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五讲读书会上的讲稿,主题是咨询过程中,移情的处置。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荣格会问首次咨询的人,“我们之前见过吗。”
生活里,你是否有过,对某人莫名的好感或厌恶。
将工作同事、领导体验为某人。
与某人初见,却如故人归。
一、 移情:是内在关系模式的投射和重复,把他/她体验为某人。
荣格认为,移情是指一个人将主观上的想法、感受转移到了另一个人身上。本质是一种投射,是病人过去经验的重演。
生活事件
如B同学会无意把工作中的领导,体验为小时候爷爷或者父亲。
领导的正常的工作指导,比如批评方案没做好,给予指导意见,也会被B体验为不喜欢自己或者针对自己,感觉到紧张和被排斥感。
在B成长早期,已经形成了与男性权威的互动方式和情感反应,形成了内在的关系模式。
当权威男士换成工作中的男领导时,B的内在关系模式依然会重复。
咨询中
一个50多岁的大妈,将20多岁的咨询师,当成“妈妈”来看。
男性来访者把男性咨询师体验为母亲,把女性咨询师体验为父亲等。
移情带有强烈的情感性,给当事人带来很强的情感体验。是潜意识发生的,当事人可能并未充分觉察。带有强制性,似乎一定会发生这种移情。移情反应的是一种对关系的愿望。
二、 移情治疗:识别、区分、安置脑中的移情图象
荣格是一名医生,他从识别、区分、安置移情图像几个阶段谈在咨询过程中如何治疗当事人的移情。对于咨询师和当事人都很有启发性。
在移情过程中推进的问题有以下3个(侧重从当事人角度):
(1) 识别:将咨询师体验成为谁?
当事人对咨询师产生了怎样的期待或者体验,当事人把咨询师无意中体验成了哪种图像或者画面呢?父亲、母亲、恋人?还是,上帝、救世主,原始夫妻、理想化男人、理想化女人等。
(2)识别: 将咨询师体验为某人,对当事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蕴含着怎样的期待?
要能识别出这种图像,知道当事人把咨询师体验为了哪些图像,产生了怎样的关系互动。这些期待与关系对当事人有什么意义。
如将咨询师体验为理想的父亲,渴望得到柔和坚定的回应。这种你期待的回应对你有什么价值,如何造就了过去的你?
(3) 区分与安置:找个地方,安置好心中的“期待”。
当事人可能将咨询师体验为两种图像,一种是与当过往经历相关的图像,如父亲。但也可能潜意识中,把咨询师体验为原始形像,如原始男女、天父等。要注意区分。
比如当事人可能在潜意识中将咨询师体验为原始夫妻,希望与之协同合作,与之亲近,与之面对当下的困境。
或者将潜意识中,将咨询师移情成上帝,救世主等,希望能从他的身上获得力量和智慧。
每一个当事人投射出去的对咨询师的图像,都是一种愿望。
荣格认为,“将期待与某客体分离。”
但是当事人将自己的期待,从咨询师和移情图像中分离出来,他的这份期待不再投向某人,那他将投向哪里。
荣格认为,应该这种期待应该回到自身。
“将期待与某客体分离,个人不再把他的幸福和生命的保障寄托在自身之外(人物、思想、情景)上……那么,重心便落在了他自己身上,而不再是他所仰赖的客体。”
“达到这样一种分离状态,这便是东方民族实践行为的目的,也是一切宗教教导的目的。”“他们必须要找到一种个人的方式,实现个人意象的对象化,实现各自的生活。”
仪式中有很多对于处理潜意识原始图像的方式,比如基督教的洗礼、古巴比伦寺庙失身仪式和欧洲中世纪的地主首夜权。这些都是处理个体的原始图像与期待的方式。将个体的潜意识期待通过仪式方式,投向了某处,安置了这些原始意象。如基督教的洗礼,将个体对于潜意识中理想化父亲的形象投射在了耶稣的身上,与世俗意义上的父亲形象分离。
三、移情是一种愿望,原型投射是一种深沉的渴望
当事人咨询师体验为那种图像,父母、天父、原始夫妻、原始男女等。这里面都包含着一种对于关系的愿望,都包含着一份期待。有些期待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有些则是原型的、潜意识的,我们并未意识到。
一个人的潜意识,就如同一个人的阴影,它会有,而且需要表达。如对于黑暗的恐惧,对于原始夫妻、理想父母的原型或期待、上师的原型或期待。
潜意识深处,我们如何强烈地会希望有一个理想的父母、天父,理想男人……,可以与之互动,这是一种深沉的渴望,
四、移情的对象化:“以自己为明灯”
佛佗在离世前对弟子最后是教导是“以自己为明灯”。
弟子们是否也会将对对于原始父母、天父的期待投射在佛佗的身上,佛法身上。佛佗承接了弟子们的原形投射和移情。这种投射事实上是一种人性潜意识深处的愿望与期待:一位智慧仁达父亲,一份可以抵挡世事无常的坚定,一种可以明心见性的智慧。
但当佛佗离世,这种愿望与期待,又将投向何处。佛佗教导的以自己为明灯,事实上是说,你可以将这种期待与佛这个客体分离开,将重新投放在自己的身上。
荣格提到了两条自我实现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通过真实的人与人的互动有关系,在关系中找到确认自己。(你对于关系的期待、幻想,就会落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关系中的投射就有了对象);
二是,“他们必须要找到一种个人的方式,实现个人意象的对象化,实现各自的生活。”结合自体心理学,我的理解是,在生活里,我们要找到具体的工作、事务,投入的去做,在这个过程里,对于世界的印象和感受会越来越趋近与真实。(你对于世界的各种潜意识期待,也会有真实世界回应你。)
