子怠慢,这种想法完全是出于出自臆测,因为他们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只希望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孩子即将放学回到家的时候,我们要在情感上做好迎接他们的准备,给他们放松身体和心情的空间,让他们决定是否与我们交谈,允许他们设定谈话的基调,而我们只需要作为一个倾听者。我们要微笑着开门,无论他们是否对我们微笑和拥抱。不管孩子的情绪如何,他们都需要感到自己被父母全然的接纳。换句话说,孩子是导演,回家之后,他们有权要求父母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东西。作为父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回家后是多么需要放松和休息。尽管我们很想知道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游戏的情况,但此时并不是合适的询问时机,除非孩子主动开口他们。我们只需要给他们温暖的欢迎,随着他们的心情做出回应。不妨等孩子恢复了精力,适应了家里的环境。我们在温和地询问他们一天的情况,此时他们很可能愿意开口。但是我们也不必心急,要等待真实联结展开的时机。作为家长,我们更容易重视精神联系,并想用它代替情感联系,这通常就认为交谈是最好的方式。我们认为通过谈话就可以与孩子产生连接。然而,我们往往会用语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不是倾听孩子的需要。

因此,我们首先要放空思想,进入一种全然静默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与孩子的情绪协调一致,让孩子觉察到真实的自我,我们要接纳他们的感受。让自己进入舒适自在的静默状态,使父母与孩子产生连接的前提。

我们家小区有一个小朋友十分的情绪化。

记得那个时候因为小区里的孩子们需要集体接疫苗,于是疫苗接种区就设置在了小区下面的花园里。这个孩子还没有接种的时候本来是很开心的,但是真正要接种的时候就死活不让接种的医生碰他了。由于他挣扎的过于厉害,接种员害怕会伤害到他,于是就让他的父母先把他带回家里了。

听他的妈妈说后来他们也带孩子去过固定的疫苗接种地点几次,可是无论你怎么跟孩子说孩子就是不肯接种。他的情绪总是失控,搞得其他小孩子也情绪失控。

我问她说,孩子哭的时候你是怎么反应的呢?他的妈妈说,我已经在家里跟他说过了,他在那里还不分场合的哭。这当然是一个任性的行为,我就只能骂他了。但是他发现她责骂孩子之后孩子哭泣的情况不仅没有制止住,反而愈演愈烈,到最后孩子的情绪彻底的失控。

当孩子变身情绪大魔王的时候,我们总是感觉到十分的头疼,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我们总是认为孩子们没有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他们的问题,更何况孩子们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做出的行为更是让我们觉得他们十分的固执以及任性。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为什么会情绪失控呢?

孩子们为什么会情绪失控?

孩子们之所以会情绪失控是跟孩子们大脑结构和发育密切相关的。孩子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正在建造的房屋,他们的每个部分都控制着自己相关的功能,而且孩子们的大脑的各个部分都是还在发育的。

孩子们上脑的部分叫做大脑皮层,它存在于前额后头的位置,是我们大脑的最外面一层。这一层控制着我们关于思考,情绪和交际的功能清单。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大脑发育完全至少要等到他25岁左右,。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孩子们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的话就相当于要让孩子们去拥有一个25岁左右的大脑,这是一件十分不科学的事情。

孩子们之所以会情绪失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管教不当。

我们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总是时不时的发脾气。我们自己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怎么能够给孩子们做榜样呢?而且我们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帮助孩子们发泄他们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们觉得我们没有接收到他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身为父母,我们并不知道让孩子们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孩子们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经常总是采取以下的对应模式企图去控制住混乱的场面。

孩子们情绪失控时我们的应对模式"情绪隔离"型

"情绪隔离型"的父母当孩子们情绪失控的时候是不会立马上前去安慰孩子们的,他们为摆出一副无论孩子们做出什么行为他们都不会心疼的表情。

这种行为虽然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震慑住撒泼打滚的孩子们,但是我们也在孩子们与我们之间建造了一道厚厚的城墙。

我们觉得这样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平复情绪,但其实这是我们在用一种情感隔离的方式在保护我们自己,避免我们被卷入孩子们激烈的情感体验当中

就像我上次去旅游的时候遇到一对母女,小孩子好像是玩累了,一直哭喊着要妈妈抱抱。她的母亲却一直站在旁边看着他,丝毫没有要抱她的意思,尽管最后引来了一圈人的围观。

"暴力应对"型

相信大人一听到最会在脑海中出现自己打孩子的画面,我们在生活当中或多或少都是打过孩子们的。

不过有一种脾气暴躁的父母十分的容易情绪化。他们自己是很难控制住自己暴躁的脾气的,特别是在面对孩子们的哭闹的时候,他们会责骂孩子们甚至是上手打孩子们。

对于拥有这样的父母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要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要同时承受自己的父母对于自己的批评和责骂。

