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处舒适、放松是构建健康亲密关系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情感共鸣、亲密度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了如果与一个人相处舒适、放松,他是否会有相同的感受。研究结果表明,相处舒适、放松的体验在人际关系中是相互的,双方共同参与其中并互相影响。
引言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渴望与他人建立深入的联系。与某个人相处舒适、放松,对于我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人们往往会思考:如果我感到舒适、放松,那么对方是否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呢?本文将从情感共鸣、亲密度和情感表达等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情感共鸣与相互作用
情感共鸣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相互感受和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在相处舒适、放松的关系中,情感共鸣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共享体验。研究发现,当一方感到愉快时,另一方往往也会感受到相似的情感,这种情感传递和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亲密度的影响
亲密度是指人际关系中的亲密程度和亲密感受。相处舒适、放松的体验可以增强亲密感,促进双方之间更深入的联系。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相处舒适、放松时,他们更倾向于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想法,这种亲密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和互相支持。
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情感表达是相处舒适、放松关系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人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对方也能够接纳和理解这些情感时,相处的舒适度和放松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增加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还能够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发生,从而维系稳定的人际关系。
结论
通过对情感共鸣、亲密度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探讨,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与一个人相处舒适、放松,他也会有相同的感受。相处舒适、放松的体验是相互的,双方共同参与其中并互相影响。情感共鸣、亲密度和情感表达是构建健康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它们促进了情感的传递、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双方的连接和互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是独特的,有时候即使我们感到舒适、放松,对方可能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时,我们需要不断沟通、理解和关心对方的感受,以确保相互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舒适度和放松度在不同类型关系中的变化,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从而深化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一些感情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个人能够站起来帮助自己,就会让自己感觉到非常的温暖。就这种感情往往会引起人的共鸣,特别是在异乡或者最孤独的时候。很多女孩子在谈完恋爱之后就会觉得男朋友对自己非常的好,他们往往会干一些很温馨的小事情,也让很多网友非常的羡慕。那么什么样的感情最能让人产生共鸣呢?
一、爱情很多女孩子在谈完恋爱之后,整个人都变得非常的温柔,并且也特别的漂亮。但是女孩子在谈恋爱的时候千万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渣男所蒙骗。有一些男孩子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并且身上有很多的优点能够吸引到女孩子。所以女孩子一定要跟这种男生谈恋爱,这种男生可以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人生。
二、友情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友情。不管在学生时代还是工作时代,人们往往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如果这个时候有朋友能够站出来为自己撑腰,就会让自己的心里感觉到十分的温暖。所以大家在谈恋爱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朋友撇在一边,一定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爱情和友情都要拿住,这样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的优秀。