以上总结为“投入到一段关系里,投入地去工作。”
五、小结
笔者认为,荣格将原型、潜意识投射引入移情分析,深化了对于咨访互动关系的认识。为移情的困境、咨访双方的无意识投射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
导语: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人格类型学说,至今为止,百年前荣格提出的理论依然是活跃在我们心理测评和人才培养中的经典,下面的内容,带你了解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
荣格提出,人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个人的经验。即,他们对生活持不同的态度,运用不同的心理过程或技能来理解其经验的意义。荣格在其心理类型理论中描述了这些基本态度与机能。
外倾性/内倾性
荣格的类型学中两个基本态度是外倾性与内倾性。外倾性是指“一种开朗、率真和适应性的性格,易于适应给定的情境,依恋形成快,不将任何疑惧放在心上,在面临未知的情境时常常自信而又欠考虑、草率”。内倾性则相反,指的是“一种犹豫不决、深思熟虑、害羞保守的性格,不善交际、退缩,总是有些防御,倾向于以不信任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荣格指出人不是完全内倾,也不是完全外倾的,而是同时具有内倾和外倾的方面。
四种机能
除内倾性与外倾性这两种基本态度外,荣格提出了四种机能,或者说人们与现实相连的四种方式:感觉(sensing)、思维(thinking)、情感(feeling)和直觉(intuiting)。感觉是关于现象的最初的、具体的经验,不涉及推理(思维)和评价(情感)。思维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逻辑的运用帮助我们理解事件,使我们获得被感觉的事件的意义。情感是对事件的评价——判断它们的好坏、可接受与不可接受。最后,当我们要应对我们不了解的陌生情境时,就依赖于预感,即直觉地行事。
荣格将思维和情感称为理性机能,因为它们涉及对经验做出判断。感觉和直觉为无理性机能,因为它们是被动地记录经验,没有评价或对之进行解释。尽管我们中许多人将思维与理性相连,情感与无理性相连,但荣格指出,思维与情感都涉及对经验的价值做出评价。思维主要涉及真假,而情感则反映我们对某一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语义上的一个更进一步的困难是荣格认为无理性一词不包括过分或盲目的情绪性。相反,他用这一术语指称不涉及推理的处理经验的方式。可能,非理性的(non一rational)是一个更恰当的名称。
类型学
根据两种基本态度和四种机能,荣格提出了一个八种类型的分类——心理类型理论。事实上有16种可能的人格类型,如果我们考虑到辅助对中的任何一个在分化程度与意识程度上多少也有些差异的话。但是,在其对这一课题的经典论述中,荣格关注的是八种人格类型,即内向和外向的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型。
外向思维型
在荣格看来,外向思维型的人的特征是:
他有一种根据理性结论来确定其全部生活活动的需要,这种理性结论最终通常是基于客观资料而确定的······,这种人按照知性规则(inleltectuat formula)(生活)。好坏美丑都依此规则而被测量和确定。······如果这一规则足够宽泛,则这种类型的人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有用的作用,或许作为公众错误的改革者或提醒者······,或者作为重要发明的传播者。但是,他能严守这种规则,则越易成为一个满腹牢骚的人,一个狡诈的说理者和一个自以为是的吹毛求疵的人。
这种人在追求其想法和理想过程中会压制其情感,倾向于拒绝“审美活动、情趣、艺术感觉和交朋友等”。荣格进一步谈到,发展起这样一种消极的方式的人可能看起来关注他人的福利,但实际上只关心其个人目的的实现与否——如,自私的活动家会利用他人的友谊来帮助自己实现其目标。
内向思维型
内向思维型的人,"同相应的外向型的人一样,受观念的影响很大,只不过他的观念不是来自于客观资料,而是主观形成的,像外向型的人一样,内向思维型的人也按照其观念行事,只是以相反的方向:指向于内而非指向于外“。内向思维型的人的主观基础是集体无意识。创造性的想法来自于集体无意识,而非来自于外界,如传统的道德权威。因为关注内部力量,所以内向思维型的人看起来冷漠、和别人疏远、不善解人意。此外,他或她倾向于社会无能,不善于和他人进交流。
外向情感型
荣格对外向情感型的人的描述是:他们按照“客观的情境和一般的价值”行事。这种人的情感和行为受社会规范的控制——即,受他人的期望的影响。结果,他们的情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不同的人,是不一的。荣格认为女性是这种类型的最好例子。一个最好的例子是一个女大学生因其父母不喜她的男友而解除了婚约。她对其男友的感情是基于其父母的判断的。如果她的父母喜欢他,则什么都好;如果其父母不喜欢他,她就得拒绝他。在这种人身上,思维机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了。
就这一类型的积极方面讲,荣格认为外向情感型的女人也能拥有满意的婚姻。“这种女人是很好的伴侣、出色的母亲,只要(她们的)丈夫和孩子能够幸运地具有传统的心理特征”。关于“传统的心理特征”,荣格意指他们认可与接受社会关于适应良好的家庭的规则和规章。