虎子的爸爸就是一个比较暴脾气的人,他在虎子闹脾气的时候是不会先哄一下他的,他会直接上手打虎子。因此虎子十分的害怕他的爸爸。

"忽冷,忽热"型

这种父母对于孩子们的态度是瞬息万变的,可以说是他们对于孩子们的态度是取决于自己当时的心情的。

当他们心情好的时候,他们看孩子就会无比的顺眼。就算孩子们闹情绪,他们也是能够很耐心的去安抚孩子们的。但是当他们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给情绪失控的孩子们身上。这会让孩子们对于我们对于他发脾气的这件事情的态度感到十分的迷茫。

无论我们是上面的哪一种父母,对于孩子们情绪失控的这件事,我们都只是专注于孩子们情绪失控而已。我们并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去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去连接孩子们情绪失控的时候内心深入的渴望。

当我们连接到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渴望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安抚一下孩子们的情绪。

孩子们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应该跟孩子们建立情感连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有接收到他们内心的渴望的。

孩子们情绪失控时我们应该跟孩子们建立情感链接?

1 安慰孩子们

当孩子们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去安慰孩子们,给孩子们发出一个"我和你在一起"的信号。

比如我们可以蹲在跟孩子们平视,然后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用温柔的语气询问孩子们为什么发脾气。在孩子们生气的时候可以摸摸孩子们的身体去平复一下孩子们的情绪。

2 认同孩子们的情绪

安慰完孩子们之后我们就要告诉孩子们我们是认同他们的情绪的。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要认清孩子们的情绪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负面情绪,然后跟孩子们说我们也是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孩子们说"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妈妈理解你为什么会伤心,不过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

我们这种跟孩子们对于同一件事情拥有相同的情绪被称之为共情。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此刻的情绪,也可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勇于直视自己的情绪。

3 倾听并反射孩子们表达的内容

当孩子们敞开心扉向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在孩子们诉说的过程中,不要去打断孩子们,我们要先听完孩子们自己的感受再复述孩子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我们尽量要把孩子们向我们诉说的内容简单明了的重新传达给孩子们,并且跟孩子们进行一下事实与情绪感受的核对。

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会感知到自己的感受是被我们理解的,我们对于他们的情绪来说是十分在意的。

当我们用以上的方法跟孩子们建立情感连接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感知到我们是在他们的身旁的,我们是能够感知到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的。在孩子们下一次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很好的控制住局面了。

文/大龙

我发现,当我和妻子重新建立连接之后,当我学着去了解她和认识她之后,当我给她更多爱和呵护之后,我们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顺畅起来。进一步,当我们沟通更顺畅的时候,我们的连接也更深了。

而在过去,当我们只是用纯粹的理性的方式去讨论问题的时候,很快就会变成辩论和争论直至争执,最后就会不欢而散。因为这种理性并不合适:双方都只顾坚持自己的立场。

也许,女人真的是感性的。只有在情感上接纳之后,她才愿意听你说话。所以,和女人的沟通,是心理和情感的接纳在先的——只有先接纳对方,沟通才会顺利展开。

当然,真正的接纳,是接纳各自的不完美。但我不会刻意去迎合,所以有时候交流仍然会发生困难。

由于妻子是科学工作者,所以自然哲学和科学就是我们共同的兴趣点,就这个主题我们可以进行较深入的沟通。我和她谈到了我将创立第一科学(空性科学)、第二科学(意识科学)的想法,谈论了我将科学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科学的构想。目前人类的科学属于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层次,其中第三科学认识的对象是自然,就是所谓基础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第四科学认识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就是所谓的社会科学,如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而第五科学是应用科学,如计算机科学、通信和信息科学。

而第一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神─时间之外的自在之物。宗教神学、佛学、形而上学哲学也是在论述这个自在之物,但用的是经文和文字方式。而我现在想换另一种方式来论述它,用科学的语言─也就是数学的语言。我想创立一门新的数学─名叫量子和空性数学─来描述它,并一举彻底解决那个笼罩在数学上空的梦魇─让整个现代数学大厦摇摇欲坠的东西─集合论悖论问题。

而第二科学认识的对象,则是意识和灵魂─时间之内的恒存之物。只有进入到四维甚至更高维度,才可能真正认识它。

第一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外的永恒─神性和空性,第二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内的恒存─意识和灵魂,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内的生灭现象─物质和观念。它们在认识对象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我又会通过量子和空性数学、量子和全子论,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完全统一起来。

是的,人类目前的科学和知识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连物理学四个力(强核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都没有完全统一,更别说统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类的心灵也是分裂的、支离破碎的。所以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遗憾。我为人类在真理和科学上的裹足不前感到遗憾。所以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来攻克这个难题,重建人类科学的大厦。现在,在长时间的求索之后,在电光石火之间,量子和空性数学、量子和全子论─统一人类所有科学的构想─在我头脑中初步成形。接下来,我需要让它们变得更加清晰和完整。