三、亲情在日常生活中,亲情是最至高无上的。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心中的宝贝,不管孩子的年龄的大小。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困难。有些父母已经非常老了,看到孩子受罪的时候还是非常的心疼。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善待自己的父母,多多陪伴他们。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正因为差异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才使得共性变得难能可贵,因此不少人在选择恋人的时候,总将精神共鸣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婚恋专家也表示,多数男女在确认恋爱关系前,都会有一段短暂的暧昧期,这段时间便是双方互相考察的契机,双方处于友情之上爱情未满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源自于共鸣所产生的吸引力。
共鸣不单单反映了两个人的默契,更反映了双方的成长环境、脾气性格、处事作风及社会角色等诸多方面。先说成长环境,一个人的处事方式、待人接物等日常习惯,多源自于原生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潜移默化甚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育、心态及做事能力等方面。
反过来看,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差异过大,则会导致恋人双方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暴露使对方难以接受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原生家庭中发生过重大变故的一方,在婚姻生活中往往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与摸索。
我们在此所说的“共鸣”,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共情”,也就是另一半的体会我都能感同身受。打个比方,童年成长环境相似的两个人,大概率都吃过同一种零食,玩过相似的游戏,说过差不多的童谣或顺口溜,对于两个刚刚相识来说,这便是最好的共同话题,陌生人之间,有话题才更有机会搭建起友谊和爱情的桥梁。
而将目光投入到性格差异的话,“情感共鸣”便更显得无处不在了。有人做事雷厉风行,有人做事闲庭信步,粗浅来看似乎性格互补的人更适合一起合作,可婚恋生活不是工厂流水线,不只是机械化的生产加工,还需要双方之间的交流、相互的心灵抚慰。
婚恋心理专家认为,“慢性子”的一方看似不与“急脾气”的一方针锋相对,但其却在默默背负着双方的情感摩擦,长此以往总会有压力爆发的时刻。而灵活精明的一方也往往会随时间推移,受不了木讷、迟钝一方的固执。
可以想象,在面对孩子升学问题的时候,木讷固执的一方坚持严师出高徒的思想,逼迫孩子选报一家军事化管理类学校时,灵活精明的一方是多么的无奈与困苦。或许平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可以被消弭,但面对孩子命运、家庭事业等重要选择的时候,两个向左的性格便有可能挑起难以调和的争端。
但实际上,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个人习惯,也不会因为双方相处时间增长而日渐消弭,有些时候,甚至会因为日夜的量变积累产生本质变化。毕竟人们生活中,最基础的事情无益于衣食住行,这些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事情,将有机会每时每刻制造摩擦。
当你有一天吃过晚饭,刚想窝在沙发里看看综艺、玩玩手机的时候,突然发现门口鞋柜里堆着数不胜数的脏袜子,那对于一个喜欢干净的人来说,将是怎样一种怎样的触怒。
喜好干净的两个人在一起,无疑会让自己的生活更为光洁,不拘小节的人恋人间相处,也不必在为打扫卫生的问题发生摩擦,也就是说两个习惯相仿的人生活在一起,将产生更多的认同感,不会经常性因细节问题发生摩擦。虽说生活中勺子难免碰到过沿儿,但频繁的摩擦肯定难以起到情感摩擦剂的感觉。
情感专家笑言,其实看一看祖父母辈的生活就能发现,多数家庭都处于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女方总是对男方言听计从,日常只负责料理生活琐事,在家庭大事上也缺乏商量,都由一人拿主意。
这便是包办婚姻下忽视人与人之间共鸣造成的隔阂,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造成的家庭环境,有的老两口甚至一辈子没有共同语言,每天的交流不过是柴米油盐,老汉讨厌老太太跳广场舞时的吵闹,老太太厌弃老汉下象棋的枯燥。
可以说,共鸣是双方走在一起的粘合剂,也是婚姻生活的润滑剂,往小了说因为共鸣存在才让人与人之间有了血缘以外的联系,往大里说共同的信仰和国家情怀,才让一个团体团结一致。爱的释义中,本就包含包容与理解,而包容与理解正是源自于你和ta之间的不言而喻。
2020 0521
情感,在艺术作品中、在审美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情感,在审美活动中体现出各种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一个人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人、或讨厌一个人,有时有明确的心理动机,有时则毫无理由,只是一种感觉。但是在毫无理由的背后,会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因素。
个人理解
艺术家所表达的艺术作品是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他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的喜怒哀乐是主观情绪的表达。