内向情感型
荣格认为女性也是内向情感型的好例子。“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很安静、不易接近、难以让人理解:她们看起来通常有些孩子气或者很平凡,们的性格倾向于是抑郁的。她们不出众,也不善于表现自己”。尽她们看起来对他人毫无感情,但实际上她们有很强的感情——这来自于集体无意识。这情感会表现于宗教或诗歌上。
外向感觉型
荣格认为男人是外向感觉型的最好例子。这类型主要是现实定向的,通常避免思考和沉思。进行感知本身就是目标,每一感觉经验又会引向新的感觉。这种人通常好交往、很快乐,具有相当的享乐能力,包括享受可口的食物。此外,他们通常是优雅的审美学家,关注绘画、雕塑和文学及食物和身体外貌等的美。如果这种类型的人过于迷恋某一事物——如食物或身体外貌,则成为了一个“粗俗的享乐主义者或······寡廉鲜耻、颓废的审美学家。
内向感觉型
在荣格看来,内向感觉型是一种非理性类型,受“客观刺激激起的主观感觉的强烈程度”所引导。这种人对外界刺激会反应过度。他们可能会将别人的无伤大雅的评论按照他们的想象而对之做出奇怪的解释。他们看起来也很理性,能完全控制其行动,因为他们与环境中的事物,包括他人,都不发生关系。这种类型的人把客观世界(外部现实)只是当作就那么存在在那儿的东西,甚至认为客观世界是无足轻重的。来自于原始形象的力比多影响他们对事件的感知。力比多有积极的作用,比如使人具有创造性;也有消极作用,如使人表现出精神症状。
外向直觉型
外向直觉型的人主要关注探索外部机会。用荣格的话说,他们的“鼻子很敏锐,能嗅到任何新奇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政客、商人、承包商和投机者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例子。女人比男人更可能有这种倾向。
从积极的方面讲,这种人会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的开创者和促进者,通常激励他人使之获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具有这种倾向的人也会有很大的危险。尽管他们会使他人的生活更有生机,能激励他人,但是,他们自己受益很少。并且,因为他们不耐心,总是在寻求新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是不能将他们的任何行动实施或完成。
内向直觉型
内向直觉型的人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通常使他与外部现实相疏远。即使亲密的朋友也可认为这种人神秘莫测。从积极的方面讲,他可能成为伟大的幻想家和神秘主义者。从消方面讲,他们可能会成为艺术怪人,赞成古怪的语言和视觉形象,这种人难以被理解,因为们的判断机能(思维和情感)相对被压抑,所以其有效地和人交流的能力更有限。
心理类型理论研究的证据
为考察荣格提出的类型学的正确性,研究者们做了很多验证。比如灰色的诸动机结构问卷,麦尔斯-勃雷格斯氏类型调查表(MBTI);研究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很多与荣格的类型学相关。其它的研究为荣格的类型学提供了另外的证据。
“卡尔森(Carlson,1980)的研究表明内向思维型的人和外向情感型的人在对其生活中的重要时刻的记忆类型上存在相当的差别。研究者要求内向思维型和外向情感型的成人描述其最为清晰的过去的经历,包括其感到开心、激动或惭愧的经历。
与荣格的理论相一致,外向情感型的人最经常讲到的记忆是涉及他人的经历(社会性的经历),而内向思维型的人最经常提到的是其独自经历的事情(个体经历)。内向思维型的人回忆的开心的经历包括:(1)从专科学校毕业;(2)在医院里醒来,看到自己新出生的孩子;(3)第一次打死兔子(10岁)。相反,外向思维型的人报告的是:(1)在参加玫瑰游行的人群中碰到我的女朋友;(2)我的男朋友提出结婚;(3)在一个教堂营地被选为最受欢迎的劝戒者。内向思维型的人的激动的经历包括:(1)期盼着去旧金山旅行;(2)开始在一个针对心理障碍的项目中承担新的工作。外向情感型的人的报告包括:(1)庆祝一个朋友在跨国田径比赛中的胜利;(2)和我的妻子(先生)一起开始一项小生意投资。内向思维型的人的惭愧的经历包括:(1)在一次聚会上喝得太多,然后变得“过于坦率”;(2)在一个聚会上喝得醉熏熏,呕吐。外向情感型的人报告的是:(1)和一个朋友偷商店的东西而被捕(12岁);(2)叫母亲“老女巫”而被父亲训斥。”
因此,荣格主义的一些复杂的概念可以转化为被实证检验和证实的术语。事实上,这些研究对荣格的心理类型划分提供了相当的支持。
术语解释:
外倾:荣格提出的两种基本态度之一。主要特征是外向的、相对自信的生活倾向。
内倾:荣格提出的两种基本态度之一。主要特征是持退缩、沉思的生活倾向。
非理性机能:对事物不进行评价就接受的方式。在荣格看来,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的功能。
个人无意识:荣格理论中,包含所有的个人经验但不为意识所察觉的领域。
集体无意识:超越个人经验的原型和本能的积淀。这些超越个人的经验是人类进化的残留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被激发。
二种态度:内倾型与外倾性
内倾型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这种类型的人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关注事物的本质,不会太多考虑他人或者社会的感受和约束,有很多内心想法、幻想甚至幻觉。
外倾型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这种类型的人更注重外在世界,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做太多关注,甚至是厌恶、拒绝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关注事物外在的现象,并以事物的外在现象吸引自己的关注,经常用他人或者社会的标准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简单看来内倾型好像依靠自己想法而活的人,天天生活自己的梦幻世界里;外倾型是现实的、理性的,这种类型的人才能在社会存活下去。然而在荣格概念里人不应该只有现实,还应该有内心,因为内心是力量强大的“潜意识”,每个人都逃避不了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不关注内心,那些强大的“潜意识”会压抑不住的跑不出,自己会被潜意识牵引进入“古代时代”或者“野蛮人时代“。
四种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通过加入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功能,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倾型思维、内倾型情感、内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外倾型思维、外倾型情感、外倾型感觉、外倾型直觉八种类型。
思维,荣格所谓的思维区分,就是看他进行思维判断时是由依据外界提供的资源,还是依据自己的主观资源。而“外界”指个人的感觉--知觉系统提供的信息,也包括传统和教育传达的信息。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内倾型思维的人更多的像现实中那种欠缺理性考虑和综合判断,经常靠自我经验判断的人;外倾型思维就是现实中的“改革者”“检查官”“良心净化者”。
情感,对事物的好恶感受。内倾型情感的人,对事物好坏判定出于自己内心对事物的好恶感受;外倾型情感对事物好恶判定出于事物本身,比如某事物别人都说美,那自己就认为这物就是美的物,我应该喜欢。
感觉,用感官觉察客体是否存在。内倾型感觉的人很难接受客观的理解,同样他也很难理解自己,因为感觉本身是不理性的;外倾型感觉的人简直就是为感觉而活的人,一切的感觉都来源于客体,如果客体能够引发感觉,那客体就具有了价值。他渴望得到最强烈的感觉,所以一生都在不断寻求强烈的感觉,他的思维和情感只与感觉有关系。
直觉,对事物的变化发展的预感,无需解释和推论。直觉更贴近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的心理结构。内倾型直觉要么是神秘的梦幻者和预言家,要么是艺术家和幻想狂人。
荣格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其动态的流动的复杂的心灵观的基础之上的。荣格对“心灵”(Psyche)一词大概怀有某种偏爱,他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有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心灵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结构,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三个层次。
我们的儿童时期是无意识的,每天晚上我们都沉入无意识之中,只是在醒后到入睡的这段时间我们多少具有清楚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究竟这种意识清晰到什么程度,甚至也是成问题的。
意识这一心灵现象具有某种狭隘的性质,在给定的某一时刻,它只能包容很少同时并存的内容。余下的一切便是无意识。只是通过意识的连续运动,我们才能对意识世界获得一种行进感,获得一种一般的理解或感知。意识完全是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定位的产物。
最初的东西显然是无意识,意识是从无意识状态中呈现出来的。天性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无意识,意识不过是它的产物。意识是一种需要做出极大努力来加以保持的状态,意识差不多是一种不自然的努力。
有关意识的最重要的事实是,没有一个与意识相关的自我,就不会有什么被意识到,如果某物不是关涉自我,那它就还未被意识到,因此可以把意识界定为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
何谓自我,自我是一种复合的东西:首先是对你自己的身体、自身存在的一般意识,其次是你的记忆材料,你对已有的一连串记忆的某种观念,这两类就是我们叫做自我的主要构成物。因此,你可以把自我叫做精神事件的情结,就像磁石一样,这种情结具有巨大的引力,它从无意识,从那个我们一无所知的黑暗王国吸取内容,它也从外部世界吸取各种印象,当这些印象进入自我并与自我发生联系,它们就成为意识,如果不是这样,则不是意识。
在荣格看来,自我是一种情结,当然我们所珍爱的最亲近的情结就是自我。自我总是处于我们的注意和欲望中心,并且是意识的绝对撇不开的中心,如果自我分裂了,那么,所有对价值观念的感觉也就不复存在了。你能在意识中分辨出很多功能。这些功能把意识分成两个领域。我所理解的外部领域是这样一个系统,它把从环境摄入的事实、材料与意识的内容相联系。这是一个定位的系统,处理我们的感觉所给予我的外部事实,反之,内部领域则是一个居于意识内容与无意识假定过程之间的联系系统。
意识的外部功能:
感觉:感觉或感知是把物理 化为知觉的心理功能,因此,它与知觉等同,必须把感觉同情感严格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过程。感觉告诉我的是某物在,它并不告诉我某物是什么以及与之有关的他物,它仅仅告诉某物在。
感觉在儿童和原始人那里具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因为它总是支配思维和情感,尽管它并不一定会支配知觉。所以我把感觉看作有意识的知觉,把直觉看作无意识的知觉。对于我来说感觉与直觉表现著对立的两方面或两种相互补充的功能。就感觉是一种基本现象而言,它是某种绝对给定的东西,某种与思维和情感相对的并不从属于理发规律的东西。因而我把它称为一种非理性的功能,尽管理性也竭力把大部分感觉吸入理性联系中。
思维:思维以其最简单的形式告诉你一个东西是什么,它给事物以名称,思维给出的是概念。因为思维就是理解和判断。思维是一种根据它自身的规律用某种方式表达概念关系的心理功能。它必须被区分不主动和被动的思维活动。主动思维是一种意志的行为。被动思维是一种偶发现象。
在前一种情况下,我反这种表现归结为深思熟虑的判断行为。在后一种情况下,概念的联系已经建立,甚至与我的目的相矛盾的判断也已形成——它们在与我的意识目的完全一致上有所欠缺,因而在我看来,它们可能缺乏任何定向的情感,尽管通过主动统觉的行动我可逐渐的获得它们定向的知识。因此主动思维将与我的定向思维的理念相一致。我把定向思维的才能称为智能,而把被动的或非定向思维的才能称为智能直觉或直觉思维。
一谈到心理学,很多人立刻就想到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催眠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另一位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人物——荣格。
一、 荣格的生平
荣格,全名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瑞士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分析性心理学的创始人。
荣格是一个智力早熟的人,他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十几岁时荣格就广泛阅读过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世纪经院神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
1900年,荣格在巴塞尔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开始接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1907年,荣格专程赶往维也纳拜会弗洛伊德,两人正式会面,交谈持续了近13个小时(一说是30小时),自此荣格深得弗洛伊德的器重,成为弗洛伊德主要的合作者与追随者,两人开始了多年的紧密交往与合作。
(下行左一:卡尔·荣格 下行右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后来因质疑及批评弗洛伊德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两人关系破裂,于1914年和弗洛伊德断绝了学术关系。
1961年6月6日,荣格安然病逝于湖上的家中,享年86岁。
二、荣格的分析性心理学理论
荣格的分析性心理学理论主要有人格结构理论、性格类型理论、情结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等。
1、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 其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
个体潜意识是人格的第二层,是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等,这和弗洛伊德的前意识很相似,是可以进入意识的。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例如人对黑暗的恐惧等。集体潜意识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原型有多种,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Persona) 、阿妮玛(Anima) 和阿妮姆斯(Animus) 、阴影(shadow) 以及自身(self) , 其中自身是最重要的原型,可以协调其他各部分的结构。
2、性格类型理论
除了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外,“心灵”的结构还有两种基本态度和四种独立的功能。
两种态度类型为外倾型与内倾型,四种心理活动功能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
四种功能分别与外倾型或内倾型相结合,形成八种不同的性格类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直觉型。
3、情结理论
荣格认为,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集合,是整体人格结构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
情结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情感色彩,具有自己的内驱力。
情结虽然是潜意识的,但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并足以影响意识活动。
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其可以把个体潜意识及其被压抑的内容与集体潜意识及其原型联结起来。
4、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荣格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青春期,即童年时期;第二阶段是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即青年时期,这一时期是“心灵的延生”时期:第三阶段是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即中年时期,这是荣格最关注的时期:第四阶段是老年时期。
源自网络
加工整理: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梅娜
文章审核: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慧茹
来源:安徽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chuzhou@xawbcn
一、精神:人格作为一个整体就被称为精神。
精神是由若干不同的然而彼此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层次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自觉意识 通过荣格所谓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心理功能的应用而逐渐成长。除四种心理功能外,还有外倾和内倾两种心态决定自觉意识的方向。荣格用自我来命名自觉意识的组织。 个人无意识 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是有区别的。个人无意识是由那些曾经一度被意识到后来又被忘却了的心理内容组成,而 集体无意识 的内容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却从未被意识到。
1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被称为原型。 而有些原型对形成我们的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即 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以及自性。
(1)人格面具 :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每个人都可以有不止一个面具。而人格面具即可能是有利的,也有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一个人自我认同于人格面具而以人格面具自居时,这种情况被称为“膨胀”。一方面,这个人会由于自己成功地充当了某种角色而骄傲自大。他常常企图把这种角色强加给他人,要求他人也来充当这一角色。比如有时候父母也会把自己的人格面具强加给子女,从而导致不幸的结局。另一方面那些人格面具过度膨胀的人本身也是受害者,当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时,也会受自卑的折磨,结果会感到自己与集体疏远,而倍觉孤独。不管是好是坏,人格面具的存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事实,并且还必然要寻求表现,所以最好还是采取一种较为有节制的形式。
(2)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人格面具是精神的外部形象,而男性的阿尼玛和女性的阿尼姆斯则称为内部形象。 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理中女性的一面,阿尼姆斯原型则是女人心理中男性的一面。 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不仅是从生物学角度,男人和女人都同样既分泌雄性激素也分泌雌性激素,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两性倾向的。
要使人格和谐平衡,就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方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方面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 如果一个男人展现的仅仅只是他的男性气质,他的女性气质就会始终遗留在无意识中而保持其原始的未开化的面貌,这就使他的无意识有一种软弱、敏感的性质。正因为这样,那些表面上最富于男子气的人,内心却往往十分软弱和柔顺。而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过多地展示其女性气质的女人,在无意识深处却十分顽强和任性。“ 由于这种心象本身是无意识的,所以往往被不自觉地投射给一个亲爱的人,它是造成情欲的吸引和拒斥的主要原因之一。” 荣格说阿尼玛有一种先入之见,它喜欢女人身上一切虚荣自矜、孤独无靠、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的东西,而阿尼姆斯选择的则是那些英勇无畏、聪明多智、才华横溢和体魄健壮的男人。
许多人或许会因为人格面具过度发达而受害,而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情况则往往正好相反。这两种原型往往得不到充分发展。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文明似乎重视性格的一致性,因而歧视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和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比如“假小子”和“假妹子”在童年期就经常遭到嘲笑。 人们总是希望男孩子成为符合文化传统的男人,期待女孩子成为符合文化传统的女人。这个时候人格面具占据了上风,压抑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人格面具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之间的这种不平衡,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激发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报复, 在这种情形下人可能就会走向极端。年轻的男子可能过分突出其阿尼玛原型以致使他显得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某些男人之所以有异装癖或成为富于女性气的同性恋者,原因也正在于此。以阿尼玛心象自居的男人甚至可以走到这样的极端,以致他愿意通过激素治疗或生殖器手术来使自己在体态上显得是一个女人。一个年轻女子也可以完全彻底地以她的阿尼姆斯心象自居,以致改变其女性特征,从而显得更像男人。
看到这里,想到曾看过的一本书,是 东野圭吾的《单恋》。 这本书也是很好地科普了性别认知障碍者,也可以说是跨性别者,里面的主人公美月,身是女儿身,心是男儿心,她渴望自己是一个男性并付出 了行动, 这就是美月的阿尼姆斯之前一直被压抑着 ,后来爆发。书中一句话印象深刻,它说“ 男人和女人其实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是在无线蜿蜒的莫比乌斯环上,没有明确的界限”。 又想到最近追的 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的逆袭》 里面第三集科普了LGBT这个概念。其中一对买房的夫妇中的丈夫,他白天工作担当着男人的角色,但他内心是排斥的,下班后先不回家,而是回到小公寓,换上女装,穿上和服,打扮精致,他才觉得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但这是短暂的,不得不回归现实,去担当作为男性的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很不情愿,虽然他也爱他的妻子和女儿,妻子怕他这样影响到女儿的认知,最终在女主和其同事的调解下,他的女儿也理解了他的倾向,并夸爸爸这样很棒,家人的理解和包容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里面的父亲所表现的女性气质,也是之前他的阿尼玛被压抑了 ,好在最后得到支持和理解。 借用此剧女主的话来结束此篇“就算你们无法理解,但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同样珍贵的,LGBT群体也好,非LGBT群体也好,大家都是平等的 。”
摘录于《荣格心理学七讲》第二章的一点笔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