妻子对我这个大胆的想法当然感到不可思议。要是过去,她一定会骂我自负和狂傲,但现在,她终于能够重新认识我了,支持我去做这件前无古人之事。这让我感到很受鼓舞。

我们饶有兴致的共同讨论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这本书的科学思想。薛定谔─这位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和建立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在量子物理学上获得重大成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生命是什么》这本重要科学著作中,开创性的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概念推广到生物学,提出了量子跃迁、生命负熵和用x射线研究遗传物质结构的伟大构想,直接导致了后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结合和统一的一个经典案例,对我启发极大。我和妻子谈论了我想将熵和负熵(生命能量)理论由(第三科学的)三维物质世界推广到(第二科学的)四维和更高维意识世界的想法。而妻子也脑洞大开,甚至将熵理论和自由联系起来,在沉思录的《谈自由》一文作了如下评论:

过去,妻子一直在一个很狭窄的领域─脑认知科学的独立成份分析(ICA)方面进行方法的深入研究,只发挥了她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信息科学方面的优势。然而,她是国内心理学博士和美国某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后,却没有在心理学方面做出更深入和更广阔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愿她将来能扩大视野,突破认知局限,作出重大的科学发现。

当然,我们沟通更多的还是在个人成长和孩子教育方面。

斯科特《少有人走的路》是我们最多讨论到的,这本书确实是送给天下父母们的礼物。如果夫妻们在成为父母前能读到这本书该多好呀。

妻子比较关注的是第一章自律这个主题。她希望女儿能养成自律的习惯,尤其是学习。书中介绍了一个形成自律的方法,那就是延迟满足。女儿确实比较贪玩,她现在给女儿使用延迟满足这个方法:女儿要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要先完成学习和看书,然后才能去玩。如果学习效率越高,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玩。这反过来确实推动了女儿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这个方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那就是女儿为了求速度,质量方便放松了,作业错误率增高了。语文作业是由我来负责批改,有几次因为疏忽,没有检查出一些错误,妻子也将我严厉批评了一顿。我知道妻子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容不得半点差错,这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也做了自我检讨。

我让妻子更多的关注《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爱的主题。自律是一个结果,真正的自律来源于爱。那真正的爱又是什么呢?

书中谈到,真正的爱,是为了被爱的人的成长,而做出的自我改变的意愿。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成长,一个是自我改变。书中还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就是一个神父,非常爱他的家庭和妻女,他事事为家人付出,为家庭操劳,牺牲自己,但却让妻子和儿女失去了成长和独立的机会。这并非真正的爱。

这对妻子触动很大。其实自古以来,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付出和牺牲式教育:父母为儿女们付出,当我们成为父母时,又为下一代付出。而当父母老去时,又希望儿女们反过来为自己付出。如此不断循环这种付出和依赖的怪圈。中国的父母们很少想过如何独立做自己,如何爱自己,并教会孩子独立做自己,爱他们自己,并真正的成长。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也谈到这种牺牲式教育: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但愿妻子能真正理解爱的含义,并做出真正的改变和放手:学会对女儿放手,对我放手。让女儿能独立成长,让我能充分地做我自己。这样,她也能真正做回她自己。

(但真正放手谈何容易:  我前两天因为买了200块钱的三本书就被妻子数落了一顿,以至于我也要学会延迟满足——几个月才能买一次书)

这几天,妻子也开始看卢梭的《爱弥儿》。卢梭在书中谈了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妻子也深受触动和启发。几百年前就有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出现,确实是相当难得。因为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是扼杀个性的。妻子过去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式教育,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的父母们在用的方法——把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强加给孩子。强行为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却没有想过好好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他们的个性的发展。

当然,知道教育理念是一回事,真正落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当谈到尊重孩子的个性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和妻子说,女儿的人类图指示出,女儿有无穷的生命动能,也有很好的创意创造力。女儿现在喜欢游戏,喜欢玩,喜欢体育,同时也喜欢音乐,喜欢手工创意,这和她的人类图指示出来的天赋非常吻合,我们应该好好的发掘和引导。

但妻子对第一点却不以为然,她觉得女孩子还是好好学习,不应该去搞体育。我说,女儿并非将来要把体育当成职业,当成一项爱好也是可以的。

妻子还认为女儿太喜欢玩了,她对此非常反感,一直想进行纠正,希望女儿能够安静的看书。但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女儿身上多余的生命动能需要通过这种运动的方式散发出去,去强行阻止会适得其反。但妻子还是选择性的相信她相信的东西,而不是事实上的东西。

所以,一个人观念的转变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但妻子也不得不承认, 因为一直没有关注个人成长和教育学的学习,对女儿的很多教育方法都是错误的。尤其对女儿好奇心的扼杀,是过去犯过的最重大的错误之一。 现在,我们不得花更大的精力来弥补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谈到爱时,也谈到了关注。妻子揪住这点不放,希望我学会关注身边的人。我同意,学会如何去关注,确实是我的课题。但我认为关注只是爱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是根本。我反问妻子,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充分的爱自己,充分的做自己,还会去寻求别人的关注吗?

我能说什么呢?我当然应该给予孩子更好的关注,也给予妻子适当的关注。但我要时刻警惕,避免关注变成依恋的喂养。这真的很难呢。

2019/7/19,北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48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