李白的诗《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将进酒》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不复回;人生苦短,看朝暮之间就变青丝为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李白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上出现波折,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李白演绎了庄子的人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同时又在豪饮之中,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情。这就是李白式的悲哀,他在主观意识中感叹人生易老,感叹怀才不遇。从客观上看,此时的李白登高远眺,借黄河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流入海,景象壮阔。诗人借对景象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感。
李白用乐观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里用的“有用”和“必”字,非常自信,这是李白的个人宣言,即使把千金散尽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表现了李白感情豪迈奔放,又“借题发挥”和借酒浇愁的情绪。
在这里,李白通过可感的、具体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激荡情怀,这是建立在李白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仕途不畅的情感经历之上的艺术提炼。
一般而言,好的艺术作品往往都是在人生低谷写成,只有在人生低谷中,才能洞见生活的本质与真谛。
元代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看似毫不相关的几件小景,组合成一幅秋天悲凉的图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一个个独立的小景,都是作者的客观感受,都是作者看到、听到、感受到的秋景,“断肠人在天涯”这最后的一句一出来,立刻点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即主观上的悲凉情绪。在这样一个悲秋之中,一个人孤独地骑着马,行走在一条悲凉的古道上。他有怎样的故事,他又给读者留下了怎样的广阔的想象空间呢?你尽可能展开想象。
作者马致远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的败落萧瑟的景象,这是万物衰亡的象征。在这里,作者将情景、情感和情绪融为了一体。当读者读到这首诗或吟唱这首元曲时,也会与作者的主观情绪产生共鸣。
凡是用情写作的诗歌、散文、小说,都会是打动读者,将创作者与读者相连接的纽带就是其中的情感。无论是主观创作,还客观欣赏,都离不开情感的共鸣。
—END—
共情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简单来说,属于情感共鸣的一种方式。
共情,是指能够很好地站在对方的状况和情感上,体现和感受对方的情绪,以及内心思维变化。
从而做到想他人所想,感他人所感。
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更好地体验情感,解决问题。
这样大家的相处,才会更美好和谐生活才会更阳光积极,更具团结的力量。
激发情感共鸣 汲取人文精神
《诗经·氓》创作时间距今两千多年,但故事讲述的却是至今还 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痴情女子负心郎,人们曾千百次地用以作为 创作的题材;然而今天我们读着这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绝不因时代的 遥远,题材的习见而厌倦诵读之中,仿佛仍能昕到女主人公催人泪下 的悲怆呼声,仍能看到她那哀伤坚贞的感人形象但如果仅仅停留在 对始乱终弃的薄情男子的谴责和对女主人公不幸遭遇的同情这个层 面,那作品的意义就很肤浅了,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为何千百年来 在众多的不幸爱情中,总是有许多这样始乱终弃悲剧故事《氓》中 女主人公被弃归返,重涉淇水,面对枯桑的具体环魔所引发的哀叹。
俄国着名作家 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中的经典代表小说通过塑造 别里科夫这样一个整天战战兢兢的将自己裹在套子里的人却将 整个镇子辖制了15 年,最终因受奚落,恐惧而死,镇子却未因他的死亡 发生改变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控诉了沙皇统治的专制社会对人 的精神自由的侵犯甚至剥夺教参中拓展的观念也多是让同学们想 想我们自己有没有思想套子,也就是我们的定势思维或者一些偏见是 否影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但在课文中我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细节, 就是:如此虚弱的别里科夫辖制全城百姓l5 年,固然有沙皇的专制镇 压的威慑,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说,里面是否也有全城百姓对恶势力的不 敢反抗,容忍的怯懦在里面由此让学生联系现实说说这个现象,学生 的思维一下调动起来,有学生就说到班里自习有人大声说话影晌他人, 可没人愿意得罪人而去制止,心里不满,也只能容忍有学生说到买了 假冒伪劣,有的嫌去告麻烦就忍了,有的害怕跟卖主吵架,也忍了接 着引导学生去认识懦弱有时是另一种形式的助恶,镇子上的人们应 该起来改变他们的命运,现实的我们面对恶势力也勇于站起来说不 在教学中对课文挖掘其新的内容,赋予他新的理念,不仅使学生能情感 共鸣,而且更深刻透析作家作品的深刻含义,也有助于训练学生透过表 面去找到问题真正的根源。
这种共情,实在有些矫情。
共情,情感同频,感同身受,但不至于不开心,或者内耗。好与不好,要看在什么条件下。或者说,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快不快乐?有些时候,标准是自己定的。
首先要明白共情能力是什么呢?我看过很多关于共情能力的文章,有人说这是天生的,有人说这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人说这是善良的体现。
后来我又去搜了一下专业的名词解释,共情又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过强的情绪共情能力可以让人体会到丰富的情绪,运用的好的话,被共情的那一方能感受到被理解认同的感觉。
但是物极必反,过于强大的的共情能力如果加注在没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躯体上,这对共情者本身将会是一种伤害。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及时疏导的话,这种伤害会造成成倍攻击,因为这本来就不是ta应该承受的情感。我不知道这种伤害到底有多么的大,但是我知道这会很难受,而这是出于我的认知共情得到的认识。
我妹妹的情绪共情就比较强,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她的早熟,会失去很多快乐。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她突然对我来一句:姐,你是不是压力很大啊。还有一次她突然来一句:感觉你经历了好多坎坷啊。但是实际上我当时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这时候她就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情绪。至于我的压力大不大,大,但是我真的没有感受到。但是我身体做出了反馈(长了满脸痘痘),不过也说明了这在我的心理承受范围内(毕竟心里没有感觉但是身体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但是没有意识到就无法进行情绪疏导。。。也就只能反馈到身体上了……
现在长痘痘想来这应该属于身体的保护信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对当时的我本身来能说是一种好事,毕竟造不成心理伤害,不过担心的到成了她了,想想都感觉她很无辜。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情绪感知不强可不是一件好事,说明这是盲区,潜在的麻烦事儿就会出现了。
突然想到边城里面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共情能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就是保护作用,用的不好就是刺伤自己。
不过能拥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非常棒了。人生嘛,就是要体验人世百态呀,体会到了才能说这好还是不好嘛。
我能感受到近段时间自己的情绪感知力变强了,这种感觉很复杂,挺棒的。也挺快乐的哦!这种共情,实在有些矫情。共情,情感同频,感同身受,但不至于不开心,或者内耗。好与不好,要看在什么条件下。或者说,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快不快乐?有些时候,标准是自己定的。首先要明白共情能力是什么呢?我看过很多关于共情能力的文章,有人说这是天生的,有人说这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人说这是善良的体现。后来我又去搜了一下专业的名词解释,共情又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过强的情绪共情能力可以让人体会到丰富的情绪,运用的好的话,被共情的那一方能感受到被理解认同的感觉。但是物极必反,过于强大的的共情能力如果加注在没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躯体上,这对共情者本身将会是一种伤害。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及时疏导的话,这种伤害会造成成倍攻击,因为这本来就不是ta应该承受的情感。我不知道这种伤害到底有多么的大,但是我知道这会很难受,而这是出于我的认知共情得到的认识。我妹妹的情绪共情就比较强,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她的早熟,会失去很多快乐。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她突然对我来一句:姐,你是不是压力很大啊。还有一次她突然来一句:感觉你经历了好多坎坷啊。但是实际上我当时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这时候她就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情绪。至于我的压力大不大,大,但是我真的没有感受到。但是我身体做出了反馈(长了满脸痘痘),不过也说明了这在我的心理承受范围内(毕竟心里没有感觉但是身体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但是没有意识到就无法进行情绪疏导。。。也就只能反馈到身体上了……现在长痘痘想来这应该属于身体的保护信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对当时的我本身来能说是一种好事,毕竟造不成心理伤害,不过担心的到成了她了,想想都感觉她很无辜。现在可就不一样了,情绪感知不强可不是一件好事,说明这是盲区,潜在的麻烦事儿就会出现了。突然想到边城里面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共情能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就是保护作用,用的不好就是刺伤自己。不过能拥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非常棒了。人生嘛,就是要体验人世百态呀,体会到了才能说这好还是不好嘛。我能感受到近段时间自己的情绪感知力变强了,这种感觉很复杂,挺棒的。也挺快乐